西班牙南部阿尔梅里亚地区农业概况

合集下载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综合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这类土壤颗粒较细、性状好、肥力高,是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

中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

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

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由“生态功能区”逐渐变成了“生态脆弱区”,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图是东北黑土地开垦后有机质变化图。

(1)推断黑土颗粒较细、均匀一致的原因。

(2)下列黑土保护措施中,请选择一例说明其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

①大豆—玉米轮作;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

答案:(1)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地表多流水或风力沉积物;成土母质的颗粒大小决定土壤的性状,以流水或风力沉积物为主的成土母质颗粒较细且均匀。

(2)①:玉米、大豆轮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豆根部可以固氮,轮作玉米可以使土壤营养物质富集更加全面,维持土壤养分平衡;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通水透气的能力。

选择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是将产自土壤的有机物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也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向良性转化;还可保护土壤免受风蚀和水蚀,减少黑土流失。

解析:本题以东北地区为背景资料,考查土壤的形成,以及人类对土壤的改良措施,难度一般。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土壤的形成因素,以及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因素,并能理解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的影响。

(1)根据所学知识,成土母质的颗粒大小决定土壤的性状;根据材料,“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说明东北黑土地颗粒较细且均匀的原因是流水或风力沉积物为主的成土母质颗粒较细且均匀;而其分布区由于分布在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地表多流水或风力沉积物。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一)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一)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一)综合题1、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埃及的亚历山大、伊拉克的巴格达、我国的拉萨和上海四城市都位于北纬30°附近,但气候自然环境却有明显的差异。

(1)判断下列表格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将亚历山大、巴格达、拉萨、上海四城市的名称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2)读“亚历山大等四城市位置简图”及“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比较上表中a、b、c所代表的三个城市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亚历山大和巴格达分别属于什么自然带?由亚历山大——巴格达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变化规律?答案:(1)上海亚利山大巴格达拉萨(2)降水差异状况:从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看,上海最多,亚历山大次之,巴格达最少。

在降水季节分配上,上海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亚历山大降水集中在冬季,巴格达则终年干旱少雨。

降水差异原因:上海位于亚欧大陆东部,面临太平洋,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低温少雨;亚历山大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降水集中,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干燥少雨。

;巴格达位于西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且难以得到海洋水汽的调节,因此全年干旱少雨。

(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带荒漠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属基础性题目,较容易。

(1)亚历山大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结合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是第二幅图;巴格达为位于西亚,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和第三幅图一样;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气候是高原山地气候,夏季气温低,但是来自印度洋的水汽亦可到达该地,夏季降水较多,和第四幅图一样;上海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因此和第一幅图一样。

(2)降水差异应从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两方面考虑。

2022-2023高中地理 寒假作业4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2023高中地理 寒假作业4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清朝,以捕捞野生资源为主的渔业生产空前发展,文献记载当时“有水之处,大半有鱼。

鱼之大小,视水之大小也”。

近年来,特色冷水渔业、休闲渔业、设施渔业、水库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等蓬勃发展,鲑鳟鱼类、河鲈、河蟹等名优品种产量达到水产品总量的35%,“绿色、品质渔业”的品牌形象逐步确立。

读清代渔业地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能体现清朝渔业生产分布特点的是A.产鱼地北疆较南疆多B.产鱼地集中在湖泊C.产鱼地多分布于盆地边缘D.产鱼地东多西少2.与现代相比,清朝渔业生产空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旺盛 B.冷藏保鲜技术先进C.渔业资源丰富 D.水网密布,水量充沛3.有利于渔业品牌形象确立的主要条件是A.水质好,品种优B.饵料充足,人工饲料投放少C.交通便利,市场广D.渔获量高,输出量大【解析】本题考查渔业资源开发。

1.从图中可以看出,清朝渔业生产分布特点的是产鱼地北疆较南疆少,产鱼地集中在河流,产鱼地多分布于盆地边缘,产鱼地西多东少,C正确。

2.从图文材料可知,河流众多,有水之处,大半有鱼,清朝渔业生产空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水网密布,水量充沛,现代更多的是人工渔业资源丰富,现代人口更多,市场需求旺盛,冷藏保鲜技术更先进。

D正确。

3.有利于渔业品牌形象确立的主要条件是位于偏远地区,受人类影响小,水质好,品种优,A。

相对东部地区来说饵料、交通、市场和渔获量及输出量都没有优势。

【答案】1.C2.D3.A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千米,是东北地区新兴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配套试验区的核心区。

当前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以玉米和水稻等为主,2000-三江平原粮食产量由1197万吨增至3605万吨,其中玉米产量增幅1409万吨,水稻产量增幅1276万吨。

下图示意2000-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三江平原的粮食生产A.农作物单一化特征明显 B.玉米单产较水稻高C.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D.地区专业化程度降低2.驱动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变化 B.农业政策 C.机械化水平D.市场需求3.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解决我国粮食短缺问题 B.彻底改变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C.土壤肥力下降 D.导致气温和积温升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施的首要任务。

西班牙农产品—水果、蔬菜种植业生产情况

西班牙农产品—水果、蔬菜种植业生产情况

西班牙农产品—水果、蔬菜种植业生产情况西班牙农产品—水果、蔬菜种植业生产情况
2007-01-30 19:43 文章来源:驻西班牙使馆经商参处
西班牙农产品—水果、疏菜种植业生产情况
据欧盟近日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西班牙年产水果、蔬菜2.5万吨,其中40%用于出口,占农产品总量的32%,市场价值达430多亿欧元。

这个比例大大超过了欧盟其他国家占农产品总量16%的平均数。

希腊紧随其后,占31%;依次是,葡萄牙28%;意大利27%;马耳他26%;比利时17%;波兰14%;匈牙利13%;荷兰12%;斯洛伐克11%;法国10.5%;英国10%;奥地利9%。

在就业方面,水果和蔬菜种植业每年可提供1.09亿个工作日。

耕种面积达120万公顷。

按产品划分,其中48.4%用于种植干果类;
26.4%用于种植蔬菜;14.4%用于种植酸味水果;10%用于种植水果;而0.8%用于种植亚热带农产品。

水果和蔬菜的大量出口是西班牙农业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在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市场上随处可见产于西班牙的水果和蔬菜。

仅2005年,此类农产品的出口总额就达76亿欧元,其中安达卢西亚地区占32%。

西班牙人地理知识点总结

西班牙人地理知识点总结

西班牙人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西班牙位于伊比利半岛的西南部,北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临巴斯克湾,与葡萄牙、法国、安道尔以及摩洛哥等国家接壤。

西班牙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欧洲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之一。

二、地形地貌西班牙的地形地貌十分复杂,主要分为高原、山地、平原和海岸四种类型。

1.高原西班牙的中部是一片高原地区,这里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地势起伏较大,有着宽阔的开阔地和广袤的平原。

这片高原地区是西班牙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葡萄、橄榄等农作物。

2.山地西班牙有着众多的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地区。

最著名的是皇家山脉,这里是西班牙最高的山脉,有不少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峰。

皇家山脉是欧洲重要的高山度假胜地,吸引了无数登山爱好者前来挑战。

3.平原西班牙的平原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这里是西班牙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

4.海岸西班牙拥有着长达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这里有着美丽的沙滩和宜人的气候,是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西班牙的海岸线分布不均匀,北部多为崎岖的岩石海岸,南部则有着广阔的沙滩。

三、气候西班牙的气候分布十分广泛,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气候差异很大。

一般来说,西班牙南部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暖夏凉,降水较少;中部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降水不足;南部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西班牙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适合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也使得这里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地之一。

四、自然资源西班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

1.矿产资源西班牙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铜矿、铅锌矿、锡矿等。

这些矿产资源是西班牙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2.水资源西班牙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是来自伊比利亚半岛东部的多条大河,包括塞古拉河、泰格河、埃布罗河等。

这些大河为西班牙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促进了西班牙的农业和工业发展。

阿根廷农业简介

阿根廷农业简介

阿根廷农业简介阿根廷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全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以安第斯山为主体的山脉,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农牧业区,北部查科平原多沼泽、森林,南部为巴塔哥尼亚高原。

阿根廷河流湖泊众多,为阿根廷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最主要的河流巴拉那河,全长4700公里,为南美第二大河。

全国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于农牧业的发展。

国土南北狭长,有3600多公里,南北气候差异很大。

北部属亚热带气候,降水较多,中部和东部属温带气候,南部属严寒的极地气候。

阿根廷国土面积278.04万平方公里,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用地2720万公顷(其中可耕地为2500万公顷,多年生作物用地22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8%;长期牧场14210万公顷,占51.2%;森林和林地5910万公顷,占21%。

灌溉面积为169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6.8%。

1999年总人口为3660万,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北部。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0%,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9.4%。

人均拥有耕地0.76公顷,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为21公顷。

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3192.93亿美圆,人均8950美圆。

农业产值约占5.9%早在西班牙殖民占领以前,现阿根廷境内的土著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16世纪末,阿根廷已有了小麦、稻谷、果树、棉花等农作物的种植和农产品的加工作坊。

18世纪,潘帕斯草原的肥沃土地和天然牧场日益受到重视,畜牧业得到较大发展。

从19世纪70-80年代到本世纪30年代,阿根廷农牧业蓬勃发展,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成倍增加;同时,随着欧洲对畜产品需求的上升,养牛业和养羊业迅速发展。

1878年阿根廷开始出口小麦,之后农牧产品的出口持续增加。

科研推广阿根廷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

1956年,全国农牧业技术研究所(INTA)成立,.它既是一个科研单位,又是组织和推广政府农牧业科技发展规则的实施机构。

它在主要的农牧业区设有地区研究中心、技术试验站和推广站,形成了遍及全国的农牧业科技普及网络,及时向农民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和商业信息。

气候带知识:西班牙的气候带漫步

气候带知识:西班牙的气候带漫步

气候带知识:西班牙的气候带漫步西班牙位于欧洲的南端,距离北非仅有14公里,是一个地形多样、气候复杂的国家。

西班牙的气候受到了大西洋、地中海和北非沙漠气流的影响,因此整个国家分为了多个不同的气候带。

本文将带您漫步西班牙的各个气候带,了解当地的气候、风景和文化特色。

北部的大西洋海岸气候带西班牙的北部和东北部被群山环抱,这里是冬季最冷的地区。

北部南侧的沿海平原是西班牙最大的农业区之一。

这里向来风景宜人,满是青山绿树,最美的当属松树和松果。

这里的海岸线也颇为壮观,长达数百公里的北海岸由许多美丽的海滩和港口组成,沿海的气候变化不大,温度比内陆稍低,降水量比内陆稍多。

内陆高原和中心带气候带西班牙内陆大部分是高原区域,其中有著名的魏培尔高原和拉曼恰地理中心。

这里的气候明显比北部干燥,降水少,夏季炎热,冬季较冷。

内陆高原大部分区域是黄褐色沙漠,尤其是南部的哈达尔地区,许多西部地区也因干旱而产生森林火灾。

中心带以马德里为中心,这里的气候比内陆高原更为温暖,干燥适中,降水相对较少,但及时频繁的浓雾和霾。

地中海沿岸气候带西班牙东部沿海地区的气候带是地中海气候带,环境宜人,气候温和,其中巴塞罗那、瓦伦西亚和阿利坎特等城市的气候最为宜人,四季温暖,十分适合旅游。

沿海气候带覆盖了丰富的森林和沙滩,拥有许多经典城市和名胜古迹。

其中,著名的景点包括西班牙著名的度假胜地之一——马略卡岛。

加那利群岛气候带加那利群岛位于大西洋距离非洲约100公里的地方,是一片气候温和的天堂,人们常称之为“永春岛”。

由于这里靠近北非沙漠,所以气候干燥适中。

这里的景色壮观,有许多美丽的沙滩、港口和山区,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历史文化遗迹。

加那利群岛其实是由7个不同的岛屿组成,在这里度过难忘的假期一定非常惬意。

总的来说,西班牙的气候带多种多样,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文化特色。

无论你选择走哪个气候带,总能有许多美好的体验、回忆和体验藏于其间。

西班牙农家发展现状分析

西班牙农家发展现状分析

西班牙农家发展现状分析
西班牙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西班牙是欧洲主要的农业生产国之一,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西班牙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1. 土地利用和种植结构:西班牙土地面积广阔,优质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得农业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葡萄、橄榄等。

葡萄酒和橄榄油是西班牙的重要出口农产品。

2. 农村地区人口减少:西班牙近年来农村地区的人口不断减少,年轻人更倾向于在城市就业,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

这对于农业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可能会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

3. 水资源的问题:西班牙的许多地区存在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这对灌溉农业和农作物种植产生了影响。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

4. 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应用: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西班牙农业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和科技应用。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精细农业技术的应用也在扩大,包括农业无人机、传感器技术、智能灌溉等。

5. 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西班牙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面对国际竞争压力,农业生产者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

同时,可持续农业发展也成为政府和农业部门
的关注重点,包括推动有机农业、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等。

总之,西班牙农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但也有很大的潜力。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继续支持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农业培训和支持措施,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地区农业一、西班牙人用辛劳和高科技创造绿色奇迹中国蔬菜网时间:2000-9-27 来源:暂无阅读数:94 网友评论:2 在数万公顷的山坡和一望无际的地中海滩涂中点缀着一片片塑料温室,顶棚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穿过星罗棋布的新兴小城镇,路上昼夜奔驰着满载新鲜蔬菜的冷藏集装箱运输车。

这就是被称为“欧洲蔬菜之都”的西班牙东南部阿尔梅里亚省埃尔埃希多地区。

谁能相信,这里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不景气的牧场,收获微薄的葡萄园,毫无价值的地中海滩涂,就是当年这里的资产。

然而,几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辛勤的人们却在这里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绿色奇迹。

目前这里每天平均向欧洲国家运送400个冷藏集装箱的新鲜蔬菜,一年四季都不间断。

如此巨大的变迁不禁令人感叹: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当地省政府官员告诉记者,是国家的扶持政策、当地人的辛劳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才使埃尔埃希多旧貌换新颜。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西班牙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法律法规,建立了鼓励开发荒芜土地的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土地所有权保障和责任制度、以家庭开发为基础的经营机制以及吸引外地农民和外国移民从事土地开发的政策。

政府还在农村广大地区积极发展新兴小城镇,在国家投资、国家委托私人开发经营以及面向全国和欧洲市场从事生产方面进行整体立法。

在科技兴农方面,政府制定了相应措施,从以色列等国引进滴水灌溉等先进的应用农业技术。

政策如同磁石,吸引了大批外地人和外国人前来拓荒,其中来自非洲、东欧和亚洲的外国人占到了20%,其余大多来自西班牙各地,甚至包括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地区。

拓荒者的辛勤汗水改变了这里的面貌,过去的荒凉村落发展成为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综合性城镇,当地的生活水平已明显超过西班牙其他农村地区。

快速发展的地区经济使当地劳动力紧缺,这同西班牙许多农村地区田园荒芜、人口大量涌向城市的状况形成鲜明反差。

埃尔埃希多地区的温室农业享誉世界。

当地官员对记者说,同其他发达国家的同类农业相比,埃尔埃希多的温室农业有其独特之处。

当地科研人员不仅应用将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放在塑料袋内作为植物“土壤”的无土栽培法,而且近年来还开发了计算机管理网络和遥控技术,这种技术能使管理人员不必进入温室便能测定温室内植物生长的情况并进行处理。

埃尔埃希多的温室科技成果吸引了许多国家的人士前来这里取经和寻求合作。

二、成熟土肥技术催生欧洲“菜篮子”阿尔梅里亚省位于西班牙南部安达鲁西亚区,虽然面积仅为8774平方公里,却是西班牙乃至欧洲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

阿尔梅里亚以设施农业为主,每年生产的蔬菜和西甜瓜产量达到300万吨,位居西班牙全国第一。

同时也是欧洲一些国家冬春季蔬菜瓜果的主要生产地,有欧洲“菜篮子”之称。

阿尔梅里亚发达的农业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中海气候,更依赖于全面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那么阿尔梅里亚在土肥技术的应用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呢?“三明治”土壤调节水肥阿尔梅里亚土壤母质为沙石地,当地农户利用沙土、有机肥和黏土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明治”结构:下层系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表层为沙土。

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可迅速接纳水肥,防止地面径流;中间层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渗水能力,提高土壤缓冲能力,减少养分固定流失,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托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

“三明治”结构的土壤能很好地调节水肥气热,适宜作物生长。

因地制宜用基质在阿尔梅里亚省,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栽培方式,如平原地区基质栽培占到55%;而在山区,土壤栽培所占比重较大,为%。

基质原料多为珍珠岩、岩棉、椰子纤维、杏仁壳、贝壳等。

袋装基质为脱水长形基质,浇适量水即可膨胀成型,使用方便。

散装基质也为成型基质,农户只需按照说明便可使用。

土壤基质消毒常态化当地农户对土壤、基质的消毒已形成常态化。

对土壤消毒多采用日光消毒的方法,在夏季七八月,用塑料薄膜将温室土壤全部覆盖,膜下灌水,闷棚20天,撤膜后10天定植。

基质消毒与土壤消毒相似,夏季最热的时期,在基质袋内灌水,用塑料薄膜将基质袋覆盖,闷袋20天。

滴灌施肥更精准生产中使用的有机肥多为完全腐熟的猪粪、羊粪、鸡粪、牛粪或兔粪。

施肥方式为条施。

化学肥料均为水溶性无机肥,如硝酸、硝酸铵、尿素、磷酸、硝酸钙等。

80%以上的农户配备滴灌施肥系统。

该系统包括中心电脑、储肥罐、酸碱调节罐和滴灌管道,可为4公顷的设施大棚提供灌溉与施肥。

重视农业节水阿尔梅里亚年降雨量仅为213毫米,水费十分昂贵。

为节省成本,西班牙政府在农业生产上采取了一系列节水措施。

要求进行设施生产的农户修建积雨池;在温室棚顶修建集雨管道;鼓励农户使用滴灌施肥系统;依靠地理优势,淡化地中海海水;山区开凿水井或水渠等。

市土肥站文方芳三、西班牙阿尔梅里亚设施农业的启发西班牙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面积万平方公里。

据2010年统计,西班牙全国人口4460万,GDP为1604亿美元,人均GDP为35220美元;耕地面积126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农业增加值为亿美元、占GDP的%。

主要农作物有葡萄、玉米、小麦、甘蔗、马铃薯和各类蔬菜。

多年以来,橄榄树栽培面积和橄榄油产量位于世界第一,葡萄酒产量位居世界第二或第三。

一、阿尔梅里亚省概况位于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自治区(Andalucia)是西班牙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心,南临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是西班牙的第二大区。

阿尔梅里亚省(Almeria)位于安达卢西亚自治区的东南部,是其所属的八个省之一,面积8774平方公里,人口万人。

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夏季温度达到40℃;气候干燥,从1976-2003年,平均每年降雨量为300毫米,近年来年降雨量均没有超过400毫米。

该省农业包括蔬菜、水果、油料、畜牧和水产业,农业增加值占当地GDP的24%,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约60000人,有13000多个种植户,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000~20000欧元/年。

虽然阳光充足,气温较高,但气候干燥,且地貌大部为山区、丘陵和沿海滩涂,蔬菜和西甜瓜只能在温室中生产,设施农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阿尔梅里亚是欧洲其他地方冬、春季蔬菜和瓜果的主要生产基地,因此有欧洲“菜篮子”之称。

从1963年到2010年,阿尔梅里亚平均每年设施面积增加约600公顷。

目前,该地区设施农业总规模接近万公顷,其中玻璃温室不到100公顷,主要用于育苗和科技展示,其余均为塑料钢架大棚(温室),集中分布在阿尔梅里亚沿海的西部一带,密度居世界第一。

阿尔梅里亚蔬菜和西甜瓜年产量约300万吨,是西班牙第一、世界第五生产地(世界前四位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和土耳其)。

多年来,阿尔梅里亚的蔬菜产量超过西班牙全国的30%。

近年来,西班牙已经成为世界上蔬菜和西甜瓜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排在其后的依次是荷兰、意大利、墨西哥、美国和中国。

2007年至今,阿尔梅里亚每年出口130万吨左右新鲜蔬菜和西甜瓜到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除西红柿和甜瓜外,阿尔梅里亚的每一种蔬菜和西瓜的出口量都占全国的50%以上。

当地的集约化农业衍生出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涉及包括温室建设和维护、塑料薄膜、种子、种苗、包装品、农业化学投入品、生物农药、无土栽培基质、苗床、农业机械、农业灌溉系统、环境控制系统、质量检测和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以及废弃物处理、金融服务、农产品物流、农产品贮藏、农产品加工、运输和超市等各类企业250家,其中西部的大面积设施农业带分布约200家企业,吸收劳动力10000多名,他们参与设施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年经济效益40亿欧元。

二、阿尔梅利亚发展设施农业的主要做法1、开展设施的低成本、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阿尔梅利亚当地政府部门从私人手中购买土地,并经统一规划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后,把温室以成本价(现在约为18万欧元/公顷)卖给或者贷款给农民,每个农户的温室面积约2~3公顷。

当地政府和技术部门高度重视温室的规模化建设。

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逐步以大面积的温室代替小型温室,集中发展连片温室,提高温室规模,生产用温室的面积从1公顷至20公顷不等,温室分布地带的土地利用率在85%以上。

在发展规模化温室的同时,根据当地的光照、温度、水和土地资源条件,温室建设全部实行标准化。

2、大力改良土壤,推广设施农业节水技术。

当地绝大多数的温室(70%~80%)土壤为“三明治式”结构,即底层是从外地运来的土壤、中间层是经过发酵的有机肥、上层是沙子,每隔3年更换一次中间层。

这种结构不仅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而且减轻了连作障碍。

正是通过这种形式的土壤改良,当地人战胜了自然,创造了人间奇迹。

随着有机农业的发展,基质栽培技术逐步得到应用。

目前,阿尔梅里亚的基质栽培面积占全部温室面积的20%以上,约是我国基质栽培面积(3000公顷)的2倍。

在节水农业方面,当地政府和农业推广部门一方面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水资源,实行海水淡化,另一方面从改善温室结构、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方面着手,推广设施农业节水技术,温室园艺作物每吨水的效益达欧元。

阿尔梅里亚的农业节水措施如下:①推广使用喷雾和滴灌系统;②推广温室集雨技术;③发展小型的和以家庭为基础的水利设施。

3、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阿尔梅里亚率先按照良好农业生产(GAP)规范(UNE155001)要求,进行农业生产并做了进一步改进。

主要措施如下:杜绝使用PVC和PRFV薄膜;优先使用各种栽培和生物学措施,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手段;使用传感和分析系统,避免能量和资源的浪费;土壤消毒严格禁止使用溴甲烷;在采后和销售前严格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务必保证喷雾和滴灌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避免系统损坏而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完善残留物控制体系;最大可能使用生物天敌代替化学农药;栽培本地原生物种作为温室的隔离带;培育、使用抗病虫新品种,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箱。

2010年,阿尔梅里亚有机蔬菜实际生产面积约占总生产面积的20%。

相对地说,有机农业产量较低,发展有机农业的关键是确保产品的质量。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在阿尔梅利亚每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都有一支农业技术人员队伍,他们负责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和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服务。

每年在生产和出口两个环节,控制产品安全方面的投入达1000万欧元。

检测蔬菜、水果可能携带的葡萄灰孢霉、晚疫病菌、沙门氏菌以及病毒的次数超过10000次,农药残留检测达到6000次。

当地所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都建立和使用农产品追溯系统。

每个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的技术人员负责监督农产品质量,不符合质量或者农残超标的农民不仅将无法出售其产品,而且应退出合作社或龙头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