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合集下载

检验科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检验科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检验科知识测试题及答案1、沙门菌属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抗原构造B、溶血现象C、染色特性D、毒素类型E、生化反应答案:A2、下列方法中不能破坏补体的是A、加热B、乙醇C、紫外线照射D、机械振荡E、冷冻干燥答案:E3、不符合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共同特点的是A、发生在多能干细胞B、常伴有一种或两种其他细胞增生C、各症之间可以转化D、细胞增生也可发生在骨髓外组织E、一般不会有肝脾大答案:E4、骨髓增生程度呈明显减低的疾病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溶血性贫血E、巨幼细胞贫血答案:A5、无动力的细菌是A、伤寒沙门菌B、痢疾志贺菌C、霍乱弧菌D、大肠埃希菌E、副溶血弧菌6、网织红细胞显微镜计数法,成年人的参考范围为A、0.015~0.02B、0.02~0.06C、0.008~0.02D、0.03~0.06E、0.05~0.08答案:C7、普通琼脂培养基的除菌常用A、紫外线照射B、干烤法C、过滤除菌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E、巴氏消毒法答案:D8、霍乱弧菌培养基的pH通常为A、pH4.0~6.0B、pH6.0~7.6C、pH7.2~7.6D、pH8.8~9.0E、pH9.0以上答案:D9、分析总误差又称为A、不精密度B、稳定性C、不确定度D、稳健性E、不准确度答案:E10、急性白血病经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最主要标准为A、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B、外周血中血小板≥100×109/LC、骨髓原始及早幼幼稚细胞≤5%D、外周血中血红蛋白≥100g/LE、外周血无幼稚细胞11、血型多聚糖前体的终端为A、乳糖B、半乳糖C、N-乙酰葡萄糖胺D、L-岩藻糖E、N-乙酰半乳糖胺答案:B12、恶性组织细胞的形态学类型不包括A、淋巴样组织细胞B、单核样组织细胞C、异常组织细胞D、多核巨组织细胞E、巨核样组织细胞答案:E13、过氧化物酶染色呈强阳性的细胞是A、嗜酸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答案:A14、不会通过母婴途径传播的RNA病毒是A、HAVB、HSVC、HCMVD、HIVE、HPV答案:A15、血小板产生受许多细胞因子的影响,下列在血小板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最重要的组合是A、G-CSF,IL-6B、IL-4,IL-6,TPOC、IL-3,IL-4,IL-6D、IL-6,TPOE、IL-13,G-CSF,GM-CSF答案:D16、寄生虫感染患者血清中增高的主要为A、分泌型IgAB、IgMC、M蛋白D、IgGE、IgE答案:E17、检查近曲小管损伤的方法是A、一次尿渗B、浓缩稀释试验C、晨尿比重D、尿NAG测定E、禁饮尿渗量答案:D18、关于HLA-Ⅰ类分子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HLA-Ⅰ类分子由人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HLA复合物编码B、主要存在于APC表面C、主要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检测D、参与B淋巴细胞的发育E、2条多肽链均为MHC编码答案:A19、回收实验对实验方法的准确度进行评价是通过测定A、相对误差B、绝对误差C、比例系统误差D、随机误差E、固定系统误差参考值答案:C20、高渗性脱水引起A、血浆容量正常,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减少B、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增多C、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减少D、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正常E、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正常,细胞内液容量减少答案:C21、制备单克隆抗体至少需要哪些细胞A、B细胞+骨髓瘤细胞+小鼠腹腔细胞B、B细胞+中性粒细胞C、骨髓瘤细胞+T细胞+B细胞D、B细胞+骨髓瘤细胞+中性粒细胞E、B细胞+骨髓瘤细胞+中性粒细胞答案:A22、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时所得计数值为何处的白细胞数A、循环池B、储备池C、分裂池D、边缘池E、成熟池答案:A23、下列情况中不宜进行骨髓穿刺的是A、血友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白血病E、伤寒答案:A24、ISO15189是由下列哪一国家或组织发布的A、美国病理家协会B、中国C、日本D、世界卫生组织E、国际标准化组织答案:E25、血小板的促凝作用主要由下列哪种分子承担A、PF3B、β-TGC、TSPD、GPⅡb/ⅢaE、PF4答案:A26、正常人的肾糖阈为A、6.8mmol/LB、11.1mmol/LC、7.88mmol/LD、9.88mmol/LE、8.88mmol/L答案:E27、临床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评价过程必须开始于A、明确的方法学评价B、经济的考虑C、方法的重复性D、临床的观点E、正确地采用统计技术答案:D28、钠、钾、氯离子的主要排泄器官是A、皮肤B、肠道C、肾脏D、肺E、肝脏答案:C29、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是因为其抑制了血小板生成A、前列环素PGI2B、PF3C、PF4D、前列腺素环内过氧化物PGG2E、血栓烷A2TXA2答案:E30、下列哪种原因血中EPO水平下降,但血红蛋白浓度却增高A、长期吸烟B、常年居于西藏C、肾癌D、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E、慢性阻塞性肺病答案:D31、与凝血酶原生成有关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B、维生素EC、维生素PPD、维生素CE、维生素K答案:E32、因子Ⅷ又称为A、易变因子B、前凝血酶C、纤维蛋白稳定因子D、血浆凝血活酶成分E、抗血友病球蛋白答案:E33、玻璃器械的灭菌常用A、高压蒸气灭菌法B、过滤除菌法C、巴氏消毒法D、紫外线照射E、干烤法答案:E34、急性化脓性球菌感染时出现A、嗜酸性粒细胞增高B、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C、嗜碱性粒细胞增多D、Auer小体E、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答案:B35、医务人员根据确定的医学行为目标,拟订多个诊疗方案,然后从中选出达到最佳诊疗效果的方案是A、医学道德修养B、医学道德教育C、医学伦理难题D、医学法律问题E、医学伦理决策答案:E36、哌拉西林的作用机制为A、抑制mRNA的转录B、干扰细菌的氧化还原系统,阻断细菌的代谢C、作用于DNA旋转酶,干扰DNA的复制、修复和重组D、阻断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E、抑制蛋白合成答案:D37、干化学法测定尿蛋白,对结果有影响的物质是A、酮体B、葡萄糖C、pHD、胆红素E、维生素C答案:C38、下列说法符合凝血因子特性的是A、凝血过程中的全部因子都是蛋白质B、因子Ⅰ、Ⅴ、Ⅷ、ⅩⅢ均为凝血酶作用的底物C、必须依赖维生素K的因子为Ⅱ、Ⅴ、Ⅸ、ⅩD、正常人新鲜血清中没有因子Ⅴ、ⅦE、接触因子Ⅻ、Ⅺ、PK、HMWK缺乏,临床上均有明显出血症状答案:B39、尿液干化学法筛查,下列哪项阳性时必需显微镜检查A、葡萄糖B、胆红素C、蛋白D、尿酮体E、尿胆原答案:C40、中性粒细胞减低可见于A、急性化脓性胆囊炎B、败血症C、心肌梗死D、伤寒E、消化道大出血答案:D41、计量学溯源性是A、测量程序的属性B、测量结果的属性C、测量方法的属性D、校准的属性E、测量的属性答案:B42、血清学实验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所利用的原理是A、特异性凝集红细胞B、生物素和亲和素特异性结合C、激活补体D、酶和底物特异性结合E、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答案:E43、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渗透性增高B、血红蛋白病可出现异常血红蛋白电泳区带C、G-6-PD缺乏症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增高D、PNH发作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E、Rous试验阳性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答案:C44、关于PEG比浊法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错误的是A、PEG用于沉淀蛋白,对蛋白生物活性有影响B、蛋白分子量越大,用以沉淀的PEG浓度越小C、分离血清免疫球蛋白一般采用的最终浓度为3%~4%PEGD、操作简便快速E、不能反映小分子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情况答案:A45、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最常见于A、巨幼细胞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失血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答案:A46、不属于钝化酶的是A、红霉素酶B、乙酰转移酶C、CTX-M型酶D、核苷转移酶E、磷酸转移酶答案:C47、我国霍奇金淋巴瘤中,最为常见的是A、异形淋巴细胞型B、混合细胞型C、淋巴细胞为主型D、结节硬化型E、淋巴细胞消减型答案:B48、血栓调节蛋白的生理特点,不正确的是A、与PC分子具有同源性B、其基因位于第20号染色体C、存在于所有血管内皮细胞中D、存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E、可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答案:C49、血琼脂平板是A、基础培养基B、鉴定培养基C、营养培养基D、特殊培养基E、选择性培养基答案:C50、新生儿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参考范围为A、5~12×109/LB、15~20×109/LC、4~10×109/LD、20~25×109/LE、25~30×109/L答案:B51、属于肠内细菌作用的产物的是A、胆红素B、硫酸胆红素C、胆红素-阴离子D、鹅脱氧胆酸E、胆素原答案:E52、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中,不包括A、通过室内质控评价检测系统的稳定性B、建立决定性方法和参考方法C、仪器维护、校准和功能检查以及技术文件和标准的应用D、通过室间质量评价,考核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可比性E、对新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答案:B53、反映贮存铁的最佳指标是A、总铁结合力B、血清转铁蛋白C、血清铁蛋白D、骨髓铁染色E、血清铁答案:C54、下列疾病中由于DNA合成障碍导致的贫血是A、溶血性贫血B、海洋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答案:E55、富含IgE的高亲和力受体的细胞是A、嗜碱性粒细胞B、致敏的T细胞C、CTL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答案:A56、下列有关脑脊液检查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脑脊液是淡黄色透明液体B、脑脊液标本放置过久,会使葡萄糖测定结果偏高C、脑脊液总量为120~180mlD、脑脊液的pH为7.35~7.45E、脑脊液标本第一管作脱落细胞学检查,第二管作细菌培养答案:C57、合成肌钙蛋白I的细胞是A、肝间质细胞B、浆细胞C、骨骼肌细胞D、肝实质细胞E、心肌细胞答案:E58、人体GGT含量最高的组织器官是A、肝脏B、胰腺C、肾脏D、心肌E、脑细胞答案:C59、骨髓造血代偿能力可增加到正常的A、1~2倍B、10~12倍C、3~4倍D、5~6倍E、6~8倍答案:E60、T淋巴细胞A、CD3B、CD4C、CD19E、CD41答案:A61、正常人红细胞计数的参考范围,下列正确的是A、成年女性4.0~5.5×1012/LB、成年女性5.0~5.5×1012/LC、成年男性4.0~5.5×1012/LD、成年男性5.0~5.5×1012/LE、新生儿5.0~7.0×1012/L答案:C62、3H-TdR4小时掺入法测定外周血致敏T细胞,主要用于预报A、超急性排斥反应B、急性排斥反应C、慢性排斥反应D、宿主抗移植物反应E、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答案:B63、目前为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理想红细胞制剂是A、浓缩红细胞B、年轻红细胞C、洗涤红细胞D、少白细胞的红细胞E、辐照红细胞答案:D64、某抗原需制备2200ml抗血清,应选择何种动物A、豚鼠B、小鼠C、家兔D、猴子E、马答案:E65、肝内胆固醇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A、胆酰CoAB、结合胆汁酸C、维生素D3D、7α-胆固醇E、胆色素答案:B66、导致血液分析仪网织红细胞计数假性降低的原因为A、室温放置过久B、红细胞内疟原虫寄生C、血小板聚集D、出现巨大血小板E、红细胞存在包涵体答案:A67、关于胆汁酸盐的错误叙述是A、它能经肠肝循环被重吸收B、它在肝脏由胆固醇合成C、它为脂类吸收中的乳化剂D、它是胆色素的代谢产物E、它能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答案:D68、关于巨幼细胞贫血的叙述,正确的是A、粒细胞出现巨型杆状核和核分叶过多现象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可出现异食癖、反甲等临床表现D、骨髓象主要表现为粒细胞系的巨幼变E、可见细胞浆发育落后于细胞核现象答案:A69、引起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高的原因,不包括A、红细胞碎片B、红细胞凝集C、双相性红细胞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巨幼细胞性贫血答案:D70、下列贫血中的外周血片中不会出现幼红细胞的是A、巨幼细胞贫血B、失血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E71、以下关于PT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溶骨B、促进肾脏重吸收钙C、降低25OHD3-1-羟化酶的活性D、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E、抑制肾脏重吸收磷答案:C72、影响检验结果的内在生物因素中,固定因素是指A、食品和药物B、娱乐和运动C、时间和体位D、刺激和情绪E、年龄和性别答案:E73、红细胞起源于A、组织细胞B、巨噬细胞C、原始红细胞D、造血祖细胞E、造血干细胞答案:E74、溶血反应和补体结合试验中所用的溶血素,一般多采用A、兔抗绵羊红细胞抗体B、兔抗鸡红细胞抗体C、羊抗兔红细胞抗体D、羊抗鼠红细胞抗体E、羊抗人“O”型红细胞抗体答案:A7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化脓性球菌感染B、骨髓纤维化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答案:C76、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增高的主要为A、分泌型IgAB、IgGC、IgMD、IgEE、M蛋白答案:C77、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可辅助诊断A、Ⅲ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Ⅳ型超敏反应D、非超敏反应E、Ⅰ型超敏反应答案:E78、OGTT试验结合空腹血糖(FPG)检查,关于糖耐量减退(IGT),正确的是A、血浆FPG<7.0mmmol/L,OGTT试验2hPG≥7.8mmol/L,且<10.1mmol/LB、血浆FPC<7.0mmol/L,OGTT试验2hPG>7.8mmol/L,且<11.1mmol/LC、血浆FPG<5.6mmol/L,OGTT试验2hPG≥7.8mmol/L,且<11.1mmol/LD、血浆FPG<7.0mmol/L,OGTT试验2hPG≥7.8mmol/L,且≤11.1mmol/LE、血浆FPG<7.0mmol/L,OGTT试验2hPG≥7.8mmol/L,且<11.1mmol/L 答案:E79、除去杂抗体的吸附物应选用A、含有补体的液体B、溶血素和IgGC、葡萄球菌蛋白AD、牛血清清蛋白E、不含特异性抗原的抗原液答案:E80、糖尿病时出现白内障,其发病原因是A、山梨醇脱氢酶增加B、生长激素分泌减少C、山梨醇脱氢酶减少D、半乳糖激酶增加E、醛糖还原酶减少答案:C81、以下覆盖柱状上皮细胞的部位是A、食管B、鼻腔C、口腔D、子宫颈E、皮肤答案:B82、泌尿系统感染中可碱化尿液的病原菌为A、粪肠球菌B、肺炎克雷伯菌C、大肠埃希菌D、普通变形杆菌E、铜绿假单胞菌答案:D83、常在复染时用以使细胞质着色的染液是A、中性红B、甲基绿C、沙黄D、苏木精E、刚果红答案:E84、所有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A、CD19B、CD80C、CD3D、CD4E、CD2答案:E85、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是A、SRBC受体B、Fc受体C、C3b受体D、SmIgE、TCR答案:D86、肝脏中维生素B2由上述哪些维生素转化而来A、FADB、NAD+及NADP+C、辅酶AD、磷酸吡哆醛E、TPP答案:A87、破碎组织细胞,不采用的方法是A、冷热交替法B、反复冻融法C、超速离心法D、表面活性剂处理法E、超声破碎法答案:C88、急性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A、增生极度减低B、增生减低C、增生明显活跃D、增生活跃E、增生极度活跃答案:A89、抗凝血酶Ⅲ不能灭活的因子是A、因子ⅨaB、因子ⅪaC、因子ⅦaD、因子ⅩaE、因子Ⅻa答案:C90、关于正常骨髓象各系统所占比例,下列错误的是A、早幼红细胞<5%B、原粒+早幼粒<7%C、中晚幼红各约10%D、淋巴细胞系约为20%E、浆细胞约为5%答案:E91、产生IL-2的细胞是A、T细胞B、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D、NK细胞E、B细胞答案:A92、干扰干化学法测定葡萄糖,产生假阴性的物质是A、半乳糖B、尿胆原C、维生素CD、胆红素E、酮体答案:C93、ROC曲线应越靠近坐标某一处时,曲线下覆盖面积越大、诊断效率越高。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这一项,通常是表示人们的红胞的大小,以及其的均匀性,偏低的话,就表示比较一致。

这当中,血小板的分布宽度同红细胞的分布宽度所代表的意义是相同的。

分布宽度小,说明血液均一性一致,要是分布宽度偏高的话,那就说明红细胞的个体差别很大了。

所以想弄懂验血的化验单,其实也并非难事,自己通过一些方式查阅一下,就可以明白其中的意义了。

红细胞的作用是什么人体的血液当中红细胞可以说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担负着特别重要的使命,是血液也可以说是整个人体的灵魂。

那么红细胞都有哪些作用呢?人体当中的红细胞少了又会怎么样呢?红细胞在人本的血液中分布着,它的体积很小,里面有着丰富的血红蛋白。

红细胞寿命通常只有120天,但是不用担心,红细胞在人体当中每天都在不断的更新,也就是说人体每天都会重新生成一些红细胞。

红细胞担负着运输的使命,其中所含有的血红蛋白,可以牢牢抓住人们所吸入到肺泡中的氧气,然后随着血液的流动,把氧气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组织。

当然,如果红细胞不断的减少过程中,新的红细胞如果更新不及时,那么就会成为我们常说的一种情况,那就是贫血了,情况再严重,就会引起溶血性黄疸。

所以,为什么会说红细胞是人体的灵魂呢?没有红细胞的辛勤运作,身体各部位都无法接收到氧气,后果可想而知。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的危害人们看到验血化验单时,看到某一项数值偏高或者是偏低,难免会担心是不是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

于是发现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时,就会问,我身体怎么了?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吗?实际上,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恰巧说明了红细胞的体积个头都比较均匀,偏高就说明红细胞大小不一了,每一个人的红细胞形态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排列整齐,而有的人可能就会没有那么整齐。

验血时单一的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指标偏低,此时其它指标又都是正常状态的话,是没有什么临床意义的,也就是说,身体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相反,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时,一般是说明验血的人有一些贫血或者是造血功能有一点障碍。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或偏高的原因(育儿知识)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或偏高的原因(育儿知识)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或偏高的原因平均红细胞,何谓平均红细胞,它的正常指数值是多少,如果人体内的平均红细胞过低或过高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影响,它的指数值过低或过高是什么因素产生的呢?下面就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除了使用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判断贫血外,还要参考红细胞数量,如二者比例失调,则需进一步参考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因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可使红细胞产生形态的变化,检查红细胞形态特点可协助临床寻找病因。

一、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提示你有缺铁倾向,你的造血器官有能力造出足够数的红细胞,但你食物中提供的原料之一铁提供不足,而制造血红蛋白需要铁作原料,只能造出体积小一些的红细胞。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这三个参数统称红细胞的三种参数,基本上如果是同一个人的话,这三个参数的变化基本不会很大,当然如果是输血以后,会有所增高,当然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也会增高!三种参数降低,医学上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临床上最常见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缺铁性贫血。

基本上占据了90%的比例!RDW基本上<15%,你的参数38.6%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且就算是输血以后RDW增高也不可能这么高!二、平均红细胞过低的原因红细胞平均体积变小多见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表现多为缺铁性贫血全身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来表示,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客观、准确。

1、某些感染:于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和病毒感染。

2、某些血液病:如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

3、慢性理化损伤:长期接触电离辐射(X射线)或应用、接触某些化学药物(氯霉素)。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

5、脾功能亢进。

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最常见的就是炎症了,当然一些生理性的反应也有可能,比如应激状态,经期等等。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关键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临床诊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用红细胞直方图分布的宽度比上其高度来衡量红细胞体积离散程度的指标。

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能在十几秒内测得10万个细胞体积大小的数值,更能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程度。

近年来,随着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普及,RDW作为血细胞分析检验的一个常规参数,因其结果容易获得,简便准确,在疾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及参考价值。

1RDW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很多,MCV/RDW贫血分类法已经得到验证并被广泛采用,将贫血分为以下6个型: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MCV降低,RDW升高)、小细胞均一性贫血(MCV降低,RDW正常)、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MCV升高,RDW升高)、大细胞均一性贫血(MCV升高,RDW正常)、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MCV正常,RDW升高)、正细胞均一性贫血(MCV正常,RDW正常)。

2RDW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2.1乳糜泻:国外研究发现RDW可用于乳糜泻的初步筛查及病人是否依从于无麸质饮食的监测,在临床怀疑有乳糜泻的病人,RDW升高可高度怀疑有乳糜泻。

2.2炎症性肠病:Cakal B等[1]研究发现RDW可用于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监测,并可用于克隆恩病(CD)及溃疡性结肠炎(UC)的鉴别诊断。

活动性的UC与CD比非活动性的及对照组相比RDW明显升高。

关于炎症性肠病导致RDW变化的机制,与炎症性肠病时影响肠道对铁的吸收,致使铁缺乏,进而影响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有关,致使红细胞呈大小不均的异质性变化使RDW升高。

2.3肝脏疾病:国内很多研究发现MCV和RDW的改变可以反映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肝功损害疗效观察和重症肝炎预后的理想指标之一。

3RDW在癌症中的应用黄胜等[2]对各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RDW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RDW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恶性肿瘤贫血患者RDW明显高于恶性肿瘤非贫血患者,消化道恶性肿瘤组RDW明显高于非消化道恶性肿瘤组。

血常规检查指标有些偏离,什么情况,治疗方法[001]

血常规检查指标有些偏离,什么情况,治疗方法[001]

血常规检查指标有些偏离,什么情况,治疗方法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基本的临床检查,通过对血液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但是,有时候血常规检查会出现指标偏离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一、白细胞计数偏高白细胞计数偏高,称为白细胞增多,常常是机体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的免疫反应。

白细胞增多可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两种类型。

炎症性白细胞增多:通常伴有感染、创伤和其他炎症反应,可通过有效的抗感染、消炎、止痛、解热等治疗而恢复。

非炎症性白细胞增多:表现为白血病或其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原因,如骨髓穿刺、免疫球蛋白测定等。

注意事项:白细胞计数增多可能会导致淋巴细胞相对减少,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补充维生素、病毒抑制剂和免疫增强剂。

二、白细胞计数偏低白细胞计数偏低,称为白细胞减少,是机体免疫力下降的表现。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主要有感染、药物、放射线损害、骨髓疾病等。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要根据原因进行,如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可采用抗生素治疗、连接素、维生素等增强免疫力;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需停用相应药物,药物过期、不适当使用等原因使用药物需谨慎,并定期进行依从性监测。

注意事项:白细胞计数减少可增加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需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腐烂的食物、充气玩具或动物等。

三、血小板计数偏低血小板计数偏低称为血小板减少,是机体凝血障碍的表现,主要原因有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肝病、恶性肿瘤、骨髓疾病、环境污染等。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同样要根据原因进行,如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需停用相应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需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注意事项: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应注意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发现出血应及时就医。

四、血红蛋白含量偏低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称为贫血,是机体贫血状态的表现。

贫血的原因分为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遗传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衰竭性贫血等。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华娇1冯爱桥1【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透析患者共18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将患者分为AHF组(n=78)和非AHF组(n=102),分别进行2组间一般资料与临床指标的比较,分析AHF与RDW以及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与非AHF组相比,AHF组患者有更高水平的RDW(t=-9.042,P<0.001)。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RDW(r=0.584,P<0.001)、超敏C反应蛋白(r=0.219,P=0.003)与AHF呈正相关;而白蛋白(r=0.159,P=0.033)与AHF呈负相关。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OR=5.763,95%CI 3.334~9.961,P<0.001)、白蛋白(OR=1.104,95%CI0.984~1.238,P=0.091)、超敏C反应蛋白(OR=1.065,95%CI 1.002~1.133,P=0.044)是AHF的危险因素。

ROC曲线分析显示RDW预测AHF的曲线下面积为0.840,灵敏度为74.4%,特异度为83.3%。

结论RDW是血液透析并发AHF患者的危险因素,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AHF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液透析;急性心力衰竭;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4091.2021.05.006Correlation between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and acute heart failur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HUA Jiao1,FENG Ai-qiao11Department of Nephrology,Xiaogan Hospital,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Xiaogan4321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FENG Ai-qiao,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and acute heart failure(AHF)in hemodialysis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180hemodialysis patients treatedin the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Xiaog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AHF group(n=78)and non AHF group(n=102).Theirgeneral information and laboratory indexes were recrui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HF and RDW and other clinical indicators was analyzed.Results Patients in the AHF grouphad higher RDW(14.96±0.81)%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non-AHF group(t=-9.042,P<0.001).Pearson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RDW(r=0.584,P<0.001)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r=0.219,P=0.003)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HF,and albumin(r=0.159,P=0.033)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with AHF.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RDW(OR=5.763,95%CI3.334~9.961,P<0.001),albumin(OR=1.104,95%CI0.984~1.238,P=0.091),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OR=1.065,95%CI1.002~1.133,P=0.044)were the risk factors for AHF.ROC curve analysis found thatthe area under curve(AUC)of RDW for predicting AHF was0.840,with the sensitivity of74.4%and specific-ity of83.3%.Conclusion Higher RDW is a risk factor and a predictive indicator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complicated with AHF.【Key words】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Hemodialysis;Acute heart failure;Risk facto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属于血常规的检测指标之一,在临床中用于反映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程度,以此来诊断及鉴别诊断各种类型的贫血[1]。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血常规检查中通常采用的红细胞指标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而红细胞分布宽度则反应了红细胞大小的不同状态。

而红细胞的体积分布宽度,则是用专门的血细胞分析仪来测量获得的。

就是一个反应了红细胞大小客观指标,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RDW 和NCV这两个参数来进行对血液情况的分析。

其主要目的是对我们贫血的情况方面的研究。

而我们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正常参考值为35.0~56.0比如说,一般在我们患有缺铁性贫血时,我们体内的红细胞会有大小不等情况,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指标就会增大。

如果当我们检查出来的结果是比标准指标要小,那么说明我们的红细胞的形态大小比较一致,差异性比较小。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能还需要做一些其他方面的血细胞的检查,再来看综合的化验结果,不然如果只考虑这一个指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另一个指标是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变异红细胞占总血细胞的比例,正常范围是11.0~16.0%。

如果我们的血液检查中显示分布宽度过大,这说明在我们的血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大小差异过大,远超正常值。

反映了我们很可能是患有各种类型的贫血、先天性红细胞异常或者是造血异常等情况。

而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越小,这说明我们的血液中红细胞比较整齐,形态大小相差无几。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或偏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检测可以用于各种贫血症的诊断和治疗,其正常参考值是小于15%的,那么,我们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或偏低说明了什么?1、RDW指数正常当我们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指数在正常范围内时,这时候我们需要结合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如果我们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偏小,那么我们很可能患上一些慢性疾病,比如说,轻型海洋性贫血症,这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遗传性的疾病。

该贫血是由于正常的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而引起的遗传性的溶血性疾病。

如果病情较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引发血色病,而导致器官衰竭,要及时就医。

红细胞分布宽度是什么

红细胞分布宽度是什么

红细胞分布宽度是什么红细胞分布宽度是什么就医时,或者在某处听到红细胞分布宽度这个词,感觉起来是不是很专业,做为普通人的我们是很难理解的。

于是人们不禁好奇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红细胞分布宽度其实是反映人体红细胞体积大小的一个参数。

通俗来说,就血液里面的红细胞其大小形状的相似程度。

红细胞分布宽度越大,就表示此血液样本中红细胞的大小、形状差距也大,如查和正常值差距太大,那就提示贫血,或者是有一些造血异常,还有先天性红细胞异常的可能;红细胞分布宽度小,说明血液大小和形态差不多一致,这样比较正常。

这样解释是不是明白了很多呢?红细胞分布宽度是血液的一个参数,它的数值可以反应出人体的一些病理状误况。

当红细胞分布宽度出现问题时,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来治疗,必竟血液是生命之本,可能最初的血液问题你没有多大感觉,不怎么在意,但是当发现问题,就一定要正视并重视问题的存在。

红细胞偏高的原因人体的红细胞生于骨髓,长于白细胞。

当其老化时,会引起血管堵塞,所以此时红细胞会自己乖乖回到骨髓深处,白细胞再把它销毁掉;或是经过肝脏代谢成胆汁。

红细胞数量无论是偏高还是偏低,都对身体有着相当不利的影响,那红细胞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红细胞偏高,分为相对性增多以及继发性增多。

相对性增多常见于血容量减少,比如急性脱水时,烧伤时;继发性增在慢性缺氧状态和一些肺部疾病时比较常见。

1、引起红细胞相对性增多的原因血液中水份流失量大,血液被浓缩,这样红细胞数就相对增多了。

常见剧烈呕吐和大面积烧伤时,在腹泻导致脱水,出汗量非常大时,也可引起;还有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以及尿崩症等等都可引起红细胞偏高。

2、引起红细胞继发性增多的原因继发性增多有生理性增多以及病理性增多这两种可能。

多与人体的机体循环功能出现问题,还有和组织缺氧有关。

(1)生理性增多:环境因素导致缺氧,引起红细胞增多,如高原地区,另可多见于新生儿、胎儿所处环境氧量不足,而引起。

喝水太少,出汗太多会引起红细胞偏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导语:大家都知道人体中有上千上万种的细胞组成,数都数不清的。

有红细胞也有白细胞,而这些细胞都是均匀的遍布全身,也有一定安全的数值标准。


大家都知道人体中有上千上万种的细胞组成,数都数不清的。

有红细胞也有白细胞,而这些细胞都是均匀的遍布全身,也有一定安全的数值标准。

一般来说在正常的数值标准之类都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红细胞偏高的话,就要引起重视了,可能是身体哪个部位出现了问题,那么,引起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是表示红细胞大小是否均匀的指标,偏高表示红细胞大小不匀,与多种因素有关,不能仅据此判断是什么病。

也要注意红细胞分布宽度指标增高主要见于急淋化疗后,巨幼细胞贫血,慢粒,脾切除和巨大血小板等为下肢对称性深部感觉及振动感消失。

严重的可有平衡失高及步行障碍。

1、红细胞压积偏高:红细胞压积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的增多与减少,当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值增高时,红细胞压积也会有相应的增加。

红细胞压积偏高是病人休克后检查血常规发现的。

2、红细胞增多-高粘滞度: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血流缓慢,易致组织灌注不良和缺氧以及损伤心、脑、肾等多脏器,部分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远期预后。

3、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高于正常值高限。

一般认为经多次检查成年男性红细胞600万/mm3,成年女性550万/mm3,就属红细胞增多。

相对性增多见于血液浓缩;绝对性增多见于高原生活、胎儿及新生儿、剧烈的体力劳动、严重的心肺疾患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