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精香料知识 (1)
香精知识

香精香料是以改善、增加和模仿食品的香气和香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也称增香剂。
一、1.1基本概念1.香料(perfume):也称香原料,可用来调制香精的原料:2.香精(perfume compound):亦称调合香料,由人工调配出来的各种香料的混合体,香精具一种香型。
如玫瑰香精、茉莉香精等:3.天然香料(Natural perfume):天然香料分动物性天然香料和植物性天然香料。
它们来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
4.合成香料(Synthetic perfume):采用天然原料或化工原料,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取的香料化合物。
按官能团分类,合成香料可分为酮类香料、醛类香料、酸类香料、酯类香料、内酯香料、醚类香料、酚类香料、睛类香料、烃类香料、缩醛缩酮类香料。
按碳原子骨架分类:萜类香料、芳香族香料、脂肪族类香料、含硫含氮和稠环类香料、合成麝香类香料等。
5.单离香料(perfume isolates):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从天然香料中分离出来的单体香料化合物称单离香料。
如从薄荷油中分离出来的薄荷醇:6.辛香料(Spice):专门作为调味用的香料植物及其香料制品,如花椒、胡椒等.7.席馥基(Schiff base):含氨基的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缩合产物为曳馥基。
该香料香气持久,化学稳定性好。
1.2天然香料常用术语1.精油(Essential oil):亦称香精油,是植物性天然香料的主要品种,对多数植物性原料,主要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制取精油。
2.浸膏(Concrete):是一种含精油和植物蜡等呈膏状的浓缩的非水溶剂萃取物,先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再蒸馏回收,残留物即为浸膏。
3.酉丁剂(Tincture):乙醇溶液,是以乙醇为溶剂,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浸提植物原料所得。
4.净油(Absolute):用乙醇萃取浸膏、香脂或树脂所得到的萃取液,经过冷冻处理,滤去不溶的蜡质等杂质,再减压蒸馏去乙醇,所得到净油。
是调配化妆品和香水的佳品。
香精香料基础知识

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它们的香气比较单调,在食品加工中除少 数几种如橙油、香兰素、柠檬油等外,多数较少直接使用
香精:按使用目的选取数种或数十种香料经调配后加于 食品中,这种调配而成的混合香料为香精
二、食用香精的组成 主香体、辅助剂、定香剂和稀薄剂
主香体:显示香型特征的主体,是构成香精特征香 气和香味的基本香料。(虽然主香体决定着香
型,但在香精中所占比例不一定最多,有时甚至 很少。如菠萝占7%,在苹果香精中占10%)
辅助剂:起着调节香气和香味,使之变得清新幽雅的 作用,
分为合香剂(调和香味)和修饰剂(特定风韵)
定香剂:起着调节调和香料中各组分的挥发度,使之挥 发尽量成比例,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香精固有 的香气和香味。
稀薄剂:起稀释作用。 经稀释的香气较未稀释前更为幽雅
3 咖啡酊 性状:棕褐色的液体,具有咖啡香气味和口味 毒性:美国将本品列为安全物质 制法:由咖啡树的成熟种子,经干燥,除去果皮、 果肉和内果皮后,在180~250℃下焙烤,冷 却后麿成细粒状,然后用有机溶剂提取。 应用:在中国用于酒类、软饮类和糕点
二、合成香料
一般不单独使用于食品的加香,多用以配成食用香精后使用, 食品中直接使用的合成香料仅有香兰素、苯甲醛等少数品种
第三章 香料、香精 Perfumery
§1 概述 一、食品的香气
食品的香气是由多种挥发性的气味物质表现出来的, 种类很多,含量极微,配合得当,能发出诱人的香味。
1 果实的香气 a 柑桔类 代表性:橙、葡萄柚、柠檬、红桔
它们的香气因种类而异,即使同样的柑桔,也会由于气候、风土、 施肥等方面的差别而有所不同
§2 物质的呈香机理 和呈色的原理很相似。
呈香物质都 带有一定的原子团,这些原子团称为
香料和香精1

龙脑
香叶醇
橙花醛
香茅醛
薄荷酮
胡椒酮
樟脑
乙酸薄荷酯
乙酸香茅酯
②芳香族化合物其量仅次于萜类,存在相当广泛
苯乙醇 苯甲醛
月桂醛
香兰素
茴香脑
③ 脂肪族化合物 主要烯醇、醛、酮形式存在,含量和作用较小,往往用于调配香精
叶醇
肉豆寇酸
芸香酮
紫罗兰叶醛
④ 含氮含硫化合物 存在于肉类、葱、蒜、谷物、豆类、咖啡中,含量极少,气味极强,在食品 香精中起主要作用。
可能超过硝基麝香。 Ⅰ 万山麝香(1.1.4.4-四甲基-6-乙基-7-乙酰基-1.2.3.4-四氢萘)
定香剂
Ⅱ 芬檀麝香(6-乙酰基-1.1.2.3.3.5-六甲基茚满)定香剂(不可食用) 柠檬烯
3)大环麝香 Ⅰ 麝香酮(甜而柔和,香气持久有力)是最好的定香剂
Ⅱ 十五内酯(柔和香气,优良定香剂)
②灵猫香(Civet) 为褐色膏状物,大部分是动物性粘性物质,动物性树脂和色素,
浓时具有恶臭,稀释后才散发出令人愉快的香气。 主要成份为不饱和大环酮--灵猫酮(仅占3%左右)
灵猫香气比麝香更为幽雅,常用作高级香水定香剂,具有清脑的功能。 ③海狸香(Castreum) 为褐色树脂状,大部分为动物性树脂。 其香成份是含氮香成份(4~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海狸香胺
喹啉衍生物
三甲呲嗪
主要用于东方型香精的定香剂。
④龙涎香(Ambergris)
为灰色或褐色的蜡样状物质,,60℃可软化,70~75 ℃可熔融
主要成份是龙涎醇
分子式:C30H52O
其具有微弱温和乳香动物香气,香之品质最为高尚,是配制高级香水的佳
食用香精香料知识总结(详细全面)

食用香精香料知识总结(详细全面)香料是指赋予食品以香气或同时赋予特殊滋味的物质。
香精是由多种香料混合配成的物质。
作用:使食品产生香味,增进食欲,有利消化吸收,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提高食品质量;恢复食品香味,强化特征味道;消杀食品中的不良味道。
杀菌、防腐。
一、食用香料1、定义:能够用于调配食用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食品用香料、香精不包括只产生甜味、酸味或咸味的物质,也不包括增味剂。
2、作用:不但能够增进食欲,有利消化吸收,而且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提高食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3、特点:是一类特殊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多、用量少、大多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4、分类:按来源和制造方法等不同分为三类:天然香料、天然等同香料、人造香料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料都属于2760中的合成香料范畴。
(一)天然香料用纯粹物理方法从天然芳香植物或动物原料中分离得到的物质,通常认为安全性高。
动物(麝香、海狸香、麝鼠香)植物(白兰花油,玫瑰花油等)。
a.香辛料(S p i c e)b.精油(E ss e nt i al Oi l)c.酊剂(T i n ct u r e)d.浸膏(C on c r et e)e.香树脂(R es i n oi d)f.净油(Abs ol ut e)g.油树脂(Ol eo r es i n)一)香辛料各种具有特殊香气、香味和滋味的植物全草、叶、根、茎、树皮、果实或种子,如桂皮、茴香和胡椒等,用以提高食品风味。
因其中大部分用于烹调,故又称“调味香料”。
不少香辛料已有上千年的食用史。
在正常使用范围内无毒性问题。
按美国香辛料协会(Am e ri c an S pi c es A ss o ci at i on)的定义为:“凡主要用来供食品调味用的植物,均可称之为香辛料。
”二)精油以芳香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如花蕾、果实、种子、根、茎、叶、皮等)或分泌物为原料,采用压榨、冷磨、萃取、水蒸汽蒸馏、吸附等方法,提取得到的由萜烯、脂环族、脂肪族等组成的混合物称之为精油。
香精香料

预习阶段:(1)香料的基本知识香料的定义:香料是一种能被嗅感嗅出气味和被味感品出香味的物质,是用以调制香精的原料。
植物性天然香料也称植物性精油(essential oil),是由植物的花、叶、茎、根和果实,或者树木的叶、木质、树皮和树根中提取的易挥发芳香组分的混合物。
香料的分类:以原料的来源划分:天然香料/ 合成香料1、天然香料是指以动植物的芳香部位为原料,经过简单加工制成的原态香材,其形态大多保留了植物固有的一些外观特征,如香木块、香木片等;或者是利用物理方法从天然原料中分离出来的芳香物质,其形态常为精油、浸膏、净油、香膏、酊剂等。
自然界中现已发现的香料植物有3600余种,得到有效利用的约400余种。
植物的根、干、茎、枝、皮、叶、花、果实或树脂等皆可成香。
动物香料多为动物体内的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约有十几种,常用的有麝香、灵猫香、海狸香和龙涎香4种。
2、合成香料合成香料是以煤化工产品、石油化工产品等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取的有香味的化合物。
目前世界上合成香料已达5000多种,常用的产品有400多种。
合成香料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官能团分类,例如可分为酮类香料,醇类香料,酯、内酯类香料,醛类香料、烃类香料、醚类香料、氰类香料以及其它香料;另一种是按碳原子骨架分类,可分为萜烯类、芳香类、脂肪族类、含氮、含硫、杂环和稠环类以及合成麝香类。
合成香料工业已成为现代精细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用途划分:食用香料/ 日用香料/ 其他香料食用香料(食用香精)又可细分为多个类别,分别用于糕点糖果、香烟、酒类、药品、调味品等;日用香料(日用香精)分别用于洗涤剂、皂类、牙膏、卫生制品、化妆品、香水、薰香等;其他还有专门用于塑料、皮革、油墨、除臭剂、饲料、昆虫引诱剂等产品的香料香精。
提取天然香料的一般方法蒸馏法、萃取法、压榨法、吸收法、酶法提取、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微波法提取、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是使水蒸气连续地流过容器中样品混合物来进行蒸馏的方法。
香精香料复习资料

第一章1、香料是能被嗅出香气或尝出香味的物质。
香料可能是一种化合物,也可能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可以存在于生物(动物、植物)体内,也可以由化学法或生物法制取得到。
2、香精是一种由人工调配出来的含有几种、十几种乃至几十种香料的混合物,或自发酵、酶解、热反应等方法制造的含有多种香成分的混合物。
事实上,在产品加香过程中使用的大多是香精。
3、香料可分为两大类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1)天然香料是指从天然含香动植物的某些生理器官(如香囊、香腺、花、叶、枝、干、根、皮、果、籽等)或分泌物中经加工处理而提取出来的含有发香成分的物质,如精油、浸膏、净油、香树脂、酊剂、单离品等物质。
天然香料存在于自然界中,可分为动物性香料和植物性香料。
a动物性香料很少,主要有麝香、灵猫香、海狸香、龙涎香和麝鼠香五种,产量极少,且价格极高。
b植物性香料品种繁多,如玫瑰油、茉莉净油、桂花浸膏、香夹兰酊等。
天然香料都含有复杂的成分,是天然的混合物.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从天然香料中分离出来的单一化合物,称为单离香料,单离香料属于天然香料,使用时要注明来源,如香叶醇(单离自香茅油)、柠檬醛(单离自山仓籽油)。
(2)合成香料是指采用各种化工原料,通过化学或生物合成的途径制备出来的香料品种。
合成香料是单一的化合物。
4、全球十大香料公司:奇华顿(Givaudan)、国际香料(IFF)、芬美意(Firmenich)、德之馨(Symenich)、奎斯特(Quest)、高砂(Takasago)、森馨(Sensient)、长谷川(T.Hasegawa) 、曼氏、丹尼斯克(Dannisco)5、香料的贮藏、包装、运输a包装:产品应装于干净、清洁无杂味的镀锌的铁桶、镀锡马口铁听、铝桶、玻璃瓶、聚乙烯桶内。
包装应为新的、结实、耐长途运输、清洁、干燥、不带任何会改变品质、组成或香气的物质。
b标记:包装外一般用油漆喷上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净重、皮重、出厂日期及本标准编号。
香精香料香水知识简介

香精能在加香产品中发挥良好作用的关键是挥发 度的调控,如何做到头香、体香和底香之间的平 衡与协调。 头香top note--挥发度大,是决定香精"形象"和"新 鲜感"的重要因素。 体香middle note--赋予香精特征香气,挥发度适 中,亦是香精的主体香型。 底香base note--挥发度小,相应地分子结构比较 大而复杂、使香精留香悠久。
芳香化合物的发展
具有香味的化合物绝大多数是低分子有机化合 物。常见的有醛类、酮类、羧酸类、酯类、醇 类、醚类等,在这些化合物中,有脂肪族化合 物、脂环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也有杂环 化合物。特别是对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应用是近 年发展起来的新领域。杂环化合物以极微量存 在于香味混合物中,常见的有吡嗪类、呋喃类. 吡咯类、噻唑类、吡啶类和唑类。在稠环体系 中,环戊吡嗪类和苯并噻唑类是最常见的。
香精原料及其加工工艺
调配香精的流程 1.明确所配香精的香型、香韵、用途和档次 2.考虑香精组成,即哪些香料可以作主香剂,协调剂,变 调剂和定香剂。 3.根据香料的挥发度,确定香精组成的比例,一般头香 香料占20~30%,体香香料占35~45%,基香香料占 25~35% 4.提出香精配方初步方案 5.正式调配
芳香化合物的发展
香料香精工业起源于欧洲,法国的巴黎 和格拉斯生产的香料,荷兰的食用香精. 英国生产的调味香精声誉都很高。二战 以后.美国和日本联合经营香精香料,以 惊人的速度追赶欧洲。目前,欧洲、美 国、日本已构成世界上最先进的香料香 精工业中心,并且以香精为龙头产品带 动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的发展。我国食 用香精香料行业呈现外资企业和民营企 业两强争霸的剧烈竞争态势。
香水的等级
类别 英文 香精 PARFUM 香水 EAU DE PARFUM 淡香精 EAU DE TOILETTE 古龙水 EAU DE COLOGNE 香露 BODY MIST 香精浓度 15-30% 10-15% 5-10% 2-5% 2%以下 保持时间 5-7小时 5小时 3小时 1-2小时 1小时
香精香料知识

香料的定义:能被嗅觉嗅出香气或味觉尝出香味的物质,是配制香精(Perfume compound)的原料。
一、香香包括香气和香味。
香气是由嗅觉器官感觉到的。
香味是由嗅觉和味觉器官同时感觉到的。
目前,在世界上已发现的有香物质大约有40万种以上。
二、香与化学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三、香料分类(1)天然香料▪天然香料又可分为动物性香料和植物性香料。
▪动物性香料是指从某些动物的生殖腺分泌物和病态分泌物中提取出来的含香物质。
▪植物性香料是从发香植物的花、果等组织中提取出来的香料。
(2)单体香料▪单体香料包括单离香料和合成香料两类。
▪单离香料(Perfumery isolates)是指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从天然香料中分离出来的单体香料化合物。
▪合成香料(Synthetic perfume)是指采用各种化工原料(包括单离香料),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的化学结构明确的单体香料。
第二节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一、天然香料天然香料分为动物性天然香料(Fauna natural perfume)和植物性天然香料两大类。
动物性天然香料主要有四种:麝香、灵猫香、海狸香和龙涎香,品种少但较名贵,在香料中却占有重要地位。
(一)动物性天然香料1、麝香▪麝香(Musk)是雄麝鹿的生殖腺分泌物。
▪产地:印度、尼泊尔、西伯利亚寒冷地带和我国的云南等省。
▪主要香成分:占2%左右饱和大环酮——麝香酮。
▪性能:高沸点难挥发性物质,香气强烈,扩散力强且持久。
▪用途:在调香中常作为定香剂。
2、灵猫香▪灵猫香(Civet)是雌雄灵猫囊状分泌腺所分泌出来的褐色半流体。
▪产地:非洲埃塞俄比亚,亚洲的印度、缅甸、中国的云南、广西等地。
▪灵猫香有那些性能?▪主要香成分是占3%左右的不饱和大环酮——灵猫酮▪用途:常用作高级香水的定香剂。
3、海狸香▪海狸香(Castreum)是从雌雄海狸生殖器附近的梨状腺囊中取得的分泌物。
▪产地:加拿大和西伯利亚。
▪海狸香有那些性能?▪ 主要香成分 :生物碱和吡嗪等含氮化合物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精香料在日化行业的应用香料香精在日化行业中,仅仅起到赋香的作用。
香料香精作为产品的一个成分,她的安全性和对配方的稳定性都是需要考虑的。
同时,作为一般的消费者,产品的香气是他们判断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加入产品中香精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以下,我贴一篇选自由汪氏父子和香料行业一些老前辈们(如黄致喜)共同编写的《日化调香术》中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这篇文章从调香的角度阐述香料、香精的持久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希望对大家在今后的选香过程中有所帮助。
香料、香精的持久性,稳定性的安全性香料、香精的质量,除表现在其香韵和扩散能上外,它们香气的持久和稳定程度,在加香成品中是否会引起变色、变质或影响其使用效果以及对人体是否安全无害等问题,也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所以,调香工作者在香精处方时必须根据加香成品的特点要求,慎重地选择合适的香料品种和恰当的用量,并且要在通过应用试验,取得符合各方面的要求后,才可定方。
不然,有些香精在初配时,香气持久性减退,或是留香时限缩短、或是影响加香成品的色泽和使用效果,甚至导致人体某些器官或肤发的损害等等。
这此问题,对调香工作者来说,都应予以严肃认真的注意。
换句话说,也就是加香成品,不能由于香精的使用而引起不后果。
我们知道,香精是由香料(有时还有辅助原料或溶剂)组成的。
一般地说,如果选用香料的品种与数量都恰当,基本上可以判断该香精的各项质量情况,但是,香精在配制成后,在储存过程中或在加香介质(基质)中,各个香料之间、香料与介质(基质)中的组成份之间,往往会发生物理化学的变化。
其中有些变化会影响该香精的香气持久性、稳定性、甚至安全性,调香工作者不可对此忽略。
持久性、稳定性与安全性,对于香精来说是三个联系起来的要素,应该综合起来加以考察,其中尤以持久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
持久性在调香技艺中,香气的持久性或留香能力是与定香(保香)作用密切有关的。
所谓香气持久性,是指香料或香精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压力、空气流通度、挥发面积等),于一定的介质或基质中的香气存留时间的限度。
换言之,也就是留香能力。
时限长者持久性强(留香久长),短者持久性弱(留香短暂)。
除了特殊的原因或要求外,我们总是希望持久性越强越好,留香越久越好。
消费者对加香成品的香气要求,往往也是这样的。
不过,对调香工作者来说,仅仅是香气持久还不能认为完好,还要使香气尽量长久地保持其原来的香型或香气特征,才为上乘。
一种香料香气持久性的强弱,人们可以用嗅感评辨法,也可以用嗅感评得出结论。
考察香精香气持久性的强,弱或久暂,特别是在加香成品中时,就要比香料复杂得多了。
因此,正如前面已经讲述过,这里不单纯是香气的时限,而且还有它的香型或香气特征的稳定或持久性问题。
如只用仪器测试,是难于得出满意的结论。
目前,用人的嗅感去评辨香精(包括在加香产品中的)持久性(包括稳定性),仍是较简便、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当然我们可辅以顶空分析(Head space analysis)的结果来综合评定。
香料香气的持久性,大体上与它们的分子量(或平均分子量)大小、蒸气压的高低、沸点(或熔点)的高低、化学结构特点或官能团性质、化学活泼性等有关。
一般地认为,持久性强的香料是作为香精中的体香与基香组分,而持久性强的且有一定扩散力的,就适用做头香组成。
由于香精香气的持久性与定香作用关系密切,这里我们再讨论一下关于定香作用与定香剂的选用问题。
香精香气持久性诚然是与其中各个香料的香气持久性与用量有关,但还要与其中有些香料间的香气和合或定香性能有关,当然,也与其中所用的定香剂的性能有关。
定香剂的类别在讲解第四章时已曾做介绍。
现在我们将扼要地讨论有关定香作问题。
在调香述中,所请"定香作用",就是由于物理或化学的因素,使某些罗易于挥发散失的香料的香气能保持较久的作用。
也可以说,定香作用是延缓香料或香精蒸发速率的作用,或者说是降低香料蒸气压的作用。
这种作用的结果,是达到某种程度的定香效果和目的。
关于定香作用的规律性,对应用基础理论感兴趣的调香工作者或物理化学工作者们,曾做过试验或研究。
但由于香精的组成份多而结构性质复杂,组成份之间互相牵联千丝万缕,通过少数几个香料品种或是用同一种定香剂对一种或几种香料的定香效能所测试观察得的结果,还不能概括出令人公认信服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论断。
此外,即使是同一香料或同一的几种相同香料与定香剂的组合,它在不同介质或基质中所表现出的定香效果,也会有差异。
这咱测试研究工作,工作量很大,而且要固定试验人员(特别是评香人员),耗费时间较长,而又不能稍有间断,否则整个试验结果可变为无效,或是重演性差。
近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报导转为鲜见。
我们知道,如果要发生定香作用,至少要有两种或两类物质。
一是"定香剂",二是"被定香的香料"(可简称之为香料)。
有人解释定香作哟内是由于定香集能在被定香的香料分子或颗粒外层表面形成一种有渗透性的薄膜,从而阻碍了该香料迅速地、自由地从香精中挥发散溢出来。
这样该定香剂对该香料就起了一定的定香作用。
也有人解释定香作用是由于定香剂与香料之间,或甲香料与乙香料之间的分子静电吸引、或氢键作用、或是分子缔结而形成,结果是导致某香料的蒸汽压的降低或是某组合的蒸汽压的下降,从而延缓其蒸发速率,达到成就与定香的目的。
也有人认识定香作用,是由于定香剂的加入,使香料中某些香料的槛限浓度降低,或者是改变了它的黏度;因此,同一数量的香料,就相对地使人们易于嗅觉到,或是延长了被人嗅感的时限,这也达到了提高香气持久性与定香的效果。
总的看来,从理论上可以说定香作用是与降低香料或香精的蒸汽压有较密切的关系。
我们在第四章中已经提出过,定得剂本身可以是一种香料,也可以是一种没有香气或香气极弱的的物质。
必须指出,一种定香剂对某些香料的定香效果,会因客观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变化(要主是香气时限上的变化,香气香型上可能没有明显变化)。
所以对定香剂的选择,要根据具体要求与情况而斟酌,并通过实践考察结果来判定,许多实验结果认为,目前还难于明确地说明定香剂的效能与它的化学结构、蒸气压、粘度、分子量、溶解力、分子吸引力,以及它与被定香的香料的化学结构之间的概括性或规律性的关系。
看来真正有效的"万用"定香剂是难找的;既能定香而又能保持香型的万能定香剂,更是难于取得了。
因此,在香精中使用几种定香剂,将会比只用一种为好。
如能通过不同香料的配合达到保持香型而又提高留香效果,将是更高的定香技艺的体现。
综上所述,定香作用的目的,就是要延长香精中某些香料组份的或者是整个香精的挥发时限。
同时使香精的香气特征或香型能保持罗稳定而持久(也要表现在加香成品及消费者使用过程中),这种目的,可能通过加入某些特效的定香剂,或通过香精中香料与香料组分之间适当搭配(品种与数量)来实现。
同时可以看出,香气持久性与定香作用之间的关联是十分密切的。
我们认为:要求无限期地延长持久性和要求稳定性到在整个挥发过程中"一丝不变"都是不合现而且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创拟香精中,对香料与定香剂的选用,应该从香型、香气等级、扩散力、持久性、稳定性、安全性、与介质和基质适应性等一起综合加以考虑,其中安全性这一要素必须严格,不能丝毫疏忽。
关于延长香精的持久性和提高定香作用的技艺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为这里要涉及不同香型、不同档次或等级、不同的加香介质或基质、以及不同安全性的要求等等的复合因素,同是过些因素的自身往往又是比较复杂的。
我们可从原则上和在选用香料及定香剂的品种和用量上做出一些总的规定,比如说,在不妨碍香型或香气特征的前提下,通过使用蒸气压偏低的、分子量稍大一些的、粘度较高一些的香料或定香剂等等来达到持久性与定香作用较好的目的,不过我们同时还要照顾到香精香气(包括其加香成品)的扩散力与香韵的和合协调,也就是要使香精的头香、体香与基香三者互相密切协调,并能使整个香气缓缓而均衡地自加香成品中散发出来。
这个问题,在香水、古龙水、加香水等等所用的香精调香处方时尤其要加重视,以防顾此失彼。
有些调香家,把做为基香的香料同时看成为定香剂,我们认为是不够完整的。
因为蒸发速率低的香料,虽然它们的持久性较好,但它们中有些品种并不一定同时具有好的定香性能。
它们之中确有不少品种是同时具有好的持久性和定香作用,不过它们适用范围是与香型有关。
稳定性香料、香精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们在香型或香气和稳定性,这就是说它们的香气或香型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是否基本上相同,还是有明显的变化。
二是它们自身以及在介质(或基质)中的物理化学性能是否保持稳定,特别是在储放一定时间内或遇热、遇光照或与空气接触后是否会发生质量变化,还是基本上没有差异。
这两种稳定性谢谢是相互联系或互为因果的。
香料的稳定性,可分别对合成与单离香料和天然香料来考察。
合成与单离香料由于它们是"单一体",在单独存在时,如果不受光、热、潮湿、空气氧化的影响或储放不过久,不受污染,它们的香气,大多数是前后较一致的,所以相对地说是比较稳定的。
而天然香料,由于它们是多成分的混合物,这些成分含量大小不一,物量化学性质也不同,物别是蒸发速率的不同,所以相对地说,它们的香气稳定性要差一些。
有些品种的香气,前后差异是较明显的。
如有些精油类的天然香料,因含有较多的较容易聚全或变化的萜烯类成分,从而会导致香气上的明显变化。
合成与单离香料和天然香料,它们的化学成分结构特点、官能团的活泼性和物理性质等方面,是关系到它们在基加香介质中是否适应或配伍相容的重要因素,比如,某加香介质由于加入了某种香料而发生浑浊,或沉淀、或乳剂破坏、或变色、或着色、或应用效能变异、或包装容器内壁质量变化等现象,这就表明,这个香料在这种加香介质中和这类包装材料问是不稳定的。
香精的稳定性问题,在某些程度上与天然相仿。
我们知道,香精是由用量不等的合成与单离香料、天然香料、定香剂所组成的,有时根据应用上的需要,还含有一定量的溶剂和载体。
这些组分各自都有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当混合后,就会产生复杂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有关联着香精的稳定性。
就香精本身来说,如果它的整个挥发过程的蒸发速率比较均衡,换言之,香精在相当时间的挥发过程中(外界因素要比较稳定),它的香型香气变化较小时,或者可说它的香气比较恒定的,就应认为是稳定的。
但是仅仅达到这个要求还不够,还要考察它在加入到某个介质中后以及使用过程中,它的香型是否仍能比较稳定,与原香精的香型是否基本上一致(即头香、体香的基香的演变是否稳定),它的香气扩散程度是否仍与该香精相仿,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它的香气持久性及定香效果是否变化了,它是否会导致介质在形态上、色泽上、或着色上、或介质的应用性能上、或与容器材料上以及在消费使用过程中有无变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