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闪光对焊接头断口金相分析
闪光对焊试验报告

闪光对焊试验报告1. 引言闪光对焊(Flash Welding)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焊接技术,通过在金属接头处施加电流和压力,使金属迅速加热至熔点,然后迅速冷却,实现金属接头的连接。
本次试验旨在通过对闪光对焊进行参数调整和检测,探究其焊接效果和影响因素。
2. 实验方法2.1 材料准备本次试验所用材料为两块相同材质的金属样品,样品的尺寸为10cm × 5cm × 0.5cm。
2.2 试验步骤1.将两块金属样品准备好,保持表面清洁。
2.在样品的接头位置涂抹金属焊接剂,以提高接触和导电性能。
3.将两块样品固定在试验架上,确保样品之间的接触良好。
4.调整闪光对焊设备的参数,包括电流大小、施加时间和压力大小。
5.进行闪光对焊,记录下焊接时的参数以及实际焊接时间。
6.观察焊接接头的质量,并进行检测和分析。
3. 实验结果3.1 参数调整在本次试验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参数组合,如表1所示:参数名称参数1参数2参数3电流大小10A15A20A施加时间0.5s1s2s压力大小5kg10kg15kg3.2 焊接质量评估通过检测焊接接头的外观和内部结构,我们评估了不同参数下的焊接质量。
基于观察和测试,我们将焊接质量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优:焊接接头无明显的裂纹和孔洞,金属结合紧密,焊接强度高。
2.良:焊接接头表面有细微的裂纹或孔洞,但不影响焊接强度。
3.差:焊接接头有明显的裂纹和孔洞,金属结合松散,焊接强度差。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不同参数下的焊接质量如下:•参数组合1:电流大小10A,施加时间0.5s,压力大小5kg,得到的焊接质量为良。
•参数组合2:电流大小15A,施加时间1s,压力大小10kg,得到的焊接质量为优。
•参数组合3:电流大小20A,施加时间2s,压力大小15kg,得到的焊接质量为差。
3.3 结果分析通过对不同参数下的焊接质量评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电流大小对焊接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较大的电流可以提高焊接强度。
高强度热处理钢轨闪光焊接头断裂原因分析

高强度热处理钢轨闪光焊接头断裂原因分析自75 kg/m 高强度热处理钢轨大批量生产以来,其以优越的综合服役性能受到国内外重载铁路用户的较高评价[1-5]。
但其性能也存在不足之处,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接头病害。
国内某厂生产的75 kg/m高强度热处理钢轨在一重载铁路服役过程中,钢轨闪光焊接头处发生断裂。
为查明钢轨出现接头伤损的原因,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本文对接头断口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1 接头断口理化检验1.1 宏观检验试样为75 kg/m 高强度热处理钢轨闪光焊伤损接头,接头断口的断裂面位于轨底闪光焊缝处,并斜向轨头母材扩展[6]。
钢轨生产日期、炉号和焊接日期不详。
图1 为接头断口宏观及局部放大形貌。
可知,断口宏观显示的河流花纹样为断裂源区,位于接头左轨底角的黑色锈蚀氧化区,该区域长度约62 mm。
局部放大该区域,肉眼可见呈圆弧状的疲劳辉纹从轨底扩展至轨底与轨腰交界圆弧处发生瞬断。
轨底角处可见长约25 mm 的较为平整的光滑区域,疲劳扩展区长约37 mm。
图1 接头断口宏观及局部放大形貌1.2 体视显微镜检验采用LEICA M80 体视显微镜对轨底角黑色氧化区的宏观形貌(见图2)进行观察。
图2(a)为放大7.5倍视场下的平滑区宏观形貌;图2(b)为放大20倍视场下的平滑区局部宏观形貌;图2(c)为放大7.5 倍视场下的平滑区与扩展区交界处宏观形貌;图2(d)为放大7.5 倍视场下的扩展区与瞬断区交界处宏观形貌。
可知:因氧化严重无法观察到轨底角平滑区金属断口特征;疲劳扩展区出现呈圆弧状的疲劳辉纹,并从轨底角向轨底中心区扩展;疲劳辉纹扩展至轨底与轨腰交界圆弧处时接头发生瞬断,瞬断区具有新鲜金属断口特征。
图2 断口体视显微镜检验宏观形貌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闪光焊接头的断裂源区为轨底角处的平滑区。
该区域表面平滑,氧化严重,说明该区域出现的时间较长,接头轨底处的韧塑性较好,裂纹扩展速率缓慢。
1.3 扫描电镜检验采用电火花线切割长度约为65 mm 的轨底角断裂源黑色氧化区试样,用丙酮浸泡并用超声波震荡清洗后,采用2%的盐酸(HCl)水溶液清洗断口表面的锈蚀氧化物,再用丙酮清洗后烘干,制备成电镜观察试样。
浅谈钢轨闪光接触焊工艺参数的选择及常见缺陷的预防措施

浅谈钢轨闪光接触焊工艺参数的选择及常见缺陷的预防措施王洪钢轨闪光接触焊是一种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可靠的钢轨焊接方法,也是目前国内外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在我国发展高速铁路事业中起到不可或缺少的作用。
如何取得优质的钢轨闪光焊焊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其中包括设备问题等等。
我们从事钢轨焊接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焊机的问题外,还要在生产过程中注意钢轨焊前的准备、钢轨焊接过程,焊后焊头的处理和焊头质量的检控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获得质量可靠的焊接接头,就要建立一个好的焊接工艺参数。
一、钢轨闪光接触焊的可焊性钢轨闪光接触焊是一种以塑性变形再结晶过程为基础的压力焊接方式。
两个待焊轨本身存在电阻,接触处存在接触电阻,当电流流经钢轨时就会产生电阻热量,接触电阻在闪光加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所产生的热量和电阻大小成正比,与电流大小的平方成正比。
在钢轨端部由于电流流经电阻产生热量,使钢轨端部迅速加热、触点被加热烧化,形成金属“过梁”进一步加热,“过梁”加速,“爆炸”形成金属火花从钢轨间隙中射出,这就是闪光,随着钢轨端部温度的提高,闪光就会愈来愈激烈,在闪光加热过程中,钢轨端部逐渐达到溶化温度,在高温下,迅速施加相当大的挤压力,在钢轨相接触的界面上,就会产生塑性变形再结晶过程,使两根钢轨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焊接接头。
焊接接头质量是与钢轨材料的化学成分、轨种、生产厂家有密切联系,并不是所有的钢轨材料都具有同样的良性的可焊性。
钢轨闪光接触焊的可焊性一般是就工艺可焊性而言的,选择使用合理的焊接工艺过程,使钢轨得到优质焊接接头的能力,在接近或邻近区域内没有裂缝,未焊透,非金属夹杂物等缺陷,并且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对工艺原则可焊性来讲,并不是钢轨材料固定不变的性质,看起来不甚好焊的钢轨,通过新工艺参数的调整后,不好焊接的钢轨也可以变成较好焊接的钢轨了。
二、钢轨闪光接触焊的特点钢轨的种类很多,以化学成分来分,碳钢和合金钢轨使用较多。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脆断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脆断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1.通病现象低应力状态下,接头处发生无预兆的突然断裂。
脆断包括淬硬脆断,过热脆断和烧伤脆断,以断口齐平、晶粒很细为特征(图2.3-7)o2.规范标准相关规(())《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6.5.3受力钢筋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3钢筋焊接接头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外观质量全数检查;力学性能检验按本规范第6.3.4、6.3.5条规定抽样做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
(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5.1.9闪光对焊每批接头取3个做拉伸试验,有2个及以上接头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并且其中有1个及以上的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或者符合复验条件的,再取6个接头做拉伸,经复验有3个及以上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均判定该批接头不合格。
3.原因分析(1)闪光焊接工艺不当,或焊接电流太强导致温度梯度陡降,冷却速度加快,因而产生淬硬缺陷。
(2)对于某些焊接性能较差的钢筋,焊后热处理效果不良(温度过低,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形成脆断。
(3)次级空载电压(闪光电流密度)过大,导致接头热影响区过热形成过热脆断。
(4)钢筋端头与电极接触处,在焊接时产生熔化状态(局部过热),导致过热脆断。
4.预防措施(1)重视预热作用,掌握预热要领,增加预热程度,力求扩大沿焊件纵向的加热区域,减少温度梯度。
(2)采取正常的烧化过程,使焊件获得符合要求的温度分布。
尽可能平整的端面以及较均匀的熔化金属层,为提高焊件质量创造条件;避免采用过高的变压器级数施焊,提咼加热效果。
(3)正确控制热处理程度,对准焊的IV级钢筋,焊后热处理。
第一,避免快速加热或冷却;第二,正确控制加热温度。
(4)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程度,加快顶锻速度,增大顶锻压力。
(5)在保证稳定闪光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次级空载电压(闪光电流密度),以防止焊接热影响区过热。
钢轨焊接接头超声探伤缺陷分析

落锤试验是钢轨焊接接头断口质量验证常用的 方 法 ,按 照 TB/T 1632—2014《钢轨焊接》规定的落 锤试验标准进行试验。锤 质 量 为 1 〇〇〇kg,落锤高
装 备 机 械 2021 No.2
— 75 —
质量•检测
Quality • Inspection
度 为 5.2 m,支 距 为 1 m。试 件 长 度 为 1.3 01,焊缝 居 中 ,试件温度为2 5 尤 落 锤 时 一 锤 击 断 ,落 锤 试 验 结 果 不 合 格 。落 锤 断 口 宏 观 形 貌 及 断 裂 起 源 分 别 如 图 4 、图 5 所示。
在 钢 轨 焊 接 过 程 屮 ,由 于 钢 轨 焊 接 端 面 被 氧 化 , 形成了含有氧、硅 、锰等元素的非金属复合氧化物 非 金 属 复 合 氧 化 物 熔 点 高 ,在 焊 缝 组 织 冷 却 结 晶 过 程 中 ,非金属复合氧化物周围的基体组织冷却收缩, 在 非 金 属 复 合 氧 化 物 周 围 形 成 孔 洞 、微 裂 纹 等 缺 陷 , 造成钢轨焊缝金属组织结构不连续钢轨焊接接头 的 孔 洞 、微裂纹缺陷使超声探伤产生缺陷回波,落锤 一锤击断。
探 头 进 行 扫 查 ,用 一 次 波 扫 查 钢 轨 底 脚 下 部 ,用二次 波扫查钢轨底脚上部。4 区 为 钢 轨 轨 头 部 分 ,可从 轨头两侧用尺=〇. 8 ~ 1 横 波 探 头 进 行 型 扫 查 ,从
斜探头\
钢轨
内部缺陷
图 2 值示意图
3 回波显示与缺陷定位
武汉焊轨基地焊接的攀钢U75V60N热轧钢轨焊 接接头,焊 机 为 瑞 士 产 GAAS80/580直流闪光焊机。 钢 轨 焊 接 接 头 经 粗 铣 、焊 后 热 处 理 、24 h 时效热处 理 、矫 直 、精铣后,进行超声探伤。探 伤 仪 器 为 CTS1010H T 型 手 工 探 伤 仪 ,通 过 手 工 扫 查 方 式 探 伤 。
不同材料焊接接头的金相分析

焊接热循环的特点: 局部加热。 熔池温度高。 移动速度快。 高温停留时间短。 自然冷却。
C
材料热处理的特点:
整个热处理过程均在可 控制范围内,按人的意 志实现转变。
三、实验原理
C
三、实验原理
低碳钢根据焊接热影响区内各区段在焊接过程中所达 到的最高温度范围不同,按距焊缝由近及远依次分为:
C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4.1实验内容
自制Q235钢与管线钢焊接接头试样。 对实验室制备好的Q235与管线钢试样进行金相组织观
察、分析和比对。
C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4.2实验步骤
制样:将已焊好的试件(以结422焊条在150×80×3mm的 试件上堆焊),切成25×25mm的试片,然后把试片四周 用砂轮打去毛刺,并把四个角打磨成圆角。
不同材料焊接接头组织的 金相观察与分析
LOGO
一、实验目的
对焊接接头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已成为焊接生产与科研 中用以评判焊接接头质量优劣,寻找焊接结构失效原因 的一种重要方法。 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焊接接头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观察焊接接头的宏观组织及焊接缺陷。 观察低碳钢Q235及管线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的典型结晶形 态及其分布特点。 掌握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织变化。
晶粒长大: 晶核的长大方式有两种,即均匀长大和树枝状长大。 当晶体最易长大方向与散热最快方向一致时,晶体便优 先得到成长,有的晶体由于取向不利于成长,晶粒的成 长会被遏止,这就是选择长大。选择长大过程中形成焊 缝中的柱状晶。
均匀长大
C
树枝状长大
三、实验原理
金 属 的 树 枝 晶
金 属 的 树 枝 晶
低碳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粗晶区中能否出现马氏体 组织?
焊接接头的金相分析

焊接接头的⾦相分析实验⼀焊接接头的⾦相分析⼀、实验⽬的1.初步掌握焊接接头⾦相试样的制备⽅法。
2.了解低碳钢、管线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相组织及分布特点。
⼆、实验内容1.⾃制低碳钢焊接接头试样,观察与分析其⾦相组织。
2.对实验室制备好的低碳钢、管线钢试样进⾏⾦相组织观察、分析和⽐对。
三、实验原理⾦属材料焊接成型的过程中,焊接接头的各区域经受了不同的热循环过程,因⽽所获得的组织也有很⼤的差异,从⽽导致机械性能的变化。
对焊接接头进⾏⾦相分析,是对接头性能进⾏分析和鉴定的⼀个重要⼿段,它在科研和⽣产中已得到了⼴泛的应⽤。
焊接接头的⾦相分析包括宏观和显微分析两⽅⾯。
宏观分析的主要内容为:⽤⾁眼、放⼤镜、或低倍显微镜(<100×)观察与分析焊缝成形、焊缝⾦属结晶⽅向和宏观缺陷等。
图1-1是在50倍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焊接接头的宏观照⽚:图1-1 焊接接头的宏观照⽚ 50X显微分析是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显微镜(>100×)进⾏观察、分析焊缝的结晶形态、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特点以及微观缺陷等。
焊接接头由焊缝⾦属、焊接热影响区及母材等三部分组成。
焊缝⾦属的结晶形态及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不仅与焊接热循环有关,也和所使⽤的焊接材料及被焊材料有密切的关系。
1.焊缝的交互结晶熔化焊是通过加热使被焊⾦属的联接处达到熔化状态,焊缝⾦属凝固后实现⾦属的联接。
联接处的母材和焊缝⾦属具有交互结晶的特征,图1-2为母材和焊缝⾦属交互结晶的⽰意图。
图1-2 母材和焊缝⾦属的交互结晶由图可见,焊缝⾦属与联接处的母材具有共同的晶粒,即熔池⾦属的结晶是从熔合区母材的半熔化晶粒上开始向焊缝中⼼成长的。
这种结晶形式称为交互结晶或联⽣结晶。
当晶体最易长⼤⽅向与散热最快⽅向⼀致时,晶体便优先得到成长,有的晶体由于取向不利于成长,晶粒的成长会被抑制,这就是所谓的选择长⼤,并形成焊缝中的柱状晶。
2.不易淬⽕钢焊接热影响区⾦属的组织变化不易淬⽕钢包括低碳钢和热轧、正⽕低合⾦钢等。
浅析钢轨闪光接触焊接缺陷的产生及预防

在焊接过程 中,熔化 的液态金属过梁爆破 ,形成 大 的火坑 ,在顶锻时来不及 闭合 ;或者某些杂质元素
时未夹紧 、打滑 ;顶锻速度太低或带 电顶锻时 间过小
等 。增 加 顶锻 压 力 和 带 电顶 锻 时 间 ,调 整 送 进 速 度 可 以控 制 未 焊透 的产 生 。
( 四)疏松
二 、焊 接 接 头 内部缺 陷 的产 生 原 因和预 防 措施
内部缺 陷的产 生往往和母材材质 、焊接工 艺参数 及 设备有关,有些 内部缺 陷我们可 以通过调整焊接 生
程 中尽量保持稳 定,减 少氧 化,再采用合 适的顶锻力 和顶端速度 能减少夹渣 的产生 。 ( 未焊透 三) 未焊透是指钢轨母材之 间未 能完全结合 的部 分,
济南焊轨基地 白建立 以来 ,就用G A 8 / 8 焊机 A S05 0 采用闪光焊工艺焊接钢轨 ,这是一种 生产 效率高,质 量最为稳定可靠 的钢轨焊接方法 ,也是 目前国 内外使
用 最 为 广 泛 的一 种 钢 轨 焊 接 方 法 。但 在 焊 接 过程 中 ,
பைடு நூலகம்
氧化后没被挤 出,从而形成灰斑 。灰斑 是钢 轨闪光接 触焊工艺 中一种特有缺 陷,也是焊 缝中出现最多的缺 陷。灰斑 的存在使得钢轨成 为非连 续均匀 介质,使得
通过 增大推 凸余量 ,增加打磨厚度 ,当推土余粮打磨 掉后 ,多数微裂纹 即被消除。
( 表 面划 伤 四) 钢 轨 被 利 器 划 伤 ,在 划 伤 部 位 产 生 应 力 集 中 ,如
疏松一般发 生在半熔 化区里 ,这个区域液相和 固 相 并存 ,在顶锻 力不足 的情况下 ,冷却收缩产生 的细
d : 隙 不 能 够 被 及 时 弥 补 ,则 会 形 成 疏 松 。 由于 疏 松 ,L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1期1999年3月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Jiamus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17No.1
Mar.1999钢轨闪光对焊接头断口金相分析
丁成钢 郜忠海
(大连铁道学院,大连,116028)(佳木斯石油化工压力容器检验所)
摘 要 进行了钢轨闪光对焊接头断口金相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接头断裂系疲劳断裂,氧化物夹杂是疲劳裂纹源.
关键词 闪光对焊 疲劳/断口 氧化物夹杂
分类号 TG456
0 前言
高速与重载是当今我国铁路发展的两大主流技术.发展高速铁路已成为解决铁路运输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建设无缝线路是实现铁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铁路正线的六万多公里,其中无缝线路约占三分之一,并逐渐增长.世界各国无缝线路长钢轨焊接主要采用闪光对焊,因此,铁路全面提速后,钢轨闪光对焊接头的可靠性便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提速后的沈山线钢轨接头断口金相进行了分析.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用的钢轨取自沈山线高山子站下行线路.钢轨系鞍钢产60公斤级重轨U71M n,化学成分为C≈0.7%,M n=1.2%,Si=0.32%,S、P<0.04%.钢轨闪光对焊前,表面进行淬火处理,焊后接头进行正火处理,钢轨1996年4月15日上线,1997年11月7日断裂,断裂位置在近缝区.
用光镜进行显微组织观察,腐蚀液为2%硝酸酒精.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断口的形貌,并用能谱鉴定了夹杂物成分.
2 试验结果和分析
2.1 闪光对焊接头的组织观察
图1为轨底左端头靠近断口处的光镜组织.其特征是,边缘大部分为铁素体(a),越向里(纵向)铁素体越少,为珠光体组织(b).同时,在端头边缘发现有夹杂,如图2所示.图3进一步显示了它的微观形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表明,夹杂含有大量的氧和铁,是氧化物夹杂.
a 200× b 500×
图1 轨底左侧端头组织
*铁道部基金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1998—12—20
作者简介:丁成钢,男,1968年9月出生,1993年毕业于大连铁道学院研究生部,工学硕士,现任大学铁道学院讲师.
图2 氧化物夹杂 图3 夹杂微观形貌
2.2 断口形貌观察
2.2.1 宏观断口分析
钢轨断口宏观形貌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它有两个断裂源,一个是在轨底的左侧端头,该处断口平滑,有明显的裂纹扩展前沿线(海滩花样),是典型的疲劳断口.另一个断裂源在轨头靠近踏面处,在轨头踏面的亚表面有许多小台阶,形成多个断裂源,裂纹向轨腰扩展
.
图4 氧化物夹杂能谱 图5 钢轨宏观断口
2.2.2 微观断口分析
将清理干净的断口在SEM 下进行观察分析.第一个疲劳源是在轨底左侧端头,
断口裂纹源处已磨
图6 轨底左端头断口形貌疲劳源区15×
损,但是疲劳裂纹扩展特征非常明显,如图6所示.该区域断口平滑,说明疲劳裂纹扩展比较慢,而且断口已磨损,氧化程度比轨头严重,它是疲劳裂纹最先形成的部位.图7显示了轨头靠近踏面的断口形貌,沿轨头宽度方面有多条小的台阶线,并向轨腰辐射.这说明在钢轨踏面的表面形成多源疲劳裂纹,这些裂纹向轨腰扩展.图8显示出裂纹扩展的疲劳特征,再向里出现解理断裂(图9),裂纹扩展速度加快.
2.2.3 讨论39
第1期 丁成钢等:钢轨闪光对焊接头断口金相分析
由上述宏观观察和SEM 微观观察表明,钢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在轨底左侧端头靠近焊缝处和轨头踏面亚表面先后形成疲劳裂纹,裂纹不断从两个方向向轨腰扩展,最后导致钢轨断裂
.
图7
轨头断口疲劳源区×
图8 疲劳裂纹扩展区500× 图9 解理断口500×
钢轨接头断裂,发生在焊缝区域.在轨底左侧端头靠近断口处.表层为铁素体,这说明表面产生脱碳.在闪光焊时,特别是高碳钢闪光表面上的碳含量会减少,顶锻时已脱碳的金属未被完全挤出,留一些在焊缝里,便成为焊缝的薄弱区域,而且通过焊后热处理(正火)也难以消除此不良组织.在该区域还发现氧化物夹杂,这是在焊接时形成的,由于所用的顶锻力不足以挤出氧化物夹杂,使他们存留在焊接接头中,削弱了焊缝的性能.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在这些薄弱区域优先产生疲劳裂纹,导致钢轨过早失效.另外,该钢轨端头踏面在淬火处理后,经过无数次列车通过时的撞击和震动,轨端淬火层与钢轨基体的过渡交界处,性能差别较大的地方(即踏面亚表面)会出现疲劳裂纹,随后不断扩展,导致钢轨断裂.
3 结 论
1)钢轨闪光对焊接头断裂系疲劳断裂.
2)轨底左侧端头焊缝处最先形成疲劳裂纹,焊缝中的氧化物夹杂是启裂点.轨头踏面亚表面也可成为疲劳裂纹源.
参 考 文 献
1 郭鸿年.钢轨焊接.大连铁道学院自编教材,1982
2 许广德.从钢轨断裂情况谈无缝线路焊轨应注意的问题.铁道建筑技术,1996(1):40
3 金属机械性能编写组.金属机械性能.北京:机械出版社,1982
FRACTOGRAPH INVESTIGATION OF RAIL FLASH
BUTT WELDING JOINT
Ding Chenggan Gao Zhonghai
(Dalian Raiway Ins titue ,Dalian ,116028)(Jiamusi Petroleum Press ure Containers Checking Lab )
ABSTRACT T he fractog raph investig ation of rail flash butt Welding jo int is intr oduced.T he ex -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fatigue failure is characterised ,and o xide inclusion is fatigue initiatio n .
KEY WORDS flash butt w elding,fatig ue fracture sur face,ox ide inclusion.40佳 木 斯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