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幼儿园孩子进红色旅游地案例分析

幼儿园孩子进红色旅游地案例分析

幼儿园孩子进红色旅游地案例分析国庆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我园举行了礼赞百年,童心向党,共筑童梦,伴我成长的革命教育活动。

第一站我们去了上段村。

上段村“二.二六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史实,这个国仇家恨,我们要世代不忘。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我们纪念碑前宣誓。

我宣誓:我爱祖国的祖国是黄皮肤黑头发,我爱祖国的灿烂光辉历史,我爱祖国善良的品格,我爱我祖国的文化。

红色文化香浓郁,幸福生活比蜜甜。

上段村,这个既闪耀着革命老区村荣光,唤醒着我们新时代儿童。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对红色教育进行熏陶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文化,紧接着第二站我们去了牛庄村。

抗战时期,牛庄村是我党在晋南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活动的战略要地,牛庄村民与日寇顽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作战上百余次,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来到牛庄纪念馆参观。

教师正在为幼儿讲解发生在牛庄的“四九惨案”。

伴随着讲解,孩子们在纪念馆里参观了记录“四九惨案”的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不仅对牛庄的革命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思想上受到了极大震撼。

让小朋友了解先辈浴血奋战的历史。

烈士们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他们为了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奏响了一曲正义之歌,在人们的心中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德,感人肺腑、催人泪下,鼓舞我们不断开拓进取。

英雄们的伟大事业需要你我他积极参与,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为祖国和人民做好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活动圆满结束。

红色文化遗产及其开发利用研究——以湘潭市为例

红色文化遗产及其开发利用研究——以湘潭市为例

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

把这些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红色文化遗产所代表和体现的“红色精神”不单纯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追求独立、自由解放的超越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十分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性,应该向世界展示它的魅力[2]。

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利用是一项重大的文化遗产工程,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功能价值进行评判及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有利于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研究的深化。

红色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承载的不仅是一个党的革命精神,也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

按照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一般理论,在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和科学考量的基础上,探讨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问题,有利于促进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理论的丰富及实践研究的深化。

第三,有利于红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遗留下来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等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同时,红色文化遗产也是开展红色旅游的有效载体,是一种具有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和功能的独特的综合性旅游资源[3],旅游开发(发展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红色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开发与合理的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解决红色文化遗产管理中最大的难题,即资金短缺问题。

这一难题的解决反过来又将促进红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井冈山实践研修教学案例(3篇)

井冈山实践研修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红色旅游的热点地区。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井冈山实践研修活动。

以下为本次活动的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巩固和转移的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教师组织学生查阅井冈山革命历史资料,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巩固和转移的过程。

(2)教师讲解实践研修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组内事务。

2. 实践阶段(1)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博物馆内的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重走红军路,体验红军生活。

教师组织学生徒步穿越井冈山革命老区,体验红军战士的艰苦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4)参观井冈山革命旧址,了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巩固和转移的过程。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旧址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革命故事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 总结阶段(1)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实践研修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教师对学生的实践研修成果进行点评,总结实践研修活动的收获。

(3)学生撰写实践研修心得体会,深化对井冈山革命历史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研修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观察分析、实践创新能力等。

文旅融合视域下重庆市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探究

文旅融合视域下重庆市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探究

文旅融合视域下重庆市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庆市作为中国的红色旅游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随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红色旅游也逐渐成为了重庆市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目前重庆市红色旅游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和研究。

探究重庆市红色旅游在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红色旅游发展的角度来看,重庆市作为革命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但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实现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重庆市红色旅游如何与其他旅游元素相互融合,创新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也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议题。

通过深入研究重庆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创新模式,可以为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也有助于提升重庆市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000字】1.2 研究意义红色旅游作为具有独特国情特色的旅游形式,是我国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市作为全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革命历史遗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研究重庆市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重庆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我市红色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改进和提升的措施提供依据。

研究文旅融合对红色旅游的影响,有助于深入探讨文旅融合对于红色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为不断拓展红色旅游的市场空间提供思路和方向。

通过探讨重庆市红色旅游的创新模式和案例分析,可以为其他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本研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探究重庆市红色旅游与文旅融合的关系,分析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讨重庆市在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方面的模式和案例,并提出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旅游案例分析三篇

旅游案例分析三篇

旅游案例分析三篇篇一:旅游规划实战案例分析遵义旅游规划方案——荣获“中国策划金奖”!遵义旅游规划方案,把红色旅游和现代游客进行了完美的对接,使的原本枯燥的红色旅游路线规划成结合现代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圣地。

在我看来这个方案之所以获得策划金奖,在于他的思路的独到之处,这就充分反映了现在的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大家都是按部就班,你抄我看,没有直接独特的想法,所以当这样一个出其不意的方案放在面前的时候大家都被这份旅游规划方案震撼到了。

XX公司根据遵义会议在党史上的三个挽救的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的旅游形象定位为“旅游遵义,从此顺利!”并策划了转运体系:娄山关——突破难关,二郎滩——渡过险滩,遵义会议会址——从此顺利,赤水河中国酒文化长廊——好运长久。

到遵义交好运,第一站到娄山关突破人生的难关,第二站到二郎滩渡过人生的险滩,难关险滩都攻克了,第三站到会址从此走好运,光走好运还不够,最后得到第四站赤水河中国酒文化长廊好运长久。

巩固好运!这样一来,实现遵义红色旅游与现代游客需求完美对接!让遵义成为游客非来不可的旅游圣地!此外,我们还将遵义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国运之都,转顺之城”,因为国家命运在这里发生大转折,从此走向坦途。

并要这个定位形成一套产业体系叫作“喝国酒、聚国会、借国运”,遵义新城也从原来其他旅游规划公司定位的“大学城”,被XX公司否定后,从新定位为“中国会展城”,借助茅台酒和遵义会议的影响力,名正言顺打造会展城,会展是旅游的最高端形态,一个产业拉动二十个产业!遵义才有两个专科大学,搞什么“大学城”!大学城土地是划拔,不提供就业税收,对城市拉动作用怎么能与会展城相提并论!遵义的灵魂和特色是大学吗?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中国99%的旅游规划都是平庸之作!”的原因,XX 公司看过的旅游规划不下上千,几乎没有一个认真动过脑子的!遵义市市长慕德贵及规划局张继勇局长:“与我们合作过的策划、规划大师不少,脸红过的也不少,唯一能征服四套班子所有人的只有XX的方案,后面我们将请同济大学和中科院,按照XX、规划机构的策划、规划来进行规划。

龙岩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龙岩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龙岩市红色旅游逐渐发展起来,政 府加大了投资力度,增加了红色旅游景区的数量和规模。同时,红色旅游开始 向多元化、综合性方向发展,如增加了民俗、生态等元素。
提升阶段:2010年至今,龙岩市红色旅游进入提升阶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 策措施,推动红色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龙岩市不仅注重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 和传承,还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和红色文化品牌。
龙岩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龙岩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包括红军长征出发地、革命历史纪念地等。 开发龙岩红色旅游对于弘扬革命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次 演示将研究龙岩红色旅游的开发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
龙岩红色旅游开发历程龙岩红色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经历了三个 阶段。初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龙岩市开始红色旅游资源的保 护和利用,建设了若干个革命历史纪念地和博物馆,如古田会议纪念馆、才溪 乡调查纪念馆等。
2、品牌塑造: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节、拍摄革命题材电影等方式,提高了该地 区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客群需求,制定多层次的市场定位策略。例如,针对 学生市场推出研学旅行产品,针对中老年市场推出怀旧之旅等。
4、产品创新:该地区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如红军餐、红 军服、红军歌等,受到了游客的广泛欢迎。
2、加强宣传推广: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如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对母瑞 山红色旅游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3、制定旅游规划:可以结合市场需求和母瑞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旅游 规划,合理安排旅游线路和活动,提高游客的游览质量和满意度。
4、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可以进一步挖掘母瑞山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 值,将其打造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红色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国防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例

红色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国防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例

红色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国防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例于晓淦【摘要】Basic research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 analysis of rod tourism area were firstly done by the discussion of the aim for developing Red Tourism from the aspects of concept,status,significance and development,through which red history and culture of Jinzhai were displayed.Secondly,red revolution spirit,patriotism and traditional education were integrated in different theme parts by taking red and national defense and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ducation as main thread.By the analysis of this project,the key problems and experiences of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red tourism area were summarized.%通过从红色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意义、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红色旅游发展目的,对红色旅游景区首先进行基础性研究和特色资源挖掘,充分展现金寨红色历史文化底蕴;以红色和国防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线,巧妙地将红色革命精神、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融入不同主题的分区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红色旅游景区设计和开发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13【总页数】3页(P5798-5800)【关键词】红色旅游;教育基地;规划设计;金寨【作者】于晓淦【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合肥2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1.4近年来,红色旅游在全国各地都备受关注,具有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及深远的政治影响[1]。

中国2023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中国2023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中国2023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典型案例中国是世界上保存红色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和革命历史遗迹。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革命的历史、革命遗址和革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

自2012年以来,中国红色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大特色,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在这种背景下,各地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层出不穷,本文将选取其中较为典型和有影响力的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红色旅游是中国的一个独特旅游资源,也是中国弘扬国家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

红色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传承和宣传革命精神,激发全民的爱国热情和报国情怀。

因此,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对于中国旅游业和国家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一、四川凉山州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属于红色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凉山州围绕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创新开发,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首先,凉山州加大了对红色旅游景点的保护力度,修缮了一批红色旅游景点,使其更具观赏性和参观性。

比如,对井冈山等革命圣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改造,使其成为了更具吸引力的旅游地。

其次,凉山州还创新了红色旅游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通过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节、革命历史展览等方式,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旅游投资和旅游者。

二、江西井冈山红色旅游创新发展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之一。

近年来,在全国红色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下,井冈山积极抢抓机遇,采取了多项举措促进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

首先,井冈山大力发展了红色旅游主题活动,如举办井冈山红色文化节、革命历史讲座等活动,丰富了旅游产品,增加了游客的参观体验。

其次,井冈山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修建了一批新的游客中心、停车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最后,井冈山还加强了对相关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了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游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核心思路
定位――冀南银行的历史地位,必需有合适的领导,给予合适的定位。于是,我们 请薄一波老前辈题词:“冀南银行��新中国金融的摇篮”,这个极致的定位,为小 寨村成为中国金融朝觐地提供了支持。
产品策划与设计――我们恢复并保护冀南银行旧址;将村民旧居改造成冀南银行纪 念馆;在小寨村旁边,新建中国红色金融博物馆,形成中国红色金融的系统展示与教 育基地;打造原生态小寨抗日村影视城,形成产品体系。并按照情境化和非主流景观 设计的理念,深度挖掘文化,讲活故事,实现“情境恢复与情境再造”,产生原生态 村落与虚拟情境游览的完美结合。
设计要点:革命烈士史馆分为室内与室外两大主题统一的空间,室外区为第二层平台, “铸剑为犁” 主题雕塑景观矗立居中,以一段“23年革命甬道”连接纪念碑,缅怀纪念海南23年革命历程中。甬 道两侧为22座花环与小型纪念台(与主纪念碑共同形成23座,寓意23年)共同构成,构建起庄严肃 穆的氛围。
刚毅挺拔的“铸剑为犁”主题雕塑,寓意中
开发运作――循序渐进,三段式开发,并充分运用杠杆效应,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 效益的最大统一。 三、后期效果:
冀南银行项目,由一个50平米的旧址小楼,成为了一个投资上亿元的中型旅游区, 实现了项目的历史价值,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a
14
冀南银行纪念馆模型
a
15
中国红色金融博览馆主馆模型
三亚梅山老区革命烈士陵园景观设计
a
2
二、设计理念
1、跳出展馆看展馆,周边景点联动发展
在猴场会议陈列馆的综合打造上,提出“跳出展馆看展馆”的打造理念,将其与周边旅游资源 整合,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实现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古邑文化 旅游等多方位整合发展,留住游客,拉动消费。
2、统筹“新+旧”“室内+室外”
写实的布景手法真实还原出此情此景,让人置身其中,感悟峥嵘岁月。
a
让人身临其境的八路军电报室,仿佛能倾听到紧张且富有节奏的26“滴
滴……”电报声。
标志鲜明,整齐大气的梅山之光广场
冲锋号主题雕塑由若干个小号造型集结而成,
通过一定的艺术变形,呈螺旋上升状,最初
只是几个号角,最后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阔,
寓意革命号角吹响后,规模不断壮大直至覆
盖全中国。
a
18
三、节点设计
节点二:革命烈士史馆
设计理念:回顾历史,讲述革命烈士的伟大精神,营造肃然起敬的气氛。
a
10
二、设计理念
瑞金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其较为明确的目标市场:即由国有、非国有单位及
机构公费支出的政治学习游团体。面对这一群体,我们认为必需要在项目核心吸引力
上下工夫,即以红色文物保护为基础,避免红色旅游产品的单一性、提升红色旅游产
品的生动性和深刻性,通过与周边旅游目的地的捆绑,丰富绿色景点、民俗文化景点、
梅山之光广场、革命烈士史馆、红色天涯纪念牌等节点的设计,构建感悟缅怀革命烈士的景观体系。
a
17
三、节点设计
节点一:梅山之光广场
设计理念:体现人文特色,凝结红色文化底蕴,合理布局,强调主题的标志性。
设计要点:梅山之光广场作为革命烈士陵园的门户区,阵列式的布局整齐统一,台阶的递进引导着 视线,居中由螺旋上升、膨胀扩散造型的若干小冲锋号集结而成的主题雕塑庄重显眼,两侧是排列 整齐的红旗组合。构建出标志突出,主题鲜明的主题广场。
色旅游产品开发的主流思路。
a
11
入口区场景透视图
入口区场景透视图
风情街立面改造方案
a
12
红色旅游经典案例——冀南银行旧址开发运营模式策划
a
13
一、项目概况
完成时间:2006 冀南银行是1939年在晋冀鲁豫边区成立的八路军银行,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 金融功能,并为新中国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总部旧址,在黎城县东崖底镇的一 个落后的小山村――小寨村,仅有一栋50平米左右的旧二层小楼(县级文物保护)。
a
20
山西武乡·红色旅游目的地节点概念性设计
a
21
一、设计背景:
武乡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最北端,太焦铁路纵贯武乡,208
国道和邢汾高速路经武乡西部。项目最大的优势是作为八路军总部,红色文化底蕴深
厚、资源突出,红色旅游线路贯穿全县9个景区。
二、设计思路:
在“红色天涯·梅山之光”的主题指引下,我们对设计任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强调景观的
游乐性项目等等,形成综合性大旅游目的地构架,实现吸引游客的功能配套。
在打造手法上,我们旨在把一般的红色文物陈列展示,即“文物旅游”,转变为
以红色年代的生活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并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配
合开发射击、攀爬、野战等体验型项目,构建以情境化为基础的参与式、体验式旅游
模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在红色情境中感悟生活,休闲游乐。这将是红
打造泛博物馆旅游综合体—贵州瓮安猴场会议陈列馆设计
a
1
一、项目背景
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猴场会议是红军进入贵州后,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 议。它初步恢复了党的优良政治工作的传统;复活了毛泽东同志正确的军事方针,为红军长征的胜 利作了准备;确立了政治局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为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奠定了 基础。
主题标志性,回顾历史展现革命烈士的伟大,引导感悟与缅怀、营造肃穆庄严的氛围”观点,通过
梅山之光广场、革命烈士史馆、红色天涯纪念牌等节点的设计,构建感悟缅怀革命烈士的景观体系。
a
22
三、节点设计
节点一:八路军主题客栈
设计思路:丰富游客情景化的体验,感受八路军生活方式。
设计要点:以八路军为客栈主题,以窑洞的圆拱造型为主,配以古木柜、马灯、行军水壶、铜质面 盆等八路军时代的家具用品,再现那时期的生活场景,配套设施、卫生条件达到3星级标准,配套 八路军食堂、文艺汇演区功能区。
“龙狮文化”在瓮安历史悠久,是中国 龙狮文化艺术之乡。我们在展区入口空 间中提取了具备浓重贵州地域特色,非 物质文化遗产“草堂火龙”为设计元素, 4条火龙寓意红军四过瓮安。
a
8
用情境化体验化模式打造红色瑞金——国际竞标第一名
a
9
一、项目概况
瑞金红色旅游区基本上以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类型单一,体验不够,核心 吸引力较差。因此,如何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何实现静态展示向动态体验的转 变,就成为了本项目开发的难点
从宏观角度进行规划设计,以期达到“旧馆与新馆主题一致,新馆带动旧馆发展”的预期效果。 室外主题雕塑景观激发热情,室内精致展陈讲”
乌江是连接瓮安与遵义的纽带,室外主题雕塑“江之舞”以乌江为设计元素,舞动起一个环状“转 折”造型,寓意猴场会议是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底部浮雕与环状造型浑然一体,真实再现红军四 过瓮安场景。
a
16
一、项目背景
本项目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梅东村,距三亚城区65公里,距离凤凰国际机场50公里。项
目红色文化深厚,有烈士陵园基础,松柏长青。
二、设计思路:
在“红色天涯·梅山之光”的主题指引下,我们对设计任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强调景观的
主题标志性,回顾历史展现革命烈士的伟大,引导感悟与缅怀、营造肃穆庄严的氛围”观点,通过
a
4
紧扣主题,“先抑后扬”的展陈游线设计
采取“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整体空间以革命红为主色,搭配党徽黄与人文灰,并融入地域文化 元素,渲染革命历史文化氛围
a
5
室内多媒体大型情景再现:强渡乌江
在此展项中,我们在室内复原乌江两岸 的场景,结合多媒体展陈技术使游客在 观看过程中脚下竹筏浮动,呈现波光粼 粼的特效,仿佛与红军共进退与历史产 生共鸣。
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为实现“和平、
自由”为目标不懈斗争,苍劲有力的手握着
被扭曲的武器,和平鸽环绕飞翔,让人感悟
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艰辛革命道
a
路。
19
三、节点设计
节点三:红色天涯纪念碑
设计思路:强调地域的标志性,承载整个项目的文化和象征意义。
设计要点:“灯塔”造型的纪念碑,凸显三亚梅山的地域特色,且有着革命之光的象征意义,是整 个区域的标志性建筑。纪念碑高23米,主体白色,顶部为红色掏空,内部放置一盏长明灯,正面雕 刻“梅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八路军主题客栈的以病房布景的标准间
a
23
三、节点设计
节点二:王家峪旧址主题博物馆 设计思路:以情景化再现的手法,还原历史场景,强化与拔高八路军总部的主题形象。
设计要点:富有年代印记的桌椅板凳、马灯、电话、工作案台,灰色墙面上挂着的发黄作战地图在 青砖地板的衬托下仿佛让人回到了那段抗战岁月。
a
24
峰回路转见黎明,展现猴场会议召开期 间及之后革命出现的转机,色彩明亮化, 游客的游览心理也随之变得愉悦轻快, 此为“后扬”。
沧海桑田话今朝,这一部分主要记叙从 革命胜利至今天猴场地区的发展面貌, 巨大的发展变化会让游客的心理趋向振 奋,感到欣慰,从中深刻感受革命的伟 大意义,获取奋斗动力。
a
7
创新展陈设计,做足本土特色文章
主题雕塑:伟大转折的前夜
猴场会议召开时间为1934年12月31日至 1935年1月1日,是历史上罕见的开了 “两年”是会议,我们以12点为设计原 点,紧扣“转折前夜”的案名。
a
6
运筹帷幄战黔中,重点凸显猴场会议召 开之前的一系列革命失败事件,通过深 色雕塑和图片文字讲述,为游客营造一 种悲痛、压抑的氛围,此为“先抑”, 为第二段做铺垫。
Thank you
a
25
三、节点设计
节点三:八路军砖壁旧址
设计思路:结合砖壁的地形地貌和抗战背景,以八路军军事文化为主题,突出展现八路军在艰苦被 动条件下的感人故事,让游客感悟八路军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