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 三江 其三 精解详解 全析
中华经典名著《声律启蒙》全文解释(上卷三江)

中华经典名著《声律启蒙》全⽂解释(上卷三江)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湖南邵阳⼈。
康熙甲⾠进⼠,官⾄兵科给事中。
康熙⼆年(⼀六六三),与兄万备同举湖⼴乡试,明年成进⼠,选庶吉⼠。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性纯笃,学问赅博。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学形式,两千多年来⼀直薪⽕相传,⾄今仍具有强⼤的⽣命⼒。
在古代,⾃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些声律⽅⾯的著作也应运⽽⽣,⽽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种。
《声律启蒙》是训练⼉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从中得到语⾳、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
较之其它全⽤三⾔、四⾔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格,经久不衰。
上卷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注:阁:古代类似楼的建筑物,供远眺,休憩,藏书或供佛。
户:古代也称门为户。
巨海:⼤海。
巨者,⼤也长江:不能理解为现在的长江哦,要理解成“很长的江”。
其实长江就是因为长才叫长江,废话,呵呵!蓉裳对蕙帐⽟斝对银釭注:蓉裳:指华丽的⾐服。
见《楚辞》:“集芙蓉以为裳”。
蕙帐:充满兰蕙幽⾹的屋室。
见《北⼭移⽂》:“蕙帐空兮夜鹤怨”。
蕙意为⾹草。
⽟斝(⾳甲):⽟做的喝酒器⽫,圆⼝有三⾜。
后来的诗⽂⾥多作为酒杯的美称,⽐如南朝齐王融《游仙》诗:“⾦卮浮⽔翠,⽟斝挹泉珠。
”唐朝韩愈《忆昨⾏和张⼗⼀》:“青天⽩⽇花草丽,⽟斝屡举倾⾦罍。
”元朝李好古《张⽣煮海》第⼀折:“那其间锦阵花丛,⽟斝⾦钟,对对双双。
”清朝⽅⽂《正⽉⼗九⽇龚孝升都宪社集观灯》诗:“酒斟⽟斝葡萄⾊,烛晃银屏翡翠⽂。
”不过除了指酒杯以外,还可以指代酒,⽐如:元朝张养浩《喜春来》曲:“兴来时斟⽟斝,看天上碧桃花。
”清朝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在瑶臺,笑斟⽟斝,⼈⽣⼏见此佳景。
《声律启蒙》全文详解注释翻译及译文(上卷)

《声律启蒙》全文详解注释翻译及译文(上卷)展开全文一东1————————注释————————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吏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上平声一东 1————————注释————————1 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 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 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于对雨,雪对颟。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1。
岭北对江东。
亰间清暑殿,天上广寃宥 2。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昡色杏花红。
两鬓颟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3。
————————注释————————1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 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 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 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 1。
白叟对黄童 2。
江颟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央颟4。
梁帝讲经同泦寺,汉皁置酒朑夬宥 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弢绿绮;霜半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6————————注释————————1 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2021年笠翁对韵三江图文详解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
欧阳光明(2021.03.07)【明词义】庞:面庞。
步辇对徒杠:辇(音捻),古时用人力拉的车,步辇,古代皇帝乘坐的人力拉的车。
徒杠,徒是徒步行走的意思,杠(音纲,古有此音),本指抬轿用的杠棒,这里借代轿子,徒杠就是轿子。
杠还有桥意,《玉篇•木部》:“杠,石杠,今之桥也。
”《正字通•木部》:“杠,小桥谓之徒杠,谓衡木以度也。
”焦循正议:“凡独木曰杠,骈木者曰桥。
”徒杠,只可容人步行通过的木桥。
【看图片】步辇轿子八抬大轿停针对搁杼,意懒对心降。
【明词义】停针:停针是停止刺绣等女红的意思。
可能出自唐代诗人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搁杼:杼是织布用的梭子,搁杼即放下梭子,与停针可以成对。
心降:降(音祥),安稳、平和,心降就是心里安稳、平和。
《诗•召南•草虫》:“我心则降。
”【成语故事】曾母投杼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名同姓,他杀死了一个人。
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
”说完,便只管织自己的布。
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曾母害怕了,扔掉织布机的梭子,翻墙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言可畏,流言说得人多了就能使人相信。
也就是谣言传播开来,便会迷惑人心。
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舡。
【明词义】幢幢(音床):朦胧的样子。
揽辔:控制马匹缰绳。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音池锄)。
”晋刘琨扶风歌:“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舡:船只。
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柳堤:植有柳树的堤岸。
唐白居易《湖亭晚归》诗:“柳堤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仆人催促怕晚了天色,柳堤儿上把瘦马儿连忙解。
《声律启蒙》全面解读与译文(三江 )

《声律启蒙》全面解读与译文(三江 )声律启蒙全面解读与译文(三江)
简介
本文档对《声律启蒙》进行全面解读与译文,旨在帮助读者深
入理解这部作品。
内容概述
《声律启蒙》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部重要诗集。
它
以声律为基础,融入了丰富的意象和寓意,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歌
的经典之作。
本文档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声律启蒙》进行解读与译文:
1. 作品背景:介绍《声律启蒙》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
及其对作品的创作动机;作品背景:介绍《声律启蒙》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及其对作品的创作动机;
2. 声律特点:探讨《声律启蒙》的声律特点,包括平仄、押韵等,解析其中的艺术技巧;声律特点:探讨《声律启蒙》的声律特点,包括平仄、押韵等,解析其中的艺术技巧;
3. 意象与寓意:分析《声律启蒙》中丰富的意象和寓意,解读其中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意象与寓意:分析《声律启蒙》中丰富的意象和寓意,解读其中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4. 翻译与译文:对《声律启蒙》中的部分诗句进行翻译,并解释翻译的思路和技巧。
翻译与译文:对《声律启蒙》中的部分诗句进行翻译,并解释翻译的思路和技巧。
通过对《声律启蒙》的全面解读与译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并欣赏其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结论
《声律启蒙》是一部富有艺术价值的诗集,通过对其全面解读与译文,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的艺术技巧、意象和寓意。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角度来欣赏和理解这部作品。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声律启蒙》作者(清)车万育,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几给事中。
康熙二年(1663),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宝庆府志》简介全文-卷[上]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踈慵。
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声律启蒙全文详解

《声律启蒙》详解全文方育龙一东1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一东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3;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吏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
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声律启蒙》详解全文及歌词

《声律启蒙》详解全文一东1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吏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
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这讲的是庄子编的一则寓言。也是成语“涸辙之鲋”的由来。战国时期, 宋国庄周家贫,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一次,庄周家里断粮了,无 奈之下,他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米。监河侯听了,故作大方地说:“好啊, 没有问题!不过,等我收了租地的租钱,才能借给你三百斤粮食,可以吗?”
庄周听了很生气,他也不直接戳穿对方的谎话,就讲了一个故事:昨天我在 路上走,在路上听见救命声。我四处张望,原来是车辙里的一条鲋鱼。鲋 鱼见了我,忙大声喊道:“老先生,救我!”我问它:“鲋鱼啊,你怎么啦?” 它说:“我从东海被冲到这里。您能给我一桶水,救救我吗?”我慷慨地点 头答应道:“没问题,我这就去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引来西江的水救你, 可以吗?那里是水乡泽国,水多得不得了。”鲋鱼听了,非常生气地 说:“您这是什么话!现在只要有一桶水就可以救活我,而您却要到南方之 后,放西江的水来救我。到那时,您恐怕只有到干鱼店里来找我了!”庄周 讲完这个故事,就头也不回地走了。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
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
笙萧都是竹字头,这是两种竹子的乐器,都是吹奏的管乐器。 细细是指吹乐器的声音,是个象声词。这句说的是笙箫吹奏的 声音轻柔悠远。
上句的笙箫对应了下句中的钟鼓,钟和鼓,也是一种敲击 乐器。钟,在这指的是编钟和大鼓。在三江二中鼓振对钟撞。 便是指的是这两个乐器,响摐摐 钟鼓声洪亮。摐摐(chuāng), 是形容撞击钟鼓声音的一个相声字。
成语里有“铢两相称”、“铢两悉称”两词,都是形容 两者轻重相当,近义于半斤八两的意思。
只和双,这两个是一个量词,一只对应的一双, 一双就是两个。
华岳对湘江
下面的双字对,华岳对湘江,华岳指的是西岳华山,在陕西华 阴县境。素以高险著称,三字经里曾经说过,曰岱华,嵩恒衡。此 五岳,山之名。做为中华五大名山的华山,以山高险峻而著称。
汉社在这里指的是汉朝,社稷,就是代表国家的意思,就是汉 朝的国家。周邦则指的是周朝,就是夏商周的周朝,邦,是国家。
汉朝,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对后世的影响一直 存在至今,如今我们最大的民族汉族,就是有汉朝的文化衍生下 来的。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朝之一,存在的时间也是最长的, 在这边是用汉朝和周朝这两个伟大的时代做了一个对应
湘江,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湖南省最大河流。在湖南省, 所以湖南省的简称,便是湘,两者对应,山高对水长。
朝车对禁鼓
朝车,指的是古代君臣,在举行典礼和宴席时,出入宫 廷的用车。古代的皇帝每天和大臣们在宫殿里开会,商讨国 家大事,那叫做上朝,那么去议事的大殿里坐的车便是朝车。
禁鼓,这个是皇宫城墙的城楼上的报时的大鼓,这里和 二冬里头的暮鼓晨钟是类似的意思。
两句连起来看,说的是古代宫殿中的宴席里,宫廷乐师们在 演奏乐曲,钟鼓声洪亮响彻宫殿。笙箫曲悠悠,传遍四方。
主簿栖鸾名有览
这讲的是东汉名士仇览的故事。后汉书中记载,东汉的 仇览,曾经任蒲县的庭长,能够用道德教化民众。
东汉考城县令王涣,崇尚以严猛治政。听到仇览用道德感 化人,便委任仇览当主簿,并对他说,你注重感化他人,莫 非缺少雄鹰一样凶猛的心智吧,仇览却说,我以为雄鹰不如 鸾鸟和凤凰。”王涣说:“我这小县衙不是你这大贤久留之 地。”遂赠仇览路费,推荐他到京城太学发展。仇览后成为 著名的贤人,被誉为方正之士。
主簿,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中主管文书,办理事务的 官员。
治中展骥姓惟庞
这里讲的是三国时期的谋士庞统的故事,谋士,就是帮 君王出主意,给意见出谋划策的人。当时的庞统,刚刚为刘 备工作的时候,因为他其貌不扬,长相一般,刘备并没有重 视他,只是任命庞统当了一个县的县令,是一个小官,庞统 到任后就不管是什么事也不干,不久,别被罢官免职了。后 来,东吴的大臣鲁肃,知道后,便写信给刘备说,庞统不只 是个县令之才,得让他当州官,才能展现及骥足之才,骥足 便是千里马的意思。这里说的意思是,如果只给千里马去拉 车,那边是埋没了他的才能,应该让它去奔跑才能看出优劣。 于是刘备听了鲁肃的话中重用了庞统,而庞统,也辅佐刘备, 取得了西川,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霸主。治中,是一种古代 的官职,相当于州长。
展骥就是展示千里马的才能,比喻有才干,这两句的对 应都是说,有大才大德的人,需要更大的空间,才能发挥出 更大的作用。
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
这讲的是汉朝名臣苏武的故事。这里又说到了一个苏武牧 羊的典故。说的是汉朝的汉武帝时期,常年和塞外的匈奴,也 就是当时的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打仗。于是皇帝派出苏武, 代表汉朝出使匈奴,想要义和,就是不要再打仗了。可是没想 到,苏武却被匈奴的国王的单于扣押了起来,单于用尽各种办 法逼他投降,但最后都失败了。于是匈奴把苏武放逐到北海, 现在俄罗斯贝尔加湖的附近,这是北方的边界,非常的艰险困 苦,寒冷无比,是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让他在那里去放牧羊 群,并且说要等公羊生出小羊之后才能回去,这就是变相的逼 他投降。可是苏武哪怕饿了要吃草根,渴了喝雪水,也没有意 思要投降的意思,一直不肯屈服。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 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苏武历 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直到19年后,直到汉昭帝 即位,新的匈奴也向汉朝开始求和,这时候才把苏武放了回来 了。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 其节操。
声律启蒙 三江 其三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 对禁鼓,宿火对寒釭。青琐闼,碧纱窗, 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 武牧羊,雪是古代重量单位。一冬中的六钧弓的钧,也是 一个重量单位,《汉书·律历志》载:“二十四铢为两,十 六两为斤。”铢两比喻极其轻微的分量。
宿火寒缸
宿火,宿有过夜的意思,或指的是寺庙里的香火,那 就是指寺庙里一天到晚都点着的香火。寒釭,釭是一种灯 具,寒釭是指在寒冷夜里的灯光。
青锁闼,碧纱窗
青琐闼,是刻有青色连环花纹的宫门,在这里指 宫廷华丽的建筑,碧纱窗,是装着绿色纱布的窗子, 大门对窗户,青琐对碧纱,颜色相近,事物也相对。
汉社对周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