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范例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范例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范

转眼间初中的课程已过半,为了老师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现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范例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人教版7 号选手。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环节与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 课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本课讲述的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巩固。

介绍了26 国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二战的转折及二战最后取得的胜利。

介绍了二战后期主要战役和德意日的最后投降。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从而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信念。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历程和重要事件。

理解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背景和作用。

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史料、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法西斯主义的罪恶,珍惜和平。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役和转折点。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和合作。

2、教学难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深层次原因。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世界格局和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反法西斯战争的基本史实和相关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战争中的关键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3、直观演示法播放纪录片、展示图片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战争的影响和教训。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二战的纪录片片段,展示战争的残酷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问学生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初步印象和疑问,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反法西斯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结局。

重点讲解德国纳粹的侵略扩张、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意大利法西斯的参与等。

介绍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过程,包括《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等重要事件,分析同盟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详细讲解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诺曼底登陆等,分析这些战役对战争局势的影响。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深刻的教训?4、学生展示与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教师进行引导和点评。

5、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体的案例,如犹太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等,分析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2024年初中历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

2024年初中历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

2024年初中历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能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以及各国反法西斯力量的斗争过程;理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技能与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树立和平意识,反对侵略战争,珍视和平,维护国际正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过程及意义。

难点:反法西斯联盟内部合作与斗争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二战时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提出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能取得最终胜利?”引导学生思考,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知识讲解与梳理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背景,分析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

阐述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过程,介绍主要成员国及其贡献。

详细讲述重大战役和重要事件,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等,分析战争转折点及其影响。

深入探讨与分析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因素。

探讨反法西斯战争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尤其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和战后经济发展的影响。

讨论战争胜利后不同国家的重建和发展,以及和平思想的兴起。

互动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就二战中的某些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二战中的重要人物,模拟当时的决策过程,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课堂总结与升华总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强调和平与正义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当前国际形势,认识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际观。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说课稿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说课稿

3、所得展示(自主展示 合作共赢 10分钟) 学生按序自主展示,每人一题,包括说给同学听的史实; 有难度的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每组代表再 展示,与全班同学交流。
4、点拨整合(随机点拨 适时整合 7分钟) ①④⑥⑧自读后填表等属于一般了解内容,较易掌握; ②⑤⑦用自己的话说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史实、斯大 林格勒战役的史实和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意在加深学生对重 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引入地图 讲解诺曼底登陆到德国投降的过程,形象地突出重点;补充 图片了解德国投降、盟军胜利时的情景,拓展视野,加深学 生对正义必胜的形象认识;⑨⑩引导学生通过深层次的探究, 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通过谈认识,自然受到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熏陶;通过板书将五个对敌行动整合成政治、 军事两个方面,形成系统,学生对本课知识就有了整体印象。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的理念,在教学中我采 取“复习检查—问题导学—所得展示—点拨整合—基础训练—提高 拓展”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出发, 以学案形式呈现设计问题,先让学生通过自读自主解决,解决不了 放给小组讨论解决,小组展示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点拨引导解决。 对部分之间的过度和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整合教师主导好,帮学生将 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图片,通过教师的讲 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这节课主要通过学案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探究,来培养学生捕获信息的能力、 分析理解的能力和深层探究的能力;然后通过学生展示的方式,培 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3)列举出盟军在欧洲战场进行反攻的著名战役。
(4)二战的硝烟已经散去六十多年了。我们仍要学习这段历史的目的是 什么?

3.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

3.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
2.查阅资料,了解战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3.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的布局、简洁的内容和直观的风格。板书分为三个部分:左侧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中间展示知识结构图,右侧用于记录学生的疑问和重要观点。
在本节课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
1. 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图片、图表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2.视频资料: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影视片段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战后世界的变化。
3.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检索能力。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开展课堂辩论,让学生就某一观点进行辩论,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以一段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视频作为开场,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战争胜利的喜悦,引发学生对战争胜利后世界格局的好奇。
1.通过讲解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战败国的处理、联合国的成立及其作用等。
2.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冷战格局形成的原因、过程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结合图片、图表等教学资源,阐述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说课模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说课模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 课,本课主要讲述反法西斯国家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下,逐渐扭转了二战的形势,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史实。

本课上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下启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在世界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从而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信念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掌握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得出结论,掌握“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方法;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深入分析问题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各国共同协作,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了取得重大胜利。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和平发展的意识。

三.说重难点基于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了如下重难点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难点:怎样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四,说学情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九年级的学生对有关二战并不陌生,再加上第6课的学习,储备了一定二战的知识。

但是由于学生是通过间接的方式了解二战,缺乏感性的认识,对于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可能认识不深刻。

北师大版历史初三下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怎么写

北师大版历史初三下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怎么写

北师大版历史初三下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
稿怎么写
提前做好规划对于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较高的提高效率,下文为大家带来了北师大版历史初三下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怎幺写,欢迎大家阅读。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人教版7 号选手。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环节与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 课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本课讲述的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巩固。

介绍了26 国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二战的转折及二战最后取得的胜利。

介绍了二战后期主要战役和德意日的最后投降。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从而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信念。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一)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的分析
 1、课标分析: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对这一课的内容作了这样的要求: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这两个要求都属于识记层次,只要了解了相关的史实,并能把相关的历史事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的作用简述出来即可。

这是个比较基本的要求,比较容易达到。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于本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如下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这些要求需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探究才能实现,是比较高的要求了,有一定的难度。

 2、教材分析:
 本课所处的第三单元,介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分两课来介绍。

第6课介绍的是二战的爆发、战争的进一步扩大等内容。

本课承接第6课,接着介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的过程。

通过“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一)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的分析1、课标分析:《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对这一课的内容作了这样的要求: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这两个要求都属于识记层次,只要了解了相关的史实,并能把相关的历史事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的作用简述出来即可。

这是个比较基本的要求,比较容易达到。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于本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如下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这些要求需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探究才能实现,是比较高的要求了,有一定的难度。

2、教材分析:本课所处的第三单元,介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分两课来介绍。

第6课介绍的是二战的爆发、战争的进一步扩大等内容。

本课承接第6课,接着介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的过程。

通过“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最后的胜利”两个子目来介绍。

结合前面对课标的分析理解,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整合了教学版块,由原来的两个子目,变为六个环节(团结、开会、转折、胜利、影响、启示),特别是增加了为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的“启示”环节。

这样整合不但使学生更能清晰地把握整节课的内容,而且让学生在了解二战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突显历史的教育功能。

3、学情分析:从历史知识的掌握上,有关二战的内容,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再加上第6课的学习,相关知识的储备,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而通过史料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也就是“史论结合”的能力还需多培养提高的。

另外:由于战争对于我们的学生,还只是处于间接的了解,缺乏感性的认识,所以,对于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可能认识不深刻。

鉴于此,我准备了大量文字、表格、图片及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更感性地了解战争的方方面面,特别达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定通过前面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再结合对资源的整合,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作用、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等相关史实。

在此基础上,分析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及探究的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对带有思考题的史料进行阅读、分析,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③通过对历史地图及表格的识读,培养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寻找史料,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掌握“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原则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并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②面对共同的敌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特别是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也能够团结起来,建立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

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2、重点难点的设定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难点: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认识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教师提供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的方式来解决。

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同时也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法学法1、教法(1)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引导学生结合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史料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得出结论,再让学生试着寻找史料来证明结论的正确。

也就是教给学生“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方法,并掌握这一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

(3)充分利用多媒体容量大、信息多、形象直观的特点,让学生更多地通过文字、图表、视频等了解二战。

(4)采用诱思探究式教法。

依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设计值得探究的问题,课前布置给学生,学生搜集资料,然后拿到课堂上共同探究完成。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个体探究、师生共同探究,达到师生互动。

(四)、教具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容量。

(五)、教学流程的设计一、导入新课1运用情境导入法,课件播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及战争扩大的图片,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战争场面,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

)2战地记者报道(由四名学生扮演战地记者)欧洲战场记者报道、亚洲战场记者报道、太平洋战场记者报道、北非战场记者报道。

教师说:战火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遭到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面对共同的敌人,英、法、美、苏联等国将何去何从呢?是继续妥协或孤立作战,还是携起手来,建立统一战线?他们选择了联合、选择了团结,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第一环节:团结二、探究新课整个教学过程我是通过“团结、开会、转折、胜利、影响、启示”六个环节来完成的。

犹如一条线索,把零散的教学内容连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

控诉台:学生到控诉台前控诉法西斯国家侵略的罪行及图片(多个学生到台前展示自己课下搜集的材料)(分别展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罪行)教师提问: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团结: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

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

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才有可能打败法西斯。

这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让学生看书后回答)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主要内容: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呢?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从此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形成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

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那么它的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开会:雅尔塔会议学生表演历史剧(由学生自己编排的历史剧)(三个学生分别扮演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三国首脑)(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1)时间:1945年2月(2)地点:苏联的雅尔塔(3)参加者: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三国首脑(4)内容:最后的胜利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1、时间2、经过3结果4意义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放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影片看完图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放映太平洋战场上的中途岛战役1时间、2意义放映北非战场上的阿拉曼战役、1时间、2意义诺曼底登陆放映诺曼底登陆的情形1时间、2国家、3作用动脑筋: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师总结:盟军发动了诺曼底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欧洲战场的胜利苏联《红星报》记者报道、《柏林日报》记者报道。

学生展示柏林战役的图片或资料。

教师适当补充图片,尤其展示“苏军攻克德国国会大厦”的影片。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柏林战役中我们感受到什么?2、亚洲战场的胜利学生展示中国抗日战争的资料和图片(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中国抗日战争作用的认识)教师出示日本投降的图片辩论赛: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正方:日本是受害者,反方:人民是受害者)(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3太平洋战场的胜利放映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的图片小组讨论: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2、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学生发言)启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启迪(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时光飞逝,二战已结束,它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人类至今不能遗忘,写出你最想说一句。

(每生说一句)。

探究问题:列出图表:出示一战和二战的比较表(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比较历三、巩固练习四、作业1、撰写小文章: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2、设计“珍爱和平”图片展。

3、课后阅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途岛之战、阿拉曼战役的文章,写出感想。

(五)板书设计团结→开会→转折→胜利→影响→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