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品实验报告广式香肠加工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香肠制作实验报告

香肠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香肠的制作工艺流程;2. 掌握香肠原料的选择与处理方法;3. 掌握香肠的腌制、灌肠、烘烤等制作工艺;4.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食品加工技能。

二、实验原理香肠是一种以猪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过腌制、灌肠、烘烤等工艺制成的肉制品。

香肠的制作原理主要在于腌制过程中,盐分、糖分、硝酸盐等调料能够渗透到肉中,抑制微生物生长,同时使肉品具有独特的风味。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猪肉:选用新鲜猪后腿肉,要求肉质鲜嫩、无腥臭味;(2)辅料:食盐、糖、硝酸钠、白酒、胡椒粉、生姜、大蒜等;(3)灌肠工具:肠衣、灌肠机、针筒等;(4)烘烤设备:烤箱、烤架等。

2. 实验仪器:(1)电子秤;(2)搅拌机;(3)刀具;(4)砧板;(5)锅具;(6)计时器。

四、实验步骤1. 原料处理:(1)将猪肉洗净,切成小块;(2)将生姜、大蒜洗净,拍碎备用。

2. 腌制:(1)将猪肉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食盐、糖、硝酸钠、白酒、胡椒粉、生姜、大蒜等调料,搅拌均匀;(2)将拌匀的肉料放入容器中,密封腌制12小时。

3. 灌肠:(1)将腌制好的肉料放入灌肠机中,调整好灌肠速度;(2)将肠衣套在灌肠机的出口处,将肉料灌入肠衣中;(3)用针筒将肠衣中的空气排出,使香肠紧密排列。

4. 烘烤:(1)将灌好的香肠挂在烤架上,放入烤箱中;(2)设定烤箱温度为70-80℃,烘烤时间为2-3小时;(3)烘烤过程中,每隔30分钟翻动香肠,使受热均匀。

5. 成品检验:(1)观察香肠表面颜色,应为红褐色;(2)闻香肠气味,应为浓郁的肉香;(3)品尝香肠口感,应为鲜嫩、多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品外观:本实验制作的香肠外观呈红褐色,表面光滑,无气泡,符合香肠制作要求。

2. 成品口感:本实验制作的香肠口感鲜嫩、多汁,具有一定的弹性,符合香肠制作要求。

3. 成品气味:本实验制作的香肠气味浓郁,具有独特的肉香,符合香肠制作要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香肠的制作工艺流程,了解了香肠原料的选择与处理方法,掌握了香肠的腌制、灌肠、烘烤等制作工艺。

香肠制作实验报告

香肠制作实验报告

香肠制作实验报告引言香肠是一种受欢迎的食品,具有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

为了探索香肠的制作过程,我们进行了一项香肠制作实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步骤和结果。

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首先,我们集齐了制作香肠所需的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猪肉碎:500克•猪肥:200克•调味料:盐、胡椒粉、五香粉等•肠衣:合适大小的肠衣2. 材料处理我们将猪肉碎和猪肥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和五香粉等调味料。

然后,我们将混合物搅拌均匀,确保调味料充分渗透到肉中。

3. 皮肤准备我们使用了合适大小的肠衣作为香肠的皮肤。

首先,我们将肠衣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变得柔软和容易使用。

然后,我们将肠衣剪成合适的长度。

4. 香肠制作我们将肠衣套在一个香肠填充器的喷嘴上,并将混合物慢慢注入肠衣中。

在注入混合物时,我们需要保持适当的压力和速度,以确保香肠均匀填充。

5. 香肠整形在填充完香肠后,我们用细绳将香肠进行分隔,并打结封口。

这样可以确保香肠不会散开,并且可以方便储存和烹饪。

6. 煮熟最后,我们将香肠放入热水中煮熟。

煮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调整,一般为15-20分钟左右。

煮熟后的香肠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于其他烹饪方式。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制作出了一批美味的香肠。

香肠外观饱满,口感丰富,调味料的味道也很均衡。

我们进行了品尝,发现香肠口感细腻,肉质鲜嫩,十分美味。

此外,制作过程中的各项步骤都比较简单,适合在家中进行。

结论通过这次香肠制作实验,我们了解到制作香肠并不困难。

只需要准备好材料,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制作出美味的香肠。

制作自己的香肠不仅可以享受到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还能够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卫生。

另外,我们还了解到香肠的制作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增加或减少调味料的使用量,以获得更符合个人口味的香肠。

希望通过这篇实验报告,能够为对香肠制作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激发更多人对食物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香肠制作实验报告

香肠制作实验报告

香肠制作实验报告
《香肠制作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香肠的制作过程,并了解其中的化学变化和食品安全
知识。

实验材料:猪肉、盐、香料、明胶、香肠套、砧板、刀具、搅拌器、锅具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猪肉切成小块,加入盐和香料进行腌制,明胶泡水软化。

2. 制作香肠肉馅:将腌制好的猪肉放入搅拌器中,搅拌成细腻的肉馅,加入明
胶搅拌均匀。

3. 填充香肠套:将制作好的肉馅填入香肠套中,用手或工具将肉馅填充均匀,
并用绳子打结封口。

4. 煮制香肠:将填充好的香肠放入开水中煮熟,待凉后取出。

实验结果:制作出香肠,外观呈现金黄色,肉质饱满,口感鲜嫩。

实验结论:香肠的制作过程中,猪肉中的蛋白质在搅拌过程中发生变化,明胶
的加入使得香肠口感更加丰满,煮制过程中肉质变得更加紧实。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食品安全卫生,避免细菌污染,确保食品安全。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香肠的制作方法,还了解了其中的化学变化和
食品安全知识,对食品加工有了更深的认识。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引起大
家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加工的重视,让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够保障自己
的健康。

制作香肠的实验报告(3篇)

制作香肠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香肠的制作工艺流程。

2. 掌握香肠制作的关键技术要点。

3. 体验香肠制作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验材料1. 猪肉:新鲜猪肉500克。

2. 精盐:10克。

3. 酒精:5毫升。

4. 白胡椒粉:3克。

5. 香料:五香粉、辣椒粉适量。

6. 香肠肠衣:适量。

7. 其他:绞肉机、砧板、刀、盆、手套、漏网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新鲜猪肉清洗干净,切成小块,用绞肉机绞成肉馅。

2. 腌制肉馅:在肉馅中加入精盐、酒精、白胡椒粉、五香粉、辣椒粉等调料,搅拌均匀,腌制20分钟。

3. 装肠:将腌制好的肉馅均匀地装入香肠肠衣中,注意不要装得太满,以免香肠在发酵过程中膨胀破裂。

4. 固定香肠:用绳子将香肠两端系紧,使其保持一定的形状。

5. 发酵:将装好的香肠放在阴凉通风处,进行发酵,发酵时间约为24小时。

6. 烹饪:将发酵好的香肠放入蒸锅中,蒸煮约30分钟,待香肠熟透即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成功制作出美味的香肠。

2. 结果分析:(1)腌制肉馅是制作香肠的关键步骤,调料的配比要适中,否则会影响香肠的口感和风味。

(2)装肠时要均匀地填充肉馅,避免香肠在发酵过程中膨胀破裂。

(3)发酵是香肠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发酵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否则会影响香肠的口感和品质。

(4)烹饪时,蒸煮时间要适中,以免香肠过于熟烂或未熟透。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香肠的制作工艺流程,掌握了香肠制作的关键技术要点。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亲自动手,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制作香肠需要耐心和细心,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制作方法,才能制作出美味的香肠。

六、注意事项1. 选择新鲜猪肉,确保香肠的质量。

2. 腌制肉馅时,调料的配比要适中,以免影响口感和风味。

3. 装肠时要均匀地填充肉馅,避免香肠在发酵过程中膨胀破裂。

4. 发酵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以免影响香肠的口感和品质。

5. 烹饪时,蒸煮时间要适中,以免香肠过于熟烂或未熟透。

香肠的制作实验报告

香肠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香肠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香肠原料的选择、处理、调味和灌装等操作技巧。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食品加工技能,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4. 感受传统食品制作工艺的魅力,传承和发扬我国美食文化。

二、实验原理香肠是一种以猪肉为主要原料,辅以调味品和辅料,经过腌制、发酵、灌装、烘烤等工艺制成的肉制品。

制作香肠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使原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发生分解、转化,产生独特的风味。

三、实验材料1. 原料:猪后臀尖肉5斤、精盐50克、白糖250克、味精0.15%、白酒20克、五香粉10克、辣椒粉10克、姜粉5克。

2. 辅料:淀粉适量、亚硝酸钠0.05%。

3. 工具:绞肉机、搅拌机、灌装机、烤箱、剪刀、砧板、刀具、容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原料处理:- 将猪后臀尖肉洗净,剔除筋膜和脂肪,切成小块。

- 将肉块放入绞肉机中,绞成肉馅。

2. 腌制:- 将绞好的肉馅放入容器中,加入精盐、白糖、味精、白酒、五香粉、辣椒粉、姜粉等调料,搅拌均匀。

- 腌制时间为2小时,期间需翻动几次,确保调料均匀分布。

3. 灌装:- 将亚硝酸钠溶解于少量温水中,加入淀粉搅拌均匀。

- 将腌制好的肉馅装入灌装机,通过剪刀剪出合适的香肠形状,依次排列于香肠模具中。

- 用细线将香肠模具中的香肠串联起来,以便于后续的烘烤和晾晒。

4. 烘烤:- 将香肠模具放入烤箱中,烘烤温度控制在60-70℃,烘烤时间为2小时。

- 烘烤过程中,需适时翻动香肠,以确保均匀受热。

5. 晾晒:- 将烘烤好的香肠取出,晾晒于通风处,晾晒时间为3-5天。

6. 成品检验:- 观察香肠的色泽、质地和口感,确保香肠符合质量要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成功制作了香肠,经检验,香肠色泽鲜艳、口感鲜美、风味独特。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以下要点:1. 原料处理:选择优质原料,剔除筋膜和脂肪,确保香肠口感细腻。

2. 腌制:合理搭配调料,使香肠具有独特的风味。

手工香肠实验报告

手工香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手工香肠的制作工艺及原料选择。

2. 掌握手工香肠的腌制、灌肠、发酵等制作步骤。

3. 探讨不同调料和配方的制作效果。

二、实验材料1. 原料:- 猪肉:1000克- 猪大肠:1根- 酱油:50克- 糖:30克- 食盐:20克- 白胡椒粉:5克- 五香粉:10克- 香料包:1包(包括八角、桂皮、丁香、香叶等)2. 工具:- 刀具:用于切割猪肉和香料- 火锅:用于焯水- 灌肠机:用于灌肠- 罐头瓶:用于发酵- 纱布:用于包裹香肠三、实验步骤1. 准备原料:- 将猪肉切成小块,猪大肠清洗干净,用盐水浸泡30分钟。

- 将香料用纱布包好,备用。

2. 腌制:- 将猪肉块放入碗中,加入酱油、糖、食盐、白胡椒粉、五香粉和香料包,搅拌均匀,腌制2小时。

3. 焯水:- 将腌制好的猪肉块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香料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捞出备用。

4. 灌肠:- 将猪大肠清洗干净,用盐水浸泡30分钟,沥干水分。

- 将腌制好的猪肉块和煮好的猪肉块放入灌肠机中,将肠衣套在灌肠机出口,打开灌肠机,将肉馅灌入肠衣中,直至灌满。

5. 发酵:- 将灌好的香肠放入罐头瓶中,加入少量白酒,封好瓶盖,放在阴凉通风处发酵3-5天。

6. 烹饪:- 将发酵好的香肠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香料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捞出切片即可食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腌制:- 腌制是手工香肠制作的关键步骤,调料的配比和腌制时间对香肠的口感和风味有很大影响。

本次实验中,酱油、糖、食盐、白胡椒粉、五香粉和香料包的配比较为适中,腌制2小时后,猪肉充分吸收了调料的味道,为后续的发酵和烹饪奠定了基础。

2. 灌肠:- 灌肠是手工香肠制作中的技术活,灌肠机的使用提高了灌肠效率。

本次实验中,灌好的香肠均匀饱满,肠衣紧致,口感较好。

3. 发酵:- 发酵是手工香肠制作中的关键环节,发酵时间对香肠的口感和风味有很大影响。

本次实验中,发酵3-5天后,香肠口感鲜美,香气浓郁。

肉制品加工实验

肉制品加工实验

第三部分肉制品加工实验实验二香肠及灌肠的加工一、香肠的加工(一)原料和设备新鲜猪肉(包括瘦肉和肉膘)、肠衣(猪、羊干肠衣或盐渍肠衣)、食盐、硝、酱油、白砂糖、白酒、混合香料,天平、盆和盘等盛器、砧板、刀、灌肠工具、烘烤设备。

(二)操作工艺1.原材料的选择及处理(1)猪肉:以新鲜猪后腿瘦肉为主,夹心肉次之(冷冻肉不用),肉膘以背膘为主,腿膘次之,剥皮剔骨,除去结缔组织,各切成小于1cm3的肉丁,分开放置,硬膘用温开水洗去浮油后沥干待用。

(2)配料:以广东香肠为例(100kg),瘦肉70kg、白膘30kg、60度大曲酒2 .5—3kg、硝酸钠50g、白酱油5kg、精盐2kg、白砂糖6—7kg。

(3)其他材料的准备:肠衣用新鲜猪或羊的小肠衣,干肠衣在用前要用温水泡软洗净,沥干后在肠衣一端打一死结待用,麻绳用于结扎香肠,一般加工100kg原料用麻绳1.5kg。

2.拌料将按瘦肉、肥膘7:3比例的肉丁放容器中,另将其余配料用少量50℃左右温开水溶化,加入肉馅中充分搅拌均匀,使肥、瘦肉丁均匀分开,不出现粘结现象,静置片刻即可用以灌肠。

3.灌制将上述配置好的肉馅用灌肠机灌入肠内(用手工灌肠时可用搅肉机取下筛板和搅刀,安上漏斗代替灌肠机),每灌到12—15cm时,即可用麻绳结扎,待肠衣全灌满后,用细针(百支针)戳洞,以便于水分和空气外泄。

4.漂洗灌好结扎后的湿肠,放入温水中漂洗几次,洗去肠衣表面附着的浮油盐汁等污着物。

5.日晒、烘烤水洗后的香肠分别挂在竹竿上,放到日光下晒2—3天。

工厂生产的香肠应进入烘房烘烤,温度在50—60℃(用炭火为佳),每烘烤6h左右,应上下进行调头换尾,以使烘烤均匀,烘烤48h后,香肠色泽红白分明,鲜明光亮,没有发白现象,烘制完成。

6.成熟日晒或烘烤后的香肠,放到通风良好的场所凉挂成熟,一般一根麻绳2节香肠(一对)进行剪肠,穿挂好后凉挂30天左右,此时为最佳食用时期。

成品率约为60%。

规格为每节长13.5cm,直径1.8—2.1cm,色泽鲜明,瘦肉呈鲜红色或枣红色,肥膘呈乳白色,肠体干爽结实,有弹性,指压无明显凹痕,咸度适中,无肉腥味,略有甜香味。

广式腊肠的加工制作工艺——肉制品

广式腊肠的加工制作工艺——肉制品

广式腊肠的加工制作工艺——肉制品广式腊肠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广东传统风味熟肉制品,其制作工艺源远流长,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广式腊肠以猪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调料和辅料,通过腌制、剁肉、填料、润肠、晾晒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

下面将为您介绍广式腊肠的加工制作工艺。

首先,要选择好的猪肉作为原料,一般选用猪的后腿肉或五花肉。

肉质要鲜嫩、富有弹性,色泽鲜红。

猪肉经过处理后,去除杂质,切成大小均匀的肉块。

接下来,对猪肉进行腌制。

将切好的猪肉块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糖、五香粉、酱油等调料,并加入细腻的米酒或黄酒以增加香气。

用手将调料均匀地涂抹在猪肉上,然后腌制数个小时至过夜。

腌制的时间越长,味道越浓郁。

腌制后,将腌好的猪肉块放入绞肉机中绞碎。

绞好的肉末要均匀细腻,没有大块肉渣。

为了提高肉末的粘合性,可适量添加淀粉。

绞碎后,要准备腊肠的填料。

腊肠的填料一般包括蚝油、虾米、糯米、猪油等。

将虾米用清水泡软后,剁成虾米末;将糯米用清水浸泡后,沥干水分备用。

将剁碎的猪油放入锅中炒至油温升高,加入虾米末和蚝油炒匀,再加入糯米炒匀。

将绞好的肉末和填料混合在一起,用手搅拌均匀。

搅拌时可适量添加细盐、酱油、糖、五香粉等调料,以增加腊肠的风味。

腊肠的下一步是润肠。

将事先准备好的动物肠衣放入清水中浸泡至衣面变软,切成适合的长度。

将润好的肠衣套在肉馅上,并用细线或肠衣的一面糊在一起,使腊肠的两边均匀。

在润好的腊肠表面揉搓,使肉馅充分填充肠衣,形成紧密的肠衣套馅。

最后一步是晾晒。

将晾好的腊肠挂在透风、阴凉的地方,进行晾晒。

晾晒时间视气温和湿度而定,一般需要7-14天。

晾晒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泡,以避免因温度和湿度变化导致腊肠破裂变质。

以上就是广式腊肠的加工制作工艺。

通过精心挑选优质的猪肉,配以细致熟练的加工工艺,制作出的广式腊肠色泽红润,香气扑鼻,口感鲜美、咸香,是一道兼具美食和工艺价值的传统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式腊肠的制作工艺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
猪后臀尖肉:5斤
配料:精盐(2%)50克、白糖(10%)250克、味精(0.15%)3.75克、鸡精(0.15%)3.75克、曲酒125克、亚硝酸盐(0.015%)1.875克。

实验对照处理:
实验组:添加亚硝酸盐
对照组:不添加亚硝酸盐
四、工艺流程
选肉与处理→切丁→混合→腌制→灌肠→针刺排气→卡节结扎→漂洗→晾晒→烘烤
实验对比处理:腌制步骤中,一组,另一组
五、实验步骤
1.原料肉的选择与处理
原料肉必须符合肉制品加工的卫生要求,瘦肉要求肉上无油膘、血块、筋键、碎骨、杂质,肥膘最好选用背膘,肥瘦肉均要求漂洗2-3次。

瘦肉片用冷水漂洗,消除腥味,并使肉色变淡;肥肉丁用温水漂洗,除掉表面污渍。

若用冷水洗,则不易洗净。

2.切丁
瘦肉绞制,肥膘切方丁。

肉的质量和漂洗的效果直接影响腊肠的质量。

肥瘦肉比为3:7。

3.腌制
加入辅料,充分搅拌,使调料和肉混合均匀。

静置1、2小时。

加辅料及冰水搅拌时,应先加瘦肉再加肥肉,搅拌均匀使盐糖充分溶解即可,静态腌制。

4.处理肠衣
在灌香肠前,拿出肠衣,放在温水里先浸泡半小时。

然后把肠衣的一头放在水龙头上,让清水在肠衣里过两遍,去掉上面的油筋,留下半透明的外膜,端部暂不扎紧。

肠衣清洗干净后,安到灌肠机的接口上。

5.灌肠
将灌肠机里放满肉,开机。

灌第一根的时候先灌肉,再在尾端打结,防止尾端有空气。

6.排气结扎
每灌装10厘米肉,用左手顺着肠衣挤压推进肉往前,使其紧密,用牙签在肠的四周都插洞。

每20-25厘米用棉线扎一段。

7.漂洗
灌好后,用锅烧热水,约40度左右,水里加入少量白酒,将灌好的香肠放入清洗表面的油脂后取出,控干。

也可直接用浸泡热水的毛巾擦拭干净。

8.晾晒烘烤
串挂好的香肠,放在阳光下曝晒,3小时左右翻转一次。

晾晒0.5~1天后,转入烘房烘烤。

温度要求50~52℃,烘烧24小时左右,即为成品。

9.保藏
贮存方式以悬挂式最好,在10℃以下条件,可保存3个月以上。

食用前进行煮制,放在沸水锅里,煮制15分钟左右。

六、预期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