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att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凝胶色谱联用系统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凝胶成像系统操作规程

凝胶成像系统操作规程

凝胶成像系统操作规程
为保证本系统正常工作,请使用者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则。

1、在熟悉仪器的基本性能和相关老师的指导下,开机使用。

2、仪器操作规程:
用酒精棉球将暗盒中的透视屏擦拭干净→将凝胶置于屏上(蛋白凝胶于白光屏,核酸凝胶于紫外屏)→调整CCD位置使凝胶置于视野合适位置后插上电源→打开电脑进入Labwork工作状态→打开相应的透射光源准备扫描→进入摄像状态,调整光圈和焦距扫描→用JPG格式文件保存图像→关闭光源,CCD电源和电脑→取出凝胶并用酒精棉球擦净透视屏→盖上防尘盖
3、注意DNA凝胶含有EB,操作时应戴手套。

并防止EB污染。

4、使用完后请在记录本上登记。

5 、凝胶成像系统电脑为图像扫描分析专用,不得作其它用途,不得修改电脑设置。

光散射仪操作规程

光散射仪操作规程

18角度激光光散射仪凝胶色谱操作规程1、开机前准备:水:屈臣氏蒸馏水,有机溶剂:色谱纯。

缓冲盐溶液:配置完成后过2层0.22um滤膜。

流动相需准备充足。

2、系统平衡:根据需要选择凝胶柱以及需要连接的检测器。

开启脱气机,泵、柱温箱、检测器以及电脑开关。

点击quick start pump进行流速设置,点击ASTRA进行实验方法设置。

提前一天将流速调至试验所需流速进行系统平衡,其中注意流动相过渡问题,待检测器冲平后可进行进样分析。

3、进样:第一针建议标准样品归一化处理,用于激光18角度校正,建议进样前进行该处理。

多糖需用3-5mg/mL分子量为五万以下的右旋糖酐进行激光,蛋白质以2-4mg/mL的BSA作为归一化样品。

所以样品离心后取上层清液过0.45um滤膜。

手动进样器扳至load状态进行进样,一般需进3-5倍进样环体积以清洗进样环,点击软件中运行后将进样器扳至Inject状态进行数据采集。

4、数据分析:数据采集后需进行定基线、峰等数据处理,依据实验需要提前实验数据。

所有数据可以通过图表中邮件中edit进行数据导出。

5、关机:色谱柱和系统清洗-流动相冲洗2-3个小时,根据流动相性质选择合适溶剂过渡,如缓冲盐流动相冲洗后需用万分之二叠代钠清洗一晚上后换20%甲醇冲洗足够时间后,进行色谱柱保存,关闭仪器电源。

实验完成后做好登记工作。

6、注意事项:粘度检测器内部管理非常细,耐压性差,仪器开机后配有自动保护功能,故而使用粘度检测器时需先开机后启动泵。

进样后需用进样针清洗接头对进样器进行清洗。

仪器配置:1)18角度激光检测器:DAWN HELEOS 103 - 109 Da, 分子尺寸10-500nm ,激光波长:658nm ;2)粘度检测器:ViscoStar II 1-3mL/min;4 - 60℃温度可调;池体积:33 μL/ bridge arm 必须在线测试,连接GPC;3)RI检测器:Optilab rEX绝对折光指数范围(RIU):1.2 - 1.8;4)柱温箱,脱气机等。

色谱光谱仪器操作规程(3篇)

色谱光谱仪器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引言色谱光谱仪器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成分的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环保等领域。

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安全运行,以下为色谱光谱仪器的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的准备1. 确保仪器电源正常,连接好所有管线。

2. 检查仪器各部件是否完好,如进样器、检测器、柱箱、汽化室等。

3.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样品、溶剂、试剂等。

4. 熟悉仪器的操作面板,了解各按键、旋钮的功能。

三、开机与预热1.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预热30分钟至1小时,使仪器达到稳定状态。

2.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柱温、汽化温度、检测温度等参数。

3. 打开载气(如氮气、氢气等)钢瓶总阀,调节减压阀开关,使输出压力在规定范围内。

4. 调节仪器上的载气调压阀,使柱前压达到分析工作所需压力。

5. 打开空气发生器电源,扭开氢气钢瓶阀门,调节氢气减压阀压力。

6. 调节仪器正面右下侧的针形阀,使空气压力和氢气压力符合实验要求。

7. 用点火枪点着FID的火焰,用玻璃片或铁片等冷的物体靠近检测器的盖帽,有水珠凝结表明点火成功。

四、样品分析1. 将样品溶液注入进样器,根据实验要求设置进样量。

2. 启动仪器,待基线稳定后开始分析测试工作。

3. 观察色谱图,分析样品中各成分的保留时间、峰面积等信息。

4.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色谱条件,优化分离效果。

五、关机与维护1. 分析工作结束后,关闭氢气钢瓶总阀和空气发生器电源。

2. 调低各路设定温度,使柱温箱、汽化室、检测器温度下降,待柱箱温度低于70℃时关闭仪器电源。

3. 关闭载气钢瓶总阀。

4. 清理仪器室的进样针、样品等物品。

5. 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洗进样器、更换滤头、检查管线等。

六、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 仪器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基础,熟悉仪器操作。

3. 注意仪器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实验结果准确。

4. 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

动态激光散射仪操作规程

动态激光散射仪操作规程

动态激光散射仪操作规程(Wyatt GPC/SEC - MALS)一试验前准备1溶剂准备水相体系准备:超纯水或配制其它盐溶液〜1L,并使用0.22um滤膜过滤(必须含0.02%NaN3抑菌剂)。

有机相体系准备:HPLC级溶剂;建议使用0.22um滤膜过滤(进口试剂视具体情况而定)。

2样品准备浓度配制(定量环lOOuL):分子量〜lOOOkda : 0.5 - lmg mL ;分子量〜lOOkda : 1 - 2mg/mL ;分子量〜lOkda : 3・5mg/niL ;分子量〜5kda : 5・lOmg/mL。

3检查仪器电路连接检查仪器电源线是否连接,电源开关、交换机(适用于信号连接通过网线的情形)是否打开。

二仪器系统开机及平衡操作1分别依次打开泵、柱温箱(设定温度)、进样系统(手动/自动进样器)、示差或紫外检测器、粘度检测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检测器电源及计算机。

待仪器正常开机后,打开工作站Astra软件。

2开启泵使用超纯水purge泵〜5min ;关闭purge阀。

冲洗系统。

待系统平衡完毕,使用最新配制的流动相冲洗系统。

(注:有机体系:直接使用流动相冲洗系统)3将其流速调至O.linL/miii (若接入粘度检测器,必须待粘度检测器进入工作界面才能开启泵的流速,且IP&DP处于purgeon);若系统中未接入GPC/SEC柱,可直接将流速调至0.1- l.OmL/min冲洗系统(无粘度检测器),示差检测器purge阀必须处于“Purge On"状态。

若系统中已接入GPC/SEC柱,则必须以O.lmVmiii的起始流速.每1-2分钟提高0.1ml 的速度将流速调整至0.4 - 0.5 mL/min,充分平衡系统;(注:为了使系统充分平衡,建议提前一天冲洗和平衡系统;第二天开始试验(水相系统)。

对于有机相体系,一般平衡时间在3 -12h)。

三试验操作及数据采集与处理1待系统充分平衡。

凝胶过滤色谱操作规程

凝胶过滤色谱操作规程

凝胶过滤色谱操作规程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仪器型号:Lc-10ADVP仪器厂商:日本岛津公司SHIMADZU启用日期:2005.3仪器组件:泵Lc-10ADvp、示差检测器RID-10A、控制器SCL-10Avp、柱温箱CTO-10ASvp可测项目:①适合水溶性物质(如蛋白质、多肽、多糖、DNA、RNA、水溶性的有机聚合物和其他水溶性大分子等)的分离和定量分析②水溶性多组份体系的分子量分布测定。

测试步骤:TSK 2500柱子,分子量测试范围3万以下。

TSK 4000柱子,分子量测试范围百万以下。

1.实验准备:换流动相瓶中水,超声10min赶走气泡,检查废液瓶等。

2.开稳压电源、电脑,打开仪器四组件的电源开关(检测器2500柱子开紫外,4000柱子开示差RID)。

3.赶气泡(一般更换流动相后需要赶气泡),打开泵的排液阀(逆时针旋转180度),(此步骤非常重要!)按LC-10AD面板上的purge键冲洗泵并赶气泡,等purge自动停止后(观察排液管中无气泡跑出),关闭排液阀(顺时针旋转180度),此过程一般需几分钟。

4.开启软件CLASS-VP,点击Instrument 1进入控制界面,在LC Setup Assistant-System页面点击组件图块,在跳出的Instrument Setup界面上编辑方法,主要是设置流动相流速、柱温箱温度和运行时间,设置完毕保存方法(一般不需修改,使用原来方法即可)。

点击快捷键Instrument on,使用该方法控制仪器。

5.示差检测器:点击快捷键RID R.flow on,等10min后再次点击RID R.flow off(即按钮弹起),再过10分钟,点击Balance RID(平衡示差检测器),注意整个流路的压力值(泵组件上的示数),与记录本上前一天的压力值对比(如压力值变化大,可能要清洗流路);紫外检测器:没有此步骤6.等炉温升到40℃,界面“ready”后走基线。

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与凝胶渗透色谱联用技术

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与凝胶渗透色谱联用技术

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与凝胶渗透色谱联用技术仪器组成:Wyatt DAWN HELEOS Ⅱ(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检测器)Wyatt ViscoStar Ⅱ(粘度检测器)Wyatt Optilab rEX (示差折光检测器)配一套Waters 515单元泵和柱温箱。

检测原理:光散射法是测定高分子物质重均分子量的绝对方法。

高分子溶液可视为不均匀介质,当光通过它时,入射光的电磁波诱导高分子成为振荡偶极子,并产生强迫振动作为二次光源发出散射光。

高分子溶液的散射光强度远远高于其溶剂,并且强烈依赖于高分子的分子量、链形态、溶液浓度、散射光角度和折光指数增量(dn/dc值)等基本参数,从而得到高分子物质的绝对分子量。

凝胶渗透色谱可将溶剂中的高分子物质按照分子量的大小依次洗脱出来。

利用光散射仪与凝胶渗透色谱联用技术,除了可以得到物质的平均分子量,还可以测得不同的高分子物质的分布及其相应分子量大小,并且不需要使用结构相似的标准样品做标准曲线。

在直接测定高分子物质的绝对分子量的同时,由于联用了粘度检测器和示差折光检测器,还可得到特性粘数、均方根旋转半径等重要参数。

应用:光散射强度与分子大小直接相关,凝胶渗透色谱能分离不同分子量大小的高分子物质,结合次两种特性,可得到许多重要信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众多研究领域。

第一,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的测定。

不需要标准品、校正曲线以及任何假设,即可直接求得高聚物、多糖、蛋白质等多种高分子物质的绝对分子量。

测定范围广泛,可达103~107,且采用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检测器,准确度高。

第二,多组分高分子物质的平均分子量及其相应组分对应的绝对分子量的测定。

不仅可以单机操作测定混合物质的平均分子量,还可结合凝胶渗透色谱分离技术,测定各个分子量不同的各个不同组分的绝对分子量。

第三,高分子物质的折光指数增量(dn/dc值)、均方根旋转半径(Rg)、第二维里系数(A2)等重要参数和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等多种不同分子量的测定,可得到分子的分枝程度等形态特征,研究高分子物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研究高分子物质的聚合与降解作用等。

激光散射仪操作规程

激光散射仪操作规程

激光散射仪操作规程激光散射仪是一种常用于粒子测量和粒子分析的仪器。

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以下是激光散射仪的操作规程。

1. 遵循安全操作规定:a. 在操作激光散射仪前,确保熟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定。

b.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和手套。

c. 在操作期间,保持仪器周围的区域整洁和无杂物,以防止事故发生。

d. 如果发生任何问题或意外,立即关闭激光散射仪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2. 仪器设置:a. 将激光散射仪放置在平稳的、无震动的表面上,并确保其稳定性。

b. 检查并确保所有电源和电缆连接正常,并处于良好状态。

c. 检查并确保光路各个组件的位置调整正确,包括光源、样品室和探测器。

3. 样品准备:a. 准备适当的样品,并确保其清洁和均匀性。

b. 根据需要调整样品的溶解浓度和测量体积。

4. 激光散射测量:a. 打开激光散射仪的电源开关,并逐个启动系统的各个模块。

b. 选择合适的激光波长和功率,并进行相关的调整。

c. 将样品置于样品室中,并根据需要调整样品的温度和压力。

d. 调整探测器的位置和参数,以获取所需的散射信号。

e. 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数据处理和分析:a. 在测量过程中,及时记录和保存测量数据。

b. 使用适当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c. 根据需要,进行数据的修正、拟合和比较,以获取所需的结果。

6. 仪器维护:a. 在操作激光散射仪前后,注意清洁仪器的外部表面,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定期维护。

b. 定期检查和校准激光散射仪的各个参数和组件,确保其性能和精度。

c. 在不使用激光散射仪时,及时关闭电源并妥善保管。

总之,严格按照激光散射仪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可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在操作前熟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定,并遵循相应的操作步骤和要求,对于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和保护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凝胶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

分离原理
自试样进柱到被淋洗出来,所接受到的 淋出液总体积称为该试样的淋出体积。
当仪器和实验条件确定后,溶质的淋出 体积与其分子量有关,分子量愈大,其 淋出体积愈小。
实验部分
直接法:在测定淋出液浓度的同时测定 其粘度或光散射,从而求出其分子量。
间接法:用一组分子量不等的、单分散 的试样为标准样品,分别测定它们的淋 出体积和分子量,则可确定二者之间的 关系。
凝胶渗透色谱法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基本原理 实验部分 演示实验
基本原理
➢ 1964年,由J.C.Moore首先研究成功。
➢ 不仅可用于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和鉴定, 而且可以用来分析化学性质相同分子体 积不同的高分子同系物。(聚合物在分离 柱上按分子流体力学体积大小被分离开)
基本原理
校正原理
聚合物中能够制得标准样的聚合物种类并 不多,没有标准样的聚合物就不可能有校正曲 线,使用GPC方法也不可能得到聚合物的相对 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对于这种可以 使用普适校正原理。
普适校正原理
由于GPC对聚合物的分离是基于分子流体力学体 积,即对于相同的分子流体力学链的流体力学体积相同:
填料(根据所使用的溶剂选择填料,对填料最基本的 要求是填料不能被溶剂溶解):交联聚苯乙烯凝胶 (适用于有机溶剂,可耐高温)、交联聚乙酸乙烯酯 凝胶(最高100℃,适用于乙醇、丙酮一类极性溶剂) 多孔硅球(适用于水和有机溶剂)、多孔玻璃、多孔 氧化铝(适用于水和有机溶剂) 柱子:玻璃、不锈钢
检测系统:
实验部分
溶剂的选择:
✓ 能溶解多种聚合物 ✓ 不能腐蚀仪器部件 ✓ 与检测器相匹配
实验部分
色谱柱对于多分散聚合物的分离作用是 基于体积排除机理,与分子量没有直接 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yatt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凝胶色谱联用系统操作规程
(Wyatt GPC/SEC –MALS)
一试验前准备
1 溶剂准备
水相体系准备:超纯水或配制其它盐溶液~ 1L,并使用0.22um滤膜过滤(必须含0.02%NaN3抑菌剂)。

有机相体系准备:HPLC级溶剂;建议使用0.22um滤膜过滤(进口试剂视具体情况而定)。

2 样品准备
浓度配制(定量环100uL):
分子量~1000kda:0.5 - 1mg/mL;分子量~100kda:1 - 2mg/mL;
分子量~10kda:3 - 5mg/mL;分子量~5kda:5 - 10mg/mL。

3 检查仪器电路连接
检查仪器电源线是否连接,电源开关、交换机(适用于信号连接通过网线的情形)是否打开。

二仪器系统开机及平衡操作
1 分别依次打开泵、柱温箱(设定温度)、进样系统(手动/自动进样器)、示差或紫外检测器、粘度检测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检测器电源及计算机。

待仪器正常开机后,打开工作站Astra软件。

2 开启泵,使用超纯水purge泵~5min;关闭purge阀。

冲洗系统。

待系统平衡完毕,使用最新配制的流动相冲洗系统。

(注:有机体系:直接使用流动相冲洗系统)
3 将其流速调至0.1mL/min(若接入粘度检测器,必须待粘度检测器进入工作界面才能开启泵的流速,且IP &DP 处于purge on);
若系统中未接入GPC/SEC柱,可直接将流速调至0.1 – 1.0mL/min冲洗系统(无粘度检测器),示差检测器purge阀必须处于“Purge On”状态。

若系统中已接入GPC/SEC柱,则必须以0.1ml/min的起始流速,每1-2分钟提高0.1ml的速度,将流速调整至0.4 – 0.5 mL/min,充分平衡系统;
(注:为了使系统充分平衡,建议提前一天冲洗和平衡系统;第二天开始试验(水相系统)。

对于有机相体系,一般平衡时间在3 -12h)。

三试验操作及数据采集与处理
1 待系统充分平衡。

逐步调整流速至试验流速;调节示差检测器的Purge阀处于处于“Purge Off”状态;待信号稳定后,归零(Zero);粘度计(Visco Star)的操作方法见附件。

待基线稳定。

2 在Astra软件中调用相应的试验模板(推荐使用安装工程师创建的
Template/Method);点击Experiment- Run(此时,软件出现“waiting for……对话框”);
(注:单针进样调用模板的基本操作如下:
File – New – Experiment from Template/Method – My Templates/methods;选择相应试验Tempalte/method。

自动进样器进样调用模板的基本操作如下:
File – New – sample set Template/blank sequence – My Templates/method;选择相应试验Template/method。


3 进样,并将进样阀由load转至inject状态。

将已配制样品,通过进样系统进样。

(注:样品必须使用0.22um或0.45膜过滤或离心处理。

样品尽可能使用流动相配制)。

4 数据采集。

一旦进样系统进样。

Astra软件自动开始采集数据;当数据采集完毕;软件根据事先设定时间运行至停止。

也可采用手动停止的方式:Experiment – Stop。

5 数据保存。

待数据采集完毕。

依次点击File –Save as... ;命名文件。

6 数据处理。

其流程为:
Baselines – peaks – dn/dc输入(且normalise)–查看report。

注:(若该Template/Method中,已使用< 50kDa标准样品(例如BSA、dextran)在该体系下normalize,则不需要重复进行该操作)。

7 查看report。

四关机操作
1 关闭激光检测器、紫外检测器;调节示差检测器、粘度检测器purge阀处于“On”状态。

充分冲洗系统;水相体系:使用流动相充分冲洗系统;待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逐步降低流速至零;流动相更换为0.05%NaN3冲洗柱子至少50mL(一根柱子),然后摘下柱子,拧堵头,收起,备用;
2系统保存液:使用超纯水冲洗系统(一般3 –12h)。

最后使用10 –50%甲醇或乙醇水溶液冲洗系统(不能冲洗GPC柱子)。

3 关闭所有仪器电源开关。

注意事项
1对于样品处理、溶解要严格按照要求
2 样品和溶剂都要严格过滤
3 示差结构特殊,不要忘记打开PURGE冲洗
4 替换溶剂要注意溶剂之间的互溶性。

5 泵流速升降一定要慢,否则会造成柱子的损坏。

柱子为耗材,不再保修范围之内
6 做单机实验最好选择进口滤头,国产滤头易破,会造成管路堵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