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概念

合集下载

【生物】生态系统重要知识汇总

【生物】生态系统重要知识汇总

【生物】生态系统重要知识汇总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名词: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互相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语句: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系统:潮湿或比拟潮湿的地区;物种多,植物以乔木为主,树栖攀援动物多,种群密度稳定,群落构造复杂稳定。

4、草原生态系统: 年降水量少的地区;物种少,植物以草本为主,善跑或穴居动物多,种群密度易变,群落构造一般不稳定。

5农业生态系统: 农作物种植区;作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大,群落构造单一而不大稳定,植物主要为农作物,人为作用突出。

6、海洋生态系统: 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 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m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7、淡水生态系统: 浅水区为水生和沼泽植物,深水区表层为浮游植物,主要有浮游动物、鱼类和底栖动物。

二、生态系统的构造名词:1、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在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事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络,叫做~。

3、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互相交织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

语句:1、生态系统的构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矿物质等),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

3、消费者: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4、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

第二章 生态系统

第二章 生态系统

(4)营养信息 )
营养信息由食物和养分构成。通过营养 营养信息由食物和养分构成。 交换的形式, 交换的形式,可以将信息从一个种群传递给 另一个种群。 另一个种群。食物网和食物链就是一个营养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
第二节 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一、生态平衡
1.概念: .概念:
在一定时期内,系统内生产者、 在一定时期内,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 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内的 能量流动和物质平衡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 能量流动和物质平衡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 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 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
(3)行为信息 )
有些动物可以通过特殊的行为方式向同 伴或其他生物发出识别、挑战等信息, 伴或其他生物发出识别、挑战等信息,这种 信息传达方式称为行为信息。 信息传达方式称为行为信息。 如蜜蜂通过舞蹈告诉同伴花源的方向、 如蜜蜂通过舞蹈告诉同伴花源的方向、 距离等,人类的哑语也是一种行为信息方式。 距离等,人类的哑语也是一种行为信息方式。
第二章 生态系统
30年代(1935年 30年代(1935年)英国植物学家坦 年代 斯莱(A.G.Tansley)提出,50年代广 斯莱(A.G.Tansley)提出,50年代广 泛传播,60年代成为生态学研究核心。 泛传播,60年代成为生态学研究核心。 年代成为生态学研究核心
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2.物质循环 .
生物要满足机体生长发育、 生物要满足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的 需要,需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 需要,需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这 些物质进入有机体后经传递、代谢和分解后, 些物质进入有机体后经传递、代谢和分解后, 又重新回到环境中,这一过程称为物质循环。 又重新回到环境中,这一过程称为物质循环。

第二章 生态系统

第二章 生态系统



五、生态系统的功能
三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一)能量流动
地球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着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能量输入 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食物是光合作用固定和储存的太阳能,化石 燃料则是过去地质年代固定和储存的太阳能。 光合作用是植物固定太阳能的惟一有效途径,其全过程很复 杂,包括100多步化学反应,但其总反应式却非常简明: 6CO2+12H2O→C6H12O6+6O2+6H2O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分子的植物被称为“自养生物”, 主要是绿色植物。其他生物靠自养生物取得其生存所必须的食物分 子,这些生物称为“异养生物”。它们无法固定太阳能,只能直接 (如食草兽)或间接(如食肉兽)从绿色植物中获取富能的化学物 质,然后通过“呼吸作用”把能量从这些化学物质中释放出来。
4.磷循环
生态系统中磷是生物的重要营养成分,主要以磷酸盐(PO43- HPO42-)的形式存在。磷是携带遗传信息DNA的组成元素,是动物 骨骼、牙齿和贝壳的重要组分。 生态系统中的磷具有不同于其他元素的特点: 1、它全部来源于岩石的风化作用,经破碎、溶解在土壤水中, 被植物吸收。但生态系统中可利用的磷很少,因为磷酸盐难溶于水, 地球上含磷的岩石也不多。因此,在许多土壤和水体中,缺磷常常 是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素。另一方面,水体中磷的过度增加又可能 引起富营养化。 2、它在循环过程中和微生物的关系不像碳和氮那样大。生物 死亡后,躯体中的磷酸盐逐渐释放出来,回到土壤和海洋中去。 3、磷不进行大气迁移,因为在地表的温度和压力下,磷及其 化合物不以气态存在。虽然磷酸盐的颗粒能被风吹扬至远距离,但 它并不是构成大气的组分。 动物从植物或其他动物中获取磷,其排泄物和遗体腐解后,其 中的磷酸盐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最终在海底成为含磷沉积岩。

生态系统(概念与结构)

生态系统(概念与结构)

生态系统保护的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典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
推广生态农业
通过采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
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废弃物处理和 资源回收利用,改善环境质量。
生态系统(概念与结构 )
https://
REPORTING
• 生态系统概述 • 生态系统的概念 • 生态系统的结构 • 生态系统的类型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保护
目录
PART 01
生态系统概述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物质循环
水循环
水在生态系统内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 下渗透等方式进行循环。
碳循环
碳在生态系统内以二氧化碳、碳酸盐和有机物的 形式进行循环。
氮循环
氮在生态系统内以氮气、氨、硝酸盐和有机物的 形式进行循环。
信息传递
物理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声音、光、温度 等物理因素可以传递信息。
化学信息
生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 素、信息素等,可以传递信息 。
太湖、洞庭湖等。
海洋生态系统
分布与特点
海洋生态系统占据地球表面的71%, 具有水域广阔、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等特点。
结构与功能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水、海底地形、 海洋生物和微生物等多个组成部分, 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 生态系统的平衡。海洋生态系统具有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 能,同时对于调节全球气候和维护生 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考点

生态系统考点

生态系统考点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指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3)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一般来说,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

(4)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

主要有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特点是循环流动,反复利用。

(5)生物富集:有毒物质会随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也叫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虽然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

二、生物圈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

重点一什么是生物系统1.下列各选项中,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梵净山上所有的树木B.赤水河中所有的鱼儿C.一个沙滩上的阳光、沙子、空气等无机环境D.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符合题意。

故选D。

2.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剿灭劣V类水”的动员令,推动“五水共治”向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食物链与食物网
1、概念
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 状顺序称为食物链。如: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食草性鱼类→食肉性鱼类。
植物→蝴蝶→蜻蜓→蛇→鹰。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反之亦 然。
生物扩大
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个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 生物体内来自环境的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 化合物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3、呼吸量(R): 指生物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中消耗 的全部能量。
4、生产量(P): 指生物在呼吸消耗后净剩的同化能量值,它 以有机物质的形式累积在生物体内或生态系统中。对于植物来 说,它是净初级生产量。对于动物来说,它是同化量扣除呼吸 量以后的净剩的能量值 。
二、 营养级位之内的生态效率 (一)同化效率
同化效率 = 被植物固定的能量 / 植物吸收的日光能 = 被动物吸收的能量 / 动物摄食量 即 Ae = An / In; (n 是营养级数)
同化效率:肉食动物>植食动
(二)生长效率
组织生长效率= 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 n营养级的同化量 即 TGe = NPn / An
生态生长效率= 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 n营养级的摄入量 即 EGe = NPn / In
1、生产者:绿色植物、蓝绿藻和光合细菌 2、消费者:包括杂食动物、寄生生物
食草动物(一级消费者)
食肉动物(二级消费者)
大型食肉动物或顶级食肉动物(三级消费者) 3、分解者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 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 和蚯蚓。
4、非生物环境 • 无机物质 • 有机化合物: 如蛋白质、糖类脂类和腐殖质。 • 气候因素

生物地理学-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地理学-生态系统的概念

兔的食 物增加
兔数量减少
兔因饥 饿死亡
兔吃少 量植物
植物增加
兔数量增加
兔吃大 量植物
植物减少
兔与植物种群之间的负反馈环
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化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总是从比较简单的结构向复杂结构状态发展,最后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 动态特征
动态特征
在一个水源充足的相对孤立的池塘中,鱼、水草、池塘环境构成一个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的稳态结构。这一系统在维持结构稳定的调节中会慢慢释放出破坏原有结构的无组织力量,如鱼的新陈代谢,水草的光合作用,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是生态结构在维持自身稳定的调节中释放出来的,它们不断沉积造成池塘的沼泽化,水越变越浅,使得鱼、水草不适应环境。这时,旧结构就要让位于蛙类和芦苇等沼泽带的生态结构。这就是生态结构的转化。
等的发展,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定生态环境的变化。
03
空间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放射性同位素
发展背景:
02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20世纪 60年代以来,成为 国际上生态学研究的焦点。
01
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结构特征
生物成分
它们都是生态系统
英国学者坦斯利(Tansley)于1935年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生物和环境的不可分割性。 生态系统研究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加,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04
随着世界工农业的发展,出现了举世瞩目的世界性问题,如人口增
稳定平衡的特征
1924年,捕食兽几乎被杀绝。果然,在很短的时期内鹿的数量猛增到十万只。然而,结果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十万只鹿几乎把森林吃光,大批鹿饿死了。整个系统迅速趋于另一种结构;森林毁灭,鹿和捕植物的速度;鹿被吃掉的数量和鹿的繁殖速度大致相同;捕食兽维持在鹿群刚好养活它们的水平上。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系统的稳态结构。离开这种稳态,整个系统就解体了。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及结构[知识网络结构和知识点归纳]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一)生态系统的概念要素1、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区域特征)2、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组成成分)3、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功能特征)4、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二)生态系统的类型1、分类2、主要类型特征3、湿地生态系统(1)范围:沼泽、湖泊、河流、河口、滩涂、红树林、珊瑚滩等(2)生物资源丰富,生产力高。

如我国湿地植物2750种,其中高等植物1380种;动物1500种,其中水禽250种、鱼类1040种(淡水鱼500种,占世界淡水鱼物种数80%)。

(3)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功能(4)提供粮食、肉类、鱼、药材、能源、水源、工业原料等(5)湖沼海岸风光4、城市生态系的特点(1)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范畴(2)人既是系统的组成之一,又起着支配作用(3)自身脆弱,对其他生态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4)能对其他生态系统造成干扰和冲击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成分1、生态组分的类别2、三大功能类群的代谢方式及地位3、生态成分之间的关系(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指功能类群间以营养为纽带的结构联系2、营养结构形式(1)食物链:生物之间单方向食物连结(2)食物网:生物之间多方向食物连结3、营养级(层次)(1)食物链中每个环节的生物(2)同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相同资源(3)生产者为I级,食草动物为II级,小型食肉动物为III级(4)大型食肉动物可能占有多个营养级(5)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越过5级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重点、难点、拓展知识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从空间结构来考虑,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有分层现象。

各生态系统在结构布局上有一致性。

上层阳光充足,集中分布着绿色植物或藻类,有利于光合作用,故上层称为绿带,或光合作用层。

在绿带以下为异养层或分解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恢复的重点是尽可能恢复河流 形态的多样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 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
复创造条件
3、生态工程学 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以达到双方受益的可持续生态系统 的设计方法
4、生态水利工程学
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分支,是研 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 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及可持续 性要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
河流生态工程的任务主要是:河流 水文条件和地貌特征的恢复或改善。 其标志则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提高。
生态系统概念
1、生态系统 指在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植物、动 物、微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能量、 气候、基质与介质、物质代谢原料)组 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量交换和 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复合体。
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主体。水是生态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然河流生态系统
由河流及其串联起来的湖泊、湿地、 沼泽、水塘、洪泛区等组成的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