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课件

合集下载

《苏幕遮》公开课优秀ppt课件

《苏幕遮》公开课优秀ppt课件

课件•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拓展:相关文化与历史•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目录•跨文化对比:东西方遮幕艺术•课堂互动环节01课程介绍与背景《苏幕遮》简介《苏幕遮》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词调,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而广受喜爱。

该词调起源于唐代,发展至宋代达到高峰,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寄托怀抱的重要载体。

《苏幕遮》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及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精通音律,创制慢词,对后世影响深远。

时代背景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空前,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此时达到高峰。

文学地位与影响《苏幕遮》作为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该词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苏幕遮》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研究,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02文本解读与赏析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将读者带入到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中。

篇章结构清晰,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描写不同时节的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如“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等,营造出浓郁的秋意和凄美的氛围。

运用色彩和画面的对比,如“山映斜阳天接水”与“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对比,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和细腻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和共鸣性,能够引发读者对生命、时光、亲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苏幕遮PPT课件完整版

苏幕遮PPT课件完整版

2.词的下阕词人抒发了什么感情?他抒发感情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对应考点:考查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下阕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抒情方式含蓄蕴藉。 “吴门”和“汴京”, 通过荷花一景引起两地之别的感受;分述家乡的“渔郎”和汴京的“我”,之后又回 到梦中的荷花结尾。写景抒情精工细致,匠心独运。上阕有景无人,处处写实; 下阕又画活全局,意境全开;“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朋友,却写渔郎 是否思念自己,运用反客为主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在追问中 透出浓浓的乡愁。字里行间从容恬淡又夹着苦涩,确实非常人所能。
积累 ——生活中的素材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望阙云遮眼, 思乡雨滴心。”……读着这浓浓的乡愁,渐渐沉醉于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沉 醉于这跨越千年时空距离而永不改变的对故乡的牵挂。因为有了时空的距离, 诗人的乡愁更加动人心魄。斗转星移,海枯石烂,时间的距离将乡愁酝酿成一 坛陈年老酒,越久越香醇。斟一杯,细细品味,跨越千年时空的思念,如“沉睡 不消残酒”,挥之不去。人老思故乡,禽老思巢穴。无论你身处天涯海角,还是 你拥有高官厚禄,你都挣不脱心中牵引的、与故乡紧紧相连的丝线,这丝线便 是深厚的乡愁。
[精析· 文本] 1.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阕之间感情 的是哪个意象? [对应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这两句描写的环境非常安
静。三、四句出现鸟叫,并点出昨夜下雨,并有动景——鸟雀的动作,表示晴 天到来,气氛轻松愉快。五、六句清秀的工笔细描,极具形态又仿若音乐在耳。 以荷花形态动作的轻快结束上阕。 下阕抒情相对上阕缠绵备至。 用“荷花”作为联 系上下阕的意象,用词精工细腻,耐人寻味。此时以低问家乡渔郎是否思念自 己以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后两句写进入梦中,让人感到层次分明, 余韵悠然。

《苏幕遮》(周邦彦)完美版ppt课件

《苏幕遮》(周邦彦)完美版ppt课件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 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 故乡。
全诗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 境深远。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 小楫轻舟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 情向往中,也能依稀地感到作者对官 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 活的向往。
10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 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 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 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 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开始由叶上水珠在风中滚动,扩大到水
面上无数的碧荷在微风中摇曳,最后远望
整个池塘,仿佛摄影一般。
6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 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 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 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 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者寥寥数语,就把荷花写的出 神入化,这不得不令我们惊叹,特 别是一个“举”字,立刻让读者联 想到荷茎在用力托着一个亭亭玉立 的少女一样,使荷叶有了生机,有 了神韵。难怪王国维称之说“真能 得荷之神理者”。
上片主要写了什么时间的景物, 有哪些意象?
五月份左右·雨后的早晨 沉香 鸟雀 荷叶 初阳 宿雨
4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 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 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 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 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用了哪些手法?
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 性化,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 灵动的神态; “窥言语”把鸟儿东 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以动衬静。
5
此句写荷有什么特点?
苏幕遮

《苏幕遮》精品课件

《苏幕遮》精品课件
“故乡”四句:写作者今日长居长安,其实是写思归。 “五月”一句:写五月渔郎,这是虚写思乡之情。 “小楫”二句:写梦回荷塘,这是虚写归梦。 总之,本词由现实到故乡到梦境,由己及人,虚实结合地表达了思乡之 情、归乡不得的无奈、羁旅飘泊(仕途)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写 燎香消暑---沉闷 景
神态,也显示出作者的闲适心态与生活情趣。 (2) 周邦彦《苏幕遮》中, “水__面__清_圆____一,一__风_荷__举____。”
深得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构图
的精髓。 (3) 周邦彦《苏幕遮》中,“_小__楫__轻__舟____梦,入__芙__蓉__浦____。”
写诗人归心似箭,梦中都乘舟回到魂牵梦萦的西湖边。
思考:试分析“荷之神理”体现在哪里。
“美成《苏幕遮》词,‘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 之神理者。”
——王国维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思考:试分析“荷之神理”体现在哪里。
“清圆”可见雨后荷花清新饱满之态
视觉
“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
上片思考
1.词的上片写景,描绘了哪些景物?出现了哪些意象? 2.这些景物构成了几幅画面?从感官上来讲,词人是从 几个角度来描写这些画面的? 【答案】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 画面:沉香袅袅、鸟雀欢叫、初阳照荷、宿雨新干、风荷出水,整幅画面 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燎沉香,消溽暑。 (嗅觉)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听觉)
下片抒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是什么触 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愁?词中情和景关系是什么?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

《苏幕遮》周邦彦PPT精品课件

《苏幕遮》周邦彦PPT精品课件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不说自己思念鄜州家中的妻子 儿女,却反写妻子在家中思念自己, 来表达浓烈的思念之情。
检测案
背诵评分标准
1、准确、流畅(1分) 2、富有节奏和感情(1分) 3、整体效果好(1分)
2、名句默写。(4分)
对写法
《 苏 幕 遮 》 (周邦 彦)课 件(29 张PPT)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妙在不直说自己冬至日形单影只地 思念家中的亲人,而是通过想象家中亲 人深夜难眠念叨自己这个“远行人”, 来表达自己思家的复杂细腻情感。
《月夜》 杜甫
《 苏 幕 遮 》 (周邦 彦)课 件(29 张PPT)
拟人
呼:更显人性化, 突出鸟雀欢快的叫 声和呼朋引伴的神 态。
把鸟儿们东 张西望的神 态表现得活 灵活现。
鸟雀呼晴
《 苏 幕 遮 》 (周邦 彦)课 件(29 张PPT)
侵晓窥檐语
《 苏 幕 遮 》 (周邦 彦)课 件(29 张PPT)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王国维
2、把上片和下片联系起来的是哪个意象?请 说说你的理解。(2分)
3、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品味它的精妙之处。 (2分)
《 苏 幕 遮 》 (周邦 彦)课 件(29 张PPT)
《 苏 幕 遮 》 (周邦 彦)课 件(29 张PPT)
1、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 了哪些画面?(3分)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 荷叶、水面、荷花。
(眼前的风荷)使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 回去啊?我家本在苏州,却长久地客居汴京。又是一 年五月天,故乡的伙伴们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 我在梦中回到了曾经嬉戏玩耍的荷花塘……

苏幕遮(范仲淹)公开课ppt课件

苏幕遮(范仲淹)公开课ppt课件

思考《苏幕遮·怀旧》所表达的情 感和主题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
价值
引导学生探讨诗歌如何启迪心灵、 陶冶情操、培养气质
鼓励学生通过诗歌创作和朗诵,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和资源
推荐阅读范仲淹的其他诗歌作品,如《岳阳楼记》等 推荐阅读中国文学史上的其他经典诗歌作品,如唐诗、宋词等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网站,如诗词鉴赏网、古诗文网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范仲淹生平及成就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
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和文学创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仲淹在政治上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关心民生疾苦,积极 推行新政。
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
意境深远
通过意象的组合和叠加,营造出一 种深邃、悠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 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秋景之中。
情感渗透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意象之中, 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厚,让读者 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 人的情感世界。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比喻贴切
对比强烈
诗中运用了多处比喻,如“山映斜阳 天接水”将山比作斜阳下的倒影,形 象生动地表现出秋色的绚丽多彩。
《渔家傲·秋思》等词作欣赏
词作背景
介绍范仲淹创作《渔家傲·秋思》等词 作的历史背景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词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心境。
艺术特色
分析范仲淹词作的艺术特色,如意境 深远、语言优美等,让学生领略作者 高超的文学艺术造诣。
词作内容
解读《渔家傲·秋思》等词作的内容, 包括描绘的景象、表达的情感等,让 学生感受作者细腻的情感世界。

《苏幕遮》课件(19张PPT)

《苏幕遮》课件(19张PPT)
周邦彦
走 近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妙解音律, 善于作词,他的词富艳精工,

自成一家,有“词家之

冠”“词中老杜”之称。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
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
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周
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
响力的婉约派词人。技法上成
为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
思乡之情
赏读
深 乱 荷
入叶 池罗 中裙 看一

不色 见裁 ,,

闻芙
歌蓉 始向 觉脸

有两
人边
来开
。。
上片(写景)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思考: 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沉香、鸟雀、荷叶、初阳、宿雨、水面、荷花。 2.从感官上来讲,词人是从哪三个角度来描写的? ·燎沉香,消溽暑。(嗅觉)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听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视觉) 3.这些意象归类后构成了几幅图?
哪些字用得好?
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中,“呼”“窥”“语”三 字运用精妙,请赏析。
(1)明字义: 呼,呼唤。窥,窥视。语,说话。
(2)作描绘: “呼”表现出鸟雀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极具神采。 “窥”表现出鸟雀东张西望的神态,活灵活现。 “语”字则写出了鸟雀因天放晴的欢快之态,生动而有风致。
——旅。旅居,客居之意。旅居外地,只能像一个没根的浮 萍一样漂泊,缺少一种归属感。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4、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作 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用设问反写不知 旧友是否忆我,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 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以梦作结,由实入虚,使词 人的思归之心得到片刻满足。

《苏幕遮》(课件)

《苏幕遮》(课件)
总结:上片调动了嗅觉、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
故乡遥,何日去?
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他的家乡在钱塘,那里有 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于是词人喃喃自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 去呢?
• 思考: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是 表达思乡之情的?
•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
思乡
三字体现作者的思乡
遥 从杭州到开封,在古代确实有种路途迢迢,
山水阻隔的感觉。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慨叹:
何日去?
久 作者离开家乡时间太长了,所以乡愁很浓。我觉 得在这里“久”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更多的是 一种心理感觉。当你对一个地方厌倦了,即使时间不 太长,也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久”可包看出作者 已萌生了归去之意思。


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感 ,梦入芙蓉浦。

全词押“u”韵,节拍如下: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再读文本,读通文意
知人论世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至公元1086年(宋哲
宗元祐元年)之间,当时周邦彦一直客居京师,周邦彦本以太学生 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 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作《苏幕遮》
苏幕遮 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云雾敛”“鬓云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家里的人深夜不能入睡,说着远行人, 其实是表明远行人对家人的思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描写荷花的名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 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 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 ——【爱莲说】周敦颐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古风(其二十 六)】 李白
王国维曾评:‚美成《青玉案》词,‘叶上
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
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
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
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
忘,似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
周词以雕刻取胜,但这首
《苏幕遮》,却是‚清水出芙
蓉,天然去雕饰‛,在周词中
可算是少数的例外。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 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 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诵读感知
请大家放声朗读全词,读出词的韵 味与情感。 读通:口述全词内容,理清思路。 朗读明情:理清情感变化。 理解背诵。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
月夜
今夜鄜州月, 遥怜小儿女, 香雾云鬟湿, 何时倚虚幌,
杜甫
闺中只独看。 未解忆长安。 清辉玉臂寒。 双照泪痕干?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 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
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
苏 幕 遮
周 邦 彦
衡南二中 王余芳
周邦彥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
县,深切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
为他词作的重要题材。
精通音律,能自度曲,曾替朝廷管理音乐。
著有《片玉集》,也称《清真集》。
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 律,被称为‚词中老杜‛,技法上成为婉约 词的集大成者。
风 荷
2、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那么他 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
五月渔郎相忆否?
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
五月渔郎相忆否
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用设问反写不知
旧友是否忆我,不仅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
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而且不落俗套。
‚诗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髓。
——简约的构Leabharlann 美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一一‛:荷叶在水面上
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
低起伏,颇具层次感。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风‛造成左右摇摆的力 ‚举‛代表向上的力 荷茎修长挺拔、英姿 飒爽,在风中‚举‛,具 有动感,尤见精神。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稍慢 低沉 欢快 声音清脆 情绪饱满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语势连贯 中音中速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放慢速度 慢速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喃喃自语 缓慢而深情
1、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 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 关系,联系两片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哪个意象?
的江南,渔郎的轻舟上……
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全诗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小楫轻舟
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也能依
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
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写游子的思乡情结,写景写人写情写
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
思乡之苦隐藏在清圆的荷叶下,遗忘在五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