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3《参与旅游环境保护》word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地理人教版选修3素材: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地理人教版选修3素材: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Word版含答案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创造价值最多的新兴的、独立的复合型产业。

有无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该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景区中的具体贯彻和应用。

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景区旅游资源特色的存在是旅游景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旅游资源是有限的,旅游活动造成环境破坏和地方特色逐渐消失,实质上就是对旅游资源的消耗。

景区发展必须保护好旅游资源,使其可持续发展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旅游景区环境与旅游景区的关系可视为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

保护好旅游环境,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过来,又可促进旅游景区环境向好的方面转化,如此反复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旅游景区环境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亿万年的自然和人类演变过程而得以保存下来的、具有价值的珍贵资源,对它们的保护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而且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分析造成旅游景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一)旅游环境破坏的自然因素旅游景区环境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必然会促使旅游环境产业的发展变化,根据大自然发展的影响程度和速度,可分为突发性破坏和缓慢性破坏两种情况。

1.突发性破坏突发性破坏是自然界中突然发生的变化,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海啸、洪水、泥石流、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

会突然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自然面貌,毁掉部分或全部的旅游资源和环境。

例如: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因1999年9月21日的大地震而受到严重破坏,日月潭风景区由于接近此次强烈地震的震中,而被震得面目全非,湖中光华岛上的观景台、凉亭倒塌,月老塑像基座腰折倒在乐砾上,等等。

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同步测试-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3旅游地理

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同步测试-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3旅游地理

2021年 4 月 3日 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南平高级 高二地理 班级: 座号: 姓名:一、单选题1.现在许多景区建有索道,下列对旅游区建索道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索道有损于风景区的自然美,会破坏背景环境B .索道可减少游客体力消耗,缩短旅游时间,改善景区接待能力C .索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D .索道安全、省力、省时,建设投资少、见效快,比修建盘山公路优越2.做合格的现代游客的正确说法是A .外出旅游就是为了娱乐,不管其他B .旅游者的合理行为对于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双重意义C .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是旅游管理部门的责任,与游客无关D .游客的正常活动,不会影响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3.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②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③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④禁止在旅游地建设任何工程 ⑤开展绿色旅游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⑤C .①②④⑤D .②③④⑤4.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 )A .为图方便随地乱扔垃圾B .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C .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D .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5.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对环境质量的普遍重视 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生态学的发展为生态旅游提供了理论依据 ④人类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6.我们外出春游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采摘几朵美丽的鲜花放在家中观赏B .把用过的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带回家中并送到废品收购站C .见到有人在景区刻画名字留念,主动前去制止D .遇有草地多走几步路绕过去继续观光7.“绿色旅游”是指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远离喧嚣与污染,亲近大自然,并能获得健康精神情趣的一种时尚旅游,提倡不仅要让大自然更绿,也要让人的心更“绿”。

据此完成下题。

倡导“绿色旅游”则要求旅游开发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哪几类项目的建设( ) ①污水处理 ②垃圾收集和处理 ③游客休憩地 ④新的旅游设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练习):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有答案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练习):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有答案

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基础巩固1下列现象中,属于扰乱社会秩序的是( )A.旅游者随意践踏、触摸、拍照B.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过度开发C.旅游者的捕猎和采集贝壳、珊瑚等活动D.旅游者的活动占据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解析:人流、车流过度聚集引起的交通堵塞,旅游活动占据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公共设施,旅游经营者的违规经营,都可能扰乱当地的社会秩序。

答案:D2下列旅游行为不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的是( )A.驾驶汽油机游艇游览太湖B.在北京植物园采摘鲜花C.在南京中山陵风景区音乐台举办小型音乐会D.在华山顶建造“封神演义宫”解析:A、B、D三项中的行为均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

答案:C3旅游者在景点内乱刻、乱画、乱写会造成( )A.环境污染B.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C.对背景环境的破坏D.对文物古迹等的破坏解析: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会造成污染;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等会破坏动植物资源;乱刻、乱画、乱写是缺少社会公德的表现,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了直接的破坏。

答案:D4旅游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发展交通造成的垃圾B.旅游饭店产生的垃圾C.旅游者乱抛的垃圾D.旅游区动植物形成的垃圾答案:C5大量旅游者拥入旅游区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占据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②给当地居民带来心理压力③使生活物品的供应趋于紧张④给当地居民造成经济压力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旅游活动中会出现各种环境问题,其中包括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必然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

例如,旅游者的活动占据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使生活物品的供应趋于紧张等。

答案:A6旅游活动对古迹的影响是( )A.根据永续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B.只有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才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C.旅游规模不超过旅游环境承载量时,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D.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解析:旅游者的足踏、触摸、呼吸和体温等会对旅游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三同步练习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三同步练习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旅行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同步练习(人教版选修3)读以下图,达成 1~ 2 题。

1.图中反应出旅行景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固体荒弃物污染④噪声污染⑤土壤污染A.①② B .①③ C .①④D.③④ ⑤2.以下解决污染的主要举措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改用环保车如电瓶车B.对旅行者发放垃圾袋C.把垃圾运往旅行区外集中办理D.严禁发展旅行交通北海银滩沙质是高品位的石英砂,为国内外所稀有,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秀沙滩” 。

20 世纪 90 年月初,这片海滩的中区正式开发,供给旅行服务。

以后,银滩的沙质明显变灰变黑,本来缓和的潮间带沙岸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造成沙岸萎缩和变黑。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政府于2002 年 12 月初公布通知,将全国4A 级景区北海银滩公园内33 幢建筑物所有拆掉,还滩于海。

据此回答3~ 4 题。

3.造成沙岸萎缩和变黑的直接原由是()A.人工建筑搅乱了海岸沙岸自然发育过程B.大海资源拥有特别性和复杂性C.跟着旅行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加剧D.人类对北海银滩的开发利用缺少科学论证4.公园内33 幢建筑物所有拆掉,还滩于海是由于()①过多人工建筑改变了海水动力情况使沙岸萎缩②建筑给背景环境造成损坏③搅乱当地的社会次序④建筑布局不合理,对旅行区造成严重水污染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 D .①②④5.以下现象属于对社会次序搅乱的是()A.旅行者任意踩踏、触摸、摄影B.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过分开发C.旅行者的捕猎活动和收集贝壳、珊瑚等D.旅行者的活动占有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备6.在旅行环境保护中政府的作用是()A.倡议绿色旅行B.评定旅游环境容量C.成立环境保护法例D.普及旅行环境保护教育7.中新网 2018 年 5 月 26 日信息:台湾“陆委会” 5 月 20 日宣布数据显示,自2008 年 7 月4 日大陆首发团抵台起,至2018 年 4 月尾,合计102.3 万余大陆客来台参观,为台湾带来超过 570 亿元 (新台币 )的利润。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三同步练习 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三同步练习 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同步练习<人教版选修3)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反映出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④噪声污染⑤土壤污染A.①② B.①③ C.①④D.③④⑤2.下列解决污染的主要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改用环保车如电瓶车B.对旅游者发放垃圾袋C.把垃圾运往旅游区外集中处理D.禁止发展旅游交通北海银滩沙质是高品位的石英砂,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良沙滩”。

20世纪90年代初,这片海滩的中区正式开发,提供旅游服务。

后来,银滩的沙质明显变灰变黑,原来平缓的潮间带沙滩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政府于2002年12月初发布通告,将全国4A 级景区北海银滩公园内33幢建筑物全部拆除,还滩于海。

据此回答3~4题。

iav9hH3fPc3.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的直接原因是( >A.人工建筑干扰了海岸沙滩自然发育过程B.海洋资源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C.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D.人类对北海银滩的开发利用缺乏科学论证4.公园内33幢建筑物全部拆除,还滩于海是因为( >①过多人工建筑改变了海水动力状况使沙滩萎缩②建筑给背景环境造成破坏③扰乱当地的社会秩序④建筑布局不合理,对旅游区造成严重水污染iav9hH3fPc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iav9hH3fPc5.下列现象属于对社会秩序扰乱的是( >A.旅游者随意践踏、触摸、拍照B.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过度开发C.旅游者的捕猎活动和采集贝壳、珊瑚等D.旅游者的活动占据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6.在旅游环境保护中政府的作用是( >A.倡导绿色旅游B.评定旅游环境容量C.建立环境保护法规D.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7.中新网2010年5月26日消息:台湾“陆委会”5月20日公布数据显示,自2008年7月4日大陆首发团抵台起,至2010年4月底,共计102.3万余大陆客来台观光,为台湾带来超过570亿元(新台币>的收益。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行环境爱惜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行环境爱惜练习题

课内基础训练巩固双基展望考情1.一个合格的现代旅行者应具有的条件是( )A.不随意抛弃垃圾B.不乱刻乱画C.不品尝珍稀动植物D.操纵自己的行为,减少对环境的负面阻碍,并踊跃参与环境的建设和爱惜答案 D2.在旅行区内,造成大气污染的要紧污染源是()A.大型火电厂B.旅行车辆及旅行饭馆炊灶、摊点的排放C.游客的呼吸D.景区内的工业废气排放答案 B3.十一黄金周,大量游客涌至北京,给北京带来的正常社会秩序冲击表此刻下列中的()A.部份游客随地吐痰B.在北京植物园攀木折花C.活着界公园乱写乱画D.景点周围居民出行困难答案 D4.造成九寨沟景区内水土流失加重的要紧人为缘故是()A.游客垦荒,体验农家生活B.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C.游客超载,过量踩踏D.破坏植被,丛林野炊答案 C5.以下各地进展生态旅行条件最好的一组是()A.塞纳河畔巴黎老城区、北京故宫、西安秦陵B.澳大利亚大堡礁、卧龙大熊猫栖息地C.布达拉宫、苏州园林D.深圳锦绣中华、北京奥运村答案 B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2年12月22日,各网站接踵报导,某户外俱乐部一行30多名驴友徒步京西灵山,其中两名驴友走失,并因食物欠缺而死亡,再次把世人目光聚焦灵山,海拔2 303米的灵山是北京市第一顶峰,素有“北京的珠穆朗玛”之称,顶部的400公顷高山草甸组成了北京独特的山地牧场景观,是北京闻名的生态旅行景点。

但是在1993—1997年,灵山被破坏的草甸达公顷。

过去1平方米内可显现几十种植物,草丛高达60—70厘米。

而此刻1平方米内只有十几种、乃至几种植物,草甸紧贴着地面,只只是10厘米高。

随着到此旅行的人不断增多,水质已遭污染,垃圾到处堆放。

(1)此材料反映了灵山旅行区显现了哪些环境问题?后果会如何?(2)灵山的生态旅行称得上是“生态旅行”吗?你以为真正的生态旅行是如何的?答案(1)环境问题:游客数量增多,致使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抛弃垃圾增多,环境污染加重。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3学案: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3学案: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Word版含答案

其次节参与旅游环境疼惜[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旅游者不合理行为带来的环境问题。

2.理解生态旅游的含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形成正确的旅游价值观念,做一个合格的旅游者。

一、旅游环境问题1.旅游者的合理行为对于疼惜环境的意义(1)对于疼惜旅游区的自然环境和①人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利于旅游区的②文化建设。

2.旅游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问题表现环境③破坏生态系统失衡,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损坏,风景和文物古迹的破坏环境④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对⑤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旅游者的活动占据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共享当地的公共设施,使生活物品供应趋于紧急思维活动1.对石刻、雕塑、壁画等人文景观,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答案最重要的是疼惜。

它们是我国重要的、不行再生的人文旅游资源,一旦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几乎是无法补救的。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1.生态旅游(1)定义:具有疼惜⑥自然环境和维护⑦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特点:生疏自然、疼惜⑧生态环境。

(3)功能:⑨观光、度假、⑩休闲、科考、⑪探险和科普训练等。

2.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生疏自然、重新端详⑫自我行为的必定结果,是经济进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

思维活动2.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应当如何生疏生态旅游?怎样做才可以成为生态旅游者?答案具有疼惜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意识,并能主动参与旅游环境疼惜。

只要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自然学问为目的,并能够自觉地疼惜和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态旅游者。

探究点一旅游环境疼惜的措施探究活动读下面的旅游漫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漫画所揭示的旅游中的不良行为对应正确的是()A.①破坏宾馆设施②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③破坏文物④随地乱扔果皮B.①破坏文物②随地乱扔果皮③破坏宾馆设施④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C.①破坏文物②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③破坏宾馆设施④随地乱扔果皮D.①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②破坏宾馆设施③随地乱扔果皮④破坏文物(2)图中旅游者的不良行为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旅游者旅游时应遵守哪些旅游要求?(3)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B.旅游时敬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C.文明旅游不仅要留意个人礼貌,还要留意旅游平安D.文明旅游可有可无,只要尽兴就好答案(1)C(2)环境破坏、环境污染。

2015-2019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

2015-2019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

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据此完成下题。

1.旅游者常自秦岭南坡向上攀登,可能看到( )①在山麓常绿树种郁郁葱葱 ②沿途成群驯鹿在林中漫步 ③沿途可能有马尾松林,长势良好 ④到达山顶永久性冰雪千里冰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 秦岭南麓为常绿阔叶林带,沿途有马尾松林。

【答案】 C2.我国三大石窟损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游客的践踏B.游客的不文明行为C.游客的涌入,改变了石窟小气候D.风沙侵蚀【解析】 游客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损坏了三大石窟。

【答案】 B3.下列符合生态旅游行为规范的是( )A.亲近野生动物,并拿自己的食物喂养它们B.采集濒危植物作样本C.购买受保护动物的制成品D.尊重地方文化【解析】 不要擅自用自己的食物喂养野生动物,不采集濒危植物作标本和购买受保护动物的制成品,要尊重旅游地的地方文化。

【答案】 D旅游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旅游路线中具有观赏海岸线地貌、古代文化遗址、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是( ) A.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B.京哈线—京广线C.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D.京沪线—沪杭线5.在下列哪个地方旅游有可能看到“午夜的太阳”( )A.拉萨B.摩尔曼斯克C.首尔D.漠河4~5.【解析】 陇海线从连云港出发可观赏海岸地貌,途经西安可观赏古代文化遗迹,兰新线—南疆线途经西北沙漠,可进行沙漠探险;“午夜的太阳”即为极昼,必须在极圈内。

【答案】 4.C 5.B6.旅游活动中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旅游者乱抛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 ②对旅游资源的欣赏,没有移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而是大声喧哗,影响他人观赏 ③没有把握欣赏旅游资源的最好时机和角度,领悟不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④旅游者的活动占据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 旅游中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破坏,如乱砍林木、乱挖草皮等,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包括游客乱扔废弃物,造成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大量游客的到来必然冲击当地的正常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
C.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2、目前许多地区提出“绿色旅游”口号,主要是针对()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环境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3、旅游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发展交通运输造成的
B.旅游宾馆、饭店产生的垃圾
C.旅游者乱扔的垃圾
D.旅游区动植物形成的垃圾
4、文物古迹直接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
B.当地居民对珍禽异兽的捕杀
C.旅游者乱抛的垃圾
D.在旅游区修建的道路
5、“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

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

其主要目的是()
①保护景区环境②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③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④保障旅游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造成旅游地生态结构失调,以至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A.修好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
B.旅游者的触摸、拍照所致
C.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
D.旅游地居民不适当地利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所致
7、下列属于旅游活动直接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台风过后,海边一些旅游设施遭到破坏
B.为改变“自古华山一条路”,近年来开辟了复线旅游线路
C.在许多旅游风景区的著名景物上留有诗人和书法家的诗句和石刻
D.修建黄山索道,砍掉山上的林木48450立方米
8、下列活动不会对旅游景观造成破坏的是()
A.交通线经过旅游区,方便游客乘车
B.在森林公园内野炊,品尝野味
C.在敦煌莫高窟用闪光相机拍照
D.在海滨浴场游泳、晒日光浴
9、下列环境问题中发球旅游活动直接造成的是()
A.近年来南极冰川的融化
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毁掉了一些旅游景观
C.为修黄山索道,仅建白鹅岭站房就毁山7750平方米,砍林48450立方米
D.厄尔尼诺现象使许多旅游景区出现水旱灾害
10、下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无论位于何地开发价值都高
B.—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旅游的经济距离越长
C.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必考虑其交通位置
D.景区空间内尽可能容纳的游客人数即反映景区的环境承载量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是重要的人文景观
B.山东的泰山是著名的断块山构造,有很重要的地学价值
C.北京故宫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资源
D.地理环境相同的地方,旅游资源相同
12、下列自然风景中不属于气象气候景观的是()
A.树桂
B.海市蜃楼
C.云海
D.三峡风光
13、有关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文景观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而无科学价值
B.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
C.埃及金字塔、巴黎凯旋门都属于人文景观
D.现代人创造的文化景观一般价值不大
14、下列有关旅游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旅游规划属单项规划,不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
B 旅游规划目标是保证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C 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可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
D 旅游规划不包括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15、作为一个旅游者,个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 健康的身体
B 有快捷的交通工具
C 有旅游动机、时间和金钱
D 有拍照的技能和旅行经验
16关于旅游市场距离,正确的叙述是()
A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越大,其开发价值也越大
B 旅游消费耗资多少与出游距离关系不大
C 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需求越强烈
D 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17“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指旅游资源的()
A 科学价值
B 经济价值
C.游览价值
D.社会价值
18.旅游活动中大气污染的污染源是()
A.游人过多,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B.旅游交通的发展和各种能源的使用
C.焚烧垃圾产生的浓烟
D.野外烧烤产生的浓烟
19•旅游地造成生态结构失调,以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
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所致
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所致
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
20.旅游地服务性设施的建设和旅游者的游览、娱乐等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
B.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21•文物古迹直接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
B.当地居民对珍禽异兽的捕杀
C.旅游者乱抛的垃圾
D.在旅游区修建的道路
22.旅游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发展交通造成的垃圾
B .旅游饭店产生的垃圾
C.旅游者乱抛的垃圾
D.旅游区动植物形成的垃圾
23.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
A.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B.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C.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D.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能容纳的能力
、综合题
24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 甲图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 。

乙图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还有哪些?
(2) 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
B.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应该限制发展旅游业
C.适当控制旅游规模,使其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D.旅游部门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规定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D 2 、 C 3 、 C 4 、 A 5 、 B
6、D7 、 D 8 、 D 9 、 C 10 、B
11、B 12 、D 13 、C 14 、C 15 、C
16、D 17 、C 18 、B 19 、B 20 、D
21 A 22 、C 23 、B
二、综合题。

24、(1) 环境污染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2)A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