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引力模型: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的距离成反比。

发展中国家:指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贸易协定: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调整他们互相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

服务外包:曾经必须在一国内完成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第三世界: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地位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发展中国家。

第三章比较优势:一国生产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商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或单个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组合。

绝对优势:一国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同样单位的商品是,这个国家在生产该商品上拥有绝对优势。

相对需求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同市场相对需求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同市场的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

机会成本:得到某种东西所需要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相对工资:该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同外国工人每小时工资的比值。

贫民劳动论: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使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使不公平的,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

(对李嘉图模型的误解,以本国自己的劳动衡量,与外国低工资率无关)派生需求:指因为某种需求的初始增加而引起的其他需求的增加。

贸易所得: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

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是指在一种价格体系下,整个经济中所有相关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研究一般均衡的理论和方法。

局部均衡分析:分析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

非贸易品:指不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和服务。

李嘉图模型: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

名 词 解 释 大 全

名 词 解 释 大 全

名词解释大全爱憎分明:喜爱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

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平平安安地没有遭遇任何损害.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跋山涉水:形容旅途上艰辛劳苦.百看不厌:班门弄斧: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事.搬弄是非: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从中挑拨,制造纠纷.变本加厉:原意是指变得比原来更深一层.后指变得比原来更严重.变幻莫测:变幻,没有规则地改变.该词指变化奇特,不可预测.别具匠心:匠心,高明而巧妙的构思.该词指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不可救药:药,治疗.该词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不可思议:思议,想象,理解.该词指对事物\情况\言行等难以想象,不能理解.不能自已:已,停止.该词指不能控制住感情.不屈不挠:屈挠,弯曲,比喻屈服.该词指在压迫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不速之客:速,邀请.该词指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得客人.不屑置辩:不言而喻:喻,明白.该词指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不约而同:原意是事先没有约定而一齐前来回合.后指没有事先商量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言行相同.不折不扣:折\扣,商品照标价减去十分之几,叫几折或几扣.该词指丝毫未打折扣.形容完全十足,没有减少或走样.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该词指痛痛快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来来往往的热闹景象.称心如意:称,适合.如,符合.该词指完全合乎心意.承前启后:承,接续.启,开创.该词指承接前代的,开创以后的.多用于事业\学术等领域.诚心诚意:诚,真实\诚恳.该词指真挚诚恳.触景生情:触,触动.该词指被眼前景物所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感情.触目惊心:触目,目光接触到的.该词指看到的情况,引起内心震惊..穿凿附会:穿凿,勉强进行解释。

附会,将毫无关系的事物生硬地联系在一起。

该词指在论争中勉强解释、生硬联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1. 爱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喜爱、关心、尊重和亲密交往的感情。

2. 安全:指人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得到保护,没有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

3. 环境: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

4. 教育: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态度的过程。

5. 人权:指人类共有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和权益。

6. 政府:指治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7.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的综合体。

8.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即没有疾病和痛苦,身心正常运转的状态。

9. 知识: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的有关事物的信息和技能。

10. 消费:指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11. 媒体:指传播信息和传播意见的工具和机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12. 建筑:指为人类活动而建造的房屋、公共设施和工程。

13. 交通:指人和物在不同地点之间流动的方式和工具,如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

14. 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

15. 文学:指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16.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纪录和研究。

17. 经济: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18. 政治:指社会组织和管理权力的活动和制度。

19. 心理:指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和状态。

20. 卫生:指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措施和活动。

21. 军事: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和战争活动。

22. 农业:指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生产活动。

23. 玩具:指供儿童玩耍和学习的物品。

24. 电影:指用电影摄影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

25. 社会:指人类的群体组织和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生活和互动的活动。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真种子:植物学上所定义的种子,整个籽粒由胚珠发育而成.2、农业种子:农业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是由于播种的植物器官,统称为.3、种脐:是种子成熟后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是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从母体流入子体的通道.4、发芽口:又称种孔是胚珠时期珠孔的遗迹5、脐条:又称种脊种脉,是倒生,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道合点的维管束遗迹.6、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7、种子寿命:8、外胚乳9、内胚乳10、糊粉层11、种子活力: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12、盾片13、自由水14、束缚水15、无胚现象16、多胚现象17、无性种子18、临界水分19、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储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20、平衡水分21、酸价22、碘价22、碘价23、油质酸败:油质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从而产生不良气味,称~~~~。

24、种子败育25、种子休眠26、硬实27、种子休眠期:从种子收获到发芽率达到80%所经历的时间.29、种子生活力30、种子活力31、种子劣变32、发芽指数(GI)33、活力指数(VI)34、种子寿命35、种子萌发36、种子容重37、种子比重38、种子千粒重39、种子堆孔隙度40、种子堆密度41、静止角42、自流角44、种子干燥曲线45、种子发热46、种子结露47、种子加工48、种子包衣与丸化50、种子自动分级51、扦样52、初次样品53、混合样品54、送验样品55、种子净度56、品种纯度: 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数.57、发芽势58、发芽率59、种子水分60、人工种子:指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发育完全的植物个体,将其用适当方法加以保护,以代替天然种子传播的结构。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即对专业名词的解释。

简单来说,就是解释一个词语。

名词是一个词语,意思是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

“名词解释”的意思是: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

一、读音:míng cíjiěshì
二、举例:1、学校: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

2、司机:机动车驾驶员。

3、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

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

有的品种可入药。

4、厨师:以烹调为职业的人。

5、袋鼠:哺乳动物的一科,形似鼠而体大。

前肢短小,后肢粗大,善于跳跃,尾巴粗大,能支持身体。

雌的腹部有一育儿袋。

种类多。

如大袋鼠、树袋鼠等。

分布于澳洲各地。

三、名词解释与概念定义区别:名词解释:是对一个名词的分析解说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是把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的孔。

2.椎间孔:椎骨迭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所围成的孔。

3.胸骨角:胸骨柄于胸骨体相联接处形成的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

4.椎间盘: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5、咽峡:是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围成的狭窄区域,为口腔通向咽腔的门户。

6、肝门:即指肝下面的横沟,有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右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7.体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身体各器官之间的循环,其途径是,动脉血自左心室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至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然后静脉血经各级体循环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回流至右心房。

8.视神经盘:视网膜后部的圆形隆起,是视神经起始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出入处,无感光作用,为生理性盲点。

9.黄斑:是位于视神经盘颞侧,距视神经盘3.5mm处得一黄色区域。

10.肺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肺之间的循环,其途径是,静脉血自右心室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转化为动脉血后,经各级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

11.静脉角:是指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的汇合处的夹角。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是额、顶、颞、蝶四骨的会合处13.灰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因色泽灰暗、称为为质。

14.白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轴突集中的地方,因颜色苍白,称的白质。

15.神经核:指中枢神经内皮质以外的灰质块、内含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体集团16.神经节:在中枢神经以外,神经元细胞体聚集的地方,形状略显膨大。

17..传导束(纤维束):中枢白质内,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个区域内行走,称为纤维束18.神经:在中枢神经以外,神经纤维集成大、小不等的集束,由于同数目的集束集合在一起行走,即为神经。

19.中央凹:为黄斑中央的凹陷,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

20..膀胱三角:是膀胱底内面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

该区无论膀胱膨胀或空虚时,粘膜经常保持平滑状态。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阵点:晶体中的质点抽象位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点。

2.空间点阵: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3.空间格子:用来描述空间点阵的三维几何格架。

4.简单晶胞:只有在平行六面体每个顶角上有一阵点的晶胞。

5.复杂晶胞:除在顶角外,在体心、面心或底心上有阵点。

6等同点:晶体结构中物质环境和几何环境完全相同的点。

7.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8.组元:组成合金的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9.相: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10.单相合金:有一种相组成的合金。

11.多相合金:由几种不同的相组成的合金。

12.固溶体:以某一组元位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融入其他组元原子(溶质原子)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体,它保持着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

13.中间相:两组元A 和B 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 为基或以B 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 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

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14.中间相的分类: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与原子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拓扑密堆相)固溶体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点阵中所处位置,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按固溶度分类: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

按各组元原子分布的规律性分类:无序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

15.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原子的固溶体。

16.极限电子浓度:最大溶解度时的电子浓度数值接近位1.4。

17.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18间隙相:当非金属X和金属M原子半径的比值r x/r M<0.59时,形成具有简单的晶体结构的相。

19.间隙化合物:当r x/r M>0.59时,形成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的相。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符号: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2.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体的成分。

3.所指: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4.组合关系: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

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5.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的关系。

6.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哦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它以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7.应用语言学: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8.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9.结构主义语言学:由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10.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11.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12.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13.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14.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振动时间的长短15.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16.基音: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中,有一个振动频率最低,由这个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基音17.乐音:当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乐音18.口音:当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19.鼻化音:如果口腔内未形成任何阻碍,则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化音20.音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里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语音代为21.音体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因素,就叫该音位的音位变体22.互补关系: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互相排斥,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就构成了互补关系23.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24.音位的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25.音节:是语流中最小的发音单位,也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到最小的语音单位26.开音节:以元音收尾的音节27.闭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28.复合音:同一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29.二合元音: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音30.三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音31.复辅音:同一个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32.撮口呼音节:以韵母{y}为韵头或韵腹的音节叫撮口呼音节33.音渡: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连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也叫“音联”34.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35.韵律特征: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36.时位: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音位那样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也可以把它们看做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时位”37.调值:反映声调音高的变化形式和变化幅度的线段或数字38.调类: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39.固定重音:如果不同词里的重音都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这种词重音就叫固定重音40.语调: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41.语汇:语汇指一种语言中词语的总和,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42.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基础核心,它具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大特点43.一般语汇: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44.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多为三个字45.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四个字46.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47.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有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48.变性成词:指语素转变性而形成另一类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一、早起(中世纪、文艺复兴)新艺术:14世纪,“新艺术“最初是法国作曲家和诗人维特里于1320年所写论文的标题,论文记录了当时欧洲音乐发展的最新成果(可补充);相对于”古艺术“时期的有量音乐三分法,音值二分法已被接受并实践,引入二分音符,确定三六度音程的谐和性,强调半音的表情意义,”等节奏经文歌“的运用等。

当时的理论家用”新艺术“这一术语来称呼14世纪在法国处于巅峰的新音乐,与13世纪”古艺术“相对,先用来指代整个14世纪欧洲音乐艺术。

法国的马肖(可补充代表作)和意大利的兰迪尼(可补充)是欧洲新艺术时期的代表作家。

马肖:14世纪法国诗人,作曲家。

曾供职与卢森堡大公兼波西米亚国王及法王夏尔五世。

他是欧洲新艺术音乐的典型代表,所作《圣母弥撒曲》是复调常规弥撒套曲的最早范例,经文歌普遍采用等节奏技术;他的世俗音乐亦是复调尚松的杰作,有叙事歌、回旋歌和维勒莱,还创作有单声部的行吟歌曲。

经文歌:形成于13世纪的多声部复调音乐体裁,在克劳苏拉的基础上形成。

2.通常为三声部,低音固定调采用格里高利圣咏曲调,拉丁文演唱,上方第二和第三声部自由创作,用法与演唱宗教或世俗内容歌词。

3.13世纪经文歌的代表作曲家有佩罗坦、弗朗科等,14世纪等节奏经文歌的大师为维特里和马肖。

蒙泰威尔第:(重点,每年考)16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作曲家,1590年起供职于曼图亚公爵府,1613年起任职于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奠基人,完整留存歌剧作品《奥菲欧》、《尤利西斯返乡记》和《波佩亚的加冕》,确定歌剧中独唱与合唱、主调与复调、声乐与器乐之间的比例关系,强调以音乐手段表达人的情感,创立“激情风格“,并在器乐中采用弦乐的震音和拨弦等新手法。

所作世俗音乐作品包括9卷牧歌,努力深化音乐表现力,运用了大量背离传统的手法,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蒙泰威尔第在继承文艺复兴音乐成果的同事开创了巴洛克新的声乐和器乐风格。

简答题;14-16世纪意大利牧歌牧歌取名自意大利民间的牧人歌曲,14世纪时为二至三声部的抒情歌曲,有时加入乐器,歌词多为田园或爱情诗。

包含2-3个诗节,配以相同的音乐,最后一段为两行的结束段“利都奈罗”,音乐与前不同,形成aab的结构。

“新艺术”作曲家代表人物兰迪尼写作了14世纪牧歌。

16世纪牧歌指根据知名诗人的短诗歌谱写成的歌曲,许多牧歌出自著名诗人之手,如彼特拉克、桑纳扎罗、瓜里尼和塔索等,牧歌题材宽泛,音乐上它通常不带叠歌,单段居多,每行7-11个音节,韵律自由,音乐风格结合了主调和复调,运用更多的绘词法以及不常见的和声,是在贵族社交场合演唱的室内声乐曲,其直接前身是费洛托拉。

作曲家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和蒙泰威尔第是意大利牧歌发展到后期的杰出代表。

早期牧歌为无伴奏形式,使用合唱和模仿对位技巧,以灵活的方式来处理歌词细节。

早期牧歌作曲家主要有维拉尔特、韦尔德洛等等。

16世纪中后叶,牧歌的发展达到顶峰。

“古典”意大利牧歌用模仿复调写作,有四至六个声部,五个声部最为典型,适量采用音乐绘词法与象征手法。

代表作曲家有罗勒、帕莱斯特里纳、拉索等。

罗勒确立了用模仿复调写作五声部牧歌的规范,尝试运用富有变化的音体系和其他和声试验。

佛兰德乐派大师拉索,写有180首牧歌,运用高超的复调手法写作,广泛的采用了民间歌曲的主题,并大胆拓宽了情感的表现手段。

16世纪末的意大利牧歌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新发展,采用具有戏剧性、悲剧性或宣叙性的内容写作,音乐风格精致典雅,注重独唱的技巧表现,表情手法丰富。

作曲家大胆使用黑音符,在织体形成鲜明对比,式结构多为贯穿发展的复调曲式,和声出现了半音化的尝试,旋律风格趋向单音音乐,主调风格进一步明朗化。

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和蒙泰威尔第是意大利牧歌发展到后期的杰出代表。

马伦齐奥写有500首世俗牧歌,生前曾出版18册牧歌集,在英国出版的牧歌集《阿尔卑斯山南的音乐》直接启示了英国牧歌的创作。

杰苏阿尔多的牧歌音乐风格明显与同时代作曲家不同,他注重对歌词进行戏剧化处理,偏爱使用表达痛苦和悲哀的情绪的语句,他在音乐中大量使用强烈夸张的“半音和声”,是一位锐意革新的作曲家。

蒙泰威尔第是16世纪末意大利牧歌最杰出的作曲家,他的牧歌创作延续了近50年,系统出版了9卷牧歌,前6卷是较传统的五声部复调牧歌,第7卷大多是带伴奏的独唱,第八卷为“军事与爱情牧歌集”,并且多出使用“激情风格”第7、8两卷中还收有短小的舞台戏剧牧歌作品,如《谭克雷迪和克洛林达的决斗》;第9卷称为“牧歌与小坎佐纳”其中4首有通奏低音。

他的牧歌努力深化音乐的抒情表现力,运用不协和音的新形式以表现凄楚感伤的情绪,他还偏好将牧歌作为戏剧小场景来组织,他创造了新演奏法——弦乐器的震弓和拨弦,并载入史册。

他也是承前启后的作曲家17世纪很多音乐作法在16世纪提前出现。

二、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式:一种大型器乐音乐结构,定型于18世纪上半叶。

有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大部分组成。

呈示部包含在调性和个性上形成鲜明对比的主部和副部,它们是全曲的核心主题;展开部发展呈示部出现过的主题,调性频繁转移,极大地造就戏剧紧张度;再现部重现呈示部主题,但所有主题全部统一在主调上,形成音乐戏剧的完满解决。

赋格:在一个主题形成的多声部模仿对位体裁。

其结构因素包括:主题、答题、对题、间插段、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主题是赋格中最早进入的声部,对主题的模仿进入称为答题,每次伴随主题或答题出现并与之形成对位的声部称为对题,赋格就是有主题的多次进入及其对位声部构成,变化主题的手法有增值、减值、倒影、逆行、密接和应等,并有相应的调性和声布局。

赋格起源于15世纪末复调声乐曲中的旋律模仿进入,作为独立的器乐体裁成型于17世纪,是复调音乐成熟的产物,在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亨德尔等作曲家的创作中获得完美发展。

受难曲:根据《圣经》中四部福音书关于耶稣受难的记述而谱写的音乐体裁,形成于4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受难曲呈现“清唱剧受难曲”的特点,在德国发展蓬勃,泰勒曼、马特松等人都创作过此类作品,最杰出的代表作是德国巴赫的《马太受难曲》。

帕萨卡里亚:来源于西班牙的一种舞曲体裁,17世纪后成为重要的器乐音乐体裁,特点为庄重缓慢、3/2节拍,多为小调,结构为基于固定低音的复调变奏,帕萨卡里亚既有独立作品,也有套曲作品,在歌剧和键盘组曲中都被广泛运用,巴赫的《c小调帕萨卡里亚与赋格》是这一体裁登峰造极的作品。

J.S.巴赫:(包括声乐器乐两反面要写)18世纪上半叶德国作曲家和管风琴家,作品浩如烟海,作有当时盛行的各类音乐体裁,教堂声乐集中于康塔塔、弥撒曲和受难曲,虽然终身未写歌剧,但是歌剧的语汇和戏剧性在《咖啡康塔塔》、《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曲》等作品中显露无疑。

器乐音乐有:为教堂礼仪写作的170多首管风琴曲,如众赞歌、托卡塔与赋格等,为教学而写作的古钢琴曲《创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等,管弦乐作品中包含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4首《乐队组曲》、《音乐的奉献》等。

巴赫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对位技艺及音乐描绘精湛华丽,精通文艺复兴晚期及巴洛克时期的一切音乐形式,所作音乐有着实用功能的同时叶独具匠心,富于极高的艺术价值。

《哥德堡变奏曲》巴赫1742年出版的《键盘练习曲》的第四部分,应学哥德堡之请,为患失眠症的俄国驻萨克森大使凯泽林伯爵而写。

包括主题与30个变奏,标志着巴洛克变奏曲难以逾越的高峰,30个变奏分为10组,每组都由2个技术性变奏和1个卡农变奏构成,各首卡农依次采用从同度到九度的音程写作,最后一个变奏是一首集腋曲,把两个流行歌曲,以对位手法巧妙的结合起来。

二、简答题巴洛克协奏曲的发展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分为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独奏协奏曲三类。

1、大协奏曲是巴洛克组主要的协奏曲形式,流行的时间也比较长,它由小组“主奏部”和大组“合奏组”对比竞赛,“主奏部”采用三重奏奏鸣曲的四件乐器,通常是一提、二提、古钢琴和大提琴;“合奏组”包含当时的所有弦乐器,有时也加入一些管乐器,共10-12件乐器。

柯雷利一生创作了12首大协奏曲,影响了同时代不少作曲家创作,如……(补充)亨德尔,巴赫勃兰登堡大协奏曲2、乐队协奏曲的出现略迟于大协奏曲,它是乐队单独演奏的协奏曲,没有独奏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于后来的交响曲。

托雷利1692年写作的6首乐队协奏曲开此体裁先河,但1720年以后它就与早期交响曲的发展合流了。

3、独奏协奏曲是巴洛克时期最晚出现的协奏曲,但影响深远,这种由一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的协奏曲,是现代协奏曲的主要形式,我们在音乐会上常见的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将钢琴、小提琴作为独奏乐器与乐队进行交流,属于独奏协奏曲的类型。

巴洛克时期独奏协奏曲最常用的是小提琴,最早写作独奏协奏曲的作曲家叶多为技艺出众的小提琴家,1698年托雷利写作了最早的独奏协奏曲,他开创了“快——慢——快”三乐章的协奏曲套曲模式,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采用“利都奈罗”形式。

“利都奈罗”是意大利文,原意为“回复”,在巴洛克协奏曲中,指的是每一次独奏段落之后,乐队全奏段落的“回复”,独奏段落各个不同,而利都奈罗(乐队全奏)则完全一样,只是调性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乐队全奏和独奏的交替形式:四次乐队全奏,中间插三次乐队独奏。

可画图。

而真正使三乐章形式和利都奈罗结构在协奏曲体裁完全扎根而推广,则得益于维瓦尔第,他凭借惊为天人的巨大协奏曲产量(近500首),稳固了“快-慢-快”的三乐章套曲形式,加大各乐章篇幅,并赋予更多个性,如使慢乐章成为具有咏叹调气质的抒情乐章,他还提高了独奏段落的演奏技艺,尤其是快板乐章令人眼花缭乱的炫技性,使之成为小提琴家演奏技术的“试金石”,独奏协奏曲正是由于维瓦尔第的作品才在音乐史中获取无上殊荣的。

海顿的交响曲创作及历史功绩海顿是奥地利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海顿是一位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开创者,被称为交响乐之父,104部交响曲,84首弦乐四重奏,是海顿卷帙浩繁的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因此得名弦乐四重奏之父,事实上,这两种体裁不是他首创的,但在他的反复磨练下,成长为成熟的、足以作为古典主义器乐形式典范的体裁。

海顿的初期交响曲沿袭了意大利序曲的快-慢-快三乐章模式,18世纪70年代收到“狂飙突进“运动思潮的影响,音乐中出现强烈的感情表现,如《第44交响曲”哀悼“》。

80年代为巴黎圣灵音乐会而写的6首”巴黎“交响曲趋向成熟,风格受到莫扎特影响,抒情因素更为强烈,配器手法更为丰富,还有风趣生动的标题,如《第83交响曲》被命名为”母鸡“。

90年代两次访问伦敦时创作的12首“伦敦交响曲“,是海顿交响曲的最高造诣,其中大量运用民歌化或舞蹈性旋律,明快洒脱,复调处理恰如其分,配器手法灵活自如,独立使用多种木管和铜管乐器,乐队效果辉煌宏伟,代表作有《94交响曲”惊愕“》、《第96交响曲”奇迹“》、《第101交响曲”时钟“》、《第103首交响曲“鼓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