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庆市金融运行报告》
2016年及2016年上半年重庆市金融运行简况【精选资料】

2013年金融运行2013年,重庆市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各金融机构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保持适度增长,信贷投向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实体经济和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各项存款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789.2亿元,同比增长17.3%,较全国水平高3.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356.5亿元,同比多增58亿元。
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2202.1亿元,同比增长17.3%;比年初增加3258.8亿元,同比多增154.6亿元。
外汇存款余额96.3亿美元,同比增长23.8%;比年初增加18.4亿美元,同比少增12.6亿美元。
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12月末,人民币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8638.6亿元,同比增长13.6%,较全国水平高3.5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032.2亿元,同比少增197.7亿元。
其中,非金融企业活期及临时性存款比年初增加31.6亿元;定期及其他存款比年初增加1000.4亿元。
住户存款增长平稳。
12月末,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9909.8亿元,同比增长16.6%,较全国水平高3.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410.6亿元,同比少增6亿元。
其中,活期及临时性存款比年初增加538.5亿元;定期及其他存款比年初增加872.1亿元。
二、各项贷款稳步增长,符合稳健货币政策要求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005.7亿元,同比增长15.5%,较全国水平高1.6个百分点,处于合理增长区间,符合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比年初增加2383.3亿元,同比少增17.8亿元。
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7381.6亿元,同比增长14.9%;比年初增加2222.2亿元,同比多增90.3亿元。
外汇贷款余额102.4亿美元,同比增长39%;比年初增加28.7亿美元,同比少增14.2亿美元。
短期贷款增速有所回落。
12月末,人民币短期贷款余额4613.9亿元,同比增长27.2%,较上年同期下降16.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958.9亿元,同比少增140.4亿元。
2014年重庆统计公报

2014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5年3月16日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在新常态中奋发有为,在转型发展中提质增效,全市经济稳中向好,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991.40万人,比上年增加21.40万人。
城镇化率59.6%,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67 %,死亡率为7.05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2 %。
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3 ,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0.3。
年末户籍总人口3375.20万人,比上年增加16.78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003.08万人,非农业人口1372.12万人。
表1 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全市常住人口# 城镇乡村# 男性女性# 0-14 岁15-64 岁65岁以上按五大功能区域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2991.401783.011208.391512.411478.99491.492140.64359.27367.76451.221079.19816.65100.059.640.450.649.416.471.612.012.315.136.127.39.2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6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1.0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6531.86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6672.51亿元,增长10.0%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4 : 45.8 : 46.8。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750.14亿元,增长11.1%,占全市经济的61.3%o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859元(7791美元),比上年增长10.0%图1 2010-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16000 14QOO 12000 100004Q00 18 1612 10 8 5 4 2 0U20102011201220132014 |尸口狂2生*总使7925.5810011.3711409.6012783.2614265.40+比上年墙长17J15 41X612.31Q.9指标绝对量(亿元) 比上年增长(%)比重(%)全市生产总值14265.4010.9100.0都市功能核心区2944.229.020.6都市功能拓展区3344.8312.223.4城市发展新区4718.0811.533.1展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2466.7510.617.4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791.529.7 5.5表2 2014年五大功能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从五大功能区域看,都市功能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44.2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0.6%;都市功能拓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44.83亿元,增长12.2%,占全市的23.4%;城市发展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8.08亿元,增长11.5%,占全市的33.1%;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6.75亿元,增长10.6%,占全市的17.4%;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1.52亿元,增长9.7%,占全市的5.5%。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4年度驻区金融机构支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的通报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4年度驻区金融机构支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渝北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3.19•【字号】渝北府发〔2015〕28号•【施行日期】2015.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4年度驻区金融机构支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的通报渝北府发〔2015〕28号区政府有关部门,驻区各金融机构:2014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
驻区各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善于审时度势,敢于攻坚克难,更加积极地抢抓机遇,更加科学地谋划发展,更加有效地破解难题。
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全力支持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发展,不断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支持,为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对2014度支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绩突出的金融机构予以表彰奖励(名单附后)。
希望驻区各金融机构在新的一年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共同推动我区金融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全力推进全区金融行业发展再创新局面,为助推临空都市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2014年度驻区金融机构支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15年3月19日附件2014年度驻区金融机构支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一、特别贡献奖单位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大连银行重庆分行、渝北银座村镇银行、天安保险重庆分公司、中信建投证券重庆分公司、重庆市兴农担保公司、华夏川商担保公司、蓝洋小额贷款公司二、目标考核先进单位(一)银行类金融机构1.国有大型银行一等奖:农业银行渝北支行二等奖:工商银行渝北支行、建设银行渝北支行三等奖:中国银行渝北支行、交通银行渝北支行2.政策性银行和地方法人银行一等奖:农村商业银行渝北支行二等奖:重庆银行龙头寺支行三等奖:汉口银行两江支行、重庆银行渝北支行3.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等奖:兴业银行渝北支行二等奖:邮储银行渝北支行、中信银行冉家坝支行、中信银行江北支行三等奖:招商银行洋河支行、中信银行北部新区支行、兴业银行空港支行(二)保险类金融机构一等奖:人保财险渝北支公司二等奖:中国人寿渝北支公司三等奖:中国人寿两江支公司、泰康人寿渝北支公司、阳光财险渝北支公司(三)证券类金融机构一等奖:海通证券龙华大道营业部二等奖:方正证券新南路营业部、广发证券新南路营业部、平安证券红金街营业部三等奖:山西证券红黄路营业部、中信建投证券龙山路营业部、国泰君安新南路证券营业部、南京证券义学路营业部(四)小额贷款公司一等奖:中鸿小额贷款公司二等奖:新银小额贷款公司、商联投小额贷款公司、业如小额贷款公司三等奖:汇升小额贷款公司、鹏瑞小额贷款公司、合信小额贷款公司、银诚小额贷款公司、汇达丰小额贷款公司(五)融资性担保公司一等奖:博盛融资担保公司二等奖:汇升投资担保公司三等奖:臻誉担保有限公司(六)股权投资(基金)公司一等奖:重庆涌瑞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二等奖:重庆市地产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等奖:重庆鑫恒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国鑫睿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七)金融中介机构一等奖:重庆新宏域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1季度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简况

2014年1季度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简况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共完成投资2002.25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比1-2月提高0.4个百分点。
与全国同口径比较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点。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687.98亿元,增长25.7%,增速比1-2月提高2.0个百分点。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一)当月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定3月当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6.44亿元,占全市一季度完成投资总量的51.8%,当月投资同比增长18.6%。
图1:2013年至2014年1-3月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单位:亿元、%)(二)一、三产业投资增速回落,二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60.12亿元、610.38亿元和1331.7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2%、增长19.5%和18.8%,其中,第一、三产业投资增速比1-2月分别下降25.9、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比1-2月提高5.3个百分点。
(三)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全市投资平均水平一季度,全市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9.48亿元,同比增长20.5%,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47.9%,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例为3.3:38.8:57.9。
其中:第一产业民间投资完成31.23亿元,同比下降7.4%,占全市第一产业投资的比重为51.9%;第二产业民间投资完成372.67亿元,同比增长27.6%,占全市第二产业投资的比重为61.1%;第三产业民间投资完成555.58亿元,同比增长18.1%,占全市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为41.7%。
第二产业中,工业民间投资完成372.34亿元,增长27.8%,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为61.1%,其中:采矿业民间投资完成16.44亿元,增长8.8%;制造业民间投资完成347.33亿元,增长3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民间投资完成8.57亿元,下降26.3%。
重庆统计年鉴2015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地方金融市场运行情况2013-2014

17-2 地方金融市场运行情况(2013-2014年) Operation of Local Financial Market (2013-2014)
指标
Item
融资担保行业
Financing Guarantee
家数(家)
Number (unit)
注册资本(亿元)
Registered Capital (100 million yuan)
注册及认缴资本(亿元)
Registered and Subscribed Capital (100 million yuan)
金融要素市场
Financial Factor Market
家数(家)
Number of Companies (unit)
交易量(亿元)
Turnover(100 million yuan)
2013
2014
160 296.7 1497.5
242 512.7 553.8
53 2806
146
252 519.6
13 1675.0
167 337.6 1809.6
263 587.7 796.1
58 6093
22 243
438 684.9
13 9035.4
cording to the local statistic scope.
上市与挂牌
Listed Companies
境内外上市公司家数(家)
Number of Companies Listed Overseas (unit)
境内外上市公司市值(亿元) 新三板挂牌家数(家)
Market Value of Companies Listed Overseas (100 million yuan) Number of Companies Listed in NEEQ Market (unit)
2014年1季度重庆经济运行情况和土地市场变化

3、2014年一季度重庆市经济发展状况2014年4月21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联合发布了2014年一季度重庆经济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2.71亿元,同比增长10.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
市统计局负责人表示,总体而言,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继续取得新的进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但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全市经济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
居民收入今年一季度重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6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03元,增幅11.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38元,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元,增长12.8%。
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虽然不及城镇居民,但增速却已赶超城镇。
就业方面,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
消费对全市消费的总体形势,统计部门用四个字“平稳发展”给予评价。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4.00亿元,同比增长12.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从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看,14个大类商品呈现“11增3降”格局。
汽车类、中西药品类、日用品类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4.4%、27.2%、20.0%。
石油制品等8类商品零售均保持稳定增长。
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分别下降3.6%、9.3%、9.0%。
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市统计局介绍,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
按类别来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五涨三降”格局。
数据显示,八大类商品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居住等五类价格分别较上年同期上涨3.9%、0.7%、1.3%、0.6%和2.0%,其中衣着价格涨幅仅0.7%。
2014年1季度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季度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外形势和全国经济下行压力,重庆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重点工作,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全市经济开局稳中向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一季度,重庆经济形势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2.71亿元,同比增长10.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7.0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688.37亿元,增长12.9%,其中工业增加值1438.66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1177.29亿元,增长7.7%。
与全国相比,多项主要指标增速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名列全国前茅。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1;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于全国86.0、67.5和130.2个百分点,均列全国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4.3个百分点,列全国第1;规上工业利润增速高于全国62.3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
各项指标均显示,全市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年经济开局良好。
二、需求、产业共同支撑全市经济稳定增长(一)从需求支撑看1.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工业投资带动有力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2.25亿元,同比增长18.1%,较1-2月加快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工业投资较快增长是全市投资保持平稳的关键。
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609.74亿元,同比增长20.4%,较1-2月提高6.0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为30.5%,对全市投资的贡献率为33.7%,带动全市投资增长6.1个百分点。
工业中制造业仍是全市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共完成投资503.53亿元,增长21.6%,占工业投资总量的82.6%。
新常态下重庆经济迈出坚实步伐——2014年重庆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陆开放高地建设 ,不断完善大通道 、大 通关 、大平 台 产量 达2 6 2 . 8 9 万辆 ,首次跃居全 国第 一。 同时 ,令 『 H
建 设,初步形成寸滩 水港 、江北机场 、团结村铁路 中 大 力 培育 物联 网、机 器人 、页岩 气 、直 升机 、 云计 心 站三个 “ 三合一 ”开放体系 ( 三个 国家交通枢 纽、 算、大数据等新 兴产业 ,为全市经 济可持续发展储 备
业 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增强 。2 0 1 4 年在汽车 、电子两大 和增速 的同时,结构也发生 了一些积极变化 。全市基 础设施 投资 比上年 回落0 . 8 个百 分点 ,L L 2 o 1 0 年 回落 2 个 百分 点;房地 产投 资增速保 持平 稳 , 比上年 微升 0 . 4 个 百分 点 ;工业 投资增 长1 8 % ,占比达到3 1 . 5 % ,
其 中汽 车 、 电子 、通 用 设 备 等产 业 投 资 增 长4 0 % 以
上 :服务业投 资增 长1 8 . 5 % 。随着 市场准 入放 宽,投
资主体 结构 进一步多元化 ,民间投 资增长加快 。2 0 1 4
年全市投 资资金来源 中财政 性资金 占比不 到7 % ,民问 投 资增长2 7 . 1 % ,占比达到4 9 . 6 % ,比上 年提 高3 . 5 个
投 资规模 突 破 1 3 0 0 0 亿 元 ,一 直 保 持 在 1 8 % 左 右 的 增 二 是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升 级 。 近 年 来 , 全 市
速 ,充分 发挥 了投资对经济增长 的关键作用 。2 0 1 4 年 断 推 进 产 业 结 构 向 高 级 化 、 集 群 化 和 绿 色 低 碳 发
全 市着力优化消 费环境、深化商 贸流通 领域改革 ,巩 展 。通过 整机 加 零部 件垂 直 整合 一 体化 ,基 本 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重庆市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4年,重庆市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积极实施“五大功能区域1”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开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均衡释放,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价格温和上涨,生态环境稳步改善,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在新常态下显著提升。
金融业主动适应新常态,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和定向调控要求,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信贷结构和融资结构优化,社会融资成本回落。
同业表外业务趋于规范,金融风险有效防范,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2015年,重庆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统筹经济运行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以改革、开放、创新支撑五大功能区域差异化联动发展。
金融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深化改革创新,拓宽融资渠道,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1为推动不同区域的差异化联动发展,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决定将重庆“一圈两翼”功能区域升级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大功能区域。
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4)(一)银行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4)(二)证券业发展加快,资本市场趋于活跃 (6)(三)保险业运行向好,保险保障能力增强 (7)(四)融资结构合理优化,金融市场稳步发展 (7)(五)强基础、重联动,金融生态持续优化 (8)二、经济运行情况 (8)(一)三大需求协同发力,需求结构趋于优化 (9)(二)三次产业结构优化,提档升级步伐加快 (11)(三)物价指数走势平稳,工资水平稳步增长 (11)(四)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支出向稳增长保民生领域集中 (12)(五)生态效益稳步提升,金融支持环保力度加大 (12)(六)主要行业分析 (12)三、预测与展望 (13)附录: (14)(一)重庆市经济金融大事记 (14)(二)重庆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5)专栏专栏1:开拓创新、凝聚合力金融扶贫成效明显 (5)专栏2: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动重庆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10)表表1 2014年重庆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4)表2 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6)表3 2014年重庆市证券业基本情况 (7)表4 2014年重庆市保险业基本情况 (7)表5 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8)表6 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8)图图1 2013~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 (4)图2 2013~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 (5)图3 2013~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5)图4 2013~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6)图5 2014年重庆市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 (7)图6 1978~2014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9)图7 1986~2014年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 (9)图8 1986~2014年重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9)图9 1988~2014年重庆市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10)图10 1993~2014年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10)图11 1993~2014年重庆市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11)图12 2004~2013年重庆市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1)图13 1994~2014年重庆市财政收支状况 (12)图14 2005~2014年重庆市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2)图15 2014年重庆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13)一、金融运行情况2014年,重庆市金融业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适宜的金融环境。
(一)银行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适度增长2014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营稳健,存款增长有所放缓,贷款增长平稳适度,利率先升后降,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1.资产规模稳步扩大,市场主体更加丰富。
银行业主动调整经营策略,资产、负债规模扩张适度放缓。
法人机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拨备覆盖率均处于适度区间。
在市场竞争加剧,负债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银行业积极调整业务品种、降低经营成本、发展中间业务,利润实现平稳适度增长。
全年新增3家外资银行分行,内陆金融开放高地建设成效显著(见表1)。
全市首家民营财务公司开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全市区县和贫困县的覆盖率均超过80%。
表 1 2014年重庆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注:营业网点不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数据;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他”包含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数据来源:重庆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
2.存款增长有所放缓,定期化特征明显。
年末人民币存款增速为10.4%,较上年回落6.9个百分点,全年增量仅为上年7成(见图1)。
存款增长放缓主要受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资本市场等分流的影响,监管部门对同业、表外业务的规范以及对存款偏离度管理的加强,也进一步挤出了存款“水分”。
“近端购、远端结”的外汇掉期业务和贸易融资保证金集中到期,带动外汇存款余额在下半年止涨回落。
金融机构普遍上浮定期存款利率,带动储户定期存款意愿上升,全市住户和非金融企业的定期及其他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4.9%,而活期及临时性存款余额仅同比增长2.5%,存款的定期化特征显著。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
图 1 2013~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3.贷款增速稳中趋升,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加强。
在全市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较快增长的推动下,贷款需求稳中趋升,年末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1%,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见图2)。
信贷投放节奏总体均衡,各季新增贷款占比分别为28%、27%、26%和19%,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合理适度。
受贸易融资余额大幅萎缩影响,外币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2%。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增强。
全市7成以上新增贷款投向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租赁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和个人贷款领域。
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定向降准等定向调控政策引导下,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小额担保贷款支持8.4万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就业。
民族民品贷款贴息额同比增长2.3倍。
重点领域结构调整和风险防范明显加强,六大高耗能产业贷款余额同比下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
图 2 2013~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
图 3 2013~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专栏 1:开拓创新、凝聚合力金融扶贫成效明显重庆地处西部,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全市38个行政区县中超过1/3为国家级贫困区县,贫困人口达166万,扶贫开发任务艰巨。
2014年,全市金融业加强部门合作,不断创新金融支持方法,致力于提升金融扶贫力度。
一是加强财政金融合作,完善金融扶贫激励机制。
对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凝聚财政金融合力,推出18条财政金融奖补措施,以增量奖励、费用补贴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在渝东北、渝东南等贫困区县聚集区发放贷款、承销债务融资工具、布设金融服务机具设备等,不断加强金融扶贫激励。
二是全面启动金融扶贫示范区县建设。
在秦巴山、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重庆片区选择3个区县开展为期两年的金融扶贫示范区建设活动,探索构建包含财政、扶贫、金融多部门和市、区、县多层级的协调联动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在资源配置、授信审批、考核激励、产品创新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是深入推进贫困村金融服务提升计划。
在全市具有扶贫任务的区县实施“互助资金组织金融服务提升计划”,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与互助资金组织的业务合作,延伸服务触角,有效提升互助资金组织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融资”支持和“融智”支持良性互动,推动贫困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是积极推动贫困地区银行间市场融资发展。
通过片区推介会等方式加强融资工具的宣传推广,出台中小企业银行间市场融资奖补政策,引导主承销商加大对贫困区域优质企业银行间市场融资的储备力度,促进贫困地区企业更好利用银行间市场融资。
五是持续优化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环境。
支持贫困区县创设银行、担保、小贷和资金互助社等多元化机构,壮大金融扶贫力量。
规范农户信用指标体系,逐步建立电子化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系统。
开通跨行助农取款服务,开展农村手机支付试点。
实施优惠便农措施,降低乡镇地区、农资行业刷卡费率水平。
加强农村现金投放、回笼和反假宣传,现金服务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2014年,全市金融业对贫困地区的支撑力度明显加大。
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贷款增速高于全市6.3个百分点,其中武陵山和秦巴山扶贫开发重庆片区贷款增速高于全市9.4个百分点。
扶贫示范区建设获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3个示范区贷款同比增长20.7%。
互助资金组织业务操作日趋规范,贷款投放力度和资金使用效率显著提升。
贫困地区企业在银行间市场融资取得零突破,万州区、酉阳县企业成功注册14亿元、发行6亿元债券。
在金融的支持下,2014年全市减少贫困人口36万,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4.理财产品快速发展,资金运用短期化特征明显。
随着金融的深化发展,银行对理财产品的发行更为重视,全市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长65%。
资金运用短期化特征明显,主要法人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超9成投向债券和货币市场,加权平均预期收益率同比上升0.43个百分点。
5.贷款利率先升后降,利率市场化的微观基础增强。
受银行负债成本上升、贷款风险溢价扩大等因素影响,前8个月全市贷款利率逐步走高。
在各类定向调控政策引导下,9月起贷款利率开始回落,特别是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非对称下调进一步推动了利率下降,12月份全市一般贷款利率为7.11%,连续4个月累计回落37个基点,个人购房贷款利率和民间融资利率也同步下降。
利率市场化的微观基础增强,辖内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贷款基础利率在贷款定价中的运用。
重庆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加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
表 2 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