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欣赏》之《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5篇

《哦,香雪》教案 1
作者: 加入日期:06-07-25
教学目的:
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的之 2 难点:目的之 3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简介并导入: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
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
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
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
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
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哦,香雪》教案篇一哦,香雪【教学目的】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目的之2 ,难点:目的之3。
【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简介并导入: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
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过渡语是: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
”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象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作为北方平原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散曲《哦,香雪》被誉为“北方欢乐神曲”。
其曲调欢快,情感真挚,反映出了百姓的快乐与悲伤,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个《哦,香雪》精品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首散曲的内涵与文化价值,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一、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高一必修上《文艺欣赏》课程。
教案结构分为引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步骤五个部分,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哦,香雪》的内容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哦,香雪》的曲调特点和文化背景,了解散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 学生能够掌握散曲音乐表现技巧,理解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3.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阅读、演唱等多维度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哦,香雪》的内涵及文化价值;4. 学生在欣赏散曲的同时,培养情感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心,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了解《哦,香雪》的前因后果和故事情节;2. 了解散曲的音乐表现技巧及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3. 了解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现代年轻人中引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2. 如何在欣赏散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对我们现代生活的积极深远影响。
四、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首先,我们可以播放一段《哦,香雪》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曲调和节奏,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个与众不同的音乐世界中。
随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散曲的定义和历史背景,以及散曲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
Step 2 欣赏接着,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故事欣赏,让学生逐渐了解《哦,香雪》的情节和内涵。
无论是演唱、朗诵,还是舞蹈表现,甚至是手游征战,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手段,为学生带来巨大的思维启发和学习内容。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文本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作品中展现的美好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
2. 难点:体会作品中细腻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哦,香雪》文本。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哦,香雪》这篇小说,大家先快速浏览一遍,然后说说你们的初步感受。
(学生浏览)生 1:我觉得香雪这个人物很有意思。
师:那你说说香雪怎么有意思呀?生 1:她很单纯,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
师:嗯,说得不错。
那还有其他同学有感受吗?生 2:我觉得小说里描写的那个小山村挺特别的。
师:好,那咱们就具体来分析分析香雪这个人物形象。
大家找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香雪的特点呢?(学生讨论后发言)生 3:她为了一个铅笔盒,走了那么远的路,很勇敢。
师:对呀,这确实体现了她的勇敢,还有吗?生 4:她很渴望知识,想要用鸡蛋去换铅笔盒。
师:非常好,那通过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大家想想小说想表达什么主题呢?(学生思考讨论)生 5:是不是想说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师: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理解吗?生 6:也表达了乡村和现代文明的碰撞吧。
师:嗯,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那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小说中有哪些细节让你们印象深刻呢?(学生纷纷发言)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比较到位,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析。
但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下次教学时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引导。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哦,香雪》的文学价值。
2.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2.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香雪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表达的人性、情感和社会问题。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香雪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4. 主题探讨:分组讨论作品所表达的人性、情感和社会问题。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2.2 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3. 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哦,香雪》的原文。
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作者和作品的背景资料。
3. 参考书籍:相关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参考书籍。
3.2 教学材料1. 课文朗读录音:提供课文朗读的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人物形象分析表格:提供人物形象分析的表格,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学习成果:评估学生的课文分析和主题探讨成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4.2 教学反馈1. 针对学生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3.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近年来,优质课的概念在教育界日益被重视,它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主动性。
其中,一节好的优质课不仅要有严密的教学计划,还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学习体验。
本文将围绕着《哦,香雪》这一文学经典作品,为大家提供一篇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的优质课教学设计,以期能够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哦,香雪》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情节框架等基本内容;2.通过阅读与分析,体会小说呈现的人性真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3.启发学生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小说的感受与理解,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以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国文化名片,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美好。
然后,根据《哦,香雪》的主题和人物特点,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世界。
2.学习环节(40分钟)(1)阅读与分析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注重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分析小说中涉及到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情节变化等重要要素,梳理小说的结构和内涵。
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练习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文本分析能力。
(2)思维拓展通过提出问题、设定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探讨小说中表现的人性真谛。
例如:香雪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体现了哪些价值观念?主人公的励志精神和人格魅力在今天还有何种借鉴意义?学生们可以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展开自由思考和讨论,以达到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归纳总结人性现象的目的。
3.巩固环节(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说的感受,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例如:以舞蹈、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悟,增强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
4.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所收获的知识体会,回顾课堂上的探讨和思考。
《哦,香雪》教案5篇

《哦�香雪》教案1作者:加入日期�06-07-25教学目的�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目的之2难点�目的之3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简介并导入�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
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过渡语是�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
”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象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象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其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感受小说所传达的时代精神和人性美,培养学生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1 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把握其性格中的纯真、善良和自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理解小说中火车开进深山这一情节的象征意义。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难点21 探讨小说的主题内涵,理解作者对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与城市关系的思考。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小说的背景知识、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主题、人物和情节,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朗读法:通过朗读文中的精彩段落,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表达。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教学过程1、导入11 介绍作者铁凝及其创作风格。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展示一些关于乡村生活和火车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小说背景的兴趣。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初读课文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哦,香雪
教学目标
1.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3.培养学生圈划关键词句的能力,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说明:
铁凝的《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题目的感叹语调也提示和透露了这一点。
《哦,香雪》是铁凝的成名作,作者选取了一个类似于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立在城市人的位置上,但又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宽厚的胸怀,对那个封闭的小山村,对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山里少女投来同情、关爱的一瞥,在看似稚嫩可笑的心理律动中发掘时代思潮的波澜。
反映在小说的叙述结构上,作者并没有以情节线索来安排叙述,而是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把一些情节片段加以组接。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圈划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来鉴赏人物,通过景物描写来补充反映人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鉴赏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难点: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说明:
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而相对较多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作家特有的女性的细腻、敏感也突出了作品的抒情风格;但更重要的是时代思潮的影响,70年代末兴起的个性解放和主情主义思潮,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出现了一种抒情化的倾向。
闭塞的台儿沟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没有了过去的宁静,也扰乱了少女们的心,一方面是因为少女们天生的好奇心理,一方面是封闭的山寨对山外世界、对文明社会的向往之情,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但并不意味着纤弱、单薄竿浅显,相反它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严峻思考:那纯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80年代是一个对“现代化”充满神秘与迷信的时代,一种新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现代化必然代表进步、文明和美好;反之,就是落后、封建和野蛮--,但敏锐的作家铁凝却从现代化(火车的象征)进入以前的人性淳朴的民间社会作出美轮美奂的赞美,这种深远的意蕴,将会超越时空而发生永恒的魅力。
教学过程
思路点拨
铁凝曾经说过,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
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
小说中香雪那洁如水晶的目光,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少女们那飘
荡在山谷里的天真烂漫的笑声,还有少女凤娇对乘务员“北京话”的那种无私无邪的情感,都是少女世界的特有的美丽风景。
小说重点写了少女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
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
作者还有意交代了香雪这一举动的心理动力,那就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还有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
在小说的叙述结构上,作者并没有以情节线索来安排叙述,而是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把一些情节片段加以组接。
她极力在“一分钟”里开掘,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们对新生活的纯真、热切的向往和追求;将一些每天一分钟里发生的事件以特定的方式加以精心的选择、排列和叙述,最后以香雪换铅笔盒的“冒险”为终结,尤其对香雪夜归的情景做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使情感的抒发达到高潮,就如一支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练习举隅
1.作者凭着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表现独特,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心里,两岸风景美不胜收,无论是叙述语言,诸如对火车拟人化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如香雪做生意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对话,写得都很美。
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1)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2)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
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
(3)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生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4)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2.孙犁评价《香雪》这篇小说时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绐终一致的。
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
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是的,这是一篇很美的小说,它为我们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清纯、美丽,不沾一点尘杂,清澈透明,总能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感觉的女孩子。
更难得地是她对知识,对现代文明充满着渴求和执着。
关于这篇小说,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挖掘,比如小说的题目“哦,香雪”。
为什么要用“哦,香雪”,而不用“哇,香雪”或者“村里有个姑娘叫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