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行车组织的应用管理控制浅析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探析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居民出行困难成为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铁因其能耗低、乘坐便捷等特点在城市交通中快速发展。
自1863年伦敦首先建成地铁后,全球已有100多个城市拥有地铁。
随着北京开通首条地铁线路,广州武汉等城市兴建地铁运营。
当前地铁成为城市实力的象征,解决了客流量大的交通问题。
地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地铁建于市区地下,具有通风不便、应急疏散难等缺陷,发生火灾等严重事故难以控制,易产生不良社会效应。
国内大中型城市地铁系统每日工作人员有数千人,运送乘客上百万,发生安全事故会造成严重后果,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建立在对地铁运营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要全面分析地铁运营风险并进行控制才能保障地铁运营安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应用;管理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已是开启快速发展的阶段,截止到2021年,我国目前共有49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47条,运营里程约7970km。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会有各种不确定因素,危及运营生产的安全。
例如2011年1月24日,北京地铁马家堡车辆段工程车调车作业挤岔事故;2018年1月22日,呼和浩特供电维管段接触网作业车在包兰线列车冒进信号并挤坏列车接车进路事故;2018年1月23日,郑州桥工段轨道车黄集站越过关闭信号机挤岔脱轨事故;2020年8月3日,武汉地铁3号线,工程列车桥隧维保施工设备侵限至站台门损坏事故。
因此轨道交通运营生产中确保工程车辆运用安全尤为重要。
1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的概述到目前为止,该国大多数一线城市运输计划都充分实施了轻轨运输,这也提高了当地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便利了当地人口的流动。
在信息化进程逐步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各大发达城市逐步将铁路运输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列入日程,加大了资金、设备等资源投入,也有效促进了铁路运输发展进程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很难吸引到足够的资金来建设智能铁路运输,从而严重阻碍了智能城市的建设。
地铁行车组织的应用管理浅析与思考

2019.5·今日自动化 167专题与综述 Topics and reviews0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乘客的需要越来越个性化、具体化,过去的地铁行车组织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们越来越高的出行要求。
因此,如何对地铁行车组织模式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并充分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已经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1 地铁车辆行车组织的应用模式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独立、封闭、自成体系的有轨交通系统,相比较其他公共交通具有节能、无污染、运量大、全天候和安全等特点。
地铁车辆行车组织的应用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地铁车辆行车组织的应用模式1.1 地铁行车组织的基本模式地铁运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整个城市交通所承受的压力,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当中表现尤为明显,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我国的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运行系统中,地铁运输基本模式是最主要的应用模式之一。
地铁的行车组织是运营与生产的重要环节,交通运输部门对地铁车辆设备进行组织和搭配时,在考虑通行能力时重点以乘客的具体数量与流量为主要的参考数据。
不但要满足乘客出行需求,也需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消耗并不断优化提升,实现经济模式的最优化[1]。
1.2 高速地铁的行车组织模式高速地铁的行车组织模式有两种主要的类型,分别为地铁单线双向运行模式以及客车分线运行模式。
在客车分线运行模式下,考虑线路具体情况,会将不同类型车辆对于地铁轨道的具体要求以及车辆行车的最大速度作为主要的参考和依据,这样车辆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就会遵照一定的路线,确保不同车辆的运行就会受到干扰和影响。
这种模式在保证地铁车辆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很好地提升了各项设备的利用效率。
(2)与客车分线运行模式相比,地铁单线双向运行模式的应用更为普遍一些,在这种模式下,同一个时刻只有一辆列车处于运行状态,需要设计列车上行和下行的具体线路,保障行车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探究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探究发布时间:2021-04-28T12:26:18.67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3期作者:陶龙龙[导读]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出行安全和城市陶龙龙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安徽合肥 232601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出行安全和城市交通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而行车组织是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转的关键,在公共交通安全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基于这一现状,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进行分析,从而给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应用及管理分析引言:行车组织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点内容,不仅可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有序运行,还可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水平,其本质是通过事先制定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而有效规范城市轨道车辆的运行线路,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简单分析(一)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定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是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心内容,其本质在于通过事先制定好的规则和标准,从而使机车、车列和列车在轨道线路上正常运行,质量良好地完成轨道运输生产任务而进行的技术组织工作,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有序运行是尤为关键的。
(二)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调度的调整原则在实际设置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过程中,快速、安全、全面、服务是调度调整工作开展当中的重点原则,其中安全方面是最为重要的,其宗旨在于保证设备、乘客以及系行车的安全;而快速这一原则,是在调整过程找那个,要保证事故故障处理、突发事件反应和信息交互的快速性;其次,是全面原则这一方面,主要是指在调整过程中要有大局观念,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调整和设置;最后,是服务这一原则,这一设置原则与安全原则相比,安全是基础,而服务就是是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调度的宗旨,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水平提升的关键。
浅析地铁行车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浅析地铁行车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摘要:近几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地铁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有效地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也很大程度上减缓了交通拥堵的现状。
由于轨道交通如今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以及每天都会承受非常大的客流量,所以相关部门对地铁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程度格外关心。
本文主要阐述了地铁行车时,对于影响行车安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期望我国轨道交通能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地铁;行车安全;管理控制引言:地铁有着行车速度快、乘坐方便、载客能力优秀的特点,所以近些年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不过,由于地铁的封闭性,也导致了疏散工作较难开展,这也会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并且地铁司机的操作规范性与综合技术水平也会直接关系到地铁的行车质量。
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保证地铁的行车安全,尽最大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需要提高地铁司机的综合技术水平以及改善管理制度,以此来加强地铁行车的安全性。
一、地铁行车时的安全影响因素(一)司机的综合素质存在不足在地铁行车过程中,合理地控制行车速度,以及保证行车安全是地铁司机的主要工作目标。
在招聘地铁司机时,相关单位通常会挑选驾驶经验丰富,综合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来任职地铁司机,以此来保证地铁在行车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和安全。
不过,经调查,多数地铁安全事故中地铁司机的操作不够规范所导致事故发生的占比也是较大的,这与地铁司机的安全意识、操作规范和对于应急处理能力及心理素质息息相关。
而相关部门缺乏对于地铁司机的专业培训,也导致了地铁司机在驾驶时安全意识不足,并且心理素质若是存在问题,也可能会导致驾驶过程中会受自身情绪所影响,对地铁的行驶安全极为不利。
不仅培训工作没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一些地铁司机的文化水平也导致了他们在进行培训时,对于相关知识与操作技术理解能力不足,而且对于地铁驾驶员这份工作缺乏责任心。
即便是通过了考试,在上岗期间工作热情较低,也导致了驾驶操作不规范,而在面对安全事故时无法正确地进行补救措施,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探析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稳定是保证人们安全出行、提高城市交通水平的重要基础。
行车组织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正常工作,下面文章就以此为基础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展开探讨。
希望通过文章论述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城市轨道;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交通行车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促进了汽车的购买量显著增加,也使人们对出行量和出行频率也都有所增加,从而导致原先设计的交通线路无法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致使交通变得更加拥挤,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具有很多的优势应运而生以缓解市民出行的压力,然而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程过快、经验不足,很容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车事故,加之若处置不当则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轨道交通行车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与防范以及对防范措施进行修正改进,是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1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调度调整原则在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中,快速、安全、全面是调度调整工作开展当中的重点原则:第一,安全。
安全是轨道交通运营过程当中的重要生命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在具体运营调整中都需要将该项工作放在首位,保证设备、乘客以及行车安全;第二,快速。
在行车调整过程中,需要保证故障处置、反应以及信息报送的快速性,对事发初期的关键时间进行把握,最大程度控制影响范围;第三,全面。
在行车组织调整时,在具体行车调度方面需要具有大局观,避免出现仅对设备故障与突发事件进行关注、而忽视其余因素影响的情况;第四,服务。
在运营过程中,安全是基础,服务是宗旨。
发生影响运营事故事件时,需要能够对乘客与服务的影响进行考虑,及时将相关信息告知给乘客,最大程度减少对乘客服务的影响。
2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现状2.1处理目的模糊、处理形式不当首先,规范文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
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制度政策,但很多工作人员并未根据制度政策操作,融入较多主观意识、缺乏科学依据从而引起故障问题产生。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模式浅析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模式浅析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中心工作体现在列车运行的组织,本文结合广州地铁、上海地铁、深圳地铁的运营情况和工作实际,对地铁运营中的行车指挥体系,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和列车运行调整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运行调整中图分类号:U12文献标志码:AOrganizational Model of Urban Rail Transit TrafficHOU Haiying(Shenzhen Metro No.3 Line Investment Co., Ltd., Shenzhen, Guangdong 518173)Abstract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ng management of the work embodied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operations and actual work situations of Guangzhou Metro, Shanghai Metro and Shenzhen Metro,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ubway operations command system, the organization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the organ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rain operation under abnormal circumstances.Key wordsurban rail transit traffic; organization; operation adjustment0 绪论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单轨交通和磁悬浮交通等系统,目前我国已建成或在建的大都为地铁或轻轨,地铁单向高峰每小时载运可达3万~9万人次,轻轨单向高峰平均每小时客运量在1万~3万人次。
地铁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地铁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引言地铁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环保的城市交通方式,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铁的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是确保地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地铁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性、组织结构、运营管理流程等方面。
重要性地铁作为大城市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性无可忽视。
良好的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可以保证地铁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乘客出行的高效性。
同时,地铁的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直接影响到地铁线路的开通时间、列车的运行频率等因素,进而决定了地铁系统的运行效益和乘客的出行体验。
组织结构地铁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岗位的合作协调,以确保地铁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常见的地铁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的组织结构:1.运输管理中心:负责协调和管理地铁线路的运营工作,包括列车的运行调度、运营计划的制定等。
2.信号与通信部门:负责地铁信号系统和通信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地铁列车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3.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地铁系统的安全监控和隐患排查,以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
4.运营服务部门:负责地铁车站的管理和乘客服务,包括票务管理、设施维护等。
5.技术支持部门:负责地铁系统的技术维护和应急故障处理,确保地铁线路正常运行。
这些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紧密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地铁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体系。
运营管理流程地铁运营管理流程是指从地铁线路开通到关停的全过程中,各种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
以下是典型的地铁运营管理流程示意图:1.运营计划制定:根据城市的需求和乘客的出行规律,制定地铁的运营计划。
包括运行时间、运行频次等方面的安排。
2.调度与分配:根据运营计划,进行列车的运行调度和分配,确保列车的安全、高效运行。
3.信号与通信管理:维护和管理地铁信号系统和通信设备,确保列车的通信畅通和运行安全。
4.安全监控与隐患排查:通过安全监控系统和巡检人员,对地铁系统进行安全监控和隐患排查,确保乘客的安全。
分析地铁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

分析地铁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各方面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苛刻了,特别是对于交通工具的选择,在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中,地铁凭借自身的优势开始走入人们的眼帘,并且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尽管地铁行车组织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探讨,急需解决。
这篇文章主要根据地铁行车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并且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为我国地铁行车组织的应用管理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地铁行车组织应用管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了,为了能够适应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地铁应运而生,地铁凭借自身速度快、运输能力强两大优势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与认可,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跟随时代的脚步稳步前行。
可以说地铁的产生是时代进度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地铁对于我国的运输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有了了不起的贡献,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且也带动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为人们的安全高效出行保驾护航。
一、地铁行车组织的应用模式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地铁行业出现的时间比较晚。
但是自从地铁出现以后,交通运输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随着地铁的规模不断扩大,需求量日益提高,不仅人们的安全出行有了保障,我国经济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纵观地铁的发展历史,我们很容易了解到,地铁行车组织是有固定模式的,通常的应用模式有:地铁行车组织模式、高速地铁的客车分线运行行车组织模式和高速地铁的单线双线运行之中的地铁行车组织模式三种。
那么这三种应用模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一)地铁行车组织的基本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的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交通运输业发展规模与速度也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行车组织的应用管理控制浅析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地铁行车组织特点,同时阐述了地铁行车组织的应用模式,最后总结了地铁行车组织管理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列车;行车组织;应用管理
1 地铁行车组织特点
第一,维护行车稳定,保障安全,地铁运行阶段本身的客流量较大,一般每
小时的运行能力可达到3-7万人次,运输能力较大,行车距离较短。
在经济全球
化时代背景下,对地铁行车安全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会
造成部分严重的后果。
第二,行车计划性显著,地铁在行车阶段,多按照指定的
行车路线运行,各个部门也是依照运营图,开展相应的组织及管理,就停车时间
及发车时间,需要提前指定,以此保障运行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维护地铁列车行
驶安全,保障地铁列车到站时间的精准性。
第三,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就地铁
行车而言,只有借助各类先进的设备,才可切实保障地铁行车安全。
第四,信号
显示性较高,地铁行车必须要满足信号显示性的要求。
主要是因为地铁列车长时
间处于地下隧道运行,地面行驶时间较少,地下隧道光线昏暗,受到隧道壁的遮挡,将会缩短信号显示距离,只有高性能的信号,才可保障地铁列车行车安全,
地铁行车组织体系如下图1所示。
图1 铁行车组织体系
2 地铁行车组织的应用模式分析
2.1 行车组织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使得我国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提升,加速了城市发展。
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城市轨道交通本身属于一种地下运行为主的系统,对人们的出行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地铁运输属于城市轨道行车组织的基本模式,
可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缓解城市地面交通压力。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轨
需要朝着全新的方向出发,配备新要求,才可更好的满足现代化运营需求。
合理
调整行车组织,维护行车安全。
2.2 单线双向模式
这类模式是普遍应用的一种行车组织方式,目前,地铁运输模式而言,单线
双向属于应用最多的一种行车组织模式,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固定某一条线路,
该时间只允许1趟列车往返。
该运行模式可满足城轨的安全运行需求,在城市地
铁运行轨道建设阶段,需要修建两条运输路线,一般设置为上下位。
这类设计,
即便是在一条线路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另一条线路也可替代运行,如下图2所示。
单线双向运行模式行车组织管理模式包括:1.注重安全管控,在地铁车站派
遣专人管理,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车站两端出现冲突事件;2.注重列车距离控制,就该区段运行,由于两个端点车站的距离较大,这类情况,需要拆分为不同
的区段,更好的管控列车,保障列车可在特定时间内外往返运行,实现乘客候车
时间的缩短,提升乘客周转速度。
图2 单线双向地铁行车组织模式
2.3 分线运行模式
地铁列车分线运行,主要是参照城轨需求,合理区分城轨行车速度,这是一
种常见的城轨运输方式,就距离较远的交通而言,这类行车组织方式具备自己的
特定轨道。
就人口较多的城市,可选择这类行车组织模式。
比如:地铁列车同其
他的交通工具相比,运行速度具备显著的优势。
通过运用客车分线行车组织模式,就同一运输方向的城轨,能够沿线运输乘客,列车往返不会受到线路因素的影响,可缓解行车压力。
3 地铁行车组织管理措施
地铁作为新兴的交通工具,是城市建设及发展的核心指标。
随着其应用范围
的扩大,加速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凸显出城市轨道交通优点。
随着地铁客流量的增加,一旦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将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要强化地铁行车组织管理工作。
地铁行车组织管理措施主要包括:1.从乘客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行车模
式及组织模式,可为乘客的出行提供便捷,及时告知乘客列车的相关信息;2.制
定科学、合理城轨行车方案,可保障线路资源的有效应用,依据实际的客流量,
合理调整行车路线,避免资源浪费,实现列车线路的有效调整。
高峰期,相关部
门需要依照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行车密度;3.为更好控制客流量,应当科学设置
行车间隔,提升组织效率,节假日期间地铁乘客量相比平常客流量会增加2-3倍,就这类情况,制定完善的应急措施及预案,依照行车准则,工作人员需要遵循各
项规章制度,切实维护乘客行车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剧,地铁的重要性也愈发明显,可
切实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拥堵情况,就城市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铁运营企业
及管理部门,需要明确当前行车组织问题及缺陷,通过完善制度,调整方案,引
入技术等方式,发挥出城轨的社会效益,加速城市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翰宸.地铁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J].科技风,2017,19(22):236-238.
[2]刘贵德.地铁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1(16):18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