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影响因素剖析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导学案-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影响因素。
每个人的心理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幼儿来说。
因为他们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是整个人生中最脆弱的时期之一。
所以我们要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以及影响它的因素。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1.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明显标志是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包括快乐、开朗、活泼等。
幼儿心理健康好的孩子,通常笑脸常开,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够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2.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幼儿心理健康的另一个标志是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
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需求和愿望,并能够有效地表达出来,而不是将情绪积压在心里。
3.良好的社交关系:幼儿心理健康的还表现在与他人的良好社交关系。
他们能够与同龄人或成年人建立积极互动关系,能够体察他人情感,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需要。
4.积极的心态和应对困难的能力:幼儿心理健康的另一个标志是积极的心态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他们能够面对挑战和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地应对问题,而不是消极地逃避或抱怨。
三、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如果家庭关系和谐稳定,父母之间互相尊重、与孩子之间互相理解、孩子也能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支持,那么幼儿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
2.学校环境:学校是幼儿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学校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学校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老师对幼儿的教育方式温和严谨,同学之间能够友好相处,那么幼儿在学校的心理健康也会得到保障。
3.社会环境: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是否积极向上、社会风气是否良好、社会资源是否充足等因素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
幼儿如果长期处于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第六章第一节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影响因素(教案)-《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

2.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
4岁儿童出现了情境化语言。
最极端的语境不合的情况表现在自闭症患儿的身上。
3.热爱游戏,善于游戏
游戏是婴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也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
象征性游戏能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结构性游戏能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
角色游戏和社会性游戏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运用你已有的心理学知识,逐条分析一下婴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学含义。
活动三: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1.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
(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九长牙十会走)
动作常模一一大多数儿童的某一种行为模式发生的时间。
动作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的外在指标,动作是思维的起点。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是婴幼儿心理健康的第一个标志。
(4)社会性焦虑:跟着社会的风气走,没有主见,商业炒作的结果。
(社会性焦虑反映教育的浮躁)
在儿童,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最普遍的问题表现为保护过度和期望过高。
(三)社会文化(重要保障)
主要是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大众媒体;
社会文化的质量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诱因。
(四)个体因素
是决定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5.年龄特征明显
6.很快适应环境变化
三、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遗传与疾病
(二)家庭教养方式
生物性焦虑
成长性焦虑
目标性焦虑
社会性焦虑
(三)社会文化(重要保障)
(四)个体因素
作业:
1.请根据本次学习,完成课后思考题与练习相关习题。
2.完成本小节课程的堂堂清训练。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导学案-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导学案一、导入幼儿时期是孩子心理健康进步的重要阶段,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今日我们将进修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援助我们更好地关注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二、目标1. 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2. 精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3. 能够正确对待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实行乐观的干预措施。
三、导入1. 什么是幼儿心理健康?为什么幼儿心理健康至关重要?2. 你认为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有哪些?3.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四、探究1.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幸福和乐观的情绪状态:幼儿通常是天真幸福的,他们笑声开朗,乐观乐观。
- 良好的人际干系:幼儿能够与同伴和成人建立良好的干系,擅长合作和分享。
- 自我认知和自大心:幼儿能够明晰地熟识自己,有自大心,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良好的适应能力:幼儿能够适应新环境和新人,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2.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浩繁,主要包括:- 家庭环境: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处所,家庭环境的和谐与稳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 学校教育:学校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处所,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氛围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压力也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亲子干系、同伴干系、社会支持等因素。
五、实践1. 请结合实际案例谈论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
2.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幼儿心理健康增进规划,包括针对不同因素的干预措施。
六、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明确了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期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援助。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是他们的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其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以及影响这些标志的因素。
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1. 情绪稳定:婴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情绪的稳定和可控。
健康的婴幼儿通常可以自主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反应,如笑、哭、发音等。
同时,当遭遇挫折或者情绪低落时,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2. 社交能力:婴幼儿的社交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
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积极、稳定的亲密关系,并能够在社交中展现出友好、合作和分享的行为。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婴幼儿能够主动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和情境。
3. 自我认知能力:婴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身体和情感的需求。
同时,他们也能够辨别和表达自己的愉悦、不满和需要。
具备健康自我认知能力的婴幼儿通常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自己的积极态度和自信心。
4. 适应能力: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另一个标志是适应能力。
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并且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
适应能力较强的婴幼儿能够快速适应新的情境,并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成就感。
二、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婴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会给婴幼儿提供稳定和愉悦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情感和社交发展。
相反,一个不稳定或者冲突严重的家庭环境会对婴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婴幼儿的心理健康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良好的教养方式包括关爱、理解和尊重婴幼儿的需求,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
另一方面,过度的管制和惩罚会打击婴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同伴关系:婴幼儿的同伴关系对其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
《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心理健康的 十大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地了解自己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5.保持个性完整与和谐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表达与控制自己情绪
9.适度发挥自身才能与兴趣爱好
10.个人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 1、智力发展正常 • 3、情绪反应适度 • 5、人际关系融洽
2、性格特征良好 4、行为统一协调 6、自我意识良好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 一、智力发展正常
•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 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
• 智力一般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 想象力的总和,它是以思维力为核心的。
•
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
https:///a/233196132_495073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 三、情绪反应适度
• 情绪适中:喜怒哀乐 主流:愉快、稳定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 四、行为统一协调
• 知情意行(心理与行为)
• 心理健康的幼儿行为表现为既不过敏,又 不迟钝,面对新的刺激情境能做出合理反 应,具有与大多数同龄幼儿基本相符的行 为特征。
• 同龄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相比。 • https:///pc/9b3dff
2d855b7731b?cota=4&kuai_so=1&tj_ 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 er_scene=so_1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 二、性格特征良好
•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 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个性的 核心因素。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简述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简述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幼儿身心健康是指幼儿的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处于健康状态的表现。
以下是一些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1. 良好的睡眠习惯:幼儿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支持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
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生物钟,提高情绪稳定性,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
2. 均衡的饮食:幼儿的饮食应该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均衡的饮食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免疫系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 积极的情感状态:幼儿应该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中。
这包括快乐、乐观、自信、安全感和信任感等。
幼儿的情感状态可以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4. 适当的活动和运动:幼儿需要适当的活动和运动来支持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幼儿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密度,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适当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情绪稳定性和注意力,增强社交能力。
5. 健康的生活习惯:幼儿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规律作息、不吸烟、少喝酒等。
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生物钟,提高身体和心理健康。
除了以上标志,幼儿身心健康还包括以下方面的表现:1. 良好的睡眠和休息习惯,包括规律的睡眠时间和睡眠环境。
2. 稳定的情绪状态,包括快乐、平静、焦虑等。
3. 适当的社交能力和互动,包括与他人的沟通、合作和分享。
4. 健康的体重和体态,包括适当的身高和体重比例。
5. 健康的牙齿、皮肤和身体指标,如血压和血糖等。
幼儿身心健康对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幼儿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
幼儿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经历将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
幼儿的心理健康标志是指在幼儿期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状态,这些标志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积极的情感体验幼儿的情感体验是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幼儿时期的情感体验很丰富,包括喜怒哀乐、爱恨情感等,但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幼儿的快乐、满足、愉悦、自信等情感状态。
当幼儿感到快乐、满足、愉悦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愉悦的情绪也能够帮助幼儿发展出更加健康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
二、良好的社交能力幼儿的社交能力是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良好的社交能力表现为幼儿能够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包括合作、分享、交流、互动等。
幼儿的社交能力是在家庭和幼儿园等环境中培养的,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幼儿学习社交技能。
良好的社交能力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适应能力强幼儿的适应能力是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适应能力强的幼儿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包括适应幼儿园生活、适应新的朋友、适应新的老师等。
适应能力强的幼儿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四、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是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自我意识是指幼儿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概念等。
自我表达能力是指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需求等的能力。
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是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表现为幼儿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情绪,包括愤怒、焦虑、恐惧等。
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他们需要提供情绪支持和情感指导,引导幼儿学会有效地应对各种情绪。
简述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和判断标准

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和判断标准
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和判断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
情绪表达和调控能力:幼儿能够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能够有效地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易情绪爆发或持续情绪低落。
社交能力:幼儿能够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包括与同伴进行合作、分享和交流,以及与成年人建立安全依恋关系。
自理能力: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吃饭、上厕所等,逐渐发展自我照顾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注意力和集中力: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并持续关注某个任务或活动,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保持专注。
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能够进行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活动,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思维。
自信和积极态度:幼儿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自信,能够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些标志和判断标准是评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幼儿在这些方面表现出积极、平衡和适应性的特征时,可以认为其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然而,每个幼儿的发展和表现都有差异,因此在评估幼儿心理健康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个体差异和发展阶段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的表现
(1)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 (2)人际交往障碍:极度孤独,缺乏目光对视, 对集体游戏没兴趣,不会寻求帮助,难以建立伙 伴关系。 (3)言语障碍:明显的言语发育障碍,缺乏主动 言语,言语刻板重复,声调、节律、速度、重音 都常有问题。 (4)兴趣和活动异常:兴趣单调、狭窄;对非生 命物体特殊依恋;仪式性动作;刻板重复动作; 拒绝生活环境的变化。
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 己,不再胡吵乱闹;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 “不识相”。
(二)家庭的教养方式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气 氛、家庭生活条件等。
本质上是家长价值观的直接反 映。 最普遍的问题是溺爱和对儿童 的期望过高,反映出家长普遍 的焦虑心态。
多动症儿童与顽皮儿童的区别
注意力方面的区别 患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即使是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 但顽皮儿童却不同,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 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
行动目的性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 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 始无终。
第六章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模块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
影响因素
现代工艺系:高荣贞
知 识 回 顾
1、怎样培养幼儿的交往能 力?
2、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及 影响因素有哪些?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健康的含 义及世界卫生 组织对健康定 的10条准则。
能力目标
2 掌握婴幼儿心 理健康的标志 及影响幼儿心 理健康的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标准 包括肌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具体可用“五快”( 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
“五快”是指: 一、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 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
二、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 便,而且感觉良好。
三、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 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四、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五、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四)个体因素(关键因素)
个体的性格和人格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你能做到吗?
尊重儿童教育与发展规律, 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人文环境, 把游戏、体验和学习的权利真正 地归还给儿童,用正确的教育理 念教育儿童。
:
• 什么是健康? •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影 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 些?
焦虑 类型
缺乏 自信 忽视 规律
渴望 补偿
教育的 浮躁
生物性焦虑
成长性焦虑
目标性焦虑
社会性焦虑
第一 生物性焦虑
家长关注的核心:对子 女的人身安全
第二 成长性焦虑 家长把儿童成长的责 任完全彻底地揽在自 己身上,采用催赶的 方式,加速儿童的成 长。 剥夺儿童的游戏权利, 把儿童置身于成人的 监视中,喋喋不休地 灌输成人社会的知识 和经验。
(3)生理健康:维持机体各组织的细胞,使功能协调作用 完善。
(4)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的三大特征:“速度、多 变、危机”,对策:“学习、改变、创业”。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的10条准则: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和 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 无大小,不挑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 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 化。 (5)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6)体重适当,身材发育匀称,站立时,头、肩、
臂的位置协调。 (7)眼睛炯炯有神,善于思考,眼睛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出血现象,牙齿和牙 龈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有弹性。 这10条就是健康标准,是就一般情况和普遍情况 而言的。但对不同年龄的人还有不同的标准。
第三 目标性焦虑 许多家长对孩子寄托 过高的期望,不仅仅 是长期目标过高,而 且近期目标也很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第四 社会性焦虑
商业炒作的结果
(三)社会文化
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
大众媒体对社会文化的放大作用
措施:重视推广先进文化、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重视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现代科学文化相 结合。
二
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1
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
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
2 3
热爱游戏,善于游戏 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
4
5
年龄特征明显 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一 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第一个标志)
大多数儿童的某一种行为模式发生的时间,称为动作常模。
常模,只是一个发 展水平的平均数, 并不是发展标准。 它是一个时间幅度。
动作的发展是婴儿心理 发展的外在指标。动作 的发展对思维的发展尤 为重要。动作是思维的 起点。
“七坐八爬, 九月长牙”
宝宝大动作发展顺序
宝宝精细动作发育顺序
第二 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
语言发展阶段
3岁以后,一个儿童说的话,通常总是与 另一个对话者在内容上是有关的。4岁儿 童开始使自己的语言适应不同的听者。 (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
(二) 家庭的教养方式 (三)社会文化 (四)个体因素
(一)遗传与疾病
遗传因素对幼儿的心 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影 响。
某些疾病,会引起心 理健康的失衡,甚至 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
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症等内源性精神病, 遗传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症的简称。儿童多动综合症即 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 合症。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 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
“三良好”是指:
一、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 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二、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 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影响因素
一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第三 热爱游戏,善于游戏 游戏是婴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也是他们 的主要学习方式。 第四 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
布什总统的表情
布什总统的表情
第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很快适应内外环境 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继续平静的生活。
二、 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 遗传与疾病
多动症主要特点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其主 要特点为:注意力短暂,难以集中,活动过度, 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常伴随学习困难,但智力 正常或接近正常。根据我们临床观察,这些儿童 发育、智力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关键是自我控制 能力差。有的可见动作不协调,平衡运动、共济 运动障碍等。据国外文献报道,学龄儿童中本病 的发病率达5%-10%,国内报道本病的发病率为 1.3%-8.6%;易发年龄为6-14岁,男孩发病远较女 孩为多,约为4-9:1。
.
情感目标 3 体验健康的情 绪,激发继续 探索学习的热 情。
你知道什么是健康吗?
健康是指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
完好的状态。
“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 社会的适应能力”。
(1)身体无病:这是健康的最基本条件;
(2)心理健康:心态决定了人生的一切,良好的心理是一 切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