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第3课时田忌赛马

教学内容:课本P106页例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通过对照找到赢齐王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列举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来找出并体会田忌赢齐王的策略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我们来玩个游戏,每人三张扑克牌,比大小,三局两胜制三局两胜什么意思?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红桃10、7 、5和黑桃9、6、3 问: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让学生先出,老师几次比赛都赢了。

2、你有什么想法?

3、“比赛中,怎么研究双方的情况,运用策略,找到能够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要学的《田忌赛马》,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有兴趣吗?”

二、探索发现

1、老师讲故事:田忌赛马

师:齐王和大将田忌喜欢赛马,他们把马分成三等,按照3局两胜制论输赢,第一次比赛,齐王的上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齐王的中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齐王的下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由于田忌每个等级的马都比齐王的稍差一些,所以田忌输了,田忌很不服气,要与齐王再赛一局,你来帮田忌想一想,可以怎么安

排三匹马的比赛顺序?

(学生可以随意说一说想到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能干,帮田忌想到了这么多方法,究竟一共有多少种比赛的方法呢?其中哪些方法是能够赢得齐王的呢?

2、同桌两人合作研究。

(1)找一找田忌共有多少种比赛方法以及能够赢得齐王的方法。(2)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3、汇报研究分析结果。

(1)谈一谈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找的。

(2)你有什么发现?(田忌只有一种可以取胜齐王的方法。)

(3)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小结:像同学们刚才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4、想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结局吗?

师:田忌第一局比赛输了,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他的一个谋士,也就是出谋划策的人,叫孙膑,就像同学们刚才一样,为田忌一一分析各种策略的优缺点,最后找到了这唯一能够取胜的对策,最后,田忌以弱对强,反败为胜。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巩固发散

1、联系课开始的扑克牌游戏同学的牌:10、7 、5 老师的牌:9、6、3

老师怎样出牌,能够确保自己一定取胜?

小结:在游戏中,能不能找到确保自己一定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

2、P106——做一做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上等——中等赢

中等——下等败

下等——上等赢

六、教学后记

第4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107——P108页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合理安排时间。

2、通过练习,会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找到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合理安排时间。

难点:会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找到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107——3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先交流,再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此题为“田忌赛马”。用好——中,中——差,差——好的思路解决。

因此:宋圆圆(220)——陶欣然(205),肖刚(210)——杜小雯(180),何文龙(190)——程刚(155),刘佳佳(165)——陆莎(230),朱曼(150)——赵天骁(220)

二、指导练习

1、P107——1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想法,再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爸爸和妈妈一起开车到街心花园(10分钟),妈妈步行至商场购物,同时爸爸开车去办公楼取资料,而后开车返回至商场,此时正好接妈妈(42分钟),两人一起开车返回至街心花园(2分钟),最后到家(10分钟)。

10+42+2+10=64(分钟)

2、P108——4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想法,再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此题为“烙饼问题”。三人为甲乙丙,两厨师现炒甲和乙的第一个菜,再炒甲的第二个菜和丙的第一个菜,最后炒乙和丙的第二个菜。

数学广角优化公开课教学设计【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教案】

数学广角优化公开课教学设计【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教案】 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教案课题名称:数学广角——优化教材解读:“数学广角”在编排上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题材均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在自己所熟知的现实背景下更好地理解“数学广角”中所渗透的数学思想; 第二、传统的教学模式都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出发点,“数学广角”则强调解题的过程,而非结果。三、“数学广角”在内容的设置上往往借助学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教具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算理。关键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筹思想和对策论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方法在解决实际个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题的能力。运筹思想和对策论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标分析:1.让学生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初步获得在给定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经验。4.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用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生分析: 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最佳方法,通过最优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统筹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来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流程图表示事情顺序,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体会优化思想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小组讨论、探究的过程,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最优方案,借助流程图的方式表示解决问题的顺序或方案,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并初步理解优化的数学思想,明白合理运用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利用流程图表示事情顺序,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体会优化思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 课堂前测: 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所用时间、设计意图及对应的教学目标)第一板块(一)猜谜语导入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它是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珍贵而又最被人忽略.当它快到极限时.人们才发现它的重要! 请问,这究竟是什么…… 体会时间真的很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体会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二板块(二)学习新知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家来客人了,你们准备怎样招待客人呢? 生:给客人沏杯茶。 师:星期天上午,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妈妈让小明给李阿姨沏杯茶。(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情景图) 师:你平时沏茶要做哪些事呢? 生:接水、烧水、洗茶杯、放茶叶、沏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金平县第二小学廖能付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本第106页例题3。 教学目标: 1.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感受对策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对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能从多样化的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实现方法最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直观引入。观看田忌赛马的动画。 二、探究新知: 1.回想刚才的故事,师口述:第一次的比赛中,田忌同等级的马都比齐王的马差一些,故此三场全输。那他第二次比赛是怎么获胜的呢? 出示表格,学生按表格的提示一起回答表格应填内容,教师

猜一猜:孙膑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 2.填表。师:假设齐王的马出场顺序不变。(电脑出示:田忌1—上—中—下等马)田忌2—第一场还是上等马,第二、三场还可以怎样出?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呢? 小结:田忌可以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也就是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唯一可以获胜的。 3.观察第一竖栏,你发现了什么?第一场田忌有可能胜吗?既然是必输无疑,派什么马上场好?保留下什么马? 师:此为“避实就虚,保存实力,攻其要害”的策略。在我们熟悉的三国故事中,曹操就是运用了“避实就虚,攻其要害”的策略,拿下徐州城,打败齐备的。 三、拓展延伸: 1.四(1)班和四(5)班举行跳绳团体赛,两队队员复赛成绩如下。决赛中,如果四(5)班队员先出场,四(1)班如何对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田忌赛马对策问题》优秀评课稿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田忌赛马—对策 问题》优秀评课稿 这节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例4,“对策问题”是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领域的内容。本节课的学习赵老师从同学们熟悉的故事入手,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数学知识不仅从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比赛中还有很大的学问。本节课赵老师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借助合作、探讨、找规律。在兴趣犹未尽之时,通过游戏,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节课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设计新颖别致。 开课伊始,赵老师充分抓住学生好玩、爱玩的天性,设计故事入手引入新课。方法巧妙,课堂气氛活跃,对本环节的设计是成功的。2、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流程生动、流畅、层次感强,活动扎实有效。通过活动将知识赋予其中,突出了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新的理念,教学流程科学合理,合作学习扎实有效,交流评价充分到位,给学生充分交流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教师也参加到了学生小组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积极思考的主动权也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活动交往中,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教师能引导学生

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 策略,促进了知识的互补互联,,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了异位思考,学会了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滋生优化意识。 3、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

《数学广角-优化》教案

《数学广角——优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饼的过程吗? 2、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饼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家里客人要沏茶的情境图。 小明,帮妈妈浇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观察理解情境图。 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和同学讨论一下,看看谁的方案比较合理。 分小组设计方案,思考讨论: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比较: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最少?谁的方案最合理? 2、教学例2。 出示情境图片: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女

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学生动手用硬币、课本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 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3、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 三、巩固新知 数学游戏: 1、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2、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0,谁获胜。 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感受对策在生 活中的重要作用。 2、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 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对策的数学思想 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例题教学 1、教师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探究田忌赛马的策略 探究一:在第二次赛马中田忌是如何战胜齐威王的? (1)教师出示探究通道 语言叙述法:第一局田忌用()等马对齐威王的()马,()赢;第二局田忌用()等马对齐威王的()马,()赢;第三局田忌用()马对齐威王的()等马,()赢;最后()以(:)的成绩赢了() 个大小不一的红色圆片作为田忌的上、中、下三等马,动手摆一摆。 (2)学生探究后反馈

策略一共有几种?(六种,根据二年级下册学过的排列知识) 这样排列有什么好处?(速度快,不会遗漏和重复)强调有序思考 师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灵活应用以前的学习经验,选择最优策略快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 探究三:田忌应对齐威王的所有策略中为什么只有一种策略会赢?赢的高明之处在哪? 田忌必须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让齐威王的上等马发挥最小的作用;然后保证后两场赢,这样才能三局两胜。 (二)巩固创新 第一次比赛 扑克牌比大小游戏(规则与田忌赛马相同)男女生代表各拿三张牌,男生是3、 2、A,女生是10、7、4。比赛结果,男生以3:0赢了女生。师:男生有没有可 能赢过女生,为什么?得出:实力悬殊,胜负分明。 第二次比赛 改牌:把男生的牌改成9、6、3,现在男生有机会赢女生吗?怎么赢?(应用田忌赛马的策略)是不是唯一策略? 第三次比赛 换牌:如果再给男同学一个机会,可以随意换一张牌,准备换几?怎么换?(换3,换大) 小组讨论:要使男生在比赛中有机会获胜,你们认为要具备几个条件? 讨论得出:1、要让最小的牌应对对方最大的牌,使对方的牌发挥最小的作用。 2、要有两张大于对方的牌。 3、必须让对方先出牌。(如得出第三个条件有困难,教师可以和学生 再玩牌得出。) 三、游戏拓展 数学小游戏:两人轮流报数,每人只能报1或2,把两人所有报的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1、理解游戏规则 2、教师与一学生进行示范游戏 3、同桌互玩 4、发现规律 5、再次验证 四、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课题:田忌赛马不简单授课人:柳迪 学校:中关村一小 日期:2010年9月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例4的教学内容----探讨田忌赛马中的数学问题。在这之前,人教版已经学过搭配和排列的有关知识,而且对可能性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主要是通过“田忌赛马”的实例,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对排列知识的巩固应用, 人教版教材在三年级初步接触了有关可能性大小的知识,一些有关排列的知识,北师大版教材在三年级学生已经了搭配的知识,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救问题中的运用。本课则以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作为的教学素材,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 “田忌赛马”是一个经典的应用“运筹”的故事,80%的学生对这一故事应经有了了解,但仅仅是听过这个故事,并不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而本课就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故事,体会对策论方法和运筹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手段说明: 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样的。教材选择列表整理因为它易于操作,适宜学生运用。我将表格作为教学过程中整理信息的工具,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对表格比较熟悉,他们从一年级(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学习数学起就经常接触表格,进行过许多填表活动。因此,选择填表整理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宜于学习。二是表格条理清楚,数学化程度比较高。填入表格里的都是经过筛选后的重要信息和有用数据,实际问题里的许多情节性内容都被过滤掉了。因此,填表整理能帮助学生理出思路、找到问题的解法把握住实际问题里的数学内容。 我的思考: 数学,绝不是解决几个数学问题。数学教学,也不是仅仅教学生学会解题。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上,体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

小学四年级数学《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的应用,感受对策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对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能从多样化的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实现方法最优化。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嘛?这个故事里蕴含着有趣的数学思想,故事里讲述了两场赛马比赛,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比的嘛?结果又是什么样?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去欣赏这个故事? 二、新授 师:请欣赏“田忌赛马的故事”(课件) 师: 我们一起来回忆下故事中的两个赛马比赛,第一次赛马比赛他们是怎么出马的?谁赢了?可见齐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略强些. 师: 那他们第二次的出马顺序是?谁赢了?为什么两次比赛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 田忌换了出马的顺序应战,先出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田忌就可以通过2:1获胜。而齐王没换出马的顺序应战.所以就输了. 生: 齐王太骄傲了.以为自己的马比对方强,就一定能赢. 生: 齐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略强一些,所以田忌调换出马的顺序应战可以赢. 生:调换了出马的顺序。 师:那一起看看田忌是怎么调换的出马顺序? 第一次 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获胜方 齐王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齐王 田忌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 第二次 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获胜方 齐王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田忌 田忌下等马上等马中等马 师:看来出马的顺序是很重要的,有的会赢,有的会输。这种调换出马的顺序是一种策略,是一种对策,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对策论。 板书:“田忌赛马”——对策论 4、师: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那我们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唯一赢的策略? 生:可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看看是不是唯一能赢的。 (我们可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入表中) 师:你真聪明,下面我们就小组先讨论下田忌可以采用的策略有多少种,然后填入表格中。 友情提示:采用有序的原则,才能做到田忌派马策略的不重不漏。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_优化教材分析教案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一、教学内容 1.烙饼问题。 2.沏茶问题。 3. “田忌赛马”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三、具体内容 主要变化:1.删去“排队问题”;2.优化了对方法的引导(无论是流程图、图示还是图表不仅展现了操作、探究、思考的过程,而且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方法或路径。)3.增加了练习题。 1. 例1:沏茶问题。 例1沏茶,其中“合理”、“省时”是优化沏茶各程序的思考角度既突出优化的思考方向,又做到省时、合理的安排沏茶的各个环节 沏茶问题的关键是“同时可干的事情”有哪些,应该在流程图上标出来,就能达到优化。 2. 例2:烙饼问题。 教材以提问的方式,体现了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要点。如,增加了“为什么烙2张饼和烙1张饼都要用6分钟”的提示,引导学生思考:烙1张饼用6分钟是因为烙正反面时,锅都空出了1个位置,只要每次锅都放两张饼,别空着打下伏笔。二是增加了烙3张饼,合理烙法的图示。三是安排了烙2、3、4、5、6……的表格。从而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就是每次都烙两个面,也就是不让锅闲着。为了体现这一点,我们还制作了生动的课件,放在教参的光盘里了。 例1、例2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把同一时间内能做的事综合起来统筹安排,就能节约时间了。 3. 例3:“田忌赛马”问题。 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对策论的思想。 教材首先借助表格,引导探究方向。例题起始就以表格形式出现,目的在于强化引导本课探究任务的主体方向,即看待、分析这一历史故事要从数学角度出发。然后细化表格,提供思维支撑。第二个表格用来呈现田忌一方的应对策略集,一是易于学生总结方法对比结果;二是引领学生进行有序思考。 五、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将“做”与“思”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如何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呢?一方面,为学生营造实践感悟的时空,实践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比较中寻求最优策略,体验中感悟优化思想,避免只有直观没有抽象,或直接阐述数学思想而疏漏体验感悟的过程。另一方面可利用图表将外化的“做”浓缩为内隐的“思”,在动手操作中提升思维活动,将行为的感知升华为理性的思维认知,使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理解抽象的数学思想。 1

小学数学_田忌赛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玩游戏和听故事等活动,探究获胜的对策,体验策略的重要性。 2.经历比对、推理等活动感情运筹思想,初步体会运筹思想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寻最优的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感悟运用对策获胜的运筹思想。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扑克牌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大家玩过扑克牌吗?下面我们就用扑克牌来玩一个“比大小”的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 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第一次谁先出,后面两次还是谁先出,比大小采用三局两胜制,限时3分钟。 小组分工: 1号拿黑色牌,2号拿红色牌,3号记录员,4号审核员 每场赛完后由记录员在“获胜方”一栏中用红笔画出“√” 游戏板:

2.汇报对阵情况。(两组) 师:为什么两组都是黑牌获胜呢? 其他小组是什么情况? 你们真是创造了奇迹啊!竟然用小牌战胜了大牌,其他同学能不能用小牌战胜大牌呢? (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思考:拿小牌的同学,怎样出牌,小牌才能战胜大牌?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索 小组讨论:拿小牌的同学,怎样出牌,小牌才能战胜大牌?(限时4分钟) (四)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1.展示交流: 拿小牌的同学,怎样出牌,小牌才能战胜大牌? 2.扑克牌游戏(第二次): 游戏规则: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第一次谁先出,后面两次还是谁先出,比大小采用三局两胜制,限时2分钟。

小组分工: 3号拿黑色牌,4号拿红色牌,1号记录员,2号审核员 3.总结对策: 要想小牌战胜大牌,应如何对阵? 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研究了数学中一门重要的学问——对策问 题(板书),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五)学以致用,解释提升 对策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有名的历史故事《田忌赛马》就运用了这一思想。 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拿出《自主学习任务单》,看一下上面的几个小任务。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故事。 播放微课《田忌赛马》。 任务一: 想一想,第一次比赛,为什么田忌全都失败了? 任务二: 请猜想一下,第二次比赛,孙膑的主意是什么? 田忌能赢得比赛吗? 任务三: 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 田忌有多少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填写6种不同的策略。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课件出示解决9个零件的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问题: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老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自主探索。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老师帮助梳理方法: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老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伐出次品? (4)全班汇报。老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5)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 (6)小结:把9个零件分成3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2、.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l)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2)学生猜想。 (3)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如果有12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切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3份,即4,4,4。)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学生汇报:3次。 (4)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还有哪些分法?(2,2,8)(3,3,6)(5,5,2)(6,6)......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5)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教案

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教案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课本第116页例题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感受对策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对策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情分析:例4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对策论的应用问题,对策论研究的是竞争的双方各自采取什么对策才能够战胜对手。“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但是并不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这里,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能在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中选择一个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能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能做到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用了什么样的策略赢得齐王呢?刚才有些同学说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还有些同学课前查找了相关的资料,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田忌赛马”的故事或者读一读你查找的资料。 (听同学讲故事:这是战国时期的故事。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时,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这时孙膑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啊。”田忌瞪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于是,田忌又和齐王再一次赛马。同样的三匹马,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

人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第3课时田忌赛马 教学内容:课本P106页例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通过对照找到赢齐王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列举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来找出并体会田忌赢齐王的策略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我们来玩个游戏,每人三张扑克牌,比大小,三局两胜制三局两胜什么意思?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红桃10、7 、5和黑桃9、6、3 问: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让学生先出,老师几次比赛都赢了。 2、你有什么想法? 3、“比赛中,怎么研究双方的情况,运用策略,找到能够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要学的《田忌赛马》,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有兴趣吗?” 二、探索发现 1、老师讲故事:田忌赛马 师:齐王和大将田忌喜欢赛马,他们把马分成三等,按照3局两胜制论输赢,第一次比赛,齐王的上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齐王的中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齐王的下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由于田忌每个等级的马都比齐王的稍差一些,所以田忌输了,田忌很不服气,要与齐王再赛一局,你来帮田忌想一想,可以怎么安

排三匹马的比赛顺序? (学生可以随意说一说想到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能干,帮田忌想到了这么多方法,究竟一共有多少种比赛的方法呢?其中哪些方法是能够赢得齐王的呢? 2、同桌两人合作研究。 (1)找一找田忌共有多少种比赛方法以及能够赢得齐王的方法。(2)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3、汇报研究分析结果。 (1)谈一谈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找的。 (2)你有什么发现?(田忌只有一种可以取胜齐王的方法。) (3)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小结:像同学们刚才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4、想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结局吗? 师:田忌第一局比赛输了,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他的一个谋士,也就是出谋划策的人,叫孙膑,就像同学们刚才一样,为田忌一一分析各种策略的优缺点,最后找到了这唯一能够取胜的对策,最后,田忌以弱对强,反败为胜。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巩固发散 1、联系课开始的扑克牌游戏同学的牌:10、7 、5 老师的牌:9、6、3 老师怎样出牌,能够确保自己一定取胜? 小结:在游戏中,能不能找到确保自己一定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 2、P106——做一做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上等——中等赢 中等——下等败 下等——上等赢

《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第104页的例1、第105页的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沏茶、烙饼的简单事例分析,初步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2、在动手操作、观察对比的活动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体会优化的思想。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体会优化的思想,教学难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工序卡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引趣 师:叮——咚,小明家来客人了,(出示主题图)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呢?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这是沏茶的工序,我们来读一读吧。 2、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请拿出你准备的工序卡 片来摆一摆,然后在本子上算出你所需要的时间;没有准备卡片的同学先在本子上先写出你沏茶的先后顺序,再算出所需要的时间。

3、谁能上来摆一摆?(学生汇报)1+1+8+2+1+1=14(分钟)还有其他方法吗?1+1+8+1=11(分钟) 4、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呢? 5、这种方法在哪里节省了时间?同时做事。合理利用等待时间。 6、我们在帮助小明安排沏茶这件事情时,首先清楚做事的顺序,又合理的利用了等待的时间这是数学中的一种优化思想。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数学广角—优化”。(板书课题) 7、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这样做好吗?这样的安排合理吗? 三、创设情境,学习烙饼 1、中午到了,妈妈开始烙饼招待李阿姨。(出示例2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2、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6分钟)烙两张饼需要多长时间?(6分钟)为什么烙两张饼也是6分钟呢?(因为这两张饼是同时烙的) 有不同意见吗?(12分钟)你是怎样烙的?(一张一张烙的)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为合理?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师小结:合理利用锅的空间,不让锅有空。以最短的时间烙好两张饼,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优方法。 3、现在要烙3张饼,三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 4、请拿出你准备的圆片,请你试着摆一摆,在本子上记录下你烙饼的方法,算出烙三张饼所需的时间。 生汇报。方法1:12分钟。方法2:9分钟。 5、比较这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更节省时间?哪里节省的时间?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例4,“对策问题”是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领域的内容。本节课的学习我从同学们熟悉的故事入手,在学生兴趣盎然时借助小组合作,在自主探讨应对策略中,发现数学知识不仅从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比赛中还有很大的学问。又在兴趣意犹未尽时,通过游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对本节课数学知识的理解。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创设情景,从故事中寻找数学知识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的一开始学生的状态就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我让学生课前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对策论”应用问题。这个课前导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有良好愉悦的学习情绪,接下来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态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感受田忌赛马中的对策问题,引出探究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由自主的进入了探索“最佳对策”的思索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到亲切易懂。同时,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初步体验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自主探究,从数学知识中寻找数学思想方法 对策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只有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建够新的知识体系。所以解决问题时,给了学生充分交流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也参加到了学生小组活动之中。积极思考的主动权也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学会了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才情和智慧。课堂上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会和理解统筹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形成优化的意识。 三、应用练习,感悟统筹优化数学思想方法生活化

数学广角优化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城关中心学校何素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探求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课,初步感知(5分钟)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幻灯片:狮子猴子大象 4件事:扫地5分钟拖地板15分钟洗衣服23分钟晾衣服2分钟 讲故事:有一只狮子王很忙,每天都有很多事情需要打理,这一天它想招聘一位总管帮忙打理日常生活。应聘的小动物很多,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猴子和大象胜出,可是总管的位置只有一个,怎么办呢?狮子王又出了一道题考猴子和大象,获胜的才能当总管。考题要求他们有条理的完成4件事。猴子平时爱动脑筋,看到考题就想,怎样才能最快完成?大象平时很懒,看到考题根本就没有动脑筋。结果,猴子完成4件事用了25分钟,大象用了45分钟。假如猴子和大象做这4件事,做得一样好,如果你是狮子王,你会选谁做总管?为什么?

师:指名说 生: 同样做好4件事花的时间却比大象少。 师:是啊,花最少的时间办最好的事情,其实猴子是运用了我们今天要学的数学知识---合理安排时间,才能快速地完成4件事,也就是提高办事效率。猴子真是聪明能干!最后被狮子王招聘了。孩子们,一个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的人到哪都受到尊重和欢迎,想不想当这样的人啊? 好!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这个数学问题。(板书:合理安排时间) 二、探究新知,掌握方法(20分钟) 1、出示情境图【幻灯动画】 (过渡语:小明是一位聪明懂事的孩子,这一天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要陪客人说话。) (1)小明家里来客人了,妈妈陪客人说话。让学生观察情境图 妈妈请小明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 小明想:怎样才能尽快让李阿姨喝上茶呢? (2)师:怎样理解“尽快”? (3)师:愿意帮小明好好设计一下沏茶方案吗?试试吧! 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师巡视。 (4)指名展示,交流评价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展示】 个个真是厉害的设计师呀!哪个同学设计的流程图最简洁、最合理?说说理由。 (5)小组讨论。 (6)指名汇报,全班交流。【幻灯片5,6】 ①沏茶的顺序是什么? ②怎样安排节省时间? ③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新人民教育版数学四年级第一册数学广角《天机赛马》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天机赛马的故事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列出田吉通过理解问题的含义可以采取的所有策略”,并通过比较找到赢得王琦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思考生活的现实”,田忌的策略在哪里适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列举田忌可以采用的所有策略”,了解田忌赢得齐王的策略和方法 难点:学生可以将所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将其有效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3.教学过程:”, (1)故事激发兴趣,产生问题教师讲故事:田吉骑师:你喜欢听故事吗?” 199:古代有一个国王王琦和一个喜欢赛马的将军田吉。他们把马分成三个等级,按照三轮两胜制决定输赢。在第一场比赛中,齐王的一等马与田忌的一等马比赛,齐王的二等马与田忌的二等马比赛,齐王的二等马与田忌的二等马比赛。由于田忌的每匹马都比齐王的稍差,田忌输了田吉不相信,他想和王琦再打一轮。你能帮田吉想想如何安排三匹马的顺序吗?健康报告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了田集的赛马现场。你想看吗?“田吉赛马的

录像 199师:天机是如何赢得齐王的?他用了什么方法?学生报告”,教师课件展示 (学生可以自由说出他们的想法方法)(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安排其他的赛马方法在田集 部门:天机与王琦还有哪些竞争方式?只有一个方法可以赢得齐王吗? 要求:两位同桌合作研究 1,了解《天机》有多少种比赛方法,如何赢得王琦。2、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赢得齐王3.报告研究和分析结果 思考:天机的这种策略是不是赢得齐王的唯一方法?看看田忌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的总数。” 显示形式根据学生的答案填写6种不同的策略游戏1,游戏2,游戏3获胜方,齐王,第一级马,田鸡,1田鸡,2田鸡,3一级马,低级马,中级马,田鸡王,4中级马,低级马,田鸡王,5中级马,低级马,田鸡王,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低级马你发现了什么? 天机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赢得齐王“3。分析:为什么这种方法能赢得齐王?总结 :像刚才的学生一样,找出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并从中找出最好的方法。这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3.当你深入了解这个故事后,你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数学广角——优化之田忌赛马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数学广角》 策略——《田忌赛马》教学设计民勤县东关小学谢海霞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1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体会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根据详尽的情况,制定例外的对策,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扑克牌,旗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师:你们平时都玩哪些游戏? 玩扑克牌,比大小。 游戏规则: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由学生先出第一张牌,比大小采用三局两胜制。 (1)教师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3、5、7和4、6、8。 师: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学生选4、6、8这组牌时:(生先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出法一一对应出牌:4—5、6—7、8—3) 学生选3、5、7这组牌时:(生先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出法一一对应出牌:4—5、6—7、8—3) 师:为什么老师总能赢呢? 这就是老师应用了数学中的对策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对策问题”。 板书课题:对策问题。 【设计意图】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松弛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例3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师:古时候的人们就懂得运用对策使自己取胜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就蕴涵了这样的问题。 1、讲田忌赛马的故事。(课件播放) 师:你知道孙膑用了什么对策让田忌转败为胜的吗?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 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第104页的例1、第105页的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沏茶、烙饼的简单事例分析,初步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2、在动手操作、观察对比的活动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体会优化的思想。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体会优化的思想,教学难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工序卡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引趣 师:叮——咚,小明家来客人了,(出示主题图)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呢?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这是沏茶的工序,我们来读一读吧。 2、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请拿出你准备的工序卡

片来摆一摆,然后在本子上算出你所需要的时间;没有准备卡片的同学先在本子上先写出你沏茶的先后顺序,再算出所需要的时间。 3、谁能上来摆一摆?(学生汇报)1+1+8+2+1+1=14(分钟)还有其他方法吗?1+1+8+1=11(分钟) 4、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呢? 5、这种方法在哪里节省了时间?同时做事。合理利用等待时间。 6、我们在帮助小明安排沏茶这件事情时,首先清楚做事的顺序,又合理的利用了等待的时间这是数学中的一种优化思想。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数学广角—优化”。(板书课题) 7、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这样做好吗?这样的安排合理吗? 三、创设情境,学习烙饼 1、中午到了,妈妈开始烙饼招待李阿姨。(出示例2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2、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6分钟)烙两张饼需要多长时间?(6分钟)为什么烙两张饼也是6分钟呢?(因为这两张饼是同时烙的) 有不同意见吗?(12分钟)你是怎样烙的?(一张一张烙的)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田忌赛马问题》教案

田忌赛马问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列出田忌可以采取的所有策略,通过对照找到赢齐王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 重点:通过列举田忌可以采用的所有策略,来找出并体会田忌赢齐王的策略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自主探究 1.讨论: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 田忌取胜的策略:

齐王田忌本场胜者 第一场上等马下等马齐王 第二场中等马上等马田忌 第三场下等马中等马田忌 2.提问设疑。 (1)田忌所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取胜的办法呢? (2)田忌到底有多少种可以采用的应对策略呢?结果是怎样的呢?讨论、交流、汇报。 田忌共有6种应对策略: 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获胜方 齐王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 田忌1 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齐王 田忌2 上等马下等马中等马齐王 田忌3 中等马上等马下等马齐王 田忌4 中等马下等马上等马齐王 田忌5 下等马上等马中等马田忌 田忌6 下等马中等马上等马齐王 3.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学生众说纷纭,会提到各类比赛) 那么请你们来安排一下,如果有这样的比赛,你们会怎样安排他们的

出场顺序?看来呀,一场比赛,我们光水平高还是不够的,我们要知己知彼,凡事懂得讲究策略,才会取得胜利。 4.总结规律。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你们有没有发现对待这样的策略问题,我们有我们的解决技巧呀?(学生试说) 最后总结:最低级的对最高级的,其他的对略低一筹的,这样就会保证胜利。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106页“做一做”。 数学游戏,先弄清游戏规则,再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并思考:如果一人拿9、7、5三张,一人拿8、6、3三张,拿8、6、3这三张的人有可能获胜吗?该按怎样的顺序出牌才能获胜?同桌两人试试。 2.教材“练习二十”第3题。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反思 1.通过“田忌赛马”这一故事,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这节课不仅仅要学会“田忌赛马”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学会一种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2.将策略一一列出,使学生能通过对比,直接选择出最优的方案。【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