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代码613)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中山大学翻译硕士汉语写作学位MTI考试真题2012年.doc

中山大学翻译硕士汉语写作学位MTI考试真题2012年(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第一部分百科知识{{/B}}(总题数:25,分数:50.00)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从哪一个朝代开始实行的?______∙ A.东汉∙ B.西汉∙ C.隋朝∙ D.唐朝(分数:2.00)A.B.C.D.2.以下西方作家与文学著作的配对中,哪一个不正确?______∙ A.Oscar Wilde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B.Charles Dickens Silas Marner∙ C.George Eliot Middlemarch∙ D.Henry James The Ambassador(分数:2.00)A.B.C.D.3.“All roads lead to Rome.”这句英语谚语通常翻译成“条条大路通罗马”。
如果用中国的成语表达这一谚语,以下哪一选项最为合适?______∙ A.生死殊途∙ B.殊途同归∙ C.不谋而合∙ D.不约而同(分数:2.00)A.B.C.D.4.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如“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请问:“弱冠”是男子______。
∙ A.三四岁至八九岁∙ B.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C.十五岁∙ D.二十岁(分数:2.00)A.B.C.D.5.穿越剧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影视剧形式,其鲜明标志是剧情或多或少涉及穿越的内容。
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地讲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B时空)的事件。
影视剧剧情基本以此为线索展开。
如《魔幻手机》《穿越时空的爱恋》《寻秦记》《宫锁心玉》等。
以下哪本英文小说有穿越的内容?______∙ A.Robinson Crusoe∙ B.A Tale of Two Cities∙ C.Rip van Winkle∙ D.The Light of August(分数:2.00)A.B.C.D.6.下列各种法律解释中,其效力同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是______。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1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真题及详解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1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代码613)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各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注明题号。
1.下列汉字音节中,主要元音是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的是________A.月B.对C.论D.界2.下列各组字中韵腹相同的是________。
A.问、军、肯、坤B.料、到、当、雅C.依、市、吉、迎D.桂、非、文、言3.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比喻意义不是该词的固定义项的是________。
A.我们要避开市民出行的高峰..。
B.党员要做党和广大群众联系的桥梁..C.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
..为自己谋利益。
D.他打着政府的招牌..4.下列句子中的“得”,属于助动词的是________。
A.这件事我不想干,免得添麻烦。
B.你不干也得干!C.老干那么多吃得消吗?D.没办法,这阵子大家都忙得晕头转向。
5.下列短语中不是谓词性短语的是________。
A.清新自然B.飞也似的C.为广大群众D.轻轻旋转6.下列句子中补语的语义指向主语的是________。
A.我写好了两篇文章。
B.天热得令人难受。
C.你要弄清楚他的意图。
D.猫把鸟儿吓跑了。
7.汉字“爱/阿/盎/案/奥”的汉语拼音分别是“ài/à/àng/àn/ào”,它们的拼式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母ɑ。
但实际上ɑ在以上各字中代表着不同的音位变体。
请问以上五字中含有几个拼音字母ɑ的音位变体?A.1个B.2个C.3个D.4个8.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纯粹的借词的是________。
A.电话咖啡电视B.咖喱可乐蛇果C.吉普坦克手机D.沙发麦克风拷贝9.下列各词中附加色彩与其他词不同的是________。
A.大娘B.老大爷C.老头D.大妈10.下列各项中不是词缀的是________。
A.“worker”(工人)中的“er”(work:工作)B.“老板”中的“老”C.“working”(工作)中的“ing”D.“阿姨”中的“阿”二、多项选择题(20分)每题作出2项以上的选择,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注明题号。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年民俗学概论(代码610)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年民俗学概论(代码610)真题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归纳起来有________、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和传统文化说。
2.“家有良田万顷,________”的俗谚,反映了传统社会劳动大众为了谋生而重视学艺的心态。
3.节令中的食品具有象征意义,如有些地方的年三十团年饭,吃鱼时要将鱼头留下,意为“________”。
4.中国古代曾有祭祀高禖(生育之神)的礼仪,在________举行。
5.有些地方的婚礼中,婆婆要拉着媳妇走过场院中麻袋铺就的路,身后的麻袋要人不断传到前面待踩,寓意“________”。
6.许慎《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
以舞降神者也。
”所说“事无形”,即“________”,这是巫的原型。
7.宋代以来,城市勾栏瓦舍的日常营业和城乡宗教节日活动中演剧已成习俗,它们或称“院本”,或称“杂剧”,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
8.明清以来,民众把传说中的财神张贴在内室,专事祈福,叫做“________”。
9.司马迁的史传著作,在指导思想上以史别俗,在写法上________,他因此使历史成为一门与民俗相遇而不相合的学科。
10.早在18世纪,以赫尔德为代表的德国浪漫主义者认为,重振民族精神的希望就在于发掘和重建________。
二、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过渡礼仪2.接触律与模仿律3.美俗善政4.暗语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举例说明祭祀食俗的象征意义。
2.宗族的组成要素。
3.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
4.中国传统建筑民俗的基本内容。
四、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写一篇小论文。
(共1题,共60分)风俗之端始于至微,博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侣之,干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入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既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常;上智所不能察,大力所不能挽,严刑竣法所不能变。
2012年中山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中山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2. 汉语应用能力 3. 汉语语言分析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填空题1._____是听觉自然感到的量小的语音单位。
正确答案:音节2.辅音的发音部位是指_____的部位。
正确答案:气流受到阻碍3.声带振动发出的音叫_____。
正确答案:浊音4.i或以i开头的韵母,习惯上称为_____。
正确答案:齐齿呼5.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素中,只能充当韵尾的辅音是_____。
正确答案:n、ng6.普通话声母z、c、s从发音部位上看属于_____。
正确答案:舌尖前音7.归纳音位主要依据对立原则、_____、音感差异等三个原则。
正确答案:辨义功能8.笔画的组合有相离、相接、_____三种方式。
正确答案:相交9.普通话上声调值是_____。
正确答案:21410.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属于_____体系的文字。
正确答案:表意11.“薄”字可以切分出_____层部件。
正确答案:四12.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是_____。
正确答案:指事13.产生于东汉,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是_____。
正确答案:行书14.甲骨文是_____朝的文字。
正确答案:商15.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定量、_____、定音、定序。
正确答案:定形16.量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是_____。
正确答案:语素17.词是句子中量小的、能_____的语言单位。
正确答案:独立运用18.单纯词和合成词是从_____角度对词的分类。
正确答案:语素19.词义的发展主要有扩大、缩小、_____三种形式。
正确答案:转移20._____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正确答案:歇后语21.特殊动词—般指的是判断动词”是”能愿动词和_____。
正确答案:趋向动词22.助词短语—般包括_____、“所”字短语和比况短语。
(NEW)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目 录2010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0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1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3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4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5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6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6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不属于中国“小学”范畴的是( )。
A.文字B.音韵C.语法D.训诂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具有社会性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rass”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是“玻璃杯”,这是词义的隐喻扩展。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用来突出对立面。
3.方言形成的语言内部原因是( )。
A.语言变化的不平衡性。
B.形式和意义对应关系的复杂性。
C.语言符号的任意性D.语言变化的类推作用4.在[p]、[b]、[v]、[h]、[g]、[k]、[d]、[t]、[s]、[f]中,擦音有( )。
A.3个。
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语言的功能)【圣才出品】

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语言的功能2.1语言的社会功能2.1.1知识要点一、语言和言语1.定义(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包括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有限的材料和为数不多的规则。
(2)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包括:①言语行为,指人用语言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②言语作品,指人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东西,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2.区别(1)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社会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是抽象的,不自由的,具有社会性。
言语是个人说和写的行为及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作品,是具体的、自由的、具有个人特点。
(2)语言的规则和材料是有限的。
言语是运用语言产生的言语是无限的。
(3)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定的,具有相对静止的特点。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具有运动状态。
3.联系(1)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存在于言语之中,通过言语表现出来,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
(2)语言的存在以言语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以语言为活动基础,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作用。
二、语言在人类交际工具中的地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现象有紧密的联系。
2.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是人类特有的。
3.除语言外,人类还借助其他的交际工具。
(1)文字(2)旗语、电报代码、信号灯(3)面部表情、手势、躯体姿态等非语言工具三、语言的社会本质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1)语言中的语音与语义怎样结合成特定的语言成分都是社会习惯所使然,都是约定俗成的。
(2)语言依存于社会①语言是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的②语言又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死亡而死亡的。
(3)社会不能没有语言2.语言具有全民一致性3.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语言是既非基础又非上层建筑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身份来替社会服务的。
(NEW)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05汉语语言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投资
(3)改革
(4)手机
(5)月食
(6)老乡
(7)仅仅
(8)眉目
(9)稿件
(10)蜡黄 答:(1)“改进”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补充型。 (2)“投资”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动宾型。 (3)“改革”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联合型。 (4)“手机”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偏正型。 (5)“月食”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主谓型。 (6)“老乡”是合成词,附加式中的前加式。 (7)“仅仅”是重叠式合成词。 (8)“眉目”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联合型。 (9)“稿件”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补充型。 (10)“蜡黄”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偏正型。 4.辨析下列三组近义词(12分,每题4分) (1)见——见面 (2)更(面 ①搭配对象不同。“见”后面可以加宾语,如可以和“他、老师、客户”等 搭配,但是“见面”后面不能加宾语,一般说“和……见面”或者“见…… 一面”。 ②语体色彩不同。“见”带有口语色彩,“见面”带有书面语色彩。 (2)更——还
【答案】√ 【解析】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当音节由单元 音构成时,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 13.舌面声母不能跟合口呼韵母拼合。 【答案】× 【解析】舌面前音不能跟合口呼韵母相拼,但舌面后音可以跟合口呼韵 母相拼。 14.“天啊”中的“啊”的读音是“na”。 【答案】√ 【解析】/a/位于末尾音素/n/之后读作/na/。 15.“iong”不是齐齿呼韵母。 【答案】√ 【解析】iong/yŋ/是撮口呼韵母;合口呼韵母是u或以u开头的韵母。 16.“损”和“舜”的声母一样。 【答案】× 【解析】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损”的声母 是/s/,“舜”的声母是/sh/。 17.“看看、石头、先生”每个词的后一个音节都是轻声。 【答案】√ 【解析】轻声属于变调,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 调变体。 18.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年语言学概论(代码612)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年语言学概论(代码612)真题及详解一、分析应用题(每题10分,共50分)1.下列是某一语言的一组词,其中[t]、[s]和[z]分别与[ch]、[sh]和[zh]互补分布(释义省略):[中山大学2012研]【黄廖版《现代汉语》2.7】请对以上出现的[t]、[s]、[z]和[ch]、[sh]、[zh]六个音素进行音位归纳:(1)描写[t,s,z]和[ch、sh、zh]的分布情况;(2)一个音位下有几个音位变体,应该以哪个音素作为音位的代表音素?为什么?(3)以公式表达音位、音位变体以及音位变体出现的条件。
答:(1)归纳音位[t、s、z]多出现在元音[o]、[a]、[u]、[e]之前,[z]还可以出现在[w]之前。
[ch、sh、zh]都是出现在元音[i]之前。
(2)音位变体中的代表音素①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是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每个音位下有多少个音位变体是和该音位在语音环境中的具体运用有关的。
②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
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代表音素也是从具体的音位变体中概括出来的,标写它的时候,通常从各音位变体中选用典型变体的符号,同时还要找一个常见、好认、便于印刷的符号作代表,加上//,表示它是音位,不加//表示它是音位变体。
例如,北京话的音位/a/是一个音的类别,它至少包含[a]、[ɑ]两个成员,也就是/a /至少包含两个变体。
其符合音位归纳提取的原则,成为该音位的代表音素。
(3)以公式表达音位、音位变体以及音位变体出现的条件音位音位变体出现条件/t/[t]出现在[o]或[a]之前[ch]出现在[i]之前/s/[s]出现在[o]或[u]或[a]之前[sh]出现在[i]之前/z/[z]出现在[e]或[u]或[w]之前[zh]出现在[i]之前2.比较现代汉语“狗”与英语dog的词义(本义、引申义),分析词义的民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代码613)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面词语后一音节读轻声的是()。
A.上头
B.棉花
C.意义
D.瓜子
2.普通话里,能跟j、q、x相拼的一组韵母是()。
A.开口呼、合口呼
B.开口呼、齐齿呼
C.开口呼、撮口呼
D.齐齿呼、撮口呼
3.从字的结构方式看,属于指事字的是()。
A.家
B.亦
C.女
D.从
4.全是成词语素的一组是()。
A.美、梦、真、言
B.绿、圆、阿、苹
C.机、语、写、憾
D.水、又、不、吗
5.“肺”字在形音义关系上是属于()。
A.一形一音一义
B.一形一音多义
C.一形多音一义
D.多形一音一义
6.下列结构中宾语属于受事的是()。
A.我写钢笔
B.我一直吃食堂
C.烟囱冒着黑烟
D.修理钢笔
7.属于特指问的句子是()。
A.你不会不来吧?
B.你来还是他来?
C.究竟谁来?
D.你来不来?
8.“他喝了了一杯苦酒”用的是()。
A.比喻
B.比拟
C.移就
D.拈连
9.“现代语言学之父”是()。
A.丹尼尔·琼斯
B.索绪尔
C.布龙菲尔傯
D.乔姆斯基
10.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日常见面的寒瞭不仅可以维持人际关系,更传达山一些实质性的信息,如“已经吃过饭了”、“天气下错”等.
B.身势等伴随动作也能传递信息,所以它也是一种语言,称为“身体语言”。
C.人自言自语的时候,不存在交际对象。
这时的话语体现不出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
D.人说出来的话,不仅传递客观信息,也传递主观态度和情感。
11.有的方言区的人不能区分[n]和[l],这两个音在这些方言区的语音系统里一般都属于()。
A.两个对立的音位
B.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C.两个发音相近的音位
D.西个对立音位的条件变体
12.下面关于文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音位文字的字符记录语言中的所存音位。
如英语使用的文字。
B.音节文字的字符农示语言中的音节,如汉语使用的文字。
C.辅音文字的字符只表示语言中的辅音,如阿拉伯语使用的文字。
D.从字符与语言的关系看,不会存在表意文字。
13.下面那些不属于语言的“普遍特征”的是()。
A.一切语言都用声音作为语言符号的物质载体,几十个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分组组合起来构成音系层面上由小到大的单位。
B.一切语言都有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的基本区分,但是不一定有形态标汜。
C.一切语言都足按照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动词之后的顺序组成句子。
D.一切语言都有否定句和疑问句,都能够把某些句子变成祈使句。
14.“他昨天去过北京路”中的“过”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属于()。
A.时范畴
B.人称范畴
C.情态范畴
D.体范畴
15.在从拉丁语演变成法语的过程中,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的后綴-o、-is-it中途消失了,后来新出现了前缀ie-、tu-、il-,作用跟原来的三个后缀一样,从而恢复了失去的乎街。
这种新的变化是历时性的()。
A.同化音变
B.异化音变
C.同化类推
D.异化类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言功能区主要存在于人触大脑的_____半球。
2.常见的语流音变有_____、_____、_____和脱落四种。
3.语言学研究有三大传统:_____的小学传统,_____传统和印度传统。
4.我国的语言除了汉语外,还有很多民族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
例如藏语属_____语系的_____语族,壮语属于_____语族,苗语、瑶语属于_____语族;维吾尔语、蒙语属_____语系;台湾原住民的阿美语,布农语属_____语系。
5.从词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一般是旧义的_____、_____或转移。
6.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一样,所以人类的思维_____具有普遍性,但通过对语言差异的分析又可以看到人类思维_____的特殊性。
7.古代汉字的发展,是在表语素义的象形字、_____字、_____字的基础上发展出只表示音的假借字,之后大量运用_____手段造字。
8.具有相同语义特征的词义所构成的集合叫_____。
三、分析题。
(共55分)
1.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并分析音节结构(5分)
例:汉字拼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四呼
纠jiūj i o u 阴平齐齿呼
(1)规
(2)知
(3)确
(4)音
(5)光
2.指出下列句中被括号提取的词的词性,并说明理由。
(5分)(1)他木然地站在那里。
(木然)
(2)虽然好吃,但是也不能多吃。
(但是)
(3)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于)
(4)我学过中级英语。
(中级)
(5)平时我都会坚持锻炼。
(平时)
3.请将下面的词按构成方式归入相应的类。
(6分)
单纯词,联绵词________________
叠音词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