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大学考研试题651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A)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卷

2017年4月语言学概论真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题干】汉语属于()。
【选项】A.孤立语B.屈折语C.粘着语D.复综语【答案】A【解析】p53,汉语属于没有形态变化的“孤立语”和“分析性语言”。
【考点】语言的性质和类型2.【题干】“种花”的“花”和“花钱”的“花”是()。
【选项】A.同义词B.多义词C.同音词D.近义词【答案】C【解析】P132,同音词指语音形式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种花”中“花”为名词,表供观赏的一种植物,“花钱”中“花”为动词,表示耗费。
【考点】词的分类3.【题干】苏美尔人发明了()。
【选项】A.楔形文字B.甲骨文C.腓尼基字母D.阿拉伯字母【答案】A【解析】p239,苏美尔人发明了苏美尔文字,因为字的笔道像一个个“楔子”,所以后人给这种文字起名为楔形文字。
【考点】文字的类型4.【题干】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常常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叫()。
【选项】A.语言相关B.语言辅助C.语言影响D.语言迁移【答案】D【解析】p297,语言迁移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常常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
【考点】第二语言学习5.【题干】“郭明义是当代的雷锋”中,“雷锋”属于借代中的()。
【选项】A.以部分代整体B.以特征代本体C.以具体代抽象D.以专称代通称【答案】D【解析】p308,“雷锋”代表所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考点】修辞格6.【题干】“成立”和“建立”这两个词的词义区别主要是()。
【选项】A.理性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色彩不同【答案】A【解析】p192,近义词之间差别主要表现在词的理性意义和词的非理性意即附加色彩两方面。
青岛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2010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

青岛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02科目名称: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共2页)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现代汉语部分一、术语解释(10分)1. 音色2. 会意字3. 基本词汇4. 拈连5.语用学二、判断正误(对者打√号,错者打×号,填在答题纸的相应表格中)(10分)1.普通话共有二十一个辅音音位。
()2.iong属于齐齿呼韵母。
()3. q是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
()4.含有轻声音节的语言单位一定是一个词。
()5.“在”为一个形声字,从土才声。
()6.常用字的集中性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
()7.“凸”的笔画共有六笔。
()8.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词。
()9.所有的动词都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限制。
()10.语气词有成句的作用。
()三、用从大到小的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的层次和结构关系。
(8分)1.下面请欣赏广东音乐《雨打芭蕉》2.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四、简述汉字的特点。
(16分)五、声音的锤炼应从哪些方面入手?(15分)六、汉语语法有哪些特点?能谈出自己的看法。
(16分)语言学理论部分一、术语解释(10分)1.语言的层级性2.亲属语言3.语流音变4.洋泾浜语5.类推二、填空题(15分)1.中国、印度和()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的建立,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科学。
3.附加在词根上,一般表示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4.语言发展的规律是:()()5.“歌”和“渴”两字的声母在发音上的不同,是由于()的不同造成的。
6.结构语言学又分为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三大学派。
7.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都属于印欧语系,但语族不同,英浯属于()语族。
8.按语法结构特点,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语;()语;()语;()语。
9.语音演变规律的三个特点是:()()()三、问答题:(50分,每题10分)1.怎样理解语法范畴?它有哪些类型?(回答要求包括定义、举例和阐述)2.怎样理解词义的概括性?3.什么是音位?什么是音位变体?试举例说明。
青岛大学现当代文学试题

欲索取更多考研资料,请上北京天问教育网站官网!青岛大学科目代码:417 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共 1 页)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五四”时期“人的文学”2、文学研究会3、“语丝文体”4、《名优之死》5、《创业史》6、丙崽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巴金小说《寒夜》的做含意是什么?2、沈从文为什么被称为“文体作家”?3、简述《子夜》的情节结构。
4、20世纪80年代“归来者”诗作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简论鲁迅《故事新编》的艺术独创性。
2、简述新时期“新写实”小说的创作倾向。
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校考试试题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 注意:1、考生在“研究方向”后注明“现代文学”或“当代文学”。
2、本试卷第一、二、三大题为所有考生必做题。
3、本试卷第四大题为选做题,即考生按照自己的报考方向选做。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___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
2、“两个口号的论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论争。
3、巴金的第一部小说是《___________》,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____》。
4、刘白羽和杨朔的散文风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5、首先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文学刊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6、王安忆的“雯雯系列”有《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主观战斗精神2、新生代诗人3、魏连殳4、战国策派三、简述或简答(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延安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2、闻一多在新月派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3、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说说“十七年”的文学作品塑造“英雄典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以顾城的《小巷》为例,从思想和艺术方面,说说这样的诗在当时为什么被称为“朦胧诗”?(附原诗:小巷/又弯又长/我用一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四、论述题(按照不同方向选做)(每题25分,共50分)(现代文学考生必做)1、谈谈《影的告别》。
2017年山东青岛大学德语综合考研真题

2017年山东青岛大学德语综合考研真题Teil I.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50Punkte):1.In der menschlichen Kommunikation verwenden wir Zeichen.a)Was verstehen Sie unter dem Begriff Zeichen und welche Typen von Zeichen können Sie unterscheiden?(6Punkte)b)Versuchen Sie diese Typen von Zeichen kurz darzustellen!(9Punkte)2.…Eine Viertelsekunde reicht,und der Mensch hat sein Vorurteilüber den Mitmenschen gefällt.“(Der Spiegel1999)Was bedeutet dieser Satz?Welche Arten der Körpersprache kennen Sie?(10Punkte)3.Erläutern Sie bitte die deutschen Kulturstandards anhand des folgenden Beispieles!(15Punkte)Ein deutscher Chef kommt zu einem brasilianischen Mitarbeiter.Er willsich eine Dokumentation aus Brasilien holen,die ihm eigentlich seit vier Wochen zugesagt ist,die er aber immer noch nicht in Händen hält.Als der Deutsche den Raum betritt,grüßt ihn der brasilianische Mitarbeiter freundlich und beginnt mit ihm ein nettes Gespräch.“Reden wir vom Geschäft!Ich brauche die Dokumentation!”Der Brasilianer versucht wieder,ihn auf freundliche Art in ein Gespräch zu verwickeln. Das würgt der Deutsche entschlossen ab,indem er nochmals betont,auf die Dokumentation zu warten.Der brasilianische Mitarbeiter hat ein langes Telefonat mit seinem Mitarbeiter in Brasilien und teilt dem Chef mit,dass die Dokumentation sofort gefaxt wird.Der deutsche Chef nimmt das Fax mit dem Kommentar:“Super!Und darauf musste ich jetzt vier Wochen warten!”und verlässt den Raum.Der Brasilianer bleibt ziemlich irritiert zurück und empfindet den Deutschen sehr aggressiv und unhöflich!4.“Niederländer,Dänen,Schweizer sind den Deutschen vertrauter als Inder, Burmesen oder Japaner.”Was bedeutet dieser Satz?Mit Hilfe dieses Satzes erklären Sie bitte den Begriff Kulturdistanz!(10Punkte)Teil II:Die deutschsprachige Literaturgeschichte(50Punkte)Lesen Sie den Text und beantworten Sie die Aufgaben darunter.Das BrotWolfgang BorchertPlötzlich wachte sie auf.Es war halb drei.Sieüberlegte,warum sie aufgewacht war. Ach so!In der Küche hatte jemand gegen einen Stuhl gestoßen.Sie horchte nach der Küche.Es war still.Es war zu still,und als sie mit der Handüber das Bett neben sich fuhr,fand sie es leer.Das war es,was es so besonders still gemacht hatte;sein Atem fehlte.Sie stand auf und tappte durch die dunkle Wohnung zur Küche.In der Küche trafen sie sich. Die Uhr war halb drei.Sie sah etwas Weißes am Küchen-schrank stehen.Sie machte Licht.Sie standen sich im Hemd gegenüber.Nachts.Um halb drei.In der Küche.Auf dem Küchentisch stand der Brotteller.Sie sah,dass er sich Brot abgeschnitten hatte. Das Messer lag noch neben dem Teller.und auf der Decke lagen Brotkrümel.Wenn sieabends zu Bett gingen,machte sie immer das Tischtuch sauber.Jeden Abend.Aber nun lagen Krümel auf dem Tuch.Und das Messer lag da.Sie fühlte,wie die Kälte der Fliesen langsam an ihr hoch kroch.Und sie sah von dem Teller weg."Ich dachte,hier wäre was",sagte er und sah in der Küche umher."Ich habe auch was gehört",antwortete sie,und dabei fand sie,dass er nachts im Hemd doch schon recht alt aussah.So alt wie er war.Dreiundsechzig.Tagsüber sah er manchmal jünger aus.Sie sieht doch schon alt aus,dachte er,im Hemd sieht sie doch ziemlich alt aus.Aber dasliegt vielleicht an den Haaren.Bei den Frauen liegt das nachts immer an den Haaren.Die machen dann auf einmal so alt."Du hättest Schuhe anziehen sollen.So barfußauf den kalten Fließen.Du erkältest dich noch."Sie sah ihn nicht an,weil sie nicht ertragen konnte,dass er log.Dass er log,nachdem sie neununddreißig Jahre verheiratet waren-"Ich dachte,hier wäre was",sagte er noch einmal und sah wieder so sinnlos von einer Ecke in die andere,"ich hörte hier was. Da dachte ich,hier wäre was.""Ich hab auch was gehört.Aber es war wohl nichts." Sie stellte den Teller vom Tisch und schnippte die Krümel von der Decke."Nein,es war wohl nichts",echote er unsicher.Sie kam ihm zu Hilfe:"Komm man.Das war wohl draußen.Komm man zu Bett.Du erkältest dich noch.Auf den kalten Fließen."Er sah zum Fenster hin."Ja,das muss wohl draußen gewesen sein.Ich dachte,es wäre hier."Sie hob die Hand zum Lichtschalter.Ich muss das Licht jetzt ausmachen,sonst muss ich nach dem Teller sehen,dachte sie.Ich darf doch nicht nach dem Teller sehen. "Komm man",sagte sie und machte das Licht aus,"das war wohl draußen.Die Dachrinne schlägt immer bei Wind gegen die Wand.Es war sicher die Dachrinne.Bei Wind klappert sie immer."Sie tappten sich beideüber den dunklen Korridor zum Schlafzimmer.Ihre nackten Füße platschten auf den Fußboden."Wind ist ja",meinte er."Wind war schon die ganze Nacht."Als sie im Bett lagen,sagte sie:"Ja,Wind war schon die ganze Nacht.Es war wohl die Dachrinne.""Ja,ich dachte,es wäre in der Küche.Es war wohl die Dachrinne."Er sagte das,als ob er schon halb im Schlaf wäre.Aber sie merkte,wie unecht seine Stimme klang,wenn er log."Es ist kalt",sagte sie und gähnte leise,"ich krieche unter die Decke.Gute Nacht." "Nacht",antwor-tete er noch:"ja,kalt ist es schon ganz schön."Dann war es still. Nach vielen Minuten hörte sie,dass er leise und vorsichtig kaute.Sie atmete absichtlich tief und gleichmäßig,damit er nicht merken sollte,dass sie noch wach war.Aber sein Kauen war so regelmä-ßig,dass sie davon langsam einschlief.Als er am nächsten Abend nach Hause kam,schob sie ihm vier Scheiben Brot hin.Sonst hatte er immer nur drei essen können."Du kannst ruhig vier essen",sagte sie und ging von der Lampe weg."Ich kann dieses Brot nicht so recht vertragen.Iss doch man eine mehr.Ich vertrage es nicht so gut."Sie sah,wie er sich tiefüber den Teller beugte.Er sah nicht auf.In diesem Augenblick tat er ihr leid."Du kannst doch nicht nur zwei Scheiben essen",sagte er auf seinem Teller."Doch,abends vertrag ich das Brot nicht gut.Iss man.Iss man."Erst nach einer Weile setzte sie sich unter die Lampe an den Tisch.Aufgaben:(je10Punkte)1.Der Text ist1946entstanden.Inwiefern ist dies bedeutsam für das Thema und die Gestaltung des Textes?2.Charakterisieren Sie die Figuren und ihre Beziehung zueinander.3.Manche Wörter/Erscheinungen/Dinge in diesem Text können eine symbolische Bedeutung haben.Geben Sie2Beispiele.4.Als ein Merkmal von…Kurzgeschichten“gilt der unvermittelte Anfang und der offene Schluss.Passen die Bezeichnungen…unvermittelt“und…offen“auch für diesen Text?5.Der Schriftsteller Heinrich Böll sah in der Geschichte Das Brot…das ganze Elend und die ganze Größe des Menschen mit aufgenommen“.Nehmen Sie Stellung zu dieser Aussage.Teil III.Sprachwissenschaft(50Punkte)1.Versuchen Sie bitte,die folgenden Begriffe zu definieren.(6Punkte)a)langageb)languec)parole2.Versuchen Sie bitte,das Zeichenmodell von SAUSSURE mit Hilfe vonBeispielen darzustellen.(6Punkte)3.Versuchen Sie bitte,den Unterschied der Determinativkomposita vonder Zusammenrückung mit Hilfe von Beispielen darzustellen.(7Punkte)4.Ermitteln Sie mit Hilfe der Weglassprobe die Morphemstrukturen derfolgenden komplexen Wörter und stellen Sie deren Hierarchie durchStammbaum dar.(6Punkte)a)Rücksichtslosigkeitb)Unschädlichkeit5.Warum bietet gerade die Klassifizierung der Artikel,Pronomen,Numeralia und Adverbien besondere Schwierigkeiten?(7Punkte)6.Zeigen Sie mit Hilfe der strengen Subkategorisierungsregeln,dassfolgende Sätze ungrammatisch sind.(6Punkte).a)Er streicht dem Zaun grün.b)Peter lobt selten.7.Wo handelt es sich um Ergänzungen der Adjektive?(6Punkte)a)Er istüber die Maßnahmenärgerlich.b)Er istüber alle Maßenärgerlich.c)Sie ist böse auf den neuen Dekan.d)Er ist aus purer Gewohnheit böse.8.Versuchen Sie bitte,den Unterschied der Homonymie von der Polysemiemit Hilfe von Beispielen darzustellen.(6Punkte)。
2017 年 10 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00541)真题试卷+答案

2017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一个出现,这是语言结构的A.不变性特征 B.线性特征 C.约定性特征 D.聚合性特征2.汉语拼音的声母 g、k、h 都是A.舌面后音 B.舌面前音 C.舌尖后音 D.舌尖中音3.约在公元前 3000 多年前,苏美尔人发明了A.圣书文字 B.契刻文字 C.拼音文字 D.楔形文字4.普通人要掌握一门外语,必须通过A.语言转移 B.语言继承 C.语言学习 D.语言唤醒5.“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6.汉语普通话中[a][Q][A]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因为它们具有A.对立关系 B.楣邻关系 C.互补关系 D.相异关系7.下面各项属于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的是A.数 B.态 C.体 D.时8.双语现象是一种A.个人现象 B.社会现象 C.自然现象 D.偶发现象9.“红袖添香伴读书”中的“红袖”属于借代中的A.以具体代抽象 B.以原料代成品 C.以特征代本体 D.以专称代通称10.“我爸爸爱看电视”是按((我+爸爸)+(爱+(看+电视)))这样的方式组合的, 这体现了语言符号的A.层次性 B.自然性 C.顺序性 D.功能性11.亲属语言之间存在着A.语音对应关系 B.词汇对应关系 C.语法对应关系 D.语义对应关系12.“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采用的修辞格式是A.对称 B.对比 C.排比 D.反复13.《说文解字·女部》:“姓,人所生也。
”说明“姓”产生于A.父系社会 B.母系社会 C.畜牧时代 D.青铜时代14.现行汉字是一种A.象形文字 B.意音文字 C.字母文字 D.块形文字15.旧时称妻子为“贱内、拙荆、堂客”是一种A.爱称 B.敬称 C.贬称 D.面称16.区分语言研究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是A.黑格尔 B.索绪尔 C.施莱歇尔 D.鲍阿斯17.下面各个词语中,在普通话里必读轻声词的是A.薄礼 B.剥离 C.薄利 D.玻璃18.格律诗讲究平仄,这里的“平"指A.声调为平声 B.对仗要工整 C.诗意应平和 D.句式当平稳19.汉语中的“站、胡同、蘑菇”借自A.朝鲜语 B.满语 C.回语 D.蒙古语20.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同时使用基诺语和汉语,这种现象属于A.语言的混合 B.语言的替代 C.语言的转用 D.语言的并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青岛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46医学综合(西医))试题

青岛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46医学综合(西医))试题青岛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46科目名称:医学综合(西医)(共17页)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90分)1、蛋白质的变性伴随有结构上的变化是什么?A.肽链的断裂B.氨基酸残基的化学修饰C.二硫键的打开D.一些侧链基团的暴露E.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答案:D2、下列几种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比例各不相同,哪一种DNA的解链温度(Tm)最低?A.DNA中A+T含量占15%B.DNA中G+C含量占25%C.DNA中G+C含量占40%D.DNA中A+T含量占60%E.DNA中G+C含量占70%答案:A3、细胞外液K+浓度升高时,静息电位将会怎样?A.减小B.增大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4、下列哪项与液化性坏死无关?A.阿米巴病B.化脓性细菌感染C.脑软化D.胰腺坏死E.肾梗死答案:E5、婴儿及幼儿时期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为什么?A.克山病B.黏液水肿C.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D.侏儒症E.克汀病答案:B6、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什么?A.易化扩散B.主动转运C.单纯扩散D.出胞E.入胞答案:A7、病人,女性,66岁。
快步行走时下肢疼痛,休息数分钟后缓解。
其父亲52岁时被确诊为AMI。
查体:BP 170/106 mmHg,血清TG 6.0mmol/L,2次空腹血糖大于9.0mmol/L,右侧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
该病人高血压的诊断分级是什么?A.2级,高危B.2级,很高危C.1级,低危D.1级,高危E.1级,很高危答案:B8、以下哪个不属于肿瘤性增生的特点?A.对机体有害B.不同程度的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C.克隆性增殖D.无明显基因水平的异常E.初始因素消除后仍能持续生长答案:D9、槟榔肝的形成是由于什么?A.肝小叶间静脉淤血和结缔组织增生B.肝脏弥漫性点状出血和正常肝细胞相交错C.肝细胞坏死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D.中央静脉及肝窦淤血和肝细胞脂肪变性E.汇管区出血答案:A10、病人,男性,26岁。
青岛大学语文基础综合2010-2017年考研初试真题

青岛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79科目名称语文基础综合(共3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结合实例,分析汉字的特点。
(15分)
二、什么是复句?下列对话使用了哪些修辞格?(15分)
丽妃:她来了吗?我知道她今天会来的。
……你来了吗?我知道你今天会来的。
慈禧:为什么?
丽妃:今天是十月初九呀,是皇上登基的大典呀。
明天是十月初十呀,是你的寿诞之日呀。
喜上加喜的日子,你一定会来看看我的。
慈禧:你真聪明。
丽妃:不是看看我,是叫我看看你。
看看你的荣耀呀,看看你的光彩呀,看看你母仪天下的德行呀,看看你权倾万方的威势呀……
慈禧:对,不过还是来看看你,看看你的手怎么样柔啊,腿怎么样软啊,身段又是怎么样美啊!
丽妃:那你一定失望了,看不到了,什么也看不到了。
没了,什么都没了。
不过,我要告诉你一句,我没手没脚就更觉得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你的心眼儿越多,就越会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慈禧:为什么?
丽妃:你整天想着害人啊,想着防人啊,又要假情假意、装模作样地做人啊,做观音,做菩萨……
慈禧:住口!我要你做人不像人,做鬼不像鬼!提拉下去,听见没有?!提拉下去!
三、谈谈你对沈从文小说《边城》的理解(15分)。
四、简要评析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15分)。
五、写一篇短文赏析下列现代诗歌作品,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30分)。
1。
2017年青岛大学考研试题651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A)

青岛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51科目名称: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A)(共3页)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一、填空(15分)1.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_________,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2.在汉语中,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_______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能区别意义。
3.只能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是____________。
4._______是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5.“疆”的造字法是________。
6.________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
7.“天空”是______型复合式合成词。
8.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______。
9.传统语言学时期主要是指语文学和两个时期。
10.被认为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11.语言符号的特点是、。
12.语言这个装置是依靠、运转的。
13.音位变体可以分为两类。
14.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________。
15.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
二、术语解释(10分)1.联绵词2.标点符号3.组合关系4.音位5.异根三、判断正误(对者打√号,错者打×号)(15分)1.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多由4个音素组成,如shuāng。
()3.c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4.普通话的送气音有5个。
()5.据统计,《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共用不同汉字3136个。
()6.“乘”的笔画共有9笔。
()7.“红通通”是主谓型复合式合成词。
()8.“希腊首都雅典”是4个语素,3个词。
()9.语言中的语音具有生理的、物理的自然属性,所以语言是自然现象。
()10.“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阶级说什么话”,这说明语言有阶级性。
()11.语音具有生理和物理属性,而且不少语言经历了由生到死的过程,如鲜卑语,所以语言同生物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51科目名称: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A)(共3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填空(15分)
1.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_________,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2.在汉语中,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_______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能区别意义。
3.只能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是____________。
4._______是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5.“疆”的造字法是________。
6.________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
7.“天空”是______型复合式合成词。
8.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______。
9.传统语言学时期主要是指语文学和两个时期。
10.被认为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11.语言符号的特点是、。
12.语言这个装置是依靠、运转的。
13.音位变体可以分为两类。
14.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________。
15.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
二、术语解释(10分)
1.联绵词
2.标点符号
3.组合关系
4.音位
5.异根
三、判断正误(对者打√号,错者打×号)(15分)
1.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
2.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多由4个音素组成,如shuāng。
()
3.c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
4.普通话的送气音有5个。
()
5.据统计,《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共用不同汉字3136个。
()
6.“乘”的笔画共有9笔。
()
7.“红通通”是主谓型复合式合成词。
()
8.“希腊首都雅典”是4个语素,3个词。
()
9.语言中的语音具有生理的、物理的自然属性,所以语言是自然现象。
()
10.“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阶级说什么话”,这说明语言有阶级性。
()
11.语音具有生理和物理属性,而且不少语言经历了由生到死的过程,如
鲜卑语,所以语言同生物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
12.语言的混合和语言的融合不是一回事。
()
13.平常说,文学作品塑造人物要用个性化的语言,例如:阿Q有阿Q的
语言、祥林嫂有祥林嫂的语言,这说明语言具有个人特点。
()
14.目前语言的混合包括洋泾浜和克里奥尔语两种语言现象。
()
15.词义的概括性是针对事物的类或关系而言的,对于个体事物来说也有
概括性,如指人的专名“杜甫”。
()
四、用从大到小的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的层次和结构关系。
(10分)
1.他能不能来报道还是个问题
2.从大海上吹来湿润而新鲜的风
五、谈谈汉字的特点。
(15分)
六、简述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并谈一下对网络热词duang的看法。
(15分)
七、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是什么?目前汉语词类划分还存有哪些问题?(15分)
八、举例说明汉语和你所学的一门外语的语法范畴。
(20分)
九、试述词义的模糊性,并阐述其产生的原因。
(20分)
十、阅读以下材料,论述其中包含的语言现象。
(15分)
有一次教皇要到纽约,听说那里的记者厉害,决定严守口风。
下了飞机,一记者反复追问:“请问教皇,你对纽约的妓女如何看待?”教皇最后忍不住反问:“纽约有妓女吗?”第二天,报纸出现恐怖头条《教皇在纽约第一句话——纽约有妓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