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上语文1《白鹭》优质精品课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精品教案+说课稿

第一单元花鸟关情小荷尖尖、柳絮飘飞,草儿破土、百花绽放,蜻蜓点水、蝴蝶起舞……。
观察万物生长,聆听生灵物语,你总会有别样的发现。
无论是地球上古老的植物居民,还是人类最亲密的动物朋友,它们都是地球大家园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今天,让我们与它们来一次亲密接触吧!在文学大师郭沫若的眼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处处充溢着美感;在散文大家许地山的笔下,花生的好处很多,启迪人们要做有用的人;在女作家琦君的笔下,一场桂花雨伴随着童年的多少欢乐啊,也寄托着她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在当代作家冯骥才的笔下,可爱的珍珠鸟与作者相近相亲,启示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亲近大自然的这些生灵,我们也获益良多。
本单元课文以“花鸟关情”为主题编排,展现了作家钟爱的动植物,寄托了他们不同的情思。
“习作”和“语文园地”的内容也与此相关。
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留心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白鹭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白鹭的美;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描写的方法。
落花生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桂花雨 2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 白鹭文本分析:这是大文豪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是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一篇佳作。
教学这篇课文,教师要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以及入情入境地朗读品味、领悟文章的内涵,从白鹭的形美、意美、情美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说课第【1】篇〗一、教材简介:《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白鹭是借物咏怀,以歌赞白鹭的洁白无瑕、美的动人,赞美自然,批判丑恶。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六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四、教学理念:《白鹭》是郭沫若的散文,文章清新简约,读来韵味无穷。
学习这篇课文,要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领悟文章的内涵,从白鹭的形美、意美、情美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五、说教学准备:多媒体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⒈今天我们要学一篇新课文,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来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同学们能把这些诗句补充完整吗?(出示)——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漠漠水田飞(),阴阴夏木啭黄鹂。
指名补充,齐读诗句。
板书:白鹭同学们了解白鹭吗?⒉指名介绍白鹭。
出示。
师:白鹭,这种南方常见的水鸟,一身洁白,高贵优雅,赢得了多少人的喜爱。
看,文人墨客纷纷把它写进诗中来赞美它。
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甚至觉得“白鹭本身就是一首诗”。
板书:诗二、品味。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
今天,就让我们再来欣赏白鹭这首精巧的诗给我们带来的优美画卷。
1.仔细听老师朗读6~8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几幅优美的画面?(板书:钓鱼瞭望低飞)2.让我们以四人为一小组来学习,选择其中的一幅画细细欣赏,欣赏的时候,你可以把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词语、句子划出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边欣赏边想象,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白鹭》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美文,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全文只有352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可爱、高雅、脱俗的生灵。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赞美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第二部分为第2—5自然段,从全身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两个角度赞美了白鹭的精巧;第三部分为6—8自然段,撷取三个非常富有诗意的画面,赞美了白鹭的悠然脱俗;第四部分为9—11自然段,回归总体,再次赞美白鹭是一首优美的歌、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
白鹭,一种普普通通的鸟,经过郭沫若这位大作家寥寥数笔的描摹,就显得那么动人,那么栩栩如生。
在作家的笔下,“白鹭是一首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然没有浓妆淡抹的词藻,显得那样的朴实无华,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同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
作者先是拿白鹭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色素配合的适宜,身段大小的适宜,什么是美?美就是恰到好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
不是吗?白鹭“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这里化用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敷朱则太赤”。
人家是写绝代佳人,可作者却恰到好处地嫁接于白鹭身上,且居然觉得正好,真让人惊叹白鹭的独特之美了!自然,那些美丽的白鹤、朱鹭、苍鹭定会自叹不如了。
接着,作者撷取了三个画面,继续表现白鹭的与众不同的美。
无论是站在清水中央,还是立于小树之巅,还是低飞于黄昏之下,都让人联想起一首首美好的诗歌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行白鹭上青天”,都可以和白鹭联系在一起。
啊!白鹭,是窈窕的淑女,是绝代的佳人,是高洁的君子,是奋进的勇士!是的,这只从历史深处飞来的白鹭,给我们多少启示啊!【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白鹭》(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 白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和动物的美好散文。
课文以白鹭为主题,通过对白鹭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作者通过对白鹭的观察,赞美了白鹭的优雅、高洁和坚韧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课文插图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想象和感知。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其大意。
学生对自然风光和动物有一定的兴趣,容易对课文产生共鸣。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可能对一些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难点: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插图,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想象和感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意境美。
5.拓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热爱。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白鹭》优质课堂说课稿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白鹭》优质课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文是一篇状物散文,作者郭沫若。
文章从白鹭的外形、颜色、行为等方面描写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同时,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材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但状物散文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自然界的生物有一定的兴趣,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本文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交流、讨论等方式,学习状物散文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生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难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习状物散文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习状物散文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
4.情感教育法:通过欣赏课文中的美文佳句,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生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自然界中美丽的生物的认识。
b.教师总结:引出本课课题《白鹭》。
2.自主学习a.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交流讨论a.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白鹭的美?b.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4.案例分析a.教师对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习状物散文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和动物的美好散文。
作者郭沫若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白鹭在田野上、在河滩上、在电线杆上栖息、觅食、飞翔的生动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灵的热爱。
同时,这篇课文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感悟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风光和动物的描写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
但同时,他们对于如何描绘自然景观和动物的生活,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作者的情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生灵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细节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描绘自然景观和动物的生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理解课文大意。
3.精讲细读: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白鹭的外貌、动作、生活环境等,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或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展示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互相学习。
6.小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部编版五上语文1《白鹭》优质精品课说课稿

部编版五上语文1《白鹭》优质精品课说课稿1.《白鹭》优质精品课说课稿一、说教材《白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著名学者郭沫若。
课文以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白鹭的外形美、和谐美、神态美和动感美。
揭示了白鹭平凡、朴素而高洁的美感,表达了作者热爱白鹭,赞美白鹭的思想感情。
本课是本年级的第一课,紧扣单元主题:借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课优美的句子和表现手法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准确把握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主旨,学习课文语言的优美性和作者对白鹭外貌描写的手法。
4.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三、说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主旨,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
3.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加强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能发现生活中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四、说教法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本课语句优美,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充分感受课文的句子之美,感受课文句子所呈现出的画面美。
主要采用学生跟随范读录音朗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2.发现点拔教学法本课的语言比较抽象,情感比较含蓄,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分析重点语句,带领学生品味课文所呈现出白鹭的外形美,和谐美,神态美和动感美。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诗歌导入,出示图片。
清清的水田里,两只水鸟正在垂钓。
它们就是——(学生齐读课题)然后小黑板出示古诗《白鹭》,老师有感情地朗读:“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这是大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
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赏读这篇如诗如画的美文。
(二)学习生字词师: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熟悉的词语。
部编版《1.白鹭》说课稿、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白鹭》说课稿一、说教材《白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悠远的意韵。
因此教学本文除了带领学生学会生字词并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从而感受白鹭的美,感受文章描绘的意境的美。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喙、黛、嵌、匣、嗜、澄”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 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在朗读中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的词句去品味、想象,能体验到文本所特有的意境,使学生身临其境。
四、说教法和学法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课件展示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通过学生自学自悟,以读促悟,使学生形成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欣赏一组白鹭的图片,并选择其中的一幅配上符合图片内容的诗句。
由此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散文:《白鹭》,作者是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
他对白鹭有着怎样的感受和认识呢?二、配乐读文,寻找感受1. 听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哪几句话高度概括了作者对白鹭的印象?2.交流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白鹭》优质精品课说课稿
一、说教材
《白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著名学者郭沫若。
课文以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白鹭的外形美、和谐美、神态美和动感美。
揭示了白鹭平凡、朴素而高洁的美感,表达了作者热爱白鹭,赞美白鹭的思想感情。
本课是本年级的第一课,紧扣单元主题:借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课优美的句子和表现手法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准确把握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主旨,学习课文语言的优美性和作者对白鹭外貌描写的手法。
4.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主旨,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
3.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加强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能发现生活中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四、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本课语句优美,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充分感受课文的句子之美,感受课文句子所呈现出的画面美。
主要采用学生跟随范读录音朗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的语言比较抽象,情感比较含蓄,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分析重点语句,带领学生品味课文所呈现出白鹭的外形美,和谐美,神态美和动感美。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歌导入,出示图片。
清清的水田里,两只水鸟正在垂钓。
它们就是——(学生齐读课题)然后小黑板出示古诗《白鹭》,老师有感情地朗读:“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这是大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
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赏读这篇如诗如画的美文。
(二)学习生字词
师: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熟悉的词语。
1.课件出示生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读完之后同桌之间相
互交流。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强调书写规范。
让学生自行临写,教师检查书写
情况。
(三)学习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
让学生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提示: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2-1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2.学习第1自然段。
思考第一自然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提示:总起下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2—10自然段
1.学习第2-5自然段的内容。
2-5段描写是白鹭的外形之美。
请大家在文中找出白鹭的外形特点。
(点明学生回答)
第5段重点描绘了白鹭的外貌特征。
作者从颜色,外形两个方面对白鹭的进行了描述。
注意词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
让学生注意特殊句式: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
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试着用这个句式造句。
这一部分讲述的是白鹭的外形特点,作者表现出对白鹭美丽外表的高度赞美。
2.学习第6-10自然段的内容。
先齐读第6-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第6自然段描绘的是白鹭在清水田中钓鱼的情景-钓鱼图,展现了白鹭优雅,和谐之美,这种美是很容易被忽视的。
作者却敏锐的发现了;第7自然段描绘的是清晨白鹭在小树的绝顶瞭望的情景-瞭望图,这一段展现的白鹭的神态美;第8自然段描绘的是黄昏白鹭在天空中低飞的画面-飞行图,画面传递出一种动感美。
第9-10自然段表达了出作者对白鹭的赞美。
作者认为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白鹭是一种很美丽的动物,然而这种美常常被大家所忽视,所以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去感受,发现蕴含在平常事物中的美。
(二)学习第11自然段
请同学说一说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
提示:照应开头,点明中心。
请大家再次齐读课文,仔细体会作者所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内涵。
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结尾的好处。
(三)拓展延伸
1.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说一说这些段落好在哪里。
2.教师对作者的表现手法进行点拨。
美的事物还要作者采用高妙的艺术手法加以描绘展示。
想一想作
者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些事物的形象和美的。
本文也是一篇优美的咏物散文,在状物抒情方面作者采用的是写意手法,即抓住事物的神韵作粗线条的勾勒。
(四)课文主旨归纳。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
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
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六、说板书设计
外形美
1.白鹭→诗和谐美韵在骨子里的诗(平凡的事
物,不一样的感受)
神态美
动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