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教学设计 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教案

之全学案导学练习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人教)目录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1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化学模拟卷(一)化学模拟卷(二)化学模拟卷(三)化学模拟卷(四)化学模拟卷(五)化学模拟卷(六)化学模拟卷(七)化学模拟卷(八)化学模拟卷(九)化学模拟卷(十)附录:附录(一):常见离子的颜色附录(二):常见化合物的特征颜色附录(三):常见物质溶解性表附录(四):常见物质溶解度表附录(五):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表附录(六):无机物俗名、别名与化学名称、化学式对照表附录(七):有机物俗名、别名与化学名称、化学式对照表附录(八):参考答案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考试要求】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
【要点梳理】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1.葡萄糖的还原性2.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二、淀粉是如何消化的1.三、纤维素有什么生理功能1.【备战高考】1.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考试要求】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了解油脂的结构。
2.了解食用油脂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科学地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
3.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
【要点梳理】一、油脂的成分1.二、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1.【备战高考】1.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考试要求】1.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点。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大气污染物及酸雨[自读教材·夯基础]1.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及其危害(1)洁净的大气是由N 2、O 2、稀有气体、CO 2、少量水蒸气和其他微量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
(2)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大气污染物 主要成分危害颗粒物 大气中液体、固体状颗粒物,又称飘尘 加重呼吸道疾病,其他有害气体转化的催化剂 硫的氧化物 SO 2、SO 3 酸雨 氮的氧化物 NO 、NO 2(NO x )光化学烟雾、酸雨 碳的氧化物 CO 降低血液的输氧力量碳氢化合物 CH 4、C 2H 6等温室效应 氟氯代烷CFCl 3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2.酸雨 (1)酸雨的概念:正常雨水的pH 约为5.6,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雨水中所导致。
酸雨的pH 小于5.6,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2)酸雨的形成原理: ①硫酸型:SO 2+H 2OH 2SO 3,2H 2SO 3+O 2=====催化剂2H 2SO 4。
②硝酸型:3NO 2+H 2O===2HNO 3+NO 。
(3)我国酸雨类型:我国的酸雨主要以硫酸型酸雨为主,这是由我国以煤炭为主要的能源结构造成的。
[跟随名师·解疑难](1)干燥清洁空气的组成几乎是不变的,而受污染空气的组成是可变的。
(2)呈酸性的雨水并不肯定是酸雨,缘由是CO 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 2CO 3而使正常雨水也呈酸性,只有pH<5.6的雨水才称为酸雨。
(3)酸雨的主要危害:①酸雨会使湖泊的水质变酸,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②酸雨浸渍土壤,会使土壤变得贫瘠; ③长期的酸雨侵蚀会造成森林大面积死亡;④酸雨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石材类文物,以及电信电缆等的腐蚀。
[剖析典例·探技法][例1] 我国农业因患病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多亿元,为了有效地把握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把握区和二氧化硫把握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教案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Ⅰ改善大气质量教学重点: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教学难点:臭氧层受损和汽车尾气系统中催化转化器的化学反应原理阅读 P 78—82问题:1、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酸雨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3、为什么说“杞人忧天”有道理?臭氧层是如何被破坏的?4、你知道哪些温室气体?它们的来源是什么?5、为了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人类采取了什么措施?一、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的组成:N2、O2、CO2、少量H2O、稀有气体、微量杂质1、大气污染物:颗粒物、硫的氧化物(SO2、SO3)、氮的氧化物(NO、NO2)、CO、碳氢化合物、氟氯代烷2、大气污染的危害①、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 H2O H2SO3SO2 H2SO3 + O2催化剂2H2SO43NO2 + H2O == 2HNO3 + NO大气中的烟尘、O3等都是反应的催化剂②、臭氧层受损氟氯代烷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出氯原子:Cl + O3ClO + O2ClO + O Cl + O2总反应:O3 + O 2O2反应中,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思考:P 78 思考与交流P 82 思考与交流二、改善大气质量1、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1)、煤的组成:含有C、H、O、N、S等元素和无机矿物质(2)、燃烧煤产生的污染:产生SO2、NO、NO2等,对大气造成污染,而且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3)、为减少燃煤污染所采取的措施:①、改善燃煤质量②、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改进排烟设备等2CaCO3 + O2 + 2SO2 == 2CaSO4 + 2CO2③、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发煤的综合利用制造水煤气:C(S)+ H2O(g)高温CO(g)+ H2(g)④、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燃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加快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和氢能等新能源。
大气污染防治整改方案范文

大气污染防治整改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大气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尤其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整改方案刻不容缓。
二、问题分析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庞大,包括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农村燃煤等。
2.高浓度污染源集中:大气污染源主要分布在城市工业区、交通枢纽以及农村燃煤区。
3.重污染日益严重:PM2.5和臭氧等重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严重影响居民健康。
三、整改目标1.大气质量改善:力争在3年内将PM2.5浓度降至国家标准以下。
2.污染物排放减少:减少主要污染源的排放量,特别是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
3.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完善: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大气污染情况。
四、整改措施1.加强排放管控(1)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排放管控,采取强制性减排措施,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
(2)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尾气净化设施的检测和维护。
(3)推广清洁能源使用:鼓励农村地区采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煤,推动工业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2.完善大气监测体系(1)加强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升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加强监测站点的布局和覆盖范围。
(2)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公开:建立大气环境数据共享平台,及时公开大气质量监测结果,为公众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
3.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1)加强法规制定:制定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加大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监管机制,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大气污染违法行为。
4.加强宣传教育(1)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加公众对大气污染的认识和关注。
(2)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企业主动采取环保措施,降低污染排放。
大气环境监测与改善方案

大气环境监测与改善方案为了解决当前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大气环境监测与改善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大气环境监测的现状、监测技术的应用、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大气环境改善的关键措施以及政府和公众的积极参与。
1. 大气环境监测的现状目前,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监测网络不够密集,无法全面覆盖各地区。
其次,监测手段需要更新,不能满足对细颗粒物、臭氧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监测需求。
此外,数据质量和数据公开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2. 监测技术的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监测技术。
例如,引入遥感监测技术,借助卫星图像实时监测大气污染物的分布情况,提高监测精度和覆盖范围。
此外,利用无人机等新兴技术进行近地面的污染源排查,有助于准确监测重点区域的污染情况。
3.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是制定有效改善方案的重要基础。
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收集、处理和分析。
同时,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应加强数据共享和交流,提升数据利用效率。
4. 大气环境改善的关键措施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首先,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格控制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扬尘等污染源。
其次,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传统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
此外,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
5. 政府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大气环境监测与改善需要政府和公众的积极参与。
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测体系和法规体系。
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市民采取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此外,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要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我们需要健全大气环境监测与改善方案。
通过优化监测网络和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监测的精确度和有效性。
同时,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并制定综合性的污染治理措施。
新人教版选修一《改善大气质量》word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一《改善大气质量》word教案1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教学目标】1、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2、知道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臭氧层受损和汽车尾气系统中催化转化器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
而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也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思考与交流】P78环境保护随手可做的小事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从节约能源,吸收CO2气体,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等方面考虑)一、大气污染的危害1、大气污染物A、颗粒物:粉尘、烟、雾等。
B、有害气体: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NO,NO2)、CO、碳氢化合物、 CH4、氟氯代烷(氟里昂)等2、危害:多方面的,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影响雷地球的气候。
【过渡】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问题是目前大气质量所面临的三大问题。
改善大气质量,应首先弄清楚大气污染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并以积极的防治。
【思考与交流】怎样的降水称之为酸雨?可用哪些化学方程式来简单表示酸雨的形成?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由于所导致) 酸雨的pH原理:酸性氧化物(SO2、NO2等)与水反应生成酸危害:具有破坏环境,影响动植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危害性措施:。
4.1改善大气质量

导入新课从遥远的太空看,你会发现地球的外层仿佛是裹着轻柔的外衣。
而这层外衣就是我们的大气层,大气层既为生命所必需,又为地面生物提供良好的保护。
如果没有大气的保护,来自太空的陨石将像超级炮弹一样,将地面的一切毁坏净尽,强烈的宇宙射线也会让人类彻底灭亡。
大气层可分为几个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
而对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从10-12公里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对流层,主要天气现象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大气层的污染、破坏越来越严重。
与此同时,大自然也向人类进行了报复。
温室效应使冰川融化。
空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气候异常使作物绝收。
所以,保护大气层,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4.1 改善大气质量1. 大气污染的危害2. 改善大气质量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知道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方法。
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过程和方法采用简明的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重点强调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都可产生大气污染物,使学生对于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采用了“思考与交流”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3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大气污染现状及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使学生强化保护大气的意识,体会化学方法的重要作用,并认识到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根本途径在于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等。
教学重难点重点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
难点臭氧层受损和汽车尾气系统中催化转化器的化学反应原理。
1. 大气污染的危害我们的地球被大气包围着,大气是由N2、O2、CO2少量水蒸气和其他微量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
美丽的大气层干燥、清洁空气的组成:氮气 78%氧气 21%其他 1%(体积分数)清新的空气由于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
人教版选修1化学与生活第4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课件 .ppt

B. 臭氧层受损
南极上空臭氧层的变化
臭氧层及其作用:
在距离地面15~50km的大气平流层集中了自 然界90%的臭氧,也就是我们说的臭氧层。 臭氧层中臭氧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可以吸 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 生物免遭伤害。所以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 伞。
读图思考:
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有何危 害? 你认为主要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某些化学物质如
氟氯代烷和含溴的卤代烷烃(灭火剂, 商品名为哈龙)等与臭氧发生作用,使 臭氧层受到破坏,形成臭氧空洞现象。
② CCl4、CH4、喷气式飞机在高空 飞行排出的氮氧化物如N2O、NO 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也会破 坏臭氧层。
每年的9月16日被联合国定为“国际 保护臭氧层日” 全球合作保护: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 议定书》(1987年9月) 减少并禁止氟氯代烃等的生产和 使用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一)对人类健康影响
1.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 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二)对生态影响 :
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对200种作物进行紫 外线辐射敏感性测试,结果2/3有影响,尤其是大米、 小麦、棉花、大豆、水果等人类经常食用的作物影响大。 2.减少渔业产量。紫外线辐射可杀死10米水深内的 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 。实验表明,臭氧减少10%,紫 外线辐射增加20%,将会在15天内杀死所有生活在1 0米水深内的鳗鱼幼鱼。 3.破坏森林。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破坏核糖核酸 (DNA),以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从而影响植 物(特别是森林)的生长。 4、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 加速老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2.掌握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了解这些污染的来源及危害,以及消除这些污染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大气主要污染物的认识,了解其来源和危害,分析讨论其改善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分析探究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以及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充分认识到人类生活与自然界的矛盾,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从而进一步领悟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树立用科学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
减少或消除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方法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投影】:几幅反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图片,引入干燥洁净空气的组成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
而
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也导致了全球性
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引入大气污染的来源。
二、新课教学
[板书] 第一节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的危害
(一)大气污染物
A、颗粒物:粉尘、烟、雾等。
B、有害气体: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NO,NO2)、CO、碳氢化合物、 CH4、氟氯代烷(氟里昂)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多方面的,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影响雷地球的气候
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问题是目前大气质量所面临的三大问题。
改善大气质量,应首先弄清楚大气污染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并以积极的防治。
【思考与交流】怎样的降水称之为酸雨?可用哪些化学方程式来简单表示酸雨的形成?
(二)酸雨
正常雨水的pH=5.6(由于CO2(g)+H2O H2CO3H++HCO3-所导致)
酸雨的pH<5.6
原理:酸性氧化物(SO2、NO2等)与水反应生成酸
危害:具有破坏环境,影响动植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危害性
【投影】南极上空臭氧层的变化图。
引入臭氧层受损。
(三)臭氧层受损
阅读教材P74“臭氧层受损”内容,回答:
问题1、臭氧层有何作用呢?
问题2、什么原因导致了“臭氧空洞”的形成呢?
问题3、为了保护臭氧层,人类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自学后回答】
1、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2、臭氧层受损的主要原因
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氟氯代烷和含溴的卤代烷烃(灭火剂,商品名为哈龙)等与臭氧发生作用,使臭氧层受到破坏,形成臭氧空洞现象。
② CCl4、CH4、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排出的氮氧化物如N2O、NO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也会破坏臭氧层。
3、人类共同采取“补天”行动:颁布国际公约、限制氟氯代烷的使用、开发新的制冷剂等。
问题探究:氟氯代烷是如何破坏臭氧层的呢?
【投影】
O3O2+O
Cl+O3→ClO+O2
ClO+O →Cl+O2
总反应式为:2O3→3O2
练习:
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D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四)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
问题探究:
1、你知道哪几种温室气体?请说出它们的主要来源。
2、温室效应加剧对全球气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等会产生什么影响?
3、为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加剧,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讨论后回答】
1、温室气体及其来源
①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烧,火山喷发、森林、草原燃烧、植物秸秆燃烧以及
动物呼吸
②甲烷:天然气开采和使用、石油的开采和炼制,都会不同程度地向大气中排
放甲烷
③一氧化二氮:可燃物质在空气中高温燃烧,喷气式飞机在飞行中排出的气体
④氟氯代烷:氟氯代烷的生产和使用
2、危害: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可能导致两极冰川的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城市,世界上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km
范围之内的,世界上35座最大的城市中有20座地处沿海,海平面升高无疑将
是对人类的巨大威胁。
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现在温带的农业发达地区,由于气温的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干旱,农
业区退化成草原,干旱区会变得更干旱,土地沙漠化,使农业减产。
3、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的措施
一是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氢能等,减少化石燃
料的燃烧;二是利用新一代的制冷剂代替氟利昂;三是进一步发展植树造林,
转化空中的二氧化碳;四是加强国际合作。
【投影】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一些小事:
尽量乘公共汽车;在屋前屋后种树;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少用室内杀虫剂;
尽量利用太阳能;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不抽烟;不燃放烟花鞭炮;不焚烧麦秸;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你能做到的保护大气的小事还有哪些?请补充。
二、改善大气质量
1.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
(1)改善燃煤的质量。
(2)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改进排烟设备等。
2CaCO3+O2+2SO2==2CaSO4+2CO2
(3)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
C(s)+H2O(g)==CO(g)+H2(g)
(4)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和氢能等新能源。
2. 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1)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2)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换器
在催化转化器的前半
部:
在催化转化器的后半
部:
3. 减少室内空气污
染
来源:
I、来自家用燃料燃烧、烹调和吸烟等产生的CO、CO2、NO、NO2、SO2和尼古丁;
II、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带来的危险:它们有的含有挥发性有机物,如甲苯、苯、二甲苯、甲醛等;还有放射性元素,如氡。
危害:CO的危害:
甲醛主要危害
室内含量为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0.5mg/m3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
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
气喘,甚至肺水肿。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引起鼻咽癌。
氡的危害
①氡是无色无味放射性气体,来自地下岩石或土壤,以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
②长期吸入氡,超标量的氡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
练习:
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C )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铅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
2、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某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
下列说法中与“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无关的是( D )
A、减少CO2的排放量,以降低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影响
B、开发利用太阳能、水力发电等无污染能源
C、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D、我国政府已向全世界承诺:在全国消灭碘缺乏病
3、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颗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
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成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
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C )
A、甲醛
B、甲烷
C、一氧化
碳 D、二氧
课堂小结
1、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2、掌握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
3、了解这些污染的来源及危害,以及消除这些污染的方法。
课后习题
课本82习题1-3
板书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1、酸雨、
2、臭氧层受损
3、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
二、改善大气质量
1、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
2、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
3、减少室内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