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高度厚朴的产量及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分析

合集下载

【推荐下载】关于产地、来源不同的厚朴饮片的含量分析

【推荐下载】关于产地、来源不同的厚朴饮片的含量分析

关于产地、来源不同的厚朴饮片的含量分析2012-12-17【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关于产地、来源不同的厚朴饮片的含量分析【摘要】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厚朴饮片进行含量测定并分析比较,探讨其内在质量关系,为医院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厚朴项下的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厚朴饮片含量与外观性状、产地、炮制方法均有一定关系。

结论建议根据厚朴饮片产地和性状的不同制订相应的等级标准,完善用法用量、控制指标等内容,以保证临床应用的准确和有效。

【关键词】厚朴饮片产地高效液相炮制品厚朴主产于湖北、四川、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功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主要成分为桉油醇、厚朴酚、和厚朴酚、少量的木兰箭毒碱及鞣质等[1]。

厚朴为常用中药,临床应用中发现其不同产地的饮片外观性状差异较大,厚薄、气味、颜色均有明显不同,因此,我们以厚朴酚、和厚朴酚为指标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实验和分析比较,以期为医院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1.1 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双波长紫外检测器,柱温30℃,Turner 4.6 250mm C18 柱,SartriusCP225D 电子天平。

甲醇为色谱纯,其它为分析纯。

1.2 厚朴酚对照品批号110729-200411、和厚朴酚对照品:批号110730-201011,均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购进。

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痛舒片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痛舒片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痛舒片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张火旺;黄潇潇;邓淑芳【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胃痛舒片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InertSustain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8:22),检测波长为294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厚朴酚及和厚朴酚进样量分别在0.03219~0.4024μg和0.03500~0.437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4%和98.58%,RSD分别为0.89%和0.74%(n=6).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可作为胃痛舒片质量的控制方法.【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8(027)014【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胃痛舒片;厚朴酚;和厚朴酚;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作者】张火旺;黄潇潇;邓淑芳【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药品检验所,广东河源 517000;广东省河源市药品检验所,广东河源 517000;广东省河源市药品检验所,广东河源 5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2;R975+.1胃痛舒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1],由猪胃黏膜、厚朴、海螵蛸、甘草、颠茄(浸膏)5味中药组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烷胀痛、嘈杂吞酸、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等症。

厚朴作为主成分,对腹胀、便秘、食积、气滞具有很好疗效。

目前,未对该制剂中的特定药材进行专属性成分含量测定。

本研究中选取厚朴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作为指标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痛舒片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为质量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CPA225D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KQ-250DA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不同商品规格厚朴提取液中厚朴酚与厚朴酚含量测定

不同商品规格厚朴提取液中厚朴酚与厚朴酚含量测定

不同商品规格厚朴提取液中厚朴酚与厚朴酚含量测定
张伟华;常永津
【期刊名称】《天津药学》
【年(卷),期】1997(009)004
【摘要】厚朴酚和厚朴酚为厚朴的主要酚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商品规格厚朴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进行测定。

结果厚朴酚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根朴,靴朴,筒朴,枝朴,和厚朴酚含量最高的是根朴,以下依次为筒朴,靴朴,枝朴。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张伟华;常永津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厚朴及其制剂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综述 [J], 苏健;王宝琴
2.厚朴及其代用品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测定 [J], 周燕萍;付秀梅
3.舒肝平胃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测定 [J], 马俊;冯端浩;曹红
4.厚朴及其炮制品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测定 [J], 曾诠;宋学华;张泉;屠万蒨;张琳
5.厚朴温中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测定的研究 [J], 高辉;王雪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厚朴提取物中和厚朴酚、厚朴酚含量测定方法(H)

厚朴提取物中和厚朴酚、厚朴酚含量测定方法(H)

编号FZD0162 厚朴提取物中和厚朴酚(Honokiol)、厚朴酚(Magnolol)
含量测定方法
一、色谱条件
色谱柱:Zorbax SB-C18 150mm×4.6mm 5μm
流动相:甲醇:水(73:27,V/V)
流速:1mL/min
检测波长:294nm
柱温:25℃
进样量:10μL
二、溶液制备
1. 对照品溶液制备分别精密称取和厚朴酚、厚朴酚对照品各约5mg 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定容。

2. 样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厚朴提取物样品适量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浸润样品,振摇后加甲醇超声振荡20min,冷却至室温定容,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三、样品测定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基线平稳后,进样测定,和厚朴酚、厚朴酚保留时间分别约为6、9min,用外标法计算含量。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厚朴的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厚朴的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厚朴的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孙爱玲 冯 蕾 柳仁民*(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聊城252059)摘 要 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厚朴的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新方法,溶剂系统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醋酸(5=5=7=3,V /V ),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

从100mg 厚朴粗提物制得和厚朴酚33.3mg ,厚朴酚19.5mg ,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纯度均大于99.5%,其化学结构由1H NMR 和13C NMR 鉴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厚朴,和厚朴酚,厚朴酚 2004-07-22收稿;2005-02-23接受!"引""言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HSCCC )是一种不用固态支撑体或载体的液液分配色谱新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医药、天然产物化学、有机合成、环境分析、食品及地质材料等领域[1]。

我国是最早开展HSCCC 研究的国家之一,已利用HSCCC 分离纯化了芦荟[2]、大黄[3]、丹参[4]、内蒙黄芪[5]、肉苁蓉[6]、山茱萸[7]以及羌活[8]等中药的有效成分。

中药厚朴,为木兰科木兰属乔木(Magh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 )的根皮及树皮,具有抗病毒、抗肿瘤、防龋齿、抗菌及抗溃疡等作用[9]。

和厚朴酚与厚朴酚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二者为同分异构体,结构见图1。

本实验利用HSCCC 对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分离制备进行了研究,建立了HSCCC 法分离制备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新方法,利用该法可一次性得到纯度高达99.5%以上的纯品。

图1 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化学结构式Fig.1 The chemicaI structure of magnoIoI and honokioI#"实验部分#.!"仪器、试剂与材料TBE-300A 高速逆流色谱仪(中国上海同田生化技术有限公司); KTA prime 泵及检测系统(瑞士安玛西亚生物有限公司);HX-1050恒温器(北京博医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色谱柱:SPHERIGEL ODS C 18(250mm X 4.6mm ,i.d.5!m );Mercury pIus 400核磁共振仪(美国瓦里安公司)。

HPLC测定不同来源姜制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

HPLC测定不同来源姜制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

HPLC测定不同来源姜制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郭丽冰;赵丽华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
【年(卷),期】2006(008)009
【摘要】目的:比较按国标和广东地标生产的姜制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来源姜制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厚朴酚质量浓度在1.38~69.00μg·mL-1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66%,RSD=1.15%(n=5);和厚朴酚质量浓度在0.49~24.40μg·mL-1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1.05%(n=5).结论:国标和广东地标姜制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总体差别不大,各地姜制厚朴质量差别大.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郭丽冰;赵丽华
【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HPLC测定厚朴温中泡腾颗粒剂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 [J], 王文忠;王兆梅;郑平
2.HPLC法测定厚朴制剂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 [J], 李燕敏;高旭年;张桂荣
3.HPLC多波长测定香砂平胃丸中橙皮苷、厚朴酚、甘草苷、和厚朴酚及苍术素的含量 [J], 赵艳;侯昕彤;赵磊
4.HPLC法测定厚朴浓缩颗粒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 [J], 周以群;沈建斌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厚朴饮片中厚朴酚含量及厚朴姜制原理的研究 [J], 胡丽萍;沙明;傅宝庆;赵兰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PLC法测定厚朴叶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HPLC法测定厚朴叶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HP LC法测定厚朴叶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艾秀娟 姚惠珍 杨凤仪(广州医学院基础学院,广东广州510182)摘要: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厚朴叶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厚朴叶的定量分析。

关键词:厚朴叶 厚朴酚 和厚朴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厚朴是一种在我国广泛使用的传统中药材,取自木兰科植物厚朴的干皮、根皮或枝皮,能温中下气,燥湿消痰。

厚朴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厚朴酚(magnolol)与和厚朴酚(H onokiol),具有抗氧化、镇静中枢神经、肌肉松弛、抗溃疡等广泛的药理作用[1]。

2005版《中国药典》Ⅰ部中收录的以厚朴为主药的中成药包括有藿香正气水、香砂养胃丸、开胸顺气丸等二十多个[2]。

由于厚朴生长周期较长,按药用要求要种15年以上,传统的伐树剥皮将使资源逐年减少,而研究表明厚朴叶中也含有厚朴酚与和厚朴酚[3-4],对厚朴叶中的这两种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对于寻找开发新药源,扩大药用部位有积极意义。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厚朴叶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方法,为厚朴叶的药学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材料美国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515泵、柱温箱、2487检测仪及色谱工作站。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照品(99.0%,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新鲜厚朴叶(批号080301、080302、080303),市售。

甲醇、乙腈(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和结果2.1 色谱条件色谱柱:岛津S B-C18柱(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94nm;流速:1.0m L・min-1;流动相:甲醇-乙腈一水(50:28:22)。

进样量:20μL,柱温为40℃。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厚朴酚、和厚朴酚对照品适量,分别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成含厚朴酚120mg・L-1、和厚朴酚100mg・L-1的对照品溶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将新鲜厚朴叶晒干,取干燥的厚朴叶粉碎,过4号筛。

不同商品规格温厚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测定_冯劼

不同商品规格温厚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测定_冯劼

中华中医药学刊不同商品规格温厚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测定冯劼1,吴晓宁2,3,余陈欢3,方杰3(1.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杭州310003;2.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杭州310053;3.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摘要:目的:建立不同商品规格温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测定不同商品规格温朴药材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

方法: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250mmˑ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ʒ20)。

结果:厚朴酚在0.45 230μg/mL,和厚朴酚在0.90 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商品规格温朴药材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存在差异。

结论:不同规格温朴的内在质量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温朴;厚朴酚;和厚朴酚;HPLC法;含量测定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6-1338-02Determination of Honokiol and Magnolol in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Magnolia Officinalis by HPLCFENG Jie1,WU Xiao-ning2,3,YU Chen-huan3,FANG Jie3(1.H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Hangzhou310003,Zhejiang,China;2.Zhejiang Medical College,Hangzhou310053,Zhejiang,China;3.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310053,Zhejiang,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quantitatively the content of honokiol and magnolol in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Magnolia officinalis.Methods:Chromatograp column Hypersil BDS C18(250mmˑ4.6mm,5μm)was used,mobile phase was methanol:water(80ʒ20).Result:The linear range of honokiol and magnolol were0.45 230μg/mL,0.90 110μg/mL,respectively.The contents of honokiol and magnolol were different obviously in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sam-ples.Conclusion: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in intrinsic quality of Magnolia officinalis.Key words: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 biloba Rehd.et wils.;Honokiol;Magnolol;HPLC;Determination收稿日期:2010-12-29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计划项目(2010ZB021);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67401140)作者简介:冯劼(1977-),男,浙江杭州人,主管中药师,学士,研究方向:中药有效成分分析及药效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海拔高度厚朴的产量及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分析
作者:庄国庆刘青耿天龙邓辉洪余亚东汤丹高继海罗成荣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2年第08期
摘要:选取生长在1000m、1200m和1400m三个海拔立地条件相一致的14~15年树龄的厚朴,进行厚朴产量和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测定。

结果表明:同一海拔高度的厚朴的产量,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是相似的;生长海拔1200m处的厚朴的产量高于生长在海拔1000m和1400m处的厚朴产量,而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长。

可见,厚朴的产量及成分的含量与海拔高度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厚朴;海拔;厚朴酚;和厚朴酚
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灾区药材资源恢复重建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及示范”项目专题(项目编号:2009BAI84B00);“厚朴种植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专题(项目编号:2009BAI84B03)。

为本刊通讯作者1前言
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为木兰科(Magnoliaceae)落叶乔木,高5~
15m,树皮褐色,小枝粗壮,淡黄色或灰黄色[1-2]。

生在于海拔300~1500米的山林地间,在我国的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南部、四川中部和东部等地均有种植[3-4]。

不同产地的厚朴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产量也有所不同[5]。

厚朴的树皮、根皮、花、种子及芽皆可入药,以树皮为主,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2~
7mm,为著名中药。

有化湿导滞、行气平喘、化食消痰、驱风镇痛之效[6-7]。

其中药用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所以其活性成分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厚朴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8-9]。

然而由于人们对厚朴开发上缺乏科学认识,导致滥砍滥伐,使厚朴的数量日益减少,尤其是其优良品种正在渐渐消失,这不仅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厚朴的供给更难以维继,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10-12]。

本实验着眼于研究不同海拔处厚朴的生长情况以及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产量,旨在找到最有利于厚朴生长及其药用成分积累最优的生长环境。

2材料与方法
试验测定的厚朴来源于阿坝州松潘县白羊乡(海拔990m~4680m)。

产地全年降雨量8384mm,生态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

地处岷山山脉中段,属青藏高原东缘。

地形起伏显著,寒冷潮湿,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四季不明。

各地降水分布不均,但干雨季分明,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以上,多年平均气温57℃。

厚朴分别于1000米(N∶31°53651′?E∶104°41116′),1200米(N∶31900234°?E∶1046899748°)和1400米(N∶31°53277′?E∶104°40439′)海拔处采集所得。

选取生长立地条件相一致的样地进行测定,厚朴林行距25m×25m,林木生长状况良好。

在海拔为1000米,1200米和1400米生长的厚朴林区,在每个海拔高度随机选择3个样方,每个样方设置30个重复,选取的厚朴树龄14~15年。

高度用米尺测得,胸径用测树围尺测得,干皮鲜重采用手掌秤测得;HPLC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BDS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0∶20);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为294nm;柱温:25℃;进样量:20μL。

3结果与讨论
近年来,国内开展的三七(Panax Notoginseng)、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3]等的生物特性测定试验表明,生物量的大小与海拔有关。

不同海拔高度,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厚朴产量有很大不同。

由表1可以看出,在海拔1200米生长的厚朴,产量分别比生长在海拔1000米和1400米的厚朴高3875%和
3383%。

说明1200米海拔的地理环境更适合厚朴的生长和产量的积累。

表1不同海拔高度的厚朴的树高、胸径和干皮鲜重的测定
海拔/m树高/m〖〗胸径/cm干皮鲜重
/kg1000129910518981200149113011246140011631100931平均138111511025同时,不同海拔高度,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也是有差异的。

作为厚朴药用活性的有效成分,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由表2可以看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1000米的海拔含量最低,1400米的海拔含量最高,并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成递增关系。

说明高海拔有利于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积累。

厚朴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为以湖北、重庆和陕西南部为主的“川朴”产区和以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和湖南永州为主的“温朴”产区。

作为药材的厚朴,历史悠久,在中医、中药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药用活性成分主要是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以前关于不同地域的厚朴的组织培养技术和种子萌发、形态,以及厚朴的不同炮制方法等方面研究的较多,然而很少涉及不同地区、不同海拔厚朴生长情况以及其药用活性成分对比研究的比较少。

表2不同海拔高度的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测定结果
海拔/m厚朴酚含量(%)和厚朴酚含量(%)总量(%)100022713037142642712002562403954295781400284130421632629本实验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阐述了厚朴在不同海拔生长状况的差异,不同的海拔高度由于其空气、温度、光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厚朴在1200米的海拔生长最为旺盛。

然而,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产量与海拔成正相关的关系。

可能是由于高海拔地区,厚朴生长缓慢,更有利于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积累。

这个发现,对提高厚朴今后的种植、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龚建明,林勇.厚朴的现代研究与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08(02):125-126.
[2]陈笈,王伯初.厚朴的药理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9):140-143.
[3]张永太,吴皓.厚朴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05):96-99.
[4]卫莹芳,龙飞,谢达温,等.厚朴叶和皮不同提取部位的药理作用比较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05):772-775.
[5]任坚忍,余凡,张诗蓓,等.厚朴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127-128.
[6]林桂芸,谢生发,谢鸿,等.和厚朴酚抑菌作用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18-20.
[7]殷帅文,何旭梅,郎锋祥,等.厚朴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贵州农业科学,2007(06):133-135,132.
[8]李晓琳,邵爱娟,陈敏,等.道地产区不同产地厚朴种子的电泳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22):3075-3078.
[9]杨永康,向极钎,刘海华,等.恩施地道药材GAP基地建设与药业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2):20120-20121.
[10]杨华,张兴友,向青,等.凹叶厚朴生长与立地因子关系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1(05):88-90.
[11]尹奉月.低质低效林改造经营项目的示范作用研究[J].林业建设,2008(04):25-27.
[12]孙晶波,满东斌,李双池.加强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是提高森林质量的有效途径[J].防护林科技,2005(03):48-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