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日常预防性消毒指南

合集下载

学校消毒指引

学校消毒指引

学校消毒指引一、背景介绍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学校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之一。

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安全,学校需要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消毒指引,以确保校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二、消毒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制定消毒方案,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规范性原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确定消毒操作的规范流程和要求。

3.安全性原则:确保消毒操作不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造成任何伤害。

三、消毒频次1.日常消毒:每天对学校的公共场所、教室、办公室、食堂、卫生间等进行日常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2.定期消毒:每周对学校的公共场所、教室、办公室、食堂、卫生间等进行定期消毒,确保彻底消除病菌和病毒。

四、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使用紫外线灯对教室、办公室等进行物理消毒,确保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病菌得到有效杀灭。

2.化学消毒:使用消毒液对公共场所、卫生间等进行化学消毒,确保彻底消除病菌和病毒。

3.手部消毒:要求学生和教职工经常进行手部消毒,使用洗手液或免洗洗手液进行消毒。

五、消毒流程1.准备工作:消毒人员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2.清洁环境:首先对学校的公共场所、教室、办公室进行清洁,确保无杂物和垃圾。

3.物理消毒:使用紫外线灯对教室、办公室等进行物理消毒,确保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病菌得到有效杀灭。

4.化学消毒:使用消毒液对公共场所、卫生间等进行化学消毒,确保彻底消除病菌和病毒。

5.手部消毒:要求学生和教职工经常进行手部消毒,使用洗手液或免洗洗手液进行消毒。

6.通风换气:及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菌和病毒的传播。

7.记录消毒情况:消毒人员需记录消毒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以备查验。

六、消毒用品及设备1.消毒液: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液,如含氯消毒液、酒精消毒液等。

2.紫外线灯:选用紫外线灯对教室、办公室等进行物理消毒,确保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病菌得到有效杀灭。

3.洗手液:提供充足的洗手液和免洗洗手液,供学生和教职工进行手部消毒。

四川学校清洁消毒指南来了!个人、寝室、食堂、校车等要这样消毒

四川学校清洁消毒指南来了!个人、寝室、食堂、校车等要这样消毒

四川学校清洁消毒指南来了!个人、寝室、食堂、校车等要这样消毒四川学校清洁消毒指南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四川学校在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中需要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措施。

本指南将详细介绍在个人、寝室、食堂和校车等区域如何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学校环境的卫生安全。

一、个人卫生清洁个人卫生是预防病菌传播的第一道防线。

学生和教职员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不随地吐痰等。

此外,学校也应提供洗手液、纸巾和口罩等生活用品,以便随时保持个人卫生。

二、寝室清洁消毒寝室是学生最常停留和休息的地方,保持寝室的清洁和消毒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尤为重要。

1. 定期通风:寝室每天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流动,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2. 日常清洁:学生要定期打扫寝室,保持床铺、桌面、地面等物品的清洁。

使用清洁剂和湿布擦拭,特别注意门把手、插座、灯具等常接触的地方。

3. 床上用品清洁:床上用品要定期清洗,建议每周进行一次换洗,并确保晾晒干燥。

4. 建立个人物品管理制度:学生应保管好个人物品,不与他人共用。

如有共用设备,如空调、电扇等,也要定期清洁消毒,并鼓励个人使用个人物品。

5. 积极消毒:对寝室常接触的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如门把手、电脑键盘、书桌等。

可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液或紫外线灯进行消毒。

三、食堂清洁消毒食堂是学生就餐的重要场所,开展规范的清洁消毒工作对于确保食堂环境的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1. 日常清洁:食堂应每天进行清洁,包括餐桌、餐椅的擦拭、地面的清理等。

使用清洁剂、洗涤剂进行清洁,特别关注厨房区域和食物准备区。

2. 食材处理:食堂要建立食材处理制度,确保食材的新鲜安全。

对于不同类别的食材,如肉类、蔬菜、水果等,采取相应的清洁措施,如洗净、烫煮等。

3. 餐具消毒:学校应确保餐具的洗涤和消毒。

餐具经过高温水洗涤或蒸汽消毒,保证餐具的卫生安全。

4. 建立就餐区域管理制度:食堂应设立合理的就餐区域管理制度,避免人群聚集和拥挤,保持距离。

学校消毒指引

学校消毒指引

学校消毒指引标题:学校消毒指引引言概述: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学校的消毒工作变得尤其重要。

保持学校清洁卫生是保障师生健康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学校消毒的指引,匡助学校有效开展消毒工作。

一、消毒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消毒频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疫情防控要求,确定消毒的频率,普通建议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1.2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等,确保消毒效果。

1.3 准备消毒工具:准备好消毒所需的工具,如喷雾器、拖把、擦布等,保证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消毒操作步骤2.1 清洁表面:在进行消毒之前,先对表面进行清洁,去除污垢和尘埃,确保消毒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2.2 均匀喷洒消毒剂: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消毒剂,注意不要过量,避免浪费。

2.3 静置时间:消毒剂喷洒后,根据消毒剂的说明书规定的静置时间,确保消毒剂充分杀灭细菌和病毒。

三、重点消毒区域3.1 教室:教室是师生日常活动的地方,消毒频率要加大,特殊是桌椅、黑板等常接触的区域。

3.2 食堂:食堂是学生用餐的地方,要加强消毒,确保食品安全和师生健康。

3.3 洗手间:洗手间是细菌滋生的地方,要定期进行消毒,保持卫生环境。

四、师生消毒指引4.1 师生消毒意识:提高师生的消毒意识,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

4.2 消毒用品:师生使用消毒用品时要注意正确使用方法,避免误伤。

4.3 疫情防控:师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个人防护。

五、消毒效果评估5.1 消毒效果检测:学校应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进行。

5.2 反馈和改进:根据消毒效果检测结果,及时反馈问题,改进消毒工作方法。

5.3 定期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师生进行消毒知识的培训,提高消毒工作的专业水平。

结语:学校消毒工作是保障师生健康的重要环节,希翼学校能根据本文提供的指引,做好消毒工作,共同反抗疫情,保障校园安全。

学校消毒指引

学校消毒指引

学校消毒指引引言概述: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学校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安全,学校应该制定一套有效的消毒指引。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消毒指引的内容和要求。

一、消毒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消毒频率:根据学校的使用情况和人员流动情况,确定消毒频率。

通常情况下,学校应该每天对教室、办公室、餐厅、厕所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特殊情况下,如有疫情爆发,应增加消毒频率。

1.2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的表面材质和消毒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常见的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酒精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等。

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浓度符合标准,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1.3 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物品:学校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物品,如喷雾器、拖把、洗手液、纸巾等。

同时,要确保这些设备和物品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二、消毒操作流程2.1 清洁表面:在进行消毒之前,首先要对表面进行清洁,去除污垢和杂物。

可以使用清洁剂和湿布进行清洁,确保表面干净。

2.2 消毒操作: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消毒剂喷洒在表面上,然后用干净的布擦拭均匀,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表面。

对于特殊材质,如电子设备,可以使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2.3 注意通风:在进行消毒操作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消毒剂的气味过于浓郁。

可以打开窗户或使用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三、重点区域的消毒3.1 教室和办公室:教室和办公室是学校人员活动的主要场所,应重点消毒。

包括桌椅、门把手、电脑键盘、鼠标等常接触的物品。

同时,要确保教室和办公室的通风良好,定期清洗窗户和空调过滤网等。

3.2 餐厅和食堂:餐厅和食堂是学生用餐的地方,应重点消毒。

包括餐桌、餐椅、餐具、食物接触表面等。

同时,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3.3 厕所和洗手间:厕所和洗手间是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应重点消毒。

包括马桶、水龙头、洗手池、地面等。

学校卫生消毒制度范本(5篇)

学校卫生消毒制度范本(5篇)

学校卫生消毒制度范本为切实做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卫生消毒制度:一、学校公共卫生消毒1.各班每天按时打扫好自己所属区域的清洁卫生并随时保持,重点做好早、中、晚三时段保持。

2.学校食堂负责水房的卫生清扫。

用84消毒液没周一次,由李轻松负责协调。

3、校园公共环境每周用消毒液消毒一次,由看康卫民负责。

4.食堂环境及食堂外消毒由炊事员负责用消毒液消毒。

二、厕所消毒1.厕所用石灰消毒,夏季每周两次(周一、周四早____扫后),冬季每周一次(周一早____扫后)。

2.化粪池用生石灰覆盖。

____天气热时用灭蝇药等杀灭蚊蝇幼虫。

4.厕所等消毒由谢小军负责。

三、垃圾池消毒1.夏季每周一次撒上生石灰。

2.夏季每周用灭蝇药喷洒一次。

3.垃圾池等消毒由王召藴负责。

四、饮用水消毒饮用水消毒按要求进行,由康卫民负责。

五、学生宿舍卫生消毒1.学生每天打扫好室内卫生,管理员负责打扫好宿舍前后的环境卫生,学生起床后整理好床铺,摆放好日常用品。

2.学生宿舍开门开窗保持空气清新。

3.学生每月必须换洗被面、枕套等用品一次。

4.宿舍管理员每周五必须用84消毒液对室内消毒一次。

5.学生洗脸巾等日常用具每两周用消毒液消毒一次。

6.学生被褥可自己用(阳光)紫外线照射消毒。

六、附则1.总务后勤必须保证消毒药品、用具。

2.消毒人员必须严格消毒流程,不留消毒死角,每次消毒后必须作好消毒记录。

学校卫生消毒制度范本(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并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的教学、办公和寄宿场所。

第三条学校卫生消毒工作应当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和学校卫生消毒工作指引。

第四条学校卫生消毒工作由学校卫生保健部门负责,各部门和单位配合执行。

第五条学校卫生消毒工作应当向师生和家长公开,接受监督。

第二章卫生消毒管理第六条学校卫生保健部门负责制定卫生消毒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

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预防性消毒 工作指南

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预防性消毒 工作指南

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预防性消毒工作指南一、消毒时间:开学前,组织人员做好全方位无死角清扫消毒,确保开学时校园环境整洁无污染。

开学后,一般情况下,每天学生放学后,消毒人员对学校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清扫消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无污染。

(如出现疫情,按照疾控部门的要求进行消毒)二、消毒范围:学校所有教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卫生间、食堂、浴室等师生活动频繁、密集及可以触及到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消毒。

三、消毒方式:①室内:安装有紫外线灯或空气消毒器的,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一是在无人条件下开启紫外线灯,每次照射不少于1小时,每天一次。

二是在有人情况下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未安装有紫外线灯或空气消毒器的, 利用消毒水进行消毒。

②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 ~ 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

③物体表面: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250 mg/L ~ 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④室内外空气:可用有效氯浓度250 mg/L ~ 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喷雾消毒,室内作用30分钟后,开窗通风换气。

⑤校车:校车消附件3-1毒可参照地面物和体表面消毒方式进行。

无窗密闭的校车,可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或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四、消毒液配比:消毒严格按照“有效氯浓度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即:①84消毒液(标识有效氯含量5% ):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②消毒粉(标识有效氯含量12%, 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③含氯泡腾片(标识有效氯含量500mg∕片):1片溶于1升水)或直接使用75%乙醇消毒液对校园各功能区进行消毒。

学校消毒指引

学校消毒指引

学校消毒指引引言概述: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学校成为了病毒传播的潜在场所之一。

为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学校消毒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消毒的指引,包括消毒频率、消毒剂选择、消毒区域、消毒工具和消毒程序等方面。

一、消毒频率1.1 定期消毒:学校应制定定期消毒计划,根据学校的使用情况,确定消毒频率。

一般来说,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应每天消毒一次,而洗手间、食堂等高风险区域应每隔2-3小时进行消毒。

1.2 高风险区域消毒:高风险区域包括洗手间、食堂、医务室等人员流动频繁的地方。

这些区域应每天进行多次消毒,特别是在人员流动高峰期,如午餐时间和下课时间。

1.3 特殊场所消毒:特殊场所如体育馆、室外操场等,由于人员流动相对较少,消毒频率可以适度降低。

但仍需每天进行至少一次消毒,以确保场所的清洁和安全。

二、消毒剂选择2.1 有效消毒剂:学校应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等。

这些消毒剂能有效杀灭病毒和细菌,保障学校环境的卫生。

2.2 环境友好消毒剂:在选择消毒剂时,学校应优先考虑环境友好型产品,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选择可生物降解的消毒剂,避免使用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产品。

2.3 注意消毒剂的正确使用:使用消毒剂时,学校应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引正确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导致不必要的浪费或伤害。

三、消毒区域3.1 教室和办公区域:教室和办公区域是学生和教职员工日常活动的场所,应优先进行消毒。

包括桌椅、黑板、门把手等常接触的物体,以及地板和窗户等大面积区域。

3.2 公共区域:公共区域如走廊、楼梯间、电梯等也是病毒传播的潜在场所,应每天进行消毒。

特别是电梯按钮、扶手等经常触摸的物体,需要加强消毒。

3.3 高风险区域:高风险区域如洗手间、食堂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应每隔2-3小时进行消毒。

包括水龙头、洗手池、餐桌、餐具等需要经常接触的物体。

四、消毒工具4.1 消毒喷雾器:消毒喷雾器是常用的消毒工具之一,能够快速、均匀地喷洒消毒剂。

学校消毒指引

学校消毒指引

学校消毒指引一、背景介绍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学校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之一。

为了确保师生的健康与安全,学校需要制定消毒指引,以保持校园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消毒指引的相关内容。

二、消毒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卫生部门的指导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方案。

2.全面性原则:对学校各个区域、物品进行全面消毒,包括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

3.定期性原则:制定定期消毒的计划,确保消毒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4.安全性原则:选择符合标准的消毒剂,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师生的健康造成危害。

三、学校消毒指引的具体内容1.消毒区域划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校园分为不同的消毒区域,包括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等。

对每一个区域的消毒频次和方式进行明确规定。

2.教室消毒(1)消毒频次: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消毒,特殊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增加消毒次数。

(2)消毒时间:选择在学生离校后进行消毒,确保消毒剂充分发挥作用。

(3)消毒方式:采用喷雾消毒机进行室内消毒,确保消毒剂均匀覆盖教室各个角落。

(4)重点消毒区域:包括桌椅、门把手、窗户、黑板等时常接触的物品和区域。

3.办公区消毒(1)消毒频次: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消毒,特殊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增加消毒次数。

(2)消毒方式:采用擦拭消毒剂对办公桌、电脑、电话、文件柜等进行消毒。

(3)鼠标、键盘等时常接触的物品,可以使用专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4.公共区域消毒(1)消毒频次:根据人流量和使用频率,制定公共区域的消毒频次,确保公共区域的清洁与卫生。

(2)消毒方式:采用喷雾消毒机或者拖地消毒机进行消毒,对地面、扶手、栏杆等进行全面覆盖消毒。

5.食堂消毒(1)消毒频次:每天进行至少两次消毒,特殊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增加消毒次数。

(2)消毒方式:采用擦拭消毒剂对餐桌、餐椅、餐具等进行消毒。

(3)食材、餐具等的存放和处理要符合卫生要求,确保食品安全。

6.宿舍消毒(1)消毒频次:每天进行一次消毒,特殊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增加消毒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二:学校日常预防性消毒指南
一、空气消毒
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一)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1小时,每天一次。

(二)空气消毒机消毒
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

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二、空调滤网
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三、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四、集体食堂厨房的清洁消毒
每餐工作完毕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清洁各种厨具餐具表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

厨房地面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五、集体食堂餐具消毒
首选餐具消毒器消毒,常用的消毒碗柜有紫外线臭氧消毒碗柜和高温加热消毒碗柜等,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也可用高温蒸汽或煮沸15~30分钟消毒,或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餐具消毒后应注意保洁。

六、手的消毒
学校应在校园内配置足量的洗手设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应配备充足的肥皂、洗手液,督促学生、幼儿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

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含乙醇快速手消毒液。

七、卫生间的消毒
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等待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八、校车的消毒
无空调的校车应开窗通风,有空调的校车到终点后应开窗通风;校车内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可参考本文“物体表面消毒”的操作方法;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无窗密闭的校车,可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或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九、随时消毒
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立即隔离,学校指定疫情报告人立即上报当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同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

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
1.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
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消毒对象和方法可参考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2.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
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10000mg/L含氯消毒剂至湿润。

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

擦拭2遍。

(三)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3遍的擦拭消毒。

(四)消毒人员及时填写随时消毒处理记录并存档备查。

十、终末消毒
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医院送院治疗后,学校环境应及时由属地疾控机构组织进行终末消毒。

注:本文主要内容来源参照《在蓉各级各类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