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章细菌概述练习题下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_第二章细菌概论1

二、细菌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1)概念 (2)功能 (3)基本成分: 肽聚糖(粘肽) 聚糖骨架 G+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G-
N-乙酰胞壁酸 N-乙酰葡萄糖胺
二、细菌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1)概念 (2)功能 (3)基本成分 (4)G+菌与G-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
形成过程
不是繁殖形式
1.概念: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 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2.形成条件: 营养物质的缺乏 3.特点: 抵抗力强
1.概念: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 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2.形成条件: 营养物质的缺乏 3.特点: 抵抗力强 芽胞外壁 外膜 芽胞壁 核心部分 内膜 皮质层 芽胞壳
比较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
实验一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丛毛菌
周毛菌
1.概念:是某些细菌表面附着的细长弯曲的丝状物。 2.种类: 蛋白质 3.化学成分: 4.功能: 运动器官 5.意义: (1)鉴别细菌 (2)用于细菌分型 (3)与细菌致病力有关 伤寒杆菌有鞭毛 痢疾杆菌无鞭毛
鞭毛 菌毛
1.概念: 某些细菌体表遍布着的比鞭毛细短而直硬的丝状物。
2.化学成分:蛋白质
膜磷壁酸 壁磷壁酸
革兰阴性菌
脂多糖 外 脂质双层 膜 脂蛋白 肽聚糖 胞质周围间隙
肽聚糖
细胞膜
细胞膜少。 肽聚糖: 外 膜: 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1.青霉素能够杀死G+菌, 还是G-菌?
2.溶菌酶能够杀死G+菌, 还是G-菌? 3.什么情况下细胞壁受 损而细菌不会破裂?
革兰阳性菌
(完整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测习题答案

精心整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测试题答案(2016级)班级: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计25分)1、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小体。
23451234567、根据细菌生长繁殖对氧气需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微需氧菌 4种。
8、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现象有均匀混浊、沉淀生长、膜状生长 3种。
三、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计15分)1、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D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2、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C )A、胞质颗粒B、质粒C、核糖体D、核质3、关于细菌的鞭毛,描述错误的是:(B)A4AC56A7、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指的是:(B)A、消毒B、灭菌C、防腐D、无菌8、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的物品灭菌的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D)A、煮沸法B、流通蒸汽灭菌法C、巴氏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9、紫外线消毒,错误的是:(B)A、紫外线波长易被细菌吸收,干扰其复制,导致其死亡;B、可杀灭物体中的细菌C、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M;D、适用于病人的书报、衣物、手术室等消毒10A11AD121314间,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称为:(D)A、显性感染 B隐性感染 C、慢性感染 D、带菌状态15、关于外毒素,错误的是:(A)A、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脂多糖成分B、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在代谢过程中产C、化学成分大多是蛋白质D、毒性很强,极少量即可致易感动物死亡;四、思考题(共3题,计40分)1、结合免疫学概念的学习,请回答:2、正常菌群引起机会感染的条件是什么?(10分)答:①寄居部位的改变;②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③菌群失调;3、比较革兰氏阳性菌的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主要差异(5分)和医学意义?(10分)答: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这肽聚糖,特有的化学成分为磷壁酸,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均可损伤细胞壁而使细菌变形或裂解。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一章第二章细菌概述练习题

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临沂校区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临沂校区2013/11/9 袁洁袁洁1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属于真核型微生物的是(属于真核型微生物的是(属于真核型微生物的是() A.A.螺旋体螺旋体螺旋体 B. B.放线菌放线菌 C.C.真菌真菌真菌 D. D.细菌细菌 2.2.细菌的测量单位是(细菌的测量单位是(细菌的测量单位是() A.mm B.nm C.um D.cm 3.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结构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结构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结构是( ) A.A.肽聚糖肽聚糖肽聚糖 B. B.磷壁酸磷壁酸C.C.脂多糖脂多糖脂多糖D. D.脂蛋白脂蛋白 4.4.细菌的特殊结构是(细菌的特殊结构是(细菌的特殊结构是( ) A.A.外膜外膜外膜 B. B.细胞膜细胞膜 C.C.荚膜荚膜荚膜 D. D.质粒质粒 5.5.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最佳依据是(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最佳依据是(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最佳依据是( ) A.A.菌体蛋白变性菌体蛋白变性菌体蛋白变性 B. B.内毒素被破坏内毒素被破坏 C.C.芽孢被完全杀死芽孢被完全杀死芽孢被完全杀死 D. D.细胞壁被破坏细胞壁被破坏 6.6.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结构不包括(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结构不包括(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结构不包括() A.A.细胞膜细胞膜细胞膜 B. B.细胞壁细胞壁C.C.荚膜荚膜荚膜D. D.菌毛 7.7.最常用最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最常用最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最常用最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 ) A.A.煮沸法煮沸法煮沸法 B. B.间歇灭菌法间歇灭菌法 C.C.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D. D.巴氏消毒法 8.8.用途最广最有效的强效化学消毒剂是用途最广最有效的强效化学消毒剂是( ) A.A.戊二醛戊二醛戊二醛 B. B.环氧乙烷环氧乙烷 C.C.过氧乙酸过氧乙酸过氧乙酸 D. D.甲醛 D.D.病人患感冒入院后更重病人患感冒入院后更重病人患感冒入院后更重9.9.毒性强,具有选择性毒害作用的是(毒性强,具有选择性毒害作用的是(毒性强,具有选择性毒害作用的是( ) A.A.荚膜荚膜荚膜 B. B.内毒素内毒素 C.C.类毒素类毒素类毒素 D. D.外毒素 10.10.病原体的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 ) A.A.细菌的特殊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 B. B.毒力毒力 C.C.侵入门户侵入门户侵入门户 D. D.侵入数量 二、 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微生物的特征包括(微生物的特征包括() A.A.个体微小个体微小个体微小 B. B.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C.C.分布广泛分布广泛分布广泛 D. D.繁殖迅速 2.2.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结构有(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结构有( ) A.A.细胞壁细胞壁细胞壁 B. B.鞭毛鞭毛 C. C.菌毛菌毛 D. D.芽孢 3.3.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物质是(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物质是() A.A.荚膜荚膜荚膜 B. B.黏附素黏附素C.C.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D. D.芽孢 4.4.下列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下列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A.A.病毒病毒病毒 B. B.细菌细菌 C. C.支原体支原体 D. D.放线菌 5.5.下列代谢产物中与鉴别细菌有关的是(下列代谢产物中与鉴别细菌有关的是( ) A.A.毒素毒素毒素 B. B.色素色素 C. C.细菌素细菌素 D. D.维生素 选择题答题卡(请将答案填入下列卡中,否则不得分)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多选题 1 2 3 4 5 答案三、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 和 三种。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免疫学基础绪论一、名词解释1、免疫2、免疫防御3、免疫稳定4、免疫监视二、判断题1、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属于生理性,免疫稳定。
2、清除病原微生物属于免疫监视。
3、免疫对机体都有利的。
4、胸腺微环境对骨髓来源的前体细胞具有调节作用。
三、选择题[A型题]1、免疫的概念是:A.机体认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能力B.机体抗感染免疫的过程C.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功能D.机体清除自身的损伤或衰老细胞的一种能力E.清除和灭杀自身突变的细胞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免疫耐受B.免疫增生病C.肿瘤D.超敏反应E.自身免疫病3、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自身免疫病B.反复感染C.肿瘤D.超敏反应E.移植排斥反应4、机体对特定抗原免疫反应答过强易导致:A.移植排斥反应B.免疫增生病C.反复感染D.超敏反应E.肿瘤5、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是:A.感染病微生物而获得B.接种疫苗而获得C.机体输入淋巴因子而获得D.由遗传而获得E.由母亲的抗体通过胎盘给婴儿而获得6、免疫系统包括:A.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C.免疫分子D.免疫器官和免疫分子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B型题]A.免疫防御B.免疫稳定C.免疫监视D.免疫耐受E.免疫缺陷1、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及中和毒素属于:2、清除衰老、损伤、死亡细胞,以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稳定属于:3、清除体内突变细胞,以防止肿瘤发生属于:4、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表现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属于:5、机体不能抵御病原性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反复感染属于;[C型题]A.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先天遗传而获得的免疫功能属于:2、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属于:3、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4、机体获得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抗原的免疫功能属于:5、补体的溶菌作用属于:6、溶菌酶的溶菌作用属于:[X型题]1、免疫系统的功能具有:A.免疫监视B.免疫稳定C.免疫防御D.免疫调节E.免疫耐受2、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A.肿瘤B.免疫缺陷C.免疫增生病D.自身免疫病E.超敏反应3、免疫稳定功能是指:A.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B.清除体内突变细胞C.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病原微生物D.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E.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维持息身稳定4、免疫监视功有是指:A.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B.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和死亡细胞C.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D.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维持自身稳定E.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四、填空题1、免疫应答的类型有和。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试题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试题1. 以下哪种病原生物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A. 细菌B. 病毒C. 寄生虫D. 真菌2. 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A. 肝脏B. 肺部C. 脾脏D. 胸腺3. 以下哪种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A. B 细胞B. T 细胞C. NK 细胞D. 嗜酸性粒细胞4. 免疫系统中的抗体是由哪种细胞产生的?A. B 细胞B. T 细胞C. NK 细胞D. 嗜酸性粒细胞5. 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主要作用是什么?A. 攻击病原体B. 识别病原体C. 活化其他免疫细胞D. 产生抗体6. 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过度反应被称为什么?A. 炎症B. 过敏C. 免疫缺陷D. 自身免疫病7. 以下哪种疫苗是由活体病原体制成的?A. 灭活疫苗B. 减毒疫苗C. 亚单位疫苗D. 基因工程疫苗8.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什么?A. 产生血液B. 产生激素C. 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侵害D. 控制体温9. 以下哪种细菌感染会导致食物中毒?A. SalmonellaB. HIVC. 疟原虫D. 流感病毒10. 下面哪项是正确的关于免疫系统的陈述?A. 免疫系统只能对抗病毒感染B. 免疫系统不能产生抗体C. 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D. 免疫系统不受炎症的影响在这个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试题中,我们的目的是测试你对病原生物和免疫系统的基本知识的理解。
请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你可以根据下面的选项选择适当的字母回答问题。
题目一:直接接触传播的病原生物主要是什么?题目二: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题目三: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是哪一种?题目四:抗体是由免疫系统中的哪种细胞产生的?题目五:记忆细胞的主要作用是什么?题目六: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过度反应被称为什么?题目七:活体病原体制成的疫苗是哪一种类型的疫苗?题目八: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什么?题目九:哪种细菌感染会导致食物中毒?题目十:下面哪项是正确的关于免疫系统的陈述?以上是关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试题,希望你能够根据自己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来选择正确的答案。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章细菌概述练习题下复习课程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章细菌概述练习题下病院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考纲要求:一、理解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概念二、理解常用物理灭菌方法及应用范围三、掌握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四、掌握细菌的感染途径及感染范围习题链接:一、名词解释1.消毒2.灭菌3.感染4.医院感染5.毒血症6.菌血症二、填空题1.细菌毒力由和构成。
2.荚膜本身没有毒性作用,但具有和的作用。
3.细菌的侵袭性物质包括和。
4.细菌的致病因素除了毒力外,还与和有关。
5.感染的来源(传染源)包括和。
6.传染病流行与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
7.显性感染根椐病情缓急不同,可分为和。
8.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的特定条件有、、。
10.煮沸法消毒时加入碳酸氢钠是为了和。
11.紫外线杀菌的机理是。
12.用途最广,效果最好的化学消毒剂是。
三、单选题1.最常用最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是()A.煮沸法B.间歇灭菌法C.高压蒸汽灭菌法D.巴氏消毒法2.人体中没有正常菌群存在的部位是()A.皮肤B.口腔C.结肠D.血液3.紫外线杀菌最有效的波长是()A.200~300nmB.265~266nmC.270~280nmD.250~260nm4.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不适用的是()A.手术衣B.牛奶C.纱布D.手术器械5.热力杀菌的原理是()A.氧化作用B.蛋白质变性凝固C.电解质浓缩D.细菌溶解6.高压蒸汽灭菌法最常用的方法是()A.620C,30minB.1000C,5minC.121.30C,15~20minD.1000C,1~2h7.用于皮肤消毒的乙醇浓度是()A.60~70%B.70~80%C.70~75%D.90~95%8.能治疗和紧急预防由外毒素引起的疾病的是()A.外毒素B.内毒素 C。
类毒素D.侵袭性酶 E.抗毒素9.毒性强,具有选择性毒害作用的是()A.荚膜B.菌毛C.鞭毛D.内毒素E.外毒素10.内毒素的毒性成分是()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脂质 AD.脂蛋白E.核心多糖11.能被甲醛脱毒成类毒素的物质是()A.外毒素B.内毒素C.透明质酸酶D.血浆凝固酶E.溶纤维蛋白酶12.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毒力D.侵入门户E.侵入数量13.关于细菌外毒素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成分是脂多糖B.免疫原性弱C.毒性弱D.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14.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物质是()A.荚膜B.菌毛C.鞭毛D.芽孢E.侵袭素15.与内毒素作用无关的是()A.发热反应B.白细胞反应C.肌肉松驰性麻痹D.DICE.休克16.能产生细胞毒素的细菌是()A.白喉棒状杆菌B.破伤风梭菌C.霍乱弧菌D.产气荚膜梭菌E.肉毒梭菌17.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是()A.抗毒素B.类毒素C.内毒素D.外毒素E.抗生素18.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分是()A.菌体抗原B.鞭毛抗原C.脂蛋白D.脂多糖 ,E.肽聚糖19.具有毒性作用,只有在菌体裂解后才能释放的物质是()A.外毒素B.内毒素C.类毒素D.细菌素E.抗毒素20.隐性感染者携带某些病原体,但不出现临床症状,称为()A.健康携带者B.恢复期携带者C.病人D.易感者E.不感染21.属于内源性传染的是()A.病人传染B.带菌者传染C.空气传染D.带菌的动物传染E.潜伏感染四、简答题1.简述常用的热力灭菌法2.简述全身感染的临床类型3.简述细菌感染的途径综合分析题毒素是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临床厌氧菌分离株最常见的是A、葡萄球菌B、脆弱类杆菌C、铜绿假单胞菌D、消化链球菌E、放线菌正确答案:B2.与外毒素不符的是()A、毒性很强B、细菌的脂多糖成分C、化学成分是蛋白质D、G+菌的代谢产物E、都不是正确答案:B3.预防病毒感冒最有效的方法是A、使用抗病毒化疗药物B、免疫预防C、使用抗生素D、使用干扰素E、使用中草药正确答案:B4.关于免疫器官淋巴结与脾脏的相似之处不正确的是()A、储存淋巴细胞B、结构相同C、免疫反应场所D、过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5.消毒地面用漂白粉的浓度是()A、3-5%B、30-40%C、5-10%D、1-2%E、10-20%正确答案:E6.具有补体依赖性的超敏反应是()A、Ⅰ型超敏反应B、都不是C、Ⅲ型超敏反应D、Ⅱ型超敏反应E、Ⅳ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C7.研究细菌性状最好选用的生长期是()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均可正确答案:B8.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A、有RNA和DNAB、二分裂方式繁殖C、有细胞壁D、仅有原始核E、对抗生素敏感正确答案:D9.下列不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A、肥大细胞B、B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T细胞E、都不是正确答案:D10.乙醇消毒的作用机制是()A、损伤细胞膜B、氧化作用C、灭活酶的活性D、抑制细菌E、使蛋白质变性正确答案:E11.关于结核患者的标本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应先煮沸或高压灭菌后,再进行涂片检查B、液体培养基中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迅速C、抗酸染色是确诊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方法D、标本涂片染色操作时,工作人员可边进食或边饮水操作E、结核分枝杆菌常用巧克力血平板分离培养正确答案:A12.下列疾病中,可形成慢性抗原携带状态的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B、麻疹C、乙型肝炎D、带状疱疹E、脊髓灰质炎正确答案:C13.细菌用革兰氏染色法分类的结构基础是()A、核质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膜E、细胞核正确答案:B14.介导Ⅳ型超敏反应的是()A、吞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E、都不是正确答案:B15.核菌素实验为阳性反应,下述情况可能错误的是A、表明接种卡介苗成功B、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迟发性超敏反应C、表明机体已经感染过结核杆菌D、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无免疫力E、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正确答案:D16.关于效应T细胞说法正确的是()A、无组织损伤B、需要抗体参与C、都不是D、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E、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正确答案:E17.目前引起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病毒是A、腮腺炎病毒B、流感病毒C、鼻病毒D、呼吸道合胞病毒E、SARS冠状病毒正确答案:C18.多种细胞因子发挥相同作用的特点是()A、重叠性B、协同性C、自分泌D、多源性E、多向性正确答案:A19.外毒素经甲醛处理以后制备的疫苗称()A、神经毒素B、抗毒素C、类毒素D、内毒素E、免疫球蛋白正确答案:C20.某患者因尿频、尿急、尿痛而就诊。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及答案

免疫学部分一、概述【A型题】1.免疫的概念是:A.机体的抗微生物感染功能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功能D.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外来微生物的功能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A.易发生肿瘤B.易发生超敏反应C.易发生感染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E.易发生免耐受3.免疫应答对机体是:A.有利的反应B.不利的反应C.有时有利,有时不利D.适当时有利,不适当时不利E.以上都不是【X型题】1.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可表现为A.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B.对自身组织成分的耐受C.清除体内损伤、衰老细胞D.诱导组织细胞突变E.防止肿瘤发生二、抗原【A型题】1.一般而言,抗原的分子量为多少才具有免疫原性?A.<10kDB.< 9kDC.=10kDD.>10kDE.>100kD2.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E.感染的微生物抗原-Ag得名,是因为它A.在胸腺中产生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D.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E.相应的抗体产生需T细胞辅助4.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抗原决定基B.抗原的大小C.抗原的电荷性质D.载体的性质E.抗原的物理性状5.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A.异嗜性抗原B.抗体C.补体D.半抗原E.细菌多糖6.异嗜性抗原广泛存在于:A.人与人之间B.动物与动物之间C.植物与植物之间D.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E.不同种属之间7.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提示:A.自身耐受的终止B.机体易受微生物感染C.免疫监视功能被抑制D.免疫应答被抑制E.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强8.接种牛痘疫苗后机体产生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反映了这两种抗原分子的A.特异性B.交叉反应性C.分子量大D.异种性E.化学结构复杂是人类的A.同种异型抗原B.异嗜性抗原C.自身抗原D.肿瘤抗原E.佐剂10.有关半抗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是蛋白质和多糖等大分子B.本身没有免疫原性C.只能诱导体液免疫D.与载体结合后才能与抗体结合E.具有多个表位11.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A.物理性状B.分子量大小C.异物性D.结构的复杂性E.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12.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抗原称A.异种抗原B.同种异体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E.独特型抗原【X型题】1.使自身成分变为自身抗原的因素可能有A.大面积烧伤B.大面积冻伤C.电离辐射D.药物E.感染2.隐蔽抗原包括A.脑组织B.眼晶状体蛋白C.甲状腺球蛋白D.精子E.干细胞3.关于半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B.只具有免疫原性而无抗原性C.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D.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就具有免疫原性E.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就具有抗原性三、抗体【A型题】1.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可变区)和VL2.下列备选答案中,哪个是错误的A.分子量最大的是IgMB.血清含量最高的是lgM (是IgG)C.个体发育中产生最早的是IgMD.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是IgEE.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IgM3.能与肥大细胞表面 FcR结合,并介导1型超敏反应的 Ig是4.下面哪一类Ig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5.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6.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Ig是类抗体类抗体类抗体类抗体类抗体7.产生抗体的细胞是细胞细胞 C.浆细胞细胞 E.肥大细胞分子的基本结构是A.由2条重链和2条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B.由1条重链和1条轻键组成的二肽链结构C.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D.由1条重链和2条轻链组成的三肽键结构E.由4条相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9.人类血清中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的Ig类别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院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考纲要求:
一、理解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概念
二、理解常用物理灭菌方法及应用范围
三、掌握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
四、掌握细菌的感染途径及感染范围
习题链接:
一、名词解释
1.消毒
2.灭菌
3.感染
4.医院感染
5.毒血症
6.菌血症
二、填空题
1.细菌毒力由和构成。
2.荚膜本身没有毒性作用,但具有和
的作用。
3.细菌的侵袭性物质包括和。
4.细菌的致病因素除了毒力外,还与和
有关。
5.感染的来源(传染源)包括和。
6.传染病流行与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
7.显性感染根椐病情缓急不同,可分为和。
8.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的特定条件有、、。
10.煮沸法消毒时加入碳酸氢钠是为了
和。
11.紫外线杀菌的机理是。
12.用途最广,效果最好的化学消毒剂是。
三、单选题
1.最常用最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是()
A.煮沸法
B.间歇灭菌法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巴氏消毒法
2.人体中没有正常菌群存在的部位是()
A.皮肤
B.口腔
C.结肠
D.血液
3.紫外线杀菌最有效的波长是()
A.200~300nm
B.265~266nm
C.270~280nm
D.250~260nm
4.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不适用的是()
A.手术衣
B.牛奶
C.纱布
D.手术器械
5.热力杀菌的原理是()
A.氧化作用
B.蛋白质变性凝固
C.电解质浓缩
D.细菌溶解
6.高压蒸汽灭菌法最常用的方法是()
A.620C,30min
B.1000C,5min
C.121.30C,15~20min
D.1000C,1~2h
7.用于皮肤消毒的乙醇浓度是()
A.60~70%
B.70~80%
C.70~75%
D.90~95%
8.能治疗和紧急预防由外毒素引起的疾病的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
类毒素D.侵袭性酶 E.抗毒素
9.毒性强,具有选择性毒害作用的是()
A.荚膜
B.菌毛
C.鞭毛
D.内毒素
E.外毒素
10.内毒素的毒性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
B.脂多糖
C.脂质 A
D.脂蛋白
E.核心多
糖
11.能被甲醛脱毒成类毒素的物质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透明质酸酶
D.血浆凝固酶
E.溶
纤维蛋白酶
12.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毒力
D.侵入门户
E.侵入数量
13.关于细菌外毒素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B.免疫原性弱
C.毒性弱
D.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
14.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
B.菌毛
C.鞭毛
D.芽孢
E.侵袭素
15.与内毒素作用无关的是()
A.发热反应
B.白细胞反应
C.肌肉松驰性麻痹
D.DIC
E.休克
16.能产生细胞毒素的细菌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破伤风梭菌
C.霍乱弧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肉毒梭菌
17.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是()
A.抗毒素
B.类毒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抗生素
18.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分是()
A.菌体抗原
B.鞭毛抗原
C.脂蛋白
D.脂多糖,
E.肽聚糖
19.具有毒性作用,只有在菌体裂解后才能释放的物质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类毒素
D.细菌素
E.抗毒素
20.隐性感染者携带某些病原体,但不出现临床症状,称为()
A.健康携带者
B.恢复期携带者
C.病人
D.易感者
E.不
感染
21.属于内源性传染的是()
A.病人传染
B.带菌者传染
C.空气传染
D.带菌的动物传染
E.潜伏感染
四、简答题
1.简述常用的热力灭菌法
2.简述全身感染的临床类型
3.简述细菌感染的途径
综合分析题
毒素是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请叙述内毒素和外毒素的主要特征。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