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操作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

它利用液体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样品中的混合物分离出来,并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本文将介绍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具体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检查色谱柱是否安装正确,确保色谱柱是干净的,并检查流动相的配制是否准确。

2. 样品制备根据需要分析的物质,准备好待测样品。

样品制备可以包括溶解样品、过滤样品等步骤,以确保样品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3. 仪器开机将高效液相色谱仪接通电源,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

等待仪器初始化,并确保仪器各个部分正常工作。

4. 设置参数在仪器上设置分析所需的参数。

包括选择适当的检测器类型和检测波长、设置流量、温度等。

5. 启动系统启动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等待系统稳定。

通常需要一段时间使得流动相在管路中充分平衡,并确保流量稳定。

6. 校正进行色谱柱的校正。

校正过程包括流量校正、波长校正等。

通过校正可以保证仪器输出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注射样品将样品通过注射器引入色谱柱中,控制样品的注射量,通常在微升至毫升的量级。

确保样品的注射量稳定和准确。

8. 分离分析开始运行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进行样品的分离与分析。

在此期间,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将样品中的化合物根据它们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

9. 监测结果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后的化合物进行监测。

根据检测器的信号,可以得到每个化合物的峰面积、保留时间等数据。

10. 数据处理将监测到的信号输入到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结果的计算和分析。

通常可以得到各个化合物的峰高、峰面积等数据,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定量分析。

11. 关机分析结束后,关闭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电源开关,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维护工作。

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结: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涵盖了仪器准备、样品制备、仪器设置、校正、样品注射、分离分析、结果监测和数据处理等多个方面。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1. 过滤流动相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膜。

溶剂必须为色谱纯,且溶剂及样品必须过膜(0.45μm)。

超声脱气30分钟以上。

2. 用流动相冲洗金属过滤器,然后将过滤器浸入储液罐的流动相中。

有一段时间没用或者换了新的流动相,需要先冲洗泵和进样阀。

3. 将储液罐放置在一定的高度,以避免由于搬运和其他操作人员的移动而造成不必要的跌落。

4. 然后按以下顺序依次启动高效液相色谱仪:泵→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软件→设置软件参数,如分析时间、检测波长、流速等。

5. 启动泵,运行5分钟,主要是为了排除系统中的气泡,结束后关闭所有排气阀。

6. 然后按照预先计划的速度,以固定的速率,如1mL/min左右,运行流动相,走基线,直到基线平稳。

7. 基线平稳后,在软件中设置样品的运行参数,如流速和分析时间等。

分析时间会因样品、流速、柱长等因素变化。

8. 设计走样方法。

9. 在进样和进样后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和监控各项参数。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说明书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说明书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说明书一、引言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分析仪器。

本操作说明书旨在帮助用户正确有效地操作HPLC仪器,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二、仪器概述1. 主要组成:HPLC仪器主要包括进样系统、色谱柱、流动相装置、检测器及数据分析系统等组成部分。

2. 基本原理:HPLC利用流动相在高压下通过色谱柱,样品分离后再由检测器进行检测和信号记录,通过数据分析系统生成分离效果图谱或定量结果。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仪器电源已接通,并检查各部分连接是否牢固。

b) 打开相关软件并进行系统初始化。

c) 根据待分析样品的特性,选择适宜的色谱柱和流动相。

2. 进样系统操作a) 将待测样品通过合适的方法制备成溶液。

b) 打开进样系统的相关开关,将样品通过进样针注入进样口。

c) 调整进样量和进样速度,确保样品完全被进样器吸取。

3. 色谱柱操作a) 将色谱柱连接到系统中,并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

b) 根据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和梯度条件,设置柱温以提高分离效果。

c) 在柱前和柱后设置适当的减压阀,调节流量和压力,确保色谱柱正常运行。

4. 流动相装置操作a) 根据检测要求准备合适的流动相溶液。

b) 将流动相溶液通过流动相装置输送至色谱柱,确保流速和流量稳定。

5. 检测器操作a) 打开检测器并进行相关参数设置,如波长选择、灵敏度调节等。

b) 将流经色谱柱的样品原液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并记录信号。

6. 数据分析与结果生成a) 使用相应的数据分析软件,导入检测到的信号数据。

b) 根据需求进行峰面积积分、峰高浓度定量等相关数据分析。

c) 生成分析图谱或报告,并保存结果。

四、故障排除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情况,以下列举一些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1. 柱堵塞:检查柱前和柱后的减压阀是否打开和调整流量。

2. 波峰异常:检查流动相和检测器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3. 信号丢失:检查进样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检查柱连接是否存在泄漏。

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方法

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方法

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方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药物、环境、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一、仪器准备:1.检查仪器的状态,确认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行,如高压泵、进样器、检测器等。

2.开机预热:打开主机电源,按照仪器操作手册上的指示,进行仪器的预热操作。

一般要求预热时间为30分钟到1小时。

二、工作站设置:1.打开工作站软件,点击新建分析方法。

根据分析需求选择不同的方法类型,如梯度洗脱、等温洗脱等。

2.设置流动相组成:根据分析物的性质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并设置其浓度和比例。

可以通过试错法或者文献参考来确定最佳流动相组成。

3.设置进样器参数: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如全自动进样、微量进样等。

设置进样量和进样速度,根据分析物的浓度、检测器灵敏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4.设置检测器参数:选择合适的检测器类型和波长。

一般情况下,紫外检测器是最常用的检测器,波长选择通常在200-400nm之间。

5.设置柱温:根据分析物的性质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柱温。

柱温对分离性能和分析速度有着明显的影响。

三、样品处理:1.样品制备:根据分析目标和方法要求,对样品进行处理,包括固相萃取、溶解、过滤等。

2.进样器设置:将样品注入进样器,确保进样量与方法要求相符。

3.进样:点击工作站软件上的进样按钮,开始进行进样。

进样过程中要确保无气泡进入柱。

四、开展分析:1.开始分析:点击工作站软件上的开始按钮,运行分析方法。

监控色谱图,观察峰的形状和分离度。

根据需要可以对分析方法进行优化,如调整流速、洗脱程序等。

2.数据处理:完成分析后,保存并导出色谱图和数据。

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五、仪器维护:1.使用完毕后,关闭泵和检测器,将柱中流动相完全排空,以免柱内残留物引起污染。

2.保养柱:每次使用后,要清洗柱和重新平衡柱。

柱的清洗和保养要根据具体的柱类型和使用情况进行。

3.保持仪器干燥和清洁:定期清洁仪器,尤其是注射器、透射比色噪声汇丰牌等易受污染的部件,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过程:1、开机操作:(1)、打开电源,用Harb相连接时,注意Harb电源,打开计算机,打开Bootp Server(一般启动时已打开);(2)、自上而下打开个组件电源,Bootp Server里显示有信号时(有六行字符),打开工作站(先打开On line);(3)、打开冲洗泵头的10%异丙醇溶液的开关(需用针捅抽),控制流量大小,以能流出的最小流量为准;(4)、注意各流动相所剩溶液的容积设定,若设定的容积低于最低限会自动停泵,注意洗泵溶液的体积,及时加液;(5)、使用过程中要经常观察仪器工作状态,及时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2、先以所用流动相冲洗系统一定时间(如所用流动相为含盐流动相,必须先用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换上含盐流动相),正式进样分析前30min 左右开启D灯或W灯,以延长灯的使用寿命;3、建立色谱操作方法,注意保存为自己命名的Method,勿覆盖或删除他人的方法及实验结果;4、使用手动进样器进样时,在进样前和进样后都需用洗针液洗净进样针筒,洗针液一般选择与样品液一致的溶剂,进样前必须用样品液清洗进样针筒3遍以上,并排除针筒中的气泡;5、溶剂瓶中的沙芯过滤头容易破碎,在更换流动相时注意保护,当发现过滤头变脏或长菌时,不可用超声洗涤,可用5%稀硝酸溶液浸泡后再洗涤;6、实验结束后,一般先用水或低浓度甲醇水溶液冲洗整个管路30分钟以上,再用甲醇冲洗。

冲洗过程中关闭D灯、W灯;7、关机时,先关闭泵、检测器等,再关闭工作站,然后关机,最后自下而上关闭色谱仪各组件,关闭洗泵溶液的开关;8、使用者须认真履行仪器使用登记制度,出现问题及时向老师报告,不要擅自拆卸仪器。

(续)1、操作过程若发现压力很小,则可能管件连接有漏,注意检查。

当出现错误警告(各组件指示灯均为红色),一般为漏液,其中一个感应器中已有溶剂,漏液故障排除后,擦干,点击On line操作界面中的Instrument/System Off,然后再点击操作界面中的Instrument/System On即可。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 液相色谱解决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 液相色谱解决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液相色谱解决方案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1).过滤流动相,依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膜.2).对抽滤后的流动相进行超声脱气10—20分钟。

3).打开hplc工作站(包括计算机软件和色谱仪),连接好流动相管道,连接检测系统。

4).进入hplc掌控界面主菜单,点击manual,进入手动菜单。

5).有一段时间没用,或者换了新的流动相,需要先冲洗泵和进样阀。

冲洗泵,直接在泵的出水口,用针头抽取。

冲洗进样阀,需要在manual菜单下,先点击purge,再点击start,冲洗时速度不要超过10 ml/min。

6).调整流量,初次使用新的流动相,可以先试一下压力,流速越大,压力越大,一般不要超过2000、点击injure,选用合适的流速,点击on,走基线,察看基线的情况。

7).设计走样方法。

点击file,选取se—lect users and methods,可以选取现有的各种走样方法。

若需建立一个新的方法,点击new method。

选取需要的配件,包括进样阀,泵,检测器等,依据需要而不同。

选完后,点击protocol。

一个完整的走样方法需要包括:a.进样前的稳流,一般2—5分钟;b.基线归零;c.进样阀的loading—inject转换;d.走样时间,随不同的样品而不同。

8).进样和进样后操作。

选定走样方法,点击start。

进样,全部的样品均需过滤。

方法走完后,点击postrun,可记录数据和做标记等。

全部样品走完后,再用上面的方法走一段基线,洗掉剩余物。

9).关机时,先关计算机,再关液相色谱。

10).填写登记本,由负责人签字。

注意事项:11).流动相均需色谱纯度,水用20m的去离子水。

脱气后的流动相要当心振动尽量不引起气泡。

12).柱子是特别脆弱的,第一次做的方法,先不要让液体过柱子。

13).全部过柱子的液体均需严格的过滤。

14).压力不能太大,可以不要超过2000 psi。

液相色谱流动相说明流动相相当于液相的血液,可以想象对液相的紧要程度。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引言: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重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仪器准备在开始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例如电源是否正常接通,各个模块是否连接牢固等。

其次,确保色谱柱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即没有泄漏和堵塞等问题。

最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并校准相应的参数。

二、样品准备和进样样品的准备是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关键一步。

首先,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体系,并将样品完全溶解。

其次,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例如磷酸酯酶的样品需要经过脱磷酸处理。

最后,将样品装入进样瓶中,根据仪器的要求设定进样量。

三、流动相的选择和准备流动相是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选择流动相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以及分析的目的。

常见的流动相包括有机溶剂、水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

在选择后,需要准备流动相,并进行除气处理以去除气泡。

此外,还要注意流动相的质量,例如pH值、浓度等。

四、色谱条件的设置色谱条件是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关键之一。

根据分析的目的和样品的性质,需要设置合适的参数,例如流速、温度、梯度等。

在设置前,需要根据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设定相应的温度以优化分离效果。

此外,还需要根据检测器的要求设定相应的参数。

五、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在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时,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

首先,确保数据采集系统正常工作,并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设定。

其次,启动数据采集并进行监控,及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指标。

最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例如峰面积的计算、峰形的分析等。

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任意更改设置。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a.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所有零件是否安装和连接正确。

b.检查每个必需的溶液和试剂是否充足并且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c.检查色谱柱是否装配完好,并根据要进行的分析校准适当的流量和压力范围。

d.打开色谱软件,并设置所需的分析方法和参数。

e.开始预热色谱柱直到达到所需的温度。

2.样品制备:a.准备待检测样品的溶液或提取物,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步骤,例如固相萃取、浓缩、稀释或离心等。

b.将样品溶液通过0.22微米滤膜过滤,以去除杂质、微粒和可能堵塞色谱柱的颗粒。

3.样品进样:a.打开进样器,并选择合适的样品进样模式(如定量进样或自动进样)。

b.使用微量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将样品注入进样器,并确定进样量符合分析方法的要求。

4.色谱柱选择:a.根据样品特性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色谱柱类型(如反相、离子交换、大小排阻等),尺寸(长度和内径)和填充材料等。

b.根据样品的pH值调节移动相的酸碱度,以满足分析要求和保护色谱柱。

5.色谱条件设置:a.设置流量速率,根据色谱柱的额定最大流速和样品的分离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较高的流速可提高分离速度,但也会降低分离效果。

b.设置柱温,并确保温度稳定在所需的分析条件下。

c.设置检测器的参数,如波长、增益、灵敏度等,以适应待测试样品的检测需求。

6.分析运行:a.开始进样和运行色谱,确保流量和压力稳定。

b.监测色谱峰形的变化和信号强度,以评估分离速度和效果。

c.记录每个样品的保留时间和峰高(面积),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7.数据处理:a.使用色谱软件导出和处理分析数据,如生成色谱图、峰面积测定、峰高度测定、定量计算等。

b.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校正和解释。

c.对数据进行结果汇总、报告撰写和存档。

8.后期维护:a.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如清洁色谱柱、更换零件、校准仪器、更换溶液等,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b.对废液和废品进行妥善处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各部分功能—色谱柱恒温装置及馏分收集器
(1)水浴式:用恒温水浴槽给色谱柱夹套内注入所需温度的循环水,借助 水的温度使色谱柱恒定于某温度。夹套如图5-5所示。
(2)电加热式:在金属块(常用铝)上安装电加热元件,温度控制器控制电 加热元件电流大小,可以使金属块恒定温度,将色谱柱置于两块金属之间。 由金属块传递温度到恒温。 (3)恒温箱式:即把电加热式中所用的装有电加热元件的金属块,安装在 具有保温性能的箱体内,使整个箱体的温度恒定在所需范围。为保证安全, 运转时以一定的流速向箱内吹氮,以防万一有有机溶剂泄漏浓度过高时发 生危险。
紫外光度检测器有固定波长(单波长和多波长)及可变波长(紫外分光和 紫外可见分光)两类。
仪器各部分功能—检测器
(2)差示折光检测器(RI) 差示折光检测器又称光折射检测器。这种检测器是借助于连续测定色谱柱 流出物光折射率的变化而实现对样品浓度的测定。
仪器各部分功能—检测器
(3)荧光检测器 由卤钨灯(光源)产生280nm以上 (或氙灯产生250~600nm)的强连续 光谱,经透镜和激发滤光片从中分出 所要求的谱带宽度并聚焦于流通池上, 流通池中待测组分发射出与激发光呈 900角的荧光,经透镜聚焦、透过发射 滤光片照射在光电倍增管上,变为可 测量的信号。
仪器各部分功能—贮液器
贮液器是贮存流动相液体(常需事先除气)的设备,用来供给足够数量、符合 要求的流动相以完成分离分析任务。 其应满足以下条件:应有足够的容积,确保重复测定时的供液;便于脱气;能 耐一定压力;所选用的材质对所贮溶剂都是化学惰性的。
常用的脱气方法有: (1)低压脱气法:电磁搅拌、抽真空,可同时加温或吹氮。 (2)吹氦脱气法:氦气经由一圆筒过滤器通入流动相溶剂中,在0.5Kgcm-2压 力下保持15min左右,氦气的小气泡可将溶解在流动相溶剂中的空气带出。 (3)超声波脱气法:将流动相容器至于超声波清洗槽中,以水为介质进行超声 脱气。一般500mL流动相溶剂需超生20~30min 即可达到脱气目的。该法方便, 不影响溶剂组成。但注意盛放溶剂的容器避免与超声波清洗槽的底或壁接触,以 免破裂。
仪器各部分功能—色谱柱
目前HPLC使用的标准柱型是内径为4.6或3.9mm,长10~30cm的直形不 锈钢柱。微粒固定相的粒度一般在3~10μm,其柱效的理论值可达 50000/m~160000/m理论塔板数。
在日常分析中,HPLC普遍采用微粒高效固定相,100mm长柱子即可满足 分析要求,如果采用3μm的填料时,30mm长即可。对于难分离样品,柱 长可增加到250 mm。常用的分析柱内径是4.6 mm,并且柱内壁是经过 严格抛光的。
(1)低压梯度淋洗 低压梯度淋洗是采用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合后再用泵输 入色谱柱系统,也称泵前混合。 (2)高压梯度淋洗 高压梯度淋洗是用泵(通常要两台泵)将溶剂预先加压之后输入色谱系 统的梯度混合室,进行混合后再送入色谱柱,也称泵后(高压)混合。
仪器各部分功能—进样器
进样器是将样品引入色谱柱的装置。对于液 相色谱而言,要求其重复性要好,死体积要 小,保证柱中心进样,进样时对色谱柱系统 流量波动要小,便于自动化等。进样包括取 样(准备)和进样(工作)两个环节。 (1)注射器进样 (2)阀进样 这是借助于高压定量进样阀 (常为六通阀如图)直接向压力系统进样的 一种进样方式。 (3)自动进样器
仪器各部分功能—检测器
理想的液相色谱检测器应具备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响应速度快、线性 范围宽、通用性强、对流动相流速及温度变化不敏感、死体积小的特点。
仪器各部分功能—检测器
(1)紫外光度检测器 检测器是基于欲测组分(在流通池中)对特定波长的紫外光产生选择性吸 收,对于单色光,组分浓度与吸光度之间服从吸收定律。
检测量变坏),死体积小,易于清洗和更换溶剂; 适于梯度淋洗。
仪器各部分功能—高压(输液)泵
常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高压泵按输液性能分为两类:恒压泵(如气动 放大泵)和恒流泵(如往复式柱塞泵)。按机械结构又分为往复式柱塞 泵和气动放大泵等。 (1)气动放大泵 气动放大泵结构如图所示。气动放达泵具有制备容易, 输液时压力稳定无脉动的特点。
项目5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物质
任务2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操作
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及工作流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是实现高效液相 色谱分析(High Pert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的仪 器设备,实现了对样品的高速、 高效和高灵敏度的分离测定。高 效液相色谱仪现在多是由单个单 元组件根据分析要求将所需组合 而成,其基本结构和流程如图所 示,一般主要包括贮液器、高压 输液泵、梯度淋洗装置、进样器、 色谱柱、检测器以及记录仪(工 作站)等部分。。
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及工作流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工作流程: 贮液器中经过滤的流动相由高压输液泵以稳定的流速或压力输送到色谱柱入口; (若采用梯度淋洗方式常需双泵系统完成流动相的输送)样品由进样器自进样 口注入后随流动相流经色谱柱,在色谱柱中完成组分分离。分离后的组分随流 动相离开色谱柱依次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检测到的信号输给记录仪(工作站) 或其它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处理和保存。
仪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分功能—高压(输液)泵
高压输液泵应满足条件: 流量稳定。精度应为1%,以保证重复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和定性定量的
精度;输出压力高且平稳,无脉动。最高压力可达35~50MPa /cm2; 流量范围宽。此乃分离条件之一,一般应在0.001~10mL/ min范围任
选; 耐腐蚀; 压力波动小(检测器对压力的波动一般很敏感,易使噪声增加,最小
图5-2 气动放大泵结构示意图
仪器各部分功能—高压(输液)泵
(2)往复式柱塞泵 泵的柱塞往复式运动频率较高,对密封环的耐磨性、单向阀的刚性及精 度要求都很高。
图5-3 往复式柱塞泵结构示意图
仪器各部分功能—梯度淋洗装置
梯度淋洗又称梯度洗提、梯度洗脱。梯度淋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极性 的溶剂作流动相,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程序连续地适时地改变流动相的极 性配比,以改变欲分离组分的分离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