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混凝土

合集下载

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

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

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而在混凝土的种类中,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是两种常见的类型。

它们在密实程度、力学性能、施工工艺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进行详细介绍。

一、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它能够在不添加外部密封剂或防水剂的情况下,自行密封并阻止水分渗透。

相比之下,普通混凝土需要通过添加特殊的材料或处理方法来实现防水效果。

1. 密实程度高:自密实混凝土经过特殊配方和施工工艺,能够在不添加外部密封剂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密实性。

这种高密实性能使得自密实混凝土在预防水分渗透、减少氯盐侵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 抗渗性好:由于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实度高,其内部孔隙连通性低,因此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

比起普通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在抵御水渗透方面具备更好的能力。

3. 耐久性高:自密实混凝土抑制了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的能力,从而减少了外界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侵害。

它具备较高的耐久性,可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4. 施工工艺复杂:为了实现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施工过程需要更加精细和复杂。

混凝土的配比、浇筑和养护等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获得良好的密实效果。

二、普通混凝土的特点普通混凝土是指未进行特殊处理的传统混凝土。

它在施工过程中不追求自密实的效果,因此与自密实混凝土相比,在密实度、抗渗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1. 密实程度较低:普通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砂石、水泥和水进行搅拌,不追求高密实度。

相对于自密实混凝土而言,其内部的孔隙连通性较高。

2. 抗渗性较差:由于普通混凝土的孔隙较多且连通性高,其抗渗性能相对较差。

在抵御水分渗透和氯盐侵蚀等方面需要通过添加特殊的材料或进行后续处理来提高。

3. 耐久性一般:相对于自密实混凝土而言,普通混凝土在防止水分渗透和外界因素侵害方面的能力较弱,因此其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4. 施工工艺简单:普通混凝土施工相对较为简单,不需要过多复杂的工艺流程,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构筑材料,能够在没有振动的情况下获得极高的密实度。

它通过改变混凝土本身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添加特殊的外部剂,实现了混凝土的自密实化。

本文将探讨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

一、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在浇筑过程中,无需振动或仅需轻微振动就能实现混凝土密实度的增加,以及表面平整度的提高的一种混凝土材料。

自密实混凝土不需要使用振动设备,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和能源消耗,提高施工效率。

二、自密实混凝土的原理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化原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超塑化剂的作用、气泡剂的作用和粘结材料的改性。

1. 超塑化剂的作用超塑化剂是自密实混凝土中的关键添加剂,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通过添加适量的超塑化剂,可以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流动性,在不使用振动设备的情况下,实现更好的密实效果。

2. 气泡剂的作用气泡剂能够产生微小的气泡,并控制气泡的分布和稳定性。

在混凝土中添加气泡剂后,气泡会分布在混凝土的整个体积中,形成一个细密的气泡网络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 粘结材料的改性通过改变混凝土中粘结材料的性质和组成,如使用矿物掺合料、添加纳米材料等,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变性,使其具有更好的自密实化能力。

三、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自密实混凝土相比传统混凝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密实度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在没有振动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密实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表面平整度高自密实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高,不需要进行后续的修整工作,减少了施工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3. 施工效率高由于不需要使用振动设备,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大大提高,能够节约时间和能源消耗。

4. 抗渗性能优异自密实混凝土的气泡网络结构能够有效阻止水分的渗透,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四、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领域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领域自密实混凝土可以用于建筑结构中的墙体、楼板、梁柱等部位,提高建筑结构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Self-Compacted Concrete
自密实混凝土
• 不经振捣,完全靠自重就能密实地充满模 板的各个部位,具有很高流动性但粗集料 不会离析的混凝土,称为自密实混凝土, 又称免振混凝土。
• 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具有极好的流动性,因 此,应用于密配筋、内部结构复杂、难以 振动成型的结构,以及对环境噪音有严格 要求,地处繁华闹市区的工程。
• 3.纤维掺入混凝土中后对其和易性、可泵性无影响。
• 4.纤维掺入后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10%,在混凝土试 配时应于以考虑。
• 5.聚丙烯酸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无明显变 化,干缩明显减小,尤其是早期干缩明显下降,这对抑 制混凝土早期裂纹十分有利,聚丙烯酸纤维混凝土在预 拌混凝土行业中推广有着广阔的前景。
• 3观察最终坍落后的混凝土的状况,如发现粗骨 料在中央堆积或最终扩展后的混凝土边缘有较多 水泥浆析出,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抗离析性不好, 应预记录。
• C.2.3 用混凝土将U 型仪前槽填满,并抹平。 • C.2.4 静置1 min 后,提起闸板使混凝土流进
后槽。
C.3试 验 记 录 • C.3.1 当混凝土停止流动后,分别测量前后槽
轻混凝土
• 轻骨料混凝土按其用途可分为3大类。其 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如表 :
轻骨料混凝土按用途分类
类别名称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合 混凝土密度等级的合
理范围
理范围
用途
保温轻骨料混凝土 C5.0
C5.0
结构保温轻骨料混凝 C7.5

C10
C15
C15
C20
C25
C30 结构轻骨料混凝土
C35
C40
C45
钢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也被称为高性能混凝土。

其特点是能够在浇筑后自然形成一个紧密的表面,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压实和抹光处理。

自密实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桥梁、楼房、地铁、隧道等大型建筑工程中。

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新的掺合技术,通过合理配比粉煤灰、硅灰、改性剂等掺合材料,使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产生微观空隙。

这些空隙在混凝土凝固后逐渐膨胀,从而填补了混凝土内部的空隙,使混凝土表面形成了自然的密实状态。

与传统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渗透率和吸水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耐候性。

其次,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能够抵御低温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此外,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荷载性能,能够承受大型建筑物的重荷。

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在隧道建设中,自密实混凝土可以提供更好的抵御水压和地压的能力,从而保证隧道的结构完整和安全性。

在高速公路和桥梁建设中,自密实混凝土的高强度和耐久性能可以提供更好的车辆行驶安全保障。

在房屋建设中,自密实混凝土可以减少水蒸气的渗透,保持室内干燥。

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过程需要专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生产成本较高。

其次,由于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空隙对外界环境的反应非常敏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防晒、防冻等问题,否则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总的来说,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混凝土材料,具有高耐久性和高强度等优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自密实混凝土将有望在未来的建筑工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详细完整版)

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详细完整版)

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一、原理:●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特殊的化学物质或掺合料来实现自动密实。

这些添加剂可以生成微小的气泡或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使其在不需要外部振捣的情况下自行排除内部空气。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依靠外部振捣或机械压实来排除内部空气,以获得均匀的致密结构。

二、密实性能:●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自密实性能,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气孔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需要外部振捣来排除内部的气孔和空隙,如果振捣不充分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密实性能不理想。

三、施工性能:●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易于施工和浇注。

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了振捣的需求,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在施工时需要进行振捣或压实,以排除内部的气孔和空隙。

这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和工作量。

四、抗渗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由于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密实性,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和微裂缝,从而提供更好的抗渗性能。

它能够防止水分和其他液体渗透到混凝土内部。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受到混凝土密实性的影响。

如果混凝土密实不良,可能会导致渗漏问题。

五、成本:●自密实混凝土:由于自密实混凝土使用了特殊的添加剂或掺合料,其成本相对较高。

这些添加剂的价格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可能会增加总体成本。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的成本较低,因为不需要使用额外的添加剂或掺合料。

它是一种常见且经济实惠的选择。

六、抗开裂性能:●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其较高的密实性和减少的内部孔隙,在干缩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开裂的概率。

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强度。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在干缩时可能会出现开裂的问题,因为振捣过程中无法完全排除内部的孔隙和空隙。

这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开裂。

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区别

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区别

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区别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区别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之间的区别。

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具有自动填充微观裂缝的能力,能够防止水和有害物质渗入。

本文将从原料、制备过程和性能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这两种混凝土的区别。

2. 原料2.1 自密实混凝土原料自密实混凝土常用的主要原料包括水泥、细度模数大于2.8的砂、粗砂、粗骨料、水凝剂和掺合料等。

2.2 普通混凝土原料普通混凝土通常使用的原料包括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和水凝剂等。

3. 制备过程3.1 自密实混凝土制备过程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加入特殊的掺合料和添加剂,以提高其自密实性。

制备过程包括掺合料的筛选、比例配制、搅拌、浇注和养护等。

3.2 普通混凝土制备过程普通混凝土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水泥与骨料的混合、搅拌、浇注和养护等。

4. 性能4.1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主要包括自密实性、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等。

由于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填充微观裂缝的能力,能够防止水和有害物质渗入,使其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

4.2 普通混凝土性能普通混凝土的性能主要包括强度、耐久性和韧性等。

普通混凝土在强度和耐久性方面表现较好,但在防水性方面较差。

5.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 自密实混凝土配比表- 普通混凝土配比表- 自密实混凝土工程应用案例6.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自密实混凝土:一种具有自动填充微观裂缝能力的特殊混凝土。

- 普通混凝土:一种常规的混凝土,不具备自动填充微观裂缝的能力。

-------------------------------------------------------------------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区别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比较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之间的区别。

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能够自动填充微观裂缝的特殊混凝土,而普通混凝土则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针对自密实混凝土对材料和配比的敏感,在大量正交试验的基础上, 分析外加剂、矿物掺合料、骨料质量和数量等波动因素对自密实混凝 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根据优化理论,优选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有以 下特征: 水胶比为0.27~0.41;胶结材料浆体体积占34%~42%;砂率值为 50%左右;DFS-2高效减水剂掺量一般为0.5%~0.8%;粉煤灰、磨 细矿渣等掺合料按其品质和作用效应的不同,有各自的掺量范围,如 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为20%~45%,磨细矿渣一般为40%~75%。 总结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指标应达到:坍落 度为240~270mm,扩展度大于600mm。为达到自密实混凝土这些特 殊的性能指标,大批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提出 了许多切实可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如: 1993年,东京大学的学者Okamura提出的一种配合比设计方法是, 先做水泥浆和砂浆试验,主要目的是检查超塑化剂、水泥、细骨料和 火山灰材料的性能和密实能力,然后再做自密实混凝土试验。 台湾学者提出的方法是填密拌合物设计算法,是从最大密度原理和超 砂浆理论推导出来的。 我国也有多家建筑公司和构件厂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各具特色的 配合比计算方法。如:北京建工集团等单位提出的按混凝土、砂浆、 水泥净浆、胶凝材料四层次体系的设计方法。
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
自密实混凝土与常规浇注、振捣的混凝土最大的 区别在于,它的匀质性、填密性完全靠在自身的 重量作用下,能够自流平填密。与常规振捣成型 的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主要有以下几个优 点: (1)使用自密实混凝土,可以缩短施工工期; (2)可以保证结构中混凝土的密实性。尤其在浇 注振捣困难的狭窄部位时。这种要求更为突出。 (3)可以消除因振捣而带来的噪音,尤其对于混 凝土生产者来说更为重要。这在提倡环保,保证 居民生活质量的今天,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很大的 吸引力。 此外,使用SCC还可节约大量劳动力,由此而带 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Self CompactingConcrete 或Self-Consolidating Concrete 简称SCC)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

SCC的硬化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似,而新拌混凝土性能则与普通混凝土相差很大。

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主要包括流动性、抗离析性和填充性。

每种性能均可采用坍落扩展度试验、V漏斗试验(或T50试验)和U型箱试验等一种以上方法检测。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就已经开始使用轻微振动的混凝土,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SCC才在日本发展起来。

日本发展SCC的主要原因是解决熟练技术工人的减少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高之间的矛盾。

欧洲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将SCC第一次用于瑞典的交通网络民用工程上。

随后EC建立了一个多国合作SCC指导项目。

从此以后,整个欧洲的SCC应用普遍增加。

EFCA技术委员会主席Dr. Bert Kilanowski在其《SCC在欧洲的实际地位(及将来发展)》文章中给出了SCC在欧洲预拌混凝土中的比重,并且估计不同国家的SCC在预制混凝土的比重分别是意大利大约30%,芬兰大约30%,西班牙25-30%;美国10-40%。

自密实混凝土被称为‘近几十年中混凝土建筑技术最具革命性的发展’,因为自密实混凝土拥有众多优点:· 保证混凝土良好地密实。

· 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不需要振捣,混凝土浇筑需要的时间大幅度缩短,工人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需要工人数量减少。

· 改善工作环境和安全性。

没有振捣噪音,避免工人长时间手持振动器导致的‘手臂振动综合症’。

· 改善混凝土的表面质量。

不会出现表面气泡或蜂窝麻面,不需要进行表面修补;能够逼真呈现模板表面的纹理或造型。

· 增加了结构设计的自由度。

不需要振捣,可以浇筑成型形状复杂、薄壁和密集配筋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水胶比相同条件下,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 似,强度等级相同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普通混凝土的相当。
通过拔出实验,研究自密实混凝土中不同形状钢纤维的拔出行为发现:由于 自密实混凝土明显改善了钢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构,使得自密实混凝土 中钢纤维的粘结行为明显好于普通混凝土中的情况。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
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包括:粗细骨料、胶凝材料、超塑化剂等。为了获得满意 的性能,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途径,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精心设计,确定各特 定性质组成材料的合理比例。实践表明: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取决于浆体和骨 料的性质与含量。当骨料性质与含量一定时,优化浆体的粘度、屈服剪切应力, 即可获得满意的拌合物工作性。
第三种方法是为了解决前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但是这种方法工作 量非常巨大,需要进行大范围的相关数据的收集累积,建立相关的数据库, 以提高模型的普适性。
综上所述,由于已有的设计方法在全面反映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真正 内涵及其在体现混凝土工作性、强度等级与耐久性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或是 实用性等方面存在差距,目前还缺乏被广泛认同接受的自密实混凝土设计方 法。
650~800mm
600~750mm
硬化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性能取决于新拌混凝土的质量、施工过程中振捣密实程度、养护条 件及龄期等。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具有优异的工作性能,在同样的条件下,其 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将能得到保证。
通过模拟足尺梁、柱构件实验研究表明:自密实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匀质性。 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制作的构件,其不同部位混凝土强度的离散性要小于普通 振捣混凝土构件。
存在的问题
第一种方法是一种经验模型,很难用数学公式对其自由水含量、固体颗粒的 有效表面积等参数进行精确量化,而且仅以泌水量反映拌合物的离析性能缺 乏足够的说服力。
第二种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然而,该模型需 要进一步建立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变性能与实际工程应用中工作性参数之间的 联系,以利于现场施工控制与应用;而且,由于原材料参数的复杂性,需要 建立适用于由更广泛性质原材料组成的混合物流变模型并考虑其变异性。
≥ 0.75
U型仪试验
通过钢筋间隙的能力
高差/mm
≤ 30
湿筛离析试验
抗离析性
每分钟流出量/%
≤ 23
渗入试验
深度/mm
~17
圆柱离析试验
离析率/%
~1
《规程》
日本规范
欧洲规范
法国规范
U型箱试验 (SCC自填充性)
300mm以上(三种障 碍形式对应三个 等级)
300mm以上(三种障 碍形式对应三个 等级)
1级:5~20s 2级:3~20s 3级:3~20s
坍落扩展度试验 (SCC流动性能)
1级:650~750mm 2级:600~700mm 3级:550~650mm
1级:5~20s 2级:3~15s 3级:3~15s
1级:650~750mm 2级:600~700mm 3级:500~650mm
2~5s

Okamura 等认为:通过限制骨料的含量、选用低水胶比以及添加超塑化剂等措 施,可使混凝土拌合物达到自密实性要求。Okamura 等为预拌混凝土工厂制定 了如下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技术原则:(1)混凝土中粗骨料占总骨料体积的 50%; (2)细骨料占砂浆体积的 40%左右;(3)水与胶凝材料体积比根据胶凝材料性质调 整,在 0.9~1.0 之间;(4)依据拌合物的自密实性,确定超塑化剂的掺量和最终 的水胶比。
自密实混凝土的水灰比、水胶比是影响其收缩、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填料 的细度对其收缩与徐变无显著影响;水泥强度等级虽对其收缩无影响,但不 可忽视其对自密实混凝土基本徐变和干燥徐变的影响作用。此外,环境条件 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徐变变形影响显著。一般而言,自密实混凝土采用低水胶 比以及较大掺量的矿物掺合料等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其体积稳定性可以得到 较好地控制
实践表明:当自密实混凝土泵送高度在 40 m 以下,拌合物的 V 形漏斗流出 时间应控制在 10~20 s 之间,泵送高度大于 40 m 时,V 形漏斗流出时间 为 20~30 s。然而,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过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性能 不仅与自身的性质相关,而且与现场环境温度、湿度条件密切联系,必须根 据实际工程综合考虑。同时,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面的 经验还相对缺乏。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波动性及 其质量控制方面的探讨,特别是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实体性能与同条件混凝土 试件性能之间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自密实混凝土的展望
1.工作性是自密实混凝土的关键性能,如何量化和保证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 性能一直是而且还将会是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的重点;开发更加标准化、科学 化以及实用化的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测试方法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目标。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 日本学者Okamura首先提出自密实混凝土的概 念, 当时所面临的情况:混凝土耐久性在日本受到高度重视, 但由于缺 乏熟练工人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不能保证混凝土完全密实,这成为 导致混凝土耐久性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 因此就需要一种非常容易实 现密实的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随后,东京大学的Ozawa等开展 了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
拌合物性能及测试方法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包含填充性、间隙通过性以及抗离析性能等 3 方 面。这 3个方面的内容是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流变特性的全面反映,缺一不 可。然而,目前已开发的单一的拌合物性能测试方法仅能部分反映混凝土拌 合物的流变性。因此,在全面评价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时,必需采用 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测试方法。
(2) 基于各组分对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贡献的理论分析提出的自密实 混凝土设计方法。如:Sedran 等 开发了可压缩密实模型(compressible packing model, CPM);Oh 等基于过剩浆体理论提出了过剩浆体层厚度 与粘度系数、屈服剪切应力经验关系的流变模型。
(3)基于大量试验统计关系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即通过积累大 量的实验数据,建立原材料配比参数与混凝土性能之间的经验关系。
1、保证混凝土良好地密实。
2、提高生产效率。由于不需要振捣,混凝土浇筑需要的时间大幅度缩短, 工人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需要工人数量减少。
3 、改善工作环境和安全性。没有振捣噪音,避免工人长时间手持振动器导 致的'手臂振动综合症'。
4、改善混凝土的表面质量。不会出现表面气泡或蜂窝麻面,不需要进行表 面修补;能够逼真呈现模板表面的纹理或造型。
在高温条件下,自密实混凝土的耐火性能较差,特别是温度高于 700 ℃以 后,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急剧下降。
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其优异的性能特点,给其工程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及广 阔的前景,特别是在一些截面尺寸小的薄壁结构、密集配筋结构等工程施工 中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
目前,自密实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一些新建的大型建筑结构、桥梁以及既有 结构的修复加固工程中。根据不同的实际工程需要,已成功开发了不同类型 的自密实混凝土,如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补偿收缩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 钢纤维混凝土、自密实轻集料混凝土、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自密实废弃 轮胎混凝土等。
国外已有不少企业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
■沉井连续墙 ■钢管柱
■预制混凝土 ■水坝挡水墙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针对自密实混凝土特殊性,需从混凝土拌合过程、现场检测项目、方法与频 度以及浇注等方面对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由于泵送压力的作用,混 凝土拌合物离析倾向加大,泵送施工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的粘度必须合理控 制,且应随泵送高度而变化。
与相同强度的高强混凝土相比,虽然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高强混凝土一样呈 现出较大的脆性,但自密实混凝土的峰值应变明显偏大,这表明自密实混凝 土具有更高的断裂韧性。
硬化自密实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不管是引气或非引气自密实混凝土均具有更高 的抗冻融性能。
通过模拟实际条件,采用干湿循环、毛细管吸附以及扩散试验,混凝土的水 灰比、水胶(水泥+填料)比是影响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深度的关键因素,自密 实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深度要比普通混凝土的小。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含有 更多的胶凝材料,导致其水化放热增大,且最大放热峰出现更早,填料(矿 物掺合料)掺入后可以避免过大的水化放热,但由于填料起到晶核作用而明 显影响自密实混凝土的水化过程。
设计方法研究
(1) 基于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变形性、间隙通过性以及抗离析性的理论分 析,结合实验室试验研究结果,建立拌合物变形性、抗离析性以及间隙通过 性与其配合比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如:日本学者Edanatsu 等提出的基于 砂浆变形及其与粗骨料 之 间 相 互 作 用 的 设 计 方 法 ; 泰 国 学 者 Kasemsamrarm 等基于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变形性、离析以及间隙通过性 提出的设计方法等。
1988 年,自密实混凝土第一次使用市售原材料研制成功,获得了满 意的性能,包括适当的水化放热、良好的密实性以及其他性能。
我国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开始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研究。
中南大学等单位于 2005 年5 月 26~28 日在湖南长沙主办了我国第 一次自密实混凝土技术方面的国际研讨会
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
自密实混凝土
Self Compacting Concrete
什么是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Self Compacting Concrete 简称SCC)是指在自身重力 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 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 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 的混凝土。
发展历程
在20 世纪80 年代早期, 挪威建造混凝土结构海上石油平台, 由于配筋 密集且结构庞大, 无法对混凝土振捣, 所配制使用的混凝土实际上是依 靠重力密实,这实际上对自密实混凝土产生了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