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混凝土(SCC)应用

合集下载

tcecs 203-2021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tcecs 203-2021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tcecs 203-2021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摘要:一、引言二、自密实混凝土概述1.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2.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三、tcecs 203-2021 规程的内容与要求1.规程适用范围2.主要技术要求3.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四、自密实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前景1.应用领域2.优势与挑战五、结论正文:一、引言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是一种具有高流动性、可自流平、不需要振动就能填充模板的混凝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自密实混凝土在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规范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我国制定了tcecs 203-2021《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二、自密实混凝土概述1.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高流动性、可自流平、不需要振动就能填充模板的混凝土。

它主要由水泥、骨料、掺合料、水和其他外加剂组成。

与传统的振动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和环境污染。

2.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自密实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有:高流动性,可自流平,不需要振动;良好的填充性能,能紧密填充模板;快速强度发展,缩短工期;降低环境污染,提高施工质量。

三、tcecs 203-2021 规程的内容与要求1.规程适用范围tcecs 203-2021 规程适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设计、生产、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等。

2.主要技术要求(1)水泥:应选用品质稳定、强度高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硬、表面光滑的碎石或砾石。

(3)掺合料:可选用粉煤灰、矿渣粉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4)水:应选用无污染、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5)外加剂:可根据需要添加减水剂、防冻剂、缓凝剂等。

3.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1)拌合:按设计比例将水泥、骨料、掺合料、水和其他外加剂投入拌合机拌合。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与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与应用

04.11.2004
h
21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
配合比
砂率 减小砂浆与粗骨料之间的相互分离作用,还可通过增加混凝土砂率的办法加以实现, 但砂率值过大会影响SCC 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一般宜控制在40 %~45 %。
掺合料用量 可以按净浆和砂浆流动度试验确定不同种类掺合料的具体用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 经验选取合理值,可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30 %。
compaction .
04.11.2004
h
3
自密实混凝土简介
起源
冈村教授
前川教授
小沢教授
自密实混凝土是在1988年由东京大学的冈村教授,前川 教授以及小沢教授首次在世界上提出的并冠以自密实混 凝土的名称,其设想是从水下不分离混凝土中得到的启 示。
04.11.2004
h
4
自密实混凝土简介
世界发展状况
流变性能非常重要,一般要求不低于10 %。
矿物掺合料
➢ 石粉:石灰石、白云石、花岗岩等的磨细粉, 用于改善和保持SCC 的工作性。
➢ 粉煤灰:火山灰质掺合料,能够改善SCC 的流动性,有利于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
➢ 磨细矿渣:火山灰质掺合料,能改善和保持SCC 的工作性,有利于硬化混凝土的耐 久性。
04.11.2004
h
SCC研讨会
年 1998 1999 2001 2003 2005
举办地 高知
斯德歌尔摩 东京
雷克雅未克 芝加哥
参加国 15 国家 20 国家 20 国家 31 国家 34 国家
5
自密实混凝土简介
适用场合
■沉井连续墙
■预制混凝土
■钢管柱
■水坝挡水墙
04.11.2004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与研究进展综述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与研究进展综述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与研究进展综述1.引言自密实混凝土(Self 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就是要配制成纯粹靠混凝土自重,就能浇注到模板内各个角落,而不需任何振捣。

尽管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但其粗骨料是不离析的。

自密实混凝土的出现,源于1983年以后的几年中,日本遇到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以及因技术工人数量的减少而引起混凝土质量下降。

在1986年,东京大学的学者Okamura提出了发展SCC的必要性。

1988年,东京大学的Ozawa,第一次用在建材市场上采购的材料配制出了自密实混凝土。

经研究,当时配出的SCC在干燥和硬化收缩,水化热,硬化后的密度,以及一些其它性能均令人满意。

次年在东京大学,一百多位研究者和现场工程师面前,做了一次公开试验。

结果,引发了许多地方就此开展深入研究,尤其在东京大学较为突出。

在这一时期,SCC被定为一种“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PC),分类依据基于混凝土的三个阶段:(1)新拌状态下:自密实性;(2)早期:能避免初始缺陷;(3)硬化期:避免或减少外部因素对结构的作用(如具有较好的抗渗性)。

2.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自密实混凝土与常规浇注、振捣的混凝土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匀质性、填密性完全靠在自身的重量作用下,能够自流平填密。

与常规振捣成型的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1)使用自密实混凝土,可以缩短施工工期;(2)可以保证结构中混凝土的密实性。

尤其在浇注振捣困难的狭窄部位时。

这种要求更为突出。

(3)可以消除因振捣而带来的噪音,尤其对于混凝土生产者来说更为重要。

这在提倡环保,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今天,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此外,使用SCC还可节约大量劳动力,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制的技术路径是,既要考虑施工时(新拌状态下)的高流动性,同时又要照顾到混凝土硬化以后的耐久性,即密实性。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技术,它可以根据自身重力、流动性和粘稠性进行自主调节和流动性能,无需外力进行振动和压实。

SCC应用于模板混凝土施工、钢筋混凝土填充、难以振捣和凝固效果差的混凝土构件等场合。

SCC的优点是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施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施工噪音和振动。

但是,SCC也存在着混凝土品质变差、混凝土使用成本更高、难以控制混凝土凝固和混凝土成型等缺点。

SCC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日本学者Okamura和Ouchi 于1986年提出的“流动混凝土理论”。

该理论将传统混凝土施工中繁琐的振动和压实过程转变为混凝土的自身流动和稠度调整,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SCC技术的成功应用起初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争论和评价,但是随着外场规模和混凝土性能的不断扩大和提高,SCC技术逐渐成为国际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基础技术。

SCC技术的主要应用包括:预制混凝土、桥梁、隧道、地铁、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柱、板和墙等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

SCC技术的施工原理: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稠度和粘稠性,从而使其自行进行流动和排气,达到理想的混凝土满高效而不浪费混凝土、密实光滑而不水泥渣流满施工板面等效果。

SCC技术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使用了特殊的混凝土材料,例如粉状共和国材料、中等粘度搅拌物、溶解物和粘聚物等。

SCC技术的优点是其自身的极高稳定性和流动性,可以降低混凝土压实和振动的能耗,同时还能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和振动。

SCC技术的施工缺点是其高成本、施工过程中难以控制混凝土流动性和粘稠性、易产生混凝土中的空气泡和水泥渣等。

SCC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混凝土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产业和工业场合中混凝土结构应用的也越来越广泛。

在道路、桥梁、高层建筑、机场、运动场等工业和公共场所中,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耐久性和防火性能也越来越需要。

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装修中的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装修中的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装修中的应用一、前言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其具有自流性、自密性、自充实性等特点,可以在不需要振捣的情况下形成均匀的混凝土结构。

因此,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装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装修中的应用情况。

二、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特性1. 自流性自密实混凝土的自流性是指混凝土在不需要振捣的情况下能够自动流入模板中,并填充模板内部的空隙。

这种特性使得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在不需要振捣的情况下形成均匀的混凝土结构,减少了施工难度和劳动强度。

2. 自密性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性是指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能够自动填充模板内部的空隙,并形成均匀的混凝土结构。

这种特性使得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实度更高,能够减少混凝土结构中的孔隙,提供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3. 自充实性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充实性是指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能够自动填充模板内部的空隙,并形成均匀的混凝土结构。

这种特性使得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在不需要振捣的情况下形成均匀的混凝土结构,减少了施工难度和劳动强度。

三、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装修中的应用1. 地面装修自密实混凝土在地面装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地面装修需要通过振捣来实现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噪音和震动。

自密实混凝土的自流性、自密性和自充实性使得其能够在不需要振捣的情况下形成均匀的混凝土结构,减少了施工难度和劳动强度。

同时,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实度更高,能够提供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适用于各种地面装修场合。

2. 墙面装修自密实混凝土在墙面装修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墙面装修需要通过振捣来实现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噪音和震动。

自密实混凝土的自流性、自密性和自充实性使得其能够在不需要振捣的情况下形成均匀的混凝土结构,减少了施工难度和劳动强度。

新型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前景探讨的另一种思考

新型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前景探讨的另一种思考

新型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前景探讨的另一种思考新型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前景探讨的另一种思考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传统混凝土需要通过外力施加振动来获得均匀的密实效果,而SCC则以其自身流动性和自密实能力,克服了传统混凝土施工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对新型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并给出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1. 了解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SCC具有自流性、自密实性和自充实性的特点,使得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自动完成密实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由于其自密实性,SCC在混凝土结构中能够更好地填充细小空隙,提高抗渗性和耐久性。

将SCC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SCC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2.1 建筑结构SCC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大型混凝土构件的制作上,例如桥梁、隧道、高楼等。

由于SCC的自充实性能,可在狭窄空间内实现混凝土浇筑,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SCC的高流动性使得混凝土能够充分填充结构中的空隙,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2 开挖工程在地铁、隧道等开挖工程中,使用SCC浆体作为注浆材料具有很大的优势。

SCC浆体能够在复杂的地层条件下流动,自动填充隧道壁面和地层空隙,提高了注浆效果。

SCC浆体的自密实性能可有效提高注浆层的密实度,增加注浆体与地层的粘结强度。

2.3 装饰效果SCC的自流性能使其在室内装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SCC的灌注,可以实现复杂造型和细腻的表面效果,使室内环境更具美观和艺术性。

而且,SCC的自密实性能能够保证室内结构的紧密性和耐用性,增加装饰材料的粘结强度,延长装饰的使用寿命。

3.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新型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SCC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和资源浪费。

SCC的自充实性和自密实性能能够增强结构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自密实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一、引言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它具有优异的流动性和自密实性,可以在不需要振捣的情况下自行充填模板,且能够在模板中达到完全密实。

因此,SCC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重点介绍SCC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二、 SCc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1. 地下隧道工程地下隧道工程是SCC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在传统的隧道工程中,由于振捣难度大、工艺复杂,混凝土的质量很难保证,因此经常出现质量不稳定、空洞、缺陷等问题。

而SCC具有自流性和自密实性,不需要振捣,可以充分填充模板中的空隙,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SCC还具有较高的抗渗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能够满足地下隧道工程对混凝土的各种性能要求。

2. 地下室工程SCC在地下室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地下室工程通常需要施工在有限的空间内,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往往会因为振捣难度大而导致质量不稳定。

而SCC具有自流性和自密实性,能够充分填充模板中的空隙,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另外,SCC的抗渗性和耐久性也能够满足地下室工程对混凝土的要求。

3. 地下管道工程地下管道工程是SCC的又一个应用领域。

传统的管道施工方法往往需要振捣,但由于管道内部空间狭小,振捣难度大,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而SCC具有自流性和自密实性,可以在不需要振捣的情况下自行充填模板,且能够在模板中达到完全密实。

因此,SCC在地下管道工程中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4. 地下车库工程地下车库工程是SCC的又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地下车库要求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而SCC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自密实性,能够充分填充模板中的空隙,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SCC还具有较高的抗渗性和耐久性,能够满足地下车库工程对混凝土的各种性能要求。

三、SCC在地下工程中的优势1. 流动性好SCC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在不需要振捣的情况下自行充填模板,且能够在模板中达到完全密实。

科威特866项目自密实砼技术应用

科威特866项目自密实砼技术应用

科威特866项目自密实砼技术应用摘要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 SCC),指混凝土拌合物不需要振捣仅依靠自重即能充满模板、包裹钢筋并能够保持不离析和均匀性,达到充分密实和获得最佳性能的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的一种。

本文将概述SCC的发展和性能特点并借助科威特866项目介绍自密实混凝土在其工程上的应用。

通过把控技术难点,优化施工工艺,将自密实性能和清水效果结合,使得自密实清水混凝土成功应用在国外项目上,获得了国外友人较高的评价。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难点;施工工艺;效果结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Okamura[1]首次成功应用自密实混凝土(以下称SCC),自此SCC应运而生。

SCC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公共设施等。

SCC能够填满复杂形状的模板,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了人工振捣的需要,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于桥梁和隧道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来说,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SCC的高流动性使得它能够轻松充实到桥梁梁板和隧道墙壁的狭窄空间中,确保结构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自密实混凝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地铁隧道的建造过程中,SCC能够自动填充较窄的空间,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SCC是一种理想的结构材料。

由于其高自密实性,SCC能够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均匀性,并减少裂缝和渗漏的风险,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SCC拌合物具有高的流动性而不离析、不泌水,能不经振捣或少振捣而自动流平并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的混凝土。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减少了空洞、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并且还可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作业面附近的噪音,具有良好的施工性[2]。

1 SCC研究发展进程北京城建集团构件厂在1993研制了一大流动性高强度混凝土,随后又以高性能为重点,使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得到发展,奠定了现代化的施工方法及体系基础,使得SCC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自密实混凝土(SCC)的应用
摘要:普通混凝土在长期施工中暴露出的一些弊端,促成了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出现。

本文从自密实混凝土的优势、性能、施工、经济效益等方面做了介绍和比较。

这种高性能混凝土应当大力推广至普遍应用。

关键字:自密实混凝土优势性能拌制施工经济效应
0 前言
0.1 混凝土市场的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日益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混凝土用量越来越大,多数工程结构配筋稠密复杂,振动棒不易插入,难以振动成型;有的工程则地处居民区、科研机构、学校、医院附近,需免除施工所产生的噪声;有的工程则是特种薄壁结构,配筋相对稠密,施工难度大,工期短。

这些工程特点对混凝土的工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采用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

0.2 自密实混凝土的优势
自密实混凝土(self 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是具有高流动度、不离析、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依靠其自重流动,无需振捣而达到密实的混凝土.它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耐久性和表面质量,避免漏振、过振、对模板冲击磨损移位等施工中的人为因素以及配筋密集、结构
形成复杂等不利条件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降低作业强度,避免工人长时间手持振动棒导致“手臂振动综合症”,节省劳力、振捣机具和电能消耗。

(3)可消除振捣噪声,改善环境,缓解施工扰民的矛盾。

(4)简化工序,缩短工期,提高效率。

(5)大量利用工业废料做掺合料,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1 性能
1.1 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
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包括流动性、抗离析性和填充性。

可采用坍落扩展度试验、v漏斗试验(或t50试验)和u型箱试验进行检测。

自密实性能等级分为三级,其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应根据结构物的结构形状、尺寸、配筋状态等选用自密实性能等级。

表1 混凝土自密实性能等级指标
1.2 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检测
1.2.1坍落扩展度试验及扩展时间t50试验(流动性)
用坍落度筒测量混凝土坍落度之后,随即测量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终止后扩展面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其两直径的平均值(mm)。

测定扩展度达500mm的时间t50时,应自坍落度筒提起时开始,
至扩展开的混凝土外缘初触平板上所绘直径500mm的圆周为止,以秒表测定时间 (0.1s).
图1.2.1坍落扩展度及t50试验图1.2.2v漏斗试验
1.2.2v漏斗试验(抗离析性)
将混凝土拌合物装满v形漏斗,从开启出料口底盖开始计时,记录拌合物全部流出出料口所经历的时间(s)。

u形箱试验(填充性)
拉开闸板,使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通过钢筋栅的间隙并自行填充至后槽各个部位,以钢制卷尺量测混凝土填充至其顶面的高度,即为填充高度h2。

图1.2.3u形箱试验
2 拌制
2.1 原材料
1)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匀质性好,混凝土硬化时间短,混凝土外观质量好,便于拆模,故应优先选择。

一般水泥用量为350~450kg/m3。

水泥用量偏大,混凝土收缩大;偏小,则和易性差。

2)矿物掺合料:可弥补由水泥引起混凝土早期水化热较大、混凝土收缩较大的缺陷,并且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矿物掺合料常用的有(粉体):沸石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掺合
料、磨细矿渣、硅灰等活性矿物掺合料。

其技术性能指标均应满足相关标准。

3)细骨料:选用中砂或偏粗中砂,砂细度模数在2.5~3.0 为宜;砂中所含粒径小于0.125mm的细粉要求不低于10%;含泥量≤3.0%,泥块含量≤1.0%。

4)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或两个单粒径级配的石子,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20mm;石子的空隙率宜﹤40%;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量≤8%。

5)外加剂:选用高效减水剂或高性能减水剂,可使混凝土获得适宜的粘度、良好的粘聚性、流动性、保塑性。

还可根据需要添加增稠剂(增加混凝土粘度,提高混凝土的抗离析能力)、膨胀剂(补充混凝土的收缩,防开裂)等。

6)水:符合现行《混凝土用水标准》。

2.2 配合比
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设计不同,配制自密实混凝土应首先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水胶比、用水量、砂率、粉煤灰掺量、外加剂掺量等主要参数,再经过混凝土性能试验、强度检验,反复调整各原材参数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要求通过反复试验,解决好水泥、碎石、中砂、水、掺和料、外加剂6种组分的掺量比例,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作用,配制符合规范要求的免振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突出特点是:高砂率、低水胶比、高矿
物掺合料掺量。

2.3 搅拌
自密实混凝土宜使用强制式搅拌机,当采用其他类型的搅拌设备时,应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投料顺序宜先投入细骨料、水泥及惨合料搅拌20s后,再投入2/3的用水量和粗骨料搅拌30s以上,然后加入剩余水量和外加剂搅拌30s以上。

当在冬期施工时,应先投入骨料和全部净用水量后搅拌30s以上,然后再投入胶凝材料搅拌30s以上,最后加外加剂搅拌40s以上。

应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适当延长混凝土搅拌时间,搅拌时间宜控制在90~120s 内。

3 施工
3.1 运输
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前将车内残留的其他混凝土清洗干净,排尽积水。

运输中严禁向车内的加水。

运输时间应符合规定。

若无规定,宜在90min内卸料完毕;当最高气温低于25℃,运送时间可延长30min。

卸料前搅拌运输车先高速旋转1min以上,以使混凝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有利于混凝土自密实成型。

如需对混凝土扩展度调整,应在假如外加剂后高速旋转4min,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卸料。

3.2 浇筑
泵送时应连续泵送,必要时降低泵送速度,当停泵超过90min,
则应将管中混凝土清除,并清洗泵机。

泵送过程中严禁向泵槽内加水。

浇筑时下料口应尽可能的低,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浇筑落差,在非密集配筋情况下,混凝土垂直自由落下高度不宜超过5m,从下料点水平流动距离不宜超过7m。

对配筋密集的混凝土构件,垂直自由落下高度不宜超过2.5m。

浇筑速度不要过快,防止卷入较多空气,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在浇筑后期应适当加高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以减少沉降。

自密实混凝土应在其高工作性能状态消失前完成泵送和浇筑,不得延误时间过长,应在120min内浇筑完成。

3.3 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养护(方法同普通混凝土),并适当延长预养护时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对底板和楼板等平面结构构件,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收浆和抹压后,应及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

混凝土硬化至可上人时,应揭去塑料薄膜,铺上麻袋或草帘,用水浇透,有条件时尽量蓄水养护。

截面较大的柱子,宜用湿麻袋围裹喷水养护,或用塑料薄膜围裹自生养护,也可涂刷养护液。

墙柱体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达到2.5mpa后,必要时可松动模板,离缝约3~5mm。

,在墙柱体顶部架设淋水管,喷淋养护,拆除模板后,应在墙面覆挂麻袋或草帘等覆盖物,避免阳光直照墙面。

连续喷水养护时间应根据工程环境条件确定。

4 社会、经济效应
工程实践表明,与传统混凝土施工方法相比,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更合理,节省人力和振捣机具,无振捣噪声,施工速度快且可避免漏振、过振等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可取代普通混凝土,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其经济效益表现在:
1)与机械振捣相比,由于不存在扰民问题,可24h作业,故可缩短工期;由于取消了振捣成型,可以提高施工速度,保证结构质量,具有显著的间接经济效益。

2) 由于取消了振捣机械及振捣工序,因而可以减少能耗、机械费用及人工费用,
根据初步测算,由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原材料成本基本持平,浇筑每立方米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可减少机械费3.0元,按混凝土施工定额计算节省人工0.2工日/m3,电费0.l5元/m3,人工费按熟练工每工日30元计,合计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费用节省直接效益不低于9. 15元/m3。

5 结论
目前,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虽然还处于初期阶段,在配合比设计、性能评定、质量控制、施工技术等方面均有待试验和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

但其性价比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证明,自密实混凝土应当更大范围地推广应用,这也是混凝土向高性能方向发展的必经之路,它在未来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3:2006 ,2006
[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 02-2004 ,2005
[3] 赵筠,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j].混凝土,2003(6):9-17
[4] 齐永顺,扬玉红.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j].混凝土,2007(1):25-28
作者简介:袁蕾(1983.03),女,汉族,江苏南通,南通建筑职业技术学校(226006),本科,助理讲师,理论教学。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