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混凝土应用解析
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原理及应用

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原理及应用混凝土自密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减少混凝土渗漏的方法。
它是通过使用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和特殊的添加剂来实现的。
自密实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是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一个连续的、致密的结构,从而防止水和气体渗透到混凝土内部。
本文将从混凝土自密实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两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自密实技术的原理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基于混凝土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和添加剂等因素来实现混凝土的自密实化。
混凝土自密实技术的主要原理如下:1.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自密实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水灰比过高,混凝土中的孔隙就会增多,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渗漏。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自密实处理时,必须控制水灰比,使其尽可能低。
一般来说,水灰比应该在0.3~0.35之间。
2.选择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自密实技术需要使用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其中,硅酸盐水泥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它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3.使用特殊的添加剂混凝土自密实技术需要使用特殊的添加剂来实现混凝土的自密实化。
这些添加剂可以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形成微观的气泡,从而使混凝土内部形成一个连续的、致密的结构。
其中,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它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性。
二、混凝土自密实技术的应用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混凝土工程,包括建筑、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
下面将从建筑、桥梁和隧道三个方面分别介绍混凝土自密实技术的应用。
1.建筑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可以应用于地下室、水池、水塔、公共设施等建筑。
通过使用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和气体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从而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2.桥梁在桥梁工程中,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可以应用于桥墩、桥面、桥台等部位。
通过使用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桥梁受到水和气体的侵蚀,从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3.隧道在隧道工程中,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可以应用于隧道衬砌、隧道壁、隧道顶等部位。
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及应用规范

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及应用规范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技术是近年来建筑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其主要应用在高层建筑、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从自密实技术的概念、特点、优点以及应用规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自密实技术的概念自密实技术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特殊材料,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使混凝土中的孔隙自动填充,从而形成一种具有自密实功能的混凝土材料。
自密实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混凝土中的渗漏和开裂,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三、自密实技术的特点1、自密实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中的渗漏和开裂,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2、自密实技术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和气孔率,从而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和空气含量,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
3、自密实技术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自密实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保养成本。
四、自密实技术的优点1、自密实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2、自密实技术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和施工周期,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施工成本。
3、自密实技术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污染和浪费,从而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五、自密实技术的应用规范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强度等级和自密实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自密实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环境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常用的自密实材料有硅灰、硅烷、聚合物、纳米材料等。
3、混凝土的施工应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成分不均匀、浇注不均等问题。
4、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混凝土的硬化时间和环境温度等要素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出现龟裂、开裂等问题。
5、混凝土的检验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测,避免出现品质问题和安全隐患。
六、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应用案例1、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第一高楼,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技术,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中的渗漏和开裂问题。
自密实混凝土工程应用范围实例

自密实混凝土工程应用范围实例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内部气泡的减少而能够形成自我密实的结构,从而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
下面就具体介绍自密实混凝土工程应用范围的实例。
1、地铁隧道结构地铁隧道结构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不同问题。
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具有较为稳定的排气性能和较高的机械强度,能够被广泛用于地铁隧道结构的建设之中。
这种混凝土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较高可靠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而且还能够有效改善隧道结构的抗渗性能,从而保证乘客和行车的安全。
2、高层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具备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隔热性和抗漏水性能。
自密实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能够被用于建筑主体墙体、桥梁拱肋、水泥板墙等地方。
这种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隔音性能,在建筑结构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3、水利工程自密实混凝土还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如大坝、水库等水利设施建设中。
这种混凝土由于稳定的抗渗性能和高强度,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并且能够防止坝体发生渗漏,从而降低水利设施的损失。
4、海洋工程海洋工程建设中,需要具备高度防腐蚀、抗风化等性能的建材。
自密实混凝土正好具备了这些特点,不仅能够耐受海洋环境下的海水腐蚀和海浪冲击,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地防止渗漏,通过这种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海洋工程的建造和运营效率。
总之,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工程的需求。
在未来的建筑工程中,这种材料无疑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并且将会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建筑工程之中。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案例分析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案例分析一、前言自密实混凝土(Self Compacting Concrete)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它具有自流性、自密实性、自平整性等优点,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通过对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案例的分析,探讨其在建筑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二、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1. 自流性传统混凝土需要人工振捣,以使混凝土充分密实,这会增加工程成本和施工时间。
而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自流性,不需要人工振捣,可以自行填充模板,从而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施工时间。
2. 自密实性传统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气泡和孔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
而自密实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流动性和自密实性,可以充分填充模板中的空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3. 自平整性传统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砼面的抹平和整理。
而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自平整性,可以自行填充模板,并自行充实、自行整形,从而省去了人工整理的步骤。
三、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案例1. 某高层建筑某高层建筑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可以充分发挥其自流性、自密实性、自平整性等优点。
该建筑采用了自密实混凝土梁柱,可以减少钢筋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
此外,该建筑采用了自密实混凝土砌块,可以减少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2. 某桥梁某桥梁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可以充分发挥其自流性、自密实性、自平整性等优点。
该桥梁采用了自密实混凝土桥面板,可以提高桥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此外,该桥梁采用了自密实混凝土桥墩和桥台,可以减少钢筋的使用量和施工时间,从而降低了成本。
3. 某水利工程某水利工程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可以充分发挥其自流性、自密实性、自平整性等优点。
该水利工程采用了自密实混凝土水闸和水泵房,可以提高水闸和水泵房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此外,该水利工程采用了自密实混凝土堤坝,可以提高堤坝的密实性和抗震性能。
四、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技术1. 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密实性和平整性等因素。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构筑材料,能够在没有振动的情况下获得极高的密实度。
它通过改变混凝土本身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添加特殊的外部剂,实现了混凝土的自密实化。
本文将探讨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
一、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在浇筑过程中,无需振动或仅需轻微振动就能实现混凝土密实度的增加,以及表面平整度的提高的一种混凝土材料。
自密实混凝土不需要使用振动设备,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和能源消耗,提高施工效率。
二、自密实混凝土的原理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化原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超塑化剂的作用、气泡剂的作用和粘结材料的改性。
1. 超塑化剂的作用超塑化剂是自密实混凝土中的关键添加剂,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通过添加适量的超塑化剂,可以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流动性,在不使用振动设备的情况下,实现更好的密实效果。
2. 气泡剂的作用气泡剂能够产生微小的气泡,并控制气泡的分布和稳定性。
在混凝土中添加气泡剂后,气泡会分布在混凝土的整个体积中,形成一个细密的气泡网络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 粘结材料的改性通过改变混凝土中粘结材料的性质和组成,如使用矿物掺合料、添加纳米材料等,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变性,使其具有更好的自密实化能力。
三、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自密实混凝土相比传统混凝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密实度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在没有振动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密实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表面平整度高自密实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高,不需要进行后续的修整工作,减少了施工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3. 施工效率高由于不需要使用振动设备,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大大提高,能够节约时间和能源消耗。
4. 抗渗性能优异自密实混凝土的气泡网络结构能够有效阻止水分的渗透,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四、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领域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领域自密实混凝土可以用于建筑结构中的墙体、楼板、梁柱等部位,提高建筑结构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浅析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

浅析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普通的混凝土材料由胶材(水泥、粉煤灰、矿粉)、细集料(砂子)、粗集料(石子)、高效减水剂、和水组成。
自密实混凝土的胶材要大于普通混凝土20公斤,减水剂由高效减水换成缓凝高效减水,由于外加剂不同,生产混凝土浇筑方法也不同,本文以自密实混凝土为例,探讨了其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一、自密实混凝土(Self-C0mpa concrete ) 概述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在混凝土中掺入亚硫酸盐纸浆废液之后,能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也能得到提高。
美国的W.scripture首先研制成以木质素磺酸盐为主要成分的减水剂,被称为第一代减水剂。
1962日本首先研制成以B-萘磺酸甲醛,钠盐为主要成分的减水剂,简称萘系减水剂.。
这类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的特点适合配制高强度,坍落度可达20cm以上的混凝土,随后1964年联邦德国研制成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减水剂,该类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同样具有减水率高流动度大、耐久性好特点,还有底引气量等特点。
根据第二代减水剂优点,配制出了坍落度为18cm-22cm的自密实混凝土,用于地下水丰富的地方修建大桥灌注水下桩。
90年代初美国首先提出高效减水剂混凝土概念,即要求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流动性,高耐久性等特点。
对减水剂提出跟高的要求,要求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流动性大、坍落度经过规定试验的时间损失小等特点。
一些新型减水剂得到迅速的开发和应用,出现了如今我国广泛使用的聚羧酸减水剂。
如今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也从原来8%提高到30%左右,使用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比不使用减水剂的混凝土增加强度不低于5Pa,随着自密实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对自密实混凝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自密实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为了分析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先从自密实混凝的特性来了解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很高流动性而不离析、不泌水,能不经过振捣完全依靠自重流平,充满模型和将模型内钢筋包裹。
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引言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它具有自密实、高强度、高耐久性、高耐磨性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自密实混凝土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自密实混凝土的原理自密实混凝土是通过控制混凝土中的气孔来实现自密实的。
混凝土中的气孔是通过混凝土中的水泥熟化反应和混凝土的振捣作用形成的。
一般来说,混凝土中的气孔越小,混凝土的密实性就越好。
因此,自密实混凝土的原理就是通过控制混凝土中的气孔大小和数量来实现自密实。
三、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1.自密实自密实混凝土中的气孔大小和数量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混凝土具有自密实的特点。
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强度的特点。
由于混凝土中的气孔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以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得到了保证,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
3.高耐久性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的特点。
由于混凝土中的气孔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以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得到了保证,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4.高耐磨性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耐磨性的特点。
由于混凝土中的气孔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以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得到了保证,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耐磨性。
四、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范围1.桥梁工程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自密实混凝土可以用于桥墩、桥台、桥面板等部位的施工,能够提高桥梁的强度和耐久性。
2.地铁隧道工程自密实混凝土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自密实混凝土可以用于地铁隧道的衬砌、排水沟、护坡等部位的施工,能够提高地铁隧道的强度和耐久性。
3.高层建筑工程自密实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自密实混凝土可以用于高层建筑的柱、墙、梁等部位的施工,能够提高高层建筑的强度和耐久性。
4.水利工程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自密实混凝土可以用于水利工程的堤坝、渠道、水闸等部位的施工,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强度和耐久性。
浅谈自密实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自密实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自密实混凝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对自密实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同时,对自密实混凝土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标签:自密实混凝土;实际工程;应用引言:自密实混凝土指的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以密实、流动,虽然存在致密钢筋,但也可以完全填充模板,并且得到较好的均质性,同时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不离析、高流动性、稳定性与均匀性,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振捣就可以自行填充模板内部,形成密实、稳定结构,同时具有较好耐久性与力学性能。
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可以有效地确保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密实性。
②因为不需要人工振捣,进而缩短混凝土浇筑时间,所需工人数量与工人劳动强度显著降低,能够明显提升生产效率。
③不用振捣,减少了施工噪音,能够改进施工安全性与工作环境。
④通常不会发生蜂窝麻面或表面气泡现象,可以真实地表现模板表面的造型或纹理。
⑤能够浇筑成各种配筋密集、形状复杂的工程结构,有效地完善结构设计的自由度。
⑥硬化后混凝土耐久性高,抗渗性好,表面致密。
一、自密实混凝土发展现状早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就已经开始使用轻微振动的混凝土,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密实混凝土才在日本发展起来。
日本发展自密实混凝土的主要原因是解决熟练技术工人的减少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高之间的矛盾。
伴随着我国水利工程与土木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材料正向着绿色化、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在生产时,自密实混凝土使用了较大的矿碴粉、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低噪音、低能耗,属于公认的高性能、绿色混凝土,近几年已经成为研究与应用的热点。
二、工程概况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位于北京市东部地区,工程主体为一条直径6米的圆形输水隧洞,始于北京市北五环外侧奥体公园,沿北五环向东转向东五环,再向西进入南五环外侧接南干渠工程,线路总长约44.7km,初衬采用盾构法施工,二衬采用全圆模板台车一次性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成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细骨料宜选用级配Ⅱ区的中砂 • 石粉的影响
• 为了使拌合物在高流动性条件下获得良好 的粘聚性而不离析,自密实混凝土中可采 用增粘剂或降粘剂等其它外加剂,改善混 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但需通过试验进行 验证。 • 为补偿自密实混凝土收缩,自密实混凝土 中可掺入适量的膨胀剂,其掺量应通过试 验确定。
• 自密实混凝土所用粗骨料最大粒径小于 20mm,骨料是悬浮在浆体中,为避免因混 凝土下落产生的冲击力过大造成自密实混 凝土中骨料下沉产生离析,本规程从严考 虑,规定混凝土浇筑倾落高度应在5m以下。
7.4 养护
• 自密实混凝土每方胶凝用量一般都在 400kg/m3以上,水化温升较大。因此,采 用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的结构部位应采取 有效的温控和养护措施。 • 水胶比低,胶凝材料用量多,从混凝土入 模开始就进行湿养护,在塑性阶段采取薄 膜覆盖,一旦混凝土硬化,采用湿麻布覆 盖,并及时浇水。
故所得初配合比
C:F:GTBS:S:G:W=265:132:132:811:832:168。
6 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与运输
• 自密实混凝土搅拌时间宜比普通混凝土适当 延长。 • 混凝土自密实性能对用水量比较敏感,骨料 宜采用仓储或带棚堆场贮存。每台班骨料至 少检测一次含水率。当骨料含水率有显著变 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并应依据检测结果 及时调整材料用量。
• 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 主楼设计采用了周边剪力 墙、交叉剪力墙和翼墙组 成传力体系,为了抵抗来 自风和地震的侧向荷载,采 用了巨型柱、巨型斜撑等 构成的巨型结构,采用了 多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 将C60混凝土一泵到顶 (492m),并进行了 C80混凝土的泵送试验。
• 剪力墙C6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配比设计控制的参数
• 粗骨料体积:是影响拌合物和易性的重要因素, 过小则混凝土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显著降低,பைடு நூலகம் 大则拌合物的工作性显著降低, 0.28m3~0.35m3。 • 砂浆中砂的体积分数:显著影响砂浆的稠度,从 而影响拌合物的和易性。在0.42~0.45之间较为 适宜,过大则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降低,过小 则混凝土收缩较大,体积稳定性不良。 • 矿物掺合料的用量:改善自密实性能、水化温升 特性、强度及收缩等性能,质量掺量宜不少于 20%的总胶凝材料用量对于石灰石粉(β≤0.2)、 I级或II级粉煤灰(β≤0.3)、S95或S105级矿渣粉 (β≤0.4
• 一般而言自密实混凝土的用水量不宜超过 190kg/m3。 • 试拌调整、强度、耐久性试验
自密实混凝土配比设计示例
(1)选择参数:粗骨料体积为0.32m3,砂浆中砂 的体积分数为0.45,粉煤灰和矿粉按照质量比1:1 掺加,矿物掺和料总掺量为50% (2)确定粗骨料体积(Vg)及质量(mg) mg =0.32*2600=832kg (3)砂浆体积(Vm)=1-0.32=0.68m3 (4)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砂用量(ms)可根 据砂浆体积(Vm)及砂浆中砂的体积分数(Φs) 、砂的表观密度(ρs) Vm =0.68×0.45=0.31m3, ms =0.31×2650=811kg
(4)跳桌试验:稳定性(抗离析性) • 拌合物用料斗装入稳定性检测筒内, • 将稳定性检测筒放置在跳桌上,每秒钟转动一次 摇柄,使跳桌跳动25次。 • 分节拆除稳定性检测筒,并将每节筒内拌合物装 入孔径为5mm的圆孔筛子中,用清水冲洗拌合物, 筛除浆体和细骨料,将剩余的粗骨料用海绵拭干 表面的水分,用天平称其质量,精确到1g,分别 得到上、中、下三段拌合物中粗骨料的湿重:m1、 m2和m3。 • 粗骨料振动离析率=(m3 – m1)/ m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要点讲解
侯云芬
1 总则
• 本规程适用自密实混凝土工程和预制自密 实混凝土构件的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 及验收。 • 本条主要是明确自密实混凝土适用范围。 自密实混凝土适用于现场浇筑的自密实混 凝土工程和生产预制自密实混凝土构件, 尤其适用于浇筑量大、振捣困难的结构以 及对施工进度、噪音有特殊要求的工程。
• 与传统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粗骨料用 量少,粉体用量有所增加,水与粉体用量的 比值远小于常规混凝土的水灰比,而由于添 加了高性能减水剂,在不增加单位体积用水 量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流动性。
• 高流动性:保证混凝土能够在自重作用下克服内 部阻力(包括胶凝材料的粘滞性与内聚力以及骨 料颗粒间的摩擦力)和与模板、钢筋间的粘附性, 产生流动并填充模板与钢筋周围; • 高稳定性:保证混凝土质量均匀一致,在浇注过 程中砂浆与骨料不会发生离析,同时浇注后不会 出现泌水与沉降分层的现象; • 通过钢筋间隙能力:保证混凝土在实际的建筑工 程中穿越钢筋间隙时不会发生阻塞; • 填充密实性:保证混凝土填充模板,并能够自行 排出在浇灌过程中带入的气泡达到混凝土成型密 实,这一性能是流动性、稳定性和间隙通过性的 综合表现。
(3)筛析试验:抗离析性 • 取10L±0.5L混凝土置于盛料器中,放置在 水平位置上,静置15min±0.5min。 • 将容量筒上部混凝土4.8kg±0.2 kg移出, 倒入5mm方孔筛,称量倒入标准筛中混凝 土的质量m0。 • 静置120s±5s后,称量流到托盘上的浆体 质量m1。 • 浮浆百分比SR=( m1 / m0)*100%
• 水胶比的上限值0.42。 • 通过建立的水胶比与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 度关系式来计算得到水胶比。 • 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计算 • 胶凝系数:对于石灰石粉(β≤0.2)、I级或 II级粉煤灰(β≤0.3)、S95或S105级矿渣 粉(β≤0.4),分别可取0.2、0.4和0.9; • 胶凝材料用量:胶凝材料用量宜控制在450 kg/m3~550kg/m3之间
测试方法
(1)坍落扩展度和T50试验:填充能力 • 不分层一次填充至满,且不施以任何捣实或振动。 • 将坍落度筒提起,待混凝土的停止流动后,测量展 开圆形的最大直径,以及与最大直径呈垂直方向的 直径,平均 • 应自坍落度筒提起时开始,至扩展开的混凝土外缘 初触平板上所绘直径500mm的圆周为止, • 观察最终坍落后的混凝土状况,如发现粗骨料在中 央堆积或最终扩展后的混凝土边缘有较多水泥浆析 出,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抗离析性不好,
2 术语和符号
•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 浇筑时无需外力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密 实的混凝土 。 • 扩展时间 :用坍落度筒测量混凝土坍落扩展度时, 自坍落度筒提起开始计时至拌合物坍落扩展度达 到500mm的时间(s)。 • J-环扩展度:指J-环扩展度实验中,混凝土停止 流动后,展开圆形的最大直径和与最大直径呈垂 直方向的直径的平均值(mm)。 • 浮浆百分比:筛析实验中,混凝土静置120s±5s 后,流过标准筛的浆体质量与混凝土质量的比例 (%)。
(5)浆体体积Vp=0.68-0.31=0.37m3 (6)胶凝材料表观密度ρb=2.57
(7)确定水胶比mw/mb=0.32
(8)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质量 mb=(0.37-0.01)÷(1÷2570+0.32÷1000)=530kg
(9)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用水量 mw=530×0.32=168kg (10)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水泥的质量 (mc)和矿物掺合料的质量(mm)
8 质量检验与验收
• 检验自密实性能指标 1 包括坍落扩展度和T50扩展时间,其它自密实性能 指标检验及频率按合同规定进行。 2 出厂坍落扩展度和T50扩展时间检验时,同配合比 的混凝土检验不应少于1次;当一个工作班相同配 合比的混凝土不足50m3时,其取样检验不得少于1 次。 3 交货时的自密实混凝土坍落扩展度和T50扩展时间 检验频率应与强度检验频率一致。 4 实测坍落扩展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不 得发生外沿泌浆和中心骨料堆积现象。
3 材料
• 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或2个及以上单粒径级配搭 配使用, • 粗骨料最大粒径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抗离 析性等)影响较大,不宜大于20mm;对于结构 紧密的竖向构件、复杂形状的结构(间隙通过性) 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工程,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 不宜大于16mm。 • 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影响间隙通过性)小 于8%。 • 陶粒的吸水率过大,导致拌合物坍落扩展度损失 过快,影响到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性能。轻粗骨 料24h吸水率宜不大于10%。当24h吸水率大于 10%时,应通过试验验证,确保满足可泵送施工 要求。
(2) J-环扩展度试验:间隙通过性 • 将坍落度筒倒置在底板中心,并与J-环同心。然 后,将混凝土不分层一次填充至满。 • 将坍落度筒沿铅直方向连续地向上提起 229mm±76mm左右的高度, • 待混凝土的流动停止后,测量展开圆形的最大直 径(d1),以及与最大直径呈垂直方向的直径 (d2),平均为J-环扩展度 • 间隙通过性性能指标(PA) =坍落扩展度-J-环扩 展度 • 目视检查J-环加筋杆附近是否有骨料堵塞的现象
• 自密实性能分级 • 自密实性能指标选择:根据结构形状、尺 寸、配筋状态、施工方式等特点
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采用绝对体积法可避免因胶凝组分密度不同 引起的计算误差 • 通过增加胶凝材料的方法适当增加浆体体积 或通过添加外加剂的方法来改善浆体的粘聚 性和流动性。增加胶凝材料用量和选用高性 能减水剂有利于浆体充分包裹粗细骨料颗粒, 使骨料悬浮于浆体中,达到自密实性能。
1~31F剪力墙C60 混凝土配合比 水 170 胶凝材料 490 砂 720 石 1020 外加剂 4.20
32~67F剪力墙C60 混凝土配合比
水 170 水
胶凝材料 500 胶凝材料
砂 750 砂
石 980 石
外加剂 4.30 外加剂
67~69F斜撑C40 混凝土配合比 80F以上巨型柱 C40混凝土配合比
170
水 185
440
胶凝材料 475
840
砂 850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