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歧视最终版

合集下载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面临困境
除了由于同种商品对不同消费者的售价不同带来的公平性问题外,价格歧视实际上是把消费者的部分或全部 收入再分配给了生产者,生产者利润的增加是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除了最终产品或服务市场存在价格 歧视外,中间产品市场往往也存在着价格歧视,这将直接导致下游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出于对消费者权利的 保护以及价格歧视所具有的明显的限制竞争性质,价格歧视为各国反垄断法或限制竞争法所禁止。中国的《价格 法》中明确规定:价格歧视为不正当价格行为,并规定了比较严厉的惩罚措施。尽管价格歧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相当普遍,但厂商真正由于价格歧视的原因而被诉诸法律的情况却很少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基本定义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又称价格差别,指厂商在同一时期对同一产品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价格歧视既可以是对不同购买者索取不同价格,也可以对同一个购买者的不同购买数量收取不同价格。
一般说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同质产品支付相同的价格。如果所有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 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 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人会向他们购买产品。然而,在卖主为垄断者或寡头的市场中,价格歧视则是很常见的。
二级价格歧视:一个垄断的卖方还可以根据买方购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
规范
差别价格,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竞争法律均涉及价格歧视问题。美国反托拉斯法律制度一直将某些对市场竞争 造成损害的价格歧视作为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研究和规范。根据《克莱顿法》和《鲁宾逊帕特曼法》的规 定,从事商业的人在其商业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同一等级和质量商品的买者实行价格歧视,如果价格歧视的 结果实质上减少竞争或旨在形成对商业的垄断,或对竞争造成其他损害,则是非法的。违法价格歧视的构成要件 是:实施价格歧视的主体包括商品的销售者和购买者;价格歧视的标的物只是商品,不包括服务及无形物,且这 种商品必须是相同等级、相同质量,商品的销售发生在美国境内的商业过程中;实施价格歧视的后果对市场竞争 造成损害。

-价格歧视最终版

-价格歧视最终版
大学学费事实上如果价格歧视能给市场带来足够的新顾客那么消费者的福利就能够增加从而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都能得益一级价格歧视福利效果在完全价格歧视下社会总福利为消费者剩余为零和生产者所得到的剩余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而社会总福利就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价格歧视
孙献贞
张赛赛
概览
价格歧视简介
价格歧视的种类及介绍 跨期价格歧视
如游乐场
首先要支付门票,还要支付各种娱乐项目的费用 网球俱乐部 要支付会员费,还要支付使用场地的费用 保险剃须刀 先购买剃须刀,再购买可适用的刀片
厂商的定价政策是确定入门费(T)和使用费(P)
R=T+P(Q) T>0 厂商的决策重点在于,在低入门费与高使用费,或者高入 门费与低使用费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1)将市场的消费者分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群体
2)每一群体的消费者都有各自的需求函数
3)如果销售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将市场分为不 同的群体,那么就可以实行三级价格歧视。
如商务旅客与度假者对机票的需求
对学生和老人的折扣
三级价格歧视的特征: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令其在两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 且都等于相同的边际成本,即 MR1=MR2=MC
不完全价格歧视
现实中,完全一级价格歧视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
第一,向每位顾客都索取不同的价格通常是不现实的(消 费者数量过多)
第二,厂商通常不知道每位顾客的保留价格。
如医生可以给一个意愿支付价格较低或保险金额较低的低 收入病人减免费用,但对高收入或有高保险的病人则要价 较高。 会计师 汽车推销员 大学学费
两组的相对价格就表示为
P1/P2=(1+1/E2)/(1+1/E1) 定价的基本原则:对需求弹性较小的消费者索取较高的价 格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2)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2)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1、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得最高价格出售。

2、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对不同得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得价格,而一级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对每一单位得产品都制定一个价格。

所以,二级价格歧视不如一级价格歧视那么严重。

3、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得市场上(或对不同得消费群)收取不同得价格。

4、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得产品。

5、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得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得产品与劳务。

6、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得全部最终产品(物品与劳务)得市场价值。

7、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得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得最终产品得市场价值。

8、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得价值减少。

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得物质磨损与资本老化所带来得精神磨损。

9、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一致得产出,也就就是经济社会得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与企业想要有得支出。

10、名义GDP:即货币GDP,指用生产物品与劳务得当年价格计算得全部最终产品得市场价值。

11、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础价格计算出来得全部最终产品得市场价值。

12、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得消费与增加得收入之比率,也就就是增加得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得比率。

13、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得比率。

14、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得比率。

15、资本边际效率(MEC):就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得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得现值之与等于这项资本品得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16、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得灵活性,人们宁肯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得货币来保持财富得心理倾向。

17、交易动机:指个人与企业需要货币就是为了进行正常得交易活动。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价格歧视是指同一种商品或服务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这种差异化定价可能基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因素。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歧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其合理性和公平性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案例,探讨价格歧视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价格歧视案例,航空公司的票价差异化定价。

在航空业中,同一班飞机的不同座位可能会有不同的价格,而且同一张机票在不同时间购买的价格也可能不同。

这种差异化定价主要是基于需求弹性的考量,即对于不同类型的乘客,他们对于票价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比如,商务旅客可能会更愿意花更高的价格来购买机票,而休闲旅客则更注重价格的优惠。

因此,航空公司通过差异化定价来最大化利润,但也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和抗议。

其次,电商平台的动态定价也是一个典型的价格歧视案例。

许多电商平台会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购买记录、地理位置等信息来调整商品的价格。

这种个性化定价往往让消费者感到不公平,因为同一件商品可能对不同的用户展示不同的价格。

而且,一些电商平台还会通过倒计时促销、限时优惠等手段来制造紧迫感,让消费者更容易做出购买决策。

这种定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销售额,但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引发了舆论的质疑。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涉及医疗服务的价格歧视案例。

在一些国家,私立医院对于同样的治疗项目会对不同的患者收取不同的费用,这种差异化定价主要是基于患者的收入水平和保险情况。

这种做法引发了公众对于医疗资源公平分配的关注,一些患者因为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无法获得及时的治疗,这对于社会稳定和公共卫生构成了威胁。

综上所述,价格歧视在市场经济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其合理性和公平性一直备受争议。

对于企业来说,差异化定价可以最大化利润,但也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引发公众的不满和抗议。

因此,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需要权衡利益,遵循市场规则,同时也要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责任。

价格歧视案例 PPT

价格歧视案例 PPT

案例三 民航客票的定价
在民航客票定价中,航空公司将潜在的乘机者划分为两种类型(相 当于将客票销售分割成两个市场)。一类是因公出差人员,私企公 司高级职员等。他们对乘机时间要求较高,对票价不计较。因而, 对他们可收取相对高的票价,而在时间上给于优惠,允许他们提前 一天定票。另一类是收入较低的旅行人员,淡季出游者等。这部分 人群对时间要求不高,但在乎票价。对于他们,在票价上可相对较 低,而在时间上要求对航空公司有利。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民航的 闲置客运能力,增加公司收益。若不进行市场分割,实行单一的较 高票价,就会把这部分潜在的消费者推出客运市场,公司的闲置客 运能力便不能产生效益,这对公司是不利的。
麦当劳连锁店通过只对这些剪下折扣券的顾客收取较低价格,吸引 了一部分低收入家庭麦当劳用餐,成功地扩大了销量。从中多赚了 钱。如果直接的将产品价格降低,不带折扣券的高收入阶层的高意 愿消费而多得的收入就会流失。
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
是指垄断企业根据每个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付出的 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剩余全部转变为垄断者获 得的超额利润。
案例二 移动套餐资费
二级价格歧视
是垄断企业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或消费量而确定不同 的价格。
注意: 这里的购买量或消费量是由若干个商品单 位组成,并不对每个单位分别计价,而是对不同的 若干个商品单位组成的购买批量确定不同价格。
这种情况下,垄断者可以将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变 为超额利润;部分消费者剩余是存在的。
三级价格歧视
3. 是指垄断企业对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 或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价格。
在不同市场上,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定价原则是: MR1=MR2=…=MC 1、2、…表示不同的市场或消费者群体

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三级价格歧视是指这样一种状况,在此之中,一个垄断者在不止一个市场上销售商品并且这种商品不能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上再销售,因此厂商可以在不同市场上制定不同的价格。

即对于同一商品,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

如电厂对于弹性较大的工业用电实行低价格,而对弹性较小的家庭用电采用高价格.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在出售完全一样的或经过差异化的同类产品时,对不同的顾客索取不同的价格。

由于这些价格并不完全反映其产品的真实价值,所以价格歧视运用了非线性定价策略。

价格歧视作为一种理论,属于定价策略的范畴,无任何褒贬之意。

价格歧视如果被垄断者所用,依靠其垄断地位采取高于单一价格的歧视性高价时,将会造成对消费者的掠夺,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失,同时会削弱竞争,进一步加强垄断。

这一行为应当受到政府部门的禁止和管制。

但在垄断市场上,在具有较多竞争对手、竞争激烈的行业里,价格歧视以各种各样的灵活形式被广泛运用。

它是一种有效的价格策略,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其经营目标,并且顺应了消费者的心理差异,满足了消费者多层次的需要。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Pigou)于1920年提出,根据歧视程度的高低,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每一个买者对产品可能支付的最大货币量(买者的保留价格)来制订价格,从而获得全部消费者剩余的定价方法。

由于企业通常不可能知道每一个顾客的保留价格,所以在实践中不可能实行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不同消费量或者“区段”索取不同的价格,并以此来获取部分消费者剩余。

数量折扣是二级价格歧视的典型例子。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将其顾客划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别,对每类顾客索取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是最普遍的价格歧视形式。

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的不同主要在于,三级价格歧视利用了关于需求的直接信息,而二级价格歧视则是通过消费者对不同消费包的选择,间接地在消费者之间进行挑选。

价格歧视案例范文

价格歧视案例范文

价格歧视案例范文价格歧视是指在市场上对不同消费者或不同市场定价的一种行为,通常会基于消费者或市场的特定属性进行差异化定价。

价格歧视在市场经济中非常常见,并且可以从各个行业和不同的案例中找到。

以下将通过案例分析来介绍价格歧视的特点和应用。

案例一:航空公司差异化定价航空业是典型的差异化定价行业,航空公司通常根据不同的节假日、季节、出发时间等因素来设置不同的票价。

例如,飞往旅游热点城市的机票价格会在假期等旅游旺季上涨,而非旅游热点城市的机票价格则较为稳定。

这种差异化定价的目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来最大化航空公司的收益。

案例二:电子产品差异化定价电子产品是另一个广泛应用差异化定价的行业。

许多电子产品制造商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细分和消费者类型来定价。

例如,一款高端智能手机的价格通常比同一品牌的低端机型要高,因为高端机型通常具有更多的先进功能和性能。

此外,电子产品制造商还经常通过促销折扣来吸引不同消费者群体。

案例三:学生折扣许多商家针对学生推出优惠活动,以吸引年轻的消费群体。

这种价格歧视的方式是针对学生的特定属性而设定的,如年龄、教育状况等。

例如,学生可以享受电影票、餐厅饮食、交通票价等方面的折扣。

这种差异化定价的目的是通过吸引学生的消费来增加收入。

案例四:保险定价保险业也是一种常见的价格歧视行业。

保险公司通常会根据个人的特定属性和潜在风险来制定保险费率。

例如,在车辆保险中,驾驶员的年龄、驾龄和交通违章记录等因素会影响保险费率的设定。

这是因为不同的驾驶员有不同的潜在风险,保险公司根据这些风险因素来定价,以确保收益最大化。

案例五:酒店差异化定价酒店业也常常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

酒店根据旅游旺季和淡季、入住时间和预订提前程度等因素来设置不同的房价。

例如,在旅游旺季,酒店房间价格通常会上涨,而在淡季则会降低。

这样的差异化定价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并提高酒店的收益。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价格歧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市场定价策略,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供应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最大化企业的利润。

价格歧视——电商经济学

价格歧视——电商经济学

200
150
超出部分通信 费(元 /分钟)
0.20 0.15 0.10 0.10
资费标准
月租费 赠送的免 超过赠送流
收费 项目
(元) 费流量数 量后的流量 (KB) 费(元/KB)
备注
自由套 餐
0
0
0.03 (1)计费流量单位为KB,不足
1KB按1KB计算。
GPRS 经济套 餐 20 业务
1000
关键因素
• 二级价格歧视的可行性来源于消费者的异 质性,即使对于完全相同的商品或服务, 不同的消费者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评价, 所以会给出不同的价格,企业必须借用现 代信息管理获取并分析消费者异质性的有 关信息,这样才能够设计出较好的非线性 价格方案
三级价格歧视
• 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企业都可以实行 价格歧视策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个企业 都是价格的接受者,价格歧视现象就不可能 产生.价格歧视的实施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 件:第一,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能 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市场价格.第二,企业必 须有容易区别的、对产品有不同需求弹性 的顾客群.
三级价格歧视
不完全信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弹性——不同 的群体
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 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一级价格歧视
个性化定价又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这 个“完全”也说明了这种定价很难 做到, 虽然互联网使得定价向这种完全歧视的 价格不段逼近,但这种完全价格歧视还 是比较罕见,不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这种定价肯定会大量涌现。航空公司在 Click to add T一ext 次飞行安排中的不同费用等级,是传 统的一级歧视。而网上数据库供应商 Lexis-Nexis几乎对每个顾客的要价都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览
价格歧视简介 价格歧视的种类及介绍 跨期价格歧视 高峰负荷定价 两部收费制
定义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存在于下面两种 情况,即当一个企业在提供成本相同的同样产品时 向不同的消费者定不同的价格或者在产品成本不同 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消费者定同样的价格
其他定义:
跨期价格歧视
跨期价格歧视:通过不同时点把具有不同需求函数 的消费者分为不同组别,并索取不同价格。
目标是把消费者分为高需求组和低需求组,开始时 索取高价格,之后索取的价格降低。
应用:产品上市初期,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 新发行的书 新上映的电影 新款电脑 新款手机
一旦这个市场已经产生了较大利润之后,厂商就会 降低价格以迎合具有较高价格弹性的普通市场的需 求,从而扩大产量。
同质消费者情况:企业对每个消费者需求曲线具有完全信 息,可以针对每个消费者对其出售的每单位产品收取不同 价格,对第一单位产品索取高价,下一单位产品降低价格, 直至最后一单位产品价格降到MC=c处。企业同样获得全部 消费者剩余和最大利润
不完全价格歧视
现实中,完全一级价格歧视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 第一,向每位顾客都索取不同的价格通常是不现实的(消
发行平装书 低价的电影 电脑打折出售 手机打折出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峰负荷定价
高峰负荷定价:当负荷能力限制造成边际成本很高时,在 高峰时期索取更高的价格。
在某一特定时间,一些商品的需求会出现高峰期。 上下班交通高峰时期 夏天傍晚时分的电力需求 周末的游乐场 由于供给能力的限制,在高峰时期,商品的边际成本也较
分段定价,消费者在某商品不同数量或不同区段被索取不同的价格。 这里存在规模经济从而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下降,此时,二级价格歧视通过 扩大产量和降低成本使消费者得益。生产者也获得更多的利润。
三级价格歧视
定义:将消费者分为不同消费特征的群,分别提供不同的 价格。
1)将市场的消费者分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群体 2)每一群体的消费者都有各自的需求函数 3)如果销售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将市场分为不
费者数量过多) 第二,厂商通常不知道每位顾客的保留价格。 如医生可以给一个意愿支付价格较低或保险金额较低的低
收入病人减免费用,但对高收入或有高保险的病人则要价 较高。 会计师 汽车推销员 大学学费
事实上,如果价格歧视能给市场带来足够的新顾客, 那么消费者的福利就能够增加,从而生产者和消费 者双方都能得益
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方法
基本的目标原则 MR1=MR2 MC1=MR1,MC2=MR2 MR1=MR2=MC
运用代数方法证明 假设: P1:第一组的价格 P2:第二组的价格 C(QT)=生产QT的总成本=C(Q1)+C(Q2) 利润(π)=P1Q1+P2Q2-C(QT)
首先,必须使销售给第一组消费者的利润增量等于0.
同理可得,MR2=MC MR1=MR2=MC
当厂商在多组消费者间分摊总产量实行 价格歧视时,各组的边际收益应相等, 这样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各组的边际收益必须等于边际成本
确定相对价格
由MR=P(1+1/Ed) MR1=P1(1+1/E1) MR2=P2(1+1/E2) 两组的相对价格就表示为 P1/P2=(1+1/E2)/(1+1/E1) 定价的基本原则:对需求弹性较小的消费者索取较高的价
同的群体,那么就可以实行三级价格歧视。 如商务旅客与度假者对机票的需求 对学生和老人的折扣
u 三级价格歧视的特征: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令其在两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 且都等于相同的边际成本,即 MR1=MR2=MC
如果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不相等,那么企业可以转移销售 量,使得MR1=MR2;
瓦瑞安(1978)认为,价格歧视是对同一消费者或 不同消费者,以不同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同一商品。
泰勒尔(1988)认为,当两个单位的同种商品对同 一消费者或不同消费者售价不同时,就可以说生产 者在实行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条件
厂商对市场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可以 控制商品价格
厂商知道不同消费者对商品具有不同的需求 弹性
厂商必须能够有效的分割和控制不同的市场, 即组织商品在不同消费阶层之间的倒卖或转 卖行为
价格歧视的类型
经济学家把价格歧视分为三种类型:一级价格歧视、 二 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信息经济学角度: 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 消费者支付保留价格 二级价格歧视——不完全价格歧视——厂商提供相同价格 目录——消费者自动选择 三 级 价 格 歧 视 —— 不 完 全 信 息 —— 依 据 消 费 者 的 需 求 弹 性——不同的群体
一级价格歧视
保留价格:消费者为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一级价格歧视:向每个消费者索取其保留价格 的行为。
u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两种理解:异质消费者;同质消费者
u 异质消费者情况:企业对DD曲线上每一点具有完全信息, 在有效防止套利的情况下,对每个消费者根据其最高愿意 支付定价。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获得最大利润, 并得到全部消费者剩余
一级价格歧视福利效果
在完全价格歧视下,社会总福利为消费者剩余(为零)和 生产者所得到的剩余(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而社会总 福利就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完全价格歧视下,如果 不考虑收入分配的负面效用,社会达到了最大福利,没有 福利的损失,也就是说,完全价格歧视是帕累托最优的。
二级价格歧视
对同一商品或服务的不同购买量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厂商试图向一组以上的消费者销售商品并不总是合适的
尤其是,当某一组消费者的需求很小,且边际成本上升很 快时,向该组消费者生产和销售商品而增加的边际成本可 能会超过边际收益。此时,就应该放弃该组消费者。
三级价格歧视的福利分析
三级价格歧视每个市场上的价格都要高于企业的边 际成本,因此其福利不如完全竞争或完全价格歧视。 但可能优于非价格歧视的垄断定价,也可能差于后 者,这取决于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形状。一般不 完全价格歧视越接近于完全价格歧视,就越有可能 得出一个比非价格歧视的垄断定价更富效率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