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测试卷含答案(全套)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1.根据内容连线,并按要求作答白日放歌须纵酒 ________三万里河东入海 ________洛阳亲友如相问 ________茅檐长扫净无苔 ________古人喜欢咏物言志,如唐代诗人李贺在《马诗》 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 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 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 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山此联想到了什么?3.这首诗,写 _________ 之景,抒发 _________之情。
一句写梧叶 ____________ 二 微 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敬锐感觉。
()A •秋夜所见;羁旅思乡;送寒声B •秋夜所见;羁旅思乡;挑促织C •冬夜所见;羁旅思乡;送寒声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①毛泽东一九四九年四月钟山风雨起苍黃②,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③,天翻地覆慨而慷④。
五千仞岳上摩天 花木成畦手自栽 青春作伴好还乡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中写“ _____ , _______ W 来表达宜将剩勇追穷寇⑤,不可沽名学霸王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⑦。
【注释】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强渡长江,23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
②钟山风雨起苍黃: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
苍黃:同仓皇,形容匆忙。
③虎踞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④慨(k5i)而慷(kang):感慨而激昂。
⑤剩勇:余勇。
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⑥不可沽(gd)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
⑦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沧桑:沧海(大海)变成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部编版5年级语文 上册 古诗词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含答案01 蝉【唐】虞世南垂纟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练习题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饮:( ) 籍:( )2.诗人笔下的“蝉”具有哪些特点?3.诗的三、四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参考答案1.饮用,喝;凭借2、角须下垂、栖于梧桐、饮吸清露、鸣响远播3、三、四句是作者借蝉抒怀,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
02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练习题1.默写古诗。
2. 《乞巧》的作者是( )代诗人( ) 。
“乞巧”指农历 (),又名( )。
传说( )和( ) 在鹊桥相会的《乞巧》一诗向人们展示了( )。
参考答案 1. 略 2. 唐 林杰 七月初七 七夕 牛郎 织女 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03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练习题1.陆游,字(),号(),是我国杰出的()诗人,他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歌。
2.《示儿》是陆游的()制作。
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告诉儿子,即便是他死了,也不要忘记把国家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3.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北定”指的是()4.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乃翁”指的是()5.诗中,临终前, 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___ , 诗人的遗恨是( 用原句回答)________, 诗人的遗愿是( 用原句回答) __________ _.参考答案1.务观;放翁;爱国2.绝笔;爱国3.收复北方4.你的父亲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04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练习题1.“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含答案)1. 人面不知何处去,______。
2. 这首诗,写_______之景,抒发_______之情。
一句写梧叶,“_______“,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A .秋夜所见;羁旅思乡;送寒声B .秋夜所见;羁旅思乡;挑促织C .冬夜所见;羁旅思乡;送寒声3.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渭城朝雨汜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古诗(一)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______》;古诗(二)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______》。
(2)解释下面的字。
①莫:______②更:______(3)这两首诗都是先写______;再写______。
(4)比较阅读两首古诗,看看它们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4.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1)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2)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
(3)长江气势浩荡,令人心神激荡。
在古代,更有许多诗词写到了长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
5. 读课文《树叶》,按课文填空。
长在树上,树枝拿它当_____。
落在地上,小虫拿它当_____。
漂在河里,鱼儿拿它当_____。
飞到天上,小鸟拿它当______……树叶说:“大家都喜欢我,我真高兴!(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______ 高兴——______(2)将诗歌补充完整。
长在树上,树枝拿它当______ 。
落在地上,小虫拿它当______ 。
漂在河里,鱼儿拿它当______ 。
飞到天上,小鸟拿它当______ ……树叶说:“大家都喜欢我,我真高兴!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的“吟”,吟诵,是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古诗词】专项复习检测试题二(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古诗词】专项复习检测试题二(含答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古诗词】专项复习检测试题二(含答案)古诗。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把上面诗句补充完整。
2.反复品读诗句,我们得知,诗中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作者住在_________中。
3.诗的后两句写寒山寺的钟声在静夜中传到客船上,这突出表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①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②③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④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⑥⑦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⑧⑨创作背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故乡山阴时所作。
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经是时不待我的年岁,然而墨客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
想那江山破裂,华夏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因而墨客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词句注释:①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
书,写。
②早岁:早年,年轻时。
那:即“哪”。
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③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
气指气概。
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④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⑤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⑥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⑦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⑧出师一表: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
⑨堪:能够。
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
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4.全诗紧扣住__字,将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日积月累专项复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日积月累专项复习题(附答案)1、《蝉》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
2、垂緌__________,流响__________。
居高_________,非是__________。
3、对蝉高洁品质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我精神境地的一种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蝉的习性和声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____。
6、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
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_。
7、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多少事,__________;天地转,_______。
一万年太久,_________。
9、《乞巧》作者是_____代__________10、七夕_________,__________渡河桥。
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万条。
11、叙述的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示儿》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13、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
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
14、诗人生前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子孙在________________时家祭的时候告诉诗人。
15、《题临安邸》作者是_____代__________“题”的意思是________,“邸”的意思是_______。
16、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_。
17、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己亥杂诗》作者是_____代_________19、___________恃风雷,__________究可哀。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zhàn)__________开温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3)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袭。______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__
(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
2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注】蛱蝶(jiádié):蛱蝶科的一种蝴蝶。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______,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
______,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以动写静,______表达了诗人喜悦、兴奋的心情。这首词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月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 ]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2)结合全诗赏析“却疑”二字的表达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专项测试(附答案)

五年级上册古诗专项测试一、我会选。
1.下列诗句名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但悲不见九州....北定中原日南望王师..生气恃风雷 B.王师..同九州又一年C.直.把杭州作汴州飞流直.下三千尺D.西湖歌舞几时休.物是人非事事休.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鹰隼.(一种凶猛的鸟)试翼,风尘吸张..(一张一合)B.天戴其苍,地履.(鞋子)其黄C.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华美瑰丽,富丽堂皇)D.干将..(古代宝剑名)发硎.(磨刀石),有作其芒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的“故”意思相同的是()A.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
B.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他在课堂上常常明知故.问,以求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C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D.学习不能学了新的就忘了旧的,要时常复习,温故.知新,才会真的进步。
4.下列句中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A.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作品质量要好。
B.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C.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D.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说得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5.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爱国”这一主题的是()。
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D.昨夜江边春水生,艨瞳巨舰一毛轻。
6.下列关于《示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语音精雕玉琢,有助于流露出真情,使诗更美、更感人B.这首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C.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绪和忧国忧民的情怀D.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的绝笔诗7.下列关于《山居秋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含答案)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
(2)______,不是遮头是使风。
(3)草铺______,笛弄______
诗中“铺”和“弄”用得妙吗?为什么?
______
2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动的景物有,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到来了。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5)你最喜欢两首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27.下列诗句中,与战争无关的一项是()
A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B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8.读古诗,完成练习。
(4)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丁香结年年都有。(用关联词连接)
15.我会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门泊______。
(3)春种一粒粟,______。谁知盘中餐,______。
(4)春______惊春______天,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是______。
3.按课文《绿色的金鱼》填空。
图画课上,
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
老师看了看说:
“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我听了笑着说:
“我喜欢绿色的金鱼,
现在没有,
以后会有的。”
老师看看我,
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在我的图画本上,
画了一颗红五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测试题(一)一、读拼音,写词语。
jì zǔ yān xūn hánɡ zhōu jū shùnǎi wēng jǐ hài bùjū yìgéjì sǎo hánɡ zhōu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翕张:一合一张。
B.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硎:磨刀石。
C.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第一。
D.万马齐喑.究可哀。
喑:沉默。
2.诗名“题临安邸”中“题”的意思是()A.题目;B.题名,命名;C.书写,题写。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去元.知万事空(元:同“原”,本来。
)B.万马齐喑.究可哀(喑:沉默。
)C.随意春芳歇.(歇:睡。
)D.默而识.之(识:记住。
)4.与“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表达不同的诗句是( )。
A.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D.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祭.(jì)姓龚.(gōng)B.熏.得(xūn )醉.酒(zuì)C.汴.州(biàn)齐喑.(yīn)D.抖擞.(shǔ)邸.居(dǐ)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已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已亥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
B.《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D.“天公”就是老天爷,“重抖擞”就是重新振作起来。
7.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下列关于《示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时写的绝笔诗B.这首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C.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绪和忧国忧民的情怀D.这首诗语言精雕细琢,有助于流露出真情,使诗更美、更感人。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暖风熏得游人醉.(沉醉),直.(一直)把杭州作汴州。
B.九州生气..(朝气蓬勃的局面)恃风雷,万马齐喑.(黑暗)究可哀。
C.王师北定.(平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你,你们)翁。
D.题.(书写,题写)临安..(南宋都城,现在的浙江省杭州市)邸。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乃.致(nǎi) 熏.黑(xūn) 死去原.知万事空B.依恃.(shì) 已亥..(yǐ héi)但悲不见九洲.同C.喑.(àn)哑祭祀..(jì sì)九州生气侍.风雷D.府邸.(dǐ) 汴.州(biàn)万马齐喑.究可哀1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1).山居秋暝.()A.昏暗。
B.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2).随意春芳歇.。
()A.尽。
B.休息。
(3).枫桥夜泊.()A.停船靠岸。
B.恬静。
(4).聒.碎乡心梦不成。
()A.城外围着城的墙。
B.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12.对《山居秋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物的美。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
1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组是()。
A.秋暝.(míng)浣.女(huàn)B.榆.关(yú)聒.碎(kuò)C.姑.苏(gū)竹喧.(xuān)D.帐.灯(zhàng)随.意(suí)14.《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A.月落寒山寺B.乌啼夜半钟声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得打“√”,错得打“×”。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雨后山间的美景。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语序倒装,正确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闹,渔舟下莲动。
”()四、填空题(根据语境填诗句或名言。
)1.很多诗人借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创作诗歌,表达情思。
如林杰的《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
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
”2.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还不忘叮嘱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
”3.《己亥杂诗》中,希望打破陈旧教条,选拔有用的人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列诗词名句补充完整。
1.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意春芳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
7.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_________究可哀。
8.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降人才。
9.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总相宜。
10.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总是春。
六、根据诗意写出诗句。
1.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荷叶摇动,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的宁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诗词曲鉴赏。
读古诗,完成练习。
(一)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几时休:___________。
熏:_________。
醉:_____________。
2.对画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B.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
C.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活的讽刺。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解释字词。
生气:____________ 恃:____________2.下列对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B.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3.用自己的话说说“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描述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祈求上天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B.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期盼上天不拘一格地降下人才的迫切心情C.作者表达了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更有生气的观点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朝野臣民噤声的现状的无限悲哀。
(三)《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时期(填人名)的绝笔,诗中作者以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 ,的无比渴望。
3.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九州。
元: 。
无: 。
但: 。
乃: 。
4.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句回答)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爱国之情,我还能写出积累的爱国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祭祖烟熏杭州拘束乃翁己亥不拘一格祭扫杭州二、选择题。
1.C2.C3.C4.C5.D6.D7.D8.D9.D10.D11(1).B(2).A(3).A(4).B12.C13.B14.B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得打“√”,错得打“×”。
×√√√四、填空题(根据语境填诗句或名言。
)1.牵牛织女渡河桥穿尽红丝几万条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五、把下列诗词名句补充完整。
西湖歌舞几时休江枫渔火对愁眠莲动下渔舟王孙自可留斜风细雨不须归居高声自远万马齐喑不拘一格淡妆浓抹万紫千红六、根据诗意写出诗句。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七、诗词曲鉴赏。
(一)1.几时才能停下。
吹。
陶醉。
2.C3.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女、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醉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又似当时的人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风气,使那些逃难者竟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并陶醉其中,竟把杭州当成了曾繁荣的宋朝首都汴州。
(二)1.活力,生命力。
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2.B3.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4.A(三)1.死去元知万事空家祭无忘告乃翁2.南宋陆游遗嘱收复失地洗雪国耻统一祖国3.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的是中国;本来;不要;只是;你的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