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炼铜简介

合集下载

湿法铜冶炼工艺

湿法铜冶炼工艺

Fe2(SO4)3+6H2O=2Fe(OH)3↓ +3H2SO4
3
浸出净化设备
浸出和净化都可在带机械搅拌的耐酸槽内进行, 浸出时可加絮凝剂加速沉淀,在Fe(OH)3成胶状沉 淀时,可吸附溶液中的As、Sb、Bi等杂质一同除去。
9.2.3电积过程
铜的电积也称不溶阳极电解,以纯铜作阴极,以PbAg(含Ag 1%))或Pb-Sb合金板作阳极,上述经净化除 铁后的净化液作电解液。电解时,阴极过程与电解精炼 一样,在始极片上析出铜,在阳极的反应则不是金属溶 解,而是水的分解放出氧气。
直线速度
空气的体积速度 风帽口风速 空气过剩系数 产品:烟尘
(米/秒)
(米3/分) (米/秒) (a) (%)
O.23
27.5~28 12 1.2 30
O.42
14.2 22 1.3 30
O.13 -O.22
100~170 ----85
0.15
325 -------
0.4
420~500 ----80
(2) 焙烧过程热力学
主要反应: MeS+3/2O2=MeO+SO2 2SO2+O2 = 2SO3 MeO+SO3=MeSO4 从以上反应可知,MeS焙烧的主要产物是 MeO或MeSO4、SO2和SO3。生成的MeSO4在一 定温度下会进行热分解; 2MeSO4=MeO•MeSO4+SO3
图 9.2 Me-S-O热力学稳定区图
焙砂
烟气中SO2浓度 给料率(干精矿) 炉料含铜 床能率(干料)
(%)
(%) (吨/日) (%) (吨/日)
70
--10~14 19 17.4--18 3.82
70

湿法炼铜简介

湿法炼铜简介

反萃
电沉积
开路萃余液 萃余液:Cu0.3g/l, Fe4.0g/l,
H2SO46.0g/l
再生有机相 Cu1.83g/l
废电解液:Cu35g/l, Fe1g/l,H2SO4180g/l
电铜 图1 湿 法 炼 铜 的 原 则 流 程 图
开路废电解液
浸出-溶剂萃取-电积工艺
H+
Raffinate Stripped Organic Spent Electrolyte
萃余液
反萃有机相
废电积液
Cu
Cu
Cu
Cu
Acid 酸
LEACH 铜浸出
EXTRACT 铜萃取
STRIP 铜反萃
EW
Cu2+
Loaded Organic Strong Electrolyte
PLS 料液负载有机相 Nhomakorabea电积富液
1 湿法炼铜简介
1.3 当代湿法炼铜工艺过程概貌
1 湿法炼铜简介
1.4 当代湿法炼铜工艺主要应用领域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1 湿法炼铜简介
1.3 当代湿法炼铜工艺过程概貌
浸出液:Cu3.0g/l, Fe4.0g/l, H2SO42.0g/l
负载有机相: Cu 4.53g/l
电解液:Cu50g/l, Fe1.0g/l, H2SO4157g/l
硫酸+水
矿石
浸出
萃取
总产量 (万吨)
1971
2
1981
9
1991
26
2001
53
0
0
1.5
1
0
25
5
0

湿法铜冶炼

湿法铜冶炼
常用的除铁法为氧化水解法,即在PH=1~1.5, T=60℃时,用MnO2将Fe2+氧化成Fe3+,然后使Fe3+水 解成Fe(OH)3沉淀除去。即
2 FeSO4+MnO2+2H2SO4=Fe2(SO4)3+MnSO4+2H2O
Fe2(SO4)3+6H2O=2Fe(OH)3↓ +3H2SO4
3 浸出净化设备
若浸出的对象是贫矿、废矿,所得浸出液含铜 很低,难以直接提取铜,必须经过富集,萃取技 术能有效地解决从贫铜液中富集铜的问题。
浸出
浸出方式有堆浸、槽浸、地下浸等多种。 1、氧化铜矿堆浸
适用于硫酸溶液堆浸的铜矿石铜氧化率要求较高,铜 主要应以孔雀石、硅孔雀石、赤铜矿石等形态存在。脉石 成分应以石英为主,一般SiO2含量均大于80%,而碱性脉 石CaO、MgO含量低、二者之和不大于2%~3%。矿石含 铜品位从0.1%~0.2%。浸出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是:
电积时电解液温度为35~45℃,阴极周期可取7天,
Dk为150~180A/m2,所得电铜含铜为99.5~99.95%。
废液及废渣的处理
1、电解废液的处理: 电解废液最好全部返回浸出过程但 这种平衡很难达到,所以出现废液的处理问题。
处理目的: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并回收或中和 硫酸以避免它对环境的危害。
①氧化铁硫杆菌;
②氧化硫杆菌。能在PH=1.5~细菌的直接作用:
氧化铁硫杆菌.为取得维持生命的能源而将 矿石中的低价铁和硫氧化成高价,氧化过程中破 坏了矿石的晶格,使矿石中的硫化物变为硫酸盐 而转入溶液中。
CuFeS2+4O2=CuSO4+FeSO4
(4) 焙烧设备及经济指标

湿法炼铜_精品文档

湿法炼铜_精品文档

湿法炼铜湿法炼铜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工艺,用于从含铜矿石中提取纯铜。

这种方法以其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湿法炼铜的工艺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关键阶段:浸出、萃取、电积、电解精炼。

首先是浸出阶段。

在这一阶段,将含铜矿石粉末与稀硫酸溶液反应,使铜溶解在溶液中。

该反应生成了一种被称为浸出液的含有铜离子的溶液。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控制反应条件,例如温度和pH值,以确保高效的铜溶解。

接下来是萃取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过将浸出液与有机溶剂接触,有机溶剂中的铜离子与水溶液中的铜离子进行交换。

这种交换使铜离子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

正因为如此,这一阶段也被称为“萃取”。

一般来说,多数湿法炼铜方法中采用的有机溶剂是一种含有特定配位物的液体。

该有机溶剂能够与铜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促进铜离子的转移。

随后是电积阶段。

在这一阶段,有机溶剂中的铜离子被还原成纯铜,并沉积在电解槽的阴极上。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在阴极上形成均匀厚度的铜层,以获得高纯度的铜产品。

在电积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电流和电解槽的条件,以实现高质量的铜沉积。

最后是电解精炼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过将电积得到的铜产品作为阳极,并将其浸入含有铜离子的电解液中,使阳极的铜溶解回溶液中。

这样,不纯度物质和其他杂质将被移动到电解液中并被分离,而高纯度的铜则在阴极上重新沉积。

这种电解过程可多次重复,以进一步提高铜的纯度。

湿法炼铜相对于其他炼铜方法有许多优势。

首先,湿法炼铜过程中不需要高温,相比干法炼铜过程更加节能。

其次,湿法炼铜是一种环保的方法,因为其涉及的溶液和有机溶剂可以通过再循环来减少废物的产生。

此外,湿法炼铜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矿石,包括低品位的矿石,这在一些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湿法炼铜还可以提供高品质的铜产品,可以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广泛使用。

总结而言,湿法炼铜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冶金工艺,用于从含铜矿石中提取纯铜。

它包括浸出、萃取、电积和电解精炼四个关键阶段。

相比于其他炼铜方法,湿法炼铜具有许多优势,例如节能、环保和可适应不同的矿石类型。

湿法炼铜

湿法炼铜

湿法炼铜用溶剂浸出铜矿石或精矿,而后从浸出液中提取铜。

主要过程包括浸出(见浸取)、净化、提取等工序。

目前世界上湿法炼铜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2%。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消除SO2污染,对用湿法冶炼硫化铜矿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因经济指标尚不如火法,湿法工艺大多停留在试验和小规模生产阶段。

湿法炼铜目前主要用于处理氧化铜矿。

有氧化铜矿直接酸浸和氨浸(或还原焙烧后氨浸)等法;酸浸应用较广,氨浸限于处理含钙镁较高的结合性氧化矿。

处理硫化矿多用硫酸化焙烧-浸出或者直接用氨或氯盐溶液浸出等方法。

①硫酸化焙烧-浸出法是将精矿中的铜转变为可溶性硫酸铜溶出;②氨液浸出法是将铜转变为铜氨络合物溶出,浸出液在高压釜内用氢还原,制成铜粉,或者用溶剂萃取-电积法制取电铜;氯盐浸出法是将铜转变为铜氯络合物进入溶液,然后进行隔膜电解得电铜。

氧化铜矿酸浸法流程氧化铜矿一般不易用选矿法富集,多用稀硫酸溶液直接浸出,所得溶液含铜一般为1~5g/L,可用硫化沉淀、中和水解、铁屑置换以及溶剂萃取-电积等方法提取铜。

近年来,萃取-电积法发展较快。

其主要过程包括:①用对铜有选择性的肟类螯合萃取剂(LiX-64 N,N-510,N-530等)的煤油溶液萃取铜,铜进入有机相而与铁、锌等杂质分离。

②用浓度较高的H2SO4溶液反萃铜,得到含铜约50g/L的溶液。

反萃后的有机溶剂,经洗涤后,返回萃取过程使用。

③电积硫酸铜溶液得电铜,电解后液返回用作反萃剂。

生产流程见图。

硫化铜精矿焙烧浸出法硫化铜精矿经硫酸化焙烧后浸出,得到的含铜浸出液,经电积得电铜。

此法适于处理含有钴、镍、锌等金属的硫化铜精矿,但铜的回收率低,回收贵金属较困难,电能消耗大,电解后液的过剩酸量须中和处理,所以一般不采用。

从贫矿石和废矿中提取铜铜矿开采后坑内的残留矿、露天矿剥离的废矿石和铜矿表层的氧化矿,含铜一般较低,多采用堆浸、就地浸出和池浸等方法,浸出其中氧化形态的铜,而所含硫化铜则利用细菌的氧化作用,使之溶解。

湿法炼铜原理

湿法炼铜原理

湿法炼铜原理
湿法炼铜是一种利用硫化铜矿进行铜的提取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硫化铜矿
浸出成铜硫酸盐溶液,再通过电解或还原的方式得到纯铜。

湿法炼铜主要包括浸出、净化、电解或还原等步骤。

首先,硫化铜矿经过破碎和浸出,得到含铜的硫酸盐溶液。

在这一过程中,硫
化铜矿与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形成含铜的硫酸盐溶液。

然后,通过加入还原剂或者电解的方式,将铜离子还原成纯铜或者沉淀出铜粉。

最后,通过过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铜。

湿法炼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硫化铜矿中的铜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
应得到纯铜。

这种方法相对于其他炼铜方法来说,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且适用于低品位的硫化铜矿。

但是,湿法炼铜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环保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总的来说,湿法炼铜是一种重要的铜冶炼方法,其原理简单易懂,操作方便,
对于提取低品位的硫化铜矿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考虑其环保和能源消耗等问题,以便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铜的湿法冶金

铜的湿法冶金
1、工艺流程:
图 11.1 工艺流程
14
2、硫化铜精矿的焙烧
(1) 焙烧的目的 焙烧是首道工序,使炉料进行硫酸化焙烧,
其目的是使绝大部分的铜变为可溶于稀硫酸的 CuSO4和CuO•CuSO4,而铁全部变为不溶的氧化 物(Fe2O3),产出的SO2供制酸。
15
(2) 焙烧过程热力学
主要反应: MeS + 3/2O2= MeO+SO2 2SO2 + O2 = 2SO3 MeO + SO3= MeSO4
2
2、湿法炼铜的优点
火法处理硫化铜矿虽具有生产率高,能耗低,电铜 质量好,有利于金、银回收等优点,但目前已面临 两个难题:一是资源问题;二是大气污染问题。
1)资源问题:硫化铜矿作为目前火法炼铜的主 要原料,开采品位越来越低,因此,低品位硫化矿、 复合矿、氧化矿和尾矿将成为今后炼铜的主要资源。 这类贫矿,火法是无法直接处理的。
5
搅拌浸出 搅拌浸出是在装有搅
拌装置的浸出槽中进行, 用较浓的硫酸溶液(含 H2SO4 50 ~ 100g/L)浸出 细粒(-75μm占90%以上) 氧化矿或硫化矿的焙砂, 一般含铜品位较高。
搅拌浸出具有比槽浸 速度快、浸率高等优点, 但设备运转能耗高。
6
堆浸
堆浸常用于低铜表外矿、铜矿废石的浸出。
9
就地浸出 就地浸出又称为地下浸出,可用于处理残留
矿石或未开采的氧化铜矿和贫铜矿。 加压浸出
对于在常压和普通温度下难于有效浸出的矿 物常采用加压浸出的方式。加压浸出即在密闭的 加压釜中,在高于大气压的压力下对矿进行浸出。
10
加压浸出的优点: 1)可以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浸出; 2)在高温高压下,使一些在普通温度下不

湿法铜冶炼工艺

湿法铜冶炼工艺

整理版ppt
6
(2) 焙烧过程热力学
主要反应:
MeS+3/2O2=MeO+SO2 2SO2+O2 = 2SO3
MeO+SO3=MeSO4
从以上反应可知,MeS焙烧的主要产物是
MeO或MeSO4、SO2和SO3。生成的MeSO4在一 定温度下会进行热分解;
2MeSO4=MeO•M整理e版SpptO4+SO3
3)原理: Cu2+水相+2R-H有机相=R2-Cu有机相+2H+水相
4)设备: 萃取箱(图9.3)
整理版ppt
30
图 9.3 萃取箱
整理版ppt
31
9.4氨浸—萃取—电积法
9.4.1高压氨浸法:
在高温、高氧压和高氨压下浸出硫化精矿,铜、 镍、钴等有价金属形成配合物进入溶液,铁形成氢氧 化物进入残渣 ,由于浸出过程所需压力较高以及酸溶 液对设备的腐蚀较大,目前主要用于处理Cu-Ni-Co 复合矿。
3
氧气充足;
4 避光,溶液不要暴露在日光下。
整理版ppt
26
浸出过程:
因细菌浸出主要是处理低品位难选复合矿或 废矿,故用就地浸出或堆浸,堆量可达几万吨到 几亿吨,浸出周期为数日至数年。浸出液含铜1~ 7g/l。
整理版ppt
27
9.3.2浸出液的处理
1、置换沉淀铜
特点:
溶液含铜仅1~7克/升,用铁屑置换法简单、 有效、可靠,投资少,缺点是消耗大量废铁,成 本高,产品铜不纯必须送到火法精炼厂熔化和精 炼。
(米) (米) (米) (℃) (%)
(米/秒)
国内一厂
2.52 7.59 1.3 6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法炼铜
一、历史简介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

它成为湿法冶金术的先驱,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在汉代许多著作里有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

南北朝时更进一步认识到不仅硫酸铜,其他可溶性铜盐也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

南北朝的陶弘景说:“鸡屎矾投苦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即不纯的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醋,用醋溶解后也可与铁起置换反应。

显然认识的范围扩大了。

到唐末五代间,水法炼铜的原理应用到生产中去,至宋代更有发展,成为大量生产铜的重要方法之一。

葛洪是我国晋代著名的炼丹家。

一次,葛洪之妻鲍菇在葛山用铁勺盛满曾青(硫酸铜溶液),几天后,葛洪拿那个铁勺使用,奇妙的现象出现了:铁勺变成“铜勺”,红光闪闪,葛洪的徒弟高兴得跳了起来:“点铁成金啦!”葛洪把“铜勺”放在火上烤,“铜勺”逐渐变黑。

这些,葛洪在《黄白篇》(《抱朴子内篇·黄白》)一书中均做了记载。

在欧洲,湿法炼铜出现比较晚。

15世纪50年代,人们把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偶尔看出铜出现在铁表面,还感到十分惊讶,更谈不上应用这个原理来炼铜了。

二、具体操作
湿法炼铜也称胆铜法,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浸铜,就是把铁放在胆矾(CuSO4·5H2O)溶液(俗称胆水)中,使胆矾中的铜离子被金属置换成单质铜沉积下来;二是收集,即将置换出的铜粉收集起来,再加以熔炼、铸造。

地所用的方法虽有不同,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胆水产地就近随地形高低挖掘沟槽,用茅席铺底,把生铁击碎,排放在沟槽里,将胆水引入沟槽浸泡,利用铜盐溶液和铁盐溶液颜色差异,浸泡至颜色改变后,再把浸泡过的水放去,茅席取出,沉积在茅席上的铜就可以收集起来,再引入新的胆水。

只要铁未被反应完,可周而复始地进行生产。

第二种方法是在胆水产地设胆
水槽,把铁锻打成薄片排置槽中,用胆水浸没铁片,至铁片表面有一层红色铜粉覆盖,把铁片取出,刮取铁片上的铜粉。

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麻烦是将铁片锻打成薄片。

但铁锻打成薄片,同样质量的铁表面积增大,增加铁和胆水的接触机会,能缩短置换时间,提高铜的产率。

第三种方法是煎熬法,把胆水引入用铁所做的容器里煎熬。

这里盛胆水的工具既是容器又是反应物之一。

煎熬一定时间,能在铁容器中得到铜。

此法长处在于加热和煎熬过程中,胆水由稀变浓,可加速铁和铜离子的置换反应,但需要燃料和专人操作,工多而利少。

所以宋代胆铜生产多采用前两种方法。

宋代对胆铜法中浸铜时间的控制,也有比较明确的了解,知道胆水越浓,浸铜时间可越短;胆水稀,浸铜的时间要长一些。

可以说在宋代已经发展从浸铜方式、取铜方法、到浸铜时间的控制等一套比较完善的工艺。

水法炼铜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不必使用鼓风、熔炼设备,在常温下就可提取铜,节省燃料,只要有胆水的地方,都可应用这种方法生产铜。

而现在采用的湿法炼铜的流程与古代已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流程为酸浸-萃取-电积。

氧化铜加酸进行搅拌并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硫酸铜及硫酸铁溶液,再通过萃取和反萃取,去除铁元素,最后通过电积生产处99.9%以上的阴极铜。

湿法炼铜这些年发展比较快,已经可以占到炼铜总量的20%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