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国通史课件 之——门阀社会及其解体34页PPT
03 中国通史 精美PPT图解

尚书禹贡 尚书 禹贡 冀州 兖州 青州 徐州 扬州 荆州 豫州 梁州 雍州 吕氏春秋 冀州 兖州 青州 徐州 扬州 荆州 豫州 幽州 雍州
周礼职方 冀州 兖州 青州 并州 扬州 荆州 豫州 幽州 雍州 尔雅释地 冀州 兖州 营州 徐州 扬州 荆州 豫州 幽州 雍州
二 各国变法运动
各国变法概况 商鞅变法 官僚制的建立
子产曰: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左传 昭公十八年》 昭公十八年》 《左传昭公十八年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未能事人,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 敢问死. 未知生, 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 知死? ——《论语 先进》 先进》 知死?" 《论语先进 子贡曰: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 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 公冶长》 公冶长》 《论语公冶长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 论而不议. ——《庄子 齐物论》 齐物论》 论而不议. 《庄子齐物论 君子……其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 君子 其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 其于天地万物也 而致善用其材. ——《荀子 君道》 君道》 而致善用其材. 《荀子君道 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错人而思天, 唯圣人为不求知天.……错人而思天,则失 错人而思天 万物之情. ——《荀子 天论》 天论》 万物之情. 《荀子天论
三 士阶他文化成果
中国古代"道"的另一特征,我想称它为"人 中国古代" 的另一特征,我想称它为" 间性" 间性".……印度和以色列的宗教传统虽然也 印度和以色列的宗教传统虽然也 离不开世间的问题, 离不开世间的问题,但是世间问题在这种传统 中毕竟是以超世间的形态出现的.换句话说, 中毕竟是以超世间的形态出现的.换句话说, 便是"把世间的问题变成神学的问题" 便是"把世间的问题变成神学的问题".…… 希腊的哲学传统是从对自然界的好奇与探索开 始的, 始的,这一向自然界追求永恒规律的训练不可 避免地影响到思想家对人生问题的处理方式. 避免地影响到思想家对人生问题的处理方式. 当他们的目光转移到人生问题时, 当他们的目光转移到人生问题时,他们同样要 在人的内在宇宙中寻找不易之则. 在人的内在宇宙中寻找不易之则.这就不免将 人生界客观化而与自然界同成为科学研究的对 相形之下, 象了. 象了.……相形之下,中国古代之"道"比较 相形之下 中国古代之" 能够摆脱宗教和宇宙论的纠缠. 能够摆脱宗教和宇宙论的纠缠.中国没有古希 腊那种追究宇宙起源的思辩传统. 腊那种追究宇宙起源的思辩传统.……中国 中国 的人间性更有一个特点, "道"的人间性更有一个特点,即强调人间秩 序的安排. 先秦诸子, 序的安排.……先秦诸子,包括讲"坚白异同" 先秦诸子 包括讲"坚白异同" 的名家在内,最后都归结到治国, 的名家在内,最后都归结到治国,平天下之道 上去. 上去. 余英时《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余英时《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完整版)北大中国通史课件 之——从统一到分裂

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
诸葛亮一、二次北伐图
诸葛亮北伐:以攻为守,谋图自存。
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
孙吴霸业之起,在魏、蜀 前;称王称帝,在魏、蜀 后,其建国道路,曲折而 又漫长。 孙氏霸业稽延,症结盖在 调整与江东大族关系的需 要。……其内核则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冒顿单于。是时,冒顿方强, 为书,使使遗高后,辞极亵嫚。高后大怒,召将相大臣, 议斩其使者,发兵击之。……令大谒者张释报书,深自 谦逊以谢之,并遗以车二乘,马二驷。冒顿复使使来谢, 曰:“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因献马,遂 和亲。
——《资治通鉴》卷一一、一二
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
——《资治通鉴》卷六八 建安二十四年条臣光曰
曹操……总是抓住汉献帝不放手,企图躲在汉献帝的背 后完成作皇帝的一切准备。……他把皇袍当作衬衣穿在 里面。
——翦伯赞
东三汉国时的期瓦全图解和三国鼎立
魏
蜀
吴
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 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 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 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 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 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 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 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汉武帝北击匈奴的三次战役
元朔二年(BC127),卫青从云中出击,至陇西, 夺回河套一带,设置朔方郡。
元狩二年(BC121),霍去病自陇西出兵,重击匈 奴右部,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阻断 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沟通了内地与西域。
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 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 无颜色。”
第六讲 门阀社会及其解体

第六讲门阀社会及其解体一、南北政治大势1.南方:东晋(317——420)——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2.北方:(1)前秦的统一(376)——淝水之战(383)(2)北魏的统一(439)——瓜步之战(450)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423-452),先后灭匈奴族夏赫连氏(431年)、北燕冯氏(436年)、卢水胡北凉沮渠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与刘宋对峙,形成了南北朝的局面。
450年,瓜步(今江苏六合县东南)之战后,刘宋之防线渐撤至淮南,北方的实力已经压倒南方。
(3)北周的统一(577)——平陈之战(589)北周武帝宇文邕,560-578年在位,572年杀权臣宇文护之后亲政,建德六年(577)亲征北齐,攻破北齐都城邺城,俘北齐后主,统一北方。
二、门阀政治与门阀制度1.门阀政治:仕宦之家门前记述功状的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称“阅”。
阀阅,先秦以来,阅仅指个人仕途中的功劳。
东汉以后因世家大族兴起,一个家族中往往多人出仕,于是出仕者的阀阅便又成为家族荣誉、声望的标志。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相当于门第。
门阀政治,质言之,是指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它的存在是暂时的;它来自皇权政治,又逐步回归于皇权政治。
……严格意义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存在并起着不同程度政治作用的历史时期,并不都是门阀政治时期。
东晋一代政治史,大部分时间是表现为几个执政家族兴衰交替的历史。
东晋门阀政治的代表家族:琅邪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2.门阀制度:门阀制度的特点是按照门户等级区别士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所处的不同地位。
——唐长孺《门阀的形成及其衰落》中古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
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
东晋南朝门阀社会及其解体共68页

晋元帝司马睿
东晋南朝政治大势
382年东晋十六国全图
高车
前秦
东晋
北方士族与江东士族的合流
◎相同的社会阶级
◎共同的胡族敌人
勤苦以学中国之书,尚可不须也,况于乃有 转易其声音,以效北语,既不能便,良似可耻可 笑。所谓不得邯郸之步,而有匍匐之嗤者。此犹 其小者耳,乃有遭丧而学中国哭者,令忽然无复 念之情。……曰:此京洛之法也。不亦惜哉!”
影响:
1、起义席卷东晋大部分地区,东晋王朝业已名存 实亡。
2、起义沉重打击了门阀世族势力。
特别是谢琰被杀后,北府兵为寒人掌握,士 族从此失去军权。南方的门阀世族从此失去了政 治上的垄断地位,开始走向衰落,寒门庶族地位 得以逐步上升。使原来已经极度紧张的阶级矛盾 有了一定的缓和,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有利条件。
孙恩、卢循起义
孙恩起义:399~402年 卢循起义:410~411年 性质:
孙恩、卢循领导的反晋斗争主 流是农民起义性质。
这一斗争虽带有宗教色彩,但 斗争双方并非按宗教划分,笃 信五斗米道的王凝之等人被杀, 就是证明。孙、卢是北来失势 士族,起义初期也确有不少地 主分子参加,但义军的基本成 员无疑为会稽三吴地区的贫苦 农民和奴客。
一、东晋南朝政治大势
南强北弱→北强南弱 东晋门阀政治→南朝皇权政治 皇帝:高级士族→低级士族→寒人 朝廷:士族当权→寒人兴起
东晋 317—420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东晋南朝政治大势——东晋
北方大族的南迁与司马睿建立东晋
307年(永嘉元年)九月 ,司马睿以安东将军、都督扬 州江南诸军事的身份移镇建业 (江苏南京),得到琅玡(山 东临沂)大族等北方大族的支 持,才投靠了司马睿。
东晋南朝门阀社会及其解体

元帝始过江,谓顾骠骑曰:“寄人国土,心常怀 惭。”荣跪对曰:“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是以 耿、亳无定处,九鼎迁洛邑。愿陛下勿以迁都为 念。”
顾荣的答语,实际上是一种默契,即允许北人寄 居江左,并与之合作。双方协议既成,南人与北 人戮为同心,共御外侮,赤县神州免于全部陆沉, 东晋南朝三百年的世局因此决定。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 书社,1987年,152页)
孙恩、卢循起义
Hale Waihona Puke 孙恩起义:399~402年 卢循起义:410~411年 性质:
孙恩、卢循领导的反晋斗争主 流是农民起义性质。 这一斗争虽带有宗教色彩,但 斗争双方并非按宗教划分,笃 信五斗米道的王凝之等人被杀, 就是证明。孙、卢是北来失势 士族,起义初期也确有不少地 主分子参加,但义军的基本成 员无疑为会稽三吴地区的贫苦 农民和奴客。
元嘉北伐
●“宋子孙屠戮之惨” 宋武九子,四十余 孙,六七十曾孙,死于 非命者十之七八,且无 一有后于世者。„„宋 武以猜忍起家,肆虐晋 室,戾气所结,祸流于 后嗣。孝武、明帝又继 以凶忍惨毒,诛夷骨肉 唯恐不尽,兄弟子姓悉 草薙而禽狝之,皆诸帝 之自为屠戮,非假手于 他族也。卒至宗支尽, 而己之子孙转为他族所 屠。 赵翼《廿二史札记》
陈叔宝亡国
583年,后主陈 叔宝继位,荒淫无 道,不理政务,大 修宫室,耗费大量 钱财。这时北方的 隋朝已经强大起来, 589年,隋军大举南 下,攻入建康,俘 后主,陈朝灭亡。
南朝统治的特点
——南朝多以寒人掌
机要
其时高门大族, 门户已成,令仆,三 司可平流进取,不屑 竭智尽心,以邀恩宠; 且风流相尚,罕以物 务关怀,人主遂不能 藉以集事,于是不得 不用寒人。
第10章 中国古代的门阀制度PPT课件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借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第十章 中国的门阀制度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门阀制度
一、门阀的涵义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古者人 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 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 阅”。 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 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 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 用来张贴功状。
3.严守士庶之别,歧视和打击庶族。
中书舍人狄当、周赳并管要务,以敷同省 名家欲诣之。赳曰:“彼若不相容接,便 不如勿往,讵可轻行?”当曰:“吾等并 已员外郎矣,何忧不得共坐!”敷先旁设 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数呼左右 曰:“移我远客。”赳等失色而去,其自 标遇如此。《南史·张敷传》
先是中书舍人纪僧真幸于武帝,稍历军校,容表 有士风。谓帝曰:“臣小人,出自本县武吏,邀 逢圣时,阶荣至此。爲儿昏,得荀昭光女,即时 无复所须,唯就陛下乞作士大夫。”帝曰:“由 江斅、谢沦,我不得措此意,可自诣之。”僧真 承旨诣斅,登榻坐定,斅便命左右曰:“移吾床 让客。”僧真丧气而退,告武帝曰:“士大夫故 非天子所命。”时人重斅风格,不爲权幸降意。 (《南史·江敩传》) 僧真容貌言吐,雅有士风。世祖尝目送之,笑曰: “人何必计门户,纪僧真常贵人所不及。”诸权 要中,最被盼遇。(《南齐书·纪僧真传》)
诸葛恢大女儿适太尉庾亮儿,次女适徐州刺 史羊忱儿。亮子被苏峻害,改适江虨。恢儿 娶邓攸女。于时谢尚书求其小女婚,恢乃云: “羊、邓是世婚,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 不能复与谢裒儿婚。”及恢亡,遂婚。于是 王右军往谢家看新妇,犹有恢之遗法:威仪 端详,容服光整。王叹曰:“我在遣女裁得 尔耳!”(《世说新语·方正》)
中国通史课件-第七章 政治分裂的魏晋南北朝(上)

魏氏……立九品之制,粗且为 中正则由政府委任,这样就把私人 一时选举之本耳。其始造也, 的月旦评变作官家的品第,强迫清 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 议与政府一致,同时使原来与政府 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有矛盾的大族名士与政府取得协调。 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 政府控制了舆论,而当中正的既是 大族名士,他们的私家操纵也由此 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 (晋书· 卫瓘传) 取得了合法地位。——唐长孺
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 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王)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 王雄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 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 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 道左。……自此之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及帝登尊位, 百官陪列,命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至于三四,曰:“若太阳下 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帝乃止。 ——《晋书· 王导传》
第七章 政治分裂的魏晋 南北朝(上)
一 三国鼎立 二 西晋的短暂统一 三 东晋的偏安之局
一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魏政治概况 蜀与吴
汉武帝时定汉为土德。 王莽重新排定德运,自 居土德,以汉为火德。 东汉末,欲代汉者皆自 居土德。曹丕篡位,定 年号“黄初”;孙权建 国,定年号“黄武”、 “黄龙”。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 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 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 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 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 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藉世 资,用相凌驾,都正俗士,斟 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 仰。……岁月迁讹,斯风渐笃, 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 还,遂成卑庶。(宋书· 恩幸传)
中国通史 8

東晉南朝政治大勢
《廿二史劄記》卷一二《齊制典簽之權太重》 “齊制,諸王出鎮,其年小者,則臵行事及典簽以佐之。一 州政事,以及諸王之起居飲食,皆聽命焉,而典簽尤為切 近”。
卷一一《宋子孫屠戮之慘》 “宋武九子,四十余孫,六七十曾孫,死於非命者十之七八, 且無一有後於世者”。 卷一二《齊明帝殺高武子孫》 “宋子孫多不得其死,猶是文帝、孝武、廢帝、明帝數君之 所為,至齊高、武子孫,則皆明帝一人所殺,其慘毒自古 所未有也”。
門閥政治
六朝貴族的自律世界 與財產、權勢的世俗欲望相 對,是士大夫的自我抑制精 神實現了家族、宗族、鄉 黨,……六朝貴族的階級地 位,正是以這種鄉論為基礎 而形成的,而正是這種鄉論 才是他們得以超越王朝權力 而獲得自立的社會地位的根 基。……六朝貴族就是這樣 成為道德共同體的領袖的。 ——穀川道雄
——《南史》卷三六《江斆傳》
門閥制度
衰落時期 :南北朝後期
王子猷作桓車騎騎兵參軍,桓問曰:“卿何署?” 答曰:“不知何署,時見牽馬來,似是馬曹。”桓 又問:“官有幾馬?”答曰:“不問馬,何由知其 數。”又問:“馬比死多少?”答曰:“未知生焉 知死?” 注:《中興書》曰:桓沖引徽之為參軍,蓬首散帶, 不綜知其府事。 —— 《世說新語 ·簡傲第二十四》
四、門閥對社會之影響
唐代的貞觀《氏族志》與顯慶《姓氏錄》
是時,朝議以山東人士好自矜誇,雖複累葉陵遲,猶恃其舊 地,女適他族,必多求聘財。太宗惡之,以為甚傷教義,乃 詔„高‟士廉……等刊正姓氏。……撰為《氏族志》。士廉 乃類其等第以進。太宗曰:“我與山東崔、盧、李、鄭,舊 既無嫌,為其世代衰微,全無冠蓋,猶自雲士大夫,婚姻之 間,則多邀錢幣。才識凡下,而偃仰自高,販鬻松檟,依託 富貴。我不解人間何為重之?……我今特定族姓者,欲崇重 今朝冠冕,何因崔幹猶為第一等?昔漢高祖止是山東一匹夫, 以其平定天下,主尊臣貴。卿等讀書,見其行跡,至今以為 美談,心懷敬重。卿等不貴我官爵耶?不須論數世以前,止 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遂以崔幹為第三等。及書成,凡 一百卷,詔頒於天下。 ——《舊唐書》卷六五《高士廉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