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感悟
对美的感悟名言

对美的感悟名言1、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
——黑格尔2、在任何大自然中都无法认得美的人,这正表示其人心中有缺陷。
——德国3、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托尔斯泰4、人应当一切都美。
包括容貌、服装、心灵和思想。
——契诃夫5、一个人的美,其五官的位置只占其中的百分之十。
——程乃姗6、富于美之中的真要比真本身更高尚深奥。
——法朗士7、改变人的心灵,比征服许多一国更高贵。
——德明纳尔8、最高贵的心,有着最高贵的满足。
——斯宾诺莎9、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马克思10、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结合,只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德谟克利特11、人的生活经历往往烙印在外貌上。
——吴冠中12、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
——歌德13、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卢梭14、只有那些无法把自己充分沉浸在美中的人们,才会鄙视美,把它看作一个感官的对象。
——泰戈尔15、只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因为它关系到一切人都共同的东西。
——席勒16、我们从那些由于劳动而变得粗美的脸上看到了全部人类的美。
——马克思17、美是到处都有的,只有真诚和富有感情的人才能发现它。
——罗丹18、不爱,孔雀不惹眼;爱上,山鸡也动人。
——蒙古19、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20、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亚里士多德。
美的感悟---泰戈尔

美的感悟____泰戈尔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物,要么是大脑中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的某种负担;要么是因为它短时间内是有用的,因而与我们有某种联系,而一旦用处不再,就成了累赘;要么象云游四海的流浪汉,偶尔在我们的意识之外飘过之后就消失了.只有我们喜欢的东西我们才会完全拥有它.在我们看来,世界上大部分事物似乎什么都不是.但是我们不能让它这样,因为这样一来,我们自己拥有的东西就显得贫乏和渺小了.假如让我们拥有了整个世界,我们所有的力量就有了最终的意义,因为我们相信这些力量会帮助我们拥有祖先留下的遗产.但是当我们对外界的认识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美的作用是怎样的呢?它是用来区分现实中的光明和黑暗,把美和丑的鲜明对比带到我们的面前吗?如果那样,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对美的这种感知导致了世界的不和谐,就无形中树起了一堵墙,阻碍了世间万物不可间断的交流.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完整,已知的和未知的,令人愉快的和令人不快的之间的分歧就依然存在.但是尽管有哲学名言,人类仍然不承认个人对世界认知的武断性和绝对性.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局限于个人的未经探索研究或者没有能力去探索研究的经验上.我们只是简单地不由自主地被美征服,从而感知它的存在.真理存在于每一种事物中,因此每一样事物我们都客观面对.美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每一种事物都有能力带给我们快乐.早期的人类把一切的事物都用生命现象来解释.生命科学最初是以有无生命力的明显差别开始的.但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有无生命力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早期我们认为事物是有明显差别的,这种理解是有益的,但是随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明确,这些差别就渐渐消失了.奥义书上说所有的事物都由快乐创造并且支撑.为了明确这种创造的基本要义,我们需要进行区分__区分美的和不美的东西.然后我们对美的理解才茅塞顿开,从原始的混沌中被唤醒,迫切地想推翻过去从而达到现在的认识.因此我们最初见到的美,穿着五颜六色的羽衣,格子条子纵横交错,外表看上去七零八落.但是当我们对它的认识臻于成熟的时候,那些看起来不和谐的表面开始消融,节奏变的统一了.最初我们是把美与周围环境中剥离出来,使其有别于周围,但是最终我们意识到了万物的和谐.然后,美变成了音乐,没有了聒躁的声音来烦扰我们;它摒弃暴力,呼吁我们的心向上向善.在我们成长的某个阶段,在我们历史的某个时期,我们企图建立一套对美的崇拜模式,让它陷入一种狭隘的怪圈,成为少部分人用以炫耀的资本.正如印度文明衰落时期的婆罗门教,它被无限夸大,成了反人类情感的温床,那个时期的人们渐渐丧失了对真理的追求,封建迷信乘虚而入.美学历史也迎来了开明的时期,人们心悦诚服地承认了,事物无论伟大或者渺小都存在着美.过去被我们惊为异类的事物,今天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平常而朴实的和谐.凡此种种,我们因此必须要经历各种转变的时期,在这些时期里对于美的判断,我们既要避免对某一种事物明显的偏好,也要避免死抱着旧有的观念不放.然后我们要抵斥夸大平常事物,避免让它们恣意扭曲.为了重建和谐,我们创造了不和谐,这是各种思潮争论的特点.在当今时代,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学思潮的迹象, 它证明了在美学领域把美和丑对立起来是一种狭隘的观念.当一个人具备了不再用狭隘自私的观念和不再固执地遵从自我感觉来看待事物的能力,他自身对周围事物就有了真正的理解.他自己就能看到,在我们看来令人不愉快的事物未必就不美好,而具备着它真实的美.正如“世上没有谎言”是荒唐的一样,当我们说美无处不在时,并不是指就不应该再提丑陋了.丑陋当然是存在的,但是并不是在现实世界里,而是作为消极因子存在于我们自己的理解能力范围中.生活中对美的曲解是一种丑陋,同样地,艺术中对真理的不完美的认识也是一种丑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能够将我们的生活与真理法则进行对比,这个法则存在于我们自己心中,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同样地,我们能够将丑陋与永久的和谐法则进行比较,这个法则也是无处不在的.通过对真理的感知,我们意识了到天地万物的法则,通过对美的感知我们意识到了宇宙的和谐.当我们认识到自然的法则我们就进一步掌握了自然界的力量,变得强大起来;当我们认识到道德的法则我们就能把握自己,变得自由起来.同样地,我们越多地理解自然界的和谐,就越多的感受到自然万物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在艺术中对美的表达就越接近普遍的真理.当我们的心灵达到和谐,我们就会全面理解精神世界的幸福感,我们在生活中就会朝善的方向表达美,就会无尽地表达我们的爱.这是我们生存的终极目标,我们必须要知道“美就是真,真就是美”,我们必须意识到整个世界是充满爱的,因为是爱诞生了世界,支撑着世界,把整个世界拥抱在怀.我们必须完美地敞开我们的内心,这会给予我们力量站在万物的中心,达到梵天的境界,充分体验那种高尚无私的快乐。
一年级学生对美的感悟

一年级学生对美的感悟1.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但有人却发现不了。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力。
2.只要有美好的心灵,美就无处不在,只要心中装满美,那么世界到处就是美,美就在我们的眼睛里,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3.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4.要判断一个人是否美丽,重要的不是外表,而是内心是否真正的美,我们压迫善于发现。
S.生活中都出都是美,只要我们细心关擦,总会有新的发现6.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规可循。
但我渐渐发现,我羡春胜过夏冬。
7,我发现阳光变着角度切在玻璃窗上,在眼里凿开一个刺目的小孔。
8.宁静的夜空,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污染的严重性。
9.走在安静的小道上,抬头看看,星空,你会发现满天的星星在向你眨眼。
10.春雨过后,只要你认真观察,你会发现树枝上有长出新的嫩芽,给光秃秃的树枝,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11.路过你的心,却发现里面有人了。
12.看丝丝阳光透出茂密的林中,恍惚间喜然回首,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轻逝之风拂过,偶尔变的沉默13.当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情绪不能用语言说出来,而宁愿让自己渐渐消失在深夜亮着着华丽街灯的街道上,这就是孤独。
14.伫立在流年的彼岸,推开一层层被风吹乱的过往,翻开记忆里的芳香,那些如歌谣的岁月不时跳跃在早已伤痕累累的棱花镜里,不经意间,衍谢出昨日的种种。
回首,才发现,原来青春只是一道明媚的伤。
15.突然发现,原先不少要好的朋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联系。
原来,友情和爱情一样,需要经营。
16.曾经我的肩膀背负太多,我每天都承受着很重的压力,穿过幽暗的峡谷和失败的河流,捡起石子,我发现我只是孤独一人。
17.我发现原来你的世界是异常的精彩,从不缺少我一个,我知道我该后退了。
18.我以为凡尘俗世乃困扰不了我。
但后来发现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19.如果你能像是看别人的缺点一样,准确地去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是非凡的。
对美的认识和感悟作文800字

对美的认识和感悟美是一种抽象而多元的概念,不仅指代物质的美感,还包含了情感、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
对于美的认识和感悟,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和变化。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认识和感受美的存在。
以下是我对美的认识和感悟的一些思考。
外在美的认识和感悟外在美是最直观和表面的美,它与外部事物的形态、颜色和表现力有关。
无论是大自然中的美景还是人类的艺术创作,都展示了外在美的不同形式。
首先,大自然的美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湖光山色、流淌的河流、绽放的花朵以及四季更迭的景色都让我感到宁静与宜人。
每当我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时,我感受到了思想的放松和心灵的平静。
大自然的美景是如此的壮观和庞大,以至于让我不断地感叹自然的创造力和力量。
其次,艺术作品也展示了人类创造的外在美。
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每一幅画作、每一段音乐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以一种纯粹和无私的方式与观众们交流。
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引发了思考和共鸣,使我对艺术的进一步认识和探索。
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和艺术作品,我逐渐明白了外在美的多样性和魅力。
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外观,更是一种能够触动灵魂的力量。
内在美的认识和感悟内在美是超越物质形态的美,它与智慧、道德和心灵的纯净有关。
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在的品质也是美的表现。
首先,智慧是一种内在美的体现。
智慧并不仅仅是指知识的积累,更是指人类思考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智者能够用独到的见解去观察问题,并提出富有创意和深度的解决方案。
智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变世界。
其次,道德和品德也是一种内在美的表现。
善良、宽容、正直和勇敢等品质是我们内心最美的一面。
当我们能够帮助他人、宽容他人的错误、坚持正义等时,我们内心的美就得到了体现。
道德和品德不仅是对他人的回馈,同时也是对自己内心的满足和提升。
通过对内在美的思考,我逐渐明白了美不仅存在于外部的形态之中,更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写美的感悟

写美的感悟大自然中,春意盎然,花草树木都很美。
小草虽然没有牡丹、月季那样秀丽,但它是顽强的,它经受着风吹雨打,电闪雷鸣。
水,有的波澜壮阔,有的水平如镜;山,有的尊了,有的太秀了。
多么秀丽,我不禁一颤。
是什么抖动了我?是自然中的美。
我,到一个公园里观赏春色,下雨了,雨绵绵的下着,透亮的水滴串成水晶帘悬挂在天地间。
烟雨迷漫,蒸腾的雨雾袅袅地弥散开。
我到亭子里避雨,观赏着万物被圣洁的雨水洗洁。
两位大约十岁的同龄人也朝这儿走来,一个很美丽,头发从似花的环发中抽出几条柳枝样的辫子,长着碧眼水灵灵的,标准的瓜子脸,白皙的皮肤,一条粉丝蕾丝裙和一双金橙色的鞋子很搭配,好像一笑起来就会有两个深深的小酒窝。
另一个女孩相貌平平,比另一个女孩比起来实在太逊色了,稍黑的皮肤,扎着马尾辫,穿着休闲服,还有一双一般的运动鞋,但挺可爱的。
“陈清凤,这个蝴蝶结原来就是我的,你还给我!”那个秀丽女孩露出了和外貌不一样的性格。
“灵馨,我没有拿你的,那个真的是我的。
”从她们的谈话中,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这俩人是伴侣,一起出来玩,很巧,她们那一模一样的蝴蝶结都丢了,一位阿姨捡到一个,便还给了她们。
两人的一模一样,所以便开头争辩,到那个叫灵馨的女孩被叫清凤的女孩逼急了时,便说:给我,你给不给我!不然我抢了!”“不,这是我的,我的上面沾了一点草莓酱,送你吧!”清凤说。
“哼!我管你!”灵馨说着抓伤了清凤的胳膊,清凤哭了起来,灵馨拿去蝴蝶结跑了。
我劝慰着这个女孩。
心里想着:外表的秀丽不代表心灵,美的外表遮掩不住丑陋的心灵。
伸出手,雨水的滴落使手心感到一阵酥麻。
抬头看去,一滴水珠颤颤巍巍的,当心翼翼的被护在手心,像一颗珠宝,潮湿地不含一点杂质,可,我的心里有一阵莫名的烦躁。
探寻美的心灵之旅的感悟与心得

探寻美的心灵之旅的感悟与心得美的心灵之旅是一场内心深处的旅程,它能够唤起我们内心的共鸣,激发我们对美的追求与热爱。
通过美的心灵之旅,我体验到了无尽的感悟与心得,以下是我对此的一些思考。
首先,美的心灵之旅让我意识到美是无处不在的。
美可以存在于自然风光之中,如山水之间清澈的河流、绵延的山脉和阳光穿过树叶散发的微光。
美也可以存在于艺术作品中,如流畅的音乐旋律、优美的诗歌篇章和富有创造力的绘画。
美还可以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如善良的举止、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他人的关心。
通过美的心灵之旅,我明白了美是多元化的,它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被发现和感受。
其次,美的心灵之旅让我学会用心去观察。
在美的心灵之旅中,我学会了停下脚步,用心去欣赏周围的一切。
我发现,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只是走马观花地过完每一天。
因此,要体验美的心灵之旅,就需要放慢脚步,用心去观察。
只有当我们用心去观察,才能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感受到细微之处的美妙和感人之处的温暖。
接下来,美的心灵之旅让我感受到了无条件的包容与宽容。
美的心灵之旅不仅仅是对外在美的追求,更是对内在美的探寻。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对自己的深度反思和接纳。
我明白到美并不仅仅只是外在的美观,更是一种内心的修养和品质。
当我能够接纳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时,我才能够真正地去包容他人的不同和缺点。
通过对美的心灵之旅的感悟,我懂得了宽容的力量,宽容让我更加平和、开放和善良。
最后,美的心灵之旅让我体验到了时间与空间的超越。
在美的心灵之旅中,我可以忘却时间的流动,进入一种超越时间的状态。
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作或者听一首动人的音乐时,我可以沉浸其中,忘却一切烦恼和压力。
这种超越时间的状态让我感到无比的自由和轻松。
此外,美的心灵之旅还能够使我们超越空间的限制。
不论身处何地,都能触及心灵的美。
在这个和谐的旅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美来沟通和联结,从而超越了国界、文化和语言的限制。
综上所述,美的心灵之旅是一场让人心旷神怡的旅程。
美的感悟

美的感悟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题记美,是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不屈不饶。
美,是朱自清笔下父亲离开的背影。
美,是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远大抱负。
早晨呼吸着晨风带来的还含着露水的空气,整个人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我悠闲的散步着,边欣赏周围的美景,身后突然传来沙沙沙,听起来格外刺耳,我好奇回来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原来是一名脸上刻着道道痕迹,腰像弓一样弯的环卫工人,他拿着扫帚,将垃圾扫进簸箕,倒进垃圾车,他的身边还有一些散落的垃圾,他一丝不挂的打扫着,直到地面干净为止,太阳的光芒照射在他的身上,我看着他的背影,肃然起敬。
我知道,他们默默无闻的劳动着,坚持自己的工作和信念,他们是城市最美的人。
也让我懂了美不仅在于事物的表面,也存在我们心灵的最深处,我们要用心体会。
我和朋友怀着好心情准备到汕头玩,来到目的地,我看见不远处有一个乞丐向游客伸出鹰爪般的手讨钱,一位游客不耐烦的拿出钱包抽出一张一元打发乞丐,而游客却不知道一张一百元的钞票从他口袋掉下,乞丐见了一百元,连忙捡起追上游客还给他,游客见乞丐却破口大骂,乞丐没说话,伸出双手将一百元还给游客,游客连忙道歉。
他说;举手之劳,不算什么说完,便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让我明白美的瞬间尽管是短暂的,却凝聚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夕阳西下,雪白的墙壁上映着点点淡红,在附近等红绿灯的时候,透过车窗,看见马路边站着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她举着一块指示牌,引导着人们安全,文明过马路,她身上还挂着一瓶水,脸上布满了汗珠,顺着她的脸颊落在地上,原本干爽的头发也被汗水浸湿了,看得出,她站了有一段时间了,突然,一群小学生性急,过马路横冲直撞,她便细心的过去拦住这群小学生,这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发现,尽自己一份力,多帮助别人,美就是这样朴实,会使人环绕心田,丰富心灵。
美一直跟在我们身后不曾离去,一回首,我们的世界就会春暖花开。
“美”的感悟-对美的认识和感悟

“美”的感悟:对美的认识和感悟在这大千世界里,不管是男女老幼大都爱美。
你看那些豆蒄年华的少女,还有那些青春渐逝的少妇,为了得到动人的容颜,不少人甘愿忍受整容时的皮肉之苦,也敢冒可能致残,甚至失去宝贵生命的危险。
而那些天真可爱的小姑娘,也喜欢穿上漂亮的小花裙,头上系着鲜艳的蝴蝶结,愿变成一群美丽的蝴蝶,在花丛里翩翩飞舞。
虽然那些成天高兴在泥沙堆里打闹取乐的小男孩,总是给人一付脏兮兮的模样,似乎与那爱美无缘,不过,当他们一旦长大一点后,不知何时就会像是脱胎换骨地换了个人样,也爱收拾打扮起来,恨不得将自己变成一个玉树临风的美男子,能讨得少女们的欢心。
就连我这个暮年老头,虽不愿刻意去掩饰自己的苍老,但也不愿意蓬头垢面去面对旁人。
看来爱美,的确是人的天性。
人们不仅祈求自己美,还希望生活在那如诗如画的美丽环境中,让耳边响着那优美动听的音乐,在眼里看到的是美诗,美文,美画,美景,真希望自己永远生活在一个恒美的世界里面。
不过,上天将美赏赐给人们,却往往显得十分吝啬,那些让人羡慕的容貌和好的身材只给了那少数的幸运儿,而那些绝世的美景也是常常隐密在人迹罕见的崇山峻岭之中。
世上的那些美,往往还显得是如此的柔弱,易损,易毁,多变,而且还短促。
人们常常感叹红颜薄命,惋惜那些美好,动人的爱情姻缘,一下子就变成了凄美的千古绝唱。
那花的朝开夕败,总是让人感伤,看那天边瑰丽迷人的晚霞,瞬间却会变得暗淡无光让人感到愁帐。
人们对美,总是那么的珍爱,在年轻时,想趁那令人讨厌的皱纹还未爬上自己的眼角和额头,都尽快地将青春的容貌定格在照片里,将美好的时光永远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当人老了再看这些老照片时,心里就会有种甜甜的感觉,因为青春本身就是一种美丽,回想起那些花样年华的好时光,也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我感觉人们不仅爱美,而且对美有种近乎崇拜的感觉。
你看崇尚美的希腊人,将美神的桂冠戴在了美女维纳斯的头上,尽管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沧桑,那残缺,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仍能放射出迷人的光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于生活美之即来
或许是一座让你怀念的城市,或许是难忘的某人的回眸一笑,又或许只是偶然滴落在林间的雨滴,都会让我们放慢前行的脚步,去观望回首,去体悟散落在不同角落的美。
每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美。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源自内心,源自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正如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什么是美学?恰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最简单、最妥当的美学定义”:“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因此它的对象就是研究美,美的各个不同的方面以及它是怎样表现的。
”什么是艺术?艺术是对美的感悟,对美的总结。
怎样贯穿好美-美学-艺术的关系,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东西。
穿梭于清晨的林荫小道,微微清风,我就在想如果给我一支画笔,我是否可以描绘出这样一幅画卷,让我用我的画笔凝结时间,即使只有一秒;遇到红绿灯下搀扶老人的路人,或是弯腰拾起路边易拉罐的小女孩,是否可以让我在脑海中勾勒出这样的一种人性美学,无异于生活,只是来源于生活。
发现的是美,感悟的是美学,跃然纸上让大家去记住这样美的时刻就是艺术。
远古的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及史书中就已经出现了对美的谈论。
《国语》中楚国臣子伍举论美,是我国历史上关于美的最早论述。
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
”他强调了美和善的关系。
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孟子“充实
之谓美”的论断以及老庄对美丑辩证关系和审美态度的表述,都对我国历代的美学思想有着深刻的启示。
《乐论》则更可以称得上是美学的专门著作,其中关于人类审美心理活动和客观事物的审美特性的论述,极为精辟。
此后,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出现了大批的诗论、画论和书论等文艺理论著作,无不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探求宇宙本原时最早谈到美的问题,提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
苏格拉底论述美和善的关系,为了解美的本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其后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柏拉图明确区分“美的事物”和“美本体”,开创了西方对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的传统。
其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则首先从文艺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一整套的美学理论。
他们提出了以后美学思想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和审美教育等。
可以说,柏拉图的“美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以“艺术摹仿说”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美学的发展。
在我们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幽静美丽的街心公园,各种前卫而时尚的服饰,优雅的宫廷音乐……随处可见,可闻。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对于我们这一代美的追求者,该怎样去对待美呢?
让美发自于自然。
古人总喜欢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来比喻女子的美,人的外表美与生俱来,纵使在昂贵、再优质的化妆品也难以达到,而二十左右时的青春正是人一生当中最美的阶段,不需要过多的修饰,自然的一颦一笑,都时刻透着青春的气息,这气息来自人
外在的体现,更来自人们的内心,就如同人们说的:“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
”一样,更多的美是在于自身与观者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
美和生活应当是有距离的,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
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
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
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说了这么多再来和大家说说我的这幅画吧!这幅画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色调和谐统一,颜色较为丰富,没有太多的脏色,重色果子和亮色果子位置摆放得当,冷色调子中的暖色控制得很到位,暖色的果子不是那样火,大的虚实关系处理的也不错。
鲜花有主有次,也就是所谓的有虚有实,主要的花朵大一点实一点,次要的花朵小一点虚一点,最后面的花虚的都与背景融为一体了。
果子摆放的也有松有紧,白盘中一个大的颜色亮的柠檬旁放一个小的颜色暗的野山菊,这样白盘中的亮暗大小对比一下子就拉开了。
在深色花瓶和冷色的梨子之间放一个较暖一点的果子不仅是画面颜色丰富了,这还使得整个画面中冷暖
色调控制得当。
整个大的画面的氛围也还是不错的。
每个物体下面的投影都有层次,都遵循近实远虚的原则,画面中笔触也较多,遵循点提挑勾的原则,这使得画面更加丰富,话的时候也比较放松,给人感觉比较成熟稳重,不是那样紧和单调幼稚。
整体看起来还是比较舒服明快的。
看完色彩再来看看这张素描头像吧,这是一张较胖的男中年头像,大的亮灰暗关系还不错,头发最暗,脖子和衣服较灰,脸上稍亮一点,调子也比较柔和,脸上画的比较圆润。
其实我觉得画男中年还是比较难得,这稍控制不好就画成了青年和老年。
只要按照大的形体比例和亮灰暗去画就行了。
该亮的地方亮起来,该暗的地方暗下去,画素描的时候不能老是比着书去临摹,应多理解其中的光影关系,仔细地去观察肌肉骨骼的结构变化,在画的时候也应按照它的结构方向走势去排线条,这样排出来的线条不仅好看还能体现空间感觉。
其实头发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头发没画出空间感的画脸上画的再好那整体效果也不会很好。
画头发时遵循头发边缘较虚,前面的发梢较实,中间高光较强,这样更能体现空间感。
其实我对这幅画还是挺满意的!
这就是我对自己这两幅画的赏析和对生活中美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