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归省.(xǐnɡ)糜.子(mí)束缚.(fù)恬.静(tián)B.斡.旋(wò) 蕴藻.(zǎo) 好歹.(dǎi) 闭塞.(sāi)C.争讼.(sòng) 冗.杂(rǒnɡ) 撺.掇(cuān)踱.步(duó)D.行.辈(hánɡ) 脑畔.(pàn) 蓦.然(mù) 领域.(yù)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3分)A.偏僻油馍欺侮思慕B.辐射怠慢登时羁绊C.静穆燎原皎洁怅惘D.家眷眼框渺远褪色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老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人情世故....。
C.要想取得成功就意味着要坚持。
坚持,顾名思义....就是遇到困难不放弃。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的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将“交往”改为“交流”)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
(在“审美”后加上“价值”)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将“探访”改为“探究”)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B )(3分)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1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凫水(fú)潺潺(chán)磅礴(páng)脑畔(pàn)B.归省(shěng)瞳仁(tóng)脸颊(jiá)恣意(zì)C.怠慢(dài)羁绊(jī)糜子(mí)挑衅(xùn)D.撺掇(chuān)晦暗(huì)挑剔(ti)斡旋(wò)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弥散静穆惊心动魄穿红戴绿B.皎洁恬净叹为观止荣华富贵C.纠葛褪色戛然而止故名思义D.思幕行辈一马当先大彻大悟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句是()(2分)A.此次南太平洋台风登陆,福建省首当其冲。
B.进入七月份,温度持续升高,天气真是炙手可热啊。
C.老李参加聚会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他的老朋友们觉得相见恨晚。
D.王老汉又给自己的养牛场购进了300头牛,种类齐全,真可谓汗牛充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仿照画线句再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3分)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
二、名著阅读(5分)6.(2017.江苏淮安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它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一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一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答案:B.陡峭(dǒu)涨潮(zhǎ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答案:B.融会贯通源远流长消声匿迹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答案: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假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答案: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5.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答案:C.③⑤①④②6.注意交通安全,平安回家。
(4分)7.古诗文默写(6分)1)枯木XXX犹再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XXX《赠从弟》)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XXX《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XXX《登幽州台歌》)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母亲的目光》一文,回答第8—11题。
(14分)8.文中的“母亲的目光”指的是什么?(2分)答案:母亲对儿子的期望和关注。
9.文中的“他”指的是谁?(2分)答案:作者的儿子。
10.文中作者对儿子的期望是什么?(4分)答案: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的人。
11.文中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表达对儿子的期望?(6分)答案:作者通过儿子的成长经历、义务劳动、关心他人等事例来表达对儿子的期望。
答案: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珍惜,认识到母亲对自己的爱和关怀是无私的,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10.这句话的含义是,即使是一件微小的事情,也能给人带来深深的幸福和满足感,对于作者和母亲来说,这种成全是非常宝贵的。
11.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感悟到母爱的伟大和珍贵,也意识到生命是XXX的,我们要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
1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话的喜爱和阅读的惯,并分享了自己对XXX《人鱼公主》的感受和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姓名:班级: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9分)1、古诗文默写。
(7分)(1),胡为乎中露?(《式微》)(2)微君之躬,?(《式微》)(3),悠悠我心。
(《子衿》)(4),子宁不来?(《子衿》)(5)《子衿》中写女子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回走个不停的诗句是:,。
(6)古诗中,有好多诗句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强烈的情感。
请试着写出运用了夸张修辞的诗句:。
2、根据语境作答。
(6分)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的学习,使我们浏览了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
“社戏”的好不在于戏的本身,而在于那jiǎo jié()的月光,从不A()“我”的平桥村人;《回延安》让我们感受到浓郁的陕北风情;“安塞腰鼓”捶响时气势磅确,结束时B( ),zhènhàn()人心;小小的“灯笼”寄寓着作者思慕的温情、豪壮的誓愿。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
(2分)(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A、B处。
(2分)怠慢懈怠戛然而止中道而止(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答:。
3、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民俗是文化传承中最贴近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
,。
,,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民俗的变异”。
①当然,民俗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②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③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等④比如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⑤而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A.②⑤④①③B.③②⑤①④C.③②①⑤④D.③④②①⑤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先生一生创作的小说收录在三本文集中,它们分别是《呐喊》《彷徨》《野草》。
B.《儒林外史》所叙故事、人物假托为明代成化、万历时期,实则反映的是清代的社会生活。
C.唐代诗坛群星璀璨,前有“大李杜”,后有“小李杜”。
“大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检测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范围:第1单元和21课、25课)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3分)A.烂熳.(màn)匿.名(ruò)庶.祖母(shù)B.芦荟.(huì)长髯(rán)眼翳病(yì)C.不逊.(sùn)禁锢.(gù)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锃.亮(chéng)颔.首(hàn)2.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B)(3分)①他 ___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____ 却很冷谈。
③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____ 的级大地震。
A.犹豫反应耸人听闻B.犹豫反应骇人昕闻C.徘徊反映骇人听闻D.徘徊反映耸人听闻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3分)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B.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C.构建城乡经济合作圈,是重庆战略重大的决策。
D.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5.将下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3分)人民网5月14日报道 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
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据悉,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行.辈(hánɡ)人情事故怠.慢(dài)装模装样B.家眷.(juàn) 惊心动魄欺侮.(wǔ) 气势磅礴C.眼眶.(kuānɡ) 张灯结彩脑畔.(pàn) 垂珠联珑D.冗.杂(rǒnɡ) 富贵容华斡.旋(wò) 戛然而止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行文至此,作者终于大彻大悟....,“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真正进入了忘却自我、超越功利的自由自在的境界。
B.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起先大厅里鸦雀无声,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C.我们绝对不能因受人撺掇..,就去做些违法的事。
D.这起贪污案分布范围之广、团伙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3.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回延安》的作者是贺知章,诗歌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写给小儿子傅敏的书信辑录。
D.吴伯箫,当代散文家、教育家,《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如果将‘一带一路’比作多国协奏曲的乐章,那么它的基调就是共赢”。
巴基斯坦中国委员会执行主任菲扎尔·拉赫曼一语中的。
C.这么厚的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150分12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3分)A.归省.(xǐng)撺.掇(cuàn)行.辈(háng)B.糜.子(méi)晦.暗(huì)蓦.然(mò)C.脑畔.(bàn)好歹.(dǎi)眼眶.(kuànɡ)D.幽悄.(qiǎo)斡.旋(wò)怠.慢(yí)【解析】A项,撺—cuān。
C项,畔—pàn。
D项,怠—dà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3分)A.凫水皎洁登时家眷B.油馍欺悔踊跃聚拢C.争讼嘱咐褪色抗奋D.思暮羁绊渺远束缚【解析】B项,悔—侮。
C项,抗—亢。
D项,暮—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他小小年纪就懂得人情世故....,真令人震惊。
B.我们绝对不能因受人撺掇..,就去做些违法的事。
C.在交通协管员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D.曾令世人惊奇而叹为观止....的古都业已消失。
【解析】C项,“戛然而止”指声音突然停止。
不能用于指“交通拥堵的现象”停止,对象不符。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B.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C.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D.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酒坊出的灯谜。
【解析】D项,“不觉疲乏是什么”后应用逗号。
5.(济宁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3分)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行辈(háng)偏僻咿咿呀呀(yī)天南海北B。
欺侮(wǔ)。
幅射戛然而止(jiá)。
惊心动魄C。
撺掇(cuàn)。
震撼元气淋漓(lí)。
红灯高照D。
闭塞(sài)。
高粱大彻大悟(chè)。
张灯结彩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只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孩子。
B。
这次惊险刺激的三峡之旅,让我对大自然的造化叹为观止。
C。
这次行动要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别的锦囊妙计。
D。
刚才还是烈日当空,不一会儿大雨就XXX恣肆地下了起来。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
今夏,《战狼2》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研究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弋阳腔和昆山腔又是其中影响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两大声腔。
②在明中叶以后的南戏舞台上,出现了诸多声腔激烈竞争的繁荣局面。
③所以说,这两大声腔的成就上面都凝聚着江西艺术家的聪明智慧、才干和辛劳。
④其中以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江西的弋阳腔,江苏的昆山腔最为著名,戏曲史上并称为“南戏系统四大声腔”。
⑤弋阳腔是江西人的创造,而XXX改良的鼻祖也是江西人。
A。
⑤①③④②B。
④⑤①③②C。
②④①⑤③D。
②①⑤③④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B。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XXX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C。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20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归省./省.份行.辈/一目十行.兴.高采烈/方兴.未艾B.康.健/慷.慨思慕./蓦.然回首疏疏朗.朗/书声琅.琅C.叨.唠/叨.扰闭塞./塞.翁失马装模.装样/模.模糊糊D.优待./侍.卫踊.跃/风起云涌.愧.不敢当/惊心动魄.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怠慢茂腾腾耐人寻味戛然而止B.讫立宝塔山大彻大悟红旗飘飘C.眼眶写包票叹为观止人情事故D.振撼一股劲垂珠联珑汪洋恣肆3.古诗文默写。
(8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2)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
(《关雎》)(3)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愁是什么?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对家书的渴盼;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的惆怅。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并结合该情节说明其性格特征。
孙悟空猪八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傅雷家书》中哪个片段令你印象最深?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 家乡封丘是豫剧祥符调的发祥地,家乡人爱看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城来的名家,咱热烈欢迎,场场爆满;本地的名角,咱也视为珍宝,座无虚席;在公园空地、超市门口、村头树下本色出演的草根票友,只要你唱得卖力,学得逼真,咱也不吝惜掌声,大声给你叫好打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戏的心境是大不相同的。
少年看戏,看的是热闹;青年人看的是爱情;中年人看的是人生;老年人看的是寂寞。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8分)材料一:近期,一档专门朗读书信的节目——《见字如面》安安静静地“火”了。
节目邀请了众多明星友情出演,现场读出那些可以窥视中国历史、名人往来以及普通人生活场景的一封封信件。
明星娓娓道来的朗读,带领观众重温着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引发共鸣。
在当今喧嚣嘈杂的综艺娱乐节目大环境之下,《见字如面》的出现成功激活了公众对于传统文化那股无处释放的热情与迷恋,这档节目用最简单、朴素、真诚的方式展现了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模样,传承了中国文化。
材料二:下图是《见字如面》节目的标志性背景。
(1)探究材料一,说说《见字如面》节目“火”的原因。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材料二中画面(除英文和数字外)的内容和寓意。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苗庄酒事杨文斌①秋粮归仓,农具归库后,进入腊月,农事的脚步就可放缓了。
剩下来的大把空闲时光,村庄里的女人们却是不能闲着的,她们还得去准备过年所需的东西。
真正有空闲的,还数村庄里那些男人们了。
这个时节,男人们就留出足够的时间来,专门用来喝酒。
②在苗庄,在这个三百余户人家的村庄里,酒事几乎天天都有。
逢年过节自不必说,大到婚丧娶嫁、起房造屋、三朝周岁,小到竖门起仓、谢桥修路、远门归来,都要邀朋请友,喝上几碗。
甚至哪家男人买了只好画眉,哪家耕牛卖了个好价钱,哪家夫妇吵架拌嘴……只要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知道了,大家都要找个机会,不妨说是找个借口前去喝酒的。
③主人在暖烘烘的火房里就着火炕沿,把菜和酒碗逐一摆好,再在火红的炭火上放一口铁锅,或小炒,或炖猪脚,还可以根据客人的口味来烹调,酸汤、清汤、麻辣一应俱全。
这时,主人就可邀客人入席就座了。
④入席就座,在当地也是颇有讲究的,在火房门对面的位置称上席,那是留给最尊贵的来客坐的;而靠门边或灶台的位置,则是主人座位,这样方便主人为后面来客开门、盛饭或去打酒。
⑤在苗庄,喝酒用的器具一律是饭碗。
开席后,不分主客先倒上大半碗,确实不会饮酒或身体欠佳的客人跟主人阐明缘由后,可以免喝。
但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整顿饭你滴酒不沾则已,如禁不住醇香米酒的诱惑或主人盛情邀请者,一旦开了酒戒,主人是不会轻易让客人辞杯的。
客人不醉,主人则不会放客人走。
席间为劝客人多喝酒、多吃菜,主人的劝说方式层出不穷,但划拳猜令则是最常用的方式。
⑥因为喝酒,山村冬天冰凉的寂寞的夜,便平添出许多生气来。
因为醉酒,山村冬天的夜,也生出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儿来。
⑦而在苗庄流传甚久的另一个酒后趣事,让村人们铭记至今。
说是改革开放初期,两位老人夜里喝醉酒后,两家居住地相隔有二里地远。
两老人彼此都怕对方回家途中摔倒或找不着回家的路,于是,彼此搀扶着,边走边歌。
当把对方送到家门口后,又怕另一个不能安全回去。
于是,又转陪着对方往回送。
如此循环,一路走来一路歌。
第二天天亮后,双方子女才发现,原来两家老头子彼此相送,唱了一夜歌,也走了一夜路,无数次走到自家门口了,却没有一个真正踏进家门半步。
⑧苗庄人爱酒,但很少嗜酒如命,借酒滋事。
在苗庄人眼里,酒,那是平淡乡村生活的调味剂,是春耕、夏播、秋收、冬藏的原始生命力。
而在苗庄人心里,酒,则是好日子长长久久的期盼,是待客之时以酒为媒、主客情谊久久长长的桥梁枢纽,是苗家人与生俱来的待客之道。
⑨许多年后我仍会想起,在那个春风沉醉的晚上,那人那歌那情怀,醉了的不只是人,还有那座淳朴的村庄。
7.苗庄的酒事有哪些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说“在苗庄,喝酒用的器具一律是饭碗”,怎样理解这句话?(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第⑦段是什么记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谈谈你对文章第⑧段的理解。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共12分)为什么国宴首选淮扬菜安之①为什么国宴首选淮扬菜?②首先是口味限制。
中国菜的麻和辣对很多外国人来说是大忌,所以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国宴先和主打麻辣的川、湘说“再见”,重咸重油的鲁菜、徽菜如今也很少出现在国宴上。
国宴包括冷菜、热菜、点心和水果,这里仅以热菜为例。
③开国大典上招待外国宾客的晚宴是八菜一汤,其中红烧口味占了半壁江山。
后来为杜绝铺张浪费,国宴由八菜一汤演变成四菜一汤。
到尼克松访华时期,国宴菜单为清淡的芙蓉竹荪汤、三丝鱼翅、两吃大虾、草菇盖菜、椰子蒸鸡。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宴的菜单是干贝银丝汤、清炒虾球、酱烧小牛排、茭白鲜蔬、柠香银鳕鱼,2016年的G20峰会的国宴菜单是清汤松茸、松子鳜鱼、龙井虾仁、膏蟹酿香橙、东坡牛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