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度分寸法

合集下载

骨度分寸法名词解释

骨度分寸法名词解释

骨度分寸法名词解释
骨度分寸法是一种古代中国传统的计量方法,用于测量和刻画物体的大小、比例和位置关系。

它是以人的身体尺寸为基准,将人体各部位的长度比例作为参照,将物体的尺寸转化为人体骨度分寸的单位。

这种测量方法起源于古代中国建筑、雕塑和绘画等艺术领域,也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程学等领域。

通过骨度分寸法,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和呈现他们的作品,使其具有更好的比例和美感。

在骨度分寸法中,人体被分为若干个标准单位,如头、手指、脚等,这些单位的长度比例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关系。

通过比较物体与这些单位之间的尺寸关系,可以得出物体在视觉上的大小和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骨度分寸法并不是一种精确的测量方法,而是一种近似、主观的评估方法。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一些微小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骨度分寸法(研究运用)

骨度分寸法(研究运用)

拇 指 同 身 寸
9
专业应用
一 夫 法 图
10
专业应用
三、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acupoint –located method by bone proportional Cun), 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 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 穴位置的方法。
11
专业应用
骨 度 分 寸 表
总结
体表标志和骨度分寸定位比较恒定、明 确;手指同身寸、简便取穴法应用较便 利,但差异较大。取穴时须根据具体情 况适当选用,某些腧穴可用几种方法相 互验证,当发生差异时,应以体表标志 和骨度分寸作为基准。
25
专业应用
12
专业应用
骨 度 分 寸 图
13
专业应用
头部骨度分寸
14
专业应用
胸腹胁部骨度分寸
15
专业应用
背腰部骨度分寸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3横寸,测背腰部 经穴横向距离。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横寸,测肩背部经穴 横向距离。
大椎以下至尾骶21椎直寸,测背腰部经 穴纵向距离
16
专业应用
背 腰 部 定 位 法
17
专用
下 肢 部 骨 度 分 寸
19
专业应用
四、简便定位
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
20
专业应用
取穴的注意事项
明确穴位标志 正确选择体位 经穴前后互参
21
专业应用
明确穴位标志
22
专业应用
选择正确体位
23
专业应用
经穴前后互参
24
专业应用
腧穴定位方法
1
专业应用
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体表标志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法 简便定位法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图2骨度分寸法(背面观)寸图3骨度分寸法(侧面观)ehinesem 巨Hiuin 日弓.n 色u骨度分寸法Bone-lenth Measurement图1骨度分寸法(前面观)月俞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骼;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乂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您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W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气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常用骨度分寸表之欧阳歌谷创作

常用骨度分寸表之欧阳歌谷创作

骨度分寸法(前面观)骨度分寸法(后面观)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骨度分寸法(侧面观)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骨度分寸定位法名词解释

骨度分寸定位法名词解释

骨度分寸定位法名词解释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一种利用骨骼特征确定人体尺寸和位置的系统。

它基于以下原则:人体不同部位的骨骼长度和宽度具有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

这些比例关系在不同性别、种族和年龄组中保持相对恒定。

骨度分寸定位法具有以下特点:准确性:该方法通过测量骨骼特征,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身体尺寸。

便捷性:骨骼测量是一种非侵入性且易于进行的技术。

广泛适用性: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个体。

关键术语:骨度:骨骼的长度、宽度和其他测量值。

分寸:身体尺寸,例如身高、臂长和胸围。

骨度指数:特定骨骼长度与身体总尺寸之间的比率。

骨骼标志点:骨骼上的特定解剖标志,用作测量参考点。

测量技术:骨度分寸定位法涉及使用各种测量技术,包括:标尺测量:使用标尺直接测量骨骼长度和宽度。

人体测量仪测量:使用人体测量仪等特殊仪器测量身体尺寸。

照片测量:使用照片进行身体尺寸的间接测量。

应用:骨度分寸定位法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人类学:确定古代人类的身体特征和迁徙模式。

法医学:识别未知尸体并确定死因。

人体工程学:设计符合人体尺寸的产品和工作场所。

运动科学:评估运动员的身体组成和运动表现潜力。

服装设计:开发适合不同体型和尺寸的服装。

局限性:尽管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一种有用的工具,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包括:对于某些身体部位,例如肌肉和脂肪组织,该方法不太准确。

该方法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营养和活动水平。

与直接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准确性较低。

结论: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一种基于骨骼测量来确定人体尺寸和位置的方法。

它是一种准确、便捷且广泛适用的技术,在人类学、法医学、人体工程学、运动科学和服装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尽管该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可用于了解人体尺寸和比例的复杂性。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骨度分寸法(前面观)骨度分寸法(后面观)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骨度分寸法(侧面观)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腧穴总论—骨度分寸、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

腧穴总论—骨度分寸、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
又称“天应穴”,是指患病时,在身体上暂 时出现的压痛点或反应点。
4.腧穴的特点:
5.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一、近治作用---
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部
位组织、器官、脏腑病变的作用。是所有学位共同点。
二、远治作用--指具有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离穴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 官、脏腑的病变的作用。
三、特殊作用---
2.活动标志:
指节—犊鼻、肌肉—颊车、肌腱—尺泽。
三、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 位方法,又称“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1.拇指同身寸 2.横指同身寸 3.中指同身寸
四、简便取穴法
它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例如:百会穴 、肩髃穴、劳宫、少府、合谷、列缺、
肩骨内缘—后正中线 3寸 肩峰缘—后正中线 8寸
股骨大转子—腘横纹 19寸 臀横纹—腘横纹 14寸 腘横纹—外踝尖 16寸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最直观
1.固定标志:
人体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 骨骼等皆有一定的位置,可以作为取穴的 标志。 爪甲—少商、五官—素髎、毛发—头维、 乳头—乳中穴、脐窝—神阙、中极、 骨骼—下关。
(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素髎升压)
腧穴定位常用的方法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三、指寸定位法 四、简便取穴法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最准确
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测量标志,全身各部的长度和 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称为“骨度 分寸定位法”。
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 12寸
眉间—前发际 3寸
第七颈椎棘突下—后发际 3寸
前额两发角之间 9寸 前后发际之间 12寸
腋前纹头—肘横纹 9寸 肘横纹—掌腕横纹 12寸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这种踰穴定位法,始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之一《灵枢•骨度》篇它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腌穴的标准。

无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的患者,均可按照这个标准测量。

此法,历经后人补充修改,已经成为喻■穴定位的基本标准。

/ 歌诀针灸骨度分寸歌, 头部分寸有何难,发发12印发3, 头维之间横9寸, 胸腹胁部看周全,天突胸剑歧为9, 腋顶章门取12,印大18大发3, 乳突耳后9寸连, 先说8寸两乳间,5寸脐至耻上缘,8寸胸剑歧脐间,背腰唯后正中线,肩胛内缘只横3, 另有8寸是哪里,后正中线肩峰缘肘腕横纹有12, 肘横9寸腋后前,下肢(腘)横纹先看,相约16外踝尖, 臀沟14转19, 胫髁踝尖只13。

歌诀二骨度分寸法划段分段口诀:(一)胸腹部口诀:横八竖八脐下五•乳锁中线数肋骨横八,是指两乳之间的宽度,即两乳之间的联线折作8寸。

凡是胸腹部的横寸均以此为标准。

竖八,是指从剑突尖下至脐中央的直线作为8寸。

凡上腹部穴位的上下距离均以此为标准。

脐下五,是指脐中央至耻骨联合上缘的直线作为5寸。

凡下腹部穴位的上下距离均以此为标准。

乳锁中线,是指乳头中心划线,或以锁骨窝最深处向下之延伸线。

凡妇女和肥胖之人,乳头偏外,不能以乳中线为依据者,均以锁骨中线为标准。

数肋骨,凡是前胸和侧胸部的穴位,均以肋骨为标准。

一根肋骨折作1寸6分。

穴道大多在肋间隙之中。

实际取穴,不管多少分寸先找到肋间隙,再一划线就找到穴位了。

(二)背腰部口诀:腰背肩胛六寸记,四段三线二十一腰背:背、腰、骶部有许多常用的穴道,必须记熟取准。

尤其是背部有肋骨的部位,有关安全问题,更应该注意。

肩胛六寸:是指姿势自然,正坐垂肩,从两肩脚冈内缘之间划一横线,折作6寸。

为背腰部横寸之标准。

四段三线:为了快速简便取穴,把腰背部用三条线划为四个段落。

即从大椎穴平划一横线(颈7胸1棘突之间)以上为颈段;两肩脚下角连线划一横线(通过第7,8胸椎棘突之间),向上至大椎为胸段;髂嵴最高点连线(通过第4腰椎棘突)至两肩胛下角连线为腰段;骼嵴最高点连线以下为能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便取穴法:两手伸开,于虎口交叉,当食指端处取列缺;半握拳,当中指端所指处取劳宫;两手自然下垂,于中指端处取风市;垂肩屈肘于平肘尖处取章门;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等。这些取穴方法只是作为取穴法的参考,同样要以骨度标志为准。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分寸
说明
头面部
眉间(印堂)到前发际正中
3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脐中(神阙)到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两乳头之间
8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到第十一肋游离端(章门)
12
用于确定胁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背腰部
肩胛骨内缘到后正中线
3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肩胛骨下角相当第7(胸)椎,髂嵴相当第16椎(第4腰椎棘突)
肩峰缘到后正中线
14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经穴的纵向距离
股骨大转子到腘横纹
19
腘横纹到外踝尖
16
(侧面)
(正面)
(背面)
8
上肢部
腋前、后纹头到肘横纹(平尺骨鹰嘴)
9
用于确定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肘横纹(平尺骨鹰嘴)到腕掌(背)侧横纹
12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到髌底
18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经穴的纵向距离
髌底至髌间
3
胫骨内侧髁下缘到内踝尖
13
内踝尖至足底
3
用于确定足内侧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臀横纹到腘横纹
骨度分寸法
1、中指同身寸:即以患者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称中指同身寸。这种“同身寸”法与骨度分寸相比偏长,只可用于小腿部和下腹部的直量,不适合普遍使用。
2、拇指同身寸:即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之宽度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四横指为一扶,合三寸;即以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4指宽度为3寸,称“一夫法”。
前发际正中到后发际正中
12
后发际正中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3
前额两发角(头维)之间
9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9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胸腹胁部
Hale Waihona Puke 胸骨上窝(天突)到胸剑结合(岐骨)
9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经穴的纵向距离
胸剑结合(岐骨)到脐中(神阙)
8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