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300字文字版左右

合集下载

中国成语故事文字版(10篇)

中国成语故事文字版(10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中国成语故事⽂字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中国成语故事⽂字版:望梅⽌渴 东汉末年的⼀个盛夏季节,曹操率军出征。

因长途跋涉,⼠兵们⼝渴难忍,可⼜找不到⽔。

曹操⼼⽣⼀计,⽤马鞭向前⼀指,说:“前⾯有⼀⼤⽚梅林,梅⼦正好给⼤家解渴呀!”⼀想到酸酸的青梅,⼤家⼝⽔直流,顿时觉得⼝渴的感觉缓解了不少,⾏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提⽰]⽐喻⽤空想来安慰⾃⼰。

2.中国成语故事⽂字版:望洋兴叹 河伯是传说中的河神。

有⼀年秋天,⾬⽔特别多,⼩河的⽔不停息地流进黄河,黄河的河⾯⼀下⼦宽阔了许多。

河伯看到⾃⼰如此强⼤,就得意地向东⽅奔流。

到了⼊海⼝向外⼀望,⼤海⼴阔⽆垠,⽐黄河不知要宽多少倍,感到惭愧,河伯感叹地说:“见识越少的⼈,越⾃以为是,我就是这样啊。

” [注释]望洋:仰视的样⼦。

[提⽰]多⽐喻做事因为⼒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感到⽆可奈何。

3.中国成语故事⽂字版:闻鸡起舞 东晋名将刘琨和祖逖是好朋友。

他们年轻时看到朝廷腐败,深为国家的前途担忧。

于是互相勉励,⽴志要为保卫国家做出贡献。

每天鸡叫头遍时,祖逖就叫醒刘琨,⼀同起床舞剑,苦练杀敌本领。

后来祖逖率军北上,收复了⼤⽚国⼟。

[注释]闻:听到。

[提⽰]⽐喻有志向的⼈及时奋发努⼒。

4.中国成语故事⽂字版:卧薪尝胆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

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难以忍受的屈辱。

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恨。

为激励⽃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个苦胆,每天都要尝⼀尝胆的苦味。

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注释]薪:柴草。

胆:苦胆。

[提⽰]形容⼈刻苦⾃励,发奋图强。

5.中国成语故事⽂字版:四⾯楚歌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

⼤将韩信率领汉军,将楚军围困在垓下。

⼀天深夜,四⾯传来楚国的民歌。

成语故事大全(8篇)

成语故事大全(8篇)

成语故事大全(8篇)成语故事篇一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接连好几个月没下雨,各处都闹旱灾,井、河干涸,地开裂,庄稼颗粒无收。

珠崖郡的崖县(今三亚市)也不例外,饥饿干渴的崖县人天天跪在地上,祈求天神赐降甘霖。

在崖县的鹿回头村庄,有一位勤劳勇敢地小伙子,他的名字叫阿富,他每天到海里去捕鱼给乡亲们。

奇怪的是,那年到哪个海域都捕不到鱼,只有到大东海才能打到鱼和虾。

一天,阿富在大东海打到一条好大的鱼,他回到村,把鱼切成一块块,分给乡亲们,而自己只留下一点点鱼头。

他正要烧水煮鱼头时,来了一位要饭的老太婆,只见她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破衣烂衫,又脏又臭。

阿富一点也不嫌弃她,请她坐下,说煮熟了鱼头就给她吃。

老太婆说,她饿了三天三夜,最好现在就给她生鱼头吃。

阿富二话没说,立即把鱼头给了老太婆。

老太婆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顿时有了精神。

她跪下叩头感谢阿富的帮助,阿富慌忙上前扶她起来。

当老太婆被阿富扶起来时,阿富闻到了一阵阵淡淡的清香。

他抬头一看,天哪,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又脏又臭的老太婆,而是一个胜似天仙的美女。

只见她乌黑的秀发披在肩上,眼睛又大又黑,脉脉含情,樱桃似的小嘴漾着动人的微笑,整个鹅蛋形的脸上闪烁着美丽动人的光辉。

她整个的人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槟榔花,又美又香又动人。

阿富望着她,眼睛都发直了。

好半天他才问:“你就是刚才那位老太婆变的?”姑娘点点头说:“我的名字叫阿美,是大东海龙王的第三个女儿。

现在人间闹旱灾,我是来告诉你们,善良的人们只要到大东海喝三口海水,回来后,挖地出水,种地丰收,做买卖发财。

总之,就能心想事成。

”说完,她问阿富是否愿意试试。

没等阿富回答,她即拉起阿富的手,阿富感到身体飘了起来,一会儿,就到了大东海边。

阿美用手捧了三口海水喝,阿富模仿阿美的动作,也用手捧了三口海水喝。

这里阿美又拉起阿富的手,飘到了田间。

她对阿富说,你心里想着一件事,然后你开始行动,保你心想事成。

阿富蹲下来,用双手掘地,不一会儿,地里冒出一汪清澈的淡水。

成语故事300字(精选27篇)

成语故事300字(精选27篇)

成语故事300字(精选27篇)成语故事篇1我学过《三字经》、《论语》,最近,我喜欢上了一套新的国学经典——《成语故事》,这是一套有声电子书,是爸爸前段时间从网上下载来的,它可以手动翻页,也可以自动翻页;还可以自己读看,也可以听。

它里面收录了200条成语典故。

爸爸下载后,当天晚上便放在我枕边让我听。

听着这些成语典故,我慢慢地就睡着了。

从那以后,我喜欢上了这套《成语故事》,不仅每天晚上睡觉时听两到三个成语典故,而且吃饭时边吃饭边听,有时休息时也听或看,这些成语典故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对它们越来越感兴趣。

我在听读看成语故事时,爸爸不时地教我灵活运用。

有一次,我听到“外强中干”这个成语时,爸爸笑着说:“李佳梁外强中干,看上去很健康,但老是生病,说明你身体抵抗力差。

”我不甘示弱,反击爸爸,说:“你真是东施效颦,没有音乐感还大声地学别人唱歌,制造噪音。

”说完,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通过听读看《成语故事》,我增加了许多新的成语,也知道了许多成语的来历,甚至成语的变化。

虽然我还没有看完这套书,但是爸爸已和我一起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每两天熟记一个成语典故,我要坚持做下去,绝不半途而废。

成语故事篇2从前有个富人,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每次做生意只赚不赔,所以他家有很多钱。

有一个的小偷儿,看中了他家的金元宝,所以打算去这个富人家偷金元宝。

因为这个富人家没有看守钱的人,所以第一天小偷成功偷到很多金元宝。

第二天,这个富人准备去买一个大房子住。

在他拿钱的时候,感觉钱少了很多,仔细一查,发现少了20个金元宝,聊天的时候,他给另一个富人说了这件事,那个富人劝他说:“你雇一个守护钱的人,这样就不会被小偷偷金元宝了”。

可富人不听,他说:“雇一个人还花钱。

而且还浪费时间,有这时间,还不如不如去赚钱呢〞。

那个富人说:“怪不得你那么懒,现在还是个光棍”。

今天晚上那个小偷又来了,又偷走了很多金元宝。

这下富人可急坏了,马上把那个富人找回来,问那个富人怎么办。

成语故事300字精选五篇

成语故事300字精选五篇

成语故事300字精选五篇想必小朋友们都听过很多好听的故事,那你们听过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成语故事300字精选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四分五裂战国时期,七国争霸。

七国之中,又以秦国实力最强。

政治家们看到天下纷争不已,就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

一派是以苏秦为领袖的“合纵”派,主张六国联合起来抗秦。

另一派是以张仪为首的“连横”派,主张由秦国统一天下。

张仪是秦国的着名大臣,一次奉了秦王旨意,劝说魏国与秦国联合起来,对付其他五国。

他见了魏王,说道:“魏国的地理条件非常不好,处于七国之间,打起仗来不能守住城池,这是致命的弱点。

“贵国如果联合南方的楚国而不联合齐国,齐国就会很生气,从魏国的东面打来;如果联合齐国而不联合赵国,赵国也不是好惹的,会在北面挑衅闹事;如果不与韩国联合,韩军会频繁地从西面进攻;如果不与楚国搞好关系,楚国的军队则会从南面发起势不可当的进攻。

“稍有不慎,战争就会降临到魏国头上,一点儿安全保障都没有,这就是我所说的四分五裂的形势啊!”听了张仪的话,魏王觉得自己联合五国抗秦真是失策,原来这五国都是自己的劲敌呀。

于是,魏王向张仪请教,自己身处乱世之中,用什么方法才能保住国土。

张仪笑了一下,劝魏王与秦国联合。

因为秦国在七国之中最为强大,联合秦国,其他诸侯国因为害怕秦国,一定不敢轻易侵犯魏国。

这样一来,魏国的安全就有保障了。

魏王听信了张仪的话,终于依附了秦国,结果却整天为秦国的利益南征北战,耗尽了国力。

群策群力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扬雄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辞赋写得非常精彩。

他曾经模仿《论语》的形式,创作了《法言》一书。

此书的《重黎》一文讲述了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龙争虎斗的情形。

在楚汉战争中,本来西楚霸王项羽的实力比较强,但最终他却被汉王刘邦围困在垓下,等待援兵。

项羽见援兵迟迟未到,就带领战将拼死杀出重围。

等到他逃到乌江边时,身边只有二十八名骑兵了,而成千上万的汉军却从后追杀过来。

成语故事文字版(5篇)

成语故事文字版(5篇)

【导语】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道理⼤智慧,通过描写⽣活的⼀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明⽩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下⾯是整理分享的成语故事⽂字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为⼤家带来帮助,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些参考的作⽤,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的后续更新吧!1.成语故事⽂字版:补天浴⽇ 上古时代,有⼀次,⽔神共⼯和⽕神祝融⼤战。

共⼯⼤败,⽓得向西⽅不周⼭⼀头撞去,把不周⼭撞坏了。

不周⼭是撑天的⼤柱,⼤柱⼀断,天就坍塌了⼀⼤块,地也陷裂了很多;同时,⼭林起⽕,洪⽔横流,世界发⽣了可怕的灾难。

创造世界万物的⼥神娲(⼥娲是邯郸市涉县⼈,娲皇宫就坐落在涉县境内),在⼤江⼤河中挑选了许多五彩的⽯⼦,架起⽕来,把⽯⼦炼成熔液,然后⽤这种熔液去修补破坏了的天。

她⼜杀了⼀只⼤得⽆法形容的乌龟,斩下它的4脚,作为4根天柱,竖⽴在四⽅,把天撑住。

还利⽤⼤⽕后遗留的芦草灰,堵住了洪⽔。

⼀场⼤难,始告平息。

太阳⼥神羲和,⽣有10个⼉⼦,也就是10个太阳。

他们住在东⽅海外的汤⾕。

那⾥有⼀棵⼤树,名叫“扶桑”,所以那地名也叫“扶桑”。

这棵⼤树有⼏千丈⾼,10个太阳,就住在这棵⼤树上。

他们每天⼀个,轮流在天空值班。

早上,不论哪个太阳值班,都由他们的妈妈羲和架车伴送。

这辆车⼦很壮观,是由6条龙拉着的。

从起点汤⾕到终点蒙⾕,共有16个站,正好⼀天的路程。

车到第14站悲泉,太阳就得下车步⾏,妈妈羲和架着空车赶回汤⾕,为伴送明天值班的⼉⼦去作准备。

每天早上,值班的太阳离开扶桑,登上龙车之前,⼀定先要在咸池⾥洗⼀个澡。

羲和还常常带着⼉⼦们在东南海外的⽢渊⼀块洗澡,⽢渊的⽔,⼗分⽢美,羲和把⼉⼦们⼀个个都洗得⼲⼲净净,明明亮亮。

2.成语故事⽂字版:夸⽗逐⽇ 远古时候,在北⽅荒野中,有座巍峨雄伟、⾼耸⼊云的⾼⼭。

在⼭林深处,⽣活着⼀群⼒⼤⽆穷的巨⼈。

经典成语故事文字版【十篇】

经典成语故事文字版【十篇】

【导语】成语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传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极富特⾊的组成部分。

下⾯是分享的经典成语故事⽂字版【⼗篇】。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成语故事⽂字版 明察秋毫 齐桓公⼩⽩、晋⽂公重⽿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

⼏百年后,战国时的齐宣王⽥辟强也想称霸。

齐宣王对孟⼦说:“您能把有关齐桓公、晋⽂公的事迹讲给我听听吗?” 孟⼦答道:“对不起,我们孔夫⼦的门徒向来不讲霸主的事。

我们只讲王道,⽤道德的⼒量来统⼀天下。

” 齐宣王问道:“那要有怎样的道德才能统⼀天下呢?” 孟⼦说:“我听说,有⼀次新钟铸成,准备杀⽜祭钟,您看见好好⼀头⽜,⽆罪⽽被杀,⼼中感到不忍。

凭您这种好⼼,就可以⾏王道,施仁政,统⼀天下。

问题不在于您能不能,⽽在于您⼲不⼲罢了!⽐⽅有⼈说:‘我的⼒⽓能举重三千⽄,但举不起⼀根⽻⽑;眼⼒能看清秋天鸟兽毫⽑那样细微的东西,却看不见满车的⽊柴。

’您相信这种话吗?” 齐宣王说:“当然不相信!” 孟⼦紧接着说:“是呀,不能相信。

如今您的好⼼能⽤来对待动物,却不能⽤来爱护⽼百姓,这也同样难于叫⼈相信。

⽼百姓之所以不能够安居乐业,是您根本不去关⼼的缘故。

显然,这都是⼲与不⼲的问题,⽽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

您问能不能⾏王道、统⼀天下,问题也是如此,是不去⼲,⽽不是不能⼲!”2.经典成语故事⽂字版 刻⾈求剑 从前,有个⼈带着⼀把宝剑坐船。

船才开出来,突然听见“扑通”⼀声,他的剑落到⽔⾥去了。

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个办法,他⽤⼩⼑在船上刻了⼀个印记,便悠然⾃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很着急,对他说:“让我把船停下来,你快跳下去把剑捞起来吧!” 可那个⼈却指着船说:“到了对岸再说吧,反正我在船上划了⼀条线,剑是从这⼉落下去的,到时候从这⾥下去找就⾏啦!” 划船的⼈说:“你的剑掉进了⽔⾥,剑⼜不会跟着船⾛,怎么还能在对岸找到呢?” 那个⼈不听船夫的话,于是,船夫把船划到了对岸。

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3篇)

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3篇)

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3篇)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3篇)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下面为大家带来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3篇),快来看看吧。

成语故事篇1我家里有很多书,我最喜欢的书是《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里讲了很多成语故事,每个故事很简短,但道理很深,也让我学了不少知识。

书中我最喜欢的成语是“闻鸡起舞”,讲的是,东晋有个叫祖逖的人,他小时候不爱读书,爱贪玩,长大后觉得自己没学问,不能报效自己的祖国,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想为国家做贡献。

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刘琨,他们俩感情深厚,经常吃睡在一起,他们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都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有一天半夜里,祖逖在梦中突然听到公鸡的叫声,于是用脚把刘琨踢醒,问他:“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

”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要不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吧?”刘琨听了之后也同意了。

于是以后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从不间断。

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文武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后来他们两个人都成了将军,实现了他们报效国家的愿望。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刻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要半途而废,说到做到,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成语故事篇2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关于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7篇)

关于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7篇)

关于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7篇)成语故事篇1南宋末年,有位姓郑的画家曾以太学生的资格,参加博学词科考试。

后来北方蒙古贵族南侵,他向朝廷上书主张抵抗,但未被采纳。

南宋灭亡后,他改名为“思肖”。

原来,宋朝是赵姓打的天下,“肖”是赵的偏旁。

画家表示自己永远思念南宋,并隐居在苏州的一所寺庙里。

郑思肖在自己的寓所里挂了一块大匾,匾上是他亲笔写的“本穴世界”四个字:原来,“本”由“大”、“十”两字组成,把其中的“十”字放在“穴”字中间,就成为“宋”加上“大”就是”大宋”。

说明自己仍然生活在“大宋”的疆域内。

有一次.他画了二卷高五寸,长一丈多的墨兰。

画上的墨兰,自然全无土根的。

他还在画上题上八个字:“纯是君子,绝无小人。

”大家欣赏了这幅画后,赞不绝口,一致夸它画得纯真自然,生气勃勃。

成语故事篇2小青蛙坐在井底的家里正在聚精会神地上网,嘴里还哼着流行歌曲。

小青蛙正哼得起劲,一只来觅食的小麻雀降落在井口。

它低头往井底四处张望,看见悠闲自在的小青蛙。

小麻雀便喊道:“小青蛙,小青蛙,你怎么不到井外面来看一看呀,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美丽,多么繁华,多么精彩!”小青蛙听了小麻雀的这番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小青蛙说:“我觉得井底比外边的世界更好。

”小麻雀反问:“小青蛙你怎么会这样想呢?!我们从小就听过《坐井观天》的故事,难道你想当故事里的‘井底之蛙’吗?”“小麻雀,做井底之蛙不好吗?你看看我家里有笔记本电脑、电话、手机、电视机,还有不计其数的书籍。

我用电脑上网查资料,在网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查不到的。

还可以在网上和QQ好友视频聊天。

用固定电话和手机可以和外界畅通无阻地保持联系。

通过看电视我能及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

我博览群书,学习了很多知识,所以一般人叫我蛙博士。

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小麻雀听得入了迷,惊讶地说道:“小青蛙,现代科技给你带来这么大的方便啊!”成语故事篇3东汉和帝时,窦太后亲临朝政,并由太后的兄长窦宪掌握大权,官员们争着逢迎巴结,因此政局混乱不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故事300字文字版左右
导读:本文成语故事300字文字版左右,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开诚布公】
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是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衷心的贤臣,得到皇帝刘备的重用。

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让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

刘备甚至诚恳地留下遗言:如果刘禅不好好听你的话,做出危害国家的事,你就取而代之,自己做皇帝。

诸葛亮非常感动,表示要好好地效忠少主刘禅。

刘备死后,诸葛亮竭尽全力帮助刘禅治理国家。

有人劝他自封为王,但他严厉地拒绝了。

他对身边的人说:“我已经受先帝委托,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

如今讨伐曹魏又没什么成效,你们却要我加官晋爵,这是不忠不义的事情啊!”
诸葛亮为人处世公正合理,不徇私情。

马谡(sù)是他非常器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因为大意轻敌,失守街亭这个地方。

诸葛亮因为马谡已经立下军令状,所以忍痛杀了马谡。

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

诸葛亮自己也为失守街亭主动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

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坦率地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

所以,后人在写史书时,就用“开诚心,布公道”来形容这位贤臣。

开诚布公:比喻对人态度诚恳,坦白无私。

【唇亡齿寒】
晋献公要出兵攻打虢(guo)国,首先必须经过虞国,但是他担心虞国不肯答应借路。

这时,晋国大臣荀息对献公说:“您如果肯将垂棘(地名)所产的名贵玉石与屈产(地名,均属晋国领土)所出的良马奉送给虞国的国君,然后再向他借路,我想他是会答应的。


晋献公有些犹豫地说:“垂棘玉石是我祖传的宝贝,屈产宝马是我心爱的坐骑啊。

如果虞国国君收下了我的这两件珍贵礼物,却仍然不肯借路给我,那怎么办?”
荀息于是对献公分析道:“虞国的国君如果不肯借路,他定然不敢随便收下我们的礼物;如果他收下了玉石和宝马,就一定会借路给我们。

至于这两件宝贝,您有些舍不得,这也不要紧,只不过是暂时寄存在那里罢了,迟早还是要归还给您的。

打个比方,我们将垂棘玉石放在虞国,就好比从内室移到了外室;而将屈产宝马放到虞国,也就好比是从内马圈牵到了外马圈一样。

到时候,您如果要把这两件宝贝取回来,那还不容易吗?”
一番话说得晋献公如释重负,于是决定按荀息的计谋行事。

虞国的国君见到这两件稀世宝物后,有些动心,打算给晋国借路。

这时,虞国大夫宫之奇出面劝阻说:“国君可不能这样做呀!虢国是我们的邻邦,他们与我国恰似一种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是会挨冻的呀!长期以来,我们两国在危难之际互相救助,这并不是什么互施思德,而完全是战略上的互相需要啊。

而今,您同
意给晋国借路,让其攻打虢国。

如果晋国在今天消灭了虢国,我们虞国在明天就会被晋国吃掉,这该是多么危险的事啊。


可是,虞国国君一心贪恋晋国的宝玉和良马,听不进宫之奇的劝阻,给晋国军队让出了一条攻打虢国的必经之路。

晋国凭借自己的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很快就消灭了弱小的虢国。

在班师回朝之际,又顺便剿灭了毫无准备的虞国。

为此,荀息专门去虞国找回宝玉和良马,当面归还给晋献公。

晋献公望着失而复得的宝物,十分得意地说:“宝玉还是我原来的那一块,没有变样;只是这马又多长了一颗牙齿,比去年大一岁了。


虞国国君为了贪图眼前的一点小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结果招致亡国的巨大灾难,这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曹冲称象】
三国时候,魏王曹操有个小儿子,名字叫作曹冲。

曹冲自幼聪明伶俐、智慧过人,深得曹操的宠爱。

曹冲做事爱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才只有五六岁的年纪,就可以想出办法来解决一些连大人都束手无策的问题。

有一天,吴王孙权派人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大象作为礼物。

北方是没有大象的,曹操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庞然大物,心下很是好奇,就问送大象来的人说:“这头大象究竟有多重呢?”来人回答:“鄙国从来没有称过大象,也没有办法称,所以不知道大象有多重。

早就听说魏王才略过人,手下谋士众多,个个都智慧超群,请您想个办法称称大象的重量,也让我等领教一下北方大国的风范。


曹操顿时明白这是孙权给他出的一道难题,他可绝对不能丢这个面子,让国威受损。

于是他召集群臣,传令下去:能称出大象的重量的人,重重有赏。

大家都绞尽了脑汁,苦苦思索。

有人说要做一杆大秆,曹操反驳说就是做出来了,也没有人能提得动啊。

有人说要把大象锯成一块块地零称,曹操斥责说怎么可能把吴国送的礼物毁坏成这样呢。

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是没人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就在大伙儿都一筹莫展之际,小曹冲忽然走到曹操身边说道:“父王别着急,我有办法,我们可以先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帮齐水处作个记号,再将大象牵走,把石头运到船上去,一直到船到达先前作的记号为止,这时石头的重量就和大象的重量相等了。

然后,我们再把石头分别称一称,把这些重量加起来,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吗?”
曹操听了大喜,众人也对曹冲的聪慧赞叹不已。

就这样,大象的重量终于被称出来了。

两千多年前,幼小的曹冲就有这样惊人的智慧,怎不叫人称赞。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事要多动脑筋,经常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