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季度合理用药分析
第一季度合理用药总结

第一季度合理用药总结二、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1. 个体化原则在合理用药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药物、确定剂量、监测疗效等方面应当考虑个体差异性,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综合原则在合理用药中,应当综合考虑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从整体上综合考虑患者的治疗需求,避免药物的滥用或误用。
3. 安全原则在合理用药中,应当优先考虑药物的安全性。
在选择药物时,要尽量选择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 经济原则在合理用药中,除了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还应当考虑药物的价格因素。
应当优先选择价格适中、经济负担较小的药物,避免因为药价过高而导致患者用药不足或服药不规范。
三、第一季度合理用药的主要工作1. 药物选择在第一季度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主要以常见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主要疾病,对常用药物的选择进行了综合评估。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们从药理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价格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选择了适合的药物用于治疗。
2. 用药剂量在合理用药中,用药剂量的确定尤为重要。
在第一季度的实践中,我们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避免了对患者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3. 用药监测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严格的用药监测。
通过定期的复诊和实验室检查,我们及时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从而调整用药方案,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 药物指导在第一季度的实践中,我们针对患者进行了药物指导工作。
在给予患者处方的同时,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药物说明,包括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患者正确地使用药物。
四、合理用药的效果评估在第一季度的合理用药实践中,我们对合理用药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患者的随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合理用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2016年第一季度药讯概述解读

2016第一期目录一、药物警戒信息二、用药安全三、我院第一季度合理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建立的一项制度。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公开发布以来,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注射用头孢硫脒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身抗感染药。
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注射用头孢硫脒的报告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严重过敏反应比较突出,且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儿童使用注射用头孢硫脒后发生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也较大。
为使医务人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了解注射用头孢硫脒的安全性问题,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用药风险,本期对该品种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及儿童用药问题进行通报。
警惕注射用头孢硫脒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及儿童用药风险注射用头孢硫脒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身抗感染药,其作用机制与其他头孢菌素相近,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
临床用于敏感菌所引起呼吸系统、肝胆系统、五官、尿路感染及心内膜炎、败血症。
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收到注射用头孢硫脒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802例,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60.6%)、全身性损害(占12.6%)、胃肠系统损害(占7.4%)等。
一、严重病例情况注射用头孢硫脒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77例,占该药品整体报告的4.8%,主要累及全身性损害(占29.7%)、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6.9%)、呼吸系统损害(占11.6%)等。
不良反应/事件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寒战、高热、心悸、胸闷、皮疹、瘙痒等,其中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等严重过敏反应病例129例,占该药品严重病例报告的46.6%。
严重报告中48%病例存在不按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情况,包括单次超剂量、日剂量超量给药,未分次给药等。
二、过敏性休克病例情况使用注射用头孢硫脒后的过敏性休克病例47例,占该药品严重病例报告的17.0%。
2016年第一季度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治理措施

2016年第一季度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治理措施一、监测结果1、药品排序前十中,抗菌药物占2个(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唑啉钠(先锋5号),其他占8个(注射用果糖、注射用血栓通、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多索茶碱、注射用环磷腺苷、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维生素C注射液)。
2、抗菌药物用量前十位是: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先锋5号)、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罗氏芬)、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液头孢美唑钠、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注射用青霉素、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3、中成药用量前十位是:华蟾素胶囊、百令胶囊(发酵虫草菌粉)、盘龙七片、百蕊片、红金消结片、丹鳖胶囊、康复新液、维血宁、藤黄健骨胶囊、妇可靖胶囊。
二、点评分析1、药品用量动态监测排序前十位药品中,抗菌药物占2个,其他占8个,通过处方及使用病例点评分析,比较合理。
2、抗菌药物用量前十位药品中,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先锋5号)、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一直居于前位,通过处方及使用病例点评分析,比较合理。
注射用米卡芬净价位太高、销售金额较高,适用范围窄。
3、中成药在本季度的用量排名靠前的华蟾素胶囊、红金消结片,用量较大,费用较高。
三、治理措施根据我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和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相关要求,决定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分析,注射用米卡芬净价位太高、适用范围窄,建议停用。
2、根据中成药在本季度的用量排名,红金消结片、华蟾素胶囊等品种用量较大,费用较高。
红金消结片与院内制剂乳疾灵为同类产品,华蟾素胶囊生产厂家有在临床科室做一些非法宣传现象,建议将红金消结片、华蟾素胶囊停用。
3、对药品厂商提出警告,一经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停止药品供应。
4、药剂科对排名前十位药品进行重点的连续性监测,并做好监测和超常预警记录。
药剂科2016.4.28。
2016年1月- 3月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6年1月- 3月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1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共抽查妇产科门诊2016年1-3月处方1000人份,其中使用抗菌药物922人份,占来诊取药患者92.20%,虽然妇科门诊有其本身的特点,但使用率明显偏高。
并且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静脉输注给药881人份,占抽查患者的88.10%,注射剂使用率明显偏高。
2、抽查5种抗菌药物在我院的使用量2016年1月份各抗菌药物使用量注射用头孢尼西钠(1g)150支注射用头孢孟多酯(0.5g) 52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319瓶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300mg)2690支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25g) 2026瓶2016年2月份各抗菌药物使用量注射用头孢尼西钠(1g)13支注射用头孢孟多酯(0.5g) 23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252瓶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300mg)2000支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25g) 1725瓶2016年3月份各抗菌药物使用量注射用头孢尼西钠(1g)326支注射用头孢孟多酯(0.5g) 302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293瓶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300mg)1463支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25g) 1477瓶3、分析建议根据《临床合理用药指南》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了妇产科阴道感染、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用药的要求,我院在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过分依靠经验用药。
阴道感染、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原则不建议使用注射用头孢尼西钠、注射用头孢孟多酯。
注射用头孢尼西钠,注射用头孢孟多酯在我院也被定为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建议妇产科门诊在应用抗菌药物时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抗厌氧菌药物应用不合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规定抗厌氧菌可使用克林霉素或者甲硝唑、替硝唑,也就是说只能应用其中一种。
而我院妇产科门诊克林霉素与奥硝唑联用相当普遍,这与指导原则不符。
2016年第一季度

吴川市人民医院癌痛治疗药物使用动态分析(2016年第一季度)为了解我院癌痛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进一步规范癌痛治疗药物的临床使用,改善癌痛患者生存质量,较大限度地发挥其临床价值。
现对我院2016年第一季度癌痛药物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癌痛药品管理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从药库管理系统中调取2016年01-03月我院癌痛治疗药物的使用数据,药品数据包括通用名、规格、剂量单位等,通过计算使用量、销售金额来分析用药情况。
2 结果2.1我院癌痛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癌痛治疗药物治疗的给药途径、药物选择、品种结构基本合理,管理和使用符合规定。
2.2我院2016年第一季度门诊癌痛治疗药物使用情况见附表一。
附表一:2.3我院2016年第一季度病区癌痛治疗药物使用情况见附表二。
附表二:3 讨论与分析3.1 从附表一中可以出我院2016年第一季度门诊癌痛治疗药物使用情况:①品种剂型结构分布:门诊使用的5种癌痛治疗药物中,口服剂型3种,注射剂型2种,口服剂型占60%,注射剂型占40%。
②使用量比例:门诊使用用量排在前两位的是吗啡缓释片30mg/片、羟考酮缓释片10mg/片。
口服剂型用量占99.3%;其中吗啡缓释片30mg/片占39.42%、羟考酮缓释片10mg/片使用量占22.12%。
③门诊使用用量增幅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哌替啶注射液100mg/支用量比2015年第四季度上升125%;吗啡注射液100mg/支用量比2015年第四季度上升112.5%;可待因片用量比2015年第四季度上升1.6.45%。
④查看处方发现,这类麻醉药品大都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哌替啶注射液大都用于急诊肾绞痛患者。
3.2 从附表二中可以出我院2016年第一季度病区癌痛治疗药物使用情况,①品种剂型结构分布:病区使用的7种癌痛治疗药物中,口服剂型5种,注射剂型1种,透皮贴剂1种,口服剂型占71.43%,注射剂型占14.28%。
2016年某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历的 309%,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病历 335份,占全年调查病 历的 9410%。详见表 3。
表 1 2016年基本药物品种使用情况
月份 1月
基本药物 配备
目录品种数 品种数
520
299
配备比 (%) 5750
2月
520
301
5788
3月
520
301
5788
4月
5203005769 Nhomakorabea5月
520
通讯作者:卢明成
吉林医学 2018年 6月第 39卷第 6期
·1113·
表 3 2016年基本药物处方、医嘱点评情况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总计
处方点评 F N(%) R(%) 1 100 9231 0 000 9804 4 400 8627 3 300 8846 1 100 9167 1 100 9455 1 100 9111 0 000 10000 0 000 9091 0 000 9444 0 000 9825 0 000 10000 11 092 9398
使用比 (%) 4788 4827 4865 4827 4942 4962 5019 5154 5115 5192 5115 4865 5288
2 结果
21 使用品种 情 况:2016年 我 院 基 本 药 物 配 备 品 种 总 数 合
计为 309种,品种配备比为 5942%;基本药物品种使用数为 275种,基本药物品种使用率为 5288%。详见表 1。
·1112·
2016年某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吉林医学 2018年 6月第 39卷第 6期
苗 郁,卢明成,孙冬敏 (新疆伊宁市兵团四师医院,新疆 伊宁 835000)
我院2016年一季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2016年一季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评价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持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工作提供数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3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结果:抗菌药物处方占统计处方的7.76%,共涉及抗菌药10类23 个品种;静脉给药处方占 68.41%;单用抗菌药物处方占总抗菌药物处方的91.95 %;非限制使用品种使用频次占87.93%;用药频率较高的前3类抗菌药物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处方占28.17%,其中用法及用量不适宜、遴选的抗菌药物不适宜、用药指征不强为主要问题。
结论:经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持续改进。
关键词: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合理用药2011年至今,我院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持续整改,现对我院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点评,以评估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后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促进我院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抽取2016年1月-2016年3月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此处所指抗菌药物处方不包括结核病药物、抗病毒类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不含植物成分的抗菌药物,也不包括皮肤、眼科等外用制剂。
1.2 方法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医学会相关疾病治疗指南、药品说明书,就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率、用药频度(DDDs)=用药量/DDD、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
1.3 统计方法设计统一表格,对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Excel2007对分析的指标进行汇总、排序、统计。
2 结果2.1 处方基本情况及给药途径 2016年1月-2016年3月门诊处方共计8642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671张,占统计处方总数的7.76%。
2016年一季度不合理用药检查分析评价

2016年一季度不合理用药检查分析评价1.12.23.3年一季度不合理用药检查分析评价,人参北芪片参芪五味子片功能主治类似,年龄性别录错给审方和发药时交代带来困难,在录入电子处方医嘱后应该认真核对后再确定提交,年一季度不合理用药检查分析评价。
2016年一季度不合理用药检查分析评价2017-08-02 06:01:25 | #1楼2016年一季度不合理用药检查分析评价本季度随机抽查门诊电子处方4265张、住院电子医嘱90份,按照《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细则》[余医字(2016)04号]中的处方(医嘱)点评方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门诊处方1.普通药品⑴同类或成分重复:①小儿氨酚黄加敏颗粒+尼美舒利颗粒伍用,前者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和人工牛黄组成。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解热镇痛药,人工牛黄具有解热、镇惊作用,尼美舒利有退热作用,不符合治疗常规。
②扑尔敏+小儿速效颗粒,可使小儿产生嗜睡、乏力等。
③法莫替丁片+野苏胶囊+胃舒平片伍用。
野苏胶囊含碳酸氢钠,胃舒平片含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流浸膏等。
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及胃痛等,不必三联伍用。
④2岁小儿用小儿止咳糖浆+强力枇杷露,前者祛痰、镇咳,后者用于久咳劳嗽,支气管炎等,存在同类功能重复。
⑤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氟桂利嗪胶囊,前者组分为每粒含桂利嗪30mg、三七总皂苷60mg、维生素E15mg、维生素B610mg。
桂利嗪与氟桂利嗪作用相同。
⑵用药禁忌或随意配伍:同仁六味地黄丸+消渴丸,消渴丸组分为黄芪、地黄、天花粉、格列本脲(即为优降糖,每10丸含量为2.5mg)。
同仁六味地黄丸为含糖中药制剂,应选无糖六味地黄丸。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公酒,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应戒烟酒,不符合治疗常规。
⑶用药与诊断不符:诊断为慢性肾炎用银丹心泰、脑纳松、脑脉宁;诊断为支气管炎用小儿氨基酸针;诊断为双髋关节炎用密炼川贝枇杷膏。
⑷其他:婴儿健脾散每日三次,应为一日2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
XXX 科一季度合理用药总结分析
呼吸内分泌科2016年一季度各项药品使用指标完成情况如下表:
一、数据分析:
1、从以上数据及图表反映,2016年一季度我科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均控制在79%以上,微生物送检率均达到80%以上,一季度呼吸内分泌科基药使用比例及微生物送检率均超额完成医院下达指标。
药品使用
82.0827
91.02140.7
83.41
79.6229.3
93.02134.0991.1679.08
26.5
94.32
133.21
88.89
204060801001201401601月2月3月
比例控制在30%以下,指标完成控制良好。
2、一季度呼吸内分泌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看,一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在92.78%,超出医院指标2.78%;一季度抗菌药物使强度136 DDDs,超出医院指标6 IUD。
3、个别医师特殊用药,病程记录中无相应的用药目的分析,存在不合理用药。
二、原因分析
1、呼吸内分泌科主要收治病种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抗菌药物使用主要以治疗性为主,抗菌药物使用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是住院患者使用最多的3类抗菌药物,其中尤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使用率最高,且单独使用为主。
使用超出指标。
2、诊疗过程中个别医师对抗菌药物使用掌握不到位,尤其是剂量、时间掌握不当,导致抗药物使用时间超长,使用剂量过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
且病程记录书写不认真,未进行用药延长原因分析。
三、整改措施:
1、2016年经医院领导及药剂科相关人员讨论我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指标已调整,医院与科室签订2016年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我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30 DDD。
2016年我科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指标,规范抗菌药物使。
努力完成2016年责任指标。
2、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的管理及监督,加强预防用药、治疗、
联合用药的规范和管理,严格评估患者病情,使用疗程及使用剂量方面严格评估把控,不断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
3、在医院监管下,科室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严格质控,加大了对抗菌药使用监管,严格按医院的规定执行。
不仅对症用药,还注重药物的合理应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4、必要时加强与药剂科医师进行沟通,规范医师用药指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
5、将抗菌药物使用合理化与医师绩效挂钩,严格监控,并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师给予处罚。
6、规范病程书写,尤其病程记录内容,对特殊药用,特殊病情需要延长用药时间等患者病情进行详细分析,记录用药指证及目的,四、效果评价
通过一季度质控小组对科室抗菌药物的监管,科主任实时把关,呼吸内分泌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格,门诊基药使用比例、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药比均等指标,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呈良性运作。
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稍超出医院下达指标,系呼吸内分泌科专科病种特点,多为感染性患者,抗菌药物绝大部分为治疗性用药,使用基本合理。
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管,持续改进,努力完成医院下达指标。
XXXXX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