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3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二地理优秀教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1课时

(完整版)高二地理优秀教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1课时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1课时煤炭与鲁尔区地繁荣和衰落学案(湘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了解鲁尔区兴起地主要区位条件,理解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发展地重要作用.2。

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地原因。

一、煤炭与鲁尔区地繁荣1.鲁尔区地位置:德国①______。

2.矿产资源:丰富地②______资源.3.工业部门:以③______、钢铁、④______、机械制造等为核心.4.工业城市:⑤______、⑥____________、杜伊斯堡等.二、煤炭与鲁尔区地衰落1.20世纪50年代后,⑦____________地竞争→煤业危机→⑧______危机.2.⑨________________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障碍。

3.煤炭储量下降→⑩________________下降→煤矿和⑪______企业大量关闭。

4.⑫______地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地劳动力减少.5.钢铁生产向⑬____________________转移→钢铁产量下降→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衰落.探究点一煤炭与鲁尔区地繁荣【探究材料】德国鲁尔区图1.从资源条件看,该工业区发展地优越区位条件主要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b5E2RGbCAP2.选择合适地工业部门地代号填入图中空格内,完成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主导地工业地域部门联系框图.A.煤炭工业B.钢铁工业C.化学工业D.机械工业3.从工业发展类型角度看,鲁尔区是以________型工业和________型工业为主发展起来地。

【规律总结】鲁尔区工业发展地区位优势因素特点对工业发展地影响优越地位置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地处欧洲地十字路口,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地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往中欧、南欧地捷径交通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资源煤炭储量大,品种多,煤质好,但埋藏较深丰富地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地基础,充沛地水源与煤炭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地发展铁矿本区贫乏,但离法国洛林铁矿较近水源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地水源广阔地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地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地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地销售和工业地发展【考例探究1】读“德国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数字所表示地地理事物地名称:①________(工业区);②________(河流);③______(城市);④________(海).p1EanqFDPw(2)①工业区地________资源丰富,发展地钢铁工业属于“移________就________型”所需地铁矿砂来源,一是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________铁矿区进口,二是通过水上交通从________、________等邻近国家获得地.DXDiTa9E3d(3)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地优越区位条件有哪些?探究点二煤炭与鲁尔区地衰落【探究材料】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地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地德国最大工业区。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高中地理湘教课标版必修三教案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高中地理湘教课标版必修三教案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

2.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情分析在必修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而本节课刚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煤炭资源在不同时期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全部过程【导入新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工业发展的初期,被誉为工业的“粮食”的是什么?(矿产资源)可见矿产资源对早期工业生产的影响很大。

世界上很多国家早期的工业区就是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象这样的工业区大家能说出哪些呢?(中国东北部,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讲授新课】【讲解】从图例上看,这些工业区形成于什么时候?(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时期)我们把该时期形成的工业区称为传统工业,又常称为“夕阳工业”,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工业区长期发展单一的重工业而最终走向了衰落,但其中有些工业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再次实现了腾飞,作为传统工业区代表的德国鲁尔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示例,这也是正走向衰落的辽中南值得借鉴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鲁尔区的新发展,并反思辽中南今后的发展方向。

【板书】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一、德国及鲁尔区的位置【提问】据图说出德国和鲁尔区的位置?德国交通位置——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往中欧、南欧的捷径。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尓区为例》参考教案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尓区为例》参考教案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尓区为例》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煤炭资源对鲁尔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理解煤炭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掌握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措施与对策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鲁尔区衰落的过程及原因;鲁尔区的新发展。

2.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德国是发达国家,其实德国更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工业都伴随着灰尘浓烟滚滚,德国从北部到南部,从工矿到乡村,所经之处景色迷人,空气清新,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为了实现我们本章学习的重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本节要学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成功的德国鲁尔区无疑为最好的例子。

【知识新授】【投影图片】教材第58页图2—24“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教师讲述】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

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其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而工业产值却占全国的4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提出问题】鲁尔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什么?【投影图片】教材第58页图2—25“鲁尔区大型露天煤矿”【读图提示】丰富的煤炭资源:看投影图片2—25以及课本58页正文的第三段,鲁尔煤田储量?(煤海),开采条件?(露天开采,且煤质好)。

由此可以看出鲁尔区的发展与繁荣与该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投影图片】鲁尔区在德国的位置图让学生据图体会德国的交通地理位置,德国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便捷的交通,为鲁尔区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教师讲述】便捷的水陆交通: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它与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地区联系紧密;特别是内河航运,天然河流和四条运河联成一体,而且可直通海洋,为铁矿石等原料的运入和工业产品的运出提供了便利和廉价的条件。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同步备课教学案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同步备课教学案

课时 1煤炭与鲁尔区的繁华与衰败[ 学习目标 ] 1. 认识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形成的工业部门和工业城市以及煤炭资源对鲁尔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 理解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连续发展的关系,掌握鲁尔区衰败的原由。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华1.鲁尔区的地点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

2.鲁尔区的区位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与水资源。

(2)便利的水陆交通。

3.主要工业部门: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业。

4.工业构造:以重工业为主的世界有名的传统工业区。

5.主要工业城市: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

1.读教材 P58图 2-24 “鲁尔区煤炭散布与铁矿石的根源”,剖析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答案该图展现了鲁尔区盛行的交通和资源要素。

鲁尔区处在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地点优胜,有发达的铁路、公路运输和内河航运,莱茵河及四条人工运河,不单连成一体,并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大海;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

铁矿一是经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入口;二是入口瑞典、俄罗斯等国的铁矿砂到荷兰的鹿特丹港,再经莱茵河运到鲁尔区。

2.鲁尔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答案主要工业部门有采煤、钢铁、化学、机械等。

这些工业部门均是在当地优胜的区位条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为煤炭资源丰富,发展了采煤工业和电力工业;因为周边有丰富的铁矿,发展了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因为水资源丰富,发展了化学工业。

知识点拨鲁尔区优胜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详细表现影响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鲁尔区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铁矿石早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有益于节俭运费,降低生产离铁矿区较近矿区,后期来自瑞典、俄罗斯,成本。

钢铁工业成为鲁尔区鲁尔区离其都较近的主导家产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水资源与煤炭资源联合,促充足的水源沛,供给了丰富的水源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内河交叉成网,且与大海相通,便利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便利的水陆交通水运便利;有德国最浓密的铁路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供给网,高速公路七通八达了条件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促使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工广阔的市场尔区工业生产供给了广阔的市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场改革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引导启发
学生看图回答:
英国中部、德国西部、美国东北部、我国东北部等。
学生看图回答:
位于德国西部,处于莱茵河,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
教师补充一些基础知识:
1、传统工业区的概念: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集中分布。
2、发展基础: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
2、能通过对鲁尔区的区位图、世界能源结构图、鲁尔区工业图的分析,提升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2、通过分析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强化节约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传统工业今后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教案
课程名称: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授课年级:高二年级
学时:2课时
课标标准及其解读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和前几节教材一样,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这里着重研究的是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众所周知,自然资源是工业生产的粮食,工业的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关系极为密切。矿产资源储量的多少与分布,直接影响着工业的布局与发展,但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矿产资源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又有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对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矿产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本节教材选用鲁尔区这个外国案例,旨在通过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
6.关于鲁尔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3-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3-湘教版

教案: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能力目标:读图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明确工业生产也应因地制宜德育目标: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

教学重点: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教学难点:工业区位选择的思想原则教学过程:插入埃森市的图片(埃森市位于德国中部,是德国最大的矿业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素有“鲁尔心脏”之称,煤铁工业的兴起,使埃森从仅有几千人的小镇发展成为鲁尔区的重要工业中心。

来自地下的乌金创造了德国工业的奇迹,也把埃森变成了欧洲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城市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埃森擦去了脸上的煤灰”,开始重新打扮自己,今天埃森这座德国工业名城面貌焕然一新。

(过渡)“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的发展又是怎样的?标题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鲁尔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9世纪中叶兴盛期、20世纪50年代衰落期、20世纪60年代综合整治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鲁尔区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也在发生变化。

(具体分析各个时期的区位因素)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19世纪中叶兴盛期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区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20世纪50年代衰落期1、根本原因---新技术革命的冲击2、生产结构单一3、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4、世界性钢铁过剩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20世纪60年代综合整治期1、发展科技,繁荣经济2、经济结构多样化3、调整工业布局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5、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小结:19世纪中叶,鲁尔区处于兴盛期,以其当时的工业结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20世纪50年代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原有的优势被劣势所取代,鲁尔区当时的工业结构与新时期的工业发展方向不相适应,因而日显衰落,此时鲁尔区的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工业区位选择原则亦发生变化。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湘教版必修3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韩改凤单位市34中审核人陈霁华备课人学科地理年级高二选用教材湘教版【课标解读】:本节的课标内容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我参考了课标结合教材内容把本节的课程标准分为以下基本要求:一、能够学会运用分析区域的地理条件,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和确定具体措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二、能够以某能源和矿产资源典型区域为例,运用区位分析方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区位因素。

三、能够对典型区域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对策。

四、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能够归纳出以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区域优势区位条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五、能够借鉴区域开发的成功模式,结合本地区的矿产资源状况,分析出本地的区位优势和不利条件,提出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对策,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材分析】:必修三的第二章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综合开发、资源合理利用等内容是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本节内容以世界著名的鲁尔工业区为案例,分析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材首先介绍了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其次分析了煤炭与鲁尔区繁荣与衰落的原因,这部分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区位分析方法之后的具体运用,所以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鲁尔区在谋求区域的可持发展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这也是教材的重点,第四、总结出以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最后落脚点如何振兴我国因资源的减少而出现经济衰退的老工业基地,这是我国以后经济建设当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高一必修二的区位知识和必修三前几节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本节课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提升了学习地理的原理和方法,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高中地理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湘教版必修3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6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区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逐 步衰退。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 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据此完成第1~2题。 1.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B.世界性煤炭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C.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D.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
市场 劳动力
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 市场广阔 ③
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市场广阔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续表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一 二 三
(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长江三角洲工 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3)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图、表1, 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形成的工业区,其劳动力素质较 高;而长江三角洲工业区有上海港等港口,海运发达。第(2)题,结合材料,借鉴鲁尔 区整治的经验回答即可。第(3)题,城市B为苏州,依据表1分析可知,GDP增长迅速, 且GDP中以第二产业为主,说明工业发展迅速;实际利用外资和出口额大幅增加; 邻近上海等大城市,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答案:(1)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 ②海洋运输 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3)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额增加,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交通便利。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6
5.经过多年的努力,鲁尔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煤钢等传统产业 与信息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产业结构调 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读鲁尔区各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通 患?
过教师提供材料, 归纳总结出鲁 学生:工业结构单一, 抗风险能力低。
尔区衰落的原因。
追问: 假如煤、 钢工业受到影响, 则
其余工业 “一损俱损 ”。有没有这样的
威胁呢?
出示材料一: 世界能源消费比重变化 图。引导学生读图, 并获得煤炭地位
鲁尔区的衰
下降的信息。

出示材料二:世界性钢铁过剩。
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以下简称 “课标 ”)三维目标的相关要求和 “内容标准 ”的要求, 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可设计为:
1、知识与技能:围绕 “德国鲁尔区 ”这一主题收集、处理、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分析德国鲁 尔区发展的条件;在合作学习中讨论得出治理德国鲁尔区的措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出示材料三:新兴产业的冲击。
引导: 除了这些原因, 矿产资源的不
合理利用,还会引发什么问题呢? 学生: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
出示:图片和作家伯尔的描述验证。
教师小结: 鲁尔区衰落的内部原因主
要是经济结构单一。 煤炭消费地位的
下降, 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新技术的
发展等国际形势是鲁尔区衰落的外
部原因。
-4-
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通过讨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有关问题,
提高学生的爱国之
情。 重点难点
1 、重点: ①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②鲁尔区衰落的过程及原因。
③鲁尔区的新发展。 2 、难点:
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课程资源
2、德国鲁尔区的治理是世界上成功的典型案例,所以本课选择鲁尔区做案例,有利于学生理 解国家振兴东北的政策和措施。
3、通过案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通过本节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储备 —— 在必修模块 2 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 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 而本节课刚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
教材;地图资料。 教学环境和设备准备Biblioteka 多媒体教室;制作课件。 课时
1 课时 教学方法
发现法、讨论法、比较法、启发法教学。 落实 “标准 ”之关键
分析一个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该区域的背景条件 —— 地理区位条件、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第二,
②引导学生读 P58 图 2-24 ,分析鲁
区发展的条件。 能够理解鲁尔区发 尔区早期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分析德国鲁 尔区发展的
地理条件
展过程中各工业部门之间的关系。 读图,引导学生作如下分析: 1、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交通 运输状况等分析鲁尔区工业发展
③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板书小结。 承转:从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 角度来说,你认为鲁尔区主导工业
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
2、兴趣和动机:振兴东北是目前我国国家采取的一项重大建设措施,所以是我国讨论的重要
话题之一。 因此通过一组关于东北经济过去和现在数据的对比产生强烈反差,
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
的欲望。
3、可能存在问题:学生对初中德国地理知识没有熟练掌握;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较差; 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导入
通过展示一组关于东北过去和现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学生在材 在的经济发展数据, 对比产生强烈
料中发现振兴东北是我国经济建
反差。
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而导入下 设问:振兴东北我们可以采取什么
一环节。
措施?我国历史上或其他国家有
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吗?
1、 ①让学生列出影响工业的区位
因素
在合作学习中分析得出德国鲁尔
-1-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能力,从而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
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 通过讨论比较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
德国鲁尔工业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人类必须因地制宜、按照自然规律设计人类活动,以及与大自
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第三,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具体的处理: 一,引导学生用已学知识分析区域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
总结该区域发展初期的资源
开发与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因果关系;二,利用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讨论,
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成因, 教材内容则作为学生预测结果的验证材料;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程标准要求
—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
1、必修三的内容落脚点在于区域开发与治理,因为资源的减少而出现经济衰退的区域在我国 有很多,所以如何振兴老工业基地是我国以后经济建设当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 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
措施, 用教材内容验证; 四, 将之前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其他类似区域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
持续发展案例中 —— 中国辽中南重工业区。
-2-
教学过程
环节
分步目标
实现方式
开门 见山
点明本节所要探讨问题
出示分析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 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 开发什么? 2、 开发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3、 如何解决才能保障区域可持续 发展?
在合作学习和角色体验中明白
承转: 鲁尔区要持续发展, 这些问题
针对德国鲁尔区衰落的过程, 应 就是很大的障碍。 怎样排出这些障碍
采取适当的措施治理和开发德
呢,进行综合整治?
国鲁尔区。 同时归纳得出分析区 学生阅读教材 P60— 62 正文和活动。
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的区位条件。
是什么?根据工业集聚效应, 你觉
2、分析鲁尔区五大主要工业部 得还会派生出哪些工业部门?
门的相互关系
2 、展示德国鲁尔区几大工业部门 关系图。 (强调工业体系结构 )
-3-
附图:鲁尔工业区工业部门联系图
承转:鲁尔区形成了以煤炭工业和钢
铁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体系, 这样联
系紧密的重工业体系会埋下什么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