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unit1一、短语:◆短语归纳1. play chess 下国际象棋2. play the guitar 弹吉他3. speak English 说英语4. English club 英语俱乐部5. talk to 跟…说6. play the violin 拉小提琴7. play the piano 弹钢琴8. play the drums 敲鼓9. make friends 结交朋友10. do kung fu 练 (中国) 功夫 11. tell stories 讲故事 12. play games 做游戏13. on the weekend/on weekends 在周末14 show sth to sb = show sb sth 把某物给某人看◆用法集萃◆典句必背1. Can you draw? Yes, I can. / No, I can’t.2.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I want to join the chess club.3. You can join the English club.4. Sounds good./That sounds good.5. I can speak English and I can also play soccer.6. Please call Mrs. Miller at 555-3721.二、短语和语法:1. —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你会弹吉他吗?—Yes, I can. 是的,我会。
—No, I can’t. 不,我不会。
①情态动词can的用法:情态动词无人称和数目的变化,不能独立使用作谓语,后面必须接动词原形,情态动词和动词原形一起构成谓语。
常用的情态动词有:can, may, must, need。
含情态动词的句子一般疑问句是把情态动词提到句首,否定句是在情态动词后加no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邻补角、对顶角对顶角相等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记作a b。
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2.1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当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时,我们就说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 b.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即如果b a,c a,那么b c.5.2.2 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3 平行线的性质5.3.1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3.2 命题、定理、证明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数学中的命题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中做假命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语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语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情态动词can的用法can+动词原形,它不随主语的人称和数而变化。
1. 含有can的肯定句:主语+can+谓语动词的原形+其他。
2. 含有can的否定句:主语+can't+动词的原形+其他。
3. 变一般疑问句时,把can提前:Can+主语+动词原形+其他?肯定回答:Yes,主语+can。
否定回答:No,主语+can't.4. 含有can的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词+can+主语+动词原形+其他?I can speak English.→I can't speak English.→Can you speak English? →What can you speak?二、what time和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1. 询问钟点时用what time,询问日期、月份、年份时用when。
2. What's the time?=What time is it?现在几点了?3. 时刻表达法:顺读法和逆读法。
三、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1. how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提问交通方式,其答语分三种情况:a. take a/an/the+交通工具(单数)b. by+交通工具(单数)c. on/in+限定词+交通工具---How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I take a bus to go to school every day./I go to school by bus every day./I go to school on the bus every day.2. how far 用来提问距离,多远,其答语分为两种:(1)用长度单位表示:It is five kilometers.(2)用时间表示:It’s twenty minutes’walk.3. how long 用来提问时间,意为多久回答常用“for+段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知识点一:青春的邀约1、身体变化的三个表现(1)身体外形的变化 (2)内部器官的完善 (3)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带给我们什么(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积极影响有哪些)(1)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充满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2)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
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3、身体发育不同的原因遗传、营养、锻炼4、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5、如何排解青春期心里矛盾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才能健康成长:(1)参加集体活动(2)向他人求助(3)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4)自我调节。
6、心里矛盾自我调节的方法(1)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2)参加体育活动(3)自我暗示(4)自我解嘲7、如何正确对待生理变化(1)正视身体变化,欣然接受(2)不自卑(3)不嘲笑同伴(4)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8、什么是独立思维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9、思维的批判性的表现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关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10、思维批判性的积极作用有哪些(1)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3)调动自身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变现状。
11、怎样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1)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2)关注他人与社会,注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3)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知识点二:青春的心弦1、男生和女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直线与角1. 定义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了解直线的性质。
2. 知道角的概念和角的分类,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3. 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弧度。
4. 学习如何用直尺和量角器画角。
第二章:平行线与平面1. 学习如何用直尺和圆规做等分线段、垂线、平行线、垂直平分线和角的平分线。
2. 理解平行线与转角的关系,学会证明平行线与转角的基本性质。
3. 掌握平面的概念,理解平面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4. 学习如何判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垂直和交叉。
第三章:三角形1. 知道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2. 掌握三角形内角的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
3. 学习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包括SSS、SAS、ASA和AAS。
4. 理解三角形中的全等概念,学会判断和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第四章:四边形1. 知道四边形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 掌握矩形、正方形和菱形的性质,包括边长、对角线、内角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包括对角线的关系、内角和、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4. 理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学会计算梯形的面积和周长。
第五章:图形的变化1. 了解图形中的平移、旋转、翻折和对称等基本变化。
2. 学习如何用折纸法进行图形变化。
3. 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学会判断和证明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4. 掌握相似图形的计算方法,包括比例尺和相似比的计算。
第六章:数的运算1. 复习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包括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
3. 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包括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
4. 学习用图形表示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关系,包括数轴和百分数相应的阶梯图。
第七章:方程与不等式1. 知道方程和不等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包括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及运算规则。
七下数学人教版课本知识点总结非常完整

七下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非常完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1、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图1所示,∠1与∠3互为对顶角。
∠1=∠3;∠2与∠4互为对顶角,∠2=∠4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如图2所示,当 ∠1 = 90°时, a ⊥ b 。
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 a ⊥ b 时,∠1 = ∠2 = ∠3 = ∠4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同一方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同一侧 ,这样的两个角叫 同位角 。
同位角呈“F ”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 之间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两侧 ,这样的两个角叫 内错角 。
内错角呈“Z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之间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同一旁 ,这样的两个角叫 同旁内角 。
同旁内角呈“U ”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实数1.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和零。
- 无理数:不能表示为分数形式的实数,如√2、π等。
2. 实数的运算- 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
-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 乘法:正数与正数得正,负数与负数得正,正数与负数得负。
- 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 乘方:求一个数的幂。
3. 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中最大的正数。
- 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
4. 实数的性质和比较大小- 性质: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的性质。
- 比较大小:正实数大于零,负实数小于零,正实数大于所有负实数。
二、代数1. 代数式- 单项式:只含有乘法运算的代数式。
- 多项式:由若干个单项式相加或相减组成的代数式。
2. 代数式的运算- 加法和减法:合并同类项。
- 乘法: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 除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3. 因式分解- 提公因式法:找出多项式中所有项共有的因子。
- 公式法:使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进行分解。
4. 代数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 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每个未知数的次数都为1的方程组。
5. 不等式- 不等式的性质: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性质。
-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求解。
三、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 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 角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包括邻角、对顶角、同位角等。
2. 三角形-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Unit 11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Unit 11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重点单词1. milk 不可数名词,“牛奶”动词,“挤奶”milk a cow 给奶牛挤奶2. farm 名词,“农场”动词,“务农;种田”farmer 农民3. quite 副词,“相当;完全”修饰形容词副词,quite a lot 相当多拼写注意与quiet(安静的)的区分4. grow “种植”grow strawberries 种草莓动词“生长;发育”grow up 长大“增加;增长”The number of students wearing glasses grows.戴眼镜的学生数量增加了。
5. pick 动词“采摘”pick apples 摘苹果“选择;挑选”pick up “捡起;接电话;接某人“6. worry 动词&名词,“担心;担忧“worry about … 担心… worry sb. 使某人担心7. luckily 副词,“幸运地“unluckily 不幸地lucky 幸运的(形容词)luck 幸运;运气(名词)8. exciting 形容词,“使人兴奋的;令人激动的“excited 感到激动的、兴奋的an exciting message 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He is excited to see his old friend.见到老朋友他很激动。
9. expensive 形容词,“昂贵的“cheap ”便宜的“10. slow 形容词,“缓慢的;迟缓的“slowly 缓慢地(副词)fast快地(的)动词,“减慢“slow down 减速慢行11. guide 名词,“导游,向导“动词,“指导“guide sb. to do … 指导某人做某事12. interested 形容词,“感兴趣的“be interested in … 对…感兴趣interesting 有趣的This is an interesting book.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相交线1、相交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2、对顶角①定义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②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3、邻补角①定义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并且互补的两个角称为邻补角。
②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
4、垂线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内有一个角是90°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②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③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④垂线的性质: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⑤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都在两条被截线同侧,并在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6、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都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并且在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7、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都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并且在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8、几何计数:①平面内n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n ( n-1) 组对顶角。
(或写成n²- n 组)②平面内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n(n-1)/2个交点。
(或写成(n²-n)/2个)③平面内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把平面分割成[n(n+1)/2]+1个面。
④当平面内n个点中任意三点均不共线时,一共可以作n(n-1)/2 条直线。
回顾:ⅰ、一条直线上n个点之间,一共有n(n-1)/2 条线段;ⅱ、若从一个点引出n条射线,则一共有n(n-1)/2 个角。
(二)平行线及其判定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及其推论:①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②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5)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命题、定理、证明(1)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的形式: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如果”后面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3)命题包括两种①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称为真命题;②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逆命题:将一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互换位置之后,形成新的命题,就叫原命题的逆命题。
注:原命题是真命题,其逆命题不一定仍为真命题;原命题为假命题,其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命题。
(4)定理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叫做真理,它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5)证明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四)平移1、平移的定义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平移的性质:(1)平移是延直线移动(2)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3)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第六章实数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所有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32等;(2)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π+8等;(3)无限不循环小数。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
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1、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②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③正数a的平方根记做“±a2、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3、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②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③注意:33aa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考点四、实数大小的比较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2、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求差比较:设a、b是实数,①a-b>0→0a>b ②a-b=0→a=b ③a-b<0→a<b(3)求商比较法:设a、b 是两正实数(4)绝对值比较法:设a、b是两负实数,则lal>lbl→a<b2(5)平方法:设a、b是两负实数,则b>2⇔a<ba考点五、实数的运算实数混合运算时,将运算分为三级,加减为一级运算,乘除为二能为运算,乘方为三级运算。
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进行;不是同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再算乘除,而后才算加减;运算中如有括号时,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进行。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
2、坐标数轴上的点与实数(包括有理数与无理数)一一对应,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这个实数叫做这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
3、平面直角坐标系:①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②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③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原点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
4、点的坐标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a点对应x轴的数值为横坐标,b点对应y 轴的数值为纵坐标,有序数对就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a,b)。
书写时先横后纵再括号,中间隔开用逗号。
5、坐标平面图坐标平面图是由两条坐标轴和四个象限构成的,也可以说坐标平面内的点可以分为六个区域:x轴上,y轴上,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在这六个区域中,除x轴与y轴的一个公共点(原点)之外,其他区域之间都没有公共点。
6、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M,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x,y)(即点M的坐标)的坐标和它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x,y)在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一点M,即坐标为(x,y)的点和它对应,也就是说,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7、象限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象限,从右上部分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分别叫第一象限(或第Ⅰ象限)、第二象限(或第Ⅱ象限)、第三象限(第Ⅲ象限)和第四象限(或第Ⅳ象限)。
注:ⅰ、坐标轴(x 轴、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发生改变,则点的坐标相应发生改变;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发生改变,点的坐标也相应发生改变。
8、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特点①、坐标原点的坐标为(0,0);②、第一象限内的点,x 、y 同号,均为正; ③、第二象限内的点,x 、y 异号,x 为负,y 为正; ④、第三象限内的点,x 、y 同号,均为负; ⑤、第四象限内的点,x 、y 异号,x 为正,y 为负; ⑥、横轴(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即(x ,0),所以,横轴也可写作:y=0 (表示一条直线)⑦、纵轴(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即(0,y ),所以,纵横也可写作:x=0 (表示一条直线)9、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坐标平面内的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表示这点到纵轴(y 轴)的距离,而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这点到横轴(x 轴)的距离。
注: ①、已知点的坐标求距离,只有一个结果,但已知距离求坐标,则因为点的坐标有正有负,可能有多个解的情况,应注意不要丢解。
②、坐标平面内任意两点A (x ₁y ₁)、B(x ₂,y ₂)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 = ()()22212221y y x x -+- 10、坐标平面内对称点坐标的特点①、一个点A (a,b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a,-b ),特点为:x 不变,y 相反;②、一个点A (a,b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a,b ),特点为:y 不变,x 相反;③、一个点A (a,b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a,-b ),特点为:x 、y 均相反。
11、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表示①、平行于横轴(x 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其横坐标不同,纵坐标均相等,所以,可表示为:y=a (a 为纵坐标)的形式,a的绝对值表示这条直线到x轴的距离,直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②、平行于纵轴(y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其纵坐标不同,横坐标均相等,所以,可表示为:x=b(b为横坐标)的形式,b的绝对值表示这条直线到y轴的距离,直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