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认知地图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上 思维导图

七年级地理 ·上(湘教版)让我们走进地理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怎样学地理学会使用地图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开展地离考察身边的地理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地球的面貌认识地球地球的形状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千米²平均半径 6371千米赤道周长 4万千米地球仪经度、纬度、赤道、本初子午线、回归线、南极、北极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洋与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世界的地形陆地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洋中脊、海沟学看地形图陆地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海陆变迁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世界的居民世界的人口人口数量与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的人口问题世界的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2000多种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世界的聚落聚落的形态城市和乡村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世界的气候天气和气候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天气的特点-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天气预报和常用的天气符合气温和降水气温:指空气的温度世界气温的分布主要降水类型:雨雪冰雹等世界降水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形状与气候海陆分布与气候地形地势与气候人类活动与气候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茂密的热带雨林(板状根)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年高温,湿季多雨(有明显的干湿两季)热带疏林草原(猴面包树)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全年高温,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气候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和大陆的西岸,全年炎热干燥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性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四季较分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 夏季高温炎热, 冬季气温比热带沙漠气候低稀树草原温带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湿润,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对流雨、冬季寒冷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温差大,全年降水少亚寒带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寒带极地冰原气候寒带极地苔原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类型的国家面积、人口、政治体制、经济状况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 农业课件(37张PPT)

种植业
林业
农业
渔业
畜牧业
判断以下活动是否属于农业。
谷物、蔬菜 肉、蛋、奶
鱼、虾等 水果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林业
农业 第一产业
2.影响农业的因素 我的农场我做主: 把以下地区和适合开展的农业生产部门用线连起来。
太行山区 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太湖沿岸
渔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种植业
林业
因地制宜
大棚农业
存储、保鲜技术
超 级 杂 交 水 稻
知识点三 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1.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
中国北方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不同,他们的主食各是 什么?其主食与跟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关。北方与南 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各是什么?
读图,说一说中国水稻和小麦的分布特点,并简要 分析形成该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
农作物熟制
主要粮食作 物
主要经济 作物
洞庭湖 平原
水田
一年两熟 到三熟
水稻
甜菜
三江平原 旱地 一年一熟 小麦、玉米 油菜
知识点四 畜牧业分布
牧区畜牧业
农耕区畜牧业
牧区畜牧业
农耕区畜牧业
牧区畜牧业 农耕区畜牧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畜产品
牛、羊、马 家禽和生猪
饲养方式
放牧 圈养
饲料来源
天然草场 粮食
读中国畜牧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四大牧区是指哪些地区?主要畜种有哪些? (2)读图分析中国牧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3)中国农耕区的畜牧业主要饲养的禽畜有哪些?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课堂小结
让“土地奉献” 的产业
概念 影响因素
农 业
湖南农业大学校园地图

校园风光校园地图图片来源于:百度地图图片来源于:百度地图农大只有一个校区,不管你是什么院的,都是在一起的。
根据住宿条件分为本部(无特殊说明均是本部)、东科院(东方科技学院,三本)、继教院(自考)。
录取通知书在八月上旬到中旬会寄过去,详细的报名信息和学院官方群录取通知书内有写。
住宿:学校分为芷兰、丰泽、金岸、东湖四个园区,无法自己选择园区,学校安排。
本部大一住芷兰,九人寝或者十一人寝,有空调,女生有独卫,男生是公共澡堂和厕所。
大一期末或者大二期末换到丰泽、金岸、东湖的五人寝,有空调,有独卫,具体搬寝时间视学院不同,情况有所不同,由学校统一安排。
五/六人寝由四人寝改建,不全是上床下桌,好处是可以自己选择室友。
芷兰是上下铺。
女寝有独卫,一间厕所和一间浴室,洗手池上有几个水龙头,可以洗衣服。
男寝是公共澡堂,公共洗手池,正常情况下都有门,某些厕所、澡堂没门。
食堂:学校食堂共5个,分别为:芷兰一食堂、芷兰二食堂、东湖食堂、丰泽食堂、金岸食堂。
还有可以刷校园卡的美食广场、芷兰兰州拉面、金岸清真食堂。
每个食堂各有特色,公认最好吃的是丰泽三楼和金岸三楼。
美食广场是被人承包的,各种东西都有。
图书馆:图书馆夏天会开空调,冬天会开暖气。
图书馆进去刷学生卡或者刷脸,借书在一楼,借书时间为30天,可以续借一次。
想要找书可以关注公众号“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我的”-“图书检索”,里面图书的具体位置。
可以在图书馆学习,2-5楼有自习处及自习室。
自习处需要扫码占座,具体预约在公众号“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服务”-“座位系统”。
座位预约登录密码1234。
校医院:学校内有湖南农业大学校医院,在泉水塘附近,具体地址高德导航。
如果报名的时候买了保险,那么周一到周五就可以报销,便宜很多。
在校医院看病时,要带身份证和学生卡。
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344 风景园林基础2014

2014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风景园林基础 344
适用专业(领域):风景园林学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小题 3 分)
1、置石:
2、谷方:
3、领域性:
4、框景:
5、园林意境:
6、林缘线:
7、生态位:
8、分生繁殖:
9、物候现象:
10、风景名胜区:
二、简答题(共 60 分,每小题10 分)
1、请简述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2、请简述我国隋唐时期的园林特色。
3、请以中国古典园林中某一景点为例简述山石花台的作用。
4、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
5、简述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6、简述在布置自然式园路植物景观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题(共60分,每小题20分)
1、综述篱植的类型、作用、种植密度。
2、试述低碳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
3、请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实际案例,在论述园林中亭的特点和造型的基础上,谈谈在园林设计中如何选择亭的位置,实现亭与周边环境融合。
共1页第1页。
关于九教南坡地调查报告

关于九教南坡地调查报告李马金201341737218简介:湖南农业大学第九教学楼南坡地位于九教的南面,左右相邻图书馆和情人坡,属于湖南农业大学“红轴”景观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校园隐形蓄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九教南面坡地的地形,排水、及汇水情况;山体坡向及小气候;山体植被状况;山体土壤情况进行现场勘测和调查。
关键字:隐形蓄水系统树种赤锈病黄壤九教南坡地为约高于周围场地6.78m的“山跌”景观,大致北、东、西面起伏大,南部起伏变化小。
北侧及东北侧由阶梯坡地构成,形成“梯田”景观。
“梯田”具有蓄水保水的作用,在每个每每下雨时,即使雨水保留同一水平高度,保证该水平所种植的植物,如:北面红枫、小檗、红花檵木等等的生长用水需求;同时,多余的水可以向土壤下渗,最终雨水汇入汇水洼地,九教南面坡地底部设有带状汇水洼地,能够接纳暴雨时,能够接纳“暴雨”不能及时渗透的雨水,有效地将坡面雨水的流失降到最小。
此外,“梯田”也可以减少“暴雨”对坡地的破坏,防止滑坡和水土流失。
当底部带状汇水洼地的水达到饱和时,多余的水将从地下渗蓄坑流出,流向城市排水系统。
(图1:九教南坡地“梯田”景观)(图2:在汇水洼地置石,做成景观)九教南坡地多为朝东、北、西方向,能让植物有丰富的阳光生长,几处由杜英、香樟等常绿树种构成的半围合空间,植物生长非常好,在夏日形成了阴凉的环境(但冬日却不利于学生享受温暖的阳光)。
在西北面,形成非常阴凉的环境,八角金盘、常春藤等耐阴喜阴植物生长。
中部植被覆盖较少,阳光充足。
西北面的大树可减缓冬季风的风速,让其后方的植物的冻害一定程度上减轻。
坡地基本由草地覆盖,而四周为柏油路,草地比热容大于柏油路比热容,所以坡地的温度比周围比较低。
九教南坡地的基调树种为:香樟、杜英、复羽叶栾树,骨干植物为:北美红枫,女贞,红花檵木、桂花树、紫叶李,同时配置紫荆、黄荆、大叶栀子、美人蕉、花叶美人蕉、小檗、枸骨、枫杨、枫香、构树、苦楝、紫薇、海桐、水杉、杜鹃、夹竹桃、木芙蓉、樱花、法国冬青、八角金盘、常春藤等植物,草坪主要为狗牙根,同时生长有水蜈蚣、鸡眼草、马唐、土人参、狼尾草、香附等野草。
【图片】湖南农业大学

【图片】湖南农业大学
逸苑
逸苑,位于校园中心的东南角,占地50余亩,这里的地势周围高而中间略低。
园林工作者就顺其地势,设计在周边斜坡种草、种花、栽树,中间挖掘一个似金锁形的人工湖,面积约6亩许,沿湖修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步道,宛如一线银灰色的花边。
为了让人们休闲畅游能就地取径到达湖的彼岸,在湖面上还筑有两座颇具特色的单孔石拱桥和三座古朴典雅的石板平桥。
第一教学楼
湖南农业大学第一教学楼,第一教学楼被称为湖南农业大学的根。
为迎校庆已经翻新,是湖南农业大学发展到今天如此壮大的基础。
世纪之光
坐落在农大7教旁边,是湖南农业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农大历史的见证,也是农大文化底蕴的体现。
产业楼.jpg,
第八教学楼1.jpg,
第八教学楼.jpg,
第九教学楼.jpg,
第七教学楼1.jpg,
第七教学楼.jpg
第三教学楼.jpg,
第一教学楼1.jpg,
第一教学楼.jpg,
世纪之光1.jpg,
世纪之光.jpg,
图书馆1.jpg,
图书馆.jpg,
逸苑.jpg,
中心广场.jpg。
4.1 农业 课件(共26张PPT)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B.甜菜、大豆
C.棉花、水稻
D.小麦、甘蔗
2.我国南北方差异显著,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花生
课堂练习
3.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是世界畜牧业大国之一。我国城乡居民的肉、奶、禽主
要来源于(A ) A.农耕区畜牧业区
B.新疆牧区
C.青海牧区
D.西藏牧区
4.我国的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C )
花生
甜菜
咖啡豆
棉花
油料作物 油菜
糖料作物 甘蔗
饮料作物 茶
纤维作物 黄麻
主要农作物分布
中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 作物、药用作物等。有的经济作物只能生长在热带地区,被称为热带经 济作物。经济作物通常具有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性强等特点。 纤维作物——棉花、黄麻、蕉麻 油料作物——油菜、花生、油棕 糖料作物——甘蔗、甜菜 饮料作物——茶叶、咖啡 药用作物——人参、黄连
活动
(1)哪一幅图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图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 食习惯?他们的主食各是什么? (2)中国北方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不同,跟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关。 想一想,北方与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各是什么?
水稻
主要农作物分布
经济作物通常具有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
水稻主要分布在长 江中下游平原。
活动
请把①三江平原、②松嫩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鄱阳湖平原、⑤成 都平原、⑥江汉平原、⑦江淮地区这7个商品粮基地的序号标注在图中。
②①
⑤
⑥⑦ ③④
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北 方,在华北、东北的平原地 区;华北平原以冬小麦(秋 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为 主,东北平原以春小麦(春 播秋收)为主。
农耕文化主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规划策略

2024年第10期现代园艺农耕文化主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规划策略陈小青,张宏志(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摘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从当代劳动教育的发展中应运而生,融合农耕文化主题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本质。
概括了农耕文化,分析当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规划现状不足,本着安全性、教育性、体验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从功能分区、构建安全场所、保护和利用耕地、提升农耕文化氛围、选择植物种类、情景营造方面提出策略,为学生创造舒适的实践环境,促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建设。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农耕文化;景观规划;策略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1]。
我国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契机。
劳动教育基地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空间,具有开放性、半自然性和实践性,实践基地空间里的物品成为劳动教育课程最主要的内容[2]。
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逐渐与传统农耕生活隔离开来,出生在城市里的孩子更缺少对农耕文化的认知和劳动意识,农耕文化在教育中出现缺失状态。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促进农耕文化传承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耕文化概况1.1农耕文化的内涵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和生活时以不同形式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2个方面。
中国农耕文化的内涵从先秦已经形成,从历史典籍或文学作品中都能找到证明[3]。
汪曾祺关注中国农村,在“高邮小说”中展现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化意蕴,即顺应天时、因地制宜、遵守规范准则和建立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关系[4]。
1.2农耕文化的特点我国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农耕文化延绵不绝,悄然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业大学校园认知地图研究
摘要:本项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地图法。
评价地图不仅揭示了环境的可记忆特征,而且叠加的地图表明了共同的偏爱和对环境外观的改进建议。
通过调查可表明调查对象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方向、核心与层次、架构模式)、同一性、一般意象元素(建筑、道路、场所、标志、区域和边界)、特殊意象(中心、简略意象、感觉品质)。
从而解决空间问题、接受新环境信息和加强交往功能。
关键词:认知地图、问卷调查、意象
正文:
一、研究对象的概述
本项研究的对象为校园环境及其使用者,但重点在于环境特征,选择湖南农业大学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湖南农业大学1951年建校,位于长沙市芙蓉区,占地面积2.27平方公里,北领东湖秀色,南润浏阳河风光,学生人数在万人以上。
被试者为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属园林专业、植物科学与工程专业、机制专业、材料化学专业、金融专业。
被试者来自五湖四海,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认知水平、绘图和文字表达能力。
研究采用认知地图法:要求被试者根据记忆迅速画出校园平面草图,填写问卷并接受访谈,其内容包括识别特征(如找路是否容易)、结构特征(方向、主次等)和景观评价。
将这些资料加以汇总进行比较研究。
二、公共意象范围
图中圈出区域就是83%的公共意象范围。
此范围内的建筑在人们的个人认知地图中出现率较高。
由于被试者均为学生,故在图中公共意象的范围主要在教学区。
三、意象空间结构
(一)方向
校园以南北为主导,东西为辅,形成大致相当的棋盘形。
南北方向活动频繁(上下课,进出校园)53%的意象图为上北下南,其余均为上南下北。
(二)核心与层次
校园主要以图书馆为核心向两侧的教学区辐射形成层次及以学生住宿区为核心向两侧的市场、小区辐射形成层次。
(三)架构模式
校园三大分区较为明确,以东西走向的神农北路、朴诚路、奋勉路为区分线。
神农北路以北为学生公寓Ⅰ区,神农北路以南、朴诚路以北为新教学楼区,朴诚路以南、奋勉路以北为活动区及学生宿舍Ⅱ区,奋勉路以南为老教学楼区。
四、同一性
校园的边界不明,而北侧主入口标志不明。
校园内各区域间的同一性教明显。
教学楼以灰色(老校区)、红褐色(新校区)为主,学生住宿区建筑以淡黄和淡粉为主,且建筑风格不同。
五、一般意象元素
(一)建筑
建筑元素相对出现率较高,大部分被试者还画出了建筑平面的大致形状,成为公共意象图中最主要的组成元素。
这说明,在中等尺度环境中,建筑物最易为人记忆和再认,是识别环境的重要参照物。
(二)道路
校园的道路布局趋于“棋盘式”,道路尺度相同,主次关系不够明确,因而缺乏辨别特征,以致大部分被试者仅以方格网示意。
道路交叉路口缺乏重点处理,因而失去节点功能。
(三)场所
小尺度场所(如修业广场、情人坡、田径场、篮球场、逸苑等)的趋于区域边界清晰,功能特征或环境特征明确,对使用者具有独特吸引力,故可意向性很高。
而且视野开阔,便于整体观察周围环境,有利于观察者了解环境的有机联系并建立整体认知结构,又起到节点的作用。
(四)标志
校园起到标志作用的元素较少,分布不均匀。
主要标志为位于校园道路主干
的图书馆,也有部分被试者将一教和修业广场作为标志。
(五)区域和边界
就校园总体环境而言,以神农路及南北走向的农大路为主要边界,道路宽阔,车流量大,易于识别。
六、特殊意象
(一)中心
67%的被试者认为校园中心在图书馆, 17%认为是修业广场,10%认为是芙蓉广场,3%认为是东湖,剩余3%认为校园没有中心。
(二)简略意象
被试者认为校园草坪很多且开阔,但景致不够精致,植物配置单一且管理不当。
教学区范围内车辆太多,没有良好的步行空间。
缺少古朴的文化气息。
(三)感觉品质
校园的感觉品质用形容词表达多为绿化好、较幽静、较清新、较宽敞,但也有部分区域不受被试者喜爱。
如下是对调查表的统计及分析: 1.被试者性别
男生,52%
女生,48%
12
被试者男女比例均等,对调查具有普遍及客观性。
2.被试者年级、住址
金岸,13%
芷兰,50%
东湖,37%
123
被试者包括大一新生及大二(含大二)老生。
同时分布在校园不同住处。
3.校园的校门
老校门,车
站, 7%
耘园基地旁边, 10%没有校门,
33%
新润入口,43%
, 7%12345
上图显示,43%被试者认为新润入口为校园校门,10%认为耘园基地旁,分有7%认为老校门和车站,同时存在33%认为校园没有校门。
可见在被试者心目中并没有典型的校门。
4.校园的标志性建筑
没有标志性建筑,
7%
图书馆,93%
12
根据上图,93%被试者将图书馆作为校园标志性建筑,仅有7%认为没有标志。
可见图书馆起到了极强的标志作用。
5.最喜欢去的地方
花卉基地,
5%田径场,9%
逸苑, 9%红旗市场,
14%其他, 16%
修业广场,
16%
图书馆,31%1234567
6.不常去的地方
图书馆, 2%
花卉基地,
6%
逸苑, 11%滨湖, 14%文渊馆, 21%
浏阳河边,
22%
生命科学楼,
24%
1234567
7.不常去的原因
人太多了, 5%景色不好看,
5%不用去附近上
课, 36%
太远了, 54%
1234
被试者以“太远”为由不去一些地方,可见这些地方本身也没有特别吸引被试者的景色。
8.校园的中心
芙蓉广场, 10%
东湖旁, 3%
没有中心, 3%修业广场, 17%图书馆, 67%
12345
67%的被试者选择图书馆作为校园中心,且具有标志性。
9.在校园迷路的次数
经常, 7%
没有,60%
有过一两次, 33%123
10.对校园的总体评价
40-60,10%40以下,3%80-100,17%
60-80,70%
1234
11.校园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其他,12%
道路系统, 28%
公共设施, 28%
卫生环境, 32%
1234
总结:
湖南农业大学以图书馆为标志性建筑,整体特征突出:绿、开阔、规则建筑、网格路。
但仍需加强道路标志,注意植物搭配,校门应重点做以改进。
同时要加强校园整体规划,不能因为规划不当而使某些地方成为废弃地。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