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繁雄平面设计作品风格简论_周莹
福田繁雄作品风格探析

福田繁雄作品风格探析梁晶晶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云南昆明摘要:简述福田繁雄的平面设计作品幽默、简约、创新的风格,他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的先驱。
本文主要结合他的设计作品从视觉符号的选用、正负矛盾空间的运用以及色彩表现等方面做出探析。
关键词: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图形创意引言:福田繁雄,1932年生于东京,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
他的作品享誉国际,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在他的设计作品中,他能够将他的思想轻易的付诸于有趣的视觉形象之中,给人视觉上的最大震撼和心灵上的思考。
用最初世界的最初,语言来表达心理的想法,简单明了的让大家都能够读懂。
正如他所说的:“我所创作的事物,都是可以透过感觉与以认识,无论老少都可以看懂,因为这些表现实在与知识无关,完全只是视觉的。
”本文将对他的设计作品做一个总结性的解读,详细的作品风格探析。
图(1)图(2)图(3)图(4)一、福田繁雄的设计理念福田繁雄原是从事漫画创作的漫画家,漫画创作对他的平面设计影响很大,使他的平面设计作品具有中嬉戏般的幽默感。
他善于把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却没有留意的景象运用到类似于漫画的图形来传播给大家。
作品中运用开朗、有趣的手法去创作,让人们从他的作品中去感受幽默和乐趣。
简约是福田繁雄作品的首要特征,他擅长运用最精炼的视觉元素,来清晰地表达出所要传达的概念。
使人们不仅能够理解他的设计作品,而且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福田繁雄的作品在视觉上不断的探索新的情趣。
他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弃旧图新,并且能够将各种创意、革新来融会贯通,这是他的设计作品的又一鲜明的特征。
设计作品中的幽默、风趣,均能带给观者一种愉悦。
于此同时他还不断探寻立体空间的平面表现、平面表现的立体还远所带来的形式建构,他从空间与人的关系、作品和受众的关系之中中发掘设计的无限可能。
二、福田作品的视觉表意特色一幅好的海报,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
新的方向和灵感(

• 福田对矛盾空间手法的掌握和运用,是其在错视原理上的又一成就。 他运用错视原理,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产生错综复杂的结合,使构 思与表现达到完美契合,创造出神秘而不可思议的视觉世界,使观者 在趣味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1987年在《福田繁雄招贴展》的招贴(图8)设计中,福田将静止 坐在台前的人的四个不同视角的状态,表现于同一画面,用单纯的线、 面造成空间的穿插,大面积的黄色与人物黑色剪影对比,使整个画面 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现上具有多重 意义的特性。又如,1999年福田为日本松屋百货集团创业130周年的 庆祝活动设计的海报(图9),在同一画面中呈现两个视角不同的人 形,一个是仰视的角度,一个俯视的角度,由此产生了视觉的悖论, 从而带来视觉趣味。
福田不断探寻立体空间的平面表现、平面表现的立体还原 所带来的流变与建构,他从空间与人的关系、作品和观者 的关系之中去发掘设计的无限可能。[8]通过对矛盾空间视 幻原理的阐释,他创造出一个集结视觉引力、视觉趣味与 多重内涵的视觉世界,搭建起福田所观所思的世界与观者 间的桥梁。 (图8)1987年福田繁雄招贴展 / (图9)福田繁雄,日本 松屋百货招贴,1999年
"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 是靠文字注解"。[2]福田的海报语言简洁、幽默、 巧妙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具有强烈 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 力。福田把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符 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 客观和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 传递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 神性的内涵。
•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 和应用。他善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 其作品大放光彩。正如福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 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 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3]因此,他不断地对 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 达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 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 序感和连续性。以下,笔者将以福田的海报为载体对其创 作方式和理念(图4),主 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 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 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 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 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 的重现。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 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 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 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

这几天一直忙到做老大的海报,一度陷入自己挖的坑里,和S交流了一下午。
也有了些眉目。
还不错,希望我能做好!下面我找了点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的作品分析,其实一些简单的东西都可以做得很有意思的。
大家看看也不错喔~福田繁雄海报作品分析德国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Holger Matthies)教授曾经这样说:"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
[2]福田的海报语言简洁、幽默、巧妙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力。
福田把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
他善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
正如福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
"[3]因此,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以下,笔者将以福田的海报为载体对其创作方式和理念进行分析。
图1 图2图2)1945年的胜利,1975年2.1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福田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作品中的先驱。
在福田许多的海报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该设计原理的巧妙运用。
置换是其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素,组成新形。
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
[4]其要点是借助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要特征的前提下置换新的元素以完成再创造。
论福田繁雄招贴设计作品的艺术特点

吉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论福田繁雄招贴设计作品的艺术特点姓名:战怡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徐欣;祝普文20070601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带有福田式的独有的幽默,是其作品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节简约化的视觉效果信息时代的来临,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忙碌起来,各种各样的信息应接不暇,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作为招贴设计,内容太过繁杂,拖沓,不仅不会更迅捷的被公众接受,反而会很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造成心理上的厌烦情绪,很难达到预期的视觉传递效果,从而在本质上影响了招贴的实际效应。
如何能让受众更为流畅的读懂招贴所要传递的信息呢?设计的简约化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基调,清新流畅,一目了然,从而使观者在接受信息时变的更加积极主动,当然,简约并不意味着简单,而是指招贴设计中的构图要概括集中,形式要严谨,图形要凝练,色彩要简洁,线条要利落,传达才能更直接、准确。
这就要求招贴设计者要有极具独特的创意理念作为支持,实现简约化的视觉效果,这样才能更符合人的视觉心理需求,并能给人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
因而追求作品简约化就成了很多设计师不断探索的表现风格。
简约化的视觉效果作为福田招贴作品的一大特征,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福田习惯于用最少的视觉元素来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不仅清晰明了而且新奇有趣,使人过目不忘,其作品主旨也更易被人接受理解并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福田先生于1984年为在法国举行的4某展示会所作的海报(图3)。
福田先生脑中的冬日巴黎,是简单而又独特的,在黑色冬夜作为背景的衬托下是“穿着”黑色冬夜牵狗散步的人群。
借助于“正倒位图形反转”原理生成了一只奇特的狗,以独具匠心的形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画面在处理上舍去很多不必要的部分,出其不意的单纯,使整幅画面干净利落,使人在惊叹之余印象深刻,时隔多年,我们仍未觉得这个形象有丝毫的过时。
又如1979年,福田为某设计论坛设计的招贴(图4),整幅画面用一条回转曲折的线连接太阳和插头,象征运用天然能源达到节约省电的目的。
论福田繁雄招贴设计的美学特征

论福田繁雄招贴设计的美学特征作者:崔静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7期摘要:作为近代日本平面设计的旗手,福田繁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对20世纪后半叶的日本设计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作品所表现出的美学特征更是让其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同。
本文从福田繁雄的招贴设计谈起,就其作品中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能够获得对其作品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福田繁雄;招贴设计;美学特征一、福田繁雄招贴设计中的简约之美大和民族是一个崇尚简约的民族,这一点从他们的传统绘画浮世绘中就可以鲜明地看出,这些绘画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描绘,除了画面主体之外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元素。
作为土生土长的日本人,福田繁雄自然会受到民族审美风格的强烈影响。
而且,福田繁雄身处的20世纪后半叶正是日本视觉传达艺术的大发展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民众逐渐进入了一个视觉图像时代,各种视觉信息扑面而至,直至引起了人们的视觉审美疲劳。
所以在一开始,福田繁雄就立志走简约的路子,这不但能够满足的人们的视觉需要,同时也能达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如其在1992年为个人设计展所设计的招贴中,画面中仅采用了红白二色,主体是一个在空中展开翅膀飞翔的人,翅膀的造型则是地球上所有大陆的轮廓。
尽管图形十分简单,传递出的信息却是多元的。
画面中的人物正是福田繁雄自己,之所以将翅膀设计成世界大陆的形状,是为了显示出自己的展览被全世界观众的欢迎。
特别是其背后的红色,不但和白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获得了醒目的视觉效果,凸显出了作者本人激动的心情。
其在1982年为《设计论坛》设计的招贴中,背景是当时日本首次出现的电脑设计。
作品一眼望去更像是一幅孩子的简笔画,画面构成十分简单,只有一个太阳和几朵云彩,全部采用单色线勾勒完成。
其点睛之笔在于画面下方这朵云彩的末尾的一个电源的插头,使原来的朵朵白云一下子变成了电脑的电线。
设计者仅仅用几根线条,就表现出了其对电脑设计的支持。
【我对福田繁雄设计作品之解读】福田繁雄设计作品赏析

【我对福田繁雄设计作品之解读】福田繁雄设计作品赏析福田繁雄作为日本的一代设计大师,他的作品享誉国际。
他是一位最能将图像“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伟大的设计师,他能够将他的思想轻易的付诸于有趣的视觉图像之中,给人视将觉上的最大震撼和心灵上的思考。
他就像一个纯洁天真的孩子,用最初世界的最初的语言来表达心理的想法,虽然简单,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简单,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简单明了才能够让大家都能够读懂。
正是福田自己说的“我所创作的事物,都是可以透过感觉来与以认识,无论老少都可以看懂,因为这些表现实在与知识无关,完全只是视觉性的”。
据说福田本来是爱好漫画的,而正是因为就读的大学没有这个专业才学习了设计,这样说来,我们可能倒应该感谢这所大学的专业设置了。
将他福田的设计作品做一个性的解读,实在是我很乐意做的一件事。
一、福田繁雄的作品主题福田繁雄善于在作品中体现他幽默的性格,用讽刺的手法轻松的给予观众传导,将图像符号的传达功能最大的实现,他的设计画面并不见得复杂或者色彩多样,他总是提炼出最少的设计元素,设计构图从表面上看业并不见得有多么谨慎,然而正是这样简单的画面却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他的作品无论是海报招贴,还是宣传广告,永远都在体现“人类的天性”、“人类的谬误”、“人类的视觉现象”,他不断的用他自己的这些幽默有趣的视觉语言来警醒和提示人们某一些事情。
我们在看了福田的作品后可以发现,“腿”这个元素是福田最喜欢利用的视觉元素,这可以说是他用来代表“人类”这个主题概念的惯用手法。
他用穿高跟鞋的女人的腿来代表“女性”,用穿皮鞋西裤的腿来代表“男性”,我们在福田的作品中很少可以看到具象的男人或者女人的形象,很多情况下都是用“腿”这个元素来代替,或站立,或走动。
比如在福田在“1981费加罗的婚礼”这张海报中,用两条代表男性和女性的腿交织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跳动的音符,我们无需看见新郎和新娘的面部表情,就可以知道这是一场幸福愉快的婚礼。
招贴设计课件(2011杜)福田繁雄福田繁雄作品评析

福田繁雄作品评析德国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Holger Matthies)教授曾经这样说:"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
[2]福田的海报语言简洁、幽默、巧妙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力。
福田把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
他善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
正如福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
"因此,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以下,笔者将以福田的海报为载体对其创作方式和理念进行分析。
2.1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福田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作品中的先驱。
在福田许多的海报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该设计原理的巧妙运用。
置换是其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素,组成新形。
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
[4]其要点是借助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要特征的前提下置换新的元素以完成再创造。
在其设计作品中,他所运用的置换元素不仅仅是对图形形态的简单更换,而是对置换元素进行反复推敲,始终保持着整体风格的一致性(见图3和图4),达到其设计意图。
图3是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
平面设计评析以福田繁雄的作品为例

目录一、背景 (1)1.福田繁雄介绍 (1)2.福田繁雄平面设计作品的风格 (2)二、福田繁雄平面设计作品评析 (3)1作品简介 (3)2作品背景 (4)3作品的设计要素及表现形式 (4)4作品的创意思想 (4)5作品的内涵 (5)一、背景1.福田繁雄介绍福田繁雄,1932年生于日本,1951 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毕业于东京国立艺术大学,1967 IBM画廊个展(纽约),1997 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1998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曾任日本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四川大学、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广告研究设计中心名誉主任,2009年1月11日晚上10:30时于东京因脑溢血过世。
福田繁雄被誉为“五位一体的视觉创意大师”,即多才多艺的全能设计人、变幻莫测的视觉魔术师、推陈出新的方法实践家、热情机智的人道关怀者、幽默灵巧的老顽童。
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福田繁雄教授与岗特兰堡(德)、切瓦斯特(美)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
2.福田繁雄平面设计作品的风格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
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福田繁雄原本是从事单幅漫画创作的漫画家,漫画创作对他的平面设计影响很大,使他的平面设计作品也同样富有幽默感,他把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到的却没有留意的东西用类似于漫画作品的形式传播给大家,而且尽最大的可能用有趣的手法创作争取让大家能够从作品中去感受幽默和乐趣。
福田繁雄的作品具有简约的特征,虽然总是尽可能的提炼视觉符号到最少,但能够清晰的表达出索所要传播的概念,并能让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12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第69页
福田繁雄(Shigeo Fukuda),1932生于东京,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
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20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在欧洲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广为展出,荣获多种奖项,如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
这些殊荣使他成为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也因为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一、福田繁雄平面设计作品的风格特征
福田繁雄的作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
福田繁雄原是从事单幅漫画创作的漫画家,漫画创作对他的平面设计影响很大,使他的平面设计作品也具有幽默感。
他把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却没有留意的景象用类似于漫画的图形传播给大家,而且尽可能用开朗、有趣的手法去创作,让人们从他的作品中去感受幽默和乐趣。
福田繁雄的作品具有简约的特征。
他虽然总是把视觉元素提炼到最少,但却能清晰地表达出所要传播的概念。
人们不但能够理解他的作品,而且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福田繁雄的作品总是在不断地探索新的视觉上的情趣。
他曾经将经典的错视幻觉名画以真实的立体模型复原建造,又曾将一大堆刀叉餐具不规则地悬吊在空中,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强度的灯光投射出一艘船或其他物象的剪影。
他在不断尝试、探索中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这是福田繁雄作品的又一鲜明的特征。
二、福田繁雄平面设计作品的视觉表意特色
长期的创作实践,使得福田繁雄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表意特色,这就好像在作品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无论是视觉元素的选用,还是视觉手法的运用,抑或是色彩的处理搭配,他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将其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
(一)特色视觉符号的选用
福田繁雄作品中的视觉符号具有其自身的风格特征,他的平面设计作品体现出了作者独特的表达自我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方式。
在他的很多海报设计中都可以发现,他用平
福田繁雄平面设计作品风格简论
周莹
摘要:简述了福田繁雄的平面设计作品幽默、简约、创新的风格,指出了形成这种风格的要素——视觉图形,并结合福田繁雄的作品从视觉符号的选用、正负矛盾空间的运用以及色彩的表现等方面作了分析。
关键词:平面设计;福田繁雄;视觉图形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9751(2006)04-0069-03
————————————
收稿日期:2006-06-15
作者简介:周莹,女,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0)
2006年12月
第4期第70页面图形“腿”——穿皮鞋的男人腿和穿高跟鞋的女人腿,来体现人类的概
念,这是他的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
如:海报设计“1979福田插图作品展”中就运用了正负阴阳方法描绘舞蹈中男性和女性的大腿,一上一下具有错视的特征。
海报“1981费加罗的婚礼”用男人腿和女人腿缠绕组成的音符来体现婚礼的欢快气氛和新人甜蜜的爱情,见图1。
福田繁雄对腿图形情有独钟,在海报“1995福田繁雄
在波兰”、“1996福田在法国”中腿图形甚至成
了福田繁雄表现自己的一种标志特征。
字母“F ”与“人形”的组合是福田繁雄作品的另一标识。
“F ”是根据他名字的发音而来,福田繁雄在自己的作品中,将“F ”与“人”
——或整体,或局部——结合起来,体现其对人自身的关怀,见图2。
(二)正负矛盾空间的运用
错视魔术大师福田繁雄一贯运用视觉矛盾的平面空间,或反常理的物象组合,以超现实的意像表达创意,引人玩味。
他醉心于错视的魔法,玩着多姿多彩的视觉游戏。
如在20世纪70年代,他以名作“蒙娜丽沙”为对象,运用黑房技术,再创了50种“永远的微笑”;在1984年的海报展览中,他用万国旗拼成了“蒙娜丽沙”的肖像;还有将《最后的晚餐》改为海报《福田繁雄展一二三度空间艺术》等等。
福田繁雄的错视手法常常基于以下两种处理手段得以实现。
一是正负形的运用。
所谓“正负形”,从某
种意义上讲,是指在平面上能引起视觉注意的图
形称正形,衬托正形的图形称负形,负形既可以是平面上的空间,也可以是具体存在的物体。
正负形之间的界线是界定正负形大部分或全部轮廓的线。
西方美学家据正负形“太极图”相互依存的关系认为“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如图3所示,在作品中福田繁雄将贝多芬的头发与乐曲的符号和指挥者的动作相结合,互为图底,相映成趣。
二是矛盾空间的营造。
在平面设计中有时故意违背透视原理,有意地制造出同视觉空间毫不相干的矛盾图形,这类图形又称矛盾空间图形。
所谓矛盾空间是指在真实空间里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假设的空间中存在。
福田繁雄在1985年创作的作品《看》中,将自己“跪”于直立的墙面上,这种不存在的矛盾空间营造了极为有效的视觉效果,见图4。
(三)对比强烈的色彩的搭配
传统的视觉感知原理认为,在认知的过程中,视觉感知到的首先是色,其次是形,然后是图像,最后是文字。
由此可见,对于平面设计
来说,颜色的
图11981费加罗的婚礼图2“F”
与人形的组合
周莹:福田繁雄平面设计作品风格简论图3贝多芬肖像
2006年12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第71页
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福田繁雄在设计中很重视色彩的对比,而对比色色感鲜明、强烈,容易使人兴奋激动,从而加强了其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他的作品基本采用纯色或直接用原色黄、红、蓝。
在搭配上,喜以黑色或白色为底,穿插少量的或点或面的纯色,基本不超过四套色。
总之,福田繁雄的设计思路已超越了平面,他以简练的线或面构成视觉矛盾的平面空间,或运用反
常理的物象组合,以超现实的意像
表达创意,引人玩味。
他自己乐在
创作中,也使欣赏者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
技出版社,2004.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
国青年出版社,2002.
图41985
“看”
On Shigeo Fukuda's Plane Design Works Style
ZHOU Ying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humorous,simple and innovative style of Shigeo Fukuda's plane design works,points out the elements to form the style---visual pattern and analyzes aspects such as the election of visual symbol,the application of contradictory spaces and the exhibition of colors by combining Shigeo Fukuda's works.
Key works:plane design;Shigeo Fukuda;visual pattern
(责任编辑竺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