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23世界的文化杰作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

(1)通过欣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了解贝多芬的创作特点,以及超人的创作力。
(2)通过对文学部分内容的角色表演,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
(3)通过对梵高名画的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并通过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
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向日葵》。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贝多芬的音乐;如何欣赏梵高的画。
教学方式
1、教法选择:情景创设、歌曲导入、教师指导、师生合作
2、学法引导:小品表演、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Hale Waihona Puke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活动
时间
大约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课题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音乐、文学和美术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代表作《向日葵》;。
(2)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鉴赏能力。
(4)通过对杰出人物的谈论,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2)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活动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23 世界的文化杰作》word教案 (12)

8.23世界的文化杰作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历史背景;知道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
2.过程与方法:品读赏析世界文化的杰作,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认识文艺作品源于社会现实,是近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向日葵》。
难点:如何评价贝多芬的音乐、如何欣赏梵高的画。
【课前导读】一、音乐大师:贝多芬1. 国籍:。
2. 代表作:《》。
(1)完成于1804年,是为而写。
以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
(2)评价:。
二、文学巨匠:托尔斯泰3. 国籍:。
4. 代表作:《》、《》、《》。
5. 作用:。
6. 评价:列宁称托尔斯泰为“”。
三、美术名家:梵高7. 国籍:。
8. 代表作:《》。
9. 艺术特点:。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问题导读—评价单答案:1. 德国。
2. 英雄交响曲。
(1)拿破仑法国大革命。
(2)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3. 俄国。
4.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5. 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6. 俄国革命的镜子。
7. 荷兰。
8. 向日葵。
9. 该画用笔粗厚有力,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产生了艳丽、和谐、优雅的画面效果,表达了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2024年春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观察:在课堂过程中,我将密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互动表现和思维过程。通过观察,我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困惑和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世界的文化杰作,培养学生的历史视野和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2. 文化理解与传承:通过分析文化杰作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使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尊重和欣赏各种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通过对文化杰作的评价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例如:“为什么保护文化遗产很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采用案例研究法,以具体的 cultural landmarks 作为案例,让学生深入研究和分析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 利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协作能力。
- 采用项目导向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文化杰作,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单元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新人教版

5. 文化素养: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杰作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6. 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保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意识。
三、学习者分析
- 《世界文化遗产》(作者:李永翘)
- 《人类文明史》(作者:威尔·杜兰特)
2. 文化艺术类杂志:鼓励学生翻阅《艺术世界》、《国家地理》等杂志,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珍品及其背后的故事。
- 《艺术世界》
- 《国家地理》
3. 纪录片:观看关于世界文化杰作的纪录片,如《世界文化遗产》、《文明》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化杰作的魅力。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世界文化杰作的相关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世界文化杰作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最后,我还发现自己在课堂小结环节的总结不够全面,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课堂小结的环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八、课堂
在作业评价方面,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我会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包括内容的完整性、思维的逻辑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对于作业中的优点,我会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同时,我也会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的建议,帮助学生提高作业质量。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23 世界的文化杰作》word教案 (1)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凡·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过程与方法: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重点:列夫·高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凡·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难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应教学手段:ppt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阅读教材147页导入框中的内容,这个故事说的是谁的事迹?能说明什么?贝多芬。
能说明贝多芬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二、讲授新课那你知道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吗?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3课世界的文家杰作(一)音乐家贝多芬关于贝多芬学习的故事,有许多传说。
有一次,贝多芬去办点事情,回来的时候,他感到有些饿了,于是,便走进了一家饭馆,他找了一把椅子就坐了下来。
这时,他正在思考创作一支钢琴曲,不知不觉中,他抬起手,用手指就在餐桌上敲了起来,就像以往弹钢琴一样。
“咚咚咚,咚咚咚”,这有节奏的弹击吸引了不少人向他看来,他却毫无察觉。
就餐的人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人们都在私下议论着这个奇怪的人。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还在有节奏地敲着。
这时,店老板过来想提醒提醒他,刚走到他面前,他一看店老板来了,立刻明白了这是在饭店里,于是便问老板:“请结账吧,多少钱?”店里吃饭的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店老板看他还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大笑,就说:“先生,您还没吃饭呢!”“这……哈哈哈哈……”他自己也大笑起来。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01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充分调动学生对该时期西方文学艺术作品了解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有关内容加深对该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
(2)该课内容特别是小字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素材,指导学生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使有些学生回忆更多的内容,使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4.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5.难点:认识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
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图示归纳法、直观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2.学法选择:图示归纳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材中的图文史料、上下载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设问:同学们还记得文艺复兴的作用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因势导入新课:文艺复兴之后,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思想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讲授新课】一、启蒙思想的火种①教师设问:何谓启蒙思想?教师在学生思考后,指出其基本含义。
②教师设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求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有哪些重要思想主张?他们的思想主张有何共同作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要求学生按启蒙思想家、主要著作、主要思想主张、共同作用等,制作完成《法国启蒙思想家简表》。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01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充分调动学生对该时期西方文学艺术作品了解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有关内容加深对该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
(2)该课内容特别是小字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素材,指导学生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使有些学生回忆更多的内容,使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4.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5.难点:认识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
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图示归纳法、直观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2.学法选择:图示归纳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材中的图文史料、上下载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设问:同学们还记得文艺复兴的作用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因势导入新课:文艺复兴之后,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思想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讲授新课】一、启蒙思想的火种①教师设问:何谓启蒙思想?教师在学生思考后,指出其基本含义。
②教师设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求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有哪些重要思想主张?他们的思想主张有何共同作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要求学生按启蒙思想家、主要著作、主要思想主张、共同作用等,制作完成《法国启蒙思想家简表》。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教案2新人教版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展示区、讨论区等,以便于学生进行展示、讨论和互动学习。同时,提前准备好分组讨论所需的资料和工具,方便学生分组学习和交流。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内容过于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的环节,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课堂互动不足:课堂互动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3.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方式过于侧重于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金字塔、巴特农神庙、长城等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互动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深度。
核心素养目标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的视角,理解和分析世界文化遗产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及其价值意义。
2.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世界著名文化遗产,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请简述金字塔的建筑背景、建筑工艺及其在古埃及文明中的象征意义。
答案: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建筑背景是古埃及法老的宗教信仰和来世观念。建筑工艺包括使用巨石、斜面技术等,体现了古埃及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工艺水平。在古埃及文明中,金字塔象征着法老的权力、财富和威严,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美术名家
学生阅读本目,想一想:1)你从中领悟凡·高作品有何艺术特色?他的名画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他的画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思考与练习kp146
结合所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识完成表格
世界近代文学和艺术成就简表
项目
国家
作者
名作
文学
艺术
教学程序
课前引导
提问: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欧洲在科学技术和思想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在世界近代历史的三、四百年的时间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促使自然科学取得了空前成就的同时,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的杰出的文学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同当时东方的灿烂的文化成就交相辉映,成为人类文化宝贵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在文学和艺术方面,还有哪些成就呢?
教学后记: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教学难点:认识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
教学用具:多媒体《莎士比亚》《凡·高》《贝多芬》及课本插图
用投影仪显示《贝多芬》图,教师简介其生平
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片段
谁的作品?有何价值?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托尔斯泰的地位: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最伟大的代表,19世纪最负盛名的俄国作家。
《战争与和平》的内容:是一部反映历史题材的长篇巨著,描写1812年拿破仑入侵时期俄罗斯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他的另外两部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基础教案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课型新授课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板书设计
一、文学
《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二、艺术
贝多芬——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绘画——凡·高
上述问题可由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采取竞赛抢答方式回答
用多媒体显示《威尼斯商人》《安娜·卡列尼娜》或《战争与和平》影视片断
用投影仪显示《凡高》图,教师简介其生平
用多媒体显示凡·高著名的美术作品。
新课教学
一著名音乐家
学生阅读本目,想一想:1)你从中领悟贝多芬作品有何艺术特色?他的代表作有哪些?
2)贝多芬为何能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讨论:你欣赏过贝多芬的哪些音乐作品?你认为贝多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二、文学居匠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1)《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是
个性化设计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艺术欣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