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崔红梅第23课_世界的文化杰作

D • 3.《向日葵》这副名画的作者是 • A.达•芬奇 B.拉斐尔 C.米开朗琪罗
D.梵高
• 4.“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谁 的名言? • A.梵高 B.贝多芬 C.托尔斯泰 D. 斯特劳斯 B •
5.要想了解俄国人民是如何反抗拿破仑的,你可以去图书室借 阅 A A.《战争与和平》 B.《安娜卡列尼娜》 C.《复活》 D.《母亲》 6.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是 A.贝多芬 B.莫扎特 C.海顿 7.梵高是________ 著名画家。 C A. 德国 B.意大利 C. 荷兰
1.世界政治经济的激烈变革
2、人们思想的重大变化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贝多芬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当时贝多芬遇到了怎样的厄运? 他又是如何“扼住命运的咽喉”? 说明他是怎样一个人?
阅读课本第一目, 回答问题:
“贝多芬精神”:
不向命运屈服, 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综合课本资料和本资料回答问题:
贝多芬在音乐表现上有什么创新? 哪一首乐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这首乐曲在名字上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果戈里
普希金
契科夫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列夫 ·托尔斯泰
他的文章和论著保 存至今的共290篇, 已完成的164篇。
《战争与和平》
长篇小说《复活》是托 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 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 小说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 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 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 法庭、监狱、教会、土地 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 了深刻宁
想一想:列宁为什么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 革命的镜子”? 答:因为他的作品描写了各国社会各阶层 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 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23科学思想文化学案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梵高和他们的著作。
【课前检测】:1.、德国的___________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代表作__________.。
2、列宁称______________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3、梵高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一)著名音乐家贝多芬:________伟大的作曲家,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而作,完成于1804年。
影响:标志着贝多芬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成就(二)文学巨匠俄国伟大的作家__________________被列宁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美术名家荷兰的______________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
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创作于法国南方,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达标检测】1.欧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宗教改革D.巴黎公社2.近代力学的奠基人是()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哥白尼3.《向日葵》这幅名画的作者是()A.达?芬奇B.拉斐尔C.米开朗琪罗D.梵高4.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家是()A.托尔斯泰B.莎士比亚C.伏尔泰D.卢梭5.连线梵高《复活》达•芬奇《哈姆雷特》贝多芬《向日葵》托尔斯泰《蒙娜丽莎》莎士比亚《英雄交响曲》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拓展延伸作业】姓名等级一、选择题1.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俄国作家是( )A .列夫•托尔斯泰B .普希金C .果戈里 D. 泰戈尔2.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 )①《战争与和平》②《安娜•卡列尼娜》③《钦差大臣》④《戈拉》A ①③B ①②C ①④D ②③3.《向日葵》这副名画的作者是( )A.达•芬奇B.拉斐尔C.米开朗琪罗D.梵高4.“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世界的文化杰作

一、著名音乐家
哪一首乐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 知拿破仑将即皇帝位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 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 ” 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 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 。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 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 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 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 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二、文学巨匠
“俄国革命的镜子” ——列宁 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1828~1910) 19世纪俄国著名
作家和教育家,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
杰出的作家之一 。
电影《战争与和平》剧照
描绘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歌颂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 勇抗击拿破仑侵略者斗争精神
列宁为何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向日葵
《兰格罗瓦的桥》
《船》
《绿色的原野》
《星月之夜》
本课小结
音乐: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战争与和平》 世界的 文化杰作 文学:列夫· 托 尔斯泰
《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
美术:梵高《向日葵》
艺术生涯中,作了大量油画、素 描和版画,这些表现了他对生活 充满了热情。梵高是西方美术史 上最同情穷人的一个画家,是在
艺术上最不墨守成规而勇于探索
的一个画家。
他的绘画作品《向日
葵》有什么艺术价值? 该画用笔粗厚有力, 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 产生了艳丽、和谐、优雅 的画面效果。令人激动、 振奋,观者无不心灵震颤, 激情喷薄。表达了对生活 的无比热爱。在梵高的笔 下,向日葵不再仅仅是一 种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 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第22-23课_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及世界的文化杰作

贝多芬说:“I will take fate by the throat. It will not bend me completely to its will.” 1.这句话的中文大意是什么?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2.当时贝多芬遇到了怎样的厄运? 他因病失聪,给音乐创作造成极大困难,曾一 度想要自杀。 3.他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曾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 在牙齿中间,用来听音。就这样,他以惊人的毅 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 朽的音乐作品。 4.哪一首乐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 熟? 《英雄交响曲》
资本主义从它产生、发展、 壮大、到它日趋走向成熟
科 启 学 蒙 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的 思 革 想 命
18世纪
—— 中心: 法国 “自由三剑客”
伏尔泰
卢
梭
孟德斯鸠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和旗手。
伏 尔 泰(1694—1778)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公认 的领袖。主要著作有 《哲学 通信》《牛顿哲学原理》《老 实人》等。
三、用生命做画的人
19世纪荷兰著名画家。后 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19世纪 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27 岁才开始绘画,37岁去逝。凡 高在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作了大 量油画、素描和版画,这些表现 了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凡高是 西方美术史上最同情穷人的一个 画家,是在艺术上最不墨守成规 而勇于探索的一个画家。
姓 名
主
张
作用意义
伏尔泰
卢
梭
孟德斯鸠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天主教会, 1、促进了人 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阶级的自 们的思想解 放。 由和平等 2、促进了欧 否定封建王权,人民有权推翻撕毁 洲的社会进 步; 社会契约的统治者 3、促进了中 国、日本等 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 亚洲国家的 分立的原则,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思想解放。
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思考、讨论:
作品《战争与和平》体现出托尔斯 泰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有何感想?
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努力改造不合理 社会以及将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 一起的崇高精神。
三、美术名家——梵· 高
凡· 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19世纪荷兰著 名画家,后期印象 画派的代表人物。
1、近代欧洲曾发生过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2、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 3、思想和科学哪个更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1、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 梵· 高的主要作品和艺术特色。 2、通过学习,提高我们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到这些著名人物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 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 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4、学习重点: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列夫· 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 梵· 高和《向日葵》
问题1、阅读课文小字部分,回答: 梵· 高的经历使他具备了什么优秀的品质? 他的作品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同情、关心他人 热爱生活、追求生活
问题2、代表作是什么?
《向日葵》
梵· 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 动和热情的生命体,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作 为我们新时期的中学生,当你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你该 如何选择呢?
四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 完全屈服。
贝多芬的代表作是什么?这部作 品何时完成?这是一部什么样的 作品?有何意义?有何特点?
《英雄交响曲》简介
本曲一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贝多芬将强而有力的音量汇集而出, 展现出英雄威武不能屈的坚强意志。 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则暗喻英雄之死,却在被 死亡征服后升华,因为所谓的英雄应能超脱人类的死亡 过程,最后得到解脱而升天。 贝多芬心目中的英雄,并非幻化而来的具有人类不 可企及的神力,甚可主宰天地间的一切,而是真实世界 中可触摸得到的人类形象,具有一股凛然的正义之气, 正如他本人一样,不图私利,具有崇高的理想。 因此在最后两个乐章中,洋溢欢欣的气息,昭告圆 满的结局,象征英雄是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战胜挑战。
世界的文化杰作

23、世界的文化杰作一、学习目标(1)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2)说出《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两幅名画的作者和艺术风格。
(3)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历史背景。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填写下列内容)12、标志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成熟的作品是《》3、列宁称托尔斯泰为“”。
4、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有《》、《》。
三、合作交流(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1、贝多芬是位伟大的艺术家,其“伟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贝多芬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英雄交响曲》作为其代表作,有哪些特别之处?3、托尔斯泰之伟大表现在哪?4、列宁为什么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5四、小试锋芒1.如果你想了解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的情况,可以阅读下列哪些文学作品()①《战争与和平》②《安娜?卡列尼娜》③《复活》④《荷马史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
以下作品属于他的是( )A.《战争与和平》B.《物种起源》C.《向日葵》D.《命运交响曲》3.凡·高是荷兰著名的艺术巨匠。
下面四幅美术作品中,由他创作的是()4.以下是某同学在学完本单元后,写的一首赞美诗:“为了心中的艺术,您一生执着的无怨无悔,最恨的是耳聋。
音乐中您如在旷野里奔跑,忘记所有的苦难。
痛苦便是您欢乐之源,艺术则是您战胜苦难的武器。
”这位同学赞颂的人物是()A.牛顿B.贝多芬C.爱因斯坦D.达尔文5.下列名著中,不是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是()A.《战争与和平》B.《安娜·卡列尼娜》C.《复活》D.《羊脂球》6.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主要描写了()A.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的俄国B.19世纪的俄国C.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俄国D.20世纪的俄国7.当你沐浴在法国南方灿烂的阳光下,通常会联想到名画()A.《向日葵》B.《拿破仑加冕》C.《蒙娜丽莎的微笑》D.《最后的晚餐》8.关于《向日葵》这幅画的说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画面十分素雅、清淡B.画家在自己的祖国创作了这幅画C.画家的笔触十分有力,但色彩对比不强烈D.表达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9.画家梵高的祖国是()A.荷兰B.法国C.英国D.德国10.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又称为()A.《英雄交响曲》B.《皇帝交响曲》C.《勇士交响曲》D.《法国交响曲》11.“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2、难点::大师们的作品,艺术性强,寓意深奥,对于涉世不深的初中生来说,还达不到真正理解和欣赏的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开展符合中学生特点的教学。
达标导学:导入新课显示图片:三位文艺大师的肖像,媒体播放: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刚才欣赏的音乐是什么?近代文学艺术出现了哪些文艺大师?合作探究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请你列出一部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佳作,说说它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达标练习1、被列宁成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伟大文学家是( )A、果戈里B、屠格涅夫C、列夫·托尔斯泰D、泰戈尔2、贝多芬的哪一部作品是表现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的?( )A、《命运交响曲》B、《英雄交响曲》C、《月光奏鸣曲》D、《悲怆奏鸣曲》3、身残志坚、顽强与命运抗争的艺术家是( )A、凡高B、列夫·托尔斯泰C、贝多芬D、约翰·施特劳斯4、下列哪一位不是自然科学家( )A、牛顿B、达尔文C、贝多芬D、爱因斯坦拓展提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B、凡高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C、凡高的作品多反映上流社会的生活D、贝多芬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情讴歌者。
江苏省大丰市第七中学九年级历史《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名师教案

江苏省大丰市第七中学九年级历史《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通过文学、美术和音乐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分析,以点带面,概述了世界近代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
本课的引言部分,即贝多芬拒绝为侵略别国的法国军官演奏的故事,教材这样安排其目的在于,第一,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牢牢吸引学生;第二,贝多芬所表现出的品德是文学艺术家所共有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本课教学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就在于他所创作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俄国现实生活,他的作品深深打上了他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努力改造不合理社会的烙印,体现了他将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崇高品质。
教材概述了《战争与和平》的基本内容和情节以说明托尔斯泰作品的特点,《战争与和平》讴歌了俄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斗争精神。
托尔斯泰晚年的“平民化”道路的选择是教材的难点,它反映了托尔斯泰所生活的优越环境与他所创作的现实生活产生了矛盾。
为了更好地创作,就要摆脱贵族化的生活。
梵高和他的《向日葵》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要想了解俄国人民是如何反抗拿破仑的,你可以去图书室借阅 A A.《战争与和平》 B.《安娜卡列尼娜》 C.《复活》 D.《母亲》
6.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是 A A.贝多芬 B.莫扎特 C.海顿 D. 约翰•施特劳斯 7.下列艺术家组合,恰当的一组是 B A.达•芬奇 约翰•斯特劳斯 梵高 B.约翰•斯特劳斯 海顿 贝多芬 C.海顿 约翰•斯特劳斯 梵高 D.梵高 约翰•斯特劳斯 贝多芬 8.梵高是________ 著名画家。 C A. 德国 B.意大利 C. 荷兰
这句话说明梵高的成功 之路是怎么走出来的?
梵高自画像
梵高的作品包含了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在形 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
《红色的葡萄园》
向 日 葵
1987年,日本安田火灾海上 保险公司以3990万美元的价 格买下了《向日葵》,创下 了当时世界油画价格之最。
该画用笔粗厚有力,色 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产生 了艳丽、和谐、优雅的画面 效果。表达了对生活的无比 热爱。在梵高的笔下,向日 葵不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 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 命体。
《没胡子的自画像》 1998年以 7150万美 元的价格售出
《加谢医生的肖像》
在1990年以8250万美元 的价格售出
音乐: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世界的文化 杰作
《战争与和平》 文学: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美术:梵高《向日葵》
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请你 列举出一部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或 艺术佳作,说说它是如何反映社 会现实的?
(1770—1827)德 国历史上最伟大的 音乐家,古典乐派 的终结者和浪漫乐 派的开拓者。贝多 芬对音乐的最重要 贡献是交响曲,因 此他被誉为--“交响 乐之王”。
贝 多 芬
小故事(一)
一天,贝多芬走进一家饭馆,他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这时,他 正在思考创作一支钢琴曲,不知不觉中,他抬起手,用手指在餐 桌上敲了起来,就像以往弹钢琴一样。有节奏的弹击声吸引了不 少人向他看来,他却毫无察觉。就餐的人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人 们都在私下议论着这个奇怪的人。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还在有节奏地敲着。这时,店老板过 来想提醒提醒他,刚走到他面前,他一看店老板来了,立刻明白 了这是在饭店里,于是便问老板:“请结账吧,多少钱?” 店里吃饭的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店老板看他还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大笑,就说:“先生,您还 没吃饭呢!” “这……哈哈哈哈……”他自己也大笑起来。
他曾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 一端咬在牙齿中间,用来听音。就这样, 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 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于1824年在维也
纳首次演出,当贝多芬出现时,受到群众 五次鼓掌欢迎。在如此讲究礼节的国家, 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 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响曲引起 狂热的骚动,许多人感动得哭起来。其实 指挥这次演出,贝多芬早已耳聋,他全凭 自己丰富的音乐记忆指挥演出。
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却耳闻目睹着社会中的贫困和不幸、 国家的动荡不安,所以立志探索人生的意义,寻找改造社会 良方,它反映了托尔斯泰所生活的优越环境与他所创作的现 实生活产生了矛盾。为了更好地创作,就要摆脱贵族化的生 活。
“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 上,下面这句话是真实的: 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 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 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 宠。” ——梵高
哪一首乐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 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是以在欧洲扫除封建势力,赢得人民极力赞扬的资产阶级领 袖拿破仑的事迹为题材的,所以,贝多芬在作品扉页上写上了 “献给拿破仑·波拿巴”几个大字。但是在作品完成的这一年, 拿破仑抛弃了共和制,当了皇帝,贝多芬非常气愤。贝多芬立刻 将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 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 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小故事(二)
一次,他与几个朋友到郊外散步,看到美 丽的田野,翠绿的青山,蜿蜒曲折的河流,他 禁不住又想到该用什么样的旋律来表现了。散 步中,朋友们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唯有他一 言不发。很长时间之后,他突然大声喊道: “找到了,找到了,我找到了!”说完,狂奔 着就跑回家去了。惊得朋友们不知说什么才好。 回到家里,他就把刚才所见的美丽的景色 用乐曲的形式在钢琴上弹奏出来了。这首曲子 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洋溢着大自然诗情画意的 《第四交响乐》,又称为《田园交响 曲》。
《战争与和平》
这是他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 线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 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 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 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 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 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了 俄国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 的地位和出路问题。是一部具有 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 完全屈服” ——贝多芬
他是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曾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 一端咬在牙齿中间,用来听音。就这样, 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 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 完全屈服” ——贝多芬
他是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
• ◆练一练
• 1.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俄国作家是 A • A .列夫•托尔斯泰 B .普希金 C .果戈里 D. 泰戈尔 • 2.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 B ①《战争与和平》 ②《安娜•卡列尼娜》 ③《钦差大臣》④《戈拉》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 3.《向日葵》这副名画的作者是 D • A.达•芬奇 B.拉斐尔 C.米开朗琪罗 D.梵高
1827年3月26日,风雪交加的夜里,死神割 断了音乐家的生命琴弦。有人写诗哀悼他: 一盏明灯熄灭了! 这是一盏什么样的明灯啊! 千万个昏睡的大脑因他的音乐而苏醒, 千万个受了伤的心灵因他的音乐而愈合。
“贝多芬精神”
不被困境屈服,
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列夫 ·托尔斯泰
(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出生于贵族家庭, 1840年入喀山 大学, 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 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年服役并开始写作,曾参加过 克里米亚战争。他同情下层人民, 致力于寻求改造社会的良药。托 尔斯泰的主要创作活动,是在从 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进行的,这正 是俄国社会大变动时期。
D.奥地利
《安娜•卡列尼娜》
1873―1877年,他完成其第 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 卡列尼娜》。作者对上流 社会、官僚贵族做了暴露 性的勾画。
列宁为什么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 命的镜子”?
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 俄国革命期间的社会现实
托尔斯泰晚年为什么选择“平民化” 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