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我会填空。

(每空2分,共26分)1、将被踩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我们可以看到乒乓球又会变鼓。

对比前后乒乓球内的空气,说明空气能。

2、风向是指的方向。

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与旗帜飘动的方向。

3、、能在水中溶解。

4、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包围着,人们称它为5、悬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的"纸蛇",是流动产生的力最让它转动的。

如果熄灭了蜡烛,“纸蛇”就会转动。

6、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等。

二、我会判断。

(每小题2分,共20分)1、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不能变成水。

………………………()2、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在水中。

……………………………()3、大风天气适合我们上室外体育课。

……………………………()4、“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说明天气时刻都会发生变化。

……()5、教室内的温度总是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高。

…………………()6、闪电也是一种天气现象。

……………………………………………()7、能溶解在水里的物质,不管加多少都会全部溶解。

………………()8、空气看不见、换不着,所以空气是不存在的。

………………()9、在倒扣水杯的实验中,有部分水会进入杯中,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

…()10、空气污染对人和动物有害,对植物没有害。

…………………()三、我会选择。

(每小题3分,共30分)1.有一个三层的冰箱,上层最低温为0°C ,中层最低温为3°C ,底层最低温为— 10°C,要将水变成冰,应将水放在冰箱的()。

A.上层B.中层 C. 底层2.下列属于降水现象的是()。

A. 冰雹B. 扬沙C. 刮风3.下列方法可以测出风向的是()。

A.竖直向上扔一枚一元硬币B.看红旗飘动的方向C.向上扔一块石头4.冰融化过程中的状态变化是从()。

A.固态变为液态B.固态变为气态C.液态变为固态5.在简易天平的两端分别挂一个杯口朝下的纸杯,达到平衡。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易错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易错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测量气温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酒精灯B.气温计C.天平2.食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加热B.过滤C.搅拌3.在测量空气质量实验过程中, 子轩发现皮球很小, 无法打进100筒空气,这时在现有的器材条件下, 他应该()。

A.换用更大的皮球B.先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 然后通过计算得到100筒空气的质量C.换一个大的打气简4.一个气球皮的质量为2.2克, 将气球吹大后,把气球口扎紧。

这时气球的质量()。

A.大于2.2克B.等于2.2克C.小于2.2克5.判断食盐或小苏打不能再溶解的依据是()。

A.搅拌两次后, 看到杯中还有食盐或小苏打B.杯中的水完全变白了C.不管怎么搅拌, 杯子中都有剩余的食盐或小苏打6.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时是()。

A.东风B.西风C.北风7.气温的单位是()。

A.摄氏度B.毫米C.毫升8.常温下, 拿三只相同的玻璃杯, 一只杯中装冰块, 另一只杯中装自来水, 第三只杯中什么也不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冰块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 这是因为它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成了看得见的小水珠B.装自来水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 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被自来水吸到杯壁上了C.三只杯子的外壁都会出现小水珠9.小明用自制的雨量器收集了一天的雨水(如图), 这一天的降水量是()。

A.10毫升B.10毫米C.10厘米10.水沸腾时会发现()。

A.水面上很平静B.水面上有大气泡C.水面上有小气泡二.填空题(共10题, 共42分)1.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现象的。

2.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刮风时, 红旗飘向东南方, 这时的风向是()。

3.固态的()、液态的()、气态的(), 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 都是()、()、透明的。

在一定条件下, 冰、水、水蒸气可以()。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要想让食盐更快地溶解,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A.用热水B.搅拌C.加入热水并搅拌2.如图所示,小芳将气球嘴套在塑料瓶上用力向气球内吹气,却很难把气球吹得圆鼓鼓的,这是因为()。

A.气球里有空气B.塑料瓶中有空气C.气球皮太薄3.寒冷的冬天洗好结冻的衣服变干,有关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升华吸热B.升华放热C.汽化吸热 D.凝华放热4.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的方法。

A.加水B.加盐C.加冰5.下面三种有关酒精灯的操作说法错误的是()。

A.大小用为面火B.在老师的指导下安全使用C.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6.在蒸发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来加热。

A.外焰B.内焰C.焰心7.在做溶解实验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热时要注意安全B.仪器摔破了及时用手捡起并扔掉 C.搅拌时尽量不要碰到杯壁8.有些生物也能预报天气。

下列现象预示即将要下雨的是()。

A.蜘蛛结网B.蚯蚓出土C.蜻蜓低飞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可以流动,所以可以将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B.空气有一定的质量C.空气很轻,会流动10.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A.﹣4℃B.﹣6℃C.6℃D.16℃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空气、水和石块一样,都能()空间,都有一定的()。

2.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

3.空气的特点有()、()、()。

4.风形成的原因是();热气球能上升是因为()。

5.水温下降到()℃时,水开始结冰。

6.()能够让袋子鼓起来,给人的感觉是很轻,很软。

7.测量气温时要等液柱()时才可以读数。

8.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中的自然现象。

9.天上钩钩云,()。

10.空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它是()、()、()。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典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典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蒸发过程中,有一些操作注意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棉网的作用是让蒸发皿均匀受热B.水完全蒸发后再熄灭酒精灯 C.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用自制小天平测空气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不会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的是()。

A.在天平的一端多挂几个气球B.往气球里充更多的气C.把木条换成更粗一些的3.下面的天气现象中,()不是降水的形式。

A.冰冻B.雷雨C.大雪4.液态的水温度下降到()时就会开始凝固成冰。

A.2℃B.100℃C.0℃D.-2℃5.我们观察时发现,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接近于()。

A.0℃B.10℃C.-10℃6.寒冷的冬天,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过一段时间,衣服干了。

那么水的形态发生了()的变化。

A.先由液体变为固体,再由固体变为液体B.先由液体变为固体,再由固体变为气体C.先由液体变为气体,再由气体变为液体7.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A.上午10点B.中午12点C.下午两点到三点8.我们在做吹泡泡游戏时,吹出来的肥皂泡里面装的是()。

A.气体B.肥皂C.水9.夏天的室内,空调周围的空气变冷并下降,热空气上升又被变冷,冷热空气的不断相对流动就使整个屋子凉爽起来了。

根据这种原理我们在安装空调时,要安装在房间的()。

A.上部B.下部C.中部10.压缩空气与压缩水相比,比较容易的是()。

A.压缩空气B.压缩水C.两者一样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一个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会(),失去热量,温度会()。

2.水结成冰后,就从()体变成了()体,体积会()。

3.做风的模拟实验中,点燃蜡烛,让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远离蜡烛火焰的空气温度相对(),空气流动起来,()就形成了。

4.游戏时,注射管口不能对着()。

5.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和()。

6.()其实就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与水的蒸发快慢无关的是()。

A.温度的高低B.是否有风C.水的多少2.下列关于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固体B.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3.下列关于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B.空气是无色无味的C.水里没有空气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的身边到处存在着空气B.被子的棉絮里没有空气C.充气拱门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5.北京某日的降水量达到357.0毫米,这次降雨可以称为()。

A.大雨B.暴雨C.特大暴雨6.同一时间,四位同学分别测出教室内21℃,教学楼墙角19℃,阳光下25°C,凉亭处22℃。

这时气温应记作()。

A.21℃B.19℃C.25℃D.22℃7.如图所示,将一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将瓶密封,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B.气球不能被吹大 C.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程度8.关于水沸腾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直不变B.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达水面时破裂C.水面上方产生大量白汽是水蒸气9.下列物质混合后,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A.水和沙子B.水和氧气C.水和油10.温度计的正确观察方法是()。

A.平视B.仰视C.俯视二.填空题(共10题,共26分)1.空气的()是风形成的原因。

2.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也有质量。

3.沙子会流动,沙子属于()(填“液体”或“固体”)。

4.空气占据(),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的。

5.在水温和食盐颗粒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6.空气会()空间,例如:我们给皮球打气,皮球会()。

7.水结冰后体积()。

8.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变干就是()现象。

9.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水就会()。

10.分离盐水混合物的方法是()。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国通用)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国通用)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现象与空气热胀冷缩有关的是()。

A.夏天,打开雪碧的瓶盖,瓶口有气体冒出B.热气球升空C.用降温的方法,使空气被压缩2.下面的天气现象中,不是降水形式的是()。

A.暴雨B.大雪C.冰冻3.下列变化中,与水的三态变化不同的是()。

A.将水泥制成泥砖B.用纸做成纸杯C.铁钉生锈4.蒸发食盐水的过程中,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A.由液态变成了气态B.由气态变成了液态C.不变5.风向标箭头指向东南边时,刮的是()。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6.可以用()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A.4B.8C.137.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水面有少量气泡产生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C.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汽”是水蒸气8.分离食盐与水可以用()的方法。

A.太阳晒B.增加热水C.搅拌9.打篮球时,可以把篮球拍来拍去是因为()。

A.压缩空气有弹性B.空气会流动C.空气占据空间10.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的过程叫()。

A.融化B.凝固C.蒸发D.凝结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假如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团()湿(填“会”或“不会”),这是因为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

2.空气压缩枪的制作需要()和()。

3.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的。

4.水的三态是:()、()、气态。

5.风实际上是()。

6.云主要有三种基本形态:()、()、()。

7.根据云量从少到多的顺序,可以把天气依次分为()、()、()。

8.沙子会流动,沙子属于()(填“液体”或“固体”)。

9.像粉笔和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

10.()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2分)1.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2.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根据需要来改变物质的状态或使其产生新物质。

()3.同样多的水能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典型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典型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用注射器吸入一些空气,将橙子皮堵在注射器管口。

用力压活塞,管口处的橙子皮会()。

A.被吸进去B.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C.变湿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

A.热量B.能量C.空气3.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熄灭酒精灯的是()。

A.用嘴吹灭B.用水浇灭C.用灯帽盖灭4.羽毛状的云经常出现在()。

A.晴天B.雨天C.阴天5.当红旗飘扬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

A.红旗周围有空气存在并且空气在流动B.红旗周围空气占据空间C.红旗周围空气有质量6.自制简易雨量器操作步骤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①②③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7.天气预报不包括下列中的()。

A.气温预报B.气象灾害预报C.地震预报8.下列哪种现象能预示要下雨了()。

A.松果鳞片打开B.小鱼频繁浮出水面C.冬眠长蛇早出洞9.如果注射器里抽进水,堵住口,用力压活塞,活塞会()。

A.很难推动B.推到0刻度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10.如图所示,在做自制“热气球”的实验时,需要做一个纸罩住蜡烛,这么做的目的是()。

A.让“热气球”保持结构完整B.减缓空气加热的速度,使实验效果更明显C.更集中地加热空气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

2.()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3.加快方糖在水里的溶解的方法有()、()、()等。

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等现象看到风。

5.热的空气容易往(),冷的空气则会流过来补充。

自然界里由于空气流动形成了()。

6.0级就代表无风,风旗()。

7.加热或搅拌都会()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在做空气压缩实验时,我们用()和()进行对比。

9.將瓶口稍微向上倾斜放在水中,瓶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

气泡总是从水面下方往水面上方冒出,说明空气比水()[填“轻”或“重"]。

10.空气受热后(),比同体积的冷空气(),就会()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因为食盐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食盐。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完整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完整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哪项不是空气的用途?()A.支持呼吸B.制作空气枪C.解渴2.一天上午,小杰就已经测得降水量有13mm。

这天的降水等级()。

A.是小雨B.是中雨C.至少是中雨3.为了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增加一倍的水B.用热水溶解食盐C.用大烧杯来溶解食盐4.妈妈今天烧了红烧肉,我在房间写作业都能闻到香味,是因为()。

A.空气没有固定形状B.空气会流动C.空气有质量5.雨量器要水平放置,()再读数。

A.待液面稳定后B.下雨的过程中C.过了夜里12时6.把一张A纸折成纸飞机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A.颜色改变B.形状改变C.物质改变7.下列实验仪器中,在加热时能使蒸发皿中物体均匀受热的是()。

A.玻璃棒B.石棉网C.三脚架8.制作天气预报,一般需要()个步骤。

A.4B.5C.69.如果我们把空气用打气筒打入一个皮球中,皮球就鼓起来了,在地上拍几下会跳起来,这说明()。

A.空气有质量B.空气有弹性C.压缩空气有弹性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降水的形式。

A.冰雹B.台风C.暴雨二.填空题(共10题,共52分)1.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

2.雨量等级分()级,小雨是()毫米、中雨是()毫米、大雨是()毫米、暴雨是()毫米、大暴雨是()毫米、特大暴雨是()毫米。

3.冰变成水的过程叫()。

4.在分离沙子和食盐的活动中,我们先把沙子和食盐的混合物放入水中,用玻璃棒进行()(选填“搅拌”或“敲击”),再用滤布过滤,这时我们会看到滤布上有()(选填“食盐”或“沙子”),过滤后的滤液我们再放入蒸发皿中,再用()进行加热,这个过程中()会蒸发到空气中,()会留在蒸发皿里。

5.人们通常用()、()、()、风向和风力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6.注射器中装半管空气,往里压活塞,说明空气可以(),松手发现活塞会弹回去,说明()的空气有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复习题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不同的(动物)。

2、在观察活动中,能做到:(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2)保持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3、蜗牛是软体动物,壳顺时针旋转的叫右旋,逆时针旋转的叫左旋。

身体分为(头、腹、壳)三部分,头上有两对(触角),前对短后对长,长触角上有(眼睛),有(舌牙)。

和蜗牛相似的软体动物有:(田螺、扇贝、章鱼、河蚌、乌贼、鱿鱼)等。

4、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5、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它可以在线上、吸管上、树枝上、玻璃、圆珠笔上爬行,但不能在沙土上爬行。

6、蜗牛休眠了,可以轻轻敲打它的外壳或将蜗牛放入水中让其醒来。

7、蜗牛用气孔呼吸。

8、怎样饲养蜗牛?A、在饲养箱和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粗沙,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进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形成一个蜗牛生活的环境,我们就可以饲养蜗牛了。

B、每天傍晚用青瓜和菜叶给蜗牛喂食,第二天早上把食物残渣处理干净。

C、每天观察蜗牛的生活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9、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10、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但不宜长时间在水中。

11、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12、和蚯蚓相似的环节动物有:沙蚕、蚂蟥。

蚯蚓的环带是(生殖器官)。

13、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14、蚂蚁属于昆虫。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15、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6、把蚯蚓放在水里,它会爬上来,因为在水里它无法(呼吸)。

夏天一场暴雨后,蚯蚓会从地下爬出来透气。

17、18、蚂蚁太小到处乱爬,怎样观察它呢:A、端一盆水,在水中漂一小块泡沫,然后把蚂蚁放在泡沫上就可以了。

B、或者拿一块奶糖,来吸引蚂蚁C、把蚂蚁放在一个透明的小瓶里。

19、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发现食物后,蚂蚁之间会用触角互相碰一碰,它们在行进的过程中还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它们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

20、金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

金鱼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21、金鱼一分钟内鳃盖会开合几十次,怎样证明它们是在呼吸,而不是在喝水?用滴管吸一些食用色素水,悄悄伸入水中,在鱼嘴前挤出红水,我们发现红水从鱼嘴里进去从鳃盖后面流出来,说明鱼鳃是在利用水中的氧气呼吸。

122、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3、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24、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25、26、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27、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28、29、世界上大约有150多万种动物。

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30、蜉蝣的成虫能活1天,一生能活2到3年,陆地上寿命最长的是象龟,达300多岁。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最大的动物是蓝鲸。

最高的是长颈鹿。

31、昆虫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类群,有100多万种,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在胸部长着三对足,通常有两对翅膀。

昆虫是用(气管)呼吸的。

昆虫没有鼻子,气门相当于它们的“鼻孔”。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2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4、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3、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5、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6、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8、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

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310、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11、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2、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3、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4、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

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15、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提纲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4、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是生命的源泉。

(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7、水的用途很多。

(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2、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4、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5、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16、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