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精)

FHZDZTR0009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F-HZ-DZ-TR-0009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2 原理土壤团聚体是指土壤中大小、形状不一、具有不同孔隙度和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的结构单位,通常将粒径 >0.25mm的结构单位称为大团聚体。
大团聚体分为非水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两种,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组成用干筛法测定,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组成用湿筛法测定。
筛分法根据土壤大团聚体在水中的崩解情况识别其水稳定性程度,测定分干筛和湿筛两个程序进行,最后筛分出各级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分别称其质量,再换算为占土样的质量百分数。
注 1:湿筛法不适用于一般有机质含量少的、结构性差的土壤,因这些土壤在水中振荡后,除了筛内留下一些已被水冲洗干净的石块、砾石和砂粒外,其他部分几乎全部通过筛孔进入水中。
注 2:粘重的土壤风干后会结成紧实的硬块, 即使用干筛法将其分成不同直径的粒级, 也不能代表它们是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
3 仪器3.1 平口沉降筒, 1000mL ,带有橡皮塞。
3.2 水桶(搪瓷桶或铁桶 ,直径不小于 40cm ,高不小于 45cm 。
3.3 套筛, 高 5cm , 直径 20cm , 孔径分别为 10mm 、 7mm 、 5mm 、 3mm 、2mm 、 1mm 、 0.5mm 、 0.25mm ,共 8个,有底和盖,并附有能装 5个套筛的铁架子1个。
3.4 团聚体分析仪,手摇或电动,含 4套筛子,每套有 6个筛子,孔径分别为 5mm 、3mm 、 2mm 、 1mm 、 0.5mm 、 0.25mm ,电动团聚体分析仪在水中上下振荡速度为每分钟 30次。
3.5 白铁盒或铝制盒, 10cm ×10cm ×10cm 。
4 操作步骤4.1 采样:通常是采耕层土壤,根据需要也可分层采样。
采样时要注意土壤的湿度,最好在土不沾铲,接触不变形时为宜。
团聚体干筛、湿筛实验方法(一种)

实验方法1、采集样品要注意土壤湿度,不宜过干或过湿,最好在土不粘铲,经接触而不变形时采取。
采样面积为10cm2,深度视需要而定,从下至上分层采取。
采样要有代表性,一般耕作层分两层采样,取样点不少于10cm2小心地不使土块受挤压,尽量保持原来的结构状态。
剥去土块外面直接与土铲接触而变形的土壤,均匀地取内部的土壤约1.5—2kg,放在木盒或铁盒内(防止挤压)带回室内。
将带回的土样先风干,待稍干时把土块沿自然结构面轻轻地分成直径约1cm的小土块,避免受到机械压力而变碎。
除去粗根和小石块,风干后备用2、用四分法取风干样品200g,分数次置于套筛上,筛孔大小自上而下排列的顺序为5mm、2mm、1mm、0.5mm、0.25mm。
加筛盖和筛底盒后用手干筛,直至各筛上的土团不再下漏为止。
然后收集各筛上的土样,分别称重,计算各级团聚体占风干土样的百分数具体方法:取200g(有资料是“将为量不多的”)分析土壤放在上面最大的筛子上,并将整套筛子小心地左右摆动地进行筛分,筛子不应太强烈地振动。
在分开每个筛子时,还要用手掌在筛壁上小心地敲打几下,其目的是为了敲落其中塞住筛孔的团聚体。
土壤干筛后分成>5mm,5-2mm,2-1mm,1-0.5mm,0.5-0.25mm,<0.25mm 的粒级。
分别收集团聚体的每一粒级,称重并计算其百分含量……将全部分析称样当作100%,把得到的资料整理成图表3、根据上面求得的各级于筛团聚体的百分含量,按比例配成50g风干土样具体方法:用干筛时所得的各粒级土样共50g作试样。
取试样时,用技术天平从每一粒级中称取数值上相当于一半其百分率质量的土样,精确至:0.01g。
例如,土中5mm—2mm粒级的土壤团聚体含量为12.40%,则取土6.20g;土壤无结构粒级,即<0.25mm的,不要加在土样内,理论上这—部分粒级的土壤可以通过所有的筛孔,但实际上这个粒级的团聚体会塞住筛孔,妨碍较大粒级的筛分,但在计算取样数量和其他计算中都需计算这一数值。
实验四土壤团聚体组成测定

实验四 土壤团聚体组成测定一、目的意义土壤团聚体即团粒结构,是指土壤所含的大小不同、形状不一、有一定孔隙度和机械稳 定性的团聚体之和,是鉴定土壤肥力状况的指标之一。
根据其在静水或流水中的崩解情况, 分为水稳性和非水稳性团粒结构两种。
测定土壤团聚体的组成,有利于农业上及时采取措施 改善土壤结构,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促进作物高产。
二、图样采集处理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干不湿时采集土样,深度依需要而定,但应尽量保持原状,带回室 内后,将土块轻轻剥成 1012mm直径的小块,弃去粗根和小石块,然后将图样风干。
三、测定方法(一) 仪器:1000ml 沉降瓶,白铁水桶、土壤筛干筛、湿筛各一套,并附有装筛子的架子、 天平(感量 0.01g)、铝盒、烘箱、干燥器、震筛机(机械筛分用)(二) 操作步骤1. 干筛称取风干土样 1000g,通过孔径为 10、7、5、3、2、0.5、0.25mm的筛组进行干筛,摇 动 10 个来回,取上两层,余者摇 5 个来回,筛完后将各层样品分别称重(精确到 0.01g), 计算各级干筛团聚体百分含量,计入结果表内。
机械筛分:10 秒钟——5 秒钟2. 湿筛(1)根据干筛法求得的各级团聚体百分含量,将风干样品按比例配成 50g;(2)为防止堵塞筛孔,故不把 0.25mm 的团聚体倒入准备湿筛的样品内,但在计算时需 计入这一数据。
(3)将配好的样品倒入 1000ml 沉降瓶,沿瓶壁徐徐注水浸润土壤至饱和,浸泡10 分钟, 再缓缓注满,橡皮塞封口。
(4)数分钟后颠倒沉降瓶,直至瓶中样品完全沉淀,再倒转,往复 6 次。
(5)将湿筛组用薄板夹住放入盛有水的大铁桶中,水面高出筛组约 10cm(6)将沉降瓶倒立进入顶层晒面,轻轻移去盖子,使土粒落在筛子上(持续到溶液基本 澄清为止),盖上塞子,取出沉降瓶。
(7)手压顶部盖子缓提速降,上下 10次取上 2层,再 5 次取其余层(8)将各层的土粒借白瓷盘和洗瓶转移到铝盒中,倾去上清液,105℃烘干称重(精确到0.01g),然后计算各级团聚体百分含量,并计入结果表内。
实验四土壤团聚体组成测定

实验四 土壤团聚体组成测定一、目的意义土壤团聚体即团粒结构,是指土壤所含的大小不同、形状不一、有一定孔隙度和机械稳 定性的团聚体之和,是鉴定土壤肥力状况的指标之一。
根据其在静水或流水中的崩解情况, 分为水稳性和非水稳性团粒结构两种。
测定土壤团聚体的组成,有利于农业上及时采取措施 改善土壤结构,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促进作物高产。
二、图样采集处理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干不湿时采集土样,深度依需要而定,但应尽量保持原状,带回室 内后,将土块轻轻剥成 1012mm直径的小块,弃去粗根和小石块,然后将图样风干。
三、测定方法(一) 仪器:1000ml 沉降瓶,白铁水桶、土壤筛干筛、湿筛各一套,并附有装筛子的架子、 天平(感量 0.01g)、铝盒、烘箱、干燥器、震筛机(机械筛分用)(二) 操作步骤1. 干筛称取风干土样 1000g,通过孔径为 10、7、5、3、2、0.5、0.25mm的筛组进行干筛,摇 动 10 个来回,取上两层,余者摇 5 个来回,筛完后将各层样品分别称重(精确到 0.01g), 计算各级干筛团聚体百分含量,计入结果表内。
机械筛分:10 秒钟——5 秒钟2. 湿筛(1)根据干筛法求得的各级团聚体百分含量,将风干样品按比例配成 50g;(2)为防止堵塞筛孔,故不把 0.25mm 的团聚体倒入准备湿筛的样品内,但在计算时需 计入这一数据。
(3)将配好的样品倒入 1000ml 沉降瓶,沿瓶壁徐徐注水浸润土壤至饱和,浸泡10 分钟, 再缓缓注满,橡皮塞封口。
(4)数分钟后颠倒沉降瓶,直至瓶中样品完全沉淀,再倒转,往复 6 次。
(5)将湿筛组用薄板夹住放入盛有水的大铁桶中,水面高出筛组约 10cm(6)将沉降瓶倒立进入顶层晒面,轻轻移去盖子,使土粒落在筛子上(持续到溶液基本 澄清为止),盖上塞子,取出沉降瓶。
(7)手压顶部盖子缓提速降,上下 10次取上 2层,再 5 次取其余层(8)将各层的土粒借白瓷盘和洗瓶转移到铝盒中,倾去上清液,105℃烘干称重(精确到0.01g),然后计算各级团聚体百分含量,并计入结果表内。
集中土壤大团聚体测定方法

集中土壤大团聚体测定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物理性质,集中土壤大团聚体测定方法被广
泛应用于土壤颗粒的分析。
这种方法主要基于土壤颗粒结构学的原理,通过考察土壤颗粒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等因素来表征土壤大团聚体
的特征。
其中,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离心法、篩分法、沉降法、压缩法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土壤大团聚体的分布,
从而对土壤的生产力和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并为农业、环境保护等领
域的决策提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集中土壤大团聚体测定方法的结果受环境和土壤
类型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测定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和数据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集中土壤大团聚体测定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土壤分析方法,能够在研究土壤物理性质、评估土壤质量、制定农田管理策略等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土壤团粒结构的测定

土壤团粒结构的测定
土壤团粒结构是土壤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可以反映土壤的结构特性,影响土壤的水分、气体和养分的流动,以及土壤的机械性能。
因此,测定土壤团粒结构是土壤分析的重要环节。
土壤团粒结构的测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筛分法,另一种是采用水洗法。
筛分法是将土壤样品放入筛网中,经过筛分,可以将土壤分成不同粒径的粒子,从而测定出土壤的团粒结构。
水洗法是将土壤样品放入水中,经过搅拌和沉淀,可以将土壤分成不同粒径的粒子,从而测定出土壤的团粒结构。
此外,还可以采用显微镜法来测定土壤团粒结构。
将土壤样品放入显微镜中,可以直接观察到土壤中的团粒结构,从而测定出土壤的团粒结构。
总之,土壤团粒结构的测定是土壤分析的重要环节,可以采用筛分法、水洗法和显微镜法来测定土壤团粒结构,从而反映土壤的结构特性,影响土壤的水分、气体和养分的流动,以及土壤的机械性能。
土力学筛分法实验演示课件

筛分法
7 轻轻振筛(或用振筛机)10-15min
筛分法
8 按由上至下的顺序取下筛子,每取一级筛都要在 瓷盘或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直至无土粒下漏为止
筛分法
9 将下漏于瓷盘或白纸上的土粒放入下一级筛内
筛分法
10 称筛上土重
筛分法
11 称筛上土重
筛分法
12 称各级筛上土重
试验结果整理:
• 包括计算各粒组的百分含量和绘制粒度分析曲线。 • 各粒组的百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筛分法
筛分法
1 将风干土样用研棒轻轻碾压,使之分散成单粒状
筛分法
2 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划对角线
筛分法
3 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对角取样
筛分法
4 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对角取样
筛分法
5 称取筛分土样
筛分法
6 将根据土样选用的筛.依孔径由小到大的顺序叠好. 并放好底盘。将土样倒入最上层孔径最大的筛上
比重计法
9 用搅拌器从液面至筒底上下搅 拌1min左右.往返各约30次
比重计法
10 待将搅拌器提离液面的同时开动秒 表计时,将比重计轻轻放入悬液中
比重计法
11 观测历时1、2、5、15、30、60、240、1440min 时的读数,读数以弯液面为准
比重计法
12 测定悬液的温度
比重计法计算
• 试验结果整理:
的 分 类
土粒直径( )
粗
中
细
砂粒
细粒土
(<0.075 ) 0.075- <0.005 0.005
工程编号 钻孔编号
土样说明
试验日期
图7.1.7 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粉粒
土壤湿筛法

土壤团聚体的分离方法(湿筛法)实验仪器:1、团聚体分析仪一台,其中包括:震荡架(能放四套筛子),上下移动距离为4cm,上下震荡速度为每分钟30次;水桶四个;筛子四套,每套包括直径为10cm,高4cm的筛子5个,孔径分别为5、2、1、0.5、0.25mm。
2、漏斗及漏斗架各一个3、天平4、100ml或200ml烧杯若干5、其他:烘箱等实验步骤:1、采样:田间采样时,用5cm土钻分别采集0~10 cm、10~20 cm、和20~40 cm3个层次的土样, 每小区按S型取7次重复, 将同一深度的7个重复混合成1个样品,采取保持原来土壤结构的土样1-1.5kg,带回实验室。
采样时,土壤湿度应适宜,采样时土样最好不粘铲,接触不变形。
2、风干、称量:把从野外采来的原状土中大的土块按其结构面轻轻剥开,使其成为直径10mm左右的土块,放在纸上风干,用镊子去除肉眼可见的有机残体。
用四分法取样50g。
3、分离:将称量的50g风干土样放置于团聚体分析仪套筛顶部(套筛孔径自上而下依次为5mm、2 mm、1mm、0.5mm和0.25 mm ), 沿桶壁缓慢加入去离子水至水没过土样, 浸泡、润湿5min, 竖直震荡5min, 25-30次/分, 振幅为3cm。
将套筛从水中慢慢取出,静置,稍干,将各级筛层团聚体并分别洗入100ml(或200ml)烧杯中, 60℃烘干48h至恒重,称量各个粒径的质量(准确至0.01g),计算团聚体的质量分数。
从而获得>5mm、2-5mm、1-2rnm、0.5-1mm和0.25-0.5mm 五个级别的土壤团聚体。
4、结果计算:各级团聚体%=)土样的烘干重()各级团聚体的烘干重(g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
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2 原理
土壤团聚体是指土壤中大小、形状不一、具有不同孔隙度和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的结构单位,通常将粒径>0.25mm的结构单位称为大团聚体。
大团聚体分为非水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两种,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组成用干筛法测定,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组成用湿筛法测定。
筛分法根据土壤大团聚体在水中的崩解情况识别其水稳定性程度,测定分干筛和湿筛两个程序进行,最后筛分出各级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分别称其质量,再换算为占土样的质量百分数。
注1:湿筛法不适用于一般有机质含量少的、结构性差的土壤,因这些土壤在水中振荡后,除了筛内留下一些已被水冲洗干净的石块、砾石和砂粒外,其他部分几乎全部通过筛孔进入水中。
注2:粘重的土壤风干后会结成紧实的硬块,即使用干筛法将其分成不同直径的粒级,也不能代表它们是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
3 仪器
3.1 平口沉降筒,1000 mL,带有橡皮塞。
3.2 水桶(搪瓷桶或铁桶),直径不小于40 cm,高不小于45 cm。
3.3 套筛,5 cm高,直径20 cm,孔径分别为10 mm、7mm、5mm、3mm、2mm、1mm、0.5 mm、0.25 mm,共8个,有底和盖,并附有能装5个套筛的铁架子1个。
3.4 团聚体分析仪,手摇或电动,含4套筛子,每套有6个筛子,孔径分别为5 mm、3 mm、
2 mm、1 mm、0.5 mm、0.25 mm,电动团聚体分析仪在水中上下振荡速度为每分钟30次。
3.5 白铁盒或铝制盒,10 cm × 10 cm × 10 cm。
4 操作步骤
4.1 采样:通常是采耕层土壤,根据需要也可分层采样。
采样时要注意土壤的湿度,最好在土不沾铲,接触不变形时为宜。
用白铁盒或铝制盒在田间多点(3~5点)采集有代表性的原状土样,以保持原来的结构状态。
运输时要避免震动和翻倒。
运回实验室内,沿土壤的自然结构轻轻地剥开,将原状土剥成直径为10 mm ~ 12 mm 的小土块,同时防止外力的作用而变形,并剔去粗根和小石块。
将土样摊平,置于透气通风处,让其自然风干。
4.2 干筛分析:将风干的土样混匀,取其中一部分(一般不小于1 kg,精确至0.01 g)。
用孔径分别为10 mm、7 mm、5 mm、3 mm、2 mm、1 mm、0.5 mm、0.25 mm筛子进行筛分(筛子附有底和盖)筛完后,将各级筛子上的团聚体及粒径<0.25 mm的土粒分别称量(精确至0.01 g),计算干筛的各级团聚体占土样总量的百分含量。
然后按其百分比,配成2份质量为50 g(精确至0.01 g)的土样,作湿筛分析使用。
4.3 湿筛分析:在团聚体分析仪上进行湿筛分析,一次可同时分析4个土样。
先将孔径为
5 mm、3 mm、2 mm、1 mm、0.5 mm、0.25 mm套筛用铁架夹住放入水桶中,再将称量的土样小心地放入1000 mL平口沉降筒中,用洗瓶沿筒壁徐徐加水,使土样湿润逐渐达到饱和(目的是驱除团聚体内的闭塞空气),湿润10 min。
小心沿沉降筒壁加满水,筒口用橡皮塞塞紧,上下倒转沉降筒,反复10次。
然后将沉降筒倒置于水中的团聚体分析仪的套筛上面,迅速在水中将塞子打开,轻轻晃动沉降筒,使之既不接触筛网,也不离开水面。
当粒
径>0.25 mm的团聚体全部沉到上部的套筛中时,在水中用手堵住筒口,将沉降筒连同筒中的悬浮液一起取出,弃去悬浮液。
然后在水中慢慢提起筛子,再下降,升降幅度为3 cm ~ 4 cm(注意上层的筛子不能露出水面),反复10次后提出套筛,将筛组拆开。
留在筛子上的各级团聚体用细水流通过漏斗分别洗入白铁盒或铝制盒中,待澄清后倒去上面的清液,使各级团聚体自然风干,称量(精确至0.01 g)(或在低温电热板上烘干,再在空气中平衡2 h 后称量)。
5 结果计算
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数按(1)式计算,
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数按(2)式计算,
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的总质量百分数按(3)式计算:
wGi= mi/m×100 (1)
式(1)中:
wGi——某级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数,%;
mi——该级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的风干质量;
m——风干土的质量,g。
wGj= mj/m ×100 (2)
式(2)中:
wGj——某级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数,%;
mj——该级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的风干质量,g;
m——风干土的质量,g。
wGt= ∑ wGj (3)
式(3)中:
wGt——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的总质量百分数,%;
wGj——某级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数,%。
注:如土壤质地较轻,经干筛和湿筛后,各粒级中有大团聚体,也有石块、砾石和砂粒,应将石块、砾石挑出,砂粒因太小无法挑出。
如这一层筛中全部为单个砂粒,这些砂粒也应弃去,但结合在大团聚体中的砂粒与细砾不应挑出,应包括在大团聚体中。
计算时,土样的质量应扣除全部被挑出的石块、砾石和砂粒的质量,再换算出各粒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数。
6允许差
样品进行两份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取一位小数。
两份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为<3%。
7 参考文献
[1] 孙鸿烈,刘光崧. 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