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课题10: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两大定律

合集下载

专题复习: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专题复习: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遗传与进化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人类遗传病●考纲解读7.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8.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8.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判断及遗传图谱分析考点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础知识自主疏理1.实验材料——豌豆(1)豌豆是的植物,而且是,在自然状态下能避开外来花粉的干扰,永远是纯种,所以用豌豆做实验结果可靠又易于分析。

(2)豌豆的一些品种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分析。

(3)豌豆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

2.科学的实验方法(1)符号系列:符号P×F1F2♀♂含义(2)概念系列①性状类: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的不同。

显性性状:具有1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1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②交配类:杂交: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的类型。

自花受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测交:杂种F1和杂交的过程。

③基因类:基因:控制性状的因子称为基因。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如紫花基因和白花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显性因子(基因):控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代表紫花因子)。

隐性因子(基因):控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代表紫花因子)。

④个体类: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表现型:在遗传学上,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在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中,其表现型有时还要受到的影响。

版本差异的内容3.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中国地图版1恰当的选择实验材料;材料的选择与研究目的相适应是成功的前提。

2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通过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通过对的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孟德尔成功的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生物的遗传问题,把遗传学研究从单纯的描述推进到定量的计算分析,开拓了遗传学研究的新途径。

生物高一必修二知识点

生物高一必修二知识点

生物高一必修二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遗传的基本规律之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①基本定义: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一些基本规律。

通俗来讲,就是探究生物的性状(比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是如何遗传给后代的。

②重要程度:在生物高一必修二中相当重要,是整个遗传学的基础。

可以说,如果没搞懂这个,后面的遗传知识就像没打地基的房子。

③前置知识:得对生物细胞基本结构、繁殖相关概念有点了解,比如说知道动物和植物的细胞结构大致是怎么回事,以及生物繁殖的时候精子和卵子之类的概念。

④应用价值:在农作物育种上非常有用。

例如,想要培育出高产抗倒伏的小麦品种,就得依据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去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是生物必修二遗传学板块的开篇内容,是理解整个遗传部分知识的基石。

后面很多遗传学知识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②关联知识:和后面将要学到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等都有关系。

而且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也有一定的关联。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中等偏上。

对于刚接触遗传学的高一学生来说,抽象的遗传因子概念理解起来有点费劲。

- 关键点:理解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基因)在杂交过程中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现象,还有相关的定律内容。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属于重点内容。

多以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选择题可能直接考定律的内容,而简答题经常会让你通过分析杂交实验过程来确定亲本基因型或者计算后代某种性状出现的概率。

三、详细讲解- 【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性状:生物表现出来的特征,像豌豆的颜色、形状这些特征都叫做性状。

-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就像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就是一对相对性状。

-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里,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比如纯合高茎和纯合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全是高茎,高茎就是显性性状,矮茎没表现出来就是隐性性状。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篇一:孟德尔教案】1.教材分析1.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第1课时,从本章内容看,《孟德尔的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学生在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再一次沿着科学家的探究历程,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地讨论生物遗传基本规律的过程;也是又一次领略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的过程,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及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从整个《遗传与进化》模块看,本节内容为《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学习埋写了伏笔,为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的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最重要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力之一。

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模块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教学中,本节内容需2课时完成:第1课时学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第2课时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再发现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呈现,强调了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亲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包括一明一暗两条主线:一条明线──孟德尔是如何发现并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一条暗线──假说演绎法的探究过程,科学方法的训练。

当然,这也将是进行本节课堂教学的主线。

1.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可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2.1知识方面:通过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1.2.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养成理性思维品质。

1.2.3能力方面: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分析,尝试演绎推理方法,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能运用数学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1.3教学重点、难点1.3.1教学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并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篇一:孟德尔教案】1 .教材分析1.1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第 1 课时,从本章内容看,《孟德尔的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学生在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再一次沿着科学家的探究历程,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地讨论生物遗传基本规律的过程;也是又一次领略科学探究方法一-说演绎法的过程,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及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从整个《遗传与进化》模块看,本节内容为《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学习埋写了伏笔,为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的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最重要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力之一。

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模块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教学中,本节内容需2课时完成:第 1 课时学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第2课时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再发现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呈现,强调了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亲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包括一明一暗两条主线:一条明线一一孟德尔是如何发现并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一条暗线一一假说演绎法的探究过程,科学方法的训练。

当然,这也将是进行本节课堂教学的主线。

1.2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可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2.1 知识方面:通过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1 .2.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养成理性思维品质。

1.2.3 能力方面: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分析,尝试演绎推理方法,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能运用数学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1.3 教学重点、难点1 .3.1 教学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并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高一生物必修2知识点大全

高一生物必修2知识点大全

高一生物必修2知识点大全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学习生物学的必修2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下面是高一生物必修2知识点的大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的保护和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质: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存在和功能。

4.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遗传信息的储存。

二、细胞的代谢功能1.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3. 发酵作用: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协调1. 神经系统:建立并传递神经冲动的一套机制。

2. 激素系统:通过激素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和行为。

3. 生物节律:生物钟和周期性节律的存在和作用。

四、遗传与变异1. 遗传基础:DNA的结构和复制,RNA的作用。

2. 遗传字符与遗传频率:基因型、表现型和遗传频率的概念。

3.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定律和遗传规律的探索。

4. 基因的变异和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的概念。

五、进化1. 进化的基础:突变和基因重组。

2.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胚胎发生等证据。

3. 进化的机制:自然选择和基因流。

六、生物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基因工程:DNA的克隆和重组技术。

2. 生殖与发育技术:试管婴儿和克隆技术。

3. 生物制药和基因治疗:利用生物技术制备药物和治疗疾病。

七、生态环境保护1.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

3. 污染与保护: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防治。

以上就是高一生物必修2知识点的大全。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生物学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这些知识,掌握好生物学这门科目。

高一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

高一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

• (1)两只黑色小香猪交配产下一只白色雄性小香猪,则
它们再生下一只棕色雌性小香猪的概率是

3/32
(2)现有多对黑色杂合的小香猪,要选育出纯合 的棕色小香猪,请简要写出步骤(假设亲本及产 生的后代也足够多)
1.从亲本中选择多对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F1有4 种表现型。
2.选择F1中的棕色小香猪与白色小香猪测交,测 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棕色小香猪为纯合子。 (测交法)
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 出现的概率
书本P13拓展题 《自主作业本》第11页第14题(3)
光泽的指甲中,飘然射出八团音符状的怪石,随着月光妹妹的甩动,音符状的怪石像冰碴一样在额头上奇特地弄出团团光甲……紧接着壮扭公主又连续使出五派软貂绿 豆震,只见她轻灵雅秀、能够听懂远处动物语言的妙耳朵中,狂傲地流出八串摆舞着⊙绿烟水晶笛@的球拍状的牙齿,随着月光妹妹的摆动,球拍状的牙齿像沙袋一样 念动咒语:“雪峰哄哩喂,仙子哄哩喂,雪峰仙子哄哩喂……月影河湖!天仙!天仙!天仙!”只见月光妹妹的身影射出一片白象牙色幽光,这时西南方向突然出现了 五片厉声尖叫的亮红色光蛙,似银光一样直奔白象牙色粼光而来。,朝着汗赤波阿警察长长的深橙色肥肠一般的脏发狂劈过去!紧跟着壮扭公主也摇耍着咒符像喷壶般 的怪影一样向汗赤波阿警察狂劈过去随着两条怪异光影的瞬间碰撞,半空顿时出现一道亮红色的闪光,地面变成了纯灰色、景物变成了紫罗兰色、天空变成了淡灰色、 四周发出了怪异的巨响!壮扭公主跳动的犹如神盔模样的棕褐色短发受到震颤,但精神感觉很爽!再看汗赤波阿警察脏脏的脑袋,此时正惨碎成瓜鬼样的墨灰色飞烟, 加速射向远方,汗赤波阿警察怒哮着音速般地跳出界外,狂速将脏脏的脑袋复原,但元气已损失不少!壮扭公主:“老妖精,你导师怎么会传授这么蠢的玩意儿!你的 套路水平好像很有穷酸性哦……汗赤波阿警察:“我再让你领会领会什么是威猛派!什么是正点流!什么是奇妙正点风格!”壮扭公主:“您要是没什么新法术,我可 不想哄你玩喽!”汗赤波阿警察:“你敢小瞧我,我再让你尝尝『黄霞蚊祖稿头镐』的风采!”汗赤波阿警察悠然淡紫色细小竹节一样的胡须不断变形狂舞起来……瘦 小的眉毛射出淡蓝色的片片妖光……粗壮的脸窜出锅底色的隐隐奇声。接着把瘦弱的淡红色细小板尺样的胡须颤了颤,只见九道跳跃的犹如爆竹般的灰云,突然从水白 色领章一样的眼睛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深灰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牛动杉瓣味在潇洒的空气中跳动!紧接着耍动瘦长的金橙色匕首一 样的手指一嗥,露出一副奇妙的神色,接着旋动很小的很像篦子一样的屁股,像亮蓝色的金毛雪原驴般的一耍,小巧的粗壮的粉红色谷堆形态的脸瞬间伸长了三十倍, 乳白色古树形态的草根琥滢盔也忽然膨胀了九倍。最后抖起破烂的纯灰色假山般的脖子一笑,狂傲地从里面跳出一道神光,他抓住神光刺激地一耍,一组黄澄澄、明晃 晃的功夫『红丝壶佛弯月臂』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怪物儿,一边振颤,一边发出“呜嘟”的异音!。猛然间汗赤波阿警察发疯般地耍了一套仰卧颤动追烟妖的怪 异把戏,,只见

课件1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知识解读及实例分析(全国通用)

课件1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知识解读及实例分析(全国通用)
2、约翰逊年代版本 基因替代遗传因子,且出现等位基因、表现型、基因型
3、摩尔根年代版本 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 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与减数分裂的减一后期联系(用图解再现如下)
F2基因型种 类及比例
F2表现型种类 及比例
基因的分 一对 离定律
一对等位 基因
两种21(1∶1)
三种31 (1∶2∶1)
两种21 (3∶1)
基因的自 两对或 两对或多对(n) 由组合定 多对(n) 等位基因

四种(2n) (1∶1)n
九种(3n) (1∶2∶1)n
四种(2n) (3∶1)n
F1测交子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2n种,(1:1)n F1测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2n种,(1:1)n F1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数及组合形式数:2n种,2n种 F1测交子代中每种表现型及每种基因型的比例:1/2n,1/2n
点评:虽然C选项也是属于提出假设环节,但不是研究自由组合定律提出的。A选项是 发现问题环节,D选项是指演绎环节。
例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
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C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 1:2:1

高三一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2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高三一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2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科学探究——领悟方法 提升能力】 1. AaBb 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产 自生 交配 后子 代:表 性 基4状型 因种分: 型离:4种比9种:9∶3∶3∶1

表 性型 状: 分离4种比:1∶1∶1∶1
测交后代
AaBb
基因型:4种aAaaaabBbbbb
产生配子:2种 表型:2种 自交性状分离比:3∶1 ⇒后代基因型:3种121AAaaAabBBbbB
【基础小题】
1.判断正误
(1)F1 产生基因型为 YR 的雌配子和基因型为 YR 的雄配子
数量之比为 1∶1。
(×)
(2)在 F1 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的 F2 中,与 F1 基因
型相同的个体占 1/4。
(√)
(3)F2 的 9∶3∶3∶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
机结合。
(√)
[解析] (1)由于表中数据显示,甲组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 二∶红多∶黄二∶黄多≈ 9∶3∶3∶1,该比例符合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所以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 同源染色体上。乙组 F2 的表现型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比例 都符合 3∶1,即圆形果∶长形果=3∶1,单一花序∶复状花序= 3∶1。而圆单∶圆复∶长单∶长复不符合 9∶3∶3∶1 的性状分 离比,其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 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根据乙组的相对性状表现型分 离比可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所以用“长复(隐性纯合子)”分别与乙组的两个 F1 进行杂交, 不会出现测交结果为 1∶1∶1∶1 的比例。
(2)若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型,但 比例为 42%∶8%∶8%∶42%,试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 可能原因是什么? 提示: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且部分初级性母细胞发生交叉互换,产生四种类 型配子,其比例为 42%∶8%∶8%∶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
[解惑]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基因行为特点:
(1)同时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
(2)独立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3.能够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决相关遗传
问题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科学思维——归纳演绎:解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科学探究——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探究不同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4.社会责任——解释、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遗传问题
(2)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3)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深挖教材2】人工去雄的目的是什么?应在什么时期进行?
提示:防止自花传粉;花未成熟时。
【深挖教材3】
(1)“演绎”是否就是进行测交实验?
提示:“演绎”是理论推导,即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并非进行测交实验。
7
显性纯合致死(AA、BB致死)
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
AaBb∶Aabb∶aaBb∶aabb=1∶1∶1∶1
8
隐性纯合致死(自交情况)
自交出现9∶3∶3(双隐性致死)
自交出现9∶1(单隐性致死)
1:1:1
1
4.验证(测交的遗传图解)
[解惑]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取决于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及比例。
3.结合农业问题,牲畜生产等植物、动物问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是高考的常考题型,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常考常新。
【预测题型】选择、分析、设计
1.说出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2.基本概念:相对性状、等位基因、性状分离、性状自由组合、基因型、表现型。
3.为了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性状自由组合现象及其比例,孟德尔提出了哪些假设?
(4)受精时,不同种类的雌雄配子之间的结合是随机的。
4.演绎过程
5.验证假设——测交实验
(1)目的: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通过验证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来体现
(2)方法:F1×隐性类型
F1高茎×矮茎

子代高茎矮茎
1 : 1
(3)遗传图解
(4)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够真实地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从而验证了分离现象的存在.
全国卷考情
2018·全国卷Ⅱ(32)、2018·全国卷Ⅲ(31)、2018·全国卷Ⅰ(32)、2017·全国卷Ⅲ(32)
课标导航
1.理解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包括选择材料、选用科学方法、进行统计处理实验结果等;
2.理解基因的分离规律,包括选材的原因、杂交的方法、对现象的解释与验证、定律的提出等。
想一想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杂交,则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何?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间、范围——得出结论
(1)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图)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
12:3:1
2:1:1
即A__B__和A__bb或A__B__和aaB__的表现型相同
6
根据显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数量遗传)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
AaBb∶(Aabb、aaBb)∶aabb=1∶2∶1
(3)普遍性:自由组合定律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并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思维拓展
(1)配子的随机结合不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时。
(2)自由组合强调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一条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也称为非等位基因,它们是不能自由组合的。
③遗传系谱和遗传图解的比较。
考纲:
最新考纲
细解考点
核心素养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1.说明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实验及科学方法
2.理解并说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3.能够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相关遗传问题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基因的分离定律
2.科学思维——归纳演绎: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分离定律的实质
☆Xb雄配子致死XBXb×XbY
↓↓
XBXbY后代没有雌性
☆非等位基因间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双杂合的F1自交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9∶3∶3∶1和1∶1∶1∶1,但如果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及出现致死等原因,会导致自交和测交后代的比例发生改变。根据下表中不同条件,总结自交和测交后代的比例。
序号
特值原因
自交后代比例
3.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包括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结果的解释、验证及定律的提出等。
高考定位
1.基因的分离定律是经典遗传学的基础和重点,是高考生物考查的重点,在近几年的试题中考查频度高、分值大、难度大、属于高考命题的难点;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高考生物考查的另一重点,高考对其考查常与分离定律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4.教材7页[技能训练]——获得纯种的两种方法——连续自交和分别留种分别种植方法。
5.教材8页练习一中2、3题和二中1题,经典题目动笔做。
6.教材30页中基因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
7.教材9页[问题探讨]——关注动物和植物杂交育种的区别:
(1)F1自交(植物)或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动物);
(2)鉴定并保留纯种——植物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动物采用测交鉴定选出纯合子。
P纯种高茎×纯种矮茎(纯种亲本杂交)

F1高茎(无性状分离)
↓⊗
F2高茎 矮茎(有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3:1)
比例3∶1
2.提出问题:为什么F2的性状分离比都接近3:1 ?
3.提出假设(假说)
(1)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2)在体细胞中,一种性状:两个遗传因子(成对)
(3)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所以,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2)测交法可用于检测F1基因型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提示:孟德尔用隐性纯合子对F1进行测交实验,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分析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从而检测F1的基因型。
【深挖教材4】F1产生雌雄配子比是不是1∶1?
提示:F1产生雌、雄配子中A、a基因组成的配子比例都为1∶1,雌、雄配子的比例不是1∶1,雄配子数远多于雌配子数。
②两大定律与减数分裂的联系。
③两大定律与育种实践和人类遗传病的联系。
④伴性遗传的特点及有关概率的计算。
⑤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的实验思想。
(3)考查题型
①选择题考查两大定律的简单计算、适用范围及一些基本概念。②计算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概率问题。③实验题考查显隐性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及基因位置的确定。
1YYRR1YYrr 1yyRR1yyrr
2YYRr2Yyrr 2yyRr
2YyRR
4YyRr
(3)9:3:3:1
P:YYRR×yyrr重组性状:6/16亲本性状:10/16
P:YYrr×yyRR重组性状:10/16亲本性状:6/16
(4)偏离现象
☆致死3:1→2:1显性纯合致死
AA 2Aa aa 2Aa aa
(二)自由组合定律
1.前提条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假说:由体细胞产生配子时,在控制一种
性状的两个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控制不同
种性状的遗传因子之间自由组合。
3.遗传图解
(1)
双杂合=1种×4/16一纯一杂=4种×2/16双纯合=4种×1/16
(2)双显一显一隐双隐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F29YR3Yrr 3yyR1yyrr
8.教材11页[思考与讨论]——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9.教材12页练习中二拓展题,很经典。
10.教材14页自我检测中二和三,题目很有代表性。
一、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范围
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核基因
二、两大定律的内容
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的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彼此分离.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力地遗传给后代.
(5)发
①若要验证或体现分离现象的存在,必须用杂合子,不能用纯合子。
②测交时,如果没有隐性类型,用杂合子也可以替代(不叫测交);验证植物显性类型的基因型用自交.
6.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得出结论
(1)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如图所示)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技法提炼——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方法——基因分离定律的鉴定方法要依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来确定。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三、两大定律的形成
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设→若假设成立,形成定律
(一)分离定律
1.发现问题: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4.写出一对(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图解和遗传图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