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30)解读
一、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40分)解读

6.伍斯用寡核苷酸序列编目分析法对微生物的16S(或18S)rRNA序列进行比较后,提出将生物分成为三界(域):()、()和()。
7.在酶的国际系统分类命名表中,RNA聚合酶属于()。
8.细胞质中的脂肪酸合成酶系能够催化合成的脂肪酸最大长度为()。
9.鱼藤酮是呼吸链的专一抑制剂,它作用的位点是(),而2,4-二硝基酚的作用是()。
DH-NAD+)=6.2 x 103/(mol/L)
(2)请根据上述试验的结果,分析提纯工艺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有,请指出改进的方法。
4.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参与TCA循环的酶系存在于()中。
a.内膜b.外膜c.膜间隙d.基质
5.为了制备酵母原生质体,可以采用()破坏酵母细胞的细胞壁。
a.蜗牛酶b.纤维素酶c.几丁质酶d.溶菌酶
6.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一般为()。
a. 0.5%b. 1.5%c. 2.5%d. 5%
7.总大肠菌群中不包括()。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种方法一般不被用作传代保藏?()
a.琼脂斜面b.半固体琼脂柱c.摇瓶发酵d.培养平板
2.在G-细菌肽聚糖的四肽尾上,有一个与G+细菌不同的称作()的氨基酸。
a.赖氨酸b.苏氨酸c.丝氨酸d.二氨基庚二酸
3.最常见的产芽孢的厌氧菌是()。
a.芽孢杆菌属b.梭菌属c.孢螺菌属d.芽孢八叠球菌属
6.生理pH值条件下,具有缓冲作用的氨基酸残基是Tyr。()
7.肌红蛋白具有与血红蛋白类似的四级结构。()
8.亚油酸、亚麻酸和软脂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是哺乳动物的必需脂肪酸。()
9.Southern印迹法、Northern印迹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是用于DNA、RNA和蛋白质转移的有关技术。()
2024年湖北武汉中考数学试卷试题解读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完全解读(武汉卷)审视2024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与去年相比,题型与知识点的考查方式保持了一贯的稳定,整体难度适宜,而且考察手法愈发巧妙多变,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
在历经三次模拟考试的磨砺后,24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不仅维持了知识点的连贯性,还在持续的创新与变化中,丰富了知识点的维度和命题的广度。
试卷的四大模块一一数与式、函数、几何图形、统计概率,分别占据了20分、34分、52分和14分的分值。
与23年相比,数与式部分稍有减少,具体体现在无理数的举例开放题上少了3分,而几何部分则增加了3分,主要涉及平行线和角的计算。
试卷的基础题、中档题和压轴题的分布与往年保持一致,基础题占据了约81分,即67.5%的比例,中档题和压轴题则分别占据了27分和12分,占比分别为22.5%和10%o然而,任何一份试卷都会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挑战。
例如,选择题第10题就需要学生巧妙运用函数对称性和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解答,而其他9题则较为常规。
填空第15题的几何小综合,无疑是今年考试的一个难点,涉及到面积的转化和相似的构造,这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都是一大考验。
在解答题中,17〜22题延续了以往的考查方式,但21题对格点作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对常规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23题的几何大综合虽然整体考查方式未变,但第二问和第三问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八九年级的几何知识点,进行巧妙的构造和推理;24题的二次函数大综合虽然思路清晰,但由于计算量巨大,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学生在后期的备考中,需要巩固基础知识,立足课本,提高解题的熟练度和计算能力,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应对自如,冲刺高分!姓题型新变化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题量与分值相较于往年没有发生变化;罗列部分试题新思路第6题的一次函数应用题转变为了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第10题是新载体,需考生结合函数对称性和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第13题的分式计算演变成了分式方程;第15题是几何计算题,原为第16题的位置,被普遍认为是今年中考难度最高的一道题。
(完整版)《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读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一不可逆反应,当反应温度从25℃升高到35℃时,反应速率增加一倍,则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52894 J /mol 。
解:mol J E E T T R E k k /528942ln )30812981(314.82ln )11(ln 2112=∴=-==-=,2.一气固催化反应R B A →+,若本征反应速率方程为:则该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为σR R σσR σB σA σB σσB A σσA S k +⇔+−→−+⇔+⇔+)此步为速率控制步骤 ( 2223.间歇釜反应器中进行如下反应:P A → (1) -r A1=k 1C A a1S A → (2) -r A2=k 2C A a2在C A0和反应时间保持不变下,降低反应温度,釜液中C P /C S 增大,表明活化能E1与E2的相对大小为 E1<E2 ;在温度和反应时间保持不变下,增高反应浓度,釜液中C P /C S 增大,表明反应级数al 、a2的相对大小为 al>a2 。
A .al>a2B .al<a2C .活化能El<E2D .活化能El>E2 4.从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测定中,求得无因次方差98.02=θσ,反应器可视为 全混流反应器 又若求得无因次方差02.02=θσ,则反应器可视为 活塞流反应器 。
5.有两个有效容积不等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操作,反应为二级不可逆反应A →P ,若大釜在先,小釜在后,出口转化率为x A1,小釜在先、大釜在后,则出口转化率为x A2,两种情况下,进料流速、进料浓度和反应温度均相同,比较x A1和x A2的相对大小为 x A1<x A2 。
6.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分别进行一级和二级不可逆气固催化反应,试比较a 、b 两处的η值大小(a 处靠近反应器的进口,b 处靠近反应器的出口),并说明理由。
(1)一级放热反应,绝热操作;ηa >ηb(2)二级反应,等温操作。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9.习作。
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时常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个场景……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试着运用一些我们学过的表达方式。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充实,叙事有感情,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400字。
2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阿廖沙为什么要报复酒馆的女主人?用“﹏﹏﹏”画出原因。
27.短文中画“”的句子是对酒馆女主人的什么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短文主要对外祖母进行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外祖母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眉眼口鼻争能(《醉翁谈录》)
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
16.按要求写句子。
(1)例;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仿写句子)
细雨飘洒在草地上,_______________
(2)选一个词,照样子来具体表现它,并且句子中不能出现这个词语。
害怕 生气 自豪 快乐 着急 伤心
专题30 语法填空(第01期)-2023年中考英语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2023年中考真题英语分项汇编专题13语法填空(第01期)(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短文,根据语境或所给单词的提示,在每个空格内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要求所填的词意义准确、形式正确,使短文意思完整、行文连贯。
Niejiazhuang Village in Weifang is famous for colored clay sculpture handicraft(泥塑手工艺),which dates back to the Ming Dynasty.The Weifang government has1(encourage)local people to learn traditional handicraft and make more money to get rid of poverty(脱贫).Nie Peng2(be)a young villager in Niejiazhuang.He is crazy about clay sculpture handicraft.He began learning it from his father when he was3child.He has led lots of young craftsmen(手艺人)in and near4(he)village to make colored clay sculptures and the handicraf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local people to get5(rich)than before.The tiger is a typical subject for colored clay sculptures.Nie6(start)to learn to make clay tigers in 2010,the Year of the Tiger.Over these years,he has s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form.7first,the clay tigers were all of the same small size.Now there are tigers of different8(size)and the largest can be over two meters tall.The tigers used to be colored pink and green,but now have become more colorful.Today Nie cares for the future of clay sculpture handicraft9encourages young craftsmen to create more works.He10(real)hopes that the sculpture handicraft will be passed down to the next generation.(2023·浙江丽水·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填入括号中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直挂云帆济沧海2.请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故意做作故做姿态()彻底觉悟或者醒悟()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声音突然中止()为人处世的道理()原指人或事物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风雪遍地形容气候恶劣暗指人生路上的挫折很多仿佛冬天一般()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非常明确、肯定没有一点可疑的地方()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解不开的谜团()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也用来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形容山势险峻()搬弄是非破坏团结()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船遇顺风行走迅速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答案】(装模作样)(大彻大悟)(惊心动魄)(叹为观止)(戛然而止)(人情世故)(销声匿迹)(风雪载途)(周而复始)(毫无疑问)(天衣无缝)(不解之谜)(目空一切)(海枯石烂)(悬崖绝壁)(挑拨离间)(光明正大)(袖手旁观)(不知所措)(一帆风顺)【解析】3.(1)鞠躬尽瘁 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后出师表》)3.(2)捐躯赴国难 _______________ (曹植《白马篇》)3.(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_______________ (李纲)3.(4)位卑未敢_______________ (陆游《病起书怀》)【答案】(1)死而后已【解析】(1)注意“已”的正确书写【答案】(2)视死忽如归【解析】(2)注意“忽”的正确书写【答案】(3)不可以尺寸与人【解析】(3)注意“尺”“寸”的正确书写【答案】(4)忘忧国【解析】(4)注意“忧”的正确书写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4.(5)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种著名的贬官文化让一群山山水水中原本寂寂无名的亭台楼阁在失意文人的笔下不经意间扬出了墨香站成了诗文有人认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贬官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儒家心系天下、心境旷达的传统思想你赞同这一论述吗?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B. 湖中/人鸟声/俱绝C.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答案】C【解析】(1)C项“诗赋”是“唐贤今人”的故“唐贤今人诗赋”中间不能停顿“唐贤今人诗赋”作“刻”的宾语故其前应停顿“于其上”作状语其前应停顿故正确节奏划分应为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答案】D【解析】(2)D项译文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乐意动用法以……为乐【答案】B【解析】(3)B项“依次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众宾欢’四幅图景”错误四幅图景的顺序依次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答案】(4)①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②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解析】(4)①回曲折、回环临居高面下②意意趣情趣乎相当于“于”【答案】(5)赞同欧阳修虽遭贬谪却并未意志消沉反而寄情山水、洒脱旷达、随遇而安进一步励精图治使滁州政治清明百姓和乐因此才有了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这正是他心系天下、心境旷达的具体表现【解析】(5)作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贬斥出知滁洲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本文表现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本文以一个“乐”字贯串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的同时也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正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表现了欧阳修虽遭贬谪却并未意志消沉突出他心系天下、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所以赞同这一论述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颔联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5.(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答案】(1)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解析】(1)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增强了作品的意蕴“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显然此典是表达对故去的老友的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百年此处指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贬谪亲旧凋零物是人非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答案】(2)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用“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蓬勃的新生力量既抒发了仕途屡遭打击的愤懑、失意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坚信未来的阔大胸怀又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解析】(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沉舟”“病树”“千帆过”“万木春”等都是比喻“沉舟”“病树”是自比“千帆过”“万木春”则是比喻蓬勃的新生力量作者虽然对自己仕途屡遭打击感到愤懑、失意但对新生力量的崛起又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体现了诗人坚信未来的阔大胸怀又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6.(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①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摸”字有何表达作用?)②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6.(3)“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能否删去为什么?6.(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中既然是“大约” 为什么又说“的确”?【答案】(1)【甲】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乙】范进看榜后喜极而疯【解析】(1)文段分别选自鲁迅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概括情节时一般表述为人物+事件【甲】文段叙述了“我”最后一次看到孔乙己到店里喝酒的情形【乙】文段描写了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喜极而疯的情节【答案】(2)①“摸”字有从袋里往外掏出的意思孔乙己被打断腿后生活更苦只能“摸出四文大钱” 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后来的生活已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②采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形象地刻画出范进得知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后发疯的丑态【解析】(2)①“摸”是用手探取、寻找的意思句子用这个动词形象地写出孔乙己的动作缓慢、艰难“摸”字与上文“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形成对比突出了他境况的悲惨说明孔乙己已经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②“看了一遍”“又念一遍”“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往后一交跌倒”是动作描写“噫!好了!我中了!”是语言描写“牙关咬紧”是神态描写该句综合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出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丑态讽刺了当时社会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思想的腐蚀【答案】(3)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使孔乙己的出场具有悲剧意味暗示了孔乙己的悲剧结局【解析】(3)本句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表现了天气的寒冷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联系环境中的人物可知此处景物还烘托孔乙己境遇的凄惨使孔乙己的出场具有悲剧意味结合后文对于孔乙己命运的交代可知此处悲凉的景物暗示了他悲剧的命运【答案】(4)“大约”和“的确”在这里不矛盾“大约”表估计猜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活不下去所以用“的确”表示猜测的结论这句话也流露出“我”对孔乙己的同情【解析】(4)当句中出现看似矛盾的词时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们这样就能解读出它们的合理性说“大约” 是因为孔乙己后来再也没有在店里出现过但又没有听到他死的消息没有见到他的尸体对他的“死”只能是个猜测说“的确” 是从孔乙己每次到店里大家对他的态度以及他受伤后人们对他的看法来判断的人们对他没有同情没有关爱只有极力地嘲讽与取笑孔乙己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得不到任何人的关爱与帮助的所以他的死是必然的而且这句话出现在文末这样看似矛盾的用词还能起到发人深思的作用7.(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①“我”考上大学那一年 _______________②去年 _______________7.(2)联系上下文品析⑥⑦段画线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妙处①父亲红红的眼睛盯住那粒花生米②我以晚了就没有回去的火车为由坚决打发父亲回去7.(3)关于文章①—⑤段的内容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7.(4)简要分析本文题目“一粒花生米”的作用7.(5)联系全文请在文末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答案】(1)①父亲送“我”上学“我”因厌恶父亲的卑微的生活方式而拒绝父亲入校②“我”下岗了在送儿子上学时发生了与当年类似的事“我”才真正理解父亲【解析】(1)①处根据第⑧段“而后我脑海里尽是闪动着一粒花生米弹跳的影子还有父亲那串卑微的动作和神情我无法接受父亲的那串历史以致四年大学时光他没能跨进儿子的学校一步” 结合“我考上了大学”“父亲坚持要把我送到学校”等表明时间的语句可知横线上应该填“‘我’因厌恶父亲的卑微的生活方式而拒绝父亲入校”②处根据第⑨段“去年我下岗了我的儿子考上了大学” 第⑩段“在送儿子入学的火车站旁边的小饭馆发生了和父亲当年相似的一幕” 第⑬段“我顺手抓起桌子上的一团粗糙的餐巾纸试图堵住从我眼眶里溢出来的辛辣的东西”可知横线上应该填“‘我’下岗了在送儿子上学时发生了与当年类似的事‘我’才真正理解父亲”【答案】(2)①“盯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目光紧紧跟随花生米落地的全过程从而表现出因贫穷而卑微的父亲对花生米的看重②“打发”表明“我”对父亲的卑微的动作、神情充满了不满和鄙弃之情【解析】(2)①“盯住”本义是集中或显著地注意句中父亲的目光紧紧跟随花生米落地的全过程不错眼珠表现父亲对花生米的看重体现了他因贫穷而卑微的特点生动形象②“打发”本义是从某处撵走这里是“我”不满父亲捡掉落地上的花生米卑微的动作、神情而把父亲故意撵走拒绝父亲进校园体现了“我”对父亲的鄙弃之情【答案】C【解析】(3)A项文章①—⑤段写父子俩人在小饭馆吃饭并不是为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B项第⑤段父亲因喝酒才不慎掉落花生米才有后面的内容喝酒的情节与中心有关不可删去D项文章并没有提及父亲的“无知”故选C【答案】(4)成为贯串全文的线索以一粒花生米之小反衬出情感的深重引人深思【解析】(4)文章的题目一般起到的作用有交待主要人物、概括主要内容点明文章主旨抒发强烈情感是行文的线索等本文“一粒花生米”贯串始终“我”考上大学那一年父亲送“我”上学在小饭馆吃饭捡起掉在地上的花生米“去年我下岗了我的儿子考上了大学” 当“一粒花生米以同样的方式落在儿子的脚边”“等儿子去洗手间的时候我弯下腰捡起扔进嘴里” 因此“一粒花生米”是行文的线索一粒花生米很小但父亲对“我”的情感“我”对儿子的情感是那样真反衬出情感的深重发人深省【答案】(5)应填入“……” 表明直到此时“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当年的心境既后悔自己当初对父亲的态度也感慨于自己生活的辛酸用省略号能够更好地将那种复杂、一言难尽的情感表现出来【解析】(5)从文章内容来看等儿子去洗手间的时候在小饭馆里“我”也重复父亲当年的动作让“我”抚今追昔思绪万千既为自己当初对父亲的态度后悔、愧疚也感慨于自己生活的辛酸种种复杂情感涌上心头用省略号能更好地表现这种一言难尽的情感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收到言已尽而意犹未尽的效果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8.(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槐()穗()lǒng()罩 líng()仃8.(2)文段中有一词有错别字这个词是_______________ 应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 8.(3)文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4)将文段中画线句“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改为反问句8.(5)结合语境分析文段中画线词语“察言观色”的意思【答案】(1)huái, suì, 笼, 伶【解析】(1)“槐”读作“huái” “穗”读作“suì” “lǒng 罩”的“lǒng”写作“笼” “líng 仃”的“líng”写作“伶”【答案】(2)好象, 好像【解析】(2)“好象”应写作“好像”【答案】(3)通感, 拟人【解析】(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一句中“香气”原本是嗅觉这里说成“是浅紫色的” 换成是视觉的范畴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一句中“察言观色”“试探”等词赋予紫藤萝人的情态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答案】(4)香气难道不也是浅紫色的吗?【解析】(4)肯定句改为反问句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据此“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改为反问句应为香气难道不也是浅紫色的吗?【答案】(5)观察别人的说话和脸色指揣摩别人的心意这里指门前紫藤萝开得稀落【解析】(5)察言观色留意观察别人的话语和神情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结合文段中“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可知这里指门前紫藤萝开得稀落9.(1)给这段文字中画线的词语注音①肆意_______________②步履_______________9.(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jiān xiǎn)_______________ ②(chén jìn)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sì yì, ②bù lǚ【解析】(1)①“肆意”应读作“sì yì” ②“步履”读作“bù lǚ”【答案】(2)①艰险, ②沉浸【解析】(2)①“jiān xiǎn”应写作“艰险” ②“chén jìn”应写作“沉浸”10.(1)阅读下面的文字探究画线部分的内涵写出四种节气的名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10.(2)仔细观察右面的形象标志根据画面的内容写出该节气的名称及其含义10.(3)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材料二“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材料三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答案】(1)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解析】(1)根据节气歌写出对应的的节气即可夏满芒夏暑相连这句话中包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节气【答案】(2)清明标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诠释了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意义【解析】(2)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理解图片内容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可知此图片的介词是清明然后围绕清明的习俗进行阐述即可【答案】(3)示例这三则材料写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地位、形成、影响、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解析】(3)材料一写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地位材料二写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原因和影响材料三写出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
行车考试题库(填空30、选择30、判断30、简答24、论述16)

填空题:1.直线轨距标准规定为1435 mm。
2.行车组织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3.移动闭塞时,列车采用自动模式(ATO)或保护人工模式(ATP)驾驶,行车凭证为车载信号。
4.调度命令包括口头指示、口头命令、书面命令。
5.在运营时间内,必须中断列车运行的抢修工作,必须得到运营公司主管领导的批准。
6.7号道岔侧向通过允许速度25km/h,7.9号道岔侧向通过允许速度35km/h。
8.正线行车工作转为“站控”模式时,该联锁区域由集中站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
9.行车调度员发布书面命令时,在车辆段由车辆段调度员负责传达,在正线由车站值班员负责传达。
10.行车调度员发布口头命令和口头指示时,受令人必须复诵该口头命令和口头指示内容。
11.动火施工时,行车值班员在进行施工登记时要注明动火施工,并向施工负责人说明施工范围及注意事项。
12.施工管理必须遵循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13.ATC系统具备列车自动控制功能:包括列车自动防护、列车自动监控、列车自动驾驶功能。
14.展开的红色信号旗,无红色信号旗时,两臂高举头上,向两侧急剧摇动表示:停车信号。
15.行车值班员在执行计轴复位操作前,必须确认该故障区段无车占用。
16.电话闭塞法时,当无法通过设备确认道岔位置时,列车进路上的道岔必须人工现场办理,进路上道岔必须使用钩锁器锁定,折返道岔使用钩锁器只挂不锁。
17.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使进路、道岔和信号机之间按一定程序、一定条件建立起的既相互联系,而又制约的关系,这种制约关系即联锁。
18.车站控制模式分另中控、站控和紧急站控。
19.车控室内的紧急停车按钮设置在IBP盘上。
20.PIS是乘客信息系统的缩写。
21.在正常运行模式下,屏蔽门控制系统具有系统级控制、站台级控制和手动就地控制三级控制方式。
22.运营时刻表是列车在车站(段、场)出发、到达(或通过)及折返时刻的集合。
高中主谓一致精选30语法填空题带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Grammar 主谓一致语法填空精选30 题1.Just the opposite, I think it is Truman, rather than you, (be)to blame.2.According to the report, three hours of outdoor exercise a week (be) good for one’s health.3.The teacher, with 6 girls and 8 boys of her class, (visit) a museum when the earthquake struck.4.70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be) girls.5.Each of us moved by the poor child and we each ( donate) money to him.6.The football team (be) made up of 22 players and the team (be) very young.7.Every man and every woman (ask) to help when the earthquake broke out.8.Either he or you9.At present the police blue. (be) interested in playing football in our class.(look)for the lost boy whose trousers (be)10.Physics (be) difficult to learn and every means (try) to improve it.11.One or two days (be)enough to see the city.12.Neither my wife nor I myself (be) able to persuade my daughter to change her mind.13.Not only I but also Jane and Mary (be) tired of having one examination after another.14.Nobody but Betty and Mary (be)late for class yesterday.15Many a new house (build) at present.16.All but one (kill)in the accident.17.When and where to build the new factory (decide )yet.18.The number of people invited (be)fifty, but a number of them (be) absent for different reasons.19This kind of books (be)very useful but books of that kind (be) useless.20.I, not you, in the wrong. Not I but he been invited.21.E-mail, as well as telephone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daily communication.22.His “Selected Poems”(be)first published in 1965.23.The number of people invited (be)fifty, but a number of them (be)absent for different reasons.24On the wall (hang) two large portraits.25.As a result of destroying the forests, large quantities of desert (be)covered the land. 26. Every boy and every girl as well as some teachers who (be)to visit the museum (be)asked to be at the school gate before 6:30 in the morning.27.Great Expectations (sell) well, but not all books (sell) out yet.28.Every year a flood of farmers arrive in Shenzhen for the money making jobs they (promise)before leaving their homework.29.The number of children who have lost parents due to AIDS to rise to 26 millon.30.I’d hold on to that house, for house prices (rise)sharp at the moment答案:1. is 2.is 3was visiting 4are 5was donated 6is are 7was asked8.are 9are looking are 10is has been tried 11.is 12 am 13 are 14 was 15 is being built 16 were killed 17 hasn’t been decided 18 was were 19 is are 20 was has 21 is playing 22. was 23.was were 24 hang 25 are 26.are is 27.sells have been sold 28. have been promised 29. is expected 30 are ris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30)
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从内容上可分为、、三部分,句式以言为主,兼用杂言,、、是其主要艺术手法。
2.“楚辞”是时期产生于楚地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开创了我国(风格)诗歌的先河,代表作家是著名的爱国诗人。
3.汉代诗歌中最有特色的是,而无名氏的则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4.建安时期的代表作家是“”(曹操父子三人)、“”(王粲等七人)和女诗人。
5.正始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和,由于性格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诗歌风格,其风格分别为、。
6.东晋末年的杰出诗人以“”的田园诗艺术,在中国诗歌史上别树一帜。
7.刘宋时期,山水诗的开创者是,齐梁时期沈约开创了一种新的诗体,讲究声律和对偶,由于这种诗体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所以被称为“”。
南北朝后期,融合南北诗风的最后一个优秀诗人是。
8.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在汉乐府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分别代表了南北朝乐府诗的最高成就。
9.唐诗的发展,文学史上一般分为唐、唐、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10.初唐,代表文学革新方向的是诗人、、、等四人,他们被称为“初唐”;而倡导革新,开一代诗风的诗人是。
11.盛唐,除了以和为代表的盛唐诗坛的两座高峰外,还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和以、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12.中唐,有以现实主义诗人为代表的派;有、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有被称作“诗鬼”、“诗怪”的浪漫主义诗人。
13.晚唐,被称为“小李杜”的诗人是和。
14.《关雎》篇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句子是,,,。
15.《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叙事作品,又名。
16.曹植的《白马篇》塑造了白马少年这一爱国英雄形象,诗中表现他身手敏捷的诗句是
,。
17.王维的诗作《山居秋暝》中侧重写人物活动的诗句是,1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出自的诗作。
19.“,不尽长江滚滚来”则出自杜甫的诗作。
二、选择题(15)
1.《诗经》之所以划分为风、雅、颂三类是由于()
A 作品的性质和乐调的不同
B 作品产生的地区不同
C 作品产生的时代不同
D 音乐和歌词的作用和用处不同
2.《诗经》的第一篇作品是()
A《关雎》B《国风》C《周南》D《东山》
3.我国文学史上“风骚”并举,“风骚”是指()
A 风诗与骚体诗
B 国风与骚体诗
C《诗经》与“楚辞” D 风雅颂与骚体诗
4.我们学过的《国殇》选自()
A《九辩》B《七发》C《九歌》D《九章》5.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的高度艺术成就的是()
A 《古诗十九首》
B 汉乐府中的文人诗
C 《乐府诗集》
D 张衡等人的五言诗
6.所谓“建安风骨”是指建安诗歌的()
A 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的内容
B 表现统一天下的理想和豪情壮志
C 慷慨悲凉的诗歌风格
D 对封建统治者的辛辣深刻的讽刺精神
7.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
A 陶渊明
B 谢灵运
C 谢眺
D 沈约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着两句诗出自李白的名篇()
A 《望天门山》B《将近酒》 C 《蜀道难》 D 《梦游天姥吟留别》
9.长篇叙事诗《琵琶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刘禹锡
D 王维
10.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孟浩然
D 王维
12.唐代两位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 李白与杜甫
B 杜甫与白居易
C 杜甫与王维
D 杜甫与韩愈13.唐代,最重要的两位浪漫主义诗人,你认为应该是()
A 李白与岑参
B 李白与王维
C 李白与李贺
D 李白与杜甫
14.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A 陶渊明和谢灵运
B 王维和孟浩然
C 李白与杜甫
D 柳宗元与刘禹锡
15.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A 韩愈和孟郊
B 李贺和李商隐
C 李白和杜甫
D 岑参和高适
三、简答题(15)
1.简述《诗经·东山》的段落及其段意。
2.简析曹植《白马篇》的主题思想。
3.王维的《山居秋暝》有何艺术特色?
四、论述题(40)
1.曹植《白马篇》中的“幽并游侠儿”是怎样一个人物?作品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的?
2.试析杜甫《登高》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