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青春萌动》教案与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详细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详细教案)

第二课第二框《青春萌动》详细教案知识目标: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正确处理异性情感,正确认识爱情。

能力目标:学会区分“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与“爱情”,培养与异性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心理,正确处理对异性的情感。

重点:异性朋友难点:异性情感复习回顾:1、怎样正确认识男女生性别差异?2、认识性别角色有什么作用?3、男女生如何优势互补?导入:经典歌曲《女人是老虎》以图文形式展示:第一幕: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

第二幕:走过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思揣,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

第三幕:老和尚悄悄告徒弟,这样的老虎最呀最厉害,小和尚吓得赶紧跑,师傅呀,呀呀呀呀坏坏坏,老虎已闯进我的心里来,心里来。

这首歌形象地展示了小和尚下山前后的情感变化,请问:老和尚说“女人是老虎”对不对呢?小和尚该不该将“老虎”住进自己心里呢?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第一课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正课讲授:环节一:1、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出示学习目标:1、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2、与异性交往的重要性(意义/好处)?3、与异性交往需注意什么?4、怎样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异性情感?5、怎样正确认识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过渡:运用你的经验说出:你心中的“完美男生”or“完美女生”是什么样子的?TA拥有哪些特点?生答:略出示调查结果:女生最欣赏的男生:大胆、勇敢幽默、和善思维敏捷,善于变通团结同学,重友情集体荣誉感强有主见有强烈的上进心勇于承担责任,有魄力男生最欣赏的女生:脸上经常有微笑,温柔大方活泼而不疯癫,稳重而不呆板清纯秀丽,笑起来甜甜的心直口快,朴素善良,随和聪颖、善解人意纯真不做作,有性格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己又有主见坦然,充满信心和朝气过渡:大家也应培养这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从而完善自己。

因为,青春期的我们特别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请看:野餐中的故事:镜头一:初中某班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生分席,男孩子你争我抢,狼吞虎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 教案2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 教案2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青春萌动”,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二课。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的变化,认识到青春期萌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态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焦虑。

他们对青春期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春期萌动的本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的变化,认识到青春期萌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态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萌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青春期萌动的感觉,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青春期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促进他们对青春期萌动的深入认识。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萌动可能带来的困扰,并学会如何正确应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3.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青春期萌动的困扰和应对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青春期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对自己的青春期有什么感受?有没有出现过一些奇特的心理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青春萌动。

2.呈现(10分钟)呈现青春期萌动的各种表现,如对异性的好奇、渴望接近异性、心理波动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呈现的青春期萌动现象,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青春萌动》教学反思

《青春萌动》教学反思

《青春萌动》教学反思文档《青春萌动》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主题为“青春萌动”。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我们的情感世界”中的第7课。

该章节主要围绕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性意识的觉醒以及与异性同学的关系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青春期的心理现象,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知道性意识觉醒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 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3. 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性意识的觉醒。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是正常的,要尊重自己和他人,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青春期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新课。

2. 知识点讲解:利用PPT,详细讲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如何处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

3. 例题讲解:精选一些与青春期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青春萌动板书内容:1.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2. 性意识的觉醒3. 尊重自己和他人4. 正确的性别观念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青春期心理变化的认识。

2. 如何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3. 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的重要性有哪些?请列出至少三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的疑问?教学方法是否得当?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青春期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精品课例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精品教案

精品课例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精品教案

精品课例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青春脚步”中2.2节“青春萌动”。

具体内容包括:青春期生理变化,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以及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青春期生理变化,认识到这是正常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青春期变化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生理变化,消除心理障碍。

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应对青春期变化能力,关注身心健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青春期生理变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主题。

细节: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青春期生理变化,分享自己感受。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关于青春期生理变化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正常发展过程。

细节:结合教材,用生动语言和贴近生活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接受青春期生理变化。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青春期生理变化。

细节:分析例题,引导学生从心理、生理两个方面去应对青春期变化,强调保持良好心态重要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操作,巩固知识点。

细节: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分享解题思路,教师点评指导。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青春期心理变化对身心健康影响,探讨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生理变化2. 正确看待青春期变化3. 应对青春期变化策略4. 保持身心健康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看法,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答案:要求学生从心理、生理两个方面去阐述,强调保持良好心态重要性。

2.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如何保持青春期身心健康。

答案:要求学生从生活习惯、情绪管理等方面举例,具体说明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解学生对青春期生理变化掌握程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七下2.2《青春萌动》课件+学案+微课

七下2.2《青春萌动》课件+学案+微课

七下2.2《青春萌动》课件+学案+微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二章《青春的脚步》第二课时,详细内容为《青春萌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情感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的基本知识,了解情感萌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尊重他人,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情感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微课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学案、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微课视频《青春期的烦恼》,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的情感问题。

2. 讲解:结合PPT课件,讲解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的基本知识,分析情感萌动的原因。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情感问题及处理方法。

4.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掌握处理青春期情感问题的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

六、板书设计1. 《青春萌动》2. 内容:(1)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2)情感萌动的原因(3)处理青春期情感问题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的特点。

(2)举例说明情感萌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谈谈你对青春期情感问题的看法。

答案:1. 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的特点:生理上,身体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心理上,情感波动,自我意识增强,对人际关系敏感。

2. 情感萌动的原因:生理变化、心理需求、环境影响等。

处理方法: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尊重他人,学会沟通,寻求帮助。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萌动》是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学会调控心理冲动,健康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生理发育迅速,心理变化复杂,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

但是,他们对于如何处理青春期的心理冲动和人际关系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学会调控心理冲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3.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调控心理冲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教学情境和案例,准备教学课件和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青春期的基本知识,准备参与讨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青春期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青春期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了解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学会调控心理冲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 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 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青春萌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正常性,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方式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此外,教材还强调了青春期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友谊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有很强的好奇心,同时也可能会有一些困惑和矛盾。

因此,他们对《青春萌动》这一章节的内容会有很高的兴趣和关注度。

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限,可能对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正常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心理困惑和矛盾。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和调节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培养积极的心态。

3.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友谊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正常性,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和调节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方式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青春期心理矛盾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材中的案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解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本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和教学PPT,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和清晰。

2.准备相关案例和讨论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正常性和普遍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讨论如何处理和调节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是该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讨论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的问题,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同时又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正确的引导。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情感问题,如早恋、性早熟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引导。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既能产生共鸣,又能获得实用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问题,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青春期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情感认同。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问题的处理方法。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青春期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用于教学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青春期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思考青春期的烦恼。

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青春期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问题。

每个小组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春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青春萌动》教案与反思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现象;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学会正确处理异性情感。

过程与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与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通过参与讨论、争论、辩论,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让学生充当活动的主客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倡导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心理,反思并正确把握情感问题;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教学难点: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现象,学会正确处理异性情感。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男生与女生是有差异的,各自有着自己
的优势。

写一写:
现在大家在纸上写出你心目中理想异性的特点,看看这些特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教师总结:年幼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自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青春期,在男女生交往中会出现一些敏感问题。

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青春萌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异性朋友
活动一:心理咨询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一小梅苦恼:“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

这是怎么了,我是坏女孩吗?我很害怕”
情景二一天,大海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晚饭也不吃。

妈妈和他沟通半天,大海才道出原委:因为自己脸上的一个小疤痕,前桌的女生笑话他是“刀疤”,而这场景恰巧被他所欣赏的女生撞见,大海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议一议:
(1)小梅和大海为什么困恼?他们的苦恼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从情景材料中找
(2)你怎样帮助小梅和大海摆脱苦恼?
提示:正确看待自己在青春情感萌动;正确看待自己优缺点等
(3)在成长过程中,你遇到过这样的苦恼吗?
提示: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教师讲述
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小梅、大海都想在都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步入青春期,我们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就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就像小梅、大海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这是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活动二:出谋划策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假如某校有这样的校规
男生女生不得成对儿出现在校园;
男生女生交往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
男生女生不得同桌吃饭;
男生女生不得…
议一议:
(1)你赞同这样的校规吗?为什么?
提示:不赞同,从男女优势考虑
(2)学校制定这样的校规,表明校长和老师担心什么?他们的担心有哪些合理之处?
提示:在青春期,学生容易出现早恋情况,影响学习方面思考。

讨论:怎样与异性相处?
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与异性成为好朋友,不仅仅是性别的吸引,还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

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目标导学二:异性情感
(多媒体显示同龄人故事)
同龄人故事一
晓敏悄悄地喜欢上了邻班的一个男生,他的一切都吸引着晓敏。

一想起他,既甜蜜又自责……小敏问自己:“我这是怎么啦?这正常吗?”
思考:(1)你认为这种现象正常吗?为什么?
教师讲述:其实,这样的心理可能你也有过。

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

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正如诗人歌德所言: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过渡:这种感情既然是正常的,在青春期我们能否任其发展?
故事正在继续……
同龄人故事二
一次偶然的机会,晓敏和男孩儿认识了。

有一天,晓敏收到了男孩儿的一封信,这是一封……
这是一封情书!他们的感情可以进一步发展吗?
他们的感情可以进一步发展吗?
生理上、心理上还不成熟
时间、精力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经济上不能独立,没有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习上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业
老师、父母的态度反对
同学评价不佳
我们的结论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讨论:(2)通过以上分析,你想对晓敏说些什么?
提示:可以从生理、心理、时间、经历、经济上和对学习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可以明确他们的感情不能发展。

(多媒体显示)
春天不要去摘秋天的果。

一朵花过早开放就会过早凋零。

早恋是一支玫瑰花,当你送人浪漫时,不但会刺痛对方,也会刺痛自己……
教师讲述:与异性交往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

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多媒体显示)
《给花季中的男孩女孩》
在青春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总有一种关怀让我们心存感激,总有一种诱惑让我们难以割舍,总有一种放弃让我们泪流满面。

我们不可能避开这段复杂的心路历程。

要知道,青春是一条渡我们走向成熟的桥,也是一条我们无法留住的岁月的河。

青春的青苹果,谁采摘了,谁就会品尝生活的酸涩,而尝不到熟果地甜蜜。

错过今天不成熟的情感,还会有明天的“芳草”。

如果错过了青春——这段学习的最佳时间,我们将抱憾终身。

急于用千丝万缕的柔情编制爱巢,在那里窒息的不仅仅是“爱”,还有本该朝气蓬勃的青春……男孩、女孩,请用理智鼓起你们青春的风帆,让生命之舟驶向辉煌的彼岸!
讨论:(3)女孩应该怎么做?你想对女孩说些什么?
提示:她有两种选择:一是接受,结果——给双方学习、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二是拒绝,但要注意方式,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对方。

教师强调:所以当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同龄人故事三
晓敏思量再三,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长。

结果,男生恼羞成怒,扬言要报复……
讨论:(4)你想对男孩说些什么?
提示:在青春感情不稳定,采取正确方式、理智对待。

教师总结:
如何正确理解爱情?
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

爱情
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

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我们了解异性好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异性的交往,了解真正的爱情是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

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

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心中一定有了一个正确答案!最后,让我们一起说出我们心中的誓言,表明我们的立场:
男孩女孩携起手来/迎着照样追踏着夕阳归/我们遨游在知识的大海
男孩女孩理想满怀/年轻的懵懂希望的田野/美好的未来把我们等待
男孩女孩继往开来/祖国正春天开放好年代/让我们同创明天的辉煌
❸板书设计
异性朋友------------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青春萌动
异性情感-----------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❹教学反思
1.有的问题的设置还没有真正引起学生的深思,只是局限于道德说教,没有充分挖掘学生中的资源深入剖析。

2.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信息,实实在在的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针对青春萌动感情,我们不能扩大但也不要置之不理。

4.讲课过程中,学生们不能踊跃参与活动,有点害羞,放不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