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萌动教案
《青春萌动》说课稿教案

《青春萌动》说课稿教案第一章:青春与成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2. 引导学生理解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惑,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1. 青春的定义和特点2. 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和困惑3. 应对挑战和困惑的方法和策略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含义,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青春的定义和特点,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讨论:分组讨论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和困惑,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4. 分享:邀请有关专家或有经验的老师分享应对挑战和困惑的方法和策略。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勇敢面对困难。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青春期的认识和理解。
2. 搜集学生分组讨论的资料,评估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第二章: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认识到这些变化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理变化,树立自信和自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 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3. 正确对待生理变化的方法和策略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原因和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3. 分享:邀请有关专家或有经验的老师分享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及应对方法。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生理变化,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和自尊的心态。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2. 搜集学生分组讨论的资料,评估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第三章: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认识到这些变化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青春萌动》示范课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二框《青春萌动》。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和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2.内容解析教材通过讨论、反思、探究、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友谊,让异性之间的友谊成为青春美好的见证,同时也了解到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青春成长的正常现象,引导学生学会理智处理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本框主要包含两目。
第一目,“异性朋友”。
第二目,“异性情感”。
二、教学目标1.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友谊。
2.学会恰当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3.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青春期的异性交往。
教学难点:青春期的异性交往。
四、教学过程五、课堂练习1.下面不属于青春期心理萌动的是( D )A. 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B. 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C. 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D. 男生声音变粗2.男孩是土地,坚定中充满锐利;女孩是春雨,善感而美丽;男孩爱在绿茵场上驰骋;女孩喜欢在阳光下嬉戏异性同学的交往将这两种美好融合在一起,其意义在于( C )①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②可以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③必然导致男生女生的早恋问题④可以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初一(2)班的同学在参加完春游活动后,班长王明总结说:“我们这次活动的圆满结束得益于我们班的男生女生能够相互配合、相互体谅,希望大家再参加此类活动时能够更加团结。
”下列关于异性相处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B. 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C. 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某些优秀品质D. 与异性相处,会对异性产生欣赏、爱慕之情,这是真正的爱情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写读后感查找资料,深入了解两例名人的爱情故事。
《青春萌动》说课稿教案

《青春萌动》说课稿教案第一章:青春的认识1.1 青春期的定义:青春期是指个体从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一个生长发育阶段。
1.2 青春期的特点:身体发育、性成熟、心理变化。
1.3 青春的重要性:青春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个体的身体、心理、性格、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章:青春期的身体变化2.1 身体发育:身高的增长、体重的增加、第二性征的出现。
2.2 性成熟:性激素的分泌、性器官的发育、性功能的成熟。
第三章:青春期的心理变化3.1 认知发展:思维方式的转变、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自我认知的增强。
3.2 情感波动:情绪的多样性、情绪控制能力的提高、情感体验的深化。
第四章:青春期的社交关系4.1 同伴关系:同伴的重要性、同伴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4.3 异性关系:对异性的认识、与异性的交往、恋爱观念的培养。
第五章:青春期的价值观塑造5.1 自我认知: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5.2 价值观的形成:对社会现象、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和判断。
5.3 价值观的实践: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自己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六章:青春期的性教育6.1 性教育的意义:正确引导青少年对性的认知,培养健康的性观念和性行为。
6.2 性教育的内容:性知识、性安全、性道德。
6.3 性教育的实施: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进行性教育,与青少年进行有效的沟通。
第七章:青春期的心理辅导7.1 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帮助青少年应对成长中的困惑和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7.2 心理辅导的方法: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家庭教育。
7.3 心理辅导的实施:如何找到专业的心理辅导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第八章:青春期的安全与法律意识8.1 安全意识: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预防意外伤害。
8.2 法律意识: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遵守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3 安全与法律教育的实施: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进行安全与法律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安全与法律意识。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4、《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等奖课题《青春萌动》课型新授设计教师吴艳君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心理,反思并正确把握情感问题;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的价值观。
能力目标:, 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现象;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学会正确处理异性情感。
教学流程支撑教学目标图创设情景,完成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难点: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现象,学会正确处理异性情感。
教学流程凸显重难点图探究分享解决重难点教学流程导学步骤教学活动预测与调控自主学习。
一、异性朋友1.在异性面前,我们有________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________的肯定和接受。
2.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________、________。
3.与________交往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二、异性情感4.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________。
这是青春成长中的________。
5.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
6.爱情需要具有________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________、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________。
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________,是强烈、稳定、________的感情。
真正的爱情包含________、________、珍惜、平等和自律。
一、小调查你有没有羞于与异性同学交往?当你和异性同学交往的时候,你有没有出现过脸红的情况?经历反思引入新课二、请你帮忙小丽上初中不久,就被班上一位男生吸引,总想看到他。
有一天,他生病没有来上学,小丽整天闷闷的,心里盼他早日回校。
1、你认为他们出现这种情况正常吗?2、他们能否交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增强实用性三、出谋划策早恋危害1、早恋严重干扰学习。
《青春萌动》说课稿教案

《青春萌动》说课稿教案第一章:青春的概念与特征1.1 青春的定义1.2 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1.3 青春的重要性及其价值第二章:青春期的身体变化2.1 身体发育的规律与特点2.2 性成熟与性教育2.3 身体变化带来的心理波动及应对策略第三章:青春期的心理发展3.1 青春期心理特征概述3.2 自我认同与自尊心的发展3.3 青春期的情感波动及人际交往第四章:青春期的烦恼与疏导4.1 青春期常见烦恼分析4.2 心理疏导方法与技巧4.3 家庭、学校与社会在青春期辅导中的作用第五章:青春期的价值观培养5.1 青春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春期的传承第六章:青春期的学业与发展规划6.1 青春期学业的重要性6.2 应对学业压力的方法6.3 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第七章:青春期的性与性教育7.1 性教育的必要性7.2 性健康知识普及7.3 预防性侵害和性骚扰第八章:青春期的社交技巧8.1 青春期人际交往的特点8.2 建立和维护健康友谊的技巧8.3 提高社交自信和沟通能力的策略第九章:青春期的心理障碍与预防9.1 青春期心理障碍的类型及表现9.2 预防心理障碍的方法9.3 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途径第十章:青春期的生活智慧10.1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10.2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与方法10.3 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维护与提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青春的概念与特征2.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3.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4. 青春期的烦恼与疏导5. 青春期的价值观培养6. 青春期的学业与发展规划7. 青春期的性与性教育8. 青春期的社交技巧9. 青春期的心理障碍与预防10. 青春期的生活智慧难点环节:1.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2. 青春期的烦恼与疏导3. 青春期的价值观培养4. 青春期的学业与发展规划5. 青春期的性与性教育详细补充和说明:1. 青春的概念与特征:重点讲解青春的定义,以及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让学生深入理解青春的内涵和重要性。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萌动》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展开,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萌动心理现象,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情感问题,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青春期的萌动、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与异性交往的艺术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我认知和异性认知开始发生变化,容易产生好奇心和冲动。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个人成长、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学生在处理青春期情感问题时,仍可能存在困惑和误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萌动现象,认识到青春期情感的正常性。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
3.引导学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艺术,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4.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青春期萌动现象及其正常性2.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3.与异性交往的艺术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情感体验。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材料,制作PPT。
2.准备课堂讨论话题,制定讨论规则。
3.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青春期的萌动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情感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情感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情感的正常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如何与异性建立健康的关系?要求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成果,进行总结提炼,让学生明确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和与异性交往的艺术。
精品课例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精品教案

精品课例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青春脚步”中2.2节“青春萌动”。
具体内容包括:青春期生理变化,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以及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青春期生理变化,认识到这是正常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青春期变化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生理变化,消除心理障碍。
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应对青春期变化能力,关注身心健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青春期生理变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主题。
细节: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青春期生理变化,分享自己感受。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关于青春期生理变化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正常发展过程。
细节:结合教材,用生动语言和贴近生活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接受青春期生理变化。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青春期生理变化。
细节:分析例题,引导学生从心理、生理两个方面去应对青春期变化,强调保持良好心态重要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操作,巩固知识点。
细节: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分享解题思路,教师点评指导。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青春期心理变化对身心健康影响,探讨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生理变化2. 正确看待青春期变化3. 应对青春期变化策略4. 保持身心健康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看法,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答案:要求学生从心理、生理两个方面去阐述,强调保持良好心态重要性。
2.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如何保持青春期身心健康。
答案:要求学生从生活习惯、情绪管理等方面举例,具体说明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解学生对青春期生理变化掌握程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萌动》是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学会调控心理冲动,健康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生理发育迅速,心理变化复杂,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
但是,他们对于如何处理青春期的心理冲动和人际关系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学会调控心理冲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3.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调控心理冲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教学情境和案例,准备教学课件和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青春期的基本知识,准备参与讨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青春期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青春期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了解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学会调控心理冲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青春萌动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现象;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学会正确处理异性情感。
过程与方法
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与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通过参与讨论、争论、辩论,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让学生充当活动的主客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倡导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心理,反思并正确把握情感问题;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教学难点: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现象,学会正确处理异性情感。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男生与女生是有差异的,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
写一写:
现在大家在纸上写出你心目中理想异性的特点,看看这些特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教师总结:年幼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自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青春期,在男女生交往中会出现一些敏感问题。
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青春萌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异性朋友
活动一:心理咨询(多媒体显示情景)情景一小梅苦恼:“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
这是怎么了,我是坏女孩吗?我很害怕”
情景二一天,大海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晚饭也不吃。
妈妈和他沟通半天,大海才道出原委:因为自己脸上的一个小疤痕,前桌的女生笑话他是“刀疤”,而这场景恰巧被他所欣赏的女生撞见,大海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议一议:(1)小梅和大海为什么困恼?他们的苦恼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从情景材料中找
(2)你怎样帮助小梅和大海摆脱苦恼?
提示:正确看待自己在青春情感萌动;正确看待自己优缺点等
(3)在成长过程中,你遇到过这样的苦恼吗?提示: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教师讲述
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小梅、大海都想在都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步入青春期,我们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就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就像小梅、大海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这是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活动二:出谋划策(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假如某校有这样的校规
男生女生不得成对儿出现在校园;男生女生交往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生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男生女生不得…
议一议:
(1)你赞同这样的校规吗?为什么?提示:不赞同,从男女优势考虑
(2)学校制定这样的校规,表明校长和老师担心什么?他们的担心有哪些合理之处?
提示:在青春期,学生容易出现早恋情况,影响学习方面思考。
讨论:怎样与异性相处?
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与异性成为好朋友,不仅仅是性别的吸引,还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
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目标导学二:异性情感
(多媒体显示同龄人故事)同龄人故事一
晓敏悄悄地喜欢上了邻班的一个男生,他的一切都吸引着晓敏。
一想起他,既甜蜜又自责……小敏问自己:“我这是怎么啦?这正常吗?”思考:(1)你认为这种现象正常吗?为什么?教师讲述:其实,这样的心理可能你也有过。
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
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正如诗人歌德所言: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过渡:这种感情既然是正常的,在青春期我们能否任其发展?
故事正在继续……同龄人故事二
一次偶然的机会,晓敏和男孩儿认识了。
有一天,晓敏收到了男孩儿的一封信,这是一封……这是一封情书!他们的感情可以进一步发展吗?
他们的感情可以进一步发展吗?
生理上、心理上还不成熟
时间、精力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经济上不能独立,没有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习上
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业老师、父母的态度反对同学评价不佳
我们的结论
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讨论:(2)通过以上分析,你想对晓敏说些什么?提示:可以从生理、心理、时间、经历、经济上和对学习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可以明确他们的感情不能发展。
(多媒体显示)
春天不要去摘秋天的果。
一朵花过早开放就会过早凋零。
早恋是一支玫瑰花,当你送人浪漫时,不但会刺痛对方,也会刺痛自己……
教师讲述:与异性交往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
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多媒体显示)
《给花季中的男孩女孩》
在青春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总有一种关怀让我们心存感激,总有一种诱惑让我们难以割舍,总有一种放弃让我们泪流满面。
我们不可能避开这段复杂的心路历程。
要知道,青春是一条渡我们走向成熟的桥,也是一条我们无法留住的岁月的河。
青春的青苹果,谁采摘了,谁就会品尝生活的酸涩,而尝不到熟果地甜蜜。
错过今天不成熟的情感,还会有明天的“芳草”。
如果错过了青春——这段学习的最佳时间,我们将抱憾终身。
急于用千丝万缕的柔情编制爱巢,在那里窒息的不仅仅是“爱”,还有本该朝气蓬勃的青春……男孩、女孩,请用理智鼓起你们青春的风帆,让生命之舟驶向辉煌的彼岸!讨论:(3)女孩应该怎么做?你想对女孩说些什么?提示:她有两种选择:一是接受,结果——给双
方学习、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二是拒绝,但要注意方式,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对方。
教师强调:所以当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同龄人故事三
晓敏思量再三,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长。
结果,男生恼羞成怒,扬言要报复……讨论:(4)你想对男孩说些什么?
提示:在青春感情不稳定,采取正确方式、理智对待。
教师总结:
如何正确理解爱情?
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
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
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我们了解异性好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异性的交往,了解真正的爱情是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
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
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心中一定有了一个正确答案!最后,让我们一起说出我们心中的誓言,表明我们的立场:
男孩女孩携起手来 / 迎着照样追踏着夕阳归 / 我们遨游在知识的大海男孩女孩理想满怀 / 年轻的懵懂希望的田野 / 美好的未来把我们等待男孩女孩继往开来 / 祖国正春天开放好年代 / 让我们同创明天的辉煌
❸板书设计
异性朋友------------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青春萌动
异性情感-----------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❹教学反思
1.有的问题的设置还没有真正引起学生的深思,只是局限于道德说教,没有充分挖掘学生中的资源深入剖析。
2.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信息,实实在在的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针对青春萌动感情,我们不能扩大但也不要置之不理。
4.讲课过程中,学生们不能踊跃参与活动,有点害羞,放不开。